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法治課後反思

道德與法治課後反思

發布時間: 2022-11-25 19:26:01

道德與法字檢討1000字怎麼寫

我在周三早上第三節上了一節《道德與法治》,感觸良多,以下為我的反思。1.第一次上課有些緊張,忘記寫板書。板書是課堂的體現,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我上課的重大失誤。2.上課速度過快,30分鍾完成整節課堂。我覺得主要是自己講解太多,學生說得太少,沒有把課堂還給學生。尤其是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道德行為,應該以學生感受為主,而不是老師的一味灌輸。要做一個讓學生多說話的老師,做一個學生愛說話的課堂。3.上課評價過少。上課時對學生評價單一。比如「你真聰明」「說的真好」,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有效評價。這應該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不能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思考沒有受到贊賞。4.環節之間的過渡不夠。在升國旗到眼保健操之間過於生硬。這是目前我認為比較困難的一件事。備課時就想的不夠多。5.課堂語言要符合一年級學生特點。要用更簡易化、生動化的語言,才能使學生喜歡聽課,愛上課堂。6.課堂組織手段要多樣化。不能對學生一貫批評,要學會表揚,贊賞每一位學生。可以從學生坐姿、回答問題等提出表揚。還可以從小組合作和競爭入手,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7.提高自己的素養。自己的上課的動作、手勢、表情都值得再學習。自己的粉筆字還有欠缺。希望多修煉自己,做到更好。

❷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1

教材分析

《主動溝通 健康成長》是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第二單元(3~4課)中第四課《師友結伴同行》的第二框題內容。

初中思想政治課程八年級上冊主題是交往——「我與他人的關系」。根據學生生活世界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不斷生長、延伸的規律,第二單元的內容定位在學校人際交往上,在八年級上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單元包括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和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兩課,第三課《同儕攜手共進》突出「生生交往」,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突出「師生交往」,其中第一框題講「我知我師,我愛我師」,引導學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老師,從而產生對老師的敬愛。第二框題講「主動溝通,健康成長」, 主要學習從師生交往觀念的改變到與教師有效溝通的原則、策略。

「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分為兩個目,第一目 「師生交往新觀念」 是本課的教學難點,主要探討師生關系,通過反思傳統的師生關系,探討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及在新型的師生觀下如何打開師生交往的新空間,形成師生交往新行為。第二目「共築師生情感的橋梁」是本框的重點,主要引導學生主動與教師溝通、善於與教師溝通,側重日常學校生活情境中如何化解與教師的矛盾沖突及交往的基本准則,掌握有效溝通的方法、策略。

學校的人際交往是學生交往的主要領域,師生關系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學生心理、情感、道德的發展和交往意識與能力的提升。因此,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在八年級上冊中占重要地位,而第二框題「主動溝通,健康成長」又是本課的落腳點。

學情分析

當前初中生在與教師的人際交往中面臨著兩個問題。

第一,時代價值的轉型。新課程改革使教與學的關系產生了轉變,建立在傳統等級秩序意義上的以「師道尊嚴」為核心的師生交往正在被「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觀所取代。價值觀的轉型對學生如何與教師交往影響巨大。有些學生認為師生「民主平等」就可以不分場合地對老師「隨隨便便」,甚至不尊重,導致常常發生課堂與老師頂嘴、沖突的現象。

第二,個體心理發展的轉型,主要是從小學時代的「向師型」到初中的「獨立型」的轉變,既迫切渴望與教師建立平等的、朋友般的師生關系,又難以擺脫對老師的遵從甚至害怕的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與教師進行溝通是初中學生面臨的非常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本框主要是從觀念和溝通技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知道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內涵;

②能夠說出與教師交往和溝通的基本准則。

2、能力目標

①能夠運用認知轉換的方法解釋師生交往的不同行為;

②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沖突,能夠與教師進行有效溝通;③能夠遵循師生交往的基本原則與教師交往。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尊敬教師,理解教師,體諒教師;

②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基本價值取向,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共築師生情感的橋梁」。主要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實現師生間的有效溝通以化解矛盾沖突,重點是換位思考化解師生沖突、正確對待教師的表揚和批評,有助於增進師生情感。

2、難點:「師生交往新觀念」。反思傳統的師生關系(權威—遵從),探討新型師生關系的內涵(民主平等,亦師亦生)以及在新型師生觀下如何打開師生交往的新空間,形成師生交往新行為。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2

自從新課程標准提出「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後,現在幾乎所有的初一思品課,基本上都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採用小組討論式教學。它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間和師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但筆者發現目前的小組合作討論教學存在一些誤區,影響著主體性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一、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分組簡單機械

小組合作教學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生在討論中交流思想,互補學習的一種教學活動。在目前初一思品課教學中,最常見的小組是按座位前後自然分成四人小組,座位的編排往往又是按學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這樣分組雖然開展小組活動簡便易行,但人員搭配不合理,不利於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優勢互補、相互促進。

(二)討論流於形式。

討論流於形式是目前小組合作教學較為嚴重的問題。表現在:

1、討論變成「閑聊」。當教師提出一個問題後,5—6個學生就圍坐在一起討論,往往滿教室都是嗡嗡聲,每個人都在張嘴,但討論內容很多與問題無關。筆者多次在多堂公開課中注意到,很多小組討論時間變成了純粹的「閑聊」時間。

