道德經歸朴
㈠ 老莊思想中的養生思想有哪些
知一歸朴,法一則壽的觀點,是老莊養生之核心思想。
㈡ 道教中的神秘符水,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道教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了,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關於道教的許多學說人們至今未能參透,道教中的神秘符水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下面一起來 道教文化 里看看。
符籙派又稱符水道教,是對道教中以符咒等方術治病驅鬼為主的各道派的通稱。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後的靈寶派、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都屬於籙派。該派自宋元時順應新潮流對舊的教理教義進行了革新,並產生出神霄、清微、凈明等新的符籙道派,使符籙方術有了新的發展。元以降,符籙派統一於道家。該派由古代消災除禍、治病除瘟、濟生度死等為職事,與中國民間生活習俗聯系較密切。
畫符籙或燒符籙於水中,謂飲之可以療病。《三國志》卷八《張魯傳》注引《典略》:「太平道者,師持九節杖,為符祝,教病人磕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宋書·羊欣傳》:「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有病不服葯,飲符水而已。」《雲笈七簽》卷五十七有「符水論」。
天下之「神」莫不歸火,天下之「精」莫不歸水。水火既濟,萬物和諧。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因為水能處理眾生信息而使之改善的緣故,水也就成了「大道之行」的一種表現形式。《道德經》五千言都是「非恆道」,一言以蔽之,就是「水」。我們來數數老子說了多少水?《道德經》第四章「道生於中」、第八章「治水合道」、第十五章「善道玄通」、第二十八章「恆德歸朴」、第三十二章「道朴如海」等等。通篇是水,舉不勝舉。而符水更不是一般的水了。
自古以來,道家高道大德皆通「上善治水」之道,這就是中國古老而神秘的「符水咒法」。符咒的起源是很古老的,相對來說,咒的歷史就更早。字典中對咒的解釋一為「某些宗教或巫術中的密語,也即是禱祝。」祝是咒的早期形式。《正字通》雲:「經傳以祝為咒」。根據《說文解字》對祝的解釋是「祭主之贊詞也」。
《周禮》則說「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神,示祈福澤,求永貞。」這些記載很明確地反映出祝的意義就是法師通過美好的語言向上天求福,並求上天消災解難的一種儀式。「符水」和「咒法」就是以水為載體,通過法師對水中畫符念咒,注氣入水,依照水中所形成的特異圖案,准確的判斷出人和事物的因果,從而消除孽緣孽障,達到趨吉避凶之目的的功法。歷朝歷代以來,它都被道教宮觀、民間道壇的的法師所使用。
㈢ 《道德經》第28章:常德歸朴
【經典故事】
人生啊,我們一直在拚命的向前跑,可哪是回家的路呢?
人們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忙碌,又把靈魂安放在何處呢?
生活中,照明用的電流和燈泡要形成迴路,否則就會短路,然後就是一片黑暗。我們人生的迴路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放慢一點我們奔忙的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吧!
一位哲人說過:不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
我們只是一味地往前跑,卻忘記了回家的路。
沒有迴路,哪裡又是出路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看看心靈復歸之路帶給我們的那種神奇的力量吧!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下面我們就逐句地來解讀一下老子的思想: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願做細水深潛的溪流,就能將良德善行永存於身,重新回到嬰兒般的純真無邪。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暗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式。甘願做天下的模式,永恆的德行不出差錯,可以復歸到不可窮極的真理。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深知什麼是榮耀,卻安守卑辱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川穀。甘願做天下的川穀,永恆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復到自然本初的素樸純真狀態。
【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這原始的質朴狀態分散開來就成為有用的器物。聖人若運用其中之一,那麼它就成為其中的首要,所以最好的治理是不能把這原始的質朴分割的。
【本章核心要義】
老子發現了大道,懂得了萬物負陰而抱陽,最終達到沖氣以為和。這也就構成了聖人的特殊心智模式:知陽守陰,合和大道,永生不死。
普通人會怎麼做呢?只要身在一極,就會一直順著走向盡頭,也就是極端。有個成語叫「否極泰來」, 這在現實人生中需要人的心智振奮和升級才能做到,否則惡化到極端就是毀滅。當然,這個成語也可以反過來說,就是「泰極否來」,所謂「榮到極致即是辱」,一般功力的人是改變不了這一規律的。「辱到極致即是亡」,這也是毀了很多人一條規律。
從最常規的心態來看,追求無限的榮耀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可又有誰知道與無限榮耀相伴隨的又是什麼呢?人們不會追求屈辱的,可一生中不遇到屈辱的人也很少,現實的生活中,屈辱、侮辱、恥辱總是不期而至。一旦屈辱到極致,一些人甚至就自行了斷了自己的生命。
誰能跳出這樣的人生怪圈和近乎於魔咒般的困境呢?
