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學說理論

道德學說理論

發布時間: 2022-11-04 12:57:04

1. 科爾伯格在德育理論方面的主要貢獻有哪些如何評價他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

勞倫斯·科爾伯格提出的「道德階段理論」在道德教育領域中具有切實深遠的意義,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文章就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結合我國德育工作展開現狀進行了反思和對比,以期對一線的德育實踐工作有所借鑒。
【關鍵詞】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現代德育;啟示
美國現代教育家及心理學家科爾伯格作為當代最為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之一,在大體上繼承了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多年親自對兒童行為的研究和道德認知發展,提出了「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時至今日,該理論依然被很多學校和德育工作者所採用。其中「三水平六階段」的論述,是其在認知理論體系中最為重要的貢獻。本文通過對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分析與整理,結合現代學校的德育工作進展的實際情況,試圖探析具有實際運用價值的反思與啟示。
科爾伯格理論的思想來源及內涵
思想來源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主要是建立在皮亞傑道德發展理論的學術觀點之上的。皮亞傑的學術觀點從頭至尾都貫穿著一個鮮明的觀點,那就是「兒童的道德認知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通往『自律』的過程」。所謂「他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身以外的價值標准所支配,而「自律」是指兒童的道德判斷受他自己主觀的價值標准所支配。皮亞傑將品德的發展即道德品質的發展僅僅歸於道德判斷這一個方面,顯而易見存在局限性。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從道德判斷能力的角度切入,研究兒童道德水平的發展,也是皮亞傑學術觀點的一個先進之處。科爾伯格繼承皮亞傑學術觀點特點的同時,通過大量的實踐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道德發展理論。
有學者稱科爾伯格的理論思想來源十分豐富,包含了諸多宏大的理論,其中包括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產婆術」,柏拉圖的「公正至上原則」,杜威的「教育即生長」「學校即社會」,康德的道德學說「道德自律原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塗爾乾的「團體和集體意識」等。

2.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什麼

西方四種主要的道德理論是:美德論、義務論、結果論倫理學、正義倫理。

這四種理論分別是由亞里斯多德、康德、密爾、羅爾斯這四位西方學者提出的。

美德論

美德倫理學誕生於古希臘,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其關注的中心詞便是美德、強調存在而非作為。

柏拉圖曾主張知識即美德,他以二元論的觀點來看世界,將世界劃分為理念的世界和現象的世界,並且認為由於經歷了出生的血腥,人類原本干凈純真的靈魂被污染,而要回到理念世界的唯一途徑就是進行哲學思考,不斷地汲取知識。

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其最為擅長的正是哲學思考,亞里士多德的美德倫理學是建構在目的論基礎上的。

義務論

經過近代啟蒙運動的價值顛覆,道德責任確定性的根據主要有絕對命令的義務論、功利主義、契約論、美德論等幾個基本理路。

康德絕對命令的義務論思想給義務的規定性提供了一種令人震撼與景仰的理路。這是一種普遍有效性的道德要求。康德合理地揭示:一種善的道德義務必定具有普遍性。

結果論倫理學

功利主義,即效益主義,是道德哲學(倫理學)中的一個理論。提倡追求「最大幸福」。主要哲學家有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傑瑞米·邊沁等。功利主義亦稱「功利論」、「功用主義」,通常指以實際功效或利益作為道德標準的倫理學說。

正義倫理

《正義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著作,作者是約翰·羅爾斯。1971年初版,1975年與1999年出版修訂本。在該書中,羅爾斯嘗試用社會契約的衍生方式來解決分配公正的問題。

由此產生的理論被稱為"justice as fairness"(以公平體現的正義,或略作公平即正義),理論導出了他的正義兩原則:自由原則和平等原則。其中平等原則詳細表述為機會均等原則和差別原則。

3. 德性論是什麼

德性來論指德性倫理源學,是規范倫理學的其中一個理論,是把關於人的品格的判斷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判斷的理論。德性倫理學聚焦在道德主體,即行為的推動者,道德主體的性格為倫理行為的推動力。

與目的論、義務論最大的不同之處,德性倫理學是不會依照單一標准去判斷該行為是否合乎道德,而是從整體判斷。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中國的孔子都被視為德性倫理學代表。代表作有亞里士多德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孔子的《論語》、麥金泰爾的《追尋德性》。

(3)道德學說理論擴展閱讀:

德性理論應當包含以下幾個內容:解釋什麼是德性;列出哪種品格特徵是美德的清單;解釋這些美德是什麼;解釋為什麼這些品性對擁有它們的人來說是好的品性。

另外,這個理論還應該告訴我們美德是不是對所有的人都一樣,或者是否一個文化的美德與另一個文化的美德有區別,一個人的美德與另一個人的美德有區別。

亞里士多德說德性是表現於習慣行為中的品格特徵。例如誠實的德性,只是偶爾說真話,或者只有在對他有利時才說真話的人,並不擁有誠實的德性。誠實的人當然地把真誠當回事,他的行為"源自堅定而不可更改的品格"。