2、討論過於頻繁。現在有些公開課討論次數頻繁,失去起小組討論應有的功能。如某老師在上初一思品課《學會調控情緒》這一教學內容時,整堂課從中國女排在第26屆奧運會的心情變化問題討論開始組織教學導入新課,到控制情緒的方法的問題討論總結新課,總共運用了6次小組討論法,學生參與的興趣在不斷降低,效果大打折扣。

3、問題設計過濫。有的問題含有深入探索的內容少;有的問題設置還缺乏主客觀條件;有的問題討論不是在學生產生困惑的最佳時機進行,並充塞整堂課教學,課堂討論熱熱鬧鬧擺擺樣子走過場,使思品課教學失去了人文教育的實效性。小組合作教學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加以討論,不能把合作討論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三)匯報停留表面。

匯報是展現一個小組合作成果的重要載體,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但在實際匯報中存在兩個問題。

1、師生淡化合作成果。討論了幾分鍾後,教師一聲令下,議論聲嘎然而止。教師要求學生匯報發言時,也只是有幾個學業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匯報了事。教師往往問的是「哪個同學願意來說一說」,而不是「哪個小組願意來說一說」,學生一張口也是「我認為怎麼樣」、「我覺得如何如何」,而不是「我們小組怎麼樣」,這種發言折射出來的是個人智慧,而不是集體智慧,有悖合作學習目標的實現。

2、教師缺乏理性點撥。教師在聽了小組匯報後,常以「很好」或「請另外小組匯報」等無意義性語言。匯報成果,應促進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從而把問題往寬度深度方向發展。如某老師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這一內容時,讓學生討論「情緒對生活影響」的實例,小組討論二、三分鍾後,讓學生個人發言了事。小組合作教學在這里成了活躍課堂氣氛的輔助手段,成了作秀的表演,並不體現真正意義上合作學習。

(四)學生參與不均

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越過了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傳統教學中的獲益還少。調查問卷中有84%的教師認為存在這樣的問題。說明這個問題是比較普遍和嚴重的。凡是聽過公開課的老師多少都會有這樣的發現: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發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匯報的現象多。教師對小組的指導和監督不夠,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不明確。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開小差的學生缺乏個人責任感等。

(五)教師缺少引導

學生參與是小組合作討論式課堂教學的關鍵和主體。筆者發現由於學生認知水平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個體都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在備課時不可能全面預見許多不可預測的人為因素,加上教師的上課應變能力、個人素質也各有差異,使某些教師採用小組討論的課堂教學時缺少認知引導和激勵,出現了失控的情況。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學會調控情緒》時,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控制情緒的方法,有小組提出離家出走,讓父母、老師擔心害怕的發泄方法,教師只簡單作出這種方法是錯誤的評價,而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的思維閃光點,進行正向引導,合理調控,使「一石激起千層浪」。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3

教材 分析

1、新課標要求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主體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為此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廣泛參與到生活的體驗中,在體驗中自然生成認識。

2、本節由「愛灑人間」和「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兩目組成,第一目介紹了父母對我們的付出,我們應該以愛的回報,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第二目孝敬父母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法律的要求。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孝敬父母不是愚孝和盲從。

3、本節是本課的第三框,是「交往品德」的重要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我知我家》和《我愛我家》。本節是前兩框節的教學落腳點,又為後面的「我與父母、我與他人的關系」做鋪墊。意在讓學生體會父母的關愛與付出,進而學會孝敬父母、長輩。

學情 分析

初二年級的學生處於轉型期,都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起來的。總以為父母養育我們是理所當然的,根本不知道父母所付出的辛勞,特別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孝敬父母,即使知道要孝敬父母,也不知道怎麼孝敬,該做些什麼事來孝敬父母,他們往往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所以在授課時一定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授課,以此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厭惡不孝行徑的情感;體驗盡孝後的快樂;樹立家庭中的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2、能力目標: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於孝的能力;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知識目標:父母理應受到子女的孝敬,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孝敬父母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要承擔法律責任;孝敬父母長輩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 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受父母養育之恩,報答父母養育之情。知道為什麼要孝敬父母?

難點:如何孝敬父母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4

作為一名思品課老師,我經常反思思品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什麼學生普遍反映「思品課假大空」?為什麼學生對思品課堂教學普遍不感興趣?我個人認為主要原因就是思品課除了應付考試之外,留給他們的,特別是能終生受用的東西太少。為了能體現思品課與時俱進的學科特色,每一節課我們都要思考,要讓學生獲得什麼樣的生活或學習智慧?怎樣才能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

八年級思品《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一課的教學,就曾經引發我深深的思考。備課時我預設了這樣一個話題讓學生討論:漫畫賞析(一名同學故意損害路燈,被批評教育;私自進入網吧被警察管教)

1、分析該同學「倒霉」的原因。

2、他怎樣才能擺脫「倒霉」的境地?

有的學生這樣分析:該同學損害路燈被別人發現了才受到批評,所以倒霉;進入網吧被人發現,受到管教,所以倒霉。他的意思好像是不被人發現就不倒霉。其實,現實生活里有許多人就這樣認為。作為老師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然後引導同學觀看20xx一20xx十年法制人物,我問同學,這些人的行為屬於真、善、美還是假、惡、丑?同學回答是屬於真、善、美的行為。讓同學對比漫畫中同學的行為是真、善、美嗎?很簡單的學生分析出漫畫中同學的行為屬於惡行而不是善行。從道德上講這種行為屬於惡行,哪從法律上講呢?