老子在本章中,就使用了一種很有趣的邏輯來表述他那奇妙的思想,教我們走出人生的魔咒:
第一,列舉了三對關系:雌雄,黑白,榮辱。
第二,提出了「三知三守」、「三為三常三復」。
第三,使用了「知——守——為——常——復」的邏輯鏈條。
第四,指明了聖人所使用的原則。
老子在這一章里的重點就是揭示人生的「復歸」智慧,理解了老子的這一學說,就能理解老子本章中思想的關鍵。
1、老子的「復歸」學說,核心就是「知和守」,知是大腦的智力,守是心靈的功夫。我們很多人之所以 容易走極端,就是因為只有大腦的理性功能而沒有心靈的靈性功能。對於生命來說,大腦如同油門, 一啟動就充滿動力奔騰向前;心靈如同剎車的功能,它真正控制著生命速度的緩急和時機,是生命平安的保障機制,也是大腦得以控制的關鍵。看看那些奔忙到白天沒有心情、晚上難以入眠的人吧, 你認為他們可能做正確的事嗎?簡單點來說就是,這知,就是知眼前;這守,就是看背後。
2、老子「復歸學說」,也是陰陽和合的大道思維,就是知陽守陰的心靈法門。人在陽性狀態時,要去主動合於陰性:如處於強勢時,要懂得去表現陰柔。處於弱勢時,要懂得去振奮陽剛。總之,根據你當前或者你個性的特點,去主動地合於相反的一面,將兩面合於自身,即是生命之道的正常狀態。你有錢時,能夠保持謙和樸素嗎?你能力很強時,能夠保持謙卑謙虛和虛心嗎?你特別受人尊重和敬仰時,能夠保持朴實、質朴和親和力嗎?你身陷困境或者囹圄,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氣嗎?你貧窮時,能保持進取心、學習心和對人大方嗎?你如果不這樣做,優點就會變成傷人的力量,弱點就會變成傷己的力量。你說,對自己的狀態不管控,能行嗎?
老子的「復歸學說」直接告訴了我們,能夠做到陰陽和合,就可以呈現出「天下溪、天下式、天下谷」的「三天下」狀態,就是能夠保持平穩,保持吸納,保持滋養的良性狀態。做到這些呢,就可以達到「常德不離、常德不忒、常德乃足」的「三常德」狀態,也就是悟道者的狀態。最終,就可以像嬰兒一樣純粹天真,就能夠消除對立大道萬物和合,就可以恢復生命本真的狀態。
由此可見,人生中有幾個重要的能力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
1、時刻警惕:一旦覺得自己了不起就開始愚蠢
2、時刻警惕,以自我得意就開始要做蠢事。
3、時刻警惕,一旦以為自己很會算計,必然失算。
4、時刻警惕,一旦覺得自己最聰明就是危險。
5、時刻警惕:長期處於一個極端狀態就是死局。
若是真正懂得了老子的道,就知道了人生微妙:
1、強勢的人要注重陰柔;
2、富裕的人要注意儉朴;
3、能乾的人要注意謙卑;
4、成功的人要注意自省;
5、得志的人要注意收斂;
6、算計人的要趕緊回頭;
7、正害人的要快點收手;
8、總有理的要說別人有理;
9、消極的人要趕緊立志;
10、遇挫的人要趕緊改過;
11、恨人的人要趕緊感恩;
12、生病的人要趕緊快樂;
13、郁悶的人要趕緊救人;
14、死了的人要做什麼呢?
