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瑜伽經道德經

瑜伽經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2-11-13 06:09:51

⑴ 巴坦加里的瑜伽經怎麼樣

每一個古老民族都有它傳承至今並惠澤今人的瑰寶,中國有道德經、黃帝內經,印度有佛經和瑜伽經。這些用文字保存下來的經典,都是先聖們用生命悟得的宇宙真理。 現今的時代,經典都容易被誤讀。曾經的瑜伽和中國的道家、印度的佛家一樣,學習是為了達到天人合一。身體的鍛煉很重要,但那隻是浩瀚瑜伽知識中的一小部分。昨天晨瑞老師還說到,瑜伽有八個分支,體位法只是其中的八分之一。瑜伽經里告訴我們,約束心靈的變化就是瑜伽。瑜伽是依據身體與心靈的控制。「印度最偉大的哲學聖典之一《卡塔優婆尼沙》形容瑜伽是『人類身體的感官完全被控制及無知覺』。就像中國傳統文明中的」太極「是一樣的。印度人認為身、心、靈是相互聯系的,身體的健康取決於心靈的安寧,瑜伽是依據這個基本哲理發展出來的。」 「瑜伽經的內容既緊密又簡潔,一定要慢慢地念,小心地念,並帶入冥想。這時,你就可以用『心』來學習一些最重要、最有用的知識。這本書不像一般流行小說(快速看完後丟擲一邊),也不是一本以哲學和理論來充實內心的博學書籍,它是一本實用手冊,你每看一次,就會吸收得更多,進而幫助你成長。所以,就讓我們慢慢地學習吧。不管我們知道多少,讓我們練習它,不斷地練習——練習是瑜伽最重要的精神,我們就能找到我們的心靈通道。 這段話是本書的講述者沙吉難陀大師寫的序,我認為最適合拿來做書評。立志學習瑜伽的人,有兩本經典是必讀的,就像佛經里的《金剛經》和《心經》,一本是最神聖的《薄珈梵歌》,另一本就是最完整的經典《巴加坦里的瑜伽經》。 本書時沙大師對《巴加坦里的瑜伽經》的解讀,針對每段經文都有他的講解。」在這短短的一百九十六句簡短經文里,所有的瑜伽學問被清楚地描繪出輪廓:包括它的目的、需要的練習、學習途中遇到的障礙、如何排除障礙以及從練習中得到成果的精確描述「。 作為一個瑜伽修行者,對待此書最好的態度是:信受奉行。願每一位立志於修行瑜伽的朋友都從中受益,並努力練習約束控制你的心靈,而不是只專注於你的體位和動作是否完美。

⑵ 瑜伽的十大經典名著

瑜伽村/中國瑜伽村

瑜伽不僅是體式練習,它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學習瑜伽不能只練體式,還應該通過閱讀那些公認的瑜伽經典著作,了解瑜伽的發展歷史、瑜伽哲學和瑜伽文化。這里,澳盟瑜伽教練培訓學院向瑜伽愛好者推薦10本瑜伽經典名著,它們或許可以幫助您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瑜伽。

1.《瑜伽經》

對於瑜伽而言,《瑜伽經》的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成書於公元2世紀,是古典瑜伽的標志,由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記載了古印度的大師們關於神聖、人、自性、物質觀、身體、精神、梵文語音幾乎所有范圍的深邃的論述。書中充滿對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訴人們最為根本的道德。它是每一位瑜伽愛好者必讀的第一部經典。

2.《薄伽梵歌》

這是一部偉大的聖書,和練習瑜伽的人關系最為密切。《薄伽梵歌》講述的是古代印度的一場大戰之前,大神奎師那和王子阿周那的對話。這些對話中蘊含著瑜伽的哲理,可謂是一字千金。《薄伽梵歌》是每一個修習瑜伽的人必讀的一本書,書中的道理永遠也講不完,當你認為自己已經理解了時,再看一遍,你總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由於書中的道理是如此重要,《薄伽梵歌》簡直就是一部通篇充滿了智慧、道德、力量和自性的盛典。

3.《哈達瑜伽之光》

《哈達瑜伽之光》是眾多梵文哈達瑜伽經典中最完整、最系統、古老與現代相結合的獨特著作。本書不僅詳細介紹了哈達瑜伽的體位法、調息法、身印、三摩地四支共385節經文,闡釋了哈達瑜伽的技術精髓和要點,還揭示了瑜伽技術背後蘊涵的博大豐富精深的瑜伽文化,足以讓瑜伽練習者真正體悟到身體健康、內心平和、生命覺悟的瑜伽生活方式,抵達瑜伽至高的三摩地境界。

need-to-insert-img

4.《勝王瑜伽禪定之道》

《勝王瑜伽禪定之道》的主題是介紹勝王瑜伽的修煉方法,它的內容包括作者辨喜在美國紐約給學生上課的時候的幾篇演講。作者辨喜是瑜伽發展史上最偉大的導師,第一位將瑜伽傳播到西方的人,印度偉大的民族英雄,近代哲學家,社會活動家、印度宗教改革家。辨喜之於瑜伽就如孔子之於儒學,沒有辨喜,就沒有現代瑜伽的誕生。

