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說空間
❶ 老子對空間的理解
在這個宇宙中應本無空間,也不可能存在著任何空間。有空間存在必然有漏洞存在,有漏洞存在宇宙必然產生一切來杜絕它,否則就會有瞬間毀滅的肯定。可見,在這個宇宙不可能有所謂的什麼空間存在。
那麼又為什麼會在人類的認知中存在著空間與時間呢?這顯然是人類自己意識錯誤認知的表象,人類為了其生存企圖把各種事物進行理論化進行認知。從而在這個宇宙中對各種事物產生了這樣那樣的錯誤解釋,久而久之這種錯誤的解釋就習以為常,甚至把它當常規當真理,誤導了對這個宇宙的本質認知。
空間其實並不存在的,如兩星球之間,它們都是精密相連無縫可言的。但對另一物質或人類而言它們之間可能是非常遙遠甚至無法跨越。象這樣現象宇宙中比比皆是哪怕是極小的一顆粒子都是存在著一定的所謂間隙,而對於這顆粒子而言本質上也是沒有什麼空間可言 。那麼所謂空間這個概念的存在,其實上也是一個事物與另一個無直接發展關系的事物之間產生的問題。
所謂空間的存在不在物質自我結構的本質層面上,似乎是在人的意識思維理解的層面上的東西。如水本質之間有沒有空間與本宇宙中有沒有空間是一回事,就是說水沒有空間我們進行適當的壓縮同樣也可以。
顯然所謂空間並不是自然的產物,宇宙中萬物吝嗇的都不會留下任何空間給於將來。只會是在宇宙發展中被其他物質所取代
❷ 道德經裡面講述的內容大概是什麼意思
今天回答了兩個類似的問題:我想,簡單的說,《道德經》闡述了老子最基本的思想內「慈、儉、不爭」.復雜的說,借用麥容小舟老師的話說《道德經》闡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倫理學說:植根於無私與慈愛的大德境界之上,體系完整,而且境界高遠.二、民本思想:老子在2500年前就提出了愛民、為民的民本思想,提出了孤家寡人的公僕意識,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人權、人道的民主理念;在世襲與民選關系的課題方面:老子在2800年前就主張民選官,而反對世襲的家天下.三、國際關系:老子在2800年前就提出了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互相扶持、和諧共處的國際關系准則.四、戰爭與和平:高舉起反戰的大旗,提出了「不以兵強於天下」和不打第一槍的反戰名言.他還作出了侵略者、稱霸者最後必定失敗的預言.五、人與自然關系:提出了友好大自然的環保思想.此外,老子在文學、軍事學、教育學、經濟學、環保生態學、生命學、養生學以及空間理論學等方面都作出了貢獻.在人類歷史上,老子是提出民本思想、公僕意識、民主文化的第一人,是高舉反戰大旗的第一人,是提出和諧共處國際關系准則的第一人,是提出環保生態觀的第一人,是提出空間理論的第一人.
❸ 你從《道德經》里學到了什麼
5000多個字,老子表達了自己的思想,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包羅萬象。難在遵循與實踐,有這內份豪情豪膽容的人也不多。現代來講,世人紛雜,物慾橫流,因此現代懂道的人寥寥無幾更在及少數。我認為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無為,清凈不私,以此為核心修煉道德經。
❹ 道德經的意義是什麼
古代思想家、先泰時代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經》,是一部哲學著作,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它所反映的認識論極具豐富的社會經驗。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尤為喜歡和崇尚老子提出的宇宙觀、社會觀和人生觀,它教我認識生活、陶冶情操,美化心靈。
「道可道,非常道。」「道」很難用語言來表述,它並非人們平常所說的道。「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玄妙、深奧、高遠,空虛無形,但的確存在於廣漠的空間,它發揮的作用無窮無盡,永不枯竭,「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
「大道似水。」「一江海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江海能成為百川河流所匯聚的地方,是由於它處在低下的位置,故成百川之王。最普涌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老子以水喻「道」,使我們看到「道」的無狀之狀,無象之象,知它乃大度包容,不棄涓流;它與世無爭,淡泊功利;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充塞於浩茫天地之間,可謂「大音若希」,「大象無形」,令人敬畏。
《道德經》勸人向善,導人守信。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這是說善待別人就得到善良了,可以使人人向善;信任別人就得到誠信了,可以使人人守信。老子是講他本人,也是在提醒人們善待他人,信任他人,他人也就會善待自己,信任自己。
老子還勸人拒絕世俗之喧囂,守護淡泊之美好。《道德經》中反復出現「朴」字,如「見素抱朴」、「復歸於朴」、「返樸歸真」、「敦兮其若朴」。「朴」字的概念為純真、素樸、自然。「嬰兒」一詞甚至也是「朴」之概念的解說。如:「復歸於嬰兒。」「一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一個純厚朴實、鎮定持心、內心世界豐富的人,應該以嬰孩般單純、無邪心境空明,寧靜,質朴,少私寡慾,不為功名利祿所困擾,不被寵幸、聲色所誘惑,超凡脫俗,不為物累,過一種寧靜恬淡的生活。