「是違法行為」學生回答。

「倒霉的原因是沒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後面的問題進行的非常順利。

其實,我要感謝我的學生們,他們是我的老師,他們教會我做一個思想者,他們幫助我更新自己對生活、對世界的感覺和認識,幫助我的教學之路回歸本真的生活。

我是教育路上一行者,一定會以學生為師,不停地追問;怎樣的教學才會接近教育的出發點,才會讓學生感覺到人生的幸福,才能幫助學生構建豐富的精神世界,在不停地追問中找尋教育的意義。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5

教學中靈活運用學案及多媒體手段教學。積極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預習內容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探究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認為思想品德課堂必須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融入社會,充分體現思想品德教學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三貼近原則。問題的設計、材料的選擇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置一些饒有興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猜謎語、小品表演等。小組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有時討論很熱烈,卻沒結果;有時小組內不能形成統一觀點。難點的突破有待加強。消費者享有的九項權利,尤其是最容易遭受侵犯的五種權利是難點,在這一問題上要是多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就更好了.

通過節課教學,我會不斷實踐、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來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力爭使學生喜愛思想品德課。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6

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讓學生的主科學得更好,發展更好,有前途,讓學生多學,保證他們的學習時間,在這新形勢下,我要求學生早自習必須讀英語、語文,課外活動做數學,兩節晚自習再學習語、數、英、理化。以前有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學好這些是學生學好的保證。那麼,哪些時間學習「思品」呢?我想了又想,猜了又猜,也就只有三個課空、課堂上和周末。因此,我想叫學生課空預習所學的知識,課上加大課堂的效率,爭取讓學生當堂達標,那可不是簡單的畫畫背背,而是在活動中感悟,理解,掌握並運用知識。課上情境引入課題後,一是結合知識點小組交流填空、展示,看預習情況。二是,針對展示結合情景出示問題探究,讓學生得出本節課的重點問題並對難點突破。三是結合實例知識運用,加深理解.四是談一談自己的收獲,包括優點和不足。五是深化練習,當堂達標。

現在的學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動,認為父母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體驗,缺乏正確有效的引導。有的學生對家長不滿甚至看不起父母,也與他們缺乏對父母的理解,不會感受或感受不到親情呵護有關。因此,要通過活動,讓同齡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輕松的氛圍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獲得的愛。

在教學中,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教材中的理論觀點結合起來,通過分析實際問題獲得新知,並能夠在生活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開展活動時,老師要善於引導,可以用具體事例來啟發;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圍;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發動學生積極地說、積極地體驗就行了;要有意識地從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責任兩個方面來啟發,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學生從反面沖突來講,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蘊涵的愛,把學生引導到愛父母、愛家庭上來。

初中生,大多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精心呵護與關愛,會將父母的付出認為是理所當然,又由於正處於青春期,生理、心理不成熟,所以容易忽略父母的愛心,感受不到家中的親情,因而存在對父母的付出不知回報的問題,因而這一課很有必要。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7

本課收獲:本節課主要通過「實話實說、導出主題;課堂調查、體驗網路;出謀劃策、趨利避害;各抒己見、點評案例;群策群力、制訂公約」等環節,運用情景教學、課堂調查、案例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等手段和方法,使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動活潑的氛圍;運用新課程理念,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貫穿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活動中去;以學生活動、自主發展為落腳點,實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以緊扣生活、精選材料為載體,以學生身邊事例為內容,循循善誘,力求教育無痕;在最後環節,將《網路交往規則》合訂為《班級網路公約》,課堂達到高潮,也為課堂知識在課外得以延伸埋好伏筆。不足之處:因活動較多,時間把握不夠到位;這堂課基本運用的是歸納法,而對歸納得出的結論缺乏演繹,沒有進一步拓展和加深;教學中,由於問題的開放性,學生生活體驗和掌握資料不夠等原因,學生的回答可能較零亂,活動實效性還不夠。

今後,不管是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還是主題探究活動課,都要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力爭做到全員參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活動的實踐者,同時要讓學生事先有思考,過程有總結,達到過程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8

學完本課,最深的體會是教師的經歷成長決定課堂的高度和深度。閱歷豐富,身有體驗的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和沒有經歷的教師帶給學生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精彩。今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己的親身體會,對本課時的講解忽然有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的感覺。特別是講解朋友圈是青少年交往的主要內圈,曾經對此很迷惑,青少年內圈交往就交往唄,還怎麼又冒出了朋友圈呢?!這幾年同學聚會,突然發現,一個人交往圈子無論多大,真正交往的就那幾個知心朋友而已。深刻明白了孩子們也是如此,認識的人不少,但真正打交道的也就那麼幾個好同學而已。所以今年再講解這句話是就深有感觸了,說出來也就淺顯易懂,學生容易理解了。

第二關於擴大交往范圍的方式:互聯網交往。今年上課跟學生溝通起來突然覺得很自然、真實。因為我們現在都有自己的QQ群,也都有自己的網名、網友,突然覺得網路交友並不神秘,就在身邊。所以就讓學生深刻認識到互聯網這種交往方式也是一種好方式。但是我又特別提醒獨同學們,單獨不要約見網友,特別是女同學,以免上當受騙。因為現實中這樣的案例很多。

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才給學生展現了一種更直接的對教材的理解方式。也啟示我們課堂中也要多創設情境,給學生提供親身體驗。體驗勝於說教,事實勝於雄辯,的確如此。

