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育人

道德經育人

發布時間: 2022-11-12 14:27:35

① 老子眼中的善德一一《道德經》第八章賞析

《道德經》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哲學名著,但是他寫得並不枯燥,常常用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刻的道理,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皆有美德,在天地萬物中,他有尤其推崇水的美德。下面就以第八章為例來說明老子的深刻思想和智慧。

第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一章老子用總分總的結構,用水的進行形象的比喻,生動的闡述了自己的哲學觀點,下面分三層來進行解析。

一、老子總述: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在這一章,老子緊接上一章(第七章)內容,緊扣一個「善」字,講述大公無私的精神: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向後又為第81章埋下伏筆:「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幾句都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意思:那就是大善之人,都利物利人而不爭名奪利。

二、從七個方面具體闡述,說明我們應該向水學習的幾種品質: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在這里,老子具體地闡述了為人處事需要的重要品德。這些品德是一個人做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重要基礎。在這一點上,道家跟儒家有相同之點,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不是為了個人的自私的目的,而是為了修己治人,為國為民,為了天下國家的大目標。大目標的實現,必須要有大的品德、大的能力作為支撐,所以老子除了提出了人生的大目標,同時還細致地提出了實現這個大目標的七種具體方法。從這一點上看老子給我們的人生規劃,既有戰略上的宏偉,也有戰術上的細節。

三、老子再次強調了不爭的重要性: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這個不爭之德,老子在其他章也不厭其煩地強調。在【第六十六章】中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這幾句話之中,我們要透過文字辯證地看待老子的爭與不爭。老子一直都強調不爭:因為他不爭名不爭利。同時,我們要看到,老子實際上也在爭:他的爭,是為國為民;他的爭,是利物利人;他的爭,是爭做一個心懷天下,服務天下的聖人。因為他是在向天道學習: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的這一章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也有深刻的啟示: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有無私奉獻、利物利人教育情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即使處在眾人所惡(有苦有累有委屈)的地方,也要默默的做著自己的貢獻,不要困為爭名奪利而失去了自己的初心使命。要善於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像深淵那樣深沉,要像江海那樣有廣闊的胸懷,包容每一個學生;說話處事要言而有信;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交往,要有仁愛之心;教育學生要能嚴格要求,不放任自流;要努力學習,培養自能力,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本職工作;教育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好時機、抓准時機,做到教育教學有成效。按老子的觀點:如果是做好了這幾點,即使不爭,也不會有什麼憂患;這樣做好了,不去爭名奪利,天下沒有人能跟你爭奪去你的成績。

②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5篇】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喜歡可以分享一下喲!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1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系。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 方法 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秘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斗,有爭斗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凈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2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地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 教育 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地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松、盲目、自願地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助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 學鋼琴 ,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 文化 ,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回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偉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究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3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得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朴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得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的,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尺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4

在讀書上學的時候,接觸老子《道德經》的機會並不多,相對而言,孔子的《論語》我們會更加熟悉,可能是因為沒讀過,我比較好奇,所以選擇了它來寫我的第一篇 讀書心得 ,而沒選《論語》。當我看到這本書第一章時,就覺得挺熟悉的,裡面的 句子 常被作為電視劇的台詞,為人所知。看《道德經》有的地方會覺得難懂,裡面的句子很玄奧,就像在講一些深奧的大道理一樣。所以在讀的時候,我有藉助一些詞語句子的注釋,來幫我理解裡面的資料。我曾聽有人說道德經一經翻譯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經了,確實,這樣藏著老子這位偉大先賢智慧結晶的作品,裡面的資料不是用來翻譯,而是用來感悟的,你僅有用心去讀了,你才會聽到老子想說的那些,而不是僅僅從字面上去獲得,這樣的獲微乎其微。可是如果翻譯能夠讓我們更好地讀懂老子,讀懂《道德經》,這又何嘗不可。

那句在電視劇里反復出現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是出自《道德經》的第一章,我不明白別人在看電視劇時明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看時只覺得好玄奧的句子,完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一章講的是老子他自我的哲學理念,認為「道」生萬物,為萬物本源。其實翻翻這本《道德經》,你會發現「道」的出現很頻繁,「道」是作為老子哲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代表著他對宇宙人生獨特的深刻感悟和體察,對自然界,世間萬事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說,也不易輕易領會,它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歷程。

我們高中的學校有一塊石頭,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樹下,那塊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個字,是深綠色的字,與那棵大樹倒是映襯得挺好看。「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也是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電視劇里看到過,它講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當如水一般,已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卻決不易做,僅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經》里講的道理還有很多,雖然也有些在此刻已經失去了意義,但裡面還有很多在今日仍有著重要進取的意義,仍值得我們去珍藏和學習。《道德經》教給我們的很多,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讀去體會,你會收獲很多。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5

在孩提時代的我就曾經接觸過聖人老子的《道德經》,大家可以輕而易舉猜到當時懵懂孩童的我,對於這本書可謂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對老子以及《道德經》的初步認識還得追溯到我爺爺跟我講的 故事 。爺爺跟我講了很多的古代 傳說 ,其中就有關於聖人老子的傳說——相傳老子一夜間就寫出了流傳千古的《道德經》,騎著青牛,西出函谷關而去,成為神話傳說中的太上老君。小時候聽著這些傳說比較神秘、玄奧的東西,都是和老子相關的,但是老子是誰,什麼是老子的學說,他所著作的《道德經》講述的是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卻知之甚少,而且那時根本看不懂。