《道德經》十二章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以聖人為目,故去彼取此。」繽紛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叫人舌不知其味。聖人但求填飽肚子而絕不追求聲色之娛,提出人應該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時下現代文明長足發展,但許多人心態扭曲,道德觀、價值觀嚴重傾斜。老子的教誨無異於一劑靈丹妙葯,有利於醫治人心浮躁、動盪不安,仍具現實教育意義。漫長的時間流逝了,而(道德經)橫跨歷史時空流傳至今,它教誨我們改變「原我」,重塑自我,完善、超越自我,修性養心,謹慎,嚴肅,善事融和,曠達,灑脫,努力求真求善求美,實現人生應有的價值。(張成業)
(資料來源:《老人報》)
❺ 道德經(一)
《道德經》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可道,非常道】(本為「恆」字,漢時避恆帝諱而改為「常」)
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道曰金丹,釋曰真空,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聖人獨探其原,造其極,與天地虛圓無二,是以成為聖人。能剛能柔,可圓可方,無形狀可擬,無聲臭可拘,所由神靈變化其妙無窮,有不可得而窺測者。若皆自然天然,本來特事,處聖不增,處凡不減。即等而下之,鳥獸草木之微,亦莫不與聖人同此一氣、同此一理。試觀汪洋 大海 ,水至難測者。然而一海所涵水也,一勺所容亦無非水。太虛之氣,亦猶海水一般。天地、聖賢、人物,雖紛紜錯雜,萬有不齊,而其受氣成形之初,同此一氣。除此以外,另無生氣,亦別無生理,所爭者,姿稟之各殊耳。孟子曰,堯舜與人同;又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誠確論也。
「道」,即無極大道。「道」之一字,其義最極最大,最細最微,其變化奧妙無窮,其理高深莫測。道,無名無象,不可見,不可觸;其大不可量,其小不可指;變化無窮,至玄至妙。大道之理,就是「無極生太極」,「有生於無」。無極就是「無」,太極即是「有」。無極與太極二者是縱向的派生關系;太極中的陰與陽,是橫向的對待關系。無極是本,太極是末;無極是母,太極是子;無極是源,太極是流;無極是總體,太極是分枝;無極是定靜,太極是變動,等等。無極順而生太極,太極順而生萬物;無極動而生太極,太極靜而返無極。無極本體為〇,動生太極為一;太極一本散為萬殊,萬殊返歸於一本。這些都是無極與太極的辯證之理。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無極,「可道」是太極;道是無,太極陰陽則是有。宇宙萬物皆由陰陽二氣合和而成,陰陽是萬物一體兩面的總合。萬物無不有陰陽,無陰陽就無萬物;陰陽就是矛盾,沒有陰陽矛盾的相生、相化、相搏,就沒有世界。大道無形,可生天地;大道無名,可長養萬物,可為天下母;大道無情,可運行日月。
「道」,至尊至聖,它是宇宙之本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雖然無形無象,無色無臭;但又無所不在,無所不包;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
「道」字,富有多層涵義。「道」字的結構,一個「首」字坐在車上行走。「首」即人的頭部,首上兩點代表天地陰陽;兩點下之「一」,代表人為陰陽合一之體。一橫下的「自」字,就是每個人各自的性命實體,坐車行進在人生旅途上,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交響曲。朱子(朱熹)雲:「道猶路也,人之所共同也。」《說文解字》曰:「道者,路徑也。」也就是人生所走的道路之意。「古道西風瘦馬」、「遠芳侵古道」的詩句,便是形容道路的「道」。
「道」,又代表著抽象的規律、法則,學理上、理論上不可變易的原則性,以及實際的規矩,生天生地生萬物之理,故謂之「道」。《左傳》中所言「天道遠,人道邇」 。《中庸》首章所言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易·系傳》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又如道書所說:「離有離無之謂道」。這與佛家所論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義相通。皆是言大道的玄妙幽微,深不可測。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開辟以後,此道寄諸天地人萬物之體。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弊。生於天地之先,混於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等論,皆是就道的理性而言。
「可道」二字,就是可變化之道,是道的運行與應用。「可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萬物之後的狀態。太極生萬物,有形有象,變化不測; 可言可說,可見可聞者,便是「可道」。 「可道」就是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已分,乾坤定位的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間的飛植動潛,人類社會的萬類萬事等等,皆屬「可道」。可道中有生有滅,有成有毀,凡一切不能永久常存的有形有象事物,都是「可道」的范疇。
「非常道」,就是非恆常之道。真靜悠久謂之「常」,永恆不變之義。眼既可見,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變換。既有變換,豈能常久?故曰「非常道」。
