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10章

道德經10章

發布時間: 2022-11-27 14:40:03

⑴ 56、第十章 玄德——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長而弗宰也,是謂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道德經》的第十章最後一段。前邊老子講的其實是修煉方法,最後老子點到了,為什麼要這么修煉,因為我們要達到一個跟「天之道」非常接近的境界。

老子說「生之,畜之」,「生之」就是像「天之道」一樣生養萬物,大家看「天之道」生養萬物,然後「畜」就是保護它,讓它長。「畜」是保有的意思。「生之,畜之」,「天之道」讓萬物去長,接著老子講「生而弗有」,意思就是「天之道」生養萬物、生發萬物,讓萬物生長的如此繁茂,但是它不擁有,壓根就沒什麼企圖心,評價它好、評價它壞,它都是淡然的,一直在施雲撥雨,一直在施與陽光,讓萬物生長,這種狀態就是「天之道」的狀態。

「長而弗宰也」,意思就是他不覺得自己是首領。「宰」是主宰的意思。我雖然生長萬物,讓萬物生養、長起來了,但是我不說這是我的,我不覺得我是首領,我是天下的主人,它不主宰萬物,不是這樣的,它淡淡地隱藏在背後,把位置放的很低,讓萬物自己去生長。老子說這種生養萬物,在沒有任何企圖心的狀態下讓萬物生長,老子說這種品德「是謂玄德」。三國里劉備「劉玄德」就是從這來的,「玄德」是深遠的德行,這是非常大的德行。

所以老子在《道德經》里邊一直在講「天之道」,老子不斷地把「天之道」拿出來給大家展示一下,然後告訴大家如何向「天之道」接近。本章前邊講的全是如何去修煉,修煉的方法如何去除內心的慾望,如何讓自己保持比較純凈的狀態,為大家去做事,這種狀態是一種修煉狀態,最終進入「天之道」的境界,這是老子講的。

如果有了這種境界,做人、做事就不得了了。比如說,做公司的領導,如果有這種境界的話,做事就不一樣了。建立公司,從一個人兩個人做到一兩百人、一兩千人,越做越大,這時候讓這些雇員都能夠從這去拿了工資,回去養家糊口,這個功德是很大的,這叫養活眾生啊,能讓眾生吃上飯是了不得的功德,了不起。這時候,以什麼態度來擺正自己的位置很關鍵。

有的企業不行,老總越來越膨脹,我做這么大,了不得。我曾經在網上看過視頻,有的企業員工列成隊,喊口號,感謝老闆、感恩老闆,鞠大躬,有的還磕頭,這是什麼企業文化啊?您對員工有好處就感恩,您哪次做的不好了,員工是不是站排要罵您一次,這是不對的。老闆應該要意識到,我們都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都是上天選中了您,用您的聰明才智來搭建一個平台,養活眾生的,這是老闆的使命,老闆應該去施與眾生,讓眾生能吃上飯,但是把自己位置放低一點。這樣的老闆就跟「天之道」很接近了,這種境界能讓您人生圓融無礙,您把自己的利益、名譽都放下了,您再做事會更加從容,不考慮自己的利益,沒有糾結在里邊,會更從容,您的公司會越做越大,這是大的境界。

如果不明白這個境界,有的時候把自己抬的太高了會容易出問題的。很多企業家都非常低調,不是做事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地方,而是刻意保持低調,這是懂得「道」的企業家。有些企業家,你去采訪他很難,企業家不接受采訪,比如任正非就不接受采訪,比如順豐的老闆王衛就不接受采訪,很難采訪到他,為什麼?我覺得實際上像這樣的企業家,做到這么大企業的領導,他的思想已經達到了這個境界,他在不斷地摸索,最後發現這樣做事才能做到最好,這樣才能排除最大的干擾,他悟到了這個「道」了,這些人其實已經接近「道」了。這種狀態,會讓你更少干擾,做事做的更好。