這回你應該知道老子讓人們復歸到何處了吧?就是從任何一個極端,回歸到生命的正常狀態,也是最佳狀態呀!
老子真是偉大啊,若是不了解老子的思想,我們此生就會經常的處於險境而不知,理直氣壯地走錯誤的道路呀!
我們一起頂禮老子吧!我們偉大的祖宗!中國偉大的道家哲學!
我們將老子的復歸學說思想總結成《悟道箴言》奉獻給大家:
身處陽時去和陰,身處陰時去合陽,陰陽和合是大道。
人處強勢當謙和,若處弱勢當自強,強弱相合是大道。
人生前行當回頭,否則前面是絕路,能進能退是大道。
老子對人們主觀上強勢而為的頑固性是十分了解的,故而不厭其煩的變換著各種角度向人們講解這樣的危害,希望人們回歸大道,營造自己幸福平安的人生,這就是下一章老子所講述的重點。
文章來源《齊善鴻講道德經》
㈣ 老子創造了那些學派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造人。 中國傳統文化代表之一的道家,是諸子百家中最具哲學思辨特色的學派,老子的《道德經》從柔弱的、靈活的、富於彈性的立場去批判君王、統治者;以貌似退讓的立場去「避免災禍」,去協調社會。老子認為:「道」是宇宙、世界存在的本體、本原;是天下萬物的原點、來源;是自然、社會、人類的精神思維所必須遵循的總的法則和規律。莊子理想的人格則是「真人」的人格。真人,即能夠做到「歸朴返真」的、做人做事順從「自然天性」的人。儒家、道家的人生主張和生存策略都是一種認真積極面對人生的思考和舉措。道家與儒家的相互滲透和吸收大大多於它們之間的差異;儒、道之間有著極強的互補性。 道家是諸子百家中最具有哲學思辨特色的學派。老子是先秦道家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是道家思想最傑出的代表。 一個民族沒有哲學的思辨性就是缺乏智慧的民族。老子《道德經》所論述的本體論是中國式智慧的代表,是東方哲學中最具有思辨性的哲學觀點之一。 相對於儒家的入世、濟世精神,有人說,儒家是積極入世的,道家是消極的、出世的。這樣,就把儒道兩家簡單地對立起來。其實,這是一個大誤解。 老子的《道德經》所反對的、所針對的、所批判的、所教導的,都是當時社會,也是今天社會仍然具有普遍性的重大問題。老子《道德經》也是干預社會世事的,只不過老子是從「避難」「避禍」「保身」的角度提出「濟世救民」的策略而已。因此,給人們造成了「避世」的印象。 如果說,儒家是以強力的、強勢的態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主動積極的方式去濟世救民的話,老子的《道德經》則是從柔弱的、靈活的、富於彈性的立場去批判君王、統治者;以貌似退讓的立場去「避免災禍」,去協調社會。 後世常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退一步海闊天空」正是道家「待人處事」方面經常採用的態度。 如果說,儒家注重培養「內聖外王」的「聖賢人格」用以濟世救民的話,那麼,《道德經》主要是通過猛烈批判君王、領導人、家長的胡作亂為,以教導國君、領導者、家長和普通人遵循「道」的原則去做事處人,去獲取最好的生存之道。這同儒家的濟世救民異途而同歸;它們的宗旨在本質上完全一樣。 來源:今古文創
㈤ 赤子之心的詳細解釋
出處《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清代學者杭世駿考證認為:「赤子」源於孩子身高。早期「尺」和「赤」通用,在早期古人眼裡,幼兒不過尺把高,故稱尺子,也即赤子,赤子之心即尺子之心,與幼兒的尺子相對應,成人則稱為丈夫。
例句堯、舜、禹、湯、周、孔,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所謂~,原不過是「不忍」二字。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指報國之心
