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玄義

道德經玄義

發布時間: 2022-11-02 04:52:25

Ⅰ 我國傳統道德中的三德是指哪三德

【三德】 出華嚴經疏 一恩德謂如來乘大願力。救護眾生。猶如赤子。是為恩德。二斷德斷德亦名解脫。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凈盡無余。是為斷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謂如來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是為智德。

玄義

【三德】 [出金光明經玄義]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凈是為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凈即離垢無染。佛以此四者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

迷悟雖殊。體性恆一。具足常樂我凈。是名法身德。二般若德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嚴滅。清凈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凈。是名般若德。三解脫德不系名解。

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凈。是名解脫德。

(1)道德經玄義擴展閱讀

【三德(梵語trigun!a)】

指涅盤果體所具足的眾德

即(1)法身︰指轉迷界眾生的苦果所得的果體。(2)般若︰指離情鑒照之用。(3)解脫︰系指離一切系縛。出自南本《大涅盤經》卷二〈哀嘆品〉。《大乘義章》卷十八雲(大正44·820c)︰

『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中略)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中略)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能鑒照故名為慧。』

三德之相狀開合不定,法身有唯一法身、真應二身、法報應三身等。般若有唯一如實慧、真實方便二智、清凈一切無礙三智等。解脫有唯一解脫門、有為無為二解脫、心慧無為三解脫等。所以立此三德者,(1)對煩惱、業因、苦報等三障故;(2)對福、智、報三因故。《大乘義章》卷十八謂(大正44·820b)︰

『翻對煩惱宣說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煩惱闇惑法故。翻對業因宣說解脫,業能羈縛,解脫無果能斷絕故。翻對苦報宣說法身,法身清凈離苦報故。(中略)因中之智至果滿足名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滿足說為解脫,因中之報至果滿足名為法身。』

又,天台宗在《金光明玄義》卷上以之為十種三法之一,並釋其名雲(大正39·3a)︰

『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雲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凈,名之為德。』

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盤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

『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余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

然圓教三德非唯非縱非橫,非三非一,相互間無礙融通,更類通真性、觀照、資成三軌,乃至惑、業、苦三道。三德即三軌,乃至即三道,畢竟為同體異名,悉皆三千三諦妙法,法法融通無礙。

指智德、斷德、恩德

即佛果功德的三分。出自《佛性論》卷二。即佛果滿足一切諸智、照了一切諸法,有無礙自在之德,名為智德。斷除一切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無所余,有二乘所斷不及之德,名為斷德。依利他攝化的誓願,而有救護眾生究竟解脫之德,名為恩德。《華嚴經疏》卷八謂(大正35·562a)︰

『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

若將三德與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覺覺他相擬配,則智斷二德是自利、自行、自覺,而恩德是利他、化他、覺他。亦即三德齊全,則能得二利圓滿、覺行窮滿之佛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德

Ⅱ 幫忙解決我的問題!問題如下(關於道教)

道教
【簡釋】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玉皇上帝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所謂道教,是以中國古來的薩滿教的咒術信仰(鬼道)為基礎,在其上重迭地、復合地吸收了儒家的神道和祭祀的儀禮與思想,吸收了老莊道家的"玄"和"真"的形而上學,並吸收了佛教的業報輪迥和解脫,乃至濟度眾生的教理、儀禮等,在隋唐時代大體上完成了作為宗教教團的組織、儀禮和神學體系,以同"道之不滅"合為一體作為最高理想的中國民族(漢民族)的土生土長的,傳統的宗教。

道教門派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中國道教史

前 言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後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第二個發展時期.北宋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痹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個時期.明代中期,帝王迷信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力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

本文章僅以最簡易的行文方式,總結論述道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最基礎的理論與相關知識,使那些對於道教陌生的朋友有一個最直接的了解,對於復雜的學術性理論與論述,本文沒有太多的講解,如果您對於道教有深刻的興趣,不妨多多查找各方面道教資料充實自己的知識.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第二章 魏晉之際道教的傳播與分化

魏晉天師道在北方的傳播與曹操對民間道教的鎮壓與五斗米道北遷有極大關系.曹操對於信奉太平道的黃巾軍採用武力鎮壓與招降並舉.後又因太平道領導張魯投降,五斗米道的上層人物遷入北方居住,漢中的大批信奉五斗米道的民眾也隨之遷入北方,促成了五斗米道由巴蜀向北方傳播.隨著魏晉統治者對民間宗教活動有極大的戒心以及對宗教活動的禁止,五斗米道在道教律令上以及規章制度上極不完善,組織渙散,號令不一,其發展處於停滯.但是在其巴蜀地區及江南地區部分民間道教組織卻在形成發展傳播之中.如陳瑞領導的巴蜀天師道團,江東的於君道,帛家道,李家道等.另外魏晉之際一些神仙方士的活動這些都促成了道教的傳播與分化過程.

第三章 葛洪與魏晉丹鼎道派

葛洪,字稚川,號抱朴子.生於晉武帝太康四年283年.三十五歲時完成<<抱朴子>>內篇及外篇兩部文章.內篇論述神仙葯方,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的仙道學說,外篇論述人間得失,世事經國治世儒術等.其師承關系為:左慈-葛玄-鄭隱-葛洪.其主要觀點就是神仙是存在的,凡人可以通過學仙修道成為神仙而長生不死.強調人人後天學仙修道的主觀動努力即立志,明師,勤求.

葛洪在<<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以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己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要盡量延長吸氣後到開始吐氣的時間.初學的人心中暗數到一百二十,再微微吐出,漸漸練習到能數一千或更長.最後達到能不以鼻口噓收,如在胞胎之中,就算掌握了胎息之法.

另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分身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這種分形之道又叫鏡道.分形術可以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接見天靈地祗,驅役山河之神.

另外葛江師授奇寶即:<<三皇內文>>為符道之書之首,它與<<五嶽真形圖>>是最重要的符咒之書.三皇內文可以禁辟惡鬼,疫氣,虎狼山精,五毒百邪等.可以召見司命司危五嶽之君.<<五嶽真形圖>>是一種作為符咒使用的平面山嶽示意圖.後來變成純粹的符咒.