5.《瑜伽之光》

《瑜伽之光》被譽為現代瑜伽聖經。作者B.K.S.艾揚格是目前在世的全世界最偉大的瑜伽導師,享有國際盛譽,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排行榜。這本《瑜伽之光》已被翻譯成17種語言在全球出版,一直是最為暢銷的瑜伽書籍。艾揚格大師在書中首次向全球全面介紹了瑜伽的練習方法,細致講解了瑜伽呼吸控製法和清潔法,特別講述體式的要點及益處,並親身完美示範了200個瑜伽體式的完整技巧,配以592幅珍貴照片。《瑜伽之光》中還有艾揚格大師親自設計的共300周的瑜伽周練習計劃,可以使瑜伽初學者循序漸進達到高級階段。

6.《瑜伽之心》

印度現代瑜伽的復興,有一個人居功至偉,他就是現代哈達瑜伽之父克里希那瑪查雅,他教導出了世界知名的瑜伽大師,包括阿斯湯伽瑜伽的帕達比·喬伊斯,經典體位法的茵佐·戴維,正位法的B.K.S. 艾揚格,以及他的兒子德悉卡恰,其影響遍及全球。《瑜伽之心》由德悉卡恰所寫,在這本書中,德悉卡恰呈現了其父瑜伽系統的精華,以及自身的實修進路,使其成為從遠古大師至現代世界的瑜伽傳承的里程碑。

7.《心靈瑜伽:改變生命能量的20個法則》

本書集結了國際權威瑜伽泰斗宗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精神顧問及印度知名吠陀哲學尊者斯瓦米韋達•帕若堤的瑜伽修習演講精義,是不容錯失的智慧能量書,引領你獲得從內而外的全方位身心健康、啟航駐顏益壽的安泰生命。斯瓦米韋達•帕若堤在全球教授瑜伽、指導人們的精神生活已有60餘年,是瑜伽科學和哲學界的權威人物,被譽為國際瑜伽界泰斗之一。

8.《瑜伽:氣功與冥想》

《瑜伽氣功與冥想》是一本比較完整、內容詳盡、頗具權威性的著作。瑜伽大師柏忠言和他的弟子外籍華人張蕙蘭多年從事修習和教授瑜伽功法,對瑜伽功法有較深的造詣。中國瑜伽愛好者不可不讀《瑜伽氣功與冥想》。

9.《瑜伽解剖學》

《瑜伽解剖學》,美國著名的解剖學、調息和人體運動專家萊斯利.卡米諾夫的著作。本書將瑜伽與人體解剖學知識融為一體,通過彩色的、詳細的解剖圖對傳統瑜伽的五個基本體式、站式、坐式、跪式、仰卧式、俯卧式、進行了具體的描述,主要介紹了75個瑜伽姿式的名稱、分類與級別、關節活動、肌肉工作機制、被拉長的肌肉、難點說明、調息等內容。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從解剖學角度剖析了瑜伽的具體動作和呼吸、體位的關聯、並對瑜伽姿式的結構和原理以及瑜伽本身給出了深入的理解和領會,目的在於為從事瑜伽運動(學習、教授、研究)的人們介紹有關瑜伽的至關重要而又實用的解剖學知識。

10.《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以幽默輕松的筆調,一連串生動有趣真實的生活故事,寫出了文學史上罕見的一位開悟聖人生平的體驗及內在的感情世界。此書曾榮登1997年《洛杉磯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先後被譯成18國文字,被公認是「現代靈性書籍的經典之作」。它因為受到喬布斯的喜愛而被世人熱捧。這本書的作者帕拉宏撒·尤迦南達是印度著名的瑜伽大師,曾在西方國家傳播瑜伽近三十年