修真者以學道、修道、證道、成道、了道為旨歸。道可受而不可傳。別人可以將道的感受告訴你,卻不能將道交給你。修道就像鴨子浮水,冷暖自知;又像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天理在人心,自性中有大道。大道的體性特徵,道的個中滋味,一切都在自心中,故古有「唯心是道」,「唯心是法」,「心明道成」之論。修道在心,明道在心,得道成道亦在心,這就是太上「觀心得道論」的圭旨。
【名,可名,非常名】
此段有三個「名」。第一個「名」,即大道無名之名。大道原本無名,為了闡述表達代表它的概念,無奈強立其「名」曰「道」,此名實為常名。道為虛無之體,不可見,不可聞,實無可指;以名而言,虛而無物,實無可名。凡是可言可名者,已是形而下之器物,非真常之名;凡所可道者,皆是道的顯見外表,已不是真常之道。
第二個「名」,即「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其「名」隨「可道」所生的象而來,由實際存在的事物而起。故有物有象才有名。宇宙萬物,千門別類,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對萬物分門別類,才安名立字,以識其體,以辨其形。世間事物,凡有變易者,皆為「可名」;無變易者,皆不可名。因其有變有易,不能常存永恆,所以謂之「非常名」。萬物皆可立名,惟生萬物之大道,雖以「道」名之,總是強以其名,它畢竟無名。
第三個「名」,即「非常名」。「可名」代表著可生可滅的事物,變動不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跟著體象之生而有,隨著物之亡而滅。故凡「可名」者,皆為「非常名」。修道人若能悟透「可名」之名,又能悟出「無名」之名,則可知世間種種名相事物,都在陰陽運化中生滅無常。故無永恆之物,亦無永恆之名。
「可名」與「非常名」之意,即佛家所言的「萬事皆空」。既明此理,何須執著假幻的名相而自迷?人世間名利二事,不宜貪求,貪者必招禍患。今人都在爭求自己的「知名度」,卻不知「名」是社會的公器。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天爵就是名氣。無論何種「名」,名太高了,樹大招風,名不符實,都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古人雲:「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一家飽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都是講的這個道理。佛家勸人放棄名利,老子教人「少私寡慾」,皆是修道的基本原則。
道因名而存,名因道而立;道因名而不可,名因道而無不可。道無所不包,但需用名以狀
【道】指形而下萬物的形而上體性,又稱為【朴】。這里的「萬物」涵蓋所有物質和意識。
【名】是對形而下萬物的識別界定,又稱為【器】。
誠如《易經~系辭》所雲: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此名不應斷為「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秦漢以後逐漸向復合詞發展,
自甲骨文始,到魏晉南北朝前期,中國上古語言以單音詞為主,主要的概念往往一字概括,中國的每個漢字都有一個獨立的且不同的意思,如「道、皇、帝、王、霸、名、法、兵、儒、有、無」等等。任何近義字,意思也還是有明確差別的,詞和片語是較少存在的,即使有,也是一串或動賓或主謂的字組合而成的。可以這么說,我們祖先在遣詞用字上是異常嚴謹的,嚴謹到一串文字中,任何一個字都是不可替換的,這一點上與法語很象,試想一下如果這一情形一直延續至今,那麼世界范圍內簽訂合同恐怕就不僅僅是以法文做標准版,還會有一份漢文版的了……
然而這一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後改變,尤其是廣泛地譯介佛典,使得來自古印度的梵文或巴利文,向漢語第一次大規模地輸入,它們幾乎佔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漢語雙音詞、多音詞也多是在此成形,成為漢語的常用詞,如實際、唯心、正宗、思議、懺悔、因緣、真諦、法門、世界、覺悟、剎那、正當、本峰、煩惱、出現、出息、方便、相對、絕對、知識、大千世界、本來無事等。在梵語中,習慣用雙音節片語表意,在翻譯佛經時,僧人們最初開始使用兩個相近意思的字合成雙音節片語,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僧人們只能模糊知道佛經的意思,而無法在將梵語中的一個詞轉換為漢語時做極其精確地定位,不過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接近印度語雙音節發音的習慣。比如池與塘,休與息,因為雙音詞的產生而模糊了其本來意義。
所以不可為「無名」、「有名」 為意,後面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也是同理。不能斷句為「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處本意為論述「有」、「無」 ,有無皆為名,不屬於「道」的本體論、源起論,本體只有「道」,「有無」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是「德」的范圍,是萬物生滅、功能轉化的層次的探討,將「有無」理解為就是本源的本體論,就將道學滑入了錯誤的泥潭,莊子、王弼是這種錯誤理解的典型代表,也是道學在哲學領域中招來質疑批駁的一個主要受攻擊點。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