葛洪的<<抱朴子.內篇>>的問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他站在上層道教的立場對早期道教所做的歷史總結.充實了道教理論,他對後世的道教影響很大.成熟了丹鼎派,也標志了早期道教的終結.

第四章 東晉南朝道教的變革與發展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一段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道教由於門閥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從主要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

東晉以來,佛道二教興盛,需要有大批的新的經典傳播其教義.佛教的經典可以向印度求取,而道教只能改造前代的書籍以及供鑒佛教的經文了.東晉以後新的出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三皇經>>在唐代受到官方禁止,現已失傳.在<<道藏>>傷字型大小<<洞神八帝妙精經>>中保留了不少三皇經的道法,其中共有最上乘的九十二枚符咒,這些符文代表某些天神地祗,仙官天將,五嶽四瀆之君,魂魄邪精的隱諱姓字.修道者得之如按法書吞服或佩帶,便可以召神靈役鬼怪.可謂學習道法符咒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五嶽真形圖>>是一類似印章的圖版道士佩之,百神群靈奉親迎.<<靈寶經>>也是由葛氏家族傳播的一組道經.其中<<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於<<道藏>>水字型大小.內容為養生求仙之書.上卷為存思服氣之術,中卷為服食草木葯方,下羊為佩帶或吞服之符錄以及成仙之法.

總而言之,以五行思想為基礎的來構造道教修煉方術,是上述東晉靈寶諸經共同的特點.因而形成了靈寶派,注重齋戒科教,勸善度人,是靈寶派的兩個顯著特點.這一派的形成與南朝了陸靜修,宋文明等道士有密切關系.

<<上清經>>是東晉中期以後出現的一組重要的道教經典.上清經的問世及傳布,在道教內部開創了一個新的派別-茅山上清派,陶弘景成為南朝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在現存<<上清經>>中,諸如金丹服食,導引行氣,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斗,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誦禮贊,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等道術應有盡有,而尤生守一之功法.<<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雌一玉檢五老寶經>><<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被稱為道者三奇.其內容為心中存想神至面前的存思之術最有特點即存神煉形之術.當今搞符咒術的必須學會存想之術.說明人體中有五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志,腎藏精,五藏盡傷則五神離去.,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傳本.

陸靜修生於公元406年,為晉安帝二年.他是南宋前期著名的道士.為了適應當時門閥士族階級的需要,對江南天師道組織進行整頓並與神仙道教融合,成為南朝道教的一代宗師.也成為奉持三洞經典為特徵的新道教的大師.建立完善了道教齋醮儀式.他首先創立了在道教史上有深遠影響的道教典籍的分類方法.即將道書分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七大部類.三洞四輔不僅是一種道書分類法,同時也包含著區分道經品級高低和排列道士階級次序的意思.如修太清法僅能成仙,修靈寶者可以成真,修上清者可以成聖.

陶弘景生於公元456年.歷經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在當時稱其為山中宰相,道門學者.南朝時期的達官顯貴紛紛拜於其門下,足見當時之顯赫地位.陶弘景在實際研究操作中嚴謹地將養生術,煉丹術,醫葯學用之於實踐,為道教上清派的最後形成奠定了基礎.他將茅山(今江蘇南部原句曲山)建成道教上清派的基地與中心.所以上清派在後來也被稱作茅山宗.奉魏夫人或楊曦為第一代宗師,以<<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供奉元始天尊為最高神,同時也研習靈寶,三皇及天師道經及法錄.茅山派的形成標志著自葛洪以來江南士族道教徒以神仙道教改造舊天師道團,創立官方化的正統道教的完成.陶弘景還完善創立了道教的神仙體系,為神仙排定座次.形成三位一估的三清尊神神說.即玉清元始天尊說上清經;上清靈寶天尊說靈寶經;太清道德尊說三皇經.在這一時期內道教又引進了地獄的概念.北方癸地有羅酆山,有六座鬼神宮府.陶弘景將錯綜復雜的神仙系統統一歸納,集成一本<<真靈位業圖>>.將道教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稱 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其目的在於使修道者明白:超現實的仙真鬼神世界裡也有明確的等級秩序.

在這一時期,道教與佛教與儒教三教鼎立,為了擴大各自的社會影響,爭奪作為正宗思想文化的地位,儒,道與佛教之間的矛盾斗爭愈來激化,三方展開的唇槍舌戰與辯論.盡管這樣,但三方又總是能夠彼此調和的原因在於三者都可以為封建士大夫所接受,能夠被士大夫們兼容並舉.

綜上所述,東晉南北朝的道教變革,從葛洪到陶弘景,基本上告一段落.道教經過這一時期的改造,已經有了較為完備的教義理論和經典文獻,建立完善了自身的科戒儀式和相對統一的教會組織,豐富發展了修煉方術,形成了獨特的神仙信仰體系,並擴大了在統治階級和普通民眾中的影響,完成了從民間宗教向官方正統宗教的演變過程.在西晉以後,在少數民族統治的十六國北朝境內,也出現了道教改造舊天師道的事件,形成了寇謙之新天師道和樓觀道派.

在北方十六國像張忠,王嘉以清虛守志,修道養生為宗旨,隱居山林,招合徒眾的鬆散道教集團很多.這對於寇謙之(公元365-448年)改革天師道的影響很大.他以著作<<老君音誦誡經>>(現僅存一卷收錄於道藏力字型大小)宣布革除舊五斗米道的一些落後的道法.他以儒家禮法來清整道教組織.反對濫傳房中術及反對亂傳服食仙方,而特別強調要以齋功為養生求仙之本.其後他又著有<<錄圖真經>>,這部書不僅是一部改革道教的經典也是一部圖讖式的神書.在完成了道教改革之後,寇謙之已經准備下山投奔封建統治者,實現佐國扶命,為帝王師的願望,以使道教成為官方的正統宗教.由於天師道經過其變革後,適合了鮮卑統治者與漢族門閥地主的需要,加之寇謙之善於鑽營與地位顯赫的貴族崔浩得到寵信,終於得到了官方的正式承認和支持.在北魏大興起來.