⑶ 瑜伽的奠基經典《瑜伽經》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撰寫的《瑜伽經》,賦予了瑜伽所有理論和知識,在這部著作里,他闡述了瑜伽的定義、 瑜伽的內容 、瑜伽給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經有了很長的實踐期,但是沒有任何人給瑜伽一個系統的解釋,帕坦伽利創造了一個整體的瑜伽體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種理論,不是存在與理論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個實踐,如果要成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論瑜伽,而是實踐瑜伽,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瑜伽人。帕坦伽利對瑜伽目的明確到:瑜伽教授如何控制大腦(CHITTA)。
所以帕坦伽利被尊為瑜伽之祖。
從宗教上說,《瑜伽經》是屬於婆羅門教哲學,這和佛教是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
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一個最高的本體----梵。(強調靈魂的屬性)
佛教認為:事物是沒有本體的,只有實相。(強調靈魂的特性)
但是《瑜伽經》所述內容和佛教禪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因為瑜伽是佛學的修行技法。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學院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執行總監呂薩先生所說:「 瑜伽是靈魂的科學,是修行的科學,是所有宗教的基礎,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與方法在《瑜伽經》里都說盡了。瑜伽好比是麵粉,而世上各種宗教好比包子、饅頭、麵包、蛋糕等等 。」
婆羅門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時期,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最高實體 ----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這個中國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
瑜伽經由梵文寫成,在翻譯上非常困難。現存的英譯本有數十種之多,但譯法各有不同,有時分句也不一樣。
偉大的瑜伽聖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是瑜伽學派的根本經典。經文記載了古印度的大師們關於神聖、人、自性、物質觀、身體、精神、梵文語音幾乎所有范圍的深邃的論述。《瑜伽經》指引瑜伽者完成性靈的旅程,書中充滿對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訴人們最為根本的道德,書中的所有智慧並不能被後人完全解釋,歷代大師不斷的撰寫關於《瑜伽經》的書籍。瑜伽經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處處的體現。
《瑜伽經》大約成書為公元前三百年,而歷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關的修煉了。帕坦伽利的偉大在於他不加偏見地系統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派哲學所承認,瑜伽也因此影響了印度的各種哲學而取得了印地語明的核心地位。
Osho講解帕坦伽利的《瑜伽經》有十卷,要看完全部十卷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因此有一位資深的德國瑜伽老師將它濃縮成上、中、下三冊《瑜伽之書》。由台灣謙達那翻譯成中文。

⑷ 佛法承認瑜伽經嗎

承認的。
在《金剛經》里,佛陀曾說過,「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版有差別」,講的就是各權種思想體系相互爭執的本相,也就是說,宗教的本質原本都一樣,但是卻因為創始人(准確的說應該是「發現者」)本身的文化程度、社會背景、成長環境、領悟能力、表達與溝通能力等的不同,而造成了差異。所以佛教尊重一切追求事務真理、探索宇宙真相的人或事理

⑸ 瑜伽哲學講了什麼

現代人練瑜伽的好像越來越多,那麼其實是有瑜伽哲學這種說法的,你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瑜伽哲學講了什麼

CHAPTER 1 前三個原則

人類的本性中隱藏著巨大的潛力,當人們不斷認識它的時候,人們就會顯露出從未有過的力量和品性,就會發現自己內心充盈著光和熱。

CHAPTER 2 思維原理

當我們學會“用心”去做事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從智力這個層面上掌握了本能思維,從而將其轉入心理作用中。

CHAPTER 3 精神構造

你應該毫無私心雜念地信仰神靈,要用你的心,用你的精神,用你的思想,用你的意識,用你的力量去相信他、愛他,你也應該像愛自己那樣地去關愛身邊的所有人。

CHAPTER 4 人類的光環

當人們開始挖掘並開放心靈的時候,就會越來越不被來自於本能思維、智力、精神思維的短暫情感、情緒或感受所折磨,相反,他們會以平靜、平和的心取而代之。

CHAPTER 5 思想動力

改變環境和氛圍的主導權確實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只要你的思維模式和內容改變了,你周圍的一切都將隨之發生變化。盡管過去的習氣依然存在,但是隨著新的高尚思維的補充和增加,精神世界裡的糟粕終將被剔除,最後只留下有用的精華。

CHAPTER6心靈感應和洞察力

在用心靈之眼去感應遠處的場景時,不管有意還是無意,人們都會在自己和遠處的景觀之間建立起一條心靈隧道,以使千里眼通過此隧道獲得所需要的信息。

CHAPTER 7 人體的磁性

如果一個人在頭腦中時刻提醒自己要加強吸收氣能的精神力量,那麼,在其正常呼吸中或正常飲食中,他就會按照修行密法的規則而吸收到超乎尋常的大量氣能,最終獲得強大的力量。

CHAPTER 8 密法治

人體有著極強的自然復原能力,而獲得此力量就像我們享受空氣和陽光一樣簡單,人們無需為此而付出任何代價,只要你認真關注它,就可以從中受益。

CHAPTER 9 心靈感應

專注於自我暗示的精神中,認真地觀想,只要有可能,就在腦海中形成一幅自己正處於健康狀態的圖畫。就像自己希望的那樣,專注於觀想健康的身體,你就一定能夠用此種氣治療的方法重新獲得健康。