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學反思9

通過這節課我更加深入的研究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同時也發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對我今後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成功的喜悅:

1、在備《競爭不忘合作》一課時,考慮到是與學生自身的生活經歷、經驗以及社會現實密切相關的一堂課。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我堅持這樣兩個原則:一是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和相互間的交流互動,擴大他們的經驗。二是積極引導他們對自身經驗的體驗和反思,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辨析形形色色的競爭,理解合作對社會進步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2、把部分教學內容順序進行了重新的組合。如:在講「競爭不忘合作」時,通過播放《新龜兔賽跑動畫》,把「合作實現雙贏」的內容先講,使本課的內容脈絡更清晰,使學生理解起來更加順暢,更便於學生

3、組織學生分組開展課堂辯論。同學們辯論的積極性很高,學生發言時,涌現出不少頗有思想的見解。通過生生之間的交流,使上課的氣氛更和諧更活躍。幾位學生精彩的辯論發言讓學生本人和其他同學及老師受益非淺,深化了他們對自身經驗的體驗,同時也在辯論過程中深化了學生對讓「競爭與合作」這一教學主題的全面理解。

4、各個問題與各個環節之間的過渡進行了精心的准備,使整節課有一氣呵成之感。

二、不足的遺憾

1、語言還不夠精煉,環節過渡連接語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語言的規范性還需加強。

2、在知識教育過程中,還要更加註重人文教育,把學生內在的心靈上的真善美喚醒,近而達到人文精神的培養。

總之,通過這堂實錄課的教學嘗試,使我感受到了改變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在今後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和朋友。

❸ 初一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考試反思100字

回首這學期,心中就產生了許多感觸。這學期中經歷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記,因為這些印記見證我這樣一個新生的成長。現在我覺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許多事情,但是仔細琢磨後又不盡然。或許在以後也會嘲笑現在的渺小,但我們不得不笑著回首我們所走過的路. 這次考試,我總結了以下的點滴:
在學習上,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我認為面對知識就是力量,離開了知識將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中學時代是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的黃金時代,我應該抓住這個有利的時機,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知識是無價的。
合理安排時間,調整好作息時間,分配好學習、工作、娛樂的時間。時間是搞好學習的前提與基礎,效率和方法更為重要。其次,要保質保量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認真對待考試,考前認真復習。
積極閱讀課外書籍,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抓住點滴時間學習。經常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搞好師生關系,師生相處得融洽和睦;在這次期中考試中,盡管感覺良好,但還是不理想的地方,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我要確定未來的發展目標,我也要對未來充滿信心。當然,這需要老師們的精心培養和同學們的真誠幫助
我要努力。

❹ 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反思

思想品德素質 教育 的主 渠道 仍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課堂環境,才能提高教學效率。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 反思 ,望大家喜歡。

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反思 範文 一

新課程改革的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鍾的課堂里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我們的某些教學行為,反思如下:

一、 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 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

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但每框題都包涵著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發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繫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繫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了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說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系。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著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說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說,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組的研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說,在這一節課里,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老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里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為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該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里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例如,有這樣一節課,老師在課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把問題布置給學生,課前由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各小組准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閱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說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 總結 時應該予以補充和糾正。可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把權利從一個小組傳遞到另一個小組,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應該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維方式 ,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 對於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發現、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

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二

新課改以來,從事思品課教學的教師都會深切地體會到,思品課教學長期因循「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通過「講授---板書---講授」近呼一成不變的教學手段,把知識灌輸給學生等應試教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已嚴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妨礙了其作為德育主渠道功能的發揮,更是與素質教育的發展不相適應。而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無疑為應試教育轉變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告別單一的粉筆、黑板,走向視聽結合的高效率思品課教學方式,以成為時代和社會的迫切要求。

如何在思品課中恰當使用多媒體?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興趣可以變苦學為樂學,便厭學為願學,變被動為主動,創造性地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重要特點是集光、聲、色、像為一體,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效果,並能滿足學生心理的不同需求,起到極佳的教學效果。

2、通過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形象的直觀的知識,加深知識理解

思品課的基礎知識比較抽象,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多媒體可以將聲音、圖像、文字等融為一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學利於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變抽象為具體。有助於學生理解記憶。

3、突破重點難點,提高課堂效果。

在思品課中,有很多重點難點問題是教師難以憑口舌解釋清楚的,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優點,藉助多媒體處理信息,適度選擇,精心選擇,合理解釋和演示,教學的重點問題就容易說清楚,難點問題就容易突破。

4、增強時代氣息和可信度。

通過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新聞報道、記錄片以及反映實際的圖片、數據、視頻片段與政治可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加信息總量,反映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而且用事實說話,實現超時空的信息再現,從而大大提高政治課教育的可信度。

5、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近一主動提出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通常與問題聯系在一起。意識到問題存在是思維的起點,當學生會感到需要弄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時候,他的思維就發動起來了。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深入思考和評價活動的機會。誘發學生思考問題,以達到啟迪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讓學生回歸學習的主體地位。

總之,通過實踐表明,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班級比不使用的班級教學效果有著明顯的提高。使用的班級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對知識的理解非常深刻,知識面擴大,積極地思考,回答問題並能問題,創新能力大大增強。