所以「天之道」是一種了不起的境界,這種境界不是天生就有的,有些人、極個別人,天生會更加靠近它,但是一般人都會有私心的,因為我們大腦里邊有幾個結構層面,一個是原始腦,比如說小腦和腦幹部分,這是爬行動物腦,跟爬行動物一樣,進化的一個階段;接下來我們有邊緣系統,邊緣系統是大腦的主要部分,邊緣系統負責各種沖動、慾望、攫取,動物這部分都很強大,本能要進食,要去搶,這是動物行為的基礎。我們人也很強大,看到什麼就想拿來吃,但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別人手裡的雪糕,我們不會搶來吃?看到別人手裡拿的肉,我們不會搶?因為我們還有最後一套系統: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在最近5萬年裡邊,我們進化出來,非常薄,幾毫米厚,展開半張報紙大的,不大,但是溝壑縱橫,它負責各種協調,語言、情感等等在這里邊,控制邊緣系統的沖動也在這里邊,所以我們人本身生理基礎就有天人交戰的層面,邊緣系統總是沖動,要想做什麼,外邊的大腦皮層就會抑制它,這就是天人交戰。

我們每一個人生下來都有強大的邊緣系統,都有強大的自私能力,沒有天生的聖人,我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沒有天生的聖人,每個都有慾望,所謂聖人就是對自己慾望控制的恰當、得體而已。怎麼來控制它,是需要培養的,我們有一部分基因是遺傳來的,在大腦皮層里邊如何公平、關愛,有一部分基因,但是我們後天要不斷的培養它。

所謂國學,我的觀點是國學不是學問,國學就是這一套培養工具,培養我們先天遺傳來的,在大腦皮層里邊的這些道德要素。比如說,關愛、公平、忠誠等等這些內容,這些內容是人類花了幾萬年時間進化來的,有了這個東西,我們才能突破像大猩猩那樣的,二、三十個在一起生活,它們互相搶,我們才能突破這個局限。我們才能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在一起生活,因為我們學會協調、公平、關愛了。國學是古人發展起來,這么一套鼓勵道德要素的東西,這些東西要學習。

比如說,我們作為一個企業家或者作為一個企業員工,我們應該去學習這些內容,比如您天天讀讀書,去參加國學班,或者聽聽我講的《道德經》,這也是一個方法,在生活中去奉行、去做。因為你做,慢慢形成習慣了,這些道德要素不斷的被激發出來,越來越強化,到一定程度了,您一碰到事,馬上就自然而然地按照這個規則去做了,如果沒有這個訓練,您就指望到時候瞬間良心發現,不一定的,八成冒出來的是爭奪利益的這種私心。

這種境界是要學的,我們如果能夠通過學習訓練,通過實踐,把這種境界慢慢提上來,與「天之道」接近,這個人做事圓融無礙,這個人心裡更少糾結,這樣的人人生更幸福,身體更健康。掌握《道德經》里邊最核心的是掌握「天之道」的品性,然後我們通過一點點的訓練向它靠近,我不斷這么講,其實都在強化這個理念,一點點向它靠近,真的做事,坦然的接受去這么做了,您的人生就不一樣了。

今天我們就聊這么多,我們講的是老子,最後又提到了「天之道」,告訴我們如果向「天之道」靠近,人生會不一樣的,「是謂玄德」,就會具有「玄德」這樣的品性了。今天就聊到這,明天再接著聊,謝謝大家。

⑵ 《道德經》第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一、原文

載(zài)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zhì)乎?

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zhǎng)而不宰,是謂玄德。

二、各家之解

1、白雲先生《老子之道》摘要:

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又在講另外一件事,講什麼事呢?虛靜。我們心裡放空了,才能夠比較寧靜,寧靜下來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才能不受外來的那麼多誘惑的干擾。這個世界誘惑太多了,亂花漸欲迷人眼,靠什麼來抵抗誘惑?除了外在的制度之外,規則之外,還有我們的內心。

上一章闡述了聖人功成事遂身退,去人道全天道的道理。本章接著講,具體應該如何去人道全天道。

2、南懷瑾《老子他說》摘要

(1)修習內養的方法——內聖

第十章的開始,從修習內養的超越現世之道來講,有三個要點。第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第一步修身成就的要點。第二,「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是第二步修性命成就的要點。第三,「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是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要點。