CHAPTER 10 靈性世界

當一個仍處於低級狀態中的心靈已經做好充分准備時,假設有另外一個已經高度開發過的心靈給了他很多精神上的引導和幫助,那麼低級狀態中的心靈就可以吸收這些幫助,從而使自己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CHAPTER 11 越界

當自我從肉體上緩慢離開時,從孩提時代到暮年時期的一幕一幕畫面都像放電影一樣在其精神視野中展現開來,隨後,自我進入了性靈體中。

CHAPTER 12 精神演變

瑜伽哲學認為,人類是永生的,我們所認為的死亡不過如黎明前的黑夜一樣,正處於蘇醒前的熟睡狀態;死亡不過是暫時性的失去意識的狀態;生命依然在繼續,其目的是為了不斷地成長、成熟及綻放自我。

CHAPTER 13 精神因果定律

我們每個人都要接受的一個最大忠告就是,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而且所有人的心性都是一樣的。

CHAPTER 14 成就之路

不管任務本身多麼令人討厭,一旦我們認識到自己是誰,以及為什麼這個任務要讓我們來完成,就一定會愉快地接受它。如果平靜在心、知識在手,再悲慘的奴役都會比沒有平靜、沒有知識、沒有信念的君主幸福。

瑜伽修持者開始只有少數人,一般在寺院、鄉間小舍、喜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帶修持,由瑜伽師講授給那些願意接受的門徒。以後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間流傳開來。而今的瑜伽,已經是印度人民幾千年來從實踐中總結出的人體科學的修煉法。瑜伽有其一套從肉體到精神極其完備的修持方法,當今的瑜伽不僅只屬於哲學和宗教的范疇,而是有著更廣泛的含義和更強大的生命力。這本《瑜伽哲學》是一門普及瑜伽知識的基礎讀物,為瑜伽在西方推廣起了重要作用。

瑜伽經是一本什麼書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patanjali)撰寫的《瑜伽經》,賦予了瑜伽所有理論和知識,在這部著作里,他闡述了瑜伽的定義、 瑜伽的內容 、瑜伽給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經有了很長的實踐期,但是沒有任何人給瑜伽一個系統的解釋,帕坦伽利創造了一個整體的瑜伽體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種理論,不是存在與理論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個實踐,如果要成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論瑜伽,而是實踐瑜伽,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瑜伽人。帕坦伽利對瑜伽目的明確到:瑜伽教授如何控制大腦(CHITTA)。

所以帕坦伽利被尊為瑜伽之祖。

從宗教上說,《瑜伽經》是屬於婆羅門教哲學,這和佛教是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

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一個最高的本體----梵。(強調靈魂的屬性)

佛教認為:事物是沒有本體的,只有實相。(強調靈魂的特性)

但是《瑜伽經》所述內容和佛教禪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因為瑜伽是佛學的修行技法。正如印度帕坦伽利瑜伽學院中國分院呂薩院長所說:“ 瑜伽是靈魂的科學,是修行的科學,是所有宗教的基礎,所有宗教修行的最根本道理與方法在《瑜伽經》里都說盡了。瑜伽好比是麵粉,而世上各種宗教好比包子、饅頭、麵包、蛋糕等等 。”

婆羅門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時期,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最高實體 ----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這個與印度佛教禪定修行方式類似。

瑜伽經由梵文寫成,在翻譯上非常困難。現存的英譯本有數十種之多,但譯法各有不同,有時分句也不一樣。

偉大的瑜伽聖者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經》是瑜伽學派的根本經典。經文記載了古印度的大師們關於神聖、人、自性、物質觀、身體、精神、梵文語音幾乎所有范圍的深邃的論述。《瑜伽經》指引瑜伽者完成性靈的旅程,書中充滿對身心世界的探索,告訴人們最為根本的道德,書中的所有智慧並不能被後人完全解釋,歷代大師不斷的撰寫關於《瑜伽經》的書籍。瑜伽經的思想在瑜伽者的生活中處處的體現。

《瑜伽經》大約成書為公元前三百年,而歷史文物表明瑜伽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就有相關的修煉了。帕坦伽利的偉大在於他不加偏見地系統整理了當時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派哲學所承認,瑜伽也因此影響了印度的各種哲學而取得了印地語明的核心地位。

Osho講解帕坦伽利的《瑜伽經》有十卷,要看完全部十卷需要花較長的時間。因此有一位資深的德國瑜伽老師將它濃縮成上、中、下三冊《瑜伽之書》。由台灣謙達那翻譯成中文。

