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證據法學
⑴ 急!在線等~法律證據的兩個基本特徵是什麼
不論何種形式的證據,都必須符合兩個基本特徵:一是它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非猜測和虛假的東西,二是它與案件事實有著客觀聯系.
終於想起來了,第一個特徵你漏了"客觀"
特徵上講:
(1)物證是依其外部特徵或痕跡來發揮證明作用的。
(2)書正是以記載的其內容或表達的思想來發揮證明作用的。
證據的特性:
A,證據的證明力
B,證據的證據能力
證據的證明能力必須有三性:證據的客觀性/證據的關聯性/證據的合法性
1、 物證的特徵
物證與其他證據種類相比更直接、更容易把握。同言詞證據相比,物證更客觀、真實性更大。言詞證據的運用一般要靠實物證據來檢驗,物證則可以不依賴語言證據而存在。
2、 書證的特徵
(1)表現形式及製作方法的多樣性;
(2)書證所記載的內容和反映的思想必須同案件互相關聯;
(3)書證所記載的內容或表達的思想,是可供人們認知和了解的。
3、 證人證言的特徵
(1)證人證言必須是證人對案件事實所感知、記憶的情況。
(2)證人證言具有不穩定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其原因主要是:一是言詞證據本身所固有的特徵,即易受客觀因素、主觀因素影響干擾;二是可能遇到各種不正之風的干擾;三是證言的形成過程每個階段可能有誤差。
(3)證人具有不可代替性,只有了解案件情況的人才能成為證人。
4、 當事人陳述的特徵
當事人是與案件的解決結果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這就決定了其陳述的證明力有兩重性:一方面他們了解案情,他們的陳述比其他訴訟參與者更全面、更深刻,從應然的意義上說當事人的陳述比其他證據形式更能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當事人的陳述由於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也難以保證它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因此,對當事人的陳述,審判者應既重視,又不能輕易置信,而需要同案件中所出現的其他證據相互佐證,去偽存真。
5、 被害人陳述的特徵
由於被害人所處的特殊地位,其陳述一般來說比較客觀真實,而且具有直接、形象、具體、生動的特點,但是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被害人的陳述也有可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如出於復仇心理,誇大犯罪事實情節,或由於被害人高度緊張,導致記憶錯誤,甚至可能出現被害人出於其他個人目的作虛假陳述的情況。
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與辯解的特徵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可能是真實的,有可能全面直接地反映案件事實情況。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為當事人,他對案件事實知道得最清楚,只要辦案人員方法對頭,充分准確地運用好審訊則略,其供述就有可能是真實的。
(2)從另一方面講,為逃避法律制裁,避重就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虛假的可能性較大,辦案人員必須慎重對待,不輕信口供,運用相關證據進行印證。
⑵ 張保生的學術觀點
(1)主張事實是證據法的邏輯起點,並論述了事實的三性。
傳統的證據法學通常將證據作為證據法的邏輯起點,張保生教授提出「事實是證據法的邏輯起點」,進一步拓寬了證據法的研究視野。在此基礎上,張教授論述了事實的三性,也就是真實性、經驗性和可陳述性。
(2)論述了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
在前人研究基礎上,論述了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准確價值、公正價值、和諧價值與效率價值。其中,和諧價值是張保生教授在總結作證特免權規則、不得用以證明過錯和責任的證據規則等的基礎上提出的,具有一定創新性。
(3)提出了「證據之鏡」原理。
證據是事實認定的必要條件;證據提出者用證據所證明的是各自的事實主張;因此,事實認定者對證據提出者所主張事實( 「鏡中花」 )之存在可能性,通過經驗推論作出的事實認定或查明的事實真相,是一個「思想產品」或概率真理。
(4)探索了「一二三四」的證據法理論體系,即一條邏輯主線:相關性;證明責任和證明標準是證明過程的兩個埠;事實認定過程的三個法定階段即舉證、質證和認證過程;准確、公正、和諧與效率是證據法的四個價值支柱。
(5)提出證據制度建設是司法改革首要任務。
張教授認為,中國目前的司法改革存在忽視證據制度建設的問題,日趨嚴重的司法行政化和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也對證據裁判原則形成沖擊,這是造成司法不公、不廉的真正根源。證據制度是整個司法制度的基礎,目前中國證據制度還很不完善,存在著體系不全、理念缺失、 內容重復、邏輯混亂和適用不統一等問題。因此,應該將證據制度建設作為司法改革的首要任務。
(6)提出推定是證明過程的中斷的觀點。
張教授提出,推定是標志基礎事實與假定事實之間法律關系的證據法范疇,是法律基於某些社會政策而創設,是一種暫時性假定。無論是運用可反駁的還是不可反駁的推定來認定案件事實,都會造成證明過程的中斷。由於推定在價值追求上偏重政策和效率價值,而對事實認定的准確性有所忽視,故應對其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進行嚴格限制。
(7)提倡在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層面編纂「統一證據規定」。