第一步修身:「營」,是指人體生命中的血液和養分等作用。「魄」字,邊旁是白,一半形聲,一半會意。在肉體生命中的活動力,便是它的作用。所以俗說一個人的「氣魄」、「魄力」等等,就是這個意思。老子說,倘使人能將生命秉受中的營魄合抱為一,永不分離,便可得長生的希望了。因此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第二步養氣修心:從另一角度來講,假如一個人能夠做到「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也就差不多可使「營魄抱一」了。然而老子這句名言,卻使後世人為了想達到「專氣致柔」的效果,想盡種種方法,建立了許多門道。

第三步修心智:但是,身心性命的中心,並非在身心神氣兩者之間而已。神氣,還只是道的用,「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能使身心神氣相互發揮為用的,卻是無名無相的道妙。為了使世俗觀念的容易了解,也可勉強另為它取名叫「玄覽」,叫它為睿智或慧智。因此,便有第三步修心智成就的說法,所謂「滌除玄覽,能無疵乎!」這是說到了道智成就的時候,澡雪精神還須洗煉,必須達到法天法地而「曲成萬物而不遺」的純粹無疵,才能返還本初,合於自然之道。到此才能心如明鏡,照見萬象。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洞燭機先,而心中不存絲毫物累。

(2)為政治國的哲學——外王

由載營魄抱一而無離,專氣致柔如嬰兒,到達滌除玄覽而無疵的內養之道,已有所成,便可入於內聖境界。如能出而外王,轉進「同功而異位」的用世之道,又有三個要點必須做到,才能構成整體工程系統。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在《老子》本書第七十一章的全文,已經自作答案,不須我們另加發揮。如說:「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這就是說明真是天縱睿知的人,決不輕用自己的知能來處理天下大事,再明顯地說,必須集思廣益,博採眾議,然後有所取裁。所謂知者恰如不知者相似,才能領導多方,完成大業。這里所說的「知不知」,也正是老子思想學術中心的「為無為」,是同一道理。

第二要點,便是「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據說,修道的人,修到純陽無雜的程度,天門就會自然開闔。到此程度,自然智周萬物,神通天地,明達古今,超凡入聖。

具備了這種知不知與天門開闔而無雌的最高修養,才能做到第三要點「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為而不為,垂拱而治的德業。因此,從表面看來,雖然都是入世、治世的君主,但在實際上,同時就是超越世俗的聖哲——超人。因此,才能「生之,畜之」,而護佑萬邦,安養百姓。

可是到了最後,卻是「生而不有」,如天地一樣,雖能生長萬有,但不據為己有。「為而不恃」,雖然是因為他的德業作為而有此成功,但他卻不自恃為己功。雖然雄長萬方,但卻不願永久自居於主宰的地位。因此說「長而不宰,是為玄德」,「玄德」的意思,不只是大德而已。

3、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解釋

身體像車一樣載著魂魄,它們能不能不要分離?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不能像嬰兒那樣的純粹呢?像玄鏡照心一樣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不能讓心靈沒有瑕疵呢?愛民治國能不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呢?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不能守住雌柔寧靜呢?明白四達,能不能不用心機詐術呢?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它們,這就叫做「玄德」。

三、我之體悟—— 內聖外王

比較喜歡南懷瑾對這一章的解讀,前三句講人如何修內在,要做到身心合一,氣息平穩而柔和,心無雜念如明鏡。後幾句講如何治理國家(也可以用於治理公司),要做到開明通達,賢明納諫,利萬物生長!