⑹ 常讀常新的世界名著有哪些

讀了好多遍且常讀常新,每次都有新收獲的經典書籍有:《西遊記》,《三國演義》,《小王子》,《生命的升進》;《踏上尋真路》;《瑜伽經》;商竭羅大師的代表作《真我的知識》;黑塞的代表作《希達多》;《回到你心中》;《奧義書》;《博伽梵歌》;泰戈爾的《吉檀伽利》等作品;紀伯倫的代表作《先知》、《沙與沫》;《道德經》;《大學》;《霎哈嘉瑜伽靜坐法初階》;《教育與啟迪》;托爾斯泰的《復活》;《論語》;但丁的《神曲》;錫·瑪塔吉的名著《超越現代》;《壇經》;《莊子》;《摩訶婆羅多》;《聖經》;《羅摩衍那》等書。

⑺ 為什麼讓女人喜歡的往往不是一個老實人

女人說:「我想要個溫柔的,對我好的,照顧我的,能讓我感覺到安全的男人。」

這是每個女人對男友的一致標准。但如果你直接把這些感覺給了女人,那你一定會被出局---game over,因為她覺得你無聊。女人給了每個追求者如何追到自己的途徑,但全部都是假的。她們騙了我們,真正正確的道路需要我們自己探索,跟我來!!

追求幸福,快樂,利益,認同,美好,是人的天性,任何人都想得到這些,女人更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害怕失敗,痛苦,否定,殘酷,人的天性是趨利避害,但是追求幸福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因為我們從無法擺脫厄運。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理解到一個讓我解脫又讓我深陷沉思的答案:苦難的存在是為了讓人體驗到幸福,快樂的存在是為了讓人經歷失魂落魄。所謂的正能量和負能量並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夥的。在我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並沒有感覺悲傷,而是立馬將它加入到了連招里,也就是你們看到的癮頭理論---如果你想讓一個女人體驗到你的好,那你就必須足夠的壞。單純的「好」就是多餘的,犯賤,飢渴,讓人嫌棄的,用「壞」作為前提的「好」才會變得值錢。

《道德經》有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白話文翻譯過來就是說: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

道德經想要說明的觀點就是:好與壞並不能單獨存在,需要相互依存進行對比。女人確實是因為一個男人對她好才選擇留下來,和你共患難,和你經歷愛情,但是你想讓女人體驗到你的「好」,那你必須要用你的「壞」去凸顯它,用你的「壞」去證明你「好」的存在,否則全是「好」,用不了多久,你的好在女人眼裡就是理所當然。

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會把挑戰測試,以及標准,規則這些讓女人不舒服的技巧放在連招的前面,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丑話說在前面,把不好的東西先給它藝術化的呈現,那麼好的東西人們就更容易接受了。規則,永遠是讓人感覺不舒服的東西,但是一個男人必須要有規則,因為這能讓戀愛游戲得到保障,順利的進行下去。

所以----「一個男人的壞,並不是靈魂的腐爛,而是順應天道,本該如此。」

《瑜伽經》是古印度的經典,它的重要性並不在《道德經》之下,它站到了靈性的視覺角度,去觀察人性,將一切問題用非對非錯的方式給你解釋的清楚明白。這是我很小的時候讀過的一本書,我TM從來沒有想過它的教義可以用來泡妞,但我確實這么幹了,我將我所學一切都用來了泡妞。

在瑜伽經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能量模型,這個模型看似簡單,但已經將世界運行的規律解釋的清楚明白。

人在經歷任何一個事物之後,都會感覺到情緒的上升,然後達到極限,接著是下降,最後跌入谷底,就像你泡到一個妞,開始會感覺幸福愉悅,然後到了幸福的極限,之後就會慢慢覺得無聊,最後跌入谷底想要分手。自人類誕生以來,歲月的洗滌並沒有讓我們的情緒循環規律有絲毫的變化。女人也同樣如此,能量的變化需要調節,情緒需要刺激。

瑜伽經對於功名利祿這些沒有絲毫的追求,它更重視的是人的「體驗」所謂體驗你可以理解為「看見」但不是肉眼的看見,是一種 「覺知到」。如果你讓女人長時間處於幸福愉悅的狀態,她就會變得盲目,無視。對於幸福和快樂進入一種不可見的狀態。就像你讓一個人天天坐到沙灘椅上曬太陽連著一個月,他就不會感覺這有什麼幸福的,但是你讓一個人勞作或者運動一天,再讓他躺在沙灘椅上,他就會感覺無比的舒服放鬆,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人生。

