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答案
因為自控能力較低,基礎差 所以就非常會依賴答案,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
這種情況反而要更需要獨立思考 學習才能進步
B.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知識體系
第二單元遵守社會規則
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我們要學習和踐行道德和法律規范,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律意識,推動社會文明進步。
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一)社會生活有秩序
1.生活需要秩序
(1)社會秩序是社會生活的一種有序化狀態,常見的社會秩序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
(2)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政府、企業、社會公民要遵守秩序,有了良好的社會秩序,社會才能正常運轉。
(3)社會秩序是人們安居樂業的保證。有序、整潔、安全的社會環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2.維護秩序靠規則
(1)生活中,調節我們行為的規則有很多,如紀律、道德、法律等。
(2)社會規則維護社會秩序。如果違反規則,會受到輿論的譴責,甚至受到相關部門處罰。
(3)社會規則不會自動起作用,需要人們自覺遵守。人人都要以遵守社會規則為榮,違反社會規則為恥。
(二)人人遵守規則
1.自由和規則不可分
(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到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2.自覺遵守規則
(1)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
(2)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准繩。將規則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3.維護和改進規則
(1)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社會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2)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規則需要制定,有的需要廢除,有的需要修改和完善。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的改進和完善,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
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
(一)尊重他人
1.尊重是交往的起點
(1)尊重他人是內在修養的表現,我們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2)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會的尊重。
(3)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尊重可以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2.尊重從我做起
(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2)平等對待他人。對所有人要一視同仁,不能以家庭、身體、智能、性別等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
(3)學會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
(4)學會欣賞他人。我們要善於發現他人的優點和長處,真誠的欣賞和贊美他人,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
(二)以禮待人
1.待人禮為先
(1)禮主要體現在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
(2)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文明有禮會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
(3)文明有禮促進社會和諧。文明有禮有助於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於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
(4)文明有禮體現國家形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國家形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
2.做文明有禮的人
(1)做文明有禮的人,要態度謙和,用語文明。
(2)做文明有禮的人,要舉止端莊、文明。
(3)做文明有禮的人,需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懂禮、明禮、守禮的人。
(三)誠實守信
1.誠信無價
(1)誠信就是誠實、守信和信任。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
(3)誠信是企業的資本,是企業的無形資本和標識。
(4)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2.踐行誠信
(1)樹立誠信意識。我們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2)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
(3)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營造社會誠信環境,努力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
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
(一)法不可違
1.違法無小事
(1)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明確告知人們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准或方向,它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准繩。
(2)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3)違法行為是指出於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4)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是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5)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較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最嚴重的一種違法行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2.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1)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2)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的義務,都是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3.尊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
(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
(3)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範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二)預防犯罪
1.了解罪與罰
(1)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確規定了什麼行為是犯罪,以及對犯罪應當判處什麼樣的刑罰。
(2)刑法是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嚴重危害性、刑事處罰性、刑罰處罰性是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徵。
(3)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違法行為都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後果是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2.加強自我防範
(1)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4)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於未然。
(三)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1)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及時尋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我們可以通過法律服務機構來維護合法權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
2.訴訟
(1)訴訟是處理糾紛、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最有效的手段。
(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過非訴訟手段不能解決問題,就要通過使用訴訟手段,通過打官司討回公道。
3.有勇有謀,應對犯罪
(1)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2)在面對違法犯罪時,我們不緊要勇於斗爭,而且要善於斗爭,做到見義智為,才能最有效地打擊犯罪。
(3)我們要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做到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努力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