北魏初期,佛教與道教同時發展壯大,但由於北魏太武帝即位之初,聽信寇謙之與崔浩之言,又加之隨著北魏統一戰爭的進展,新征服的關中都是佛教興盛之地,僧侶地主交通官府,妨礙國家政令統一,甚至有參與叛亂可能,這些都促成了太武帝決心鎮壓佛教勢力的原因.公元444年正月,太武帝詔令滅佛,殺盡佛門弟子.同年九月發生了誅殺高僧玄高事件.後由於崔浩失政被誅殺,寇謙之死去,至公元548年,北魏分裂後,道教與佛教在論較中失敗,北齊政權誅滅道教,提倡佛教,從此新天師道團消亡了,於隋唐時期流行的道教宗派,主要是南方的上清派及北朝後期興起於關中的樓觀道了.

樓觀道以陝西終南山下的樓觀為中心,傳播於關中地區.在北魏孝文帝時起以梁諶,王嘉,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等為代表正式形成樓觀派.此派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頗深.在其興盛發展過程中,陳寶熾,韋節,王延,嚴達等著名道士起了重要作用.在唐朝時期,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同樣的待遇的御用道教流派.,具有融合南北方特點的道教.,在學術上形成了注重實用而不尚義理辨析的特點.樓觀派雖然受到南方上清派的影響較深,但在神話老子方面卻繼承了北方天師道的傳統.在佛教,儒教,道教三者的關繫上,辯論空前激烈.雖然經歷了道教被廢除,但是道教在這一時期基本上奠定了成為封建上層建築與思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編 隋唐道教

隋唐時期,尤其是唐代,是我國道教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之一.因隋文帝幼時由尼姑養大,自稱我興由佛法.對佛教非常重視.規定三教的次序是佛為先,道為次,儒教為末.在唐皇近三百年的統治中,道教始終得到扶植和崇奉,居三教之首.唐末的呂洞賓,鍾離權成為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學與政治

魏晉以來不大受道教重視的老莊著作,列入道藏太玄部首經,成為唐代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道經.道教在唐代建立起了相當系統化的道教哲學體系.重玄之道即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微.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性是指眾生稟賦於道或道同一的不變之性.眾生即是道,道中有眾生,一切有形,皆含道性.

在唐代崇奉道教,即有政治上的利用,也有帝王個人的信仰,但仍舊以政治利用為主.

其一是利用道教神靈來製造皇權神授論,以達到神化皇權和帝王的目的.

其二是利用道教的一些法術來佐國濟民,其實質是利用宗教來達到安定社會的目的.

其三是利用道教勸善懲惡來維護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

其四是利用道教來抑制或反對佛教,巫教等教派的流傳和發展.

其五是利用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作為治國之略和養生之道.

其六是利用道教神仙方術以求長生成仙.

自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抑佛,梁武帝尊佛崇道,周武帝毀佛抑道,隋文帝先佛後道,唐初是崇道抑佛.武則天是先佛後道,唐玄宗崇道抑佛這些當時的大事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和當時的政治斗爭有密切的關系.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崇奉道教的皇帝.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的崇奉道教,從而把道教推向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

第七章 唐代道教心性論的形成

唐代前期,道教在理論建樹的總體與精深方面,有不足之處,常處於佛教下風.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中華文化中的道家老莊之學為本位,吸取佛字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理問題提出了諸多新解釋與新觀念,形成新的道教義理之學.成玄英的道教重玄思想即其代表.探討成玄英的重玄學說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師承於江東重玄諸家而加以深化完善的玄與又玄說,二是獨得於魏晉郭象之玄學思想而加以改造提出的道教自身的自然獨化說,三是深化道教哲學理論的道性與真性說.

成玄英的重玄思想其核心即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道的這種深奧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成玄英的真性說實際表明了這樣一條邏輯思信維路向:即道之本性是自然清靜的,修道眾生也同萬物一樣,稟賦道性而自然化生,因此眾生之本性也應是清靜無為的,然而眾生賦性成形以後,由於外物的誘惑和干擾,則漸漸耽於物慾.心識迷亂,喪失本性.解救的唯一辦法就是靜心修道,摒棄物象之干擾,體悟萬法雖動不動,而歸根復命,靜於真性,以達長生久視之道.

李榮是繼成玄英之後又一個在重玄思想領域內有獨到學術研究和貢獻的道士.他著有<<老子注>>現已失傳.他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即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和心靈來認識.然而它卻能包容一切事物,彌羅整個宇宙.既然世俗的正面認識方式不足以表達真道的存在,那末只能從反面的否定方式來以體認.真道作為實體,不生不滅,從時間上講是不常不怕斷,從空間上講是無象無形,從運動變化來說不盛不衰,無所相待,絕對長存.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實體,時空與運動變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基本條件,而道排除了所有這些條件,沒有任何東西可與它相對,因此,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絕對的精神實體.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

司馬承禎(公元647-735)號白雲子,他的道教哲學思想可歸納為:1.道本元氣論.就是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2.注重生命科學與養身健體修煉.他又將道教的心法修煉分成敬信,繼緣,收心,簡事,真觀,泰定,得道七個步驟來完成.

第九章 唐代道教的經戒傳授

道教派別多種,每派中法師品位都有高低之分.所以傳授的經文也不同.一般地講教外人士多稱在俗弟子,尊奉正一教後可成為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正式入道可稱為正一道士,由正一道士再晉升洞神派三皇弟子,無上洞神法師;然後再成為高玄派高玄弟子太上高玄法師;再遷為界玄派升玄內教弟子,升玄法師;再上一級成為洞玄法師,洞真法師,三洞法師,大洞法師.只有得到洞真法師尊號後,不管原屬於何派,均可再受大戒,登上道教的最高一級法師的職位.