4. 道德是以什麼為評價標準的主要依靠什麼來發揮作用

道德以善惡為評價標准來評價和規范人們的行為;道德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發揮自身的調節作用。

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實踐的理性和思辨的理性不同,前者較為粗略,後者較為精密。思辨只有對錯之分,沒有中間狀態,而實踐的精髓正在於選擇,並且中間狀態就是最好的選擇。

道德定律與自然定律或邏輯定律不同,它不是一個百分之百確定的定律,這是由於道德定律對應的題材本身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所以也有人因此懷疑道德定律是否存在。

一個有教養的人只尋求與題材的確定度相匹配的定律,對於道德定律不可強求其確定度,關於道德的知識只要有助於我們的活動或實踐也就足夠了。

(4)道德學說理論擴展閱讀: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類的道德觀念是受到後天的宣傳教育及社會輿論的長期影響而逐漸形成的。這是一種道德相對主義,與之相反的主張則稱為道德絕對主義。道德很多時候跟良心一起談及,良心是指自覺遵從主流道德規范的心理意識。

不可以強求古人遵循今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小孩遵循成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女人遵循男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窮人遵循富人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發展中國家遵循發達國家的道德。

5. 簡析孟子道德修養學說論文

簡析孟子道德修養學說論文

孟子認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義禮智這些美德的萌芽。下文是我整理的關於簡析孟子道德修養學說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摘要 :孟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繼承發揚孔子道德學說的基礎上,對道德修養的思考更具有理性思辨的色彩。他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論為理論起點,將「浩然正氣」的養成作為道德修養的中心議題,提出高尚的道德修養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獨立人格,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要有「以先知覺後知」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嚴於律己」的自覺意識。

關鍵詞: 孟子;道德修養;浩然之氣

儒家強調人的道德修養,尤其重視知識分子的道德修養。孔子曰:「士志於道。」(《論語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論語子張》)孟子在繼承孔子道德修養的基礎上,對道德修養的思考具有更加濃烈的理性思辨色彩。他的道德修養學說以「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論為理論起點,將「浩然正氣」的養成作為道德修養的中心議題,提出高尚的道德修養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獨立人格;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要有「以先知覺後知」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嚴於律己」的自覺意識。

一、孟子道德修養的人性論基礎——「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善惡是思想史上爭論不休的話題,對人性作出的不同論斷建構出不同的道德修養理論。性善論者認為人具有先驗善性,人的道德修養就是要繼續發揚這種善性。性惡論者認為,人不具有先驗善性,人們具有總結經驗的能力,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改造先驗的惡性,培育德性。孟子從性善論出發來構建理想的道德體系,確立了儒家道德學說的主流傳統。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孟子認為,人性先天就是善的,人性先天含有仁義禮智這些美德的萌芽。(P41)人天生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但人性是會改變的,人們所具有的本性是「善」的萌芽。「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

由此可見,「四端」只是善端的萌芽,它還不完備,具有不穩定性,並受到後天教育的影響。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就要充分發揮「善端」的內在因素,通過後天努力,積極拓展善性,否則,善端也會喪失,而傾向於「惡」。「富歲,弟子多賴;凶歲,弟子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盡心上》)在孟子看來,人的道德資質是相同的,那些喪失了善良之心的人是因為自己主觀上不能發揮自己的善性。孟子的性善論,不僅鼓舞人們要具有道德自信,更為人們道德修養的後天努力提供了廣闊的拓展空間,顯示出了人的價值所在。

二、孟子道德修養的核心——浩然之氣

以性善論為基礎,孟子以「浩然之氣」的培養為中心對高尚道德的養成展開了深入的分析。

什麼是「浩然之氣」呢?浩: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指精神;合指正大剛正的精神。(P546)《孟子》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問曰):『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孟子公孫丑》)

孟子認為,浩然之氣,就是剛正之氣,人間正氣,是大義大德造就一身正氣。當一個人有了浩氣長存的精神力量,面對外界一的誘惑、威脅,都能處變不驚,鎮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孟子將此概括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三不能」高尚道德情操。

道德的存養,不是一成即永成的,一念向善,固可以促成精神的升遷;一念向惡,也可以導致道德的崩潰。(P181)

在孟子看來,作為道德人格修養的「浩然之氣」的培養,標準是很高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它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人人可以養成。但人們對自身道德要求不應因為標准高,要求嚴而放棄,浩然之氣是高尚道德養成的基本品質。