讀懂一本書,首先讀懂一個人。這是我閱讀書籍的座右銘,若光看一本書所講的內容,而不去深入了解作者為何做此書的種種原因,那就與作者做此書獻於世的真正目的了。我不乏有些人著書純粹是為了賺取稿費或者立名,那樣的人不配叫作者,只能勉強稱為寫作工作者罷了。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那時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廣大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代造英雄,時代也會造就文化精神上的佼佼者。如今很多人稱《論語》為做官必學,《道德經》為做人必學,想必有一定的道理可遵循,但便不是如如今說法那樣的片面。一本《道德經》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為人等多方面的內容。換一種比較概括的話說可算為一本 網路 全書,但是《道德經》真正的分類還得算為哲學著作。

老子道家的學術充滿著辯證法,從探討宇宙天地、自然規律的變化入手,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真正地以人為本,直接從關註明民生,關注社會弱者,弱勢群體出發,老子之道算是弱者之道,對社會人事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道德經》揭示宇宙萬物、自然天地、社會與人等及其運動規律,因而是一個博大的哲學思想體系,提出了很多反映事物運動一般規律的哲學概念,對中國文化以及整個世界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黑格爾曾經感慨:世界的哲學故鄉在中國!在老子《道德經》諸多哲學概念中,我最熟透的算是立身處世這方面知識。

修身為本的主張在《道德經》中有諸多名句:「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等。細細體味一下老子對人生修養和處世的見解,我覺得他的很多話語,句句啟迪心靈,不時地在敲打警示,使人醉之復醒,感到好像在痛飲千年陳釀,愈久愈香。做人修身處世,是一個古老卻又常新的話題,每每與人細談老子哲學時談到修身處世這話題時,心中總會盪漾起新的體會新的感受。在立身處世這個主張中有一個極為經典的句子——「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取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弱之勝剛,天下莫不知。」柔弱勝剛強,是老子哲學思想中充滿相反想成、對立轉化的辯證法的命題,帶有普遍真理性的意義。剛剛提到老子以水為例的句子的意思是:天下沒有東西比水更加柔弱,可是攻克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因為沒有東西可以代替它。微弱的勝過強大的,柔弱的勝過堅硬的,天下誰都知道。可謂水滴石穿,柔軟的水能夠把堅強的石頭穿透。在老子看來,柔弱勝剛強是自然界的一條法則。它比起強能勝弱,剛能勝柔這一表面膚淺的認識而言,柔勝剛,弱勝強,無疑是認識論上的一個飛躍和深化的實例。這句話告訴我們,新生的、弱小的、暫時處在劣勢的事物,最終是要戰勝舊的、暫時貌似很強大的事物的強有力的論證。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句話是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上善若水」了,老子提倡應該向水的柔弱品質學習,即守柔。為什麼呢?因為世界上最柔弱的是水,水能穿透堅硬的石頭。推及到人,若人能夠做到「上善若水」,所賦予的精神和意義,那麼他的心胸會像水那樣曾經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真誠,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這樣德行高尚的君子,你說是不是一個完美的人,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效仿的人呢?

《道德經》品讀心得與感想【5篇】相關 文章 :

★ 《道德經》的心得體會5篇

★ 精選10篇關於道德經學習的心得體會範文

★ 讀道德經的心得體會

★ 閱讀老子道德經的感想與心得

★ 2022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學習心得5篇精選

★ 讀完道德經後的心得感想

★ 道德經讀後心得感悟

★ 讀《道德經》心得體會總結

★ 道德經讀書心得感想

★ 全國教師發展大會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

③ 上善若水,厚德育人是什麼意思

至高的品行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深厚的恩德能夠教育、培養他人。

原文:

上善若水,厚德育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譯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深厚的恩德能夠教育、培養他人。。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此文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經》

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

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④ 通過講師培訓,談談你對道德經的傳道授業解惑理解

摘要 親,你好: 傳道授業解惑」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傳播知識的人,同時也是傳授學生人生經驗的傳播者。 「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授業」要求老師要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惑」要求老師能有效地解決知識或者人生的困惑,並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教師承載著教書育人、為國家未來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只要每位教師能夠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去面對工作,面對學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⑤ 老子為什麼會寫出: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又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厚德載物」的含義

「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⑥ 《道德經》第七十一講 聖人病病,是以不病

          信陽市平橋區第二小學      楊 磊

作業:作為普通人,我們都希望得道,而老子為什麼認為一個時時「沒有病」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修得大道?怎樣讓自己做到時時沒病?