翻譯孟子說:「偉大的人,不偏離他的純潔、善良的心。」這里所謂的「大人」,可以指統治者,更可以指具有偉大人格的人,因為道德上的成就與原始純潔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關系。赤子之心,就是一顆率直、純真、善良、熱愛生命、好奇而富想像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夠常常懷著「赤子之心」,才可以成為大人。老子道德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老子認為,這種單純的心,本身就是一種美德。
解析
偉大的人胸懷寬廣,「宰相肚裡能撐船」。而童心純真不偽,本色自然。
宰相肚裡之所以能撐船,是因為他不斤斤計較於一得之利,一孔之見,而能夠保全自然無偽的本色,永遠以一種童心般的新奇 和純真面對這個世界,生機蓬勃,以至於無的不知,無所不能。 這裡面的關鍵其實就是兩點:一是純真,二是大度。正是在這兩點上,我們可以找到真正偉大的人物與童心的相通之處。
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第二十章)
又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眾人應對攘往,好象趕赴豐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無動於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嬰兒一樣。
老子的本意是宣揚歸朴返真,淡泊寧靜。不過,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與孟子這里的思想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歸結起來說,真正偉大的人,倒不像我們一般小雞肚腸的人那樣想得復雜,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夠保持一分童心,有時候表現出來,就像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
㈥ 符水是什麼
符水,是道教中治病驅鬼的工具。
㈦ 楚簡《老子》整理:甲本第一編第一章
原文為先秦楚國文字,無法輸入,只能按釋文解讀。採取「以經解經」的方法,不引述本書之外的概念,只憑借楚簡中2046個字,前後文互相印證,貫通內在聯系,窺究老子原旨。
甲組第1編第1章相當於王弼《道德經注》第19章
甲組1.1.1、絕智(知)棄鞭(便),民利百倍。
【注】
絕:《說文》斷絲也。
智:王弼作「知」。二字互通。
棄:帛書作「棄」。古繁體。
鞭:帛書作「聖」。聖,從耳,呈聲。甲骨字形,義為「即善用耳,又會用口」。裘錫圭讀「辯」。崔仁義讀「鞭」。廖明春「鞭」為「辯」字之借。《廣雅》辯,慧也。劉信芳讀為「便」,訓為「利」。河上公注「善者不辯」:辯,巧言也。孤鴻註:辯,善用口也。
民:遂州本作「人」,避「李世民」諱。
倍:帛書甲本作「負」。高亨、董志安「負」、「倍」古音同。
【釋】
「絕知棄辯」,各傳世本作「絕聖棄智」。
案:「知」、「智」互通,「辯」、「聖」義近。蓋古人誤解「聖」為後世之「聖人」,抑或戰國中期非儒派刻意改之。「辯知」二字連用見下:
《商君書·外內》:「奚謂淫道?為辯知者貴,遊宦者任,文學私名顯之謂也。」
《戰國策·東周策》:「﹝ 石行秦 ﹞謂 周君 曰:『君不如令辯知之士為君爭於 秦 。』」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大忠無所拂悟,辭言無所擊排,乃後申其辯知焉。」
《荀子·性惡》:「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譯】
罷黜聰明,拋棄巧言,黎民百姓會得到百倍的好處。
甲組1.1.2、絕巧棄利,盜惻(賊)亡又(有)。
【注】
巧:劉信芳讀「權」,謂財富之「重」。廖明春讀「考」,訓為「巧」。《說文》巧,技也。《墨子》利於人,謂之巧。
盜:裘錫圭讀「左見右兆」,借為「盜」。
惻:釋文作「惻」,讀作「賊」。馬敘倫訓為「跖」,系由春秋大盜「盜跖」而來。