三、孟子道德修養的具體內容

以人性善為基礎,以浩然正氣的養成為核心,孟子提出了高尚道德修養的具體內容:

(一)高尚的道德修養要有高潔的獨立人格。

什麼是獨立的人格呢?獨立人格就是不依附於權貴,不屈從於物質利益,堅持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孟子將它概括為「三不能」,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三不能」強調了知識分子即使面對著高官厚祿也應該具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立場。孟子認為是人就應該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不受外來因素的干擾,「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盡心上》)不管個人境遇是困窘還是很通達,都要堅持道義。這樣,人才有內心的主心骨,才有獨立的高潔人格,「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孟子盡心上》)獨立人格的可貴之處就在於橫遭物議之時,能夠堅持高潔,拒絕平庸,特立獨行。

(二)高尚的道德養成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

「浩然」原指氣象宏大,胸懷寬廣。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是浩然之氣的重要表現。《孟子》有這樣一段記載: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賓士天下也,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

在孟子看來,歷史每過五百年一定會有一位聖明的君主出現,並且會有一位輔助君主的傑出之士,從周武王到現在已經七百年了,論時勢,現在正是需要聖賢大有作為的時候。如果上天想使天下太平,在當時的形勢下,只有他才能承擔這樣的偉大使命。

應當說,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影響著整個孔孟以來的中國知識分子,但凡仁人志士,都有這樣一種博大胸懷,延續到今天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社會責任感。他們能夠超越一己之私,將整個社會的安樂作為自己的關懷對象,作為自己一試身手的場所,這是儒家的傳統,也是整個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

(三)高尚的道德修養要有「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的社會責任感。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非予覺之,而誰也。」(《孟子萬章上》)

在孟子看來,知識分子相對於一般的社會民眾來說,他們先掌握知識,先明白道理,先提高了道德水平,上天把這些知識分子培養出來,就是要去啟發教育幫助那些普通的人民大眾,讓他們也能夠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上天把他們培養出來,就應盡自己的能力回報社會。

「以先知覺後知,以先覺覺後覺」,它本身對士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知先覺的前提是要具有真才實學,還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如果文化水平不高,掌握的知識不精準,甚至道德水平低劣,就無從去教育民眾,要真正履行好社會職責,就必須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養,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盡心下》)

(四)高尚道德的養成要有嚴於律己的自覺意識。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孟子非常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問題。上天將偉大的歷史使命賦予某人,一定會使這個人經歷艱苦卓絕的身心磨難,通過這種磨難,來鍛煉他的體魄,堅定他的意志,增長他的才幹。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正是通過不斷克服困難,糾正錯誤,才能不斷地砥礪情操,增長智慧。這要求人們要嚴於律己,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道德修養目標,這不是靠外在的法律條文來規范,而是靠內心的道德律令來指導。嚴於律己的道德自律是人們追求內心完善的一種驅動力量。

孟子的道德修養學說,昭示著人類道德理性的自覺,以及道德實踐的既內在又超越的絕對價值。繼承和借鑒其道德修養學說中所蘊含的精髓,有利於我們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完善自我道德人格,成為社會的道德楷模,也有利於社會良好道德風氣的養成,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

6. 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誰

提出道德發展學說的學者是班杜拉。

發展階段理論是道德認知發展論的理論核心。勞倫斯·科爾伯格自1958年在博士學位論文中對其作了首次闡釋後,不斷修正,直到1983年他把所有研究成果整理為三大文集時還在進行修改,可見其治學之嚴謹。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了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判斷,而是藉助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希望了解兒童作出行為是非道德判斷後如何說明其判斷的理由。

道德發展學說解釋

階段兒童缺乏按規則來規范行為的自覺性,在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價值判斷等方面均表現出自我中心傾向,兒童處於感覺運動時期,行為多與生理本能的滿足有關,無任何規則意識,因而談不上任何道德觀念發展。並且該階段的孩子沒有任何道德標准,也被稱為無道德階段。

階段兒童表現出對外在權威絕對尊重和順從,把權威確定的規則看作是絕對的、不可更改的,在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時完全以權威的態度為依據。

所以,上面的故事中6~7歲兒童認為,約翰比亨利壞,因為約翰打破了15個杯子,而亨利只打破了1個杯子,這說明,這一階段的兒童根據行為的客觀後果即客觀責任來判斷是非善惡。

7. 儒家忠恕之道有哪些道德原則

「忠恕之道」是儒家道德學說中重要的理論命題。「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孔門的弟子以忠恕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的具體運用。「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

忠恕之道,很大程度上是給個人一把維系社會和諧的標尺,並以此來定義自己在整個社會中的角色,發揮自己在整個社會的作用。同樣,這把標尺同樣可以上升到一個社會政策的層面,社會政策雖不是現實中的自然人,但其地位和影響卻絕不是單個個體作用所能比擬的。