老子本章所謂的「病」,我理解它是現實意義「病」的引申義。意思是,一個人病了,那不就是有毛病,不就是有缺點了嗎?該「病」能夠治癒則好,若是不治之症,那麼作為病者,他寧願求死也不願拖累家人、親人。其實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是「天之道利而不害」,是地之道「重於泰山」,是人之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以這里的「病」解為「毛病,缺點」,就容易接受。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自己的毛病或者說缺點,這也叫「人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弱點的人,也就自然呈現「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的淡然。

可是現實生活中,沒有自知之明,反而自以為是者不在少數。這樣的人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反而認為自己的一切都好。就如同兩個人鬧矛盾,都在彼此找對方的過錯,都覺得自己有理,看對方不順眼兒的地方多。這不正是老子說的「不知,知,病」嗎?其結果呢?讓鬧矛盾者雙方「兩敗俱傷」。

有一次,一位老師上一年級體育課,一個學生因為貪玩離開了班集體,在校園的一個地方獨自玩耍,不小心摔傷了胳膊,鮮血直流,哭著來找老師。體育老師見狀需要送醫院縫針。當時還要繼續組織學生上課,只好把受傷的學生交給班主任處理,誰知班主任拒不接受,理由是體育老師課堂發生的事,由體育老師負責處理。為此兩人爭吵不休。鄰班的李老師看不過去了,一邊給學校領導打電話,一邊准備送學生去醫院。得知此情,我急忙開車追上,把學生送往醫院,並及時處理完了學生的傷口。等家長趕到時,見學校對孩子的傷口處理的及時,又聽醫生說無大礙。這才舒展了緊皺的眉頭。

我從醫院回來,聽說兩位互相推諉的老師剛才來過,說是找校長評理來了,於是我讓年級長給她們兩人捎話:「諸事不順,反求諸己。」各自問問自己,為什麼會出這樣的安全事故?把爭吵變成彼此擔責任,結果會怎樣?想好了再一個一個的過來接受「評理」。

其實都很明白,這是校長讓她們反省自己的錯誤。應該說遇到這樣的事,本來很好處理,結果以推諉扯皮告終,責任擔當何在?愛心哪裡去了?這不就是老子說的「不知,知,病」嗎?因此兩人「各打五十大板」,當年評先評優一票否決的。鄰班李老師,因在關鍵時刻主動出來關心學生,評優理當優先。

關於教師之間的爭吵,我們學校有明文規定:凡有老師之間發生口角,同事之間爭吵,本人當年以及年級組集體評選先進一票否決。這樣的連帶制約,的確很起作用。

但是對於這樣無責任感的老師,光「打板子」是下策,它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若要讓老師徹底開啟責任意識,就需要解決老師的良知問題。為此,我們除了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加強師德師風培訓以外,還需要給予老師具體的指導,讓她們明白如何錯了?怎樣改進?並把出錯作為他們成長的歷練。

一天過後,體育老師、班主任各自找到我,這次不是讓我評理,而是各自認錯。當時我不說話,更不批評,只是聽她們如何理解「諸事不順,反求諸己。」  讓她自己講明白為什麼會出這樣的安全事故?問問自己,把爭吵變成彼此擔責任,結果會怎樣?

結果如我所料,她們各自都找到了自己的錯誤,並找到了發生這一事故的原因,以及學生安全教育不到位,看護不好學生安全,將會產生什麼樣嚴重的後果。由於她們各自反觀自己,並表示彼此向對方承認錯誤,最後握手言和。還主動要求給本年級組老師道歉,為自己給年級組帶來的不良影響而懺悔。

其實這次事件,對全校教師也是一次警醒。打那以後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因為責任問題推諉扯皮現象。大家紛紛從內心裡滋生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感。更重要的事,處理這件事讓我也長了不少見識:遇到問題,「堵」畢竟不是辦法,若要渠道暢通,要靠疏導才行。

而今有幸走進了《道德經》,找到了處理這件事的理論依據,那就是「柔軟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吾不敢為主而為客」。我以老子教的方法處理兩位老師之間的矛盾,她們口服心服,這才是老子的理論價值。

「學校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把所有的事當成事,才不至於有事。「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正因為她們把缺點當成缺點,以後才不會再有缺點,用孔子表揚顏回的話說:「不貳過」。這樣,作為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不走偏,不反工,實現教書育人的雙重責任,才算是「沒病」。

教育不能像冶鐵,做的器具不好還可以回爐。也有人把教育學生比做乘坐高鐵,上了車,就不可以再返回,因此只能以道而行「向前進」。教育之道就應該如孔子所言:「君子不器。」意思是說我們做教育的,不能按照一個模式育人,而應該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因為我們的教育對象,來自於不同的家庭,在他們各自家庭學校里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為此我們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實施教育。

做教育是這樣需要走正道依規律而行,做其他行業也是如此。而且「沒有病」的人,不論他處在哪一個層次,他做任何工作,只要懂得知行合一,懂得以道而行,都能夠交出滿意的答卷。「逝者如斯夫。」人生有限的時間為了不走彎路,那就要和於道。

其實和不和道,有時候不能只看錶象,就像今天在群里看到了洪濤老師的肖像漫畫。我看到的是老師的儒雅與學識,而一見驚鴻看到的是老師的一幅憨厚福相,是心相,是胸懷,是以德潤身。不過這並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就像一則資料,因為看的角度不同,因此做出的判斷就不一樣。