亡:帛書作「無」,王弼本作「無」。
又:各本均為「有」。二字互通。
【釋】
「絕巧棄利,盜賊亡有」,在各傳世本「絕仁棄義,民復慈孝」之後。與下句語序顛倒,含義無重大差別。
案:釋文「左丂右攵」,「巧」字左工右丂,均讀丂( kǎo)聲。廖說可從。釋文「上貝下心」,「賊」,敗也。從戈會意。《莊子·雜篇·盜跖》疑為莊子後學所作,借用盜跖的故事諷刺孔儒學說,馬敘倫以「盜跖」訓「盜賊」依據不足。
【譯】
斷絕巧匠,拋棄財利,搶劫偷竊的人就不會出現了。
甲組1.1.3、絕偽棄慮,民復季子。
【注】
偽:各本皆作「仁」。釋文「上為下心」。廖明春訓為「化」。《說文》化,教行也。
慮:各本皆作「義」。釋文「上虍下且下心」。裘錫圭訓讀「慮」。《說文》慮,謀思也。
民:遂州本作「人」,避「李世民」諱。
復:各本皆作「復」。古繁體。
季:帛書甲本作「畜」,帛書乙本及各本作「孝」。
子:帛書作「茲」,各本作「慈」。
【釋】
「絕偽棄慮」,各傳世本作「絕仁棄義」。
「絕」字,許抗生讀「偽」。《說文》偽,詐也。徐鍇曰:「偽者,人為之,非天真也。」《荀子》:「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
「慮」字,池田知久讀「慮「,崔仁義、袁國華、韓祿伯同。高明疑為「仁」,龐朴、季旭升讀「作」。劉信芳讀「怚」,《說文》怚,驕也。陳偉讀「虘」《說文》虘,虎不柔不信也。段註:「剛暴狡詐」。
劉信芳讀「絕化棄怚」,謂「棄絕教化與驕飾也」,暫備一說。至於「絕仁棄義」之說,「仁」古作「上人下心」,亦作「上身下心」,與「偽」字古作「上為下心」相近。「義」字古作「義」,與「慮」、「怚」、「作」三訓均無關系,似乎又是非儒學派的篡改。《荀子》:「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案:「偽」、「慮」並用解。
「季子」,各傳世本作「孝慈」,帛書甲本作「畜茲」。
劉信芳讀「稚子」,案「季」從「稚」聲。丁四新訓為「稚子」。
廖明春讀「季子」,案「孝」、「畜」音同,《廣雅》孝,畜也。「茲」、「慈」通用,「慈」借為「子」,音、義均可。似乎可以讀為「慈孝」,然《說文》季,少稱也。「季子」,就是指「小子、稚子、赤子」,是說「不用心計,不勾心鬥角,百姓就會歸朴返真」,回復到樸素無為的自然狀態。案「季子」義理可通,雖可訓為「慈孝」,卻容易與道德意義混淆,不取。
【譯】
斷絕人為,拋棄思謀,黎民百姓就會復歸淳樸。
甲組1.1.4、三言以為史(文)不足,或命之或(有)乎屬。
【注】
「三言」,傳世本作「此三者」。高明:義同,可通用。從帛書「三言」更准確。
「史」,傳世本作「文」。讀「使」。張桂光:此字另見「心使氣曰強」。使,伶也。《說文》。按,伶者,令也。
「不足」,帛書作「未足」。傅奕本「而未足也」。「而」、「也」當為衍。
「或」,各傳世本作「故」,二字音義相近。
「命」,各傳世本作「令」。《爾雅》命,告也。《毛傳》令,告也。
「之」,王弼等本無此字。
「或」,各傳世本作「有」。廖明春:二字可通,當讀為「有」。
「乎」,各傳世本作「所」。本字從「虎」從「口」,「虎」音。
「屬」,本字作「豆」,釋文作「屬」,各傳世本作「屬」。
【釋】
「三言」或「三者」,並不改變文義,都對上三句的總結。
「史」,有讀「辨」,《說文》判也。有讀「使」,或言不得不從之命令,與「無為」主張不相符。有讀「文」,《論語》「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陳偉:繁於文采,為「史」,於後文「視素抱朴」相呼應,「為史不足」,就是文辭還不夠,另外還要告知、叮囑。「屬」後有墨釘,當為此句句號。
【譯】
這三句話為文還有不足,所以另有告知囑咐。
甲組1.1.5、視索(素)保朴,少厶須(寡)欲。
【注】
視:各傳世本作「見」,讀(xian),示的意思。
索:各傳世本作「素」。廖明春:形訛。當為「素」。
保:傅奕本作「袌」,各本作「抱」。袌、抱,懷抱的意思。《說文》保,養也。
朴:帛書乙本作「朴」,王弼及各本作「朴」。
厶:各傳世本作「私」。磻溪本作「思」。《韓非子》自營為厶。