一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
二是物質世界形成過程的問題,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前景主體源於隱性的背景環境的襯托,舞者需要舞台,黑字需要白紙,萬事萬物都是相互映襯依靠,互為條件背景,又各自為主,這就是隱與顯。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所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對立的概念相互轉化才是宇宙永恆的運動,「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簡單的理解,所謂「無」就是沒有或不存在的意思,表示道的本體虛空無物,無物可見,無形無象,無聲無色;所謂「有 」就是存在的意思,表示道有著孕育生化萬物的能力,是萬物的源頭與歸宿。
「無」,是指太極未分,陰陽未判之前,無形無象的無極混元狀態。因為大道本體未動,無形無象,故名「無」。天地本無名,有了上下左右四方之形象,才有其名。天地生在大道之後,所以無是「天地之始」。
所謂「天地之始」,就是天地未生前的無極狀態。這種元炁初動之態,在陰陽則為氤氳(yīnyūn煙氣、煙雲彌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之交;在天地則為一陽之初;在日月則為晦朔(晦,月盡也,陰歷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月一日始蘇也,陰歷月初的一天。)之時;在四季則為冬春之間;在晝夜則為亥子之時;在人心就是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人心處於寂然不動之地,也可以稱為人心中的「無名天地之始」。太上慈悲渡世,廣為說法。在鴻蒙未兆之先,一炁未動之前,原是混混沌沌,渾然一團,無半點形跡可見,故曰「無名」。
雖名無,而天地人萬物皆孕育其中,只是尚未成象而已。有如人在父母未生前的原始之初,此即是「無,名天地之始」的無極狀態。待到靜之已久,氣機一動,氤氤氳氳(yīnyūn),生育天地萬物,才有可名;一片太和元炁,流行宇宙,養育群生,就是「有,名萬物之母」。始者,天地未開之前,一團元炁相抱,好似雞蛋的白黃相抱一般;母者,天地開辟以後,化生養育萬物,生生不息,關愛備至,如母之養子一般慈心。此名為「萬物之母」。
修真人下手之初,唯清凈身心,去妄存真,念慮俱滅,一心不動,抱元守一。神神相照,息息常歸,順其一往一來,神炁相凝,打成一片。於是混混沌沌,不起一念;恍恍惚惚,入於無有之鄉。渾然無人無我,無天無地無萬物;而又非昏聵(kuì),不丟真我。於此無知無覺之際,忽然一覺而生,此即是我太極的開基,我本來真性之覺。
修真就是為了回歸人心中「無名之始」、「天地之始」的先天之地。一切有名有象者,皆屬於後天,變滅無常,非真道之常也。大道既無名,又何言「有名,萬物之母」?有道即有理,有理即有天地萬物。大道以無極生太極,以無而生有,以一而生萬物。萬物皆從無極而生,所以無為有之母,有又為萬物之母。天地從道而生,萬物自道而成,故道又為天地萬物之母,皆是自然無為之妙。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之母,便知萬物雖各具一性,實同於一無;雖各具其名,實本於無名也。
【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jiào)】
有一首疑似倉央嘉措的詩中有一句話:靜時修止動修觀。
故常無 (靜時修止) 欲 以觀其妙 ;常有 (動時修觀) 欲 以觀其徼。
當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一直保持不動,這種修法就是修止。如果任何境界來的時候,你的心念隨著它去,並且看清它的真相,但不被它迷惑,這就是修觀。因此,修止的人,要避開動亂的境界;修觀的人,他不怕任何境界;這就是修止和修觀的差別。
「止、即停止,停心止妄,降伏煩惱;「觀」即觀達,觀察妄惑,達到覺悟。「止觀」即「定慧」。唯「止」能「觀」,唯「觀」能「止」。二者相輔相成,對立統一。
止,又可為內觀或 內觀 。「內觀」,意思是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最早見於《 列子 ·仲尼》: 「務外游者不知務內觀,外游者求備於物,內觀者取足於身。」指內觀體道。徹底根除內心所有不凈雜染,達到究竟解脫和最崇高的快樂。它的宗旨不是純粹治療身體上的疾病,而是從根本上治癒人類的痛苦。
內觀是通過自我觀察來達到自我轉化的方法。它專注在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此身與心之間的密切關聯可以通過經過訓練的專注力直接體驗到,專注在那促成生命體、那持續不斷地聯系及影響心之流的身體上的感受。也就是這種以觀察為基礎,深入身和心共同的根源處的自我探索旅程,得以消融心的不凈雜染,結果獲得一顆平衡的心,充滿著愛與慈悲。
觀,又可為外止,《易經》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種俯仰往還,遠近取與,是中國哲人的觀照法,也是詩人的觀照法,而這種觀照法表現在我們的詩中畫中,構成了我們詩畫的空間的特質。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