一艘游輪遭遇海難,船上有對夫妻,好不容易來到救生艇前,艇上只剩一個位子,這時,男人把女人推向身後,自己跳上了救生艇。

女人站在漸沉的大船上,向男人喊出了一句話……

講到這里,老師問學生:「你們猜,女人會喊出什麼話?」

學生們群情激憤,都說:「我恨你、我瞎了眼!」

這時老師注意到有個學生一直沒發言,就向他提問,這個學生說:「老師,我覺得女人會喊——照顧好我們的孩子!」

老師一驚,問:「你聽過這個故事?」

學生搖頭:「沒有,但我母親生病去世前,就是對我父親這樣說的!」

老師感慨道:「回答正確。」

輪船沉沒了,男人回到家鄉,獨自帶大女兒。

多年後,男人病故,女兒整理遺物時,發現了父親的日記。

原來,父親和母親乘坐游輪時,母親已患了絕症,關鍵時刻,父親沖向了那唯一的生機,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多想和你一起沉入海底,可是我不能。為了女兒,我只能讓你一個人長眠在深深的海底。」

故事講完,教室里沉默了,老師知道,學生們已經聽懂了這個故事:世間的善與惡,有時錯綜復雜,難以分辨,所以凡事不要只看錶面,不可輕易論斷他人。

文中妻子患病,亦非「病」。但是她有自知之明,為了不拖累女兒,她只說了一句話「照顧好我們的孩子」把愛和責任交給了丈夫,因此說,她是「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如果反之,那才是「不知,知」,才是「病」呢。

⑦ 樹人先樹德,育人先育心出自哪裡

《道德經》。樹人先樹德,育人先育心,青年只有立德,才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出自春秋著名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其名「道」,是對宇宙本源的概括,屬於智育;其名「德」,是對人們符合「道」要求的行為規范的高度概括,指人的自然本性,包括思想、道德、行為等,屬於德育。

⑧ 8字短句道德經

1.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

解 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這里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了。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礱江。其與金沙江合流後的一段,古時亦稱若水。[1]

通俗一說: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出 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2. 老子的名言三句5個字

老子的名言警句 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3、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4、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經》第九章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6、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9、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10、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14、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德經》第二章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6、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7、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18、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19、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20、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21、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2、希言自然。——《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5、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正臣。——《道德經》第十八章 27、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2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道德經》第五章 3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31、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道德經》第七章 3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34、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第十九章 35、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3.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什麼意思阿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厚德載物」的含義

「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還有一個比較不錯「天道酬勤」

中國有句古話:天道酬勤。意思是:上天一定會讓那些勤勉的人,有所收獲。其實,這句話只不過是安慰人的。。那麼,縱使「天道酬勤」只是一個註定落空的夢想,也讓我們滿懷熱情地去期望。因為,有夢的人,才有希望。。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古今中外所稱道的多勞多得。

出自 《論語》

「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勤」即勤奮、敬業的意思,就是說「天意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

所以總的意思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志願。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我們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己,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就會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明天

4. 老子說的有哪些4個字的名言警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酣撫豐幌薟呵奉童斧闊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5.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像水那樣與世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

6.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根源游學羅浮山養身之行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7. 8個字的人生格言有哪些

1、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2、少而不學,老而無識。 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4、聖境之下,調心養神。 5、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6、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9、與其輕人,不如重我。

10、金誠所至,金石為開。 11、談泊明志,寧靜致遠。

12、聞而不審,不若無聞。 13、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14、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5、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16、井底之蛙,所見太小。 17、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18、勤學苦練,永爭上游。 19、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20、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21、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22、善不可失,惡不可長。 23、東隅已逝,桑隅非晚。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5、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26、知識無底,學海無涯。 27、竹貴有節,人貴有志。

28、人多山倒,力眾海移。 29、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30、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31、默默無言,冉冉上升。

32、囫圇吞棗,不辨滋味。 33、力求有功,方能無過。

34、學海無涯,心存高遠。 35、好事多做,惡事莫為。

36、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3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38、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9、時光如水,總是無言。

40、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41、食之以時,用之以禮。

4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43、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44、火要空心,人要實心。 4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46、理想是世界的主宰。 47、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48、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49、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50、柴多火旺,水漲船高。

⑨ 《道德經》讀書心得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心得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道德經》讀書心得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經》讀書心得1

老子,道德經,區區五千字,涵蓋了眾生所求的一切真諦,斗膽牽強附會一下:

好多的社會現象,讓人看起來很無奈,有時你要陪著悲憐幾許、憤慨幾許,但放下一切,靜心而論,大抵是因為看不開所致。看開了就超脫了,就安然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2個字,細想來,它包涵了人生處事的一切,包涵了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

剖開來看。

宇宙觀:從黃帝內經內容里看,它的本質就要求人與宇宙的輪回同一。順者猖,違者亡。12字關系中,天地代表了宇宙。宇宙中,人如何去按規律行事,就象孫悟空永遠要在如來的手掌心一樣,無論你有多少變數,均在這一涵蓋之中。