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反思範文三

教學十多年,我一直在尋找,尋找「何為一節好的思品課」。我聽課,我觀摩,我也自己探索。漸漸發現,一節好的思品課,關鍵有兩點:一、精彩的材料及設計是上好課的關鍵;二、學生有所感悟是一節好課的評價依據。

一.精彩的材料及設計是上好課的關鍵

好的開頭能迅速活躍課堂,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人入勝,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彩的材料能扣緊教學主題,啟發學生,讓學生願意去想願意去講;別出心裁的課堂設計讓學生無暇分心,緊跟老師思路,暢游知識海洋,輕松感悟生活,學會做人。

例如,我在講《自尊自信》這一課的時候,是這樣開頭的:「上課之前,我想先做個小小的調查……」這時候學生的眼睛已經睜得很大了,「願意當眾趴在地上學狗叫的同學請舉手……」我的語速很慢,講第一遍的時候學生不可思議地看著我,講第二遍的時候,已經有學生不滿:「老師,你不尊重我們……」很好,接下來我順其自然進入課程的學習。

在我講《明辨是非》這課的時候,我使用了非常有名的心理學兩難選擇「海因茲偷葯的 故事 」,這葯到底該不該偷?發明家和海因茲到底誰對誰錯?要是你做法官,你將如何判案?兩難的選擇,學生爭著舉手發表意見,是與非在辯駁中變得清晰。課上完了,學生意猶未盡。

七年級第一學期最後一個單元講的是學習,如果按照課本條條框框講下去,可能會落入俗套,這就不可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思考,我設計了個簡單的游戲讓學生明白我們人學習的原理,以及讓學生知道「學習的平原區」及如何更好地走出這個區,取得成績的進步。游戲很簡單:我准備了一張打亂了順序的數字圖,列印多份,分發給學生。每個學生人手8份。然後給學生60秒的時間,讓其將數字按照順序連接起來,從1到2,到3,到4……直到時間結束,將連到的最後一個數字圈出來,並寫到紙的空白處。重復這個程序8次。這樣,每個人就會有8個數字,將這8個數字按照先後順序標在圖表上,並將各點連成一線。最後,每個人都會得出一條「學習曲線」。游戲做完以後,全班同學一起討論這樣幾個問題:1、坦白說,在進行這個練習的時候,感覺怎麼樣?2、人們說:「刀越磨越快」,但是,在我們這個練習中,是這樣子的嗎?如果不是這樣,那是怎麼樣的?可以呈現你的曲線給大家看看。3、我們每個人的曲線都會經歷一個短暫的或不明顯的平原區,甚至是下降區,這是由於什麼引起的?類比到我們的學習,你有怎麼樣的啟發?4、請思考,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突破這個學習的平原區?由於學生在之前親自把自己的學習曲線畫出來了,在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大家都很有感想,對「學習」這個話題想法很多,也說出了很多很有見地的話,提出了很多有實際意義的建議。

一節好的課,其實並不需要很多花俏的東西,只要能夠實實在在地讓學生緊跟你的思路,去學習,去感悟,就已足夠。

二.學生有所感悟是一節好課的評價依據

我認為,一節課無論設計得多巧妙,材料用得多精彩,但如果學生不能夠在這個課堂中有所感悟,那麼,這就不能夠說是一節好課,甚至不能夠說它是一節合格的課。我深深認識到,學生是否有感悟,這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因而,我們教師一定要隨機應變,不能讓既成的教案束縛了我們的靈活性。

我在講《跨越障礙 正確選擇》這一課的時候,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情景:期末考試中,你被一道數學題難住了,眼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但是你還是做不出來,這意味著你將丟失15分,前十名將與你失之交臂!這時,坐在你後面的好朋友小華遞給你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這道題的答案,而老師卻沒有發現,這時你會怎麼做呢?在備課的時候,我想學生應該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的,也沒有多想。誰知道,上課的時候,我連續提問了三四個學生,他們的答案都是:拿過來,參考;或者是,不接,但是會看上幾眼,找到思路。我無奈,問全班學生:「你們都這樣做嗎?」學生異口同聲:「是啊!」我差點暈倒!這可怎麼收場!還好,我腦袋靈光一閃,再問:「恩,大家的心情我完全可以理解!那麼,再請大家想一想,你的試卷發下來了,你的分數由原來的80分,一下子到了95分,你的心情如何啊?」有學生馬上就說:「高興!」「哦,高興。可以理解。僅僅是高興嗎?」這下,學生開始沉默,我請了幾個看起來有想法的學生來 說說 自己的想法,他們的回答基本上一致:會有一點點開心,但是,更多的是不安,因為這不是我的成績,我也擔心被其他同學,或者被老師發現。聽的學生也微微點頭,我心中竊喜。「是啊,會有一點點高興,畢竟得了高分;但是,更多的是不安,因為做了虧心事啊。我再給大家講個故事……」然後,我又和他們講了一些逃脫法律天網的殺人犯,在經過了十幾二十年後,總會自己去自首的事例。從學生的眼神、表情,可以看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尤其是情感、態度、加值觀目標,完成得非常好。

我的學生一直很喜歡上思品課,不是因為我每節課都能夠設計得很好,或者每節課都能找出一些新鮮有趣的材料讓他們思考,最重要的,我想應該是他們喜歡我上課的風格,我會很坦然地在課堂上表達我的喜怒哀樂,學生喜歡一個真實的老師,因而愛屋及烏喜歡上一門課程。