這種「觀」不只是仰觀俯察。張法認為「游目」有兩個層次:首先表現為游動的視角。《畫山水序》有雲:「身所盤桓,目所綢繆,以形寫形,以色貌色也。」這就是一種流盼的眼光,而不是不站在定點透視的立場。這種觀照之法,構成中國文化中空間意識的特質。古人所欲表現的不只是一個建築意味的空間的「宇」,而同時須具有音樂意味的時間節奏的「宙」,一個充滿音樂情趣的時空合一體。中國詩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盤盤桓、周旋、徘徊、流連,哲學書如《易經》所常用的如往復、來回、周而復始、無往無復,正描出中國人的空間意識。這種思維方式與認識觀特別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式的理想認識觀,也突出了中國文化強調主觀意識的特性。這種「特性」是孕育「創造」性的先決條件。中國文化的「寫意」式「虛、靈」的空間造型觀正是依此而創立的。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因為我是學畫畫的 用到繪畫里比喻大概就是,畫一幅畫,例如【一組靜物 】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就像畫畫之前要觀察整體,首先要忽略掉【靜物物體本身】,心中將其置於【無】的境地整體觀察,才能結合【靜物】和【周邊環境】為【一體】,才能觀察到所謂心中想要描繪的整體的融洽微妙之意,才能使畫【構圖能達到和諧】。
「常有欲,以觀其徼」大概就像起筆要畫【靜物】本身,需要退出大壞境將其【獨立】,心中將其置於【有】的境地,我們將要畫的景物稱之為【陽形】,除主要物體外背景稱之為【陰形】,因為將【靜物獨立】,所以才能觀察到【徼】,觀察到【陰形與陽形的邊界】,從而才能能勾畫出想畫的物體。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妙」:即要也。要,即一也、道也。「欲」:即、將之意。是言人能常無慾念,先天體性不被後天情慾耗損,處於至清至靜、寂然不動的常無欲之中,即可在杳冥中洞察萬物造化的至微至妙之機,可見至道生生不息之妙。無欲無念神清靜,有欲有念神昏沉。此即前輩所說的「心死神活」之理。
真常之妙,表現在「無中而生有」。此「有」無窮無盡,奇妙無比。修真人果能處於常無、常空之境,即可會心於此妙;亦可知「常無」是天地無名之始,是衍生妙有之源泉。
「常有」者,即有形有物的可見世界。「徼」音校。「徼」即竅,意即微妙之機;亦可引伸為事物未成前的界域、端倪、徵兆。「常有欲以觀其徼」,此是太上聖祖示誡世人,要在常有的世界中,觀世俗萬物萬事的歸宿趨勢;觀事物的生生息息,及其發生、發展與終結,以明大道之妙。天下事物的演生規律,皆是隱動在先,陽隨其後。隱雖潛在無中,但卻有據;顯雖從隱而出,出則有竅。隱顯互變,變中有妙,此妙即是竅道。人果能在常態的「常有」中,洞見隱微之徼,把握住事物發展的規律,便可知「有名萬物母」的真諦。
自古仙佛聖真,無不由此竅妙之動而成。無以觀妙,有以導觀竅,兩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互為依存,皆是修真者必須掌握的執兩用中原則,皆是用中之道。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是指「常無」與「常有」。「有」與「無」名雖不同,但都是從「無極」中所出,故曰「同出」。稱「無」為「無名」,是說萬物尚未成形,無有名相,僅是一炁的混沌狀態,故曰「無名」。萬物之形色俱全,有象有形,故稱為「有名」。此即是「同出而異名」之義。
所謂「同謂之玄」,「玄」即天,即自然。張衡在《太平御覽》中說:「玄者,形而上之炁,無形無象,大道本作於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構掩乾坤;作於太氣,稟受無窮」。由此可知,「玄」者,就是大道自然的變化莫測,不可捕捉,無端倪,無形象,無言說;至靜至明,至圓至活,至顯至露,至真至常;渾化無端,妙用無方。所以謂之「玄」。
「玄」者,深遠之謂也。修真者當從無欲有欲、觀宏觀妙處下手。雖然無與有、妙與竅,無非是陰靜陽動,一炁分為陰陽二氣,二氣又歸一炁而已。以其靜久而動,無中生有,名為一陽生、活子時;以其動極復靜,有又返無,名曰復命歸根。皆是太極一炁陰陽的變化。兩者雖名不同,但實際上同出於一源。太上稱此為之「玄」。這是第一個玄。
學者欲得玄道,必須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心中渾然無事,是為「無欲觀妙」。這是又是一個「玄」。及至氣機一動,雖有知,但又不生一知之見;雖有動,卻又沒有一動之想。只有一心,沒有二念,是為「有欲觀竅」。這是第二個「玄」。
至於「玄之又玄」,實為歸根之所,眾妙之門。「玄」者,天也。天道陰陽二氣運化萬物,生生滅滅,輪轉不息。天中又有天,天上還有天,三千個大千世界,無窮無盡,無邊無際。天受宇宙本源之炁的厚薄不同,故天的層次各有不同。清輕者在上,重濁者在下。陰陽之氣的質與量不同,變化之深奧亦各異。
無極生太極,宇宙間之萬有,皆生於無,皆來自宇宙本源。所謂「又玄」,即極之又極,微之又微,真之又真,隱之又隱,深之又深,遠之又遠之義也。聖人觀無而識玄之妙,觀有而識玄之真;觀有與無之同,而愈能識玄之變化無窮。這種「又玄」,在太虛,為太虛之妙;在天地,為天地之妙;在萬物,為萬物之妙。一切有形無形,有色無色,莫不出自宇宙核心這個大本源。這就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之義。
【本章說解】
《道德經》旨在論道德。何為道德?無極而太極,自然無為之實理,謂之道;造道實有而得於己,謂之德。「經」者,道之路也,真常不易謂之經。道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是宇宙萬物之總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之總要。自古以來,仙佛聖真,無不是從觀徼觀妙處下手,而成就大道的。但世俗之人,智見梗塞,心識蒙昧,不能修心立德而進道,所以難知道之竅妙。