人生觀:一言一敝之:人法地。地為何物?地勢坤,要求人仁厚、寬容。象大地承載一切一樣去融合同化一切。豁達飄逸的形神,如佛一樣立在我們的面前。

方法論:它就要求人處事必須順應自然規律,違反了之後,可能一時得呈,久而久之,必遭報應。

道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健詞叫」上善若水」。

它的字面含義很清楚,就是:最好的善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樣。

細分析起來,水有三種特質:利萬物不求回報、居眾惡而謙下、柔弱而不爭。

這些特質與我們今天的時事相暗合,它會影射出許多不合規律的行為。

我們經常打交道的水,相信都不陌生。細細品味之品性,感悟道之真諦,會對人對己均有裨益。

摒棄眼前,放眼長遠;丟開功利,自在於心。

《道德經》讀書心得2

我最早接觸老子,是在中學歷史課本中,對老子的印象,可以說起初是很模糊的。近期,我局第六屆讀書會開始了,局領導向我們每一位幹部推薦了《道德經》等書,終於有機會認真拜讀老子的《道德經》了,那洋洋五千言中的智慧身影,讓我如獲至寶。隨著一頁一頁的翻看閱讀,《道德經》那智慧的靈光在我的眼前一道道地閃現。

想起林語堂曾說過這樣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的確如此,當我掩卷沉思,《道德經》給於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是一部蘊藏著豐富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千百年來,人們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時代,物質第一的浪潮無情地沖擊著每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逐步失去了重心,大家普遍講求效率,追求成功,其衡量的尺度變得非常物質化和金錢化。對於一名國家公務員來說,如何去面對物質時代的各種誘惑,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個人以為,就是要按照《道德經》一書中所倡導的獨特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守靜處世,清靜自省,消除貪念,寬以待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快樂生活。

一、致虛守靜是安於本職工作的根本。

《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這句話強調

我一直認為,生活中應少一些浮躁喧囂,多一些筆墨書香。《道德經》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它集中體現了真善美的最高標准,是文化史上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山峰。用心品讀《道德經》是很美的,而恰恰是這些文字,在失望痛楚處給人以撫慰。讀書學習是我生命的自覺,闡釋聖典《道德經》,讓我能致虛守靜、凈化心靈,使自己在教育教學的領域內盡心盡職,不斷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與成長。

二、讀《道德經》後,讓我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就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了解別人能戰勝別人,更應該了解自己有勇氣戰勝自己。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所以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則的事情時,你所做的其它事情就是無所不為,所以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上善若水就是這種無為而為的辯證極致。

除了無為、虛靜,《道德經》里還有一個樸素的辯證思想,就是尊重宇宙和天地人的規律。在老子的眼裡,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控制的,他提出的唯知足,方可長久;唯寡慾,方能無咎,也具有現實意義。他認為過分追求聲色貨利必定會帶來禍害,只有充分地尊重規律,堅持按自然、無為、樸素的和諧發展規律辦事,才能夠利用規律來緩解、協調人類社會的諸多矛盾。在第三十九章里,他有一個很鮮明的闡述,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以此類推,天下萬物若違背了它的規律,必將受到懲罰。這種辯證法雖不很健全,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前瞻性。當前,現代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實用功利主義的過度膨脹,人們往往強調工具、手段的合理性,看重的是物質利益的滿足,認為個體的意志高於生命和自然的真,不願意相信自然的邏輯,而任意地改造自然,享受加工後的變質生活,長遠利益受到忽視,結果被自然一次次地還之以顏色,就是一個佐證。

三、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踐行低碳生活。

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老子所處的時代是剛脫離茹毛飲血的時代,就能對宇宙之中的規律有著如此深刻的認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有無的論述,可說把世間萬物的從生到死,從出現到毀滅剖析得精闢明了。道法自然的見解可說令我們現代人汗顏,幾千年前的人就意識到要順應自然,回歸自然,不要去刻意破壞自然。而我們現在把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搞得千瘡百後才猛地發現提出環保的概念,要去保護補救了,其實已起不了太大作用了,一些補救措施是不能有多大成效的。因為失去的東西很多是無可挽回的,滅絕了的物種也就永遠的消失了!

四、身為國家公務人員,定當竭力為國、為民效忠。

天長,地久①。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②,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③,外其身而身存④,非以其無私邪⑤?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聖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好的政府,之所以能夠長久不息,是因為這是個政府機構運行程序符合民眾的利益,符合道。政府的公務員不是為了自己的貪欲,性慾,食慾,玩樂,口福,性福,眼福,耳福等享受而當官,不是他們沒有這些慾望,而是政府的機構沒有這個機會,這些漏洞,讓他們去為所欲為。因此好的政府為優秀的品德好的人提供發揮才能的平台,讓愚蠢,丑惡,猥瑣的人卻步。這樣的政府往往使公務員將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置之度外,不會出現讓領導先走的場面,這樣的政府才會生生不息。這不正是這個政府的公務員一絲不苟,無私無畏的行為,才能成就這樣的政府生生不息,受到人民的擁護。我覺得做人首先要逐步克服自己的貪念。貪念消失了,自然就不太注重得失和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然也就能夠寬以待人。

以上是我讀《道德經》的點滴感悟,《道德經》已儼然成為我的良師益友,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清凈處世,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讀《道德經》吧,它會使你精神不再貧乏,生活不再無聊,人格不再卑下,使人高尚,使人聰慧,使人豐富,使人幸福,使人成為真正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3