第十章 唐代道教的法籙傳授

籙通常是指記錄有關天官功曹,十方神仙名屬,召役神吏,施行法術的牒文.它是道教教法中的重要部分,所以,道教中又稱為法籙,法籙文牒中一般必有相關的符圖,道教經典中有時又統稱符籙.道教法師們認為籙文是由道氣演衍的文字,是太上老君的靈文,九天眾聖的法言.因此,符圖的繪制採用象徵雲霞煙霧的篆體,文中排列眾多天仙地祗名號,要求受籙道士熟讀背誦,成為做法事的憑仗. 籙文實際上開創於張道陵.隋唐以來,道士推崇符咒術,他們堅信奉受太上所傳的法籙,背誦籙文中的天官功曹姓名,自然界的一切均受治於我,天神保我,吏兵護我,凶邪不敢侵,疾病不能擾,在道門內將符員視為瑰寶.並制定了嚴格的授受規則,程序.唐代三洞法籙分屬於洞神,洞玄,洞真,三洞之間有高低之分但沒有門戶隔閡.

正一盟威法籙:它是南北朝以來正一天師門下法籙的總匯集.它又稱做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太為最大最高者,上是指太上老君,三者指天地人三才,五者為黃中總數,元精固守.正一法籙始自張道陵,經南北朝寇謙之,陸修靜的整理使法籙適用於道教各派的傳薪,齋醮活動. (清龍子可為專業為您書寫下列各種符籙)

太上童子一將軍籙-它是張天師正一派入道最初必受的籙文

太上正一仙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陽籙授予男子

太上正一靈官七十五將軍籙-為陰籙授予女子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統帥陰陽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罡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

正一四品治籙

洞神三皇部法籙(天皇,地皇,人皇經文內容已省略,有需要者可與清龍子聯系)

高玄部法籙

靈寶部法籙

靈寶五符

老君六甲秘符

八景天書

諸天內音

五嶽真形圖

上清部法籙

太上神虎符籙

太上飛步空常籙

太上三景三奔籙

太上黽山元籙

上清靈飛六甲籙

太玄河圖九星籙

上清曲素決詞籙

八威召龍籙

招靈致真攝魔籙

豁落七無真籙

三元玉檢籙

學術界稱唐代為道教外丹的黃金時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封建統治者尊崇道教,很多帝王迷信道教的服餌仙術,這極大的信推動了道教外丹的發展,但更主要的原因在於道教外丹術的歷史發展本身.因為在某些重大原則問題上的分岐,特別是以什麼葯物作為還丹原料這一問題上主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丹道流派,最重視煉制和服餌黃金,丹砂的金砂派;主張以鉛汞為至寶大葯的鉛汞派;以及硫汞轉煉合成的硫汞派.很多煉丹實踐成果在古代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其中以神符白雪丹,黃帝九鼎丹,老君還丹最為著名.

道教組織
道教組織
中國道教協會,省一級地方道教協會,地區、市一級地方道教協會,

Ⅲ 蒼南正一道教

每論及《道藏》源流,咸謂六朝劉宋陸修靜 「總括三洞」,分道教經書為洞真、洞玄、洞神三大部;繼之有「孟法師」撰《玉緯七部經書目》,以「四輔」佐「三洞」,即以太玄輔洞真部,以太平輔洞玄部,以太清輔洞神部,正一兼輔諸部,總稱為七部經書。

然則, 「孟法師」究系何許人,名叫什麼,史籍記載不詳,因之後世說法不一,亟待考證。

最常見的說法是, 「孟法師」即《道教義樞》作者青溪道士孟安排。案《道教義樞》中摘引有「儒書」《經籍志》語: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炁,沖虛凝遠,莫知其極,天地淪壞,劫數終盡,而天尊之體常存不滅……。

此段文字錄自《隋書 ·經籍志》。顯見《道教義樞》成書於唐太宗以後。又《湖北通志》卷九十六《金石志四·荊州大崇福觀記碑》雲:

道士孟安排者,玄稟真骨,登上階黃裳羽袂囊中 (句有脫文),竊感蒼梧遺化,長沙舊寢,不可以不昭(一作明)發聖世,復重理前狀,伏奉闕下,至於再三,天子乃憫,然遷思回慮,旌別斯觀,錫名曰「大崇福」焉。時龍集已亥,聖歷之二年也。

據此則知唐武則天時有道士名孟安排。這樣,《道教義樞》既成書於唐,作者為唐道士孟安排自無疑義。而《玉緯七部經書目》乃南朝作品,據《道教義樞》卷二《三洞義》雲:

又序三洞經,其卷數題目具如陸先生《三洞經書目錄》、孟法師《玉緯七部經書目》、《陶隱居書目》 ……。

《玉緯七部經書目》列在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之後、陶弘景《書目》之前,則顯然成書於南朝,唐孟安排烏得為《玉緯七部書目》之作者 !另,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雲:

《道德經》自函關所授,累代尊行,哲後明君,鴻儒碩學,詮疏箋注,六十餘家,則有《節解》上下、《內解》上下、《想爾》二卷、河上公《章句》、 ……梁道士臧元靜、梁道士孟安排、梁道士孟智周……。

似此,則梁代亦有道士名孟安排者,可是除杜光庭有此一說外,其他史籍毫無有關梁孟安排之記載,極可能為杜光庭誤書,梁時實無孟安排其人。

由於杜光庭提及梁時有孟安排其人,影響較大,唐之孟安排影響較小,故人們往往以著《玉緯七部經書目》的 「孟法師」為作《道教義樞》之孟安排。張冠李戴,傳訛踵謬,由來久矣。

又有謂 「孟法師」即梁武帝時著《正一論》之孟景翼者。關於孟景翼其人,《南史·顧歡傳》記載:

文惠太子,竟陵王子良,並好釋法。吳興孟景翼為道士,太子召入玄圃,眾僧大會。子良使景翼禮佛,景翼不肯。子良送《十地經》與之。景翼造《正一論》,大略曰: 「《寶積》雲:『佛以一音廣說法。'《老子》雲:『抱一以為天下式。'一之為妙,空妙絕於有境,神化膽子無窮,為萬物而無為,處一數而無數,莫之能名,強號為一。在佛曰實相,在道曰玄牝。道之大象,即佛之法身。以不守之守守法身,以不執之執執大象。但物有八萬四千行,說有八萬四千法。法乃至於無數,行亦達於無央。等級隨緣,須導歸一。歸一曰迴向,向正即無邪,邪觀既遣,億善日新……。

又《道學傳輯佚 ·孟景翼》記載:

孟景翼,宇輔明,平昌安丘人也,軻之後也。性至孝。齊景陵王盛洪釋典,廣集群僧,與景翼對辯二教邪正。景翼隨事剖析,辭理無滯。

梁武帝天監二年置大小道正。平昌孟景翼,字道輔,時為大道正,屢為國講說。四年,建安王偉於座問: 『道家科禁甚重,《老子》二篇,明誓乃授,豈先聖之旨,非凡所說耶?'景翼曰:『崇秘嚴科,正宗妙化,理在相成,事非乖越。'

據此可以肯定孟景翼為南朝梁人,曾作 「大道正」,著《正一論》。然則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中所提到之「梁道士孟安排」,是否即孟景翼呢?尤其是其名列於臧元靜與孟智周之間,頗使人作此推想,因南朝梁之孟姓知名道士,史籍只述及孟景翼、孟智周二人。而又未見史籍有孟景翼另名孟安排之記載,故只能推斷杜光庭可能誤書。

《道教義樞》中論述 「三洞義」、「七部義」常據引《玉緯》、《玉緯經》及「孟法師雲」,而引述《玉緯》又常謂:「《王緯》引《正一經》雲。」是以知《道教義樞》之「七部義」乃據《玉緯》,而《玉緯》乃據《正一經》;然則作《正一論》之孟景翼與《正一經》有否關系?案:《玉緯經》乃道書匯集。《道藏》之稱,始於唐代,據《類編長安志》卷十載:「《唐大清宮道藏經目錄碑》,秦守正書,趙盈篆額。」此前各處道書總集,多有別稱,如北周武帝天和五年玄都觀道士所上經目,稱《玄都經目》,共二 千四十卷(見甄鸞《笑道論·諸子道書》三十六);唐玄宗時史崇等奉勅收京中藏經二千餘卷,修撰《一切道經音義》(見《全唐文》卷九二三史崇《妙門由起序》);另有唐玄宗御制《瓊綱經目》,藏經五千七百卷(見《道藏尊經歷代綱目》)等等。各處道書隨著各代道士的衍演增飾,時有所補,《玉緯經》亦不例外,據《道藏尊經歷代綱目》載,唐尹文操即有《玉緯經目》,藏經七千三百卷。即使宋《萬壽道藏》問世後,《玉緯經》尚行於世,元代猶存《王緯經》,至元焚毀道經,其經在列,故明《正統道藏》無此經,亦無散見版本。

《正統道藏》正一部 「楹」帙收有《正一論》,不題撰者,其中亦無《南史·顧歡傳》所述之語;但該文以詰難問答形式寫成,頗似六朝作品,覽其中心思想,乃在解釋老子道德之說與葛洪靈寶之法的關系,雖與《南史·顧歡傳》中所說《正一論》旨在協調釋老有所差異,但均為議論文字,極可能為孟景翼《正一論》之殘卷。由此推斷,《正一論》並非科分書目之專著。據《雲笈七簽》卷六《七部》記載:

《正一經》雲: 「《正一法文》一百卷,今《孟法師錄》亦一百卷,凡為十帙,未知並是此經不耳?斯經所明,總述三乘之用,故此經名正一,遍陳三乘,王長所撰。新出之儀四十卷,但未有次第,長既隨師升玄,於時多承口訣,祗錄為卷名,未詮次第也。

《正一經》乃是當時道教所崇奉經籍之總稱,《雲笈七簽》卷六引《玉緯》雲: 「按《正一經詔化品目錄》:正目經九百三十卷,符圖七十卷,合千卷。」託言為「太上老君」降授「天師」之「正一科術要道法文」,由張陵傳世,總稱《正一法文》一百卷,好事者託名王長(張陵弟子)撰,爾後又有好事者造作新儀四十卷,只有卷名而未詮次第。「孟法師」節錄昔之《正一法文》及新出之儀四十卷,共錄為一百卷,故此書當時稱《孟法師錄》。因「孟法師」所錄為《正一法文》及新出之《儀》,故當時人亦稱之為《正一經》。這位「孟法師」之所以要輯錄道經,極可能是因梁時的釋道之爭,一是為自文、自重、自尊其教,二是為其撰《正一論》作依據底本。「孟法師」錄《正一經》 (總稱)時,可能便上繼陸修靜之「三洞」分類法、又仿王莽設「四輔」以益「三公」之故事,將正一經書分為三洞四輔,即所謂「七部」。因而《道教義樞·七部義》雲:

七部者,今依《正一經》次,一者洞神部,二者洞玄部, 三者洞真部,四者太清部,五者太平部,六者太玄部,七者正一部。

如果《正一經》不是當時道教經籍的纂集本,何得而出現以七部次第之方法而編目呢 ?單一的《經》,是用不著分部類的。拙見以為纂集此經者極可能便是孟景翼,首創「七部」分類法者,便非孟景翼而莫屬。

然而,這位孟景翼法師仍然非著《玉緯七部經書目》的那位 「孟法師」。

南朝梁還有一位著名的 「孟法師」,這就是道教學者孟智周。據《三洞珠囊》卷二《勅追召道士品》引《道學傳》第十二卷雲:

孟智周,梁武帝時人,多所該通。梁靜惠王撫臨神忮,請智周講。光宅寺僧法雲來赴,發講,法雲淵解獨步,甚相凌忽,及交往復盛其辭辯。智周敷釋煥然,僧眾嘆伏之也。唐王懸河《上清道類事相》卷一《仙觀品》引《道學傳》雲:

孟智周,丹陽建業人也。宋朝於崇虛館講說《十方懺文》。《三洞珠囊》卷九《老子為帝師品》錄孟智周法師《老子經通題目》。《隋書 ·經籍志》子部道家類著錄《老子義疏》五卷,孟智周私記。唐釋法琳《辯正論》卷十一謂:「《道德玄義》三十三卷,孟智周撰。」 《舊唐書·經籍志》謂:「《老子義疏》四卷,孟智周撰(《新唐書》子部道家類,《通志略》諸子類道家均雲五卷)。從這些記載得悉孟智周之主要著作為《老子經通題目》、《老子義疏》。前者明顯是有關道教經書編目之作。案《道教義樞》及《雲笈七簽》述七部義中,均只說「正一遍陳三乘,王長所撰,新出之儀四十卷,但未有次第」,在談到《正一經》源流時,便都是引述《玉緯》。如《雲笈七簽》卷六《七部》雲:

……其源流者,《玉緯》雲:昔元始天王以開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年中時,使玉童傳皇上先生白簡青策之文,自然得乎此法,虛無先生傳於唐堯……。

可見孟景翼錄正一經書,只是率先提出和運用了 「七部」分類法,但卻並沒有論述和解釋為什麼要這樣作,更沒有論述諸經系之源流;爾後完成這些的便是《玉緯經》,簡稱《玉緯》,《玉緯七部經書目》明言書目,顯見是其中的主要內容部分。孟景翼並非《玉緯》的作者是顯然的;《玉緯》的作者,拙見以為極可能是較幼於孟景翼的孟智周。一則兩孟為同時人,孟智周較幼,或謂梁時孟景翼為「大孟」、孟智周為「小孟」 (見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卷上),孟智周以從學所得,闡述景翼之說;二則孟智周所撰《老子經通題目》,極可能乃《玉緯七部經書目》之別稱。是以我們認為孟智周作《玉緯七部經書目》的可能性較大。或謂「孟法師」系籠統指孟景翼與孟智周,蓋因無法斷定《玉緯七部經書目》作者之故;或謂《玉緯七部經書目》即《孟法師錄》,為孟景翼撰。這些似乎均欠妥切。我們的初步結論是:首創「七部」分類的是孟景翼,而系統論述並作編目專著的乃是孟智周。

因資料短缺,拙見可能牽強,不過既是長期懸案,聊抒己見,姑作拋磚引玉吧 !幸明識者正之。

Ⅳ 道,,何為道

道:是自然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它客觀存在。左右社會和人類的發展,順應它去發展,社會才能健康和諧。人才會健康幸福。自然界才會長足存在。 我們中國最早談道的經典《簡易道德經》里所述:「簡,道之根。易,經之本。道,事物之行徑。經,事物之步法。無簡之道則曲,無易之經則荒。簡生道,道法於自然,失道無恆,循道而長。」說明了,簡是自然現象所依的最基本規律。道以這個規律為根本就成了事物的行徑。這個行徑即有規則的道。不是以簡為根本的行徑是曲折的。所以,正直的道就是出於簡即為簡生道,道的動作方法依賴於自然,取決自然就是真正的道。事物要是沒有這個道,就不會永遠地生存下去。要是遵循這個道,不但能長久地發展而且還會不地增長壯大。 道,無形無象,無聲無嗅,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但卻是產生天地萬物,主宰天地萬物的總能源。 道,又名真空、性、靈、炁、金丹、佛性,在不同的宗教和經典里,名稱叫法不一,但本質指的都是一個。 道是產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人們唯有去除一切的形式,才能夠見道,此謂「為道日損」。可惜的是,當今大多的修道者和學術研究者,不是「為道日損」,而是「為道日增」,總想通過有為的方式,形式上的手段認識和了解大道,如此只能背道而馳。 東方陽熹 道,就像水一樣,無聲無息無為而養萬物,此道之力,人不可及。唯有無為而尋道方可及道,另行他路必自損道行。 [編輯本段]一、概述 『道』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是關於『道』的經典著作。

Ⅳ 道教氣功,法術

想修道
推薦你幾本最正統的書!
但是修道要持之以恆的!
首推《道德經》

道藏經籍,汗牛充棟;最多達七千餘卷,現存之明正統道藏,及萬曆所補之續藏,亦達五千餘卷。自茲以後,迄有清一代,不少上乘經典,猶未選刊入藏。若欲一一窮而通之,通而用之;以有涯之生,豈不危殆哉?或主修真之事,只重師承與口訣,只重煉養與工夫,無須參經窮典,便可有成,斯則大謬而特謬矣!與修「野狐精道」者何異?充其極,做個「不死羅漢」,不能入聖登真,而臻超生脫死、與天地共存之域,豈是道門上乘旨意?且欲事上乘修真,尤須深徹大道,切入玄微,既透本宗,並能旁通各派,方能上造博大高明之旨,而免偏聽偏修之弊。茲為學人之方便計,特擬一簡要之必參書目如下:

一、各派共同必參書目(下列各書,各派均有各派之批註,各派之修法,所列各書,系指本經。):

周易參同契(此為丹道派之祖經)、老子道德經(丹道派中之聖經)

莊子南華經、列子沖虛至德真經、黃帝陰符經

呂祖全書、呂祖百字銘、唱道真言

鍾呂傳道集、黃庭內景經、黃庭外景經

入葯鏡、金碧龍虎經、靈寶畢法

易道心法真傳、金華秘訣、周易玄解

通玄真經、抱朴子內篇、雲笈七簽

太上十三經、、石函記、丹道北宗秘旨

登真要訣、真誥、養真集

南北合參法要、靜坐法輯要、譚子化書庄列十論合刊

金丹大成集、上乘修真大成集、長生氣功訣法集成

歷代真仙體道通鑒、歷代真仙史傳、金蓮正宗記

道藏輯要、道藏精華、道藏源流考

二、文始派必修書目:

關尹子、文始真經、仙學真詮

文始大道抉微、修真隱訣、通玄真經

文子纘義、文始經玄義

三、北派必修書目(兼參中派書目):