「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是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萬物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不色不空,永恆常存。太上在《清靜經》中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聖祖老子的《道德經》,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是哲學思想的基石和總綱。其理可以概括為兩個字,即「道」和「德」,最後又歸結為一個「道」字。「道德」二字,是對自然界最本質、最高境界的高度概括,是對天下萬類萬物理性的高度濃縮。
所謂「德」,就是唯道是從。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天之道即人之道,天下萬物,世間萬事,皆是道的體現,德又是道性的外在表現。天地人萬物,皆載有道之德性,有德則生,無德則亡,這是自然界永恆的法則。失道而後德。人失去道性,或道性不全,才來到這個三維空間,才需要積累德行,以彌補道性之不足,這就是修德證道之真意。世人不明大道自然規律,故需要修心補德。德滿道自圓,即可返歸道鄉。
德是進道的階梯。未得道前,方需修德。德有五要,即仁義禮智信。五德是人格化的體現,是做人的基本准則。五德全備,則德合於道,身心才能歸於無為先天,萬事才能合乎自然。德化道中,無為而無不為也。
道的體性有十大特徵:即虛無、自然、純粹、樸素、簡單、平易、清靜、無為、柔弱、不爭。道本先天,無法言說,後天文字語言終難盡意。道之十大特徵,體現於人就是上德。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倫理化。道體現於人謂之德,顯態為之德,隱態為之道。人的後天世界觀,只有改造修證到符合大道的自然特性,方可謂之合道。
修真證道,下手工夫就在玄關一竅。太上在首章就將無名有名、觀竅觀妙指出來。此竅不在別處,就在一個「心」字中。人身雖有許多關竅,需要經過修煉打通,與天體自然溝通,以彌補體內真炁之損耗,再造性命,終而復歸為乾健之體。但百竅千竅,總攬於心,心通則百通,心明則萬明。故修道之要全在於心,全在於觀心得道,除觀此心、修此心、證此心以外,別無它途。
本章開頭四句,是說大道的本源(核心),無形無狀,不可思議,難以窮究。在天地未開之初,混混沌沌,沒有端倪可見;此種境界在人心,就是致虛守靜時的無為狀態。大道元始一炁分判,天地開辟;在人就是靜極而動,一覺而醒,真炁已動,此即是煉丹育神之機。這種轉瞬之變,非有智珠慧劍,不能得也。其要在於:一覺起處為玄牝,這是人體內天地開辟之端。此覺不是後天欲心妄念,而是在人心全無,靜極之後的一種先天真性的閃露。自古仙佛聖真,無不是從此一覺而動之機所造成。
在修心問題上,在世界觀與認識論上,在心的境界上,要跨越一大步,才能進入修道的實質階段。不在心上下功夫,即使理論上可以口若懸河,長篇大論;即使具有許多功能,有很高的神通。若離開修心這個根本,終而難達真境。
首先應知何為心?對於不知此「心」深刻內涵的常人而言,似乎就是「唯心論」。這是莫大的誤解。僅僅觀肉心,觀主觀意識之心,是永遠無法得道的;不僅不能得道,就是識道、有道、證道也無法實現。大道靠自悟,也要靠心傳,無法用語言文字准確地表達清楚。我們祖先中的成道者,慈憫後代,不得已而用文字表達大道真理。由於顯態文字對表述大道的局限性,因此只能採用喻示法,借用世人所熟知的事物,以小喻大,以高喻低……使尚未得道者得到啟示,具有感性認識,使其逐漸認知,並進而修證實踐大道。
「有無」的理解有兩個層次的理解。一是物質世界的本原形成過程的問題,也就是「基本元素」的產生過程,這里的「有無」是「隱顯」的關系,顯性的物質來源於隱性的元素,而「隱顯」都是源於「道」。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二是萬物在「器」的層次上,「有無」的不同功用,也就是在「具體的德」中的不同構成,「有」構成了器具的結構,如瓷土可以做成勺子、碗等不同的形狀;而「無」則是形成了器具的功能,也就是勺子或碗的「中空」部分,形成了勺子或碗的不同用處。就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有」的形式破壞了,「無」的功能也就破壞了。因此,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所以,有無相生而為眾妙之門。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❻ 根據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容器與空的部分有什麼關系
美國著名建築師賴特指出:「一個建築物的內部空間便是那個建築的靈內魂,這是一容種最重要的概念。外部空間則應由室內居住的原狀中生長出來。」他的這段話似乎是受到老子的影響,因為他曾經研究過老子。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室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容器的目的是為了利用空的部分,而空又必須是形成容器的實體包圍才得到的。
❼ 《道德經》揭開宇宙之謎,中國學者為什麼這么說
《道德經》揭開宇宙之謎這說法是因為這本書讓人看了很有哲理的涵義在裡面,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起來也能夠得到很好地效果,比如一些企業管理,運用起《道德經》的道理來管理真的是很好的。
❽ 道德經的宇宙觀
《道德經》的宇宙觀:北極軸心說
風行九天中華九鼎
主 題 詞:道德經 宇宙觀 帝 太一 北極星 軸心說
內容摘要:宇宙觀,尤其是自然科學,是影響一個思想體系及社會制度的重要因素。離開了表徵自然規律的宇宙觀背景,人類就會因誤入錯誤觀念的陷阱,而使人類社會遭受不應有的災難和傷害。《道德經》是建立在中華古文明的宇宙觀——北極軸心說之上的,一個和諧的自然哲學理論體系;它在21世紀必然會放射出無與倫比的光芒,照耀人類文明發展的道路!
