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辨證
⑴ 道德經最詳細的全文及註解
《老子》來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源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
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詳見與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20/19/655616_19557309.shtml
⑵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主要內容有:
1、承認矛盾存在的客觀性。矛盾(即對立統一)是事物發展的真實內容及根本動力。老子發現了事物本身具有對立雙方的矛盾,提出了具有一定辯證法意義的「反」思想。「反」這一范疇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核心。它實際指矛盾著的事物的對立雙方。
2、關於矛盾對立統一的思想。矛盾雙方在統一體中的相互結合,以及雙方處於某種平衡狀態,是客觀世界中常有的現象。正是這種平衡,為事物的變化發展准備了必不可少的條件。
3、矛盾雙方相互轉化。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矛盾雙方不僅是對立統一的,而且在一定條件下還有相互轉化的趨勢。他在《道德經》中曾說:「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十六章)。意思是說,宇宙間的事物盡在往復變化之中。由此推出一條法則,物極必反,剝極必復。
4、變化發展的辯證思想。辯證法是關於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的科學。在老子的《道德經》中,他的貴柔思想就包含著變化發展的思想。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2)道德經辨證擴展閱讀: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里。《老子》,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分為上下兩冊,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包含豐富的樸素而精彩的辨證法思想,系統揭示了事物互相對立、依存、轉化和回復的關系。他認為有無、虛實、強弱、剛柔、雌雄、禍福、善惡、美醜、長短、高下、前後等都是對立的統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他體察到事物的矛盾會相互轉化,「反者道之動」是事物運動的規律。
「反」既有相反、對立之義又有返回、歸本之義,因此錢鍾書認為,《老子》一語抵得上黑格爾論「否定之否定」的數十百言。老子論學的「正言若反」的方式,也是從「反者,道之動」中來。老子由此為中國文化提供了一種具有智慧光芒的方法論。
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在很多道觀的三清殿中,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太上老君塑像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蒲扇,居住大羅天上太清仙境,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
道教認為,老子就是老君的化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太清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道祖。
⑶ 你認為老子《道德經》的精隨是什麼
追求神性,落實本我!這是眾多夲土文明多次成功互補性融合後,提煉的精髓!
⑷ 《道德經》講的什麼內容
其中既有「道法自然」以維護宇宙和諧、促進人類持續發展的行為原則,又有「尊道貴德」的道德規范;既有「常道與可道」的真理學說,又有「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想;既有「上善若水」的高尚情懷,又有「柔弱不爭」的修養准繩;
既有「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氣骨」的生活箴言,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處世之道;既有「歸根復命,深根固蒂」的養生之道,又有「見素抱朴,少思寡慾」的價值取向;既有「愛民治國」的韜略,又有「功成弗居」的胸襟。
全文系統地闡述了道教的修道積德、處世哲理、洞察自然以及從宇宙觀的角度高度考察了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問題。
(4)道德經辨證擴展閱讀:
《道德經》不僅是道教思想的寶典,而且是人類文化歷史上的一部偉大的經典著作。以恢宏的氣勢,深邃的智慧,富有詩意語言,發天人宇宙精微之學,闡修身治國之理,倡人生真諦之奧,給人以無窮的思想啟迪。
《道德經》就像是一個智慧寶庫,其歷史與現實的重大價值是難於盡言的,只有靠讀者去細細品味,才能開啟自己心靈的窗戶,體悟到其中之奧妙,運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指引自身的生活航向。所以說,《道德經》不僅是道教的盛典,而且是人類生活的指南,有著利於社會、指導人生的功效。
⑸ 用老子的無為和辨證思想談談自己的生活和學習
一、思路
1、第一段寫無為思想。
2、第二段解釋辯證思想。
3、結合大學生實際行為。
二、看法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含有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勢、尊重自然規律的意思。老子的意思是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了。無為乃是一種立身處世的態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妄為所產生的效果。
萬事萬物均有自身的規律,我們只能順應規律,順應時代的潮流促其前進。這與辯證思想有一定的聯系。辯證思想認為,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在學習生活中,我們要客觀意識到物我的關系。不要違背自身規律,立足實踐,讓實踐檢驗我們主觀對於客觀事物產生的感性認識是否正確。努力學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糾正。要做對的事,而不是什麼事都做,卻什麼都做不好。只有按照老子的思想和辯證思維,理性思考,才能在學習生活中收獲。
(5)道德經辨證擴展閱讀:
理解辯證思維的方法:
1、主觀要自覺地適應客觀。
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是逆此規則行事,不顧客觀實際情況,一廂情願的思考、處理問題,其結果是事與願違,自尋煩惱,勞而無功,貽誤事業和自身。