須:各本作「寡」,廖明春訓「止」、訓「避」。大意相同。
【釋】
「素」本義:沒有染色的絲綢。
「朴」本義:未加工的木材。
「絕學無憂」,處《道德經》第20章首,據馬王堆出土帛書《老子》乙本,校為第19章末。從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帛書甲本缺字,從乙本補足,亦當如此。然楚簡《老子》此四字處於乙組1.2「無為而無不為」之後,乙組1.3「唯與可」之前,是對「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的概括總結。
【譯】
現其本真,守其純朴。減少利己和貪欲。
孤鴻解讀:
作為「以正治邦」的三項具體措施,這話顯然是針對侯王所言。因為「人多智而奇物滋起」,產生「盜賊多有」的不良結果。所有要從根本罷黜聰明才智,去掉奇技淫巧,侯王不去追求奇巧之物,能工巧匠不再製造華而不實的器物,則」盜賊無有「。如果侯王可以返歸「樸素」,」少私寡慾「,對黎民百姓有百倍的好處。另告誡君主侯王「罪莫重乎貪欲,咎莫險乎欲得,禍莫大乎不知足。」所以要要「知足、知止」。這樣就可以「恆足」、「不辱」、「長久」了。
「絕知」是反對「知」么?非也。另見:「吾何以知其然?」、「吾何以知天下然?」
㈧ 抱朴的史書記載
元代道士李道純《畫前密意·工夫第十一》詩雲:「清心釋累,絕慮忘情,少私寡慾,見素抱朴,易道之工夫也。心清累釋,足以盡理。慮絕情忘,足以盡性。私慾俱泯,足以造道。素樸純一,足以知天。」知天者,即能與天同壽。
《道德經》還有「朴」字多處,如「敦兮其若朴」(十五章),「常德乃足,復歸於朴」(二十八章),「朴散則為器」(二十八章);特別是對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這一句,歷代注家都十分重視,認為它說明道總是具有「無名」和「朴質」這兩個重要的特性。
唐五代道士杜光庭注稱:「端寂無為者,道之真也,故謂之朴。生成應變者,朴之用也,故謂之道。道、朴,一耳。」《道德經》還提出人治之道也是要「朴」。第三十七章中稱「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第五十七章中又稱「我無欲,而民自朴」,統治階級將「朴」作為治政原則之一,則民眾也因此可以保持自然和朴實了。《南華真經》稱「同乎無欲,是謂素樸」。還認為從政的人要「靜而聖,動而王,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就是自身要靜,行為要隨道的規律,動靜都要無為。使天下和自身都達到樸素的天然本性,這樣天下就無人能與之爭奪。從道的人則應「雕琢復朴,塊然獨以其形立」,就是去其對本性的雕琢,恢復純朴的本質,以自己本來的形象獨立於世。
《淮南子》也將「朴」視為「道」的重要特性,稱「朴至大者無形狀,道至眇者無度量」。在天地初辟,萬物未生之時,世界就是「混沌為朴」的。萬物生成以後,「朴散而為器」,因此,治政的人要「澹然無欲而民自朴」,從道的人應該「偃其聰明而抱其太素」,「已雕已琢,還反於朴」。
早期道教太平道信奉的《太平經》,批評世人品行邪惡,頌揚古人的質朴,稱「下古人心邪蔽,不若太上古之三皇,人心質朴,心意專一,各樂稱天心,而忠信不欺其上,故可無文也」。並且認為:「虛無者,乃內實外虛也,有若無也。反其胞胎,與道居也;獨存其心,懸龍慮也;遂為神室,聚道虛也。但與氣游,故虛無也;在氣與神,其餘悉除也。以心為主,故得無邪也;詳論其意,毋忘其書也;得之則度,可久游也;何不趣精,反與愚俱也,凶禍一至,被大災也;棄其真朴,反成土灰也。」指出,如果能夠還返到胞胎之中,與世俗之事毫無牽纏,就是「與道居也」,如果拋棄了人的真正的純朴之質,那就是「反成土灰」了。五斗米道的《老子想爾注》也認為「朴,道本氣也。人行道歸朴,與道合」,並稱:「今王者法道,民悉從正,齋正而止,不可復變,變為邪矣。觀其將變,道便鎮制之,檢以無名之朴,教誡見也。」要求從政之人,按道的規律治國,以「無名之朴」教誡民眾,並且以道來鎖住邪變。而從道的人要「勉信道真,棄邪知守本朴。