梯利、伍德在《西方哲學史•序論》中聲稱:「每一種思想體系或多或少地有賴於其所由興起的文明、以前各種思想體系的性質、及其創始者的個性;它反過來對當代和後代的思想和制度發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哲學史必須力求把每一種宇宙觀放在它適當的背景中,把它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的一部分,把它同它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文化的、政治的、道德的、社會的和宗教的因素聯系起來。」
但是,我們在「西方哲學史」希臘哲學中看到的卻是,不管是對元素論、原子論、物活論;還是對於心靈論。「智者對所有這些理論都抱否定態度,斷定解決宇宙問題的嘗試是徒勞無益的。其理由是,在這個領域里不可能取得確實的知識。」⑴
於是,蘇格拉底「以對話的形式引申出真理的藝術」⑵、柏拉圖的「理念論」遂成為西方哲學的中流砥柱,而「宇宙觀」則被交給了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上帝去掌握。因此,也就出現了近現代科學上牛頓的皈依之舉和霍金、溫伯格面對「大爆炸之前」問題追問的精神「顫抖」。
同樣,在馮達文、郭齊勇主編的《新編中國哲學史》緒論——「三皇」傳說提供的文化意蘊中載:「中國古史又有伏羲氏的傳說。大概成書於戰國年間的《周易•系辭下》稱: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
這表明,伏羲氏的故事,與有巢氏、隧人氏、神農氏的故事一樣,透露出的主要是作為中國文化源頭的先秦時期的觀念走向與西方和印度傳統不同的、濃重的『人間性』。」⑶
在這里我們無意辨析中國哲學史中所表現出的概念隨意性、名詞混淆性和學術內在規范的缺失。我們所要指出的是通過上面兩段引述,所證明的自先秦之後、古希臘開始,中、西哲學的一個共同的認識論轉向:從對自然的探索轉向了對社會統治理念的尋求。以至20世紀末,在東西文化之間差異的加深和加劇的歷史現實中,出現了越來越強烈的「文明沖突論」。
從而,我們發現,西方宗教觀念產生的來源不是人類對於自然原理的追索,而是對社會統治的期待。更為可悲的是由此帶來的思想混亂,即統治者對「宇宙觀」的漠視和宗教對上帝、真主、神的固守。至此,我們也將更加清楚伽利略被監禁前嘟嚷「反正地球在那兒轉呢」時的內心痛苦,以及布魯諾在火堆上依然堅貞不屈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們所堅持的是:無論上帝交給宗教裁判所什麼樣的權力,雖然人身可滅,但是宇宙的自然法則卻是永世長存的。
與此相反,我們本土的道教,其宗教觀念,卻一直未有對「宇宙觀」的離異和屏棄。甚至,紫陽真人對那些游離了「宇宙觀」本象而誤求金丹大道的方術學者直斥為:「迷迷相引,無有出期。」⑷
而其承繼的正是天台真人張伯端悟真詩篇《西江月》:不辨五行四象,哪分朱汞鉛銀。抽添火候未曾聞,早便稱呼居隱。不解自思己錯,更將錯路教人。誤他永世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⑸
並論曰:「惟於有形質之中,而得其無形質之用。則自粗造精,超凡入聖,始得鉛汞之秘矣。」⑷
從這一問題出發,我們深深感到一直被眾多注家忽略和輕視,被沈善增先生特別關注而又錯解的,關於《道德經》第四章「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⑹一句中的「帝」字的解釋,日益緊迫地被提高到《道德經》注釋的規范確認上來。
因為這一「帝」字,在《道德經》中雖然只出現一次,但是,它卻不僅關繫到作為一個思想體系的《道德經》之宇宙觀的背景,而且更直接涉及到《道德經》理論體系的科學性證明。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的宇宙觀。
「我國早在春秋時代就已經完整地建立起北斗極星、四象、九宮、二十八宿體系。四象即指春天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看到的星象。(古人)形象地命之曰蒼龍、朱雀、白虎、玄武。每一象又分七舍,月亮大約每天經過一舍。這四象又分別稱為東宮、南宮、西宮和北宮,再加上北斗極星所居之中宮,共為五宮。中宮以北極星(太一星)為中央,包括北斗七星所在的拱極區。北極星有帝星之稱,居中不動,眾星拱衛,形成巍峨的紫微宮。北極星是紫微垣中最明亮的一顆星,位於天極之中,成為定向的中心坐標。⑺
「《靈樞•衛氣行》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昂為緯,虛張為經。』以上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古人已經有了『天球』概念。就是說,以觀測者為圓心,以無限長為半徑,南北為經,東西為緯,以周天二十八宿為標記。這個天球,以北極星(又稱太一、天心)為軸心,北斗七星為樞機,自東向西不停地旋轉著。⑻
「古人以春天的天象為觀察起點,《說卦》曰:『帝出乎震,震東方也』即為佐證。每年春,『龍星』出現於東方地平線上,為春耕之始。」⑼
譚結實在其《千古絕唱璇璣圖》中則解釋為:「古人把『北斗七星』稱為『璇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旋轉的機械。據《星經•北斗》的解釋,北斗七星俗稱『七星杓』,七顆星的名稱分別是:一曰天樞;二曰天璇;三曰天璣;四曰天權;五曰玉衡;六曰開陽;七曰搖光。從天璇、天樞間的距離,延長約五倍遠的天空,有一顆亮度為二級的星就是『北極星』。
古人認為:在茫茫宇宙中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搖動把柄,使力天權,推動機械,轉動天樞,從而使滿天星斗都圍繞天心(即北極)旋轉不停。
正如孔穎達為《書經•舜典》作疏時所說:『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是王者正天文之器』。因為在渾天儀(璇璣)上有一個圓盤,安在一個光滑的玉軸上,可透明的圓盤上刻有360度,可以觀察天象。同樣地把360度劃分為每15度一格,就定出了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和二十八宿在星空的位置及七十二候象。」⑽