2、要善於抓主要矛盾。也就是要善於「牽牛鼻子」。在實踐生活中,人們易犯的錯誤是平均用力或不分輕重緩急,不分主次,頭發鬍子一把抓,甚而見小不見大,抓了「芝麻」,丟了「西瓜」。其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強化內外因相結合的理念。
在學習,創業和生活實踐中,在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作用的同時,應充分利用外部因素中一切有利的條件,使內外因達到最佳結合狀態,才能實現預定的目標。這里,主觀努力,充分發揮內因的作用,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事業成敗的關鍵所在,是自我發展,創業謀生的關鍵所在。
4、要正確認識和科學把握物質與精神的辯證關系。
這涉及國家集體家庭、個人四個層面。雖然每個層面所含內容及表現形式有所區別,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在承認物質是基礎,是第一性的前提下,必須重視精神的能動作用。
⑹ 《道德經》全文概括
基本介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被奉為道教最高經典。《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道經》、下篇《德經》,不分章。後分為81章,上篇《道經》從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經》從第38章至第81章。
《道德經》是闡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義,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學思想。 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思想內容微言大義,一語萬端。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它文約義豐,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其內容博大精深、玄奧無極、涵蓋百家、包容萬象,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全面地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無論對中華民族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介紹: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姓李名耳,字伯陽,傳說老子出生時就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後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被尊為道祖。
基本內容:
《道德經》基本內容大體可分三個方面:
•一、道的存在及其三大法則
1. 道的運動法則───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反者道之動
2. 道的應用法則──為無為,弱者道之用
3. 道的和諧法則──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二、遵循道修身處事三大要點
1. 寬厚仁慈是安心立命之本
2. 清心寡慾是修身養性之要
3. 謙虛柔和是立身處事之則
••三、遵循道治國安民三大原則
(1) 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2) 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3) 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由《道德經》看老子思想:
《道德經》反映出老子的哲學思想,作為老子的傳世之作,雖僅有五千餘字,但字字珠璣,為世人所贊頌。正如托爾斯泰所說:「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研讀《道德經》,是研究老子思想的最佳途徑。
在老子的思想中,辯證觀點是其重要特色。《道德經》第二章中「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的說法,提出辯證的觀點,這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尚屬首次。老子認為,事物不是孤立地存在於世,矛盾的事物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互為依託才求存。同時,老子認為對立的事物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且這種轉化沒有極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豈無善?善復為妖。」在《道德經》中,類似的表述還有很多。「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隱無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由此可見,老子「物極必反」的思想貫穿《道德經》,而這也是老子思想中的精髓。
老子的又一重要思想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認為,世界上不存在神靈,但是存在著道法。「道法自然」,所謂的「道」就是指自然的法則、自然的規律。在老子看來,天地是萬物的主宰,自然道法是世間一切事物的准則,任何人都無法超脫自然的規律,也就是所謂的「道」;只有順應天道,才能謀求長久。這一觀點在《道德經》中多處體現,如第七章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等。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核心在於一個「恆」字,即要求順應「道」以謀求自身的「恆」,這樣的理解與解釋對後世影響深遠。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政治觀點,也是老子「無為」思想的重要應用。「無為」不是簡單的無所作為,而是指一種態度、一種處世哲學,即不苛求、易滿足。我認為老子的「無為而治」不是指統治者的「無為」,而是統治者「使民無為」。《道德經》第三章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這便是老子「無為而治」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從當今時代背景看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按照封建統治時期的時代特點與社會背景,「無為而治」是統治階層絕佳的政治手段。曾國藩「老莊為體,儒墨為用」的說法就是很好的證明。