老莊之說是為中華民族千年哲思。無爭故無尤,行大道以致天下士,風骨高潔,令人心折。讀《道德經》八十一篇,選其某章,略述吾粗淺看法。

國學之博,致遠而學,此番僅是漫談,諸君見笑。

——題記

【養育·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即是「無為」。但我認為,有些人雖表面上是游離世間,但肯定抑制不住人性中「善」、「惡」等因素的影響而去插手世間之事,且受儒家文化中「積極入世」的影響,導致這些「游離之人」不可能去遵循道家的無為原則。

既然說到「無為」原則,便不得不提起漢朝。雖漢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在此之前,道家一直被漢王室所看重,為漢王室信奉,漢朝開國丞相張良便是道家中人。然而漢朝前期積弱,漢高祖劉邦甚至有被匈奴圍困之辱,那時百姓的生產及生活水平確實無法達到一個王朝強盛所需要達到的水準。

那麼一個強大的王朝要達到的最高准則又是什麼?無非是國家強盛,不被外來者侵略,軍隊可以打勝仗,讓百姓安居樂業等等,這種准則必需要求經濟基礎能夠支持住上層建築所提出的一系列政策。經秦王朝覆滅、楚漢爭霸等諸多戰火洗禮,統一之後,漢朝前期的經濟基礎是明顯達不到要求的,因此漢惠帝之後,漢文帝將道家的「無為原則」充分運用以治國,使得國家的生產力以及百姓得到充分的休養生息,至於漢文帝的繼承人漢景帝同樣施行相差無幾的政策,事實證明那時「無為」是對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短時間之內得到了提高,迎來了華夏歷史上國家大統一之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如今我們中華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什麼民族呢?無疑是漢族。漢族又是從何時開始有此稱呼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在此之後的歷史舞台上,漢族,這個偉大豪邁而又命運多舛的民族,一次又一次的擔任著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重要主角。這也與兩漢時期打下的文化、政治、經濟基礎密不可分。

現代中國人大多隻記得千古一帝漢武帝封狼居胥的赫赫威名,卻少有人記得為漢武帝鋪墊之前道路的「文景之治」和漢武帝窮兵黷武之後的「輪台罪己詔」。是以儒家的「有為而治」與道家的「無為而治」究竟哪個要更好,在此先不展開,但可以肯定的是,默默貢獻又不願居功的人,才是最應該受其他人尊重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4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 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 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這是道家哲學 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 篇,原文上 篇《德經》、下 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全文共約五千字,是 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因此學習《道德經》對我們探索 中國古代最本質的 思想道德品格有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名理科生,直接通讀原版的《老子》是具有很大難度的是具有很大難度的,所以我選擇了從閱讀南懷瑾的《老子他說》開始慢慢感悟,在閱讀中,我發現《道德經》並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樣,是一部論述道德的著作。事實上,道德二字各有不同的.概念。道德經前三十七章主要是講什麼是道,後四十四章主要講德,簡單說來,道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是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並不相同。

首先說一說前面講到的「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在我看來,主要就是指無為之道。第一句就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這一句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 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 思想。由此可見,以老子為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 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 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前面的章節中中,我們也可以深刻體會到老子對無為的崇拜。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對 中國傳統文化 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關於無為,老子在《道德經》第七 篇里也舉了一個例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所以對於當代的我們這些大學生理解古代老子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例如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 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下部德經則主要講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如何將天道應用於人事?我們就不難知道。其實老子寫道德經的側重點便是落在下部德經上面。德,是物化之為,是「道」於宇宙間的布施,是對萬物的呵護。道生萬物,萬物應「德」而得存,萬事應「德」而生運化。德,是「道」呵護事、物,沿規律與法則演化之顯現。德,是「道」布施於萬物生化的永恆「工程主體」。所以說:德行道從。

我認為後文中最經典的莫過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這一句話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只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查閱資料分析後得出這三件事件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可以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從此可以推出,「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可以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系。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可以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所以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因此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道德經》的一個主要重要的內涵。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豈是我們區區幾千字便能概括的。總之,《道德經》是一部 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它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我們只要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會對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指導和教育意義。至少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道德經》讀書心得5

也許是年齡大些了,閱歷多些了,再讀到《道德經》的時候,感觸挺多的,尤其會自然不自然地和自己的工作———教育聯系起來。感覺老子的《道德經》簡直就是一部教育論著,只要你思考,總是可以為你的教育工作做出宏觀方向的指導,微觀方法的幫助!《道德經》,五千字,蘊涵著了不起的治國之道、悟不盡的人生哲學。老子的深奧著實讓人佩服,若想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對於我來說是不可能的。但初步的研讀卻讓我感到老子的哲學 思想與教育理念息息相通。

初識《道德經》,是從港台片中聽到的台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直到讀完了《道德經》,才對此有了一些體會。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部《道德經》。每個人閱讀《道德經》,都會因為自身的經歷不同得出不同的感悟。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部《道德經》,心如何,經便如何,人生也便如何?我讀到的《道德經》就是一部教育理論的著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道德經》的開 篇第一章,老子的道,不是道理,而是指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是內在的,是可以解釋出來的,然而規律卻不是永恆不變的規律。名,則指的是虛的事物,是理論,是虛名,可以說出來的,但卻也不是不變的事物。正如給我們教育者指出了教育總綱:教育規律是可以 總結歸納的,但是,教育規律會隨著社會制度、生產力等教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即教有法而無定法!