無他思慮,心中曠曠但信道」。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在述及寫作該書緣由時,自稱:「挾懷樸素,不落權榮,棲遲僻陋,忽略令名,執守恬澹,希時安平,遠客燕閑,乃撰斯文。」所謂「挾懷樸素」,也就是「抱朴」的意思。葛洪自稱「抱朴子」,他並且以《抱朴子》名其書。有《抱朴子》內外篇傳世。他在說到「抱朴子」一號的來歷
時稱:「洪之為人也,而騃野,性鈍口訥,形貌醜陋,而終不辯自矜飾也。冠履垢弊,衣或襤褸,而或不恥焉。俗之服用,俄而屢改。或忽廣領而大帶,或促身而修袖,或長裾曳地,或短不蔽腳。洪期於守常,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不得其人,終日默然。故邦人咸稱之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書,因以自號焉。」在《抱朴子內篇》中,葛洪提出了一個與「道」相當的「玄」的概念,認為「玄」同「道」一樣具有「含醇守朴,無欲無憂,全真虛器,居平味淡」的特點,並且指出「道家之教」就是使人精神專一,「事少而功多,務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者也」。哲人大才,應該「嘉遁勿用,翳景掩藻,廢偽去欲,執太璞於至醇之中,遺末務於流俗之外」,而一些庸才近器,是不可能「開學之奧治,至於樸素」的,他們徒然「銳思於糟粕」,也不能「窮測其精微」。南朝道士陶弘景在《真誥》中也認為「處無用於囂途,乃得真之挺朴;任凡庸以內觀,乃靈仙之根始也」。認為在喧囂煩雜的世事中,無為無用,這就得到真正的「朴」。《西升經》更進一步認為「損思慮,歸童蒙,塞邪智,聖人之朴也」。要求從道的人有意識地減少思想活動,回歸到孩提時代無憂無思的境界,閉塞自己的智慧和邪惡,這才是聖人的朴。沖玄子注稱:「蒙,本作朦,不明也。思繁則巧制盛,慮多則謀賊生,奇物來於寇盜,矯誣長於誑炫,故令損之,歸於童蒙。童蒙不明無為,膏火自煎,不飾智以驚物。閉塞邪智,開明正慧,則偽法不行,真道流布,去邪取正,聖化之本也」。劉處玄注稱:「懲忿窒慾,養蒙以正,分正外智,都去者,是聖人之質朴也。」金元的全真道以全性固真為修道要求,十分重視損思、塞邪、歸朴。《重陽立教十五論》在《論降心》中稱:「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這一「定心」的狀態,正是「抱朴」的寫照。全真七子之一的劉處玄在《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中回答「愚者,何也」的
問題時稱:「愚者,古之達人,要遠其世之夢幻,外貌若愚也。儒者顏回,清貧而一簞一瓢;釋者釋迦,乞食而一飯七家。道者純陽,無為而鶉居鷇食,返其朴則高者就於下也,有者就於無為,明者似於暗也,言者若其訥也。經雲: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外愚則內抱其道真生也。」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的弟子王志謹在《盤山語錄》中批評出家修行之人起初以為性命事大,但日久就被俗物移情,口頭伎倆,為奴作婢,「豈是清凈無為主人之事」,「凡欲修行,心地明白而守愚拙,則天下之智巧者,皆為之使用矣」。又稱:「為道者,抱朴含醇,潛通默運,除情去欲,損損存存,於物無私,作事明白,曲己從人,修仁蘊德,絲毫之過必除,細微之功必積,是非俱泯,心法兩忘,向上之機,自然達矣。」全真道士李道純有《自得》詩七首,其七雲:「靜抱無名朴,塵情了不侵。汞鉛熔作粉,瓦礫變成金。覿見羲黃面,參同釋老心。頓空超實際,無古亦無今。」認為凡是抱朴」的人是不受世俗塵情侵擾的,超凡脫俗,無古無今。只有「抱朴」的人才能盡理、盡性、造道和知天。李道純還告訴門人,儒家的「赤子之心」和道家的「嬰兒之未孩」是「同此言,其大朴未散,其復不遠也」。也就是如果使自己達到「嬰兒」狀態,返樸就不遠了。清代劉一明《道書十二種·悟道錄》中就有關於「嬰兒天真」的敘述:「嬰兒初生,無識無知,酒色財氣而不著,恩愛牽絆而絕無,富貴窮通而不曉,水火刀兵而不知,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萬物皆空,諸塵不染,鐵面無情,純然天真。吾之觀此,因悟的返老還童之道矣。人能猛醒回頭,脫離萬有,居於無事之境,處於無色之界,拔去歷劫根塵,掃盡現世習氣,頭頭放下,空空洞洞,清清靜靜,形雖老而性復初,外雖弱而內實壯,即是返老還童,即是嬰兒本面。