張教授從理論上分析了中國證據立法當中經常遇到的兩大難題,一是大陸法系傳統沒有獨立的證據法典,二是三大訴訟的特殊性問題,他運用艾倫教授等提出的證據法是法治的基石、證據法具有普適性的觀點,通過統計現行訴訟法和司法解釋中證據規則的大量重復,從必要性、可行性和經濟性的角度論證了制定統一證據規則的正當性。他認為,證據制度不健全,以審判為中心就會變成一句空話。從司法實踐的需要來看,由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制定一部適用於三大訴訟的證據規定,實現「三證合一」,有利於建立完善的證據法律體系,「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這種採取「軟體升級」方式的證據規則系統編纂,當然要建構體系以解決理念缺失的問題,合並同類項以解決重復問題,但當務之急是正本清源以消除一些明顯的原理性錯誤和法律沖突。
(8)他提出了廣義證據科學和狹義證據科學的區分,特別是提出狹義證據科學等於「證據法學+法庭科學」的觀點,倡導開展證據法學與法庭科學的跨學科研究。不僅著力構建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而且還帶領中國政法大學證據科學研究院團隊開展一系列學科建設、課程體系開發工作,形成了證據科學的實踐學派。他作為項目負責人開展了管理決策和法庭決策中的證據評價問題研究。主張證據法學家與哲學家、歷史學家、心理學家、語言學家等開展對話。
(9)法律推理領域。
張教授認為,法律推理是為法律結論提供法律理由和正當理由的活動;既是一種法律思維活動,又是一種制度實踐,建立法律推理的審判制度是實現法治的必由之路。法律推理包括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兩部分,事實認定是以相關性為邏輯線索的經驗推論過程,是發現法律推理小前提的操作。法律解釋是法律推理的一個環節,只有把法律解釋納入法律推理的軌道,它才能服務於法治的目的。
(10)開發了司法文明指數作為一種法治評估工具。
張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借鑒WJP世界法治指數的評估方法,設計了一套由10個一級指標36個二級指標組成的司法文明指數指標體系,設計了兩套調查問卷(公眾卷和專業卷),通過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司法實踐的實際測量,可以體現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程度,反映各地司法文明建設的全景或全貌、強項和弱項,描述隨時間變化的司法文明進步軌跡,為其加強司法文明建設提供一面「鏡子」。
⑶ 證據法上狹義的當事人承認指什麼
證據法上的狹義的當事人承認是指當事人對事實的承認。狹義的證據法是當事人主義國家在案件事實的認定時,解決一定的認定行為准則和事實認定標准問題及訴訟風險分擔的法律。證據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遵守法制原則,2、實事求是原則,3、證據為本原則,4、直接言詞原則,5、公平誠信原則,6、法定證明與自由證明相結合的原則。
⑷ 「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本身其實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當中,對於這一點,就進行過專門的約定,認為在證明案件材料之上,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以當做證據使用的,這些證據包括物證,人證以及一些其它的證言。證據的體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在這里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所有的證據都是必須經過查證,是的確存在,並且是被正確描述的,才能夠作為定案的一個根據進行使用。
如果沒有進行過法院的制證,直接拿出來的話,肯定是不會被當做證據來進行使用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一定沒有用,因為拿出這個東西之後,你可以申請延期判決。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以向法院來申請自證,你所提出來的證據如果是准確的話,那麼在下一次的審判當中,將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你提出的並不是關鍵證據的話,那麼法院也是不受理的,畢竟在開庭之前就已經提示過多次,要把自己手中的證據補充完整。
(4)狹義證據法學擴展閱讀。
質證分廣義和狹義,通常指在訴訟或仲裁活動中,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對另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出示的證據的合法性、與本案爭議事實的關聯性、該證據的真實性,是否有證明力,證明力大小,是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進行的 {說明、評價、質疑、辯駁、對質、辯論} 以及用其地方法表明證據效力的活動及其過程。狹義的僅指訴訟活動中,在證據交換程序中或是在法庭審理過程中的法庭調查階段,進行的前述活動。人民法院對經過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法律事實和文書,應當確認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⑸ 什麼是證據學、證據科學、證據法學定義和解釋
證據學是研究公安司法機關在訴訟活動中調查和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的方法,規律以及證據法律規范的學科,亦可稱為"證據法學".這也是狹義的證據學.