第二章中,老子說「行不言之教。」,這是洞悉教育的哲學!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面對精力充沛的孩子們,多少教師都把說教作為教育的主要方式。將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了流水線式的管理,產出了一模一樣的產品———高分低能的畢業生。從知識傳授中課堂上的大量講述,到品德教育時頻頻的所謂「講道理」,似乎教師職業就是以語言為主的工作。而老子卻在兩千年前提出了「不言而教」的教育哲學。「不言」怎樣去「教」?這里的「不言」自然不是不說話,而是反對空洞的說教,是我們現代教育理論中的「身教重於言教」。在他的眼中,學生是活生生的人,他們獨立、自由、值得尊重。聖人培育萬物卻不自恃其能,更何況教師教育的是獨立個體的學生。我們做教師的雖然肩負著教育的職責,卻不該將學生占為己有,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一味地去提出各種要求,每日喋喋不休。學生又怎能真正地快樂成長呢?兩千年前的老子已經指出了我們現代教育的弊端。

有位哲人說:「要想毀滅你們的孩子,就對他們千依百順吧!」這是多麼深刻的經驗教訓啊!而我們 中國兩千年前的《道德經》早就道破了這個教育規律:「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36章)這是說你想封鎖他嗎,就先讓他張揚張揚;你想削弱他嗎,就讓他逞強驕縱;你想毀滅他嗎,就讓他事事得償所願,為所欲為;你想奪取他嗎,就要先給他甜頭。教育學生也是這個樣子的。我們要將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納入教育過程,切忌讓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要教育學生淡泊的心態,不斷的自我豐富,才可以長久的成功。教弟子切莫讓他們太過得意,為所欲為,否則得意之時,便生失意之悲;張揚逞強之時,必致將來毀滅之哀。

《道德經》里還有很多能給我們教師啟迪的句子。例如「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老子告誡我們不能對學生發脾氣,不得已發了火,訓學生的措辭要恰當。教育工作是神聖的工作,老子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他指導我們教師就是要教書育人,所以不要放棄任何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如果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而道德經就像是一股永不枯竭的泉水,讓教師在教育的道路上為教師 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知識的泉水!

《道德經》讀書心得6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傳統教育講座,並閱讀了《道德經》這本書,對與老子闡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並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對道的理解和認識

書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這個特有的名詞,闡述了他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應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二、無為的思想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去干擾事物發展的規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無為的思想,並指出「是以聖人處無為只事,行不言之教」。這里老子指出聖人要能夠依照客觀規律,處理事情要不違背事物發展的本質。第三章進一步闡述無為,他既不講人性惡,也不講人性善,而說人本來是一張白紙,是純潔質朴的。不要去貴難得之貨,不去尚賢,不見可欲,保持人們的本性。

三、以無私來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我把這種無私精神理解為「不爭而善勝」。遇到事情退讓無爭,將自己置與度外,反而能保全身。這與第八章講水的特性又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來比喻人,來教導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備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力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奪名利,這就是老子的「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

聯繫到現實生活,我們在集體工作時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都一心為工作。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團隊精神,正是團隊成員的無私精神,才能成就我們的事業,我們個人的財富也會增加,這不正是「以其無私成其私」嗎?

四、修身——正確的處世態度

第九章,老子就講了正確的處世態度是功成身退。不要富貴而驕,恃才傲物,鋒芒畢露,要淡泊名利,這樣才能功成身退。事物發展本來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一面,福禍相隨,因此在這里奉勸大家見好就收,不要貪圖名利,要收斂。第十章,也是講的修身,這一段用了六句疑問,其實疑問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指出人們不管是形體還是精神,不管是主觀努力還是客觀實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這樣就必須做到心靜,洗清雜念,懂得規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養。

第十六章,老子主要講認識世界,當然也包括認識人生。其基本態度是「致虛」「守靜」「歸根」「復命」。「致虛極」是要人們排除一切物質的誘惑,回歸到靜的本性,這樣才能認識道,而不是為了爭權奪利而忘了道。既然事物的發展是變化循環的,所以要不變以應萬變,為了遵循這一靜的原則,就不要輕舉妄動,變革不如保守安全。把這一原則應用到生活方面,他認為無為就能不遇到危險。

這與我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我要怎麼做?從一開始,我的生活就面臨很多選擇,在沒有考慮清楚的時候,就去胡亂選擇,導致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到了自己無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開始,就能靜下心來仔細考慮,也許事情就不會到進退兩難的地步。

學習了《道德經》,能體會到的道理很多,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到生活和工作當中去。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希望通過他的思想去體會人生的道理,去正確的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多一分靜氣,真正能做到「每臨大事有靜氣」。