㈨ 這句老子的話是什麼意思
致虛極,守靜篤,歸根、復命,能做到物我兩忘、虛無沉靜的,怕都是世外高人吧。紅塵萬丈,世事紛擾,觀萬物循環,誰能與世無爭置身事外呢?居廟堂者憂其民,處林泉者憂其君,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高潔,他們,難以真正致虛極。情隨事遷,終為陳跡,俯仰間,明代已遠,聖人不再,在這個浮華盛世,習慣於衣食無憂無病呻吟的我們,家事,國事,天下事,聲聲入耳又出耳,我們可以與名無涉,與利無爭,可是,我們能淡泊一切守靜篤么?能淡泊樓上山,城頭雪,燈前月,舟中霞,月下美人么?留連時,心儀的風情萬種,如輪回的四季般生生不息,左手是愛戀,右手是牽掛,舉手投足,盡是綿長的閑愁萬緒,好事者,美其名曰小資,洞徹些,應是太過自憐的萎靡吧。
㈩ 電影裡面常說的赤子之心是什麼意思
出處《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清代學者杭世駿考證認為:「赤子」源於孩子身高。早期「尺」和「赤」通用,在早期古人眼裡,幼兒不過尺把高,故稱尺子,也即赤子,赤子之心即尺子之心,與幼兒的尺子相對應,成人則稱為丈夫。
例句堯、舜、禹、湯、周、孔,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所謂~,原不過是「不忍」二字。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指報國之心[1]
翻譯孟子說:「偉大的人,不偏離他的純潔、善良的心。」這里所謂的「大人」,可以指統治者,更可以指具有偉大人格的人,因為道德上的成就與原始純潔的赤子之心,有深刻的關系。
赤子之心,就是一顆率直、純真、善良、熱愛生命、好奇而富想像力、生命力旺盛的「心」,能夠常常懷著「赤子之心」,才可以成為大人。老子道德經:「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老子認為,這種單純的心,本身就是一種美德。
解析
偉大的人胸懷寬廣,「宰相肚裡能撐船」。而童心純真不偽,本色自然。
宰相肚裡之所以能撐船,是因為他不斤斤計較於一得之利,一孔之見,而能夠保全自然無偽的本色,永遠以一種童心般的新奇
和純真面對這個世界,生機蓬勃,以至於無的不知,無所不能。
這裡面的關鍵其實就是兩點:一是純真,二是大度。正是在這兩點上,我們可以找到真正偉大的人物與童心的相通之處。
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第二十章)
又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眾人應對攘往,好象趕赴豐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無動於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嬰兒一樣。
老子的本意是宣揚歸朴返真,淡泊寧靜。不過,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與孟子這里的思想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歸結起來說,真正偉大的人,倒不像我們一般小雞肚腸的人那樣想得復雜,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夠保持一分童心,有時候表現出來,就像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