在老子的思想中,陰柔美又是一大特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認為,人生應該像水一樣柔和,順應自然的法道,因「不爭」而「無尤」,從而長久。這與其「道法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老子又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這又體現出其思想中陰柔的一面。總體來說,陰柔美貫穿整部《道德經》,老子宣揚一種陰柔的思想與姿態,順應自然、順應天道,從而「致虛極,守靜篤」,達到完滿的生命狀態。老子的思想是一種生命的美學。
總的來說,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辯證的哲學認知、「道法自然」的思想觀點、「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以及陰柔的生命美學,此外還有眾多細節的內容。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先哲,老子為世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
影響: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老子思想對後世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對個人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影響。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懂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托爾斯泰說:「孔子對我的影響很大,老子對我的影響巨大。」老子「致虛極,守靜篤」的生活態度與「道法自然」的生命智慧總能給人以啟迪,使人加深對生命的認知、感悟生命的真諦。在哲學范疇內,老子的辯證法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尼采曾這樣評價《道德經》:「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對西方哲學思想產生了深刻影響。在政治方面,雖然中國自漢代開始主體提倡儒學,但在這背後總能看到老子思想的影子。南懷瑾在《老子他說》中寫道:每一個朝代,在其鼎盛的時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簡言之,就是「內用黃老,外示儒術」。李隆基所說的「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也體現出老子的觀點。可以說,老子思想在封建統治中被廣泛應用,對中國古代政治影響巨大。
老子思想對古今中外產生了深遠影響,意義重大。
結語:
且拋開老子思想對當今政治、哲學的意義,就精神層面而言,當代社會物質生活富足,但精神文明匱乏,人們急需填補精神層面的空虛。老子的「無為」思想代表著一種生命智慧與態度,更代表著一種生命的高度。老子的思想,可以消除人們的浮躁與不安,讓人更好的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感恩生命、享受生活。老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在當今社會非同小可
⑺ 《老子》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有什麼特色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
文章簡介:
《老子》,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老子》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7)道德經辨證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
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
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
「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⑻ 《道德經》辯證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內容
1.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說,有和無互相對立而產生,難和易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下互相對立而出現。這說明了世界上的事物是互相依存的,不是孤立存在的。
2.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內藏有福,福內潛有禍。這說明了對立的雙方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3.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說明了事物是可以由小到大、由量變到質變發展的。
⑼ 關於老子辯證思想的句子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
《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老子
老子的牙齒和舌頭
相傳孔子曾帶領一班學生找老子請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閉目養神,大概聽到了響動,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於是非常恭敬的請安說:「弟子孔丘特來候教。」過了很長時間,老子才張開嘴,用手指著自己的嘴問:「你看我的牙齒怎麼樣?」孔子說:「已經掉了,又問:「那我的舌頭呢?」孔子說:「還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靜養去了。孔子率領學生告辭出來,吩咐學生套車回家,學生們很奇怪:「你不是來求教嗎?怎麼還沒有問什麼,就要回家呢?」孔子說:「問了」,弟子們問孔子:「老子說了什麼?」孔子答道:「老子告訴我,牙齒是剛強的,卻是柔弱的,舌頭是柔弱的,卻是剛強的,看起來剛強的牙齒,敵不過柔弱的舌頭,這不是教給我了嗎?」
不管怎麼說老子都是個偉大的智者。老子的《道德經》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華,其中的辨證法思想,更是《道德經》中的精髓,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提出了一系列頗為獨特的觀點,諸如對立轉化、柔弱勝剛強、大成若缺等。這些觀點都包含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道德經》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是運動的,道的運動就是向著自己相反的方向的轉化。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反者道之動」;在這種運動中,道是通過「弱」來發揮作用的,它具體體現為「弱」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弱者道之用」。