先說如何修內在。身心合一不用說,這是目前大家都很認可的一個理念,有一本書叫做《身心合一的奇跡力量》就講了身心合一帶來的好處:身心合一會讓人放鬆而專注,從根本上找到自信,全力的投入一件事。那麼如何做到氣息平穩柔和。我們說氣定神閑,只有內心平和,身體放鬆的時候才可能氣息平穩柔和。如果能夠常常處於這種狀態,那這個人一定是通透豁達之人。最後,還能做到心無雜念如明鏡,照見萬像。那真是修為極深之人了。

再說說如何治理國家(也可以是一個組織),要做到開明通達,賢明納諫,利萬物生長!這真的是一個相當理想的狀態。我們可以想像,一個組織如何才能發揮最大潛能,一定是組織內的每個成員都可以展現自己,發揮優勢,團結協作,力量往一處使。大樹底下無豐草,如果一個組織只允許一個人展現自己,別人只能順從,只能埋沒自己的才華,時間長了,這個組織的力量一定會越來越弱。有一句話說:所有的生命畢生的追求都是被看見。那我們如何讓每個生命都被看見——就是老子說的「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⑶ 《道德經》第十章的啟示

《道德經》的第十章內容豐富,含義深刻,對我們生活、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

我們先看第十章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一章跟前九章的形式不同,它用反問的句式,好像是老子要求修養者每天要從這幾個方面反思自己,達到要求沒有?這有點像儒家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了更好的解說,下面分三層來進行講解。

第一層: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這幾句的意思是: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這幾句給我們教育的啟示就是:要重視身心的共同修養,用毛主席的話說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用儒家的理論來解釋,就是要像嬰兒一樣養精蓄銳,精氣不外泄,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內心真誠,思想純真,沒有瑕疵,也就是儒家所推崇內聖境界。

第二層: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這幾句的意思是: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這幾句話用儒家的理論來解釋,就是外王階段,實用階段。這幾句給我們教育的啟示就是:一個人學好文化知識,修養好道德品質之後,就要志存高遠,上為國家,下為人民,大公無私地為社會做貢獻,有了這樣堅定的理想和初心,就不會受外界的環境的干擾,而改變內心的堅持。

第三層: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它的意思是: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這幾句話給我們的教育啟示是:這里生之畜之的不僅僅是與我們人類共生的萬物,也可以是我們的人。我們在教育中,除了要教會學生艱苦奮斗,學會創業,同時還要學習老子的智慧:如何保有自己所辛苦創下的成就。在《道德經》中,老子反復強調一個智慧:那就是功成身退,天之道。儒家文化也講文化的傳承,家族優良傳統的傳承,民族文化的傳承,這種傳承的力量就是可以長保優勢。防止「富貴不過三代」的斷層現象的發生。中國傳統文化都講究通過教育來培養下一代,鍛煉下一代,當下一代具備了相應的擔當能力之後,上一代就可以功成身退,主動為下一代提供廣闊的天地。

這一章表面看起來很難理解,但是我們借用儒家的理論來對照分析它,就可以看得出來它的本質就是內聖外王,長保優勢傳承的一個深遠的智慧。

⑷ 還原版《道德經》第十章:道亘無為

還原版《道德經》第十章全文如下:

本章對應王弼版《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和第四十五章最後一句。本章文本以楚簡《老子》為底本,但略去了其中「侯王能守之」一句。

本章是上一章的姊妹篇,上一章老子闡述了什麼是「公平」,本章老子將闡述什麼是「公正」。「公平」和「不公」,老子的表述分別是「無名」和「有名」。「無名」就是將萬物無名化,或統一稱為宇宙的「仆從」,恩澤均攤。「有名」就是公平分配遭到破壞,恩澤不再均攤,冒出了新貴,搶了眾仆從的飯碗。

本章的主題是「道亘無為」,「無為」是指道維護「公正」所採取的行動。本章中老子第一次提到了「無為」,自然也要給「無為」一個明確的定義。「無為」就是道專門針對「有名」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將「有名」再次化為「無名」,令「不公」回歸「公平」。簡而言之,「無為」就是維護「公正」。

究竟什麼是老子的「無為」?

維護「公正」不是有為嗎?為什麼老子又稱之為「無為」呢?