參同契闡幽、參同契發揮、參同契釋疑

邱祖全書、邱祖全書節輯、丹道秘書

老子道德經講義、丹陽語錄、太乙金華宗旨

太上清凈心經、古書隱樓叢書、重陽祖心法

悟真篇闡幽(悟真為南宗書,闡幽則為北宗書)、悟真篇正義

悟真篇外書、玄宗正旨、紫清指玄集

靈源大道歌、孫不二女丹詩、列真語錄輯要

樵陽經、修道秘要、道書十二種

白玉蟾全集(白為南宗,書則為北宗必讀書)、龍門大成集

邱祖西遊記

四、南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悟真篇三注集注合刊(正統南宗聖經共十一宗注)、金丹真傳

悟真秘旨、大丹真傳問答語錄、陶素耜道言五種

悟真直指、悟真四注

馬祖心法秘傳(丹陽為北真,本書兼闡南派秘旨,以其究屬陰陽所成也。)

金丹四百字、還源篇、復命篇

翠虛篇、南宗修真指要、白玉蟾全集

五、東派必修書目(兼參南宗書目):

方壺外史(包括丹經之測疏注釋凡十三種,著作凡四種)、證道秘書十七種

證道一貫真機、金丹抉隱、呂祖心法五篇注

聖真修道全旨、大丹捷要、潛虛翁口訣秘鈔

六、西派必修書目(兼參三豐派書目):

太上十三經注釋(包括太上丹經十三種)、道竅談三車秘旨合刊

大洞老仙經發明、無根樹道情詩二注、文終經

後天串述、圓嶠內篇、性命雙修要旨

七、中派必修書目:

道統大成集、中和集、老子道德經精義

樂育堂語錄、性命圭旨、規中指南

毅一子、仙學正傳

八、三豐派必修書目:

張三豐全集、張三豐大道指要、玄譚全集

性天正鵠、無根樹詞注釋、太極煉丹秘訣

三豐心脈、三豐玄指

九、青城派必修書目:

青城秘錄(包括書凡十三種)、青城玉房訣、玄宗雙修指要

大道玄指、崆峒微傳、通玄子道書四種

十、伍柳派必修書目:

天仙正理直篇、伍真**丹問答、丹道九篇(即仙佛合宗)

金仙證論、慧命經(伍柳仙宗即繫上五種書)

養生內功秘訣(包括金仙證論與慧命經)、天仙論語

內金丹心法秘旨

十一、三峰派必修書目(兼參東派書目):

三峰丹訣、玄微心印、延生煉己捷要

陶真人養生丹訣、玄機中萃、崆峒秘典

彭祖長壽千金方、青城秘鈔(非青城秘錄)、洞玄子丹訣

還精采氣篇、還精補腦篇、赫赫金丹篇

房中奇書、三峰丹術大成集、印權金丹秘法

綜上所述,只就各派約略擇要,列舉若干種以供參考而已,凡全出之乩筆或偽托之書,或類涉迷信誕怪之書,或涉膚淺而缺乏學術性之典籍,與乎宗教、方術、占卜、醫葯、神學、天文、輿地……等書目,概未選列。即自由出版社已選刊之書目,亦未列全。惟其中不少書目亦為未出版,或特陸續刋行,或根本無意刊行者,列之只在使世人明有此等經籍耳!

Ⅵ 《道德經》第一章

易說陰陽,道講有無;陰陽以乾坤作象,有無以玄妙為喻;道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易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始於忽微,在乾則為潛龍,在坤則為履霜,從小而大,從微至顯,由弱漸強;道始於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道中有是象(萬物)之始,在易中象是卦之始;道講無為萬物之母,是說無能生萬有,不是空無一物,是不見不聞不知之屬;易講乾知大始,坤作成物,雖分而為兩,實質則二元歸一,互相轉化,互為有無;在道常有,則萬物靜觀皆自得,雜而不亂,界限分明;在易作卦,則應物無窮而吉凶立判,天理昭彰;在道常無,妙在能生萬有,如轉環之無窮無盡,生滅原為一體;在易,無心時如蛟龍在淵,深沉難測,吉凶不存,及心有所動,雖飛龍之在天,亦難免亢龍之有悔,然消極必復,亦可看做終始之無窮;道雖以有無而立義,但只是表玄義之假名,為眾妙之門,生滅有無同時可見,但還要以理為旨歸,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易雖以陰陽而成卦,也無非是吉凶悔吝成敗之表徵,示人以正路,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難可具說,應以大道視之,不應看做尋常占卜之小用。
見笑了。拉拉雜雜,且做引玉之磚;不吝微淺,權充螢光之數。

Ⅶ 道德經聖解的內容簡介

《道德經聖解》書綱舉目張,體用兼賅。融通三家,而合百流,以「道」一以貫之。自宇宙以至人生,不但為玄理派哲學書。且亦為實用主義哲學書。言道言德,言事言物,言虛言玄,言義言理。無不切合於人生實用以之修道,以之養生,以之盡性,以之經世。以之治平天下,無用不宜;以之燮理陰陽,旋轉乾坤。化育萬物,參贊天地,概能圓融蟲無礙,神用無窮。字字皆藏」活法天機」,而不死於文字章句訓詁義理下也。全書別樹心法。獨標玄義,雖發千古來先聖所未發之眚。然無不為千古來先聖所欲言而未言之義。

Ⅷ 何謂佛,何謂道

佛, 梵文 Buddha音譯"佛陀"的簡稱 [梵文 Buddha ]。意譯為"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除指釋迦牟尼外, 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佛"字由左邊的"人"與右邊的"弗"構成,"弗"為"不"的同源字,加單人旁就是不是凡人,說明稱之為佛的人,本就是超脫凡人慾念、思想的人。