⑩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本意是取自然界的水來比喻「道」,但絕非是真正的道,就像本章第一段的「幾於道」只是接近於「道」。本章可分為三個小段,下面看看第一段話。
原文:上善似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譯文:高尚的品行好象水。水利於萬物生長,而且安靜處於低地,居處眾人都很厭惡的低窪的地方,所以接近「道」的特性啊!
簡析:
水的本性是靜,是處於低下而不動的。水的流動是因勢而行,是自然而動,這種自然的靜,是不爭、處於低下而接近於「道」。「靜」與「低下」正合老子所講的「道」。通行本記錄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這里的「不爭」與「處眾人之所惡」相近。「處眾人之所惡」,本意就是不爭,兩者意義相近,可作為「低下」。但是通行本記錄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並不能代表「靜」,所以說通行本中當是後學者篡改的。
大家不能從字的表面來解讀這段,有很多人對這段話的注釋為「德行高尚的人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而老子為什麼取水作為比喻,難道就是說水潤養了萬物嗎?難道水處於卑下就接近於道嗎?這顯然不是老子的本意。因為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就象近年來我國南方發生洪水一樣,摧毀眾多萬物。老子在第一章已經講過,「有」為萬物之母,天地間各種元素的結合,才能養育萬物,這一點已經被現代科學所證實。天地間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絕對的,都是相對存在的,都是自然而然的存在。在解讀這段經文時,思想意識不要外流,要內守,要參悟老子的本意,不要認為自己讀了《道德經》之後,就懂了一些道理,去給人講。如果去講,你就脫離了道的本意,你就不懂什麼是「道」了。我注釋這部經文,不是為了講「道」給大家聽,只是從大家不願再看以往注釋老子的精美華麗語言中,返回到簡單而朴實的「道」中來,還給老子「道」的本義。這也是我注釋《道經》的目的。
老子這段話主要講「水」的本性,水的本性接近於道。大家在前幾章已經了解,「道」在老子的筆下,「或不盈,不如守中」,「外其身而身存」,達到忘我的境界。前面七章處處講「虛」,句句講「空」,而這些都是講「道」的原理及所用。那有人會問,本章的水也是在講這個道理嗎?我說過,老子在《道經》的每一章、每一節都在講「道」。這一章是接近於道,還不是真正的「道」,而是老子取水其性所闡發,因為水的性質是自然流動,「因勢而行」。在四、五、六章,老子都在講虛空的「道」,大家想一想,其實再簡單不過了,水的所過、所停之處,都是虛空之地,如水庫、江河等都是虛空之地。如果水的所過之處遇到高山等障礙物,水只能繞其而行,這種行徑是自然所為,所以「水」接近於道。老子這句話,是取水的「靜」與「低下」來論述「道」的本義。
原文:居善地,心善淵,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譯文:居住要處於低下,心地要像深淵,賦予要像天道,說話要講信用,中正的處理事物,做事看的是能力,行動要看準時機。
簡析:
本句的「政」應該改為「正」。如果用「政」,容易使人誤解為政治,認為老子講述的是治國之道。如第五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並不是推崇仁、義、理,老子只講無為而無不為。這七句從字面上看得出,他非常准確地把人們在社會中與名利包括衣、食、住、行等相關的事物最根本的道理講了出來。作為追求名、利、情的人,可以把這句話作為育己、育人的人生准則。但作為老子或者修道之人來說,這些表面的東西都不是老子所講「道」的內在含義。這七句講的是水的行為理論,水居低下,處空、虛之地,老子把它比做「善地」,體現了「道」的虛空。
「心善淵」,「淵」在這里再次出現。第一次出現在第四章「淵兮,似萬物之宗」。老子以「道」比水,以水比心,以心比「淵」,把心看作像「淵」一樣深遠而難以預知。「淵」符合「道」的深遠。
「予善天」,通行本為「予善仁」。老子不提倡仁學,假如本句是「予善仁」,那「仁」也是指效法於天道的「不仁」,所以將「仁」注釋為「仁愛」是錯誤的。因為老子在第五章已經講過,「天地不仁,聖人不仁」。本句的「仁」如果是指「仁愛」,那就與「天地不仁,聖人不仁」自相矛盾了。帛書乙本的「予善天」應該是「道」的本意,因為天地與聖人效法於自然之道,並不講仁、義、禮等。所以「予善仁」的「仁」當是後人所染指。「予善天」是賦予要像天道,效法於天道。
「言善信」。這句雖然可以引申為說話要講信譽,但是「道」的本意是「不言之教」。本句的「言」是指「無言」。因為水只能因勢而行,不以言表,這才接近於「道」。不言之教是最佳的信譽,或解釋為言詞要自然的流露。
「正善治」。本句老子以水比「正」。水,不偏不移;正,平也。水是最為平整的,如現在測量時都以水平面為標准。所以老子用水的「平正」來喻「道」的沖氣與平衡,內在五行之氣達到「陰平陽謐」,也就沒有什麼不能治理的了。
「事善能」。老子把水的所行喻為辦事能力游刃有餘。水的性質是能圓能方,能隨形而變,處無為之事,無事不能。
「動善時」。水會自然的根據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如冬天結凍,夏天流動,隨其自然,應時而變,接近於道的自然狀態。
以上把水的空虛、深遠、無事、無言、平正、能力、應時比做「道」。接下來老子總結兩個字:不爭。

熱點內容
榮成法院王 發布:2024-11-20 11:38:27 瀏覽:759
法律援助經濟困難 發布:2024-11-20 10:58:15 瀏覽:889
基層法律服務所變更流程圖 發布:2024-11-20 10:33:50 瀏覽:444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