——近苦得愛

當你一旦看到女人在戀愛中對於你的態度或者她的處境不以為然的時候,你就要明白,危機已然來臨,但調整時機也已經到來。沒有人想讓女人覺得在自己身邊是無聊的,但想要女人不無聊,就得改變她情緒的循環模式,你就必須要讓女人脫離出來自己的舒適區域,把她移動到幸福快樂的相反面,其實吵架是可以增加倆個人的感情的,當然這是極端的做法。冷凍,或者製造讓女人覺得不容易得到的獎品性,是我的慣用伎倆。長時間的甜言蜜語,會讓女人進入舒適區,她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你長時間否定一個女人,她也會在否定中進入舒適區,也會變得不以為然,破罐子破摔。,好與壞根據情況對症下葯。

另一種調整對方情緒能量的方式就是換一個新的模板,進入一個新游戲,最簡單的來說,如果你和女人做愛每次開始的方式一樣,姿勢,地點都不變,很快女人就會無聊。如果你和女人約會永遠都是吃飯,看電影,睡覺,那麼女人也會無聊,「新」對於能量和情緒的刺激永遠是最快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它的切入口是從上升點切入,這也就是為什麼潮人,花樣百出的酷男,永遠那麼讓女人迷戀的原因。這是一種效果極強的方式。

嗨,兄弟,你是不是感覺自己的生活雖然舒適但是很無聊,你的生活也無法吸引女人,那你早就該脫離你的舒適區了。改寫對於自己的認知並作出行動,就能改變女人對你的感覺,一個新的你。

「變壞並不是目的,而是讓女人體驗美好的階梯,去勇敢的變壞吧」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需要等,但愛情這件事你無需再等。即刻添加微信eq0501領取一份獨家系統性的戀愛模型,讓你的女神倒追你。

⑻ 看什麼書能讓心靜下來

看以下這些經典書籍都是可以讓人心靜下來的:

泰戈爾的《飛鳥集》、《吉檀嘉利》等詩集;毛姆的代表作:《刀鋒》;黑塞的代表作《希達多》;《道德經》;《論語》;《大學》;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復活》;印度古經典《瑜伽經》、《奧義書》、《博伽梵歌》;拉瑪那 瑪哈希的《回到你心中》;《生命的升進》;《踏上尋真路》;《莊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聖經》;《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等。

⑼ 瑜珈經的作者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時,印度大聖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創作了《瑜伽經》,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真正成形,瑜伽行法正式訂為八支體系。帕坦伽利是一個對瑜伽有巨大意義的聖人。他撰寫了《瑜伽經》,賦予了瑜伽所有理論和知識,在這部著作里,他闡述了瑜伽的定義、 瑜伽的內容 、瑜伽給身體內部帶來的變化等等。在帕坦伽利之前,瑜伽已經有了很長的實踐期,但是沒有任何人給瑜伽一個系統的解釋,帕坦伽利創造了一個整體的瑜伽體系。帕坦伽利指出,瑜伽不是一種理論,不是存在與理論之上的,它更多的是一個實踐,如果要成為一位真正的瑜伽人,不是理論瑜伽,而是實踐瑜伽,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瑜伽人。帕坦伽利對瑜伽目的明確到:瑜伽教授你如何控制你的大腦(CHITTA)。
從此帕坦伽利被尊為瑜伽之祖。《瑜伽經》被奉為瑜伽的聖經。
從宗教上說,《瑜伽經》是屬於婆羅門教哲學,這和佛教是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
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一個最高的本體----梵。(強調靈魂的屬性)
佛教認為:事物是沒有本體的,只有實相。(強調靈魂的特性)
但是《瑜伽經》所述內容和佛教禪定的方式是基本相一致。這要關繫到兩個宗教的產生和發展。
婆羅門教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文明的時期,婆羅門教認為萬物有最高實體 ----梵,修行者的至高境界是要「梵我合一」。
帕坦伽利在《瑜伽經》中記載的八支分法:
1) 制戒(Yamas):是指外在控制,宇宙的道德戒律。
2) 遵行(Niyamas):是指內在控制,通過自律進行自我凈化。
3) 體位(Asanas):是指瑜伽姿勢,也稱調身。
4) 呼吸控制(Pranayama):是指有節律呼吸的,控制呼氣。也稱調息。
5) 制感(Pratyahara):精神從感覺和外部事物的奴役中解脫出來,是指感覺消失,控制內心,也稱調心。
6) 專注(Dharana):集中注意,一心一意。
7) 冥想(Dhyana):靜坐冥想。
8) 三摩地(Samadhi):由冥想而來的超意識全部集中到靈魂中,和宇宙合二為一。

⑽ 《瑜伽經》

開篇闡述了——約束心靈的變化就是瑜伽

整個外在世界都是基於你的想法和心的態度,整個世界都是你自己的反應。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不對,全看你將它視為天堂或地獄。