思想品德課教師教學反思相關 文章 :

1. 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

2. 政治教學反思隨筆

3. 思想品德教學心得3篇

4.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心得

5.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反思

6. 教師教學反思匯總

7. 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8. 九年級政治教學反思

9. 初中思品教學老師隨筆

10. 學生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案例

❺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

在本節課中,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知道了上課的基本要求,學會了規范自己的言行,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交流的方式,學生們可以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他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採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他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

我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孩子們成為了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們學習得特別積極主動,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很善於評價學生,幫助他們建立了學習的自信心,使孩子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 有個別學生發言不積極。

2. 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有待於提高。

改進措施:

1. 應多提問學生,要多表揚鼓勵學生。

2. 教師要做好課堂評價,爭取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2

在剛結束的初一期中質量檢測中發現學生較多問題,為此,周五對初一學生又做了一次單元檢測,希望在檢測中逐步糾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問題依舊。當然這必然是個長期的過程,也將是合力教育才可能使之改變的過程。

今年改版的《道德與法治》對初一學生來講,引導其正確的價值觀仍然是教學之重。部分心理品質常識內容進行了重組,教材的行文、插圖等較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無疑,改版後的新教材更活潑、更適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初一新生在由小學向初中過渡過程中,有這樣那樣的不適應,在《道德與法治》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突出問題:

1、閱讀能力普遍較差,有興趣而解讀能力不強;

2、較多孩子缺少基本的問題意識,分不清「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這三個基本問題。

在當前全民閱讀的大環境下,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來促進學生的閱讀,是學校、家庭乃至社會需要進一步著力解決的問題,在孩子們陶醉於喧囂的網路游戲等環境的同時如何讓孩子們更多地思考,更多地參與實踐,回到現實學習、生活中來,也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需要進一步努力和改進的。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3

《買東西的學問》是20xx年部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課程。

本節課需要讓學生准備包裝袋,但是個別學生理解為塑料袋,預設到學生可能回拿錯,進而教師自備很多包裝袋,因為個人局限,課堂中只以離學生生活最近的購買食品、蔬菜水果和學慣用具三個方面來跟學生共同探討買東西的點滴學問,還有更多的買東西的學問需要同學們去生活中發現積累。由於此方面知識的廣博,課堂時間卻有限,所以不少涵蓋的知識無法盡情展開學習。學生的課前調查活動也沒有時間充分交流,造成些許遺憾。學生對於網購的經驗不足,只能找本宣讀,不能感同身受,只能讓學生先記住網購貼士注意事項,等到真正網購時再回顧注意事項的重要性,但是作用力較低。

本課中涵蓋內容較多,本課可分為四課時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就可以跟同學們盡情探討影響商品價格的諸多原因,比如討價還價、產品質量本身對價格的影響、品牌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力,批發和零售同種商品價格的差異等等,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巧花錢的技巧,樹立不追求名牌,不盲目攀比,注重物美價廉的正確的消費觀。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4

今天,我講授了《該請誰來幫幫我》一課,學生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他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孩子們體驗到了校園生活的安全、快樂、溫暖。

在教學中,我採用了討論的方法,學生們可以互相啟發、共同提高。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能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運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學習得特別積極主動,他們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在課堂中,我運用了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畫一畫、議一議、說一說等,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

1.學生們在學習上比較被動,沒有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2.教師沒有做好課堂評價。

改進措施:

1.我們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應多關注學生,讓他們多嘗試一些成功的喜悅,使孩子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2.教師要多表揚鼓勵學生,應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們的主體地位,應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5

八年級學生,初步具備了一些成人觀念,在感性的同時更加理性。本節課我們採用更加直觀的典型案例,更吸引學生,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本節課我們通過案例、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的同時更具備知識性。讓學生了解了違法行為及其種類,知道了身邊的一些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懂得了違法無小事,要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增強守法觀念,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本節課學習法不可違,在了解違法行為種類的基礎上重點認識身邊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法律名詞較多,通過作比較、分析案例等方式進行區分,有助於學生理解。可以在學習本課前要求學生查閱相關的法律條文,為了解各類違法行為的表現作好鋪墊。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選取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為背景,設置問題能夠調動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慾望,均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直接呈現給學生關於違法犯罪的特點和運用法律的時機,未免有些生硬,應嘗試更易於學生接受的方式。以後教學應該多了解學生,提前研究透學生心理,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6

在小學教育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感受與體會,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好周邊情況。雖然這一階段學生在生活經驗與閱歷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是通過在課堂教學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好這一內容,同時也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閱歷。

一、保證理論知識上的生活化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道德與法治》教育也開始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上來進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課堂的講述工作,主動將理論知識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保證教育的生活化。在開展課堂教學以前,教師也要及時進行備課工作,從這一階段學生的生活閱歷等方面出發,保證教育的針對性,並從學生的視角入手,注重開展體驗教學,減少說教教育。可以說只有真正將生活知識與教材結合在一起,才能培養好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教育的質量。如學生在學習《我是小學生啦》這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入手,綜合好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來開展引導工作,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活動[1]。

二、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目標

對於教學工作者來說,要清楚認識到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要高於傳授知識。只有讓學生掌握好學習的方法,才能及時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主動進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就要清楚認識到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以此來為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掌握好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也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給學生准備出充足的學習時間,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局面中解放出來。但是也應當要明確的是,在小學中開展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存在著一定難度的,但是只有讓學生可以理解好這一知識點,才能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總結,同時也可以實現理想的教育目標[2]。