人們這樣理解是因為對「無為」形成了先入為主的誤判,將「無」讀成了「不」,從而賦予了「無為」以「不為」的內涵。其實,「無」老子最初寫作「亡」,「亡」即丟失,如今的「亡羊補牢」仍保留了「亡」的這層含義。「亡為」指的是該做卻沒人去做的事,所以,「亡為」恰恰就是指必須要做的事,是必須做,別無選擇,與「不」的含義剛好相反。

「自化」和「異化」也是一對正反,有萬物的自化,就必然有自化中的異化。自化是指正常的演化,異化便是非正常的變化。正如人體基因的突變,是自化中的異化,不可避免。只見自化而不見異化,是沒有形成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既然異化源於自化,就不能被自化所自正,於是,糾正異化必須有外力干預。

「無名」是自化,「有名」是異化,「有名」出自「無名」,「無名」無法自正「有名」,這是宇宙生態固有的缺陷,就像人無法改變自己的基因。

道在與宇宙的互動中只做了兩件事:1)道創造了宇宙,宇宙不能自生;2)道要治理宇宙異化,宇宙無法自正。這兩件事都是宇宙自身無法完成的,必須由道去完成,所以是「亡為」。除了這兩件事,別的道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不用做。

老子的這一辯證邏輯戰國後人就已經無法理解了,楚簡《老子》中就已經出現了將「亡」字改作「無」字的章節。漢帛書中,雖然是「無」而非「無」,取代了「亡」字,但人們還是將「無」讀作「無」,而非「亡」。

「亡」字的消失徹底誤導了後人,使得「無為就是必須去做」邏輯上顯得自相矛盾,反而使得「無為就是不去做」顯得順理成章,以至於後人不斷地在「既在做又沒在做」中構建邏輯詭辯,將老子理論變成了玄學。

事實上,「無為」與「不為」沒有半毛關系。要保留「無」字的用法,我們就要在詞典中增加一條注釋:「無又作必須解,如無為指必須要做的事。」否則,我們最好將「無為」改回「亡為」,而不再被戰國後人的愚鈍所戲弄。

老子的「無為」不是什麼順其自然,恰恰相反,「無為」就是道絕不讓「不公」肆意泛濫,對任何形式的「越位」或「缺位」徹底加以治理。道的「無為」又能順誰的自然呢?道是終極主宰,再無公婆可以孝順;若要順萬物的自然,自化又無法糾正異化,順其自然,勢必導致異化蔓延,病入膏肓。道豈不成了形同虛設?

道的糾錯職能——「無為」

道創造了宇宙,萬物將自化,若自化中不產生異化,道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意義。道與宇宙互為對立面,對立面不再互動,對立也就不復存在,這也違背了「對立統一」原理。

因此,萬物生生不息,是自化。有自化就必然產生異化,而異化又必然回歸自化,這些都是「對立統一」原理所決定的。從異化回歸自化,萬物自生無法勝任,於是「無為」應運而生。

「道亘無為」是「亘道無為」的倒裝,旨在強調道。「亘」意為「虛」,「虛」則不可見,不可聞。「無為」指道對異化的糾正,唯有糾錯職能的保駕護航,自化才能得以健康發展。所以,「道亘無為」是「萬物將自化」的前提條件,這是「而」字在句中的作用。

楚簡此句作「道亘無為也, 侯王能守之,而萬物將自化。」與前一章一樣,這里再次出現了戰國後人夾帶的私貨。上一章我們指出,價值觀上,老子徹底否定殷周分封制,不可能為維護這一制度獻計獻策;文法上,老子從來不用侯王與萬物対舉,邏輯不成立;概念上,老子的聖人之道多言天下之主,對應的是天子而非一方諸侯,以侯王論天下與老子的整體看世界不相符。因此,「侯王若能守之」一句當為戰國後人趨炎附勢所加。

這里,「侯王能守之」句漏出了新的破綻。「守」楚簡《老子》中往往寫作「獸」,如「至虛,亘也。獸中,篤也。」而楚簡這句的「守」卻寫成了「守」而非「獸」。有理由相信是後人在添加此句時忽略了這一細節。