"道"是中國乃至東方古代哲學的重要哲學范疇。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它是人對一切的事、物,思維認知的代名詞,它是在講自然有的不管是被認知的還是不被人知的都是"道"。它有三個階段
一:一切存在的即為"道"。
二:存在就會有變化為"道"。
三:變化就是消失滅亡也為"道"。
三位一體自然永恆。
"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個提出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用以說明宇宙的本原、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終極真理等等。道的哲學含義豐富而復雜,在道家不同的哲學語境中,其側重涵義有所不同。 (老子所寫的《道德真經》是關於"道"的經典著作)。

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其實講述的都是一件事,世界的本質,只是因為地域文化及時間的差異,形成的語言描述大同小異。都是通過不斷改變自身,使原本被蒙蔽的五官之外的感知提升來認知世界.不能批量實驗,超出了現有科技水平,所以常人很難理解。猶如一個電影,人們只去欣賞畫面,卻很少有人想到製作畫面背後需要的程序。
道家思想中說的無和佛家說的空都是同樣的意思,在幾千年前交通文化隔絕的條件下,跨越地域卻產成了同樣的思想。
道家和佛家都是通過化去自身的七情六慾,不是暫時的壓制,使自身達到虛無(空明)的精神境界,被蒙蔽的能力提升。提高了人的能力對世界的認知自然不同,所思所作故而不同。
道家修煉術語中有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家思想中說到的坐忘、天人合一等也是對改變自身的描述。

Ⅸ 「道」最基本的是什麼怎麼去做好他!!!

老子指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就是說,道是天下萬物的本原,這里「始」、「母」、「根」、「門」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們有層次的區別。作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無前無後,無上無下,「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邊,然而在它之前卻沒有什麼存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沒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作為本原,它是物質的東西,「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道是規律。這是道的第三層含義。道是物質運動的規律,道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終極原因。老子指出,「道者萬物之奧」,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運動的規律。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貫穿於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萬物從道起源,又回歸於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復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發展的永恆規律。作為規律的道,是看不見,聽不著,摸之不得的。所謂「夷、希、微」,它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但是一切都受到它的支配和制約。
道的規律是不可抗拒的,不能違反的。只有遵循道的規律,堅持「無為」的原則,才能把事情辦好。否則,「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違背了規律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下場是極其可悲的。道是法則。這是道的第四層含義。老子把道視為必須遵循的法則,他說,「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遵循道的法則。
又說,「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意思是要遵循古代的法則,駕馭現實的實有,以認識歷史的規律,這就是遵循道的法則的具體表現。廢棄了這一原則,有了仁義,「大道廢,有仁義」老子主張「唯道是從」,「貴食母」,即是要堅持道的法則,按道的法則做事。
道也是觀察事物的永恆法則。「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就是說老子自己就是用道的法則觀察萬事萬物的,給人們作出了榜樣。老子認為,人們對道的法則的態度是有區別的。「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上等人能夠堅持道的原則,而且身體力行。
至於其他人,肯定是相形見絀了。「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堅持道的原則的人,才能把自己有餘的奉獻給社會。是否按道的原則辦事,結果是不一樣的。「天下有道,卻走馬亦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堅持道的原則,天下和平安定,放棄道的原則,則會陷於兵荒馬亂之中。
按道的法則去作,道會成全你的,「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最後,道的原則是最高原則,而且有很高的價值,「天之道,利而不害」。道的特徵道的客觀性。道是客觀的,它是萬物的本原。作為本原的道與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之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無物卻有象。
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無序的有序。「無」和「有」是道的別名,都是客觀的。道創生了萬物,而且養育萬物,道對萬物「生之畜之」。道的普遍性。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濫的江河,到處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
道無時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恆存在的。道的普遍性決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蘊含性。「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見它的普遍性與無限性。「上善若水」,「水幾於道」。水是普遍存在的,當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環往復。道的運動過程是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的。道永恆存在,運動不息,循環運行。「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道從起點離開,越離越遠,達到一定限度,又返回來。它「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環往復的運行,沒有衰敗的時候。總是從起點開始,最終又回到起點,形成一個圓圈。
這與太陽一天的視運動形成的圓圈是很相似的,也與一個太陽年的周期類似,二者存在著同構性。東西南北的方位順序與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相認同。空間聯系著時間,時間聯系著空間,時空是統一的。從時間可以認識空間,從空間可以認識時間。對立統一。道是一個復雜矛盾的統一,最大的矛盾莫過於陰與陽的矛盾,這類似於黑格爾的肯定與否定的矛盾。
「萬物負陰而抱陽」,「一陰一陽謂之道」。陰與陽是道的功能和屬性,而道是二者的統一。與此相聯系的是「無」與「有」的矛盾,這二者是道的別名,道的化身。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轉化的。沒有「無」就沒有「有」,沒有「有」,就沒有「無」。此外,還有一系列矛盾關系,諸如,難易、禍福、強弱、剛柔、美惡、善與不善等等。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辯證法大師。他的論述中,包含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無為。無為是道之子,是道的本性,道的體現。天道自然無為,道「無為而無不為」。它什麼也不做,但是什麼都做成了。天得到它,變得清朗,地得到它,變得寧靜,無為的思想貫穿全篇。老子把道的自然無為,轉化到人身上,要求人們象道那樣自然無為。
他指出「為無為,則無不治」。人們只要堅持無為的原則,什麼事情都能辦好。道虛。道虛是道的狀態,它無形無象,無處不在,沒有邊際。它又無時不在,無始無終。它是最大的虛空,它產生出萬物,是萬物的宗主;裝載著萬物,永遠也裝不滿。它的作用無窮無盡,道虛的作用就是無的作用。
它能化解萬物的矛盾,協調萬物的關系,與萬物混而為一。

熱點內容
石獅法院網 發布:2024-11-20 14:04:16 瀏覽:586
法網狙擊法官 發布:2024-11-20 13:35:47 瀏覽:726
法官老婆 發布:2024-11-20 13:11:51 瀏覽:125
保全的司法解釋 發布:2024-11-20 13:10:29 瀏覽:676
道德的性指 發布:2024-11-20 12:53:44 瀏覽:866
法律和行政法規適用 發布:2024-11-20 12:01:39 瀏覽:902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