三、優化教學方法

想要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效果,實現教育傳播的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就要綜合分析好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主動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實現對教育的優化與完善,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慾望。對於小學生來說,在學習中進行知識的積累是極為重要的,只有讓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才能產生出主動探究的慾望,才能不斷產生出學習的興趣與新鮮感,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操作能力。在這一背景下,教學留白被提了出來,並成為了一種比較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過多的向學生講述知識,而是在教學中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實踐,以此來促使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深入性的探究,從而培養好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運用這種教學設計方法,也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發揮出自身的想像力,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出科學的答案,提升自身的實踐與探索能力。

四、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創建出和諧的學習氛圍

就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來說,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明確學生的地位與重要性,真正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因此,教師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主導位置,建立出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效果或是可以藉助角色互換等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在教學中就要保證教學進度與方向上的合理性,在課堂中也要掌握好學生的學習動態與方法,採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來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時,教師就要及時分析中其中存在的原因,分析好學生的表現,同時還要擺正自身的位置,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改的發展下,道德與法治教育也要主動進行調整,構建出合理化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思想,在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對策,實現對教學環節上的優化與創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最後,在教學中教師還要主動對教學內容與目標等進行分析,及時更新自身的思想與認識,研究出能夠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從而做好教學准備與設計工作,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

五、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出興趣後,才能主動進入到學習中去。且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如果教師採取說教方法是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從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上入手,為學生創建出可以行互動游戲的平台,同時還要綜合利用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學生在學習冬天類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藉助課前作業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在戶外活動中的照片分享出來。其次,就是要向其他同學講述自己的經歷,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認同感。最後教師就可以藉助多媒體等來為學生展示出我國的地域,通過為學生展示出不同地區中的冬季景色,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慾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從培養學生學習慾望的角度上出發,為學生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同時還要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的效果,實現學習的目標。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7

在本節課中,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理解了風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了在極端天氣中保護自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在表演中,學生們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他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很善於評價學生,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們增強了自信心,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不足:

1. 有個別學生在學習上不夠主動。

2. 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 我們應多關注學困生,要多提問他們。

2. 教師要讓學生們多看書,應開闊他們的視野。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8

《少年有夢》這節課,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生剛進入中學,處於適應期,對生活充滿期待,夢想符合學生這個心理階段的特點,也符合他們的心理需要。但學生的新期待是不清新的.首先切入點要找准。教育目標不宜放得過高,選擇的材料要切近學生的生活,通過一些學生熟悉的名人或偉人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夢想的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其次,多媒體教學激發孩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於以上兩點,我把本節課的切入點,放在讓學生感受夢想的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本節課從材料,圖片,緊緊圍繞感受夢想的力量,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目標,體會個人夢想與時代脈搏及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

1、 教學內容要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播放音樂《怒放的生命》,讓學生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入教學情景。

2、本節學生活動較多,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本節課上,由於時間原因,學生說的時間短,談得不透。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9

一、以視覺領先、以興趣入手

「課間十分鍾」這一課,在開始導入的部分,我原來以「寧靜的校園太安靜了」導入,效果不太理想,後來我以「時光倒流」的游戲領先、以興趣入手。在教室里模擬課間活動場景,視覺中感受體驗歡快情緒;在看其他同學課間活動時,正符合了學生的興趣,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內容,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他們是多麼的喜歡課間十分鍾。

二、精講精示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指導學生觀察「投沙包」這一動作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投沙包的活動在什麼地方進行?投沙包隊員們怎樣投沙包?圍觀的同學情緒怎樣?學生們通過想像思考,找有關的圖片,教師提問,直到學生對這一動作的特點已經了解掌握。進而我引導學生想想還有哪些課間活動的思路:先想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再想怎樣活動,如何在畫面中表現場上的觀眾。讓學生體會創作就是圍繞一個活動、按審美法則把活動內容表現具體的創作方法。

三、用多媒體來輔助提高教學效果,

用多媒體來輔助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樂學的精神狀態。在這節課中我用簡單的畫面幫助學生學習,雖不花哨,但非常實用,目的達到。學生在這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了記憶。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地主體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去做,並適時地加以指導,只要他們能做、想做,使他們樂中學,學中樂。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是人教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二單元《理解權利義務》第三課《公民權利》第二框題《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我上完這節課後仔細反思,總結如下: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本節課主要應用視頻導入教學法,在創設情境、步入情境、回歸情境等活動中感知、分析、討論、互動、交流,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引導生成新知。

2、這節課我在創設情境方面,我沒有採用普通的閱讀材料或者事例闡述等模式,而是改用了「漫畫式」、「對話式」,這樣相比較材料文字會更加有視覺上的沖擊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課堂上不拘束的讓學生大膽地說,以實際的課堂效果讓學生感受現代新型的師生關系,從而有利於今後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4、課堂以學生討論為主,孩子們激情洋溢,積極性高,整個教學高潮迭起,學生參與度高。

5、作業的布置採用分層布置作業,有利於因材施教。

二、改進和不足:

1、我對教材的整個把控上可能不夠靈活,沒有太大的突破。

2、可能是因為有老師和校領導在底下聽課,學生放的不是很開,我需要再努力調節學生的情緒。

3、在課堂流程中時間的把握還是不夠合理,時緊時慢,課堂對學生發言的廣度還是不夠。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1