⑹ 簡述關於刑事證據的屬性之爭
刑事訴訟證據能力的三種屬性:證據分為廣義的證據和狹義的證據,其中狹義的證據就是指經過查證屬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有法定來源的根據或憑據。
刑事訴訟證據能力是指在訴訟上可允許作為證據的資格。訴訟證據能力有的也稱「可採信」、「證據能力」、「證據的適格性」等等,雖然說法不同,但沒有性質上的差異,都是指「事實材料」能夠成為刑事訴訟證據所應具備的條件或資格。
1、刑事訴訟證據能力的法律性
刑事訴訟證據的法律性是指必須是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實材料,才具有證據資格(也稱證據的合法性)。法律性是證據能力不可或缺的構成要素;證據不具備合法性特徵,不能成為「證據」。合法性特徵主要含義有:它首先表現為在證據的形式上必須符合證據法律制度所規定的證據表現形式,即《刑事訴訟法》第42條規定的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的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等七種法定證據;這種合法性稱為「合證據法」;其次為證據的表現形式必須符合訴訟法律規范所要求的證據的特殊表現形式。如書面證據、公證證據等,這種合法性稱為「合實體法」;第三是證據必須符合程序法的要求。一是符合程序法原則規定,二是符合程序法的具體操作性規定。
證據的法律性主要表現在證據種類的法定性,收集證據的主體、許可權明確性和收集、查證、質證認證證據程序的規范性。刑事訴訟活動中發現、收集和整理所得的「事實材料」,其目的還是在於經過法庭的質證和認證程序後得到法官的認同採信,作為定案的依據,從而實現揭露犯罪、證實犯罪和懲罰犯罪的訴訟目的,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促進其良性循環。那些「事實材料」可以作為刑事訴訟證據,如何收集,由誰來收集,在收集過程中應當遵守哪些原則、規定等等都應該而且必須實現從法律上作出相應規定,以便於人們了解和運用。
同時,法庭對證據的確認和採信最終離不開證據資格的法律性規定,即使是實行完全自由心證的證據制度的國家,法官內心評判的標准也仍然離不開原則、規則等有關規定,否則,證據規則,證據能力規則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刑法中「罪刑法定」和「無罪推定」的原則也就無法實現。其次,無論是資本主義的英美法系、大陸法系,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在刑事訴訟證據的採信上都有法律性的相關規定。據此,法律性是刑事訴訟證據資格上應當具備的一個必備要素。
2、刑事訴訟證據能力的關聯性
關聯性是指訴訟證據與案件待證事實之間的客觀聯系。證據的關聯性是證據能力構成的另一個必備要素。那麼,事實材料與案件之間應該有多大程度上的關聯性才能認為「關聯性」予以採信呢?不僅在我國,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相關法律明確加以規定,因而對「關聯性」的界定,沒有立法上的量化標准,只有在司法實踐中形成的相對寬泛,較為模糊的一個認知標准。這個標準的界定點便是人們的「經驗法則、生活常識、直觀判斷、邏輯推理」等等。因此,是否有關聯以及多大程度上的關聯,屬於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內心確認的自由裁量標准。事物之間聯系的緊密程度是不同的,性質上也有區別。有因果聯系、非因果聯系;有緊密聯系、鬆散聯系;有內在聯系、外在聯系;有肯定聯系、否定聯系等等。然而關聯性如何表達、闡述,理論界說法紛紜:有客觀聯系說、緊密聯系說、內在聯系說、內在必然聯系說、證明需要說等等。這些觀點和主張中,作者認為,緊密聯系說和證明需要說較為客觀地揭示了關聯性的內在特徵。關聯性同證據的證明力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展示了事實材料作為刑事訴訟證據的價值;表明事實材料與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性越強,其證明力也就越強;反之則越弱。關聯性反映了證據事實材料和案件事實之間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聯系,這種聯系是客觀的,不是主觀的。關聯性的客觀性是外在於人的主觀性而存在,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關系性的表現是主觀的,因為判定事實材料與案件事實之間有沒有,有多大程度上的聯系,需要通過人們的思維和邏輯判斷;而事實材料本身是無法顯示其關聯性的,只有在人們認識後,才能顯示其價值,並轉為現實形態;事實材料的關聯性范圍的大小,同樣取決於人主觀意志。因為,案件事實發生以後,任何事物或現象均可能同案件事實之間存在某種程度上的聯系,但這種聯系過於寬泛、模糊,對案件事實真相的確認沒有實質意義。因此,人們就必須提出對關聯性進行界定的原則或標准,而原則或標準的提出本身就是一個主觀能動性的反映和體現。