你將別的想法都移除了,卻留下了我的心已放空的想法,那不是真的無思想。

心靈的變化有五種,包含痛苦的,無痛苦的。    有期望的愛無法長久維持愛雖然顯現的是一個沒有痛苦的想法,但如果出於自私念頭,最後還是會以痛苦收場

你將別的想法都移除了,卻留下了我的心已放空的想法,那不是真的無思想。

不要去創造一些會有回報的想法,忘記你的自私,讓別人快樂,那麼你將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了。

練習瑜伽,我們必須具備三種特質,耐心,熱心和信心。當你練習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間斷,盡一切努力熱忱,這個練習將穩固不移。

練習瑜伽,我們必須具備三種特質,耐心,熱心和信心。

書中引用了一個印度盛典里的小故事:

        聖人納拉達到處旅行,有一天他經過一座森林,看到一位瑜伽修行者已經打坐了很久很久,螞蟻已經在他身體四周築了一座蟻丘。

    瑜伽修行者看到娜拉達請他去問問濕婆神,自己還要坐幾生幾世。

    納拉達答應了,走了好幾里路,看到另一個人,這個人高興得又唱又跳。同時看到他也請求去問濕婆神同樣的問題,得又唱又跳多久。

    多年後瑜伽修行者見到娜拉達,得到還要再等四世的消息,開始大叫和悲傷地慟哭。

    第二個人得到納拉達的回答是,還要等跟樹上葉子一樣多的世代。

    「哦,就這么多啊,至少這些世代可數,我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了,謝謝神」

    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如果你很有耐心,心又堅定,你所做的也會比較完美,如果你的心不堅定,著急得到結果,你的心已經被擾亂了,被擾亂的心所做出來的事是沒有品質的,所以不僅僅是你練的有多久,而是練習時是否有耐心,是否有熱忱,是否有品質

能自我掌控意識,對看到或聽到之物不產

生慾望,就是不執著。

所有的慾望都帶有顏色,你將心著上色彩的那一剎那,一個漣漪就形成了,就像把一塊石頭扔進平靜的水裡,它會產生水波。當心被一個接著一個的慾望投擲時,心是無法得到休息與和平的,以一個得不到休息的心去練習瑜伽,是沒有辦法穩住的。

      了解了真實自我,而能對任何事都無欲無求,即使是對內在的本性特質亦無所渴求,這就是不執著的最高境界。

成功所需要的時間是依據你的練習,是否經由基礎的、中等的、加強的、更進一步的次第區別而有所不同的。

印度《吠陀經》說:「婆羅門的名字是OM,OM就是普羅門。」

  疾病、愚鈍、懷疑、漫不經心、懶惰、感官享受、錯誤覺知、無法達到穩固基礎、退步,這些都是使心分散注意力的障礙。

      當精神焦躁不安,伴隨而來的是憂傷,絕望和身體顫抖,呼吸不順暢。

        為了防止障礙和其他附加物的產生,最好的方法是對單一事物的專注練習。

帕坦加利把人分成四種:快樂的人、不快樂的人、有道德的人、邪惡的人。

      我們要有這四種態度:友善、憐憫、喜悅和不理會。

      把這4把鑰匙永遠放在口袋裡,如果你對每一種人用對了鑰匙,你就能保持平靜,世上沒有事情會讓你煩惱了。

正如同將物體靠近自然純潔的水晶可以擷取它的形狀與色彩一樣,瑜伽修行人的心靈變化逐漸減少也會讓其變得清澈、安定,達到對於認知者、認知的事物與知識三者沒有分別的境界,這種冥想的最高境界就是三摩地。

如果每做一些事,心裡都能默念:「願以此奉獻給神。」心靈就會獲得自由與寧靜。

  試著不要為了自己而擁有任何東西,要覺知到你只是一個委託人,暫時留住東西,而非一個擁有者。事物一旦成熟就應該順其自然的持續往前,所以奉獻是真實的瑜伽。

無知、自我中心、執著、憎惡和堅守有形體的生活,是練習瑜伽的5大障礙。

        由於自我的無知,產生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本位主義;由於以自我為中心,而對事物產生了執著,執著於自我享樂;由於我們所執著之事物未能如願或被帶走了,於是其阻擋者就成為憎惡的對象;最後,由於我們對事物的喜愛、執著、又害怕死亡,於是堅守著有形體的生活。

  有分別心的人,所有事情都將是痛苦的。其後果是:會因害怕失去你得到的東西而焦慮不安;導致印象留在心裡創造了新的慾望;三個本性特質,相互沖突、矛盾,從而一直控制著心靈。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持久快樂,也許會經歷短暫的快樂,但最終一定以痛苦結束。即使我們享受眼前的快樂,結果通常也是痛苦的,因為我們怕失去它。