基於上述幾點,還原版此處將「侯王能守之」從文中刪除。

「鵒(yù)」,楚簡作「左谷右隹(zhuī)」。「隹」的本意為短尾鳥,甲骨文的寫法也酷似飛鳥,故「左谷右隹」是「鵒」的異體字。「鵒」指「鴝(qú)鵒」,俗稱「八哥」。「鵒作」是老子在援引「鴝鵒來巢」的典故,以典故講述的權臣自下居上之亂象,喻比宇宙生態遭到了破壞,個體逾越本位,以自生利益侵害了整體利益。

「鴝鵒」又名「鸛(guàn)鵒」。《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 有鸛鵒來巢。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禽也,宜穴又巢也。」意思是鴝鵒本是異國鳥,中原沒有,現在跑到魯國來,改變了原來的穴居為巢居。這些都是異象,文獻中也從未有記載。魯國大夫師己認為此乃不詳之兆,號稱先王時代曾有一首童謠提到過鴝鵒,說是只要這種鳥一出現,國君便會下野。果不其然,竟被應驗。

當時的魯國「三桓」把持朝政,國君王權旁落。魯昭公是魯桓公的第六世孫。所謂「三桓」就是魯桓公另外三個兒子的子嗣所形成的三股貴族勢力,分別是孟孫氏、叔孫氏和季氏,其中又以季氏最為強大。季平子時任魯國正卿,相當於如今的總理。魯昭公對三桓的專橫早已不滿,有心除之,卻又缺乏政治謀略。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魯昭公借機討伐季平子,不料反被三桓聯手趕出了魯國,做了八年流亡國君,最終客死他鄉。這期間魯國居然也未再立新君,而任憑三桓分而治之,直到昭公死後,魯國權貴們才另立昭公弟為新君,這就是魯定公。「鴝鵒來巢」指的就是這段荒謬至極的傳奇歷史。

「化而鵒作,將貞之以無名之仆。」這里的「鵒作」特指個體越位,破壞了系統平衡,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慾望。老子並非禁慾主義者,人的慾望不可能消除,但有個度,這條界限就是不對整體造成傷害,一旦傷害到整體,便被視為「化而鵒作」,於是要令其回歸本位,這便是「貞之以無名之仆」。「貞」,正也,意為撥亂反正。以,表示目的所在,指令其回歸「無名之仆」的本位。

「夫」代指異化的個體。「滴」,楚簡作「帝」,「帝」通「渧」,「渧」是古文的「滴」字。「滴」象徵細微,「知足以滴」好比說每一個細胞都感知到了。

老子說,道一旦發現誰越位,將令其歸位,而對方也自當心領神會。道無所不能,將使「無名之仆」這一「公平公正」原則貫穿到萬物的一舉一動,深入骨髓,以至於它們的每一個細胞都是這一原則的體現,如此萬物終將各就各位,各盡職守。

傳世本這兩句寫作「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很明顯,傳世本的核心在「不欲以靜」,通過教化百姓清心寡慾,無欲無求,已達到天下太平的御民目標。這種價值觀不提公平合理,無視等級社會和王權專治對廣大民眾的不公,一味地讓百姓接受現實,已達到維護王權的目的,迎合了兩千年來主流意識形態的需求,與儒家的天命觀頗有異曲同工之處。

然而,老子的宇宙生態說首先是「公平公正」,萬物平等,都是社會的公僕,享受同等待遇,誰破壞了這種平等,就是以個人利益損害了集體利益。於是,為了維護統治集團極少數人的利益而損害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自然就違背了老子的「公平公正」原則。

所以,從楚簡《老子》逐漸演變成了傳世本《道德經》,不光是文字釋讀有誤那麼簡單,反復折射出的是價值觀的取捨,這一段就是很好的例證。從文句上比較,楚簡《老子》與傳世本此段差異巨大,不可能是誤讀誤抄所造成的,而顯然是有計劃有目的的系統性改寫,是後人將自己的價值觀融入了改寫,以老子之名,兜售自己的王權理論。這一點與稷下黃老學派的作風非常相似。