今年是我教授新教材完整教完一輪的一年,也是孩子們經過三年道德與法治學習檢驗自我的一年,這一年有太多的收獲和想法,暫且整理如下:

一、關於提升學生素養的一些思考

1、加強學生基礎知識及備中考范圍的廣度,注重勤奮及理解技能、基本方法和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改變以往道德與法治只要理解就能打高分的理念。

2、嚴格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讓學生掌握考點,將這些知識點均回歸到教材。

3、從死記硬背,著重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分析、歸納、概括、及識記能力。

4、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考查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以及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關於學生存在問題的一點思考

1、學生回答問題不能結合材料,不能按照題目的要求答題。理解意思能表達出來但是沒有按照題目運用標準的語句要求去結合材料來談。

2、基礎知識不扎實,一些基本知識點不過關,沒有認真地熟讀教材,基本概念不清。

3、答題不夠規范,語言表達不明確,條理不清。

三、關於今後努力方向的一點思考

1、引導學生關注時事,特別是一些重點、熱點時事。關注自己成長中的一些問題,要能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

2、抓實、抓牢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對於書本上的重要知識點要分單元進行過關檢查,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能力。

3、加大力度對所學知識的識記於跟蹤。

4、把握好每一堂課的教學質量,重視作業反饋,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及時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2

在起初備課時,介於本課知識點難度較低,因此更多的把重點放在小組討論環節,但在巡視指導的時候我發現學生討論問題有些根據問題找答案的習慣,有一部分學生完成了題目就暫停了討論,認為自己的學習已經完成,因此對「答案」的理解不夠,只流於表面,沒有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於是我在師生討論,教師點撥環節我提出了更加細致的問題讓學生們自由發言,並繪制了關系圖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點。根據作業以及筆記情況這一問題也有所改善。

經過這一課的教學使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教師在備課、教學的時候始終要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可能你的專業知識過硬,吃透了教材,課堂調控能力也非常出色。但在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總有意料之外的情況,學習的主體始終是學生,教師在教學時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避免了「憑經驗」可能出現的問題。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3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里給孩子什麼樣的內容,要塑造怎麼樣的一個群體?這是我們必須回答的問題。首先,呼應了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布局。眾所周知,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就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其次,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群體。這個群體中,既有孩子通過教成為社會精英,國之棟梁,也有很多孩子極有可能成為社會昔通一員,那麼我們教材的編排是否都有兼顧?新改 編的材注意了這一點。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教育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信觀,有一定的法律意識,顯而易見,義務教言 教材把「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眾所周之,課重教學依然是教育活動的基本構成部分,也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字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老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4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學生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它強調學習活動的實踐性,要求通過體驗、探究、解決問題等多種學習方式實施課程。

為了更好的達到課程目標,突出本學科的特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我主要是以調查、討論、體驗等方式來設計和實施整個教學過程。

開課伊始,我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以學生熟悉的洗發水推薦為載體展開活動,培養了是非辨別能力,再分別從賣中的道德和買中的道德來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讓同學們在對買賣中的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有了感受後,討論做文明買賣者的做法,並設計宣傳方法讓更多的人文明買賣,使學生由感性向理性思維延伸。

在學習方式上,體現自主探究、自主建構與積極引導的有機結合,教學中我通過設置一些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話題,如商家的不道德行為,在超市中顧客的不道德行為等,為學生留下了較大的空間,讓他們去調查和研究,學習過程主要是討論、分析、交流、表達和合作的過程。這過程促使學生主動地感受、體驗和領悟,促使他們與人、與社會、與環境產生互動,形成對道德觀念的認識、理解和內化。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切感受到:如果將商家請進課堂,讓「顧客」與商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將會使學生感受更深、收益更大。

新課程要求我們教師將課程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體系,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和需求作為調整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所以教學的全過程是動態發展,適時變化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不斷提高教學調控能力,要學會捕捉隨機生成的教學信息。我覺得我自己在這一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 篇15

聽了林老師的這節課,我認為這堂課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以新的教學理念貫穿始終,具體有以下幾方面的特色:

一、突出現實性、實踐性

我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努力構建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世界的創新課程領域。這些體現在以下環節:再現購物場景,去商場體驗等活動,很自然的就與生活聯系了起來。讓學生親自參與進去,親自嘗試,培養學生的能力。

二、回歸生活創設情境,拓展思維

「品德與社會」教材的內容實際上就是生活的縮影,為了准確地把握了這一特點,把教材內容還原於生活,通過表演生活情境,把家庭、社會生活動態地模擬到課堂。如在快樂購物環節,我創設了購買打折牛奶、討價還價、批發購物幾個情境,將教材與學生生活融為一體,給了學生合理的適當的自由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在發展學生全面素質的同時有效地發揮了學生的個性特長,讓學生在形象中強化感知,啟迪思維,悟出購物的小經驗、小竅門,掌握選購商品的方法。發現過期產品這個情境則增強學生在消費時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學習方式體現活動性。如:調查表的填寫是學生在課下進行的活動,課堂上有學生的交流活動、展示活動、親自參與實踐的活動等,以活動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因為這些活動,全是學生自己親自動手參與,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實踐能力,真正體現到了以學生為本的特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總之,在活動中,學生自己參與,自主選擇,自主體會,自主發展,愉快地去感受,去思考,去認識,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熱點內容
崗位交接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11:04:05 瀏覽:668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