世界是我們的工廠,當我們被送進工廠,每分鍾都有不同的經驗產生。隨著知識的開發,我們變得越來越精練。最後,我們完全了解了這個世界,就不再回到工廠了。當你不再信任世俗的享樂,便不會去追求它了。

真實、不說謊的人,其行為和結果都變得有所助益。

瑜伽不是一種盲目忠心追求的哲學。起初,是真的需要信心和信任,當你繼續練習下去,每一步都將帶給你越來越多的希望,越來越多的信心。只要我們做真實瑜伽修行人一天,我們就會有改變,進而要求更多的練習和改變。

每一次呼吸,我們都在向大自然偷竊,並不是說我們就應該停止呼吸而死亡。相反的,我們應該以尊敬的心來呼吸,用它服務別人,如此就不算偷竊。

如果只接受而不回報,我們就是小偷。

如果我們能夠完全免於貪婪與偷竊,滿足於我們所擁有的,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靈,所有的財富都將隨之而來。我們無需去追求財富,它不久便會來找我們。

只有當你能好好控制你的心,沒有焦慮、沒有個人慾望的時候,才能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知足,即可獲得最大的喜悅。

知足的意思就是維持現有的一切,不需要到外面去尋找快樂。如果有些事情來了,就讓他來;不來,也沒有關系,知足是不須去喜歡或不喜歡的。

如果有人帶給我們痛苦,不要認為他們是恨我們,而是他們在幫助我們,以凈化我們。如果能這樣想,就是真正的瑜伽修行人。

如果絢麗的話語讓我們快樂,而侮辱讓我們沮喪,那說明我們還不夠成熟,因為辱罵會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弱點。

呼吸法有三種:吸氣、呼氣和閉氣。

第4種呼吸法是專注於內在或外在事物時產生的。

當我們在誦經或冥想時產生了閉氣情形,那是很好的現象,因為只有當你的身體組織准備好了,才會產生這種現象。如果我們非常專注並且入定,呼吸甚至可能會停止數分鍾之久。

在三摩地的境界里,有時呼吸會停止幾小時,但人不會死亡,因為在這種境界下不會消耗能量,能量被保留下來了。

如果我們滿足感官,可能會有短暫的快樂,接著就會非常沮喪。能夠掌控所得到的快樂,比短暫的喜悅要持久得多,我們都應該練習成為自己的主宰,這才是真的自由、真的勝利。

冥想中,時間是沒有意義的,空間也一樣不存在,你不知道身在何處。如果你的冥想突然被打斷了,你可能會驚訝地說:「我的身體怎麼了?」在真實的冥想中,身體會被忘卻,而你超越了時間與空間,你離開了身體。

        當冥想的事物發光,好像連形象都沒有了,這就是冥想的最高境界——三摩地。

        練習注意力集中、冥想和三摩地在一個事物上,稱作三雅馬。掌控了三雅馬,將啟發知識之光。

當寧靜的心到達真實自我般的凈化境界時,就解脫了。

絕對不要只注意小事情,我們的目標是很崇高的,是永恆的和平、永恆的喜悅。不要只為一點點的平靜或一點點的喜悅、瑣碎的快樂而停下腳步。

真實的自我是永恆不變的,它永遠知道心靈是否改變。因此,它是心靈的主宰。

當你傷害了別人,你說:「我沒有傷害他,是我的心傷害了它。」

當別人傷害了你,你也應該有同樣的反應才對——「其實,你並沒有傷害我,是你的心傷害了我。所以,我不會對你生氣。」

我們應該知道,心會溜走,要把它抓回來;再溜走,再抓回來。一次又一次,這就是靈性的練習。

由於擁有完美的分辨力,即使有最好的獎賞在前,也完全沒有興趣,還能恆久地持續明辨,這種境界稱為大馬美加三摩地。

知識浩瀚無邊,當其遮蔽物和不純潔之物全被除去時,就幾乎沒有再需要被知道的事物了。

當本性的特質融入了本性,不再需要來服務真實自我,它已安住在自己純潔的本性里。於是,達到了解脫的最高境界。

熱點內容
婚姻法2018年2月新規定 發布:2024-11-20 10:15:30 瀏覽:580
交通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20 10:04:34 瀏覽:575
聯邦法院的管轄權 發布:2024-11-20 09:19:04 瀏覽:807
簡述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9:01:22 瀏覽:77
偽造處罰單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08:45:10 瀏覽:534
法院傳票委託 發布:2024-11-20 08:27:38 瀏覽:88
關於娛樂場所的使用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20 08:17:17 瀏覽:297
農村土地管理條例 發布:2024-11-20 08:03:31 瀏覽:215
刑事訴訟法219 發布:2024-11-20 07:28:08 瀏覽:80
廣東省16個地級市立法權 發布:2024-11-20 07:25:19 瀏覽: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