老子這是在借用中醫對人體的調理來喻比道對宇宙生態系統的維護。「燥」指燥熱,「凔(chuàng)」指寒濕,「凊(qìng)」喻涼,「燃」喻火,彼此相剋。「清清為天下定」是指溫和清明的環境,沒有爆冷暴熱,沒有激烈的動盪,一片祥和。

傳世本此句作「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一句中出現了兩個「靜」字,特別是第二個「靜」字,顯然是刻意改動所至。「清靜」與「不欲以靜」相輔相成,也與之前的改動「致虛極,守靜篤」遙相呼應。再次以事實證明了我們上述的判斷。

到這里本章就結束了,可老子還是賣了一個關子:道固然神通廣大,能讓萬物「知足以滴」,然而這種境界又是如何達到的呢?這將是下一章「我有三寶」進一步回答的問題。

本章勘正說明

以下選取了四個有代表性的版本與還原版作對比,以示版本之間的差異。

這一段個版本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是否有「而無不為」和是否有「侯王能守之」兩處,後者有的版本將「侯王」作「王侯」,但不改文義。

第一句傳世本多作「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但楚簡本、帛書甲乙本及北大漢簡本均無「而無不為」四字。從義理上分析,此處老子是在給「無為」下定義,扯上「無不為」實屬多餘,故傳世本多出的四字當系衍文。

「也」、「而」二字唯楚簡本有,其餘版本無。還原版從楚簡,理由是兩字進一步突出了前後句的對比關系,比沒有更能體現老子本章的用意。

「化」,楚簡作「上為下心」,當系「上為下䖵」之誤;楚簡寫法「䖵」與「心」形近。「上為下心」楚簡中另有用法,讀作「偽」較恰當。「上為下䖵」有陰陽交合繁衍之意,「䖵」代表兩個相同的動物,陰陽交配,「為」以示陰陽互動。

此外,還原版刪除了楚簡中「侯王能守之」一句,理由上文已詳細說明,此處不重復。

此句的主要差異有「鵒」與「欲」之辨,「仆」與「朴」之辨,上文已詳細說明,不重復。

另一主要差異是「貞」、「闐」、「鎮」之辨。「貞」作「正」解,意為糾正,內涵與老子本章義理相通。「闐」、「鎮」二字是「真」的派生,而「真」又似是「貞」之誤讀。故還原版從楚簡之「貞」字。

此外,「吾」疑為衍文。後人多將「吾」讀作「侯王」,「無名之朴」讀作「道」,而將「化而欲作」指向百姓,「吾」很可能是後人為了區分句中「侯王」與「道」的關系而添加。而老子原文中只有「道」與「萬物」的対舉,即使沒有主語也不會混淆兩者的關系。故還原版保留了楚簡的寫法。

這一段幾個版本在文字上的差異頗大,但歸納起來,核心無非是「公平公正」與「清心寡慾」之爭。老子的主旨是闡明「公平公正」原理的落實機制,是將「無名之朴」這一行為准則貫穿到每一個細節,深入骨髓,於是天下為公,其樂融融。而傳世本則根本不理睬什麼「公平公正」,抬出了「不欲以靜」。「靜」是目的,「靜」則天下太平;「不欲」是前提,接受現實,與世無爭,哪怕制度不平等,分配不合理,也淡然處置。

老子的「知」是指回歸「無名之仆」的本位,傳世本將「知」改為「不欲」,不是誤讀,是明顯的篡改。又將「萬物」改為「天下」,也不會是誤讀,而是為了將「道與萬物」的対舉偷換成「王與天下」的対舉,是蓄意而為。

此段,還原版與楚簡沒有區別,「帝」通「渧」,「渧」是「滴」的異體字。「知足以滴」,是說道的「公平公正」原則將貫穿到萬物的一舉一動,通過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發揮作用。還原版採納的是基於「公平公正」原理的宇宙生態說,摒棄的是無視「公平公正」原則的「清心寡慾」說。

此句其他版本歸屬「大成若缺」章,全章旨在論道。此章開頭兩句「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闡述道無所不能,又用之不盡。但後人卻誤將老子的論道解讀為贊譽聖人,於是又添加了「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以示完備。楚簡表述略有差異但也在說人,作「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直若屈」。由此可知,誤讀在楚簡本就已經出現了。還原版刪除了「大巧若拙,大盛若詘,大直若屈」一句,將原章節開頭兩句納入還原版第三章,而將最後一句並入本章。