3、刑事訴訟證據能力的客觀性
客觀性是指證據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證據的客觀性是證據的重要屬性,缺乏這個證據屬性或要素,證據便不能成立。證據的客觀性含義主要有三:1、證據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實,或者將來必然要發生的事實。如證人證言中的證詞所反映的內容必須是真的,而不是假的,必須是符合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不是憑空杜撰或捏造出來的所謂「事實」。客觀性表明證據事實處在客觀自然領域,而非人的精神主觀領域。2、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的內容必須是客觀的。如書證,它所反映的內容,必須符合客觀真相,必須是確有其事,而不是指證據內容的載體,必須是客觀的。證據內容或證據事實載體只能是客觀存在之物,而不可能是單純的主觀精神。但是客觀存在之物,有時也混同或滲透主觀的精神之物,在這種事實中,客觀之物為物證;精神之物則為人證。譬如借據作為書證,它由兩部分構成,一是紙張等可以書寫留下印跡之物,一是物上的「字」所反映和體現的內容,因為「字」及「字」所反映的內容是不可分的,是個統一整體,表達一種意思,這表達的意思便是證據的事實。又如證人證言也是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證人所講的話,即證言或證詞;二是證人本身,這是一個由有形物和無形物構成的一個綜合體。證人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但不意味著證詞也是客觀存在的,他所發表的證詞也符合客觀實際。證據關注的是證人證詞的客觀性,而不是證人的客觀性。「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為證人」的規定便是這一理論的反映。3、證據的客觀性表現在案件事實的認定具有可靠性。可靠性表現在,任何發生過的事實都會以這樣那樣的形式,在客觀自然界或人類精神界留下各種印跡或痕跡,這是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所決定的(人們常說的「雁過留影」)。同時,這種痕跡或印跡與案件事實本身存在一定的客觀、內在的必然邏輯聯系,而人們通過其主觀能動性,發現、認識這種印跡或痕跡與案件事實之間的內在、客觀聯系。因此,人們對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認定,仍然是建立在客觀基礎之上的。
關於對證據客觀性的認識和理解,我國學者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有的認為「事實材料」是對已經發生的犯罪行為的再現,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是純客觀的;有的認為「事實材料」的存在是客觀的,人們發現、收集查證「事實材料」的過程則是主觀能動性的反應,離開人們的主觀性,「事實材料」便無法被發現、認識,因而,「事實材料」是以客觀性為基礎,是主客觀的有機統一。
那麼,證據是否具備主觀性屬性呢?又如何分析和認識證據的主觀性問題?作者認為,刑事訴訟證據在具有客觀性的同時也具有主觀性的一面,是客觀和主觀性的辯證統一,以客觀性為基礎的。證據的主觀性是指證據的形成,內容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但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對證據收集、認定、查證等活動都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因為:l、證據需要被人認識到,並且被提出來。被認識到,並且被提出來的證據,是一個由客觀的轉化過程,這一轉化過程中摻雜了大量的主觀因素,是人主觀能動的結果。因為證據是有真有假,真假混合,要去偽存真,就需要對「事實材料」進行斷判或認定。通過訴訟程序的認證和質證,判斷哪些事實材料可以接受,具有證據資格,哪些不能接受,被否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這些表現都是主觀性的體現和反映,它表明人的主觀能動性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這也是唯物辯證法中物質與意識關系的基本觀點。2、證據的存在和證據的認識是兩個不同的范疇,證據只有過渡到主觀性才具有實存的價值。證據的存在是證據認識的前提,證據存在是客觀的,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客觀存在的,嚴格意義上說不是證據,是「事實材料」,它還處在人們的認識之外,屬於有待認識的基本素材,由於它的價值尚不被人們所認識和把握,因而價值是潛在的。