為了簡化稱呼,同時也為了與「地心說」、「日心說」宇宙觀通約,我們將中華古文明的宇宙觀定義為:北極軸心說。
其次,在道教方面。
北京白雲觀三清閣、四御殿內供奉的4位大帝,其中之一就是執掌天經地緯和日月星辰四時氣候運行的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其三,關於郭店考古文獻《太一生水》與《道德經》的內在關聯。
安樂哲、郝大維在《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著作中闡述道:
「我們可以假設:如果說《太一生水》在其演化這一方面不屬於《道德經》的一部分,那麼,它起碼也應該是第64章修訂改進本的一個詮釋性評著。
文本問題之外,更大范圍來看,《太一生水》的重要性在於這對於我們如何理解道家宇宙觀給予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說明。該文獻簡直就是我們所知的中國宇宙論的最早記錄。這不僅非常重要地使我們看到了《道德經》其他篇章中那些簡約、隱含的宇宙論意向(比如25、38、42、51和52章),而且還相當明確地與這些章節的語言相呼應。」⑾
其四,更為驚奇的是:北極星是「一顆」聚星。
W•C•丹皮爾在當代學術研究繞不過去的科學史經典名著《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論及『變星』時,曾舉例說:「我們熟悉的『北極星』,由分光測量,知其含有每四日互相繞轉一周的兩星,還有一個以12年為周期的第三星,以及一個大約20000年為周期的第四星。」⑿
「雙星繞轉徹底澄清了直觀上靜止不動而又獨一而尊的『太一』『帝』星觀念,它使陰陽原理在宇宙觀的層面上又得到了更深刻地確證。」⒀
綜而觀之,在「象帝之先」一句中,無論是單字「帝」,還是單詞「象帝」,其准確的所指無疑應該是「帝星」之帝,也就是被稱為『太一』的北極星,而非其它。
何況,作為史官,又精通百家的大學問家老子,對「帝」的思考和運用,除了「帝星」的含義之外,是形成不了他的自然哲學思想體系的。
正因為如此,才有尹志華的下述觀點「邵雍認為,『老子知《易》之體者也』。王安石認為,『老子之言可謂協於《易》矣!』」⒁
我們之所以提出「北極軸心說」,並不是要復古倒退到兩千年前的認識水平。而是試圖說明像大爆炸理論的形成,並不能抹殺「地心說」、「日心說」的歷史一樣,只為著確切地描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第一軸心時期」,中華民族的偉大的科學成就和破解《道德經》的大門。
尤其是意在表明,由於現象世界的誤導和欺騙性,使得人們一旦離開了科學發展的觀念,一意固守習慣的成見給人帶來的災難和不良後果。很顯然,如果周文王和周公旦若是清楚「太一」「帝星」是「聚星」,又有著雙星環繞的事實的話,也許就不會出現以「乾」為首的《周易》思想體系和「周禮」的確立。孔子、司馬遷對待老子的態度,也勢將更加清楚和明確,而不會再做「猶龍」和「隱士」之言。董仲舒的「天人感應」之論也就不會神乎其神地「獨尊儒術」,而能夠進入科學的領域,為中華民族造福了。
❾ 《道德經》本質上是一本怎樣的書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2][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作品名稱
道德經
外文名
Tao Te Ching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
莊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國中後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道家學說匯總
列子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相傳戰國列禦寇所著,後被尊為《沖虛真經》,其學說被古人譽為常勝之道。《列子》是中國古代先秦思想
查看更多
快速
導航
創作背景作品鑒賞價值影響歷史評價歷代注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1]。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元·趙孟頫·道德經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作品鑒賞
綜述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8]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❿ 《道德經》講了什麼
您好!
整部《道德經》五千言,都是從不同的層面引導世人追問「我專是誰」。老子屬堅信,一旦知道「我是誰」,整個宇宙的奧秘都將被打開。
從古至今,《道德經》所享有的盛譽,讓很多人為之著迷和自豪。但是很多人讀起來道德經又會覺得艱澀難懂,不知道道德經到底在講什麼。
系辭傳里的一句話:「一陰一陽之謂道」,其實就是高度概括了什麼「道」,《道德經》的「道」也就是一陰一陽。陰陽理論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基因,伏羲一畫開天,始有陰陽,然後生萬物,陰陽衍生出八卦,八卦又構成六十四重卦。老子的《道德經》用陰陽理論來解釋,從頭至尾,都在向人們闡釋一個「有陰就有陽,陰極必反」的道理。而這也是老子最先提出的一種樸素的辯證法,這比西方哲學的辯證法要早很多年。
比如道德經所言: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等一系列對立的概念,實際上就是一陰一陽,老子不僅指出了陰陽的對立,更指出了它們彼此之間共同的關系,即兩者相比較而顯現,相對應而依存。這不是辯證法是什麼?這講的都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