社會政策也應在忠恕之道方面有所體現,仁者愛人,同樣仁政愛人,對每一位個體都應是講求「忠」、「信」、「恭」、「敬」,都應做到極其負責和守信的精神,更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制度環境的好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個人的行為。我們要求每一個公務員都能在金錢、權力、美女等誘惑面前「坐懷不亂」,通過富有決心的變革來防範,忠恕之道恰恰可以作為這些防範性、技術性變革措施的內在精神和原則。

「忠恕之道」是孔子所要追求的一種合理的社會存在,寄託了孔子對於社會發展的理想。人們如果能夠終身去這樣做,就能夠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構建起和諧的關系。忠恕之道,不僅指明了人類社會人與人相處的基本道德准則,而且對於促進當今世界的和平乃至保護人類的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可以說,忠恕的思想是孔子學說中一個最為光輝的思想,一個幾乎無需轉化就可為現代社會所用的思想,一種我們公務員可以在今天繼續發揚和光大的寶貴資源。

8. 孔子的道德思想核心是什麼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愛。

仁愛它是孔子社會政治、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准,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體現在教育思想和實踐上是"有教無類",春秋時代學在官府,孔子首開私學,弟子不問出身貴賤敏鈍,均可來受教。

仁體現在政治上是強調"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實質是泛愛眾和博施濟眾,孔子把仁引入禮中,變傳統"禮治"為"德治",他並沒有否定"禮治",他的"德治"無疑是對"禮治"的繼承和改造。

(8)道德學說理論擴展閱讀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

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前後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9. 道德是以什麼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

善惡

道德是以善惡為判斷標準的社會准則。道德標准亦稱「善惡標准」。是指判斷和評價回人們行為是非、善惡答、榮辱的尺度或根據對於道德標准問題。馬克思主義道德學說認為:人們總是以他們所處那個時代的社會或階級所倡導或實際奉行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直接作為評價行為善惡的標准。凡是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或規范的行為,這一社會或階級的人們即認為是善,反之即為惡。

(9)道德學說理論擴展閱讀:

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內,為了指導並約束這一時間區域內的人們行為規范所形成的理論是不是科學的,主要看它所表達的經濟關系和相應的利益需要,是否同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相一致,是否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道德標準是倫理體系的定盤星是界定人為形為是非的准繩,拋開其階級和歷史成因,它當是人道主義品德的標准。

如簡單的理解成父母與子女之間、弟兄姊妹之間以及泛化的人際之間如何相處、做人的基本准則,這不是高尚的標准,如儒家的一些道德思想是適用於一夫多妻制的舊式道德標准。

10. 康德主張的是什麼主要思想

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將經驗轉化為知識的理性(即范疇)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先天的范疇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他的這個理論結合了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的理性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康德的道德哲學理論也十分著名。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

(10)道德學說理論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伊曼努爾·康德 (Immanuel Kant),德國古典理性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他的思想使哲學深入到了一個新的理論維度,也是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康德的哲學主要關注認識論和形而上學問題,在康德之前,唯理論和經驗論持續了幾百年的論戰,最終無法較好解決知識的來源問題。

康德的先驗哲學則調和了經驗論與唯理論,結束了這場耗時長久的哲學之爭。另外,康德的倫理學理論也十分有影響,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Kant-Laplace hypothesis)。

康德思想的發展,以1770年他提出教授就職論文為界,分為「前批判時期」和「批判時期」。在「前批判時期」,他埋頭於自然科學研究,提出了「關於潮汐延緩地球自轉的假說」和「關於天體起源的星雲假說」。

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在就任邏輯與形而上學教授一職後,康德哲學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1781年,康德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哲學名著。此後又陸續發表了《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這兩部著作。三大批判的相繼問世,成為康德批判哲學體系形成的真正標志。 (網路)

熱點內容
四川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4 發布:2025-01-16 18:35:23 瀏覽:965
天津勞動法賠償金額 發布:2025-01-16 18:01:14 瀏覽:262
法院ems騙 發布:2025-01-16 17:45:38 瀏覽:291
2018年道德與法治全集 發布:2025-01-16 16:55:08 瀏覽:455
幼兒園孩子事故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16:27:53 瀏覽:590
公司法律制度歸納 發布:2025-01-16 16:22:06 瀏覽:767
法院文書質檢 發布:2025-01-16 16:15:58 瀏覽:563
婚姻法同姓 發布:2025-01-16 16:00:55 瀏覽:955
結婚離婚適用於合同法 發布:2025-01-16 15:58:42 瀏覽:694
廢止婚姻法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6 15:58:39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