但是,這種潛在的價值對訴訟程序而言是沒有任何價值可言的,要將其潛在的價值變為現實,就必須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它,只有這樣才具有訴訟程序上的證據價值。從這一點講,我們可以說「證據」是在訴訟程序中用來起證明作用的東西。據此,凡是帶有訴訟證明目的性的證據都具有主觀性。3、證據的主觀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證據的主觀性表現為訴訟證據從被發現、閱讀、理解、認識、掌握、篩選、提供質證、認證到最終被採納的整個過程。證據的主觀性貫穿於刑事訴訟過程始終。根據以上分析,作者認為,證據的客觀性是從證據的內容和存在形態而言的;證據的主觀性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入手的,沒有客觀存在為對象的主觀認識是瞎猜和空想;離開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證據不能被發現、認識,證據的價值無法認定,「作為定案的依據」的結論也永遠不能實現。因此,證據在證據客觀性屬性的理解和認識上應該是主觀和客觀的有機統一, 以客觀性為基礎。
綜上所述,刑事證據能力的構成要素,是證據賴以形成的基礎,是判斷某一事實材料是否為證據的標准,是證據區別於其他非證據事物的標志,三要素缺一不可。為此,一種「事實材料」具備了證據能力要素,證據便符合證據概念的模式,「證據」便就此形成,就能對案件事實起到證明作用,具有相應的證據能力。
⑺ 刑事案件證據如何質證
法律分析:1、關於刑事庭審質證,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7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除此之外,最高人民法院於1998年通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58條又進一步規定:「證據必須經過當庭出示、辨認、質證等法庭調查程序查證屬實,否則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2、從廣義上說,質證是指在訴訟過程中,由法律允許的質證主體對包括當事人提供的證據在內的各種證據採取詢問、辯認、質疑、說明、解釋、咨詢、辯駁等形式,從而對法官的內心確信形式特定證明力的一種訴訟活動。
3、狹義的質證,主要指在庭審過程中由訴訟當事人就法庭上所出示的證據進行的對質、核實等活動。質證的本質特徵在於「質」,即對證據的質疑和質問,而且這種「疑」和「問」都帶有當面對抗的性質。雖然在質證的過程中可能要對證據進行辨認、說明和解釋,但是這些行為並不代表質證的本質特徵。由此可見,質證雖帶有審查證據的性質,但並非所有對證據的審查都屬於質證。對本方證據的審查不屬於質證的范疇,從中立角度對證據進行的質疑和質問才是質證,才體現了質證的本質特徵。
4、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證據必須在法庭上公開出示並經公開質證才能予以採納,這表明我國已在刑事訴訟立法上確定了質證是刑事庭審的必經程序。但從當前我國的刑事訴訟實踐來看,公訴人提出的證據一般較少受到激烈的盤詢和質疑,而法庭上公訴人對辯護方所舉證據卻鮮有高質量的質詢,質證程序並未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第六十七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⑻ 證據法基本原則
證據法是指訴訟中證明活動的法律規范。在中國,有關證據的法律散見於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檢察院組織法等)、司法解釋中,中國的司法界曾嘗試制定統一的證據法法典,但至今仍未成功。理論界和實務界在是否制定統一的證據法法典問題上,存在不少爭議。
定義
證據法是指訴訟中證明活動的法律規范。
狹義的證據法是當事人主義國家在案件事實的認定時,解決一定的認定行為准則和事實認定標准問題及訴訟風險分擔的法律。
廣義的證據法是有關證據收集、製作、保全、提交以及運用的法規的總和。
原則理論
證據法本質上是一個法律化的「認識法」,其基礎是經驗,基本方法是蓋然性的。因此,任何證據法都不可能是天然的事實查證保證法。 證據
基本原則
證據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遵守法制原則,
實事求是原則,
證據為本原則,
直接言詞原則,
公平誠信原則,
法定證明與自由證明相結合的原則。
理論基礎
證據法的理論基礎主要有以下三點:
認識論——物質論,反映論,可知論
方法論——資訊理論,系統論,概率論
價值論——外部平衡,內部平衡。外部平衡包括:法律正義與道德正義,司法公平與經濟效率,司法正義與傳統文化。內部平衡包括: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案件真相與解決糾紛,個體利益與社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