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出發,老子闡述了他的具有崇無貴弱特色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事物都包含著對立著的兩個方面。
《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意思是,正因為有丑,才知道什麼是美,如果沒有丑,就不知道美,美醜是相對的。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是互為存在的前提,沒有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通過日常的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闡述世間萬物的存在、相互作用的關系,說明了對立統一規律。老子的辯證法思想認為事物都是由對立的兩個方面組成的,所有的事物都是在對立中來確定自己的性質的,都是在相比較中間才能確定自己的性質。
從美找丑,從善找惡、從有找無、從難找易、從長找短、從高找下、從音找聲、從前找後,從一極找到對應的另一極,這就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認為事物的運動是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事物內部對立著的矛盾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
《道德經》「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物極必反,盈了就要虧,銳了就要鈍。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善於從對立統一的關系中觀察事物,對事物正反兩個方面的把握中認識世界的本質。老子認為曲轉化為全、枉轉化為直、窪轉化為盈、敝轉化為新,
《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老子列舉開合、強弱、棄興、取予事物矛盾對立面轉化的現象,闡明他所觀察摸索到的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物極必反、勢強必弱,事物都響相反的方面轉化。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老子指出禍福、正奇、善惡都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告訴世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且對立面都包含在事物內部,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關系中產生,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
老子認為事物的變化,先從量變開始最後達到質變,沒有事物的量變就不會有事物的質變,所以老子要人們重視事物的量變。這方面老子也是不厭其煩的講了很多。
《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粗的樹,是從細小的幼芽長成的,很高的檯子是用土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你要走一千米,要一步一步的走。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須從容易的開始,天下大事必須在做好細小事情的基礎上完成。任何偉大的事業,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總是有積累的過程。等積累到一定程度,這個事物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老子的辯證思想,不是簡單地猜測,而是理性的說明:老子在《道德經》中肯定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鐵板一塊,而是遍普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在中國哲學的發展史上,老子是第一個揭示矛盾的普遍性的哲學家;老子進一步提出世界萬事萬物是運動變化的。起原因就是事物內部存在的對立面,對立面的轉化促進了事物的運動,正如老子所說「反者道之動」;老子揭示了對立面的相互依存,滲透、同一,提出「相反相成」的思想,肯定了事物的內在矛盾;老子提出「反」是事物變化的遍普規律,而「弱」是運用道而使事物保持相對長久的關鍵。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老子作為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哲學家,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老子的辨證法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某些缺陷和局限。老子從相互排斥、對立的事物中,看到了他們相互依存和轉化的關系,但是,卻沒有看到這種對立面的同一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正可變為奇,善可變為妖。但是並非所有的正都可變為奇,也不是所有的善都可變為妖。福與禍可以相互轉化,但是這種轉化不是無條件的、絕對的。這使老子無視福禍的界限乃至抹殺她們的區別,使老子的思想蘊藏者走向相對主義的可能。
老子片面地強調矛盾對立雙方的同一,這就使老子忽視了對立雙方的矛盾斗爭,沒有能夠看到隨禮雙方的轉化是通過矛盾雙方斗爭來實現的。
由於老子既沒有認識到對立面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又沒有認識到矛盾的斗爭性寓於同一性之中,所以老子對立面的轉化是必然要發生的,是自發的,無須藉助人力。那就沒有必要為任何目標而爭。用不著思索奮斗,安於現狀,聽天由命,從而使老子的思想帶有消極保守的色彩。這是一種消極樸素辨證法思想。
⑽ 《道德經》與馬克思主義辯證法有什麼共同之處
兩種理論都認為事物應當是辯證統一的,而非單一的一面。除此之外,老子的不少思想也體現了唯物主義的思想,而且他還倡導要以人民大眾為主體,統治者只是附庸。
中國現在的宗教有很多,但是真正算得上是本土產物的便只有一個道教,而老子便是道教的代表性人物,老子的《道德經》是每一個學道的人必學的經文典籍。照理說,道教屬於有神論,而馬克思主義屬於無神論,老子的思想和馬克思的思想應該是對立的,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兩種看似截然相反的思想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
而且老子認為在社會之中,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君王只是輔助,君王的用處就是讓廣大的人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非人民辛苦勞動只是為了統治者的奢靡生活,他是在為廣大的人民謀取福祉的,這和馬克思主義也是有關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