於是,這一句在理解上也相應反映出對主語界定的不同。還原版及楚簡本的主語是「道」,而其他版本的主語是「王」。就人而言,其性情有「躁」與「靜」之別,也有「寒」與「熱」之異,為王者冷靜而不浮躁將導致天下太平,這是各傳世本的邏輯。傳世本用字上略有差異,如傅奕本以「靖」通「靜」,以「知清靖以為天下正」代替了「清靜為天下正」,但不改文義。

帛書乙本殘字較多,這里取了甲本。「趮」通「躁」,「炅(jiǒng)」通「熱」,「靚」古文也通「靜」,讀音也相同。但「請」與「清」不通,當為訛字。因此帛書的喻義與傳世本基本一致。

然而,楚簡的喻義卻大不相同。「喿克凔,青克燃。清清為天下定。」與上文承接,老子這是在進一步詮釋什麼是「萬物將自定」,以及這個「定」又是如何體現的。老子的「定」是指宇宙生態的和諧運轉,是對種種異化不斷糾正後表現出的自化。這好比中醫對人體的不斷調理,祛濕、化瘀、降火、補虛、排毒、提神。老子在闡述宇宙生態系統時,往往會借用中醫的理論與術語,這在隨後的幾個章節中都有所體現。

借用中醫術語,「喿」當讀作「燥」而非「躁」,「青」當讀作「凊」而非「靜」。特別是「清清為天下定」,楚簡寫得明明白白是「清清」,用的是連字附,字是「左水右青」。所以,老子這里通篇沒有用過一個「靜」字,只是後人對此字情有獨鍾,想方設法要將老子原文與其掛鉤,不僅將「青克燃」讀作「靜勝熱」,還將「清清為天下定」改成了「清靜為天下正」,硬是活生生塞進了兩個「靜」字。

我們在還原版《道德經》第四章中看到,「致虛極,守靜篤」是後人對老子「至虛,亘也。守沖,篤也」的刻意歪曲,所謂老子崇尚「虛靜」之說純屬子虛烏有。這里,我們再次見證了同樣的手法,將老子對宇宙生態平衡的闡述偷換成了「清靜」能治天下的高論,借老子之名,推銷自己的君王南面之術。

最後,說一說「勝」、「克」之辨。楚簡中的「喿克凔,青克燃」,傳世本讀作「躁勝寒,靜勝熱」,楚簡的「克」被後人讀作了「勝」。

實際上,楚簡中「勝」與「克」的寫法並不一樣。「克」楚簡寫法是上中下結構,上從大,中從幾,下從力:

這個字上面是個「大」,兩條胳膊上各有兩劃,應該是象徵身披鎧甲,中間是個幾案,下面的「力」則象徵戰敗的一方俯首稱臣。「大」和「力」之間隔著一個「幾」,所以代表著兩個不同的主體。這應該是楚人的「克」字。

而「勝」字,楚簡《成之聞之》中共出現四次,前三次是「勝任」的意思,最後一次是「斗敗」的意思。四個「勝」字的寫法都是上下結構,上從大,下從力:

這個字中間沒有「幾」字,故「大」與「力」均指同一主體,表示因力量強大而勝出,而無心於對方是否臣服。這應該是楚人的「勝」字。

附一:王弼本《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附二:王弼本《道德經》第四十五章:

⑸ 53、第十章 愛民栝國,能毋以智乎

愛民栝國,能毋以智乎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來聊《道德經》第十章。今天聊的話是這樣一句話:「愛民栝國,能毋以智乎」。這話什麼意思?首先看「愛民」兩個字,大家往往會說,老子是不講感情的,老子是不講感情色彩去做事的,叫「聖人不仁」。實際不是的,老子講感情的,「聖人不仁」是聖人不把「仁」掛在口頭上的意思,不經常講那「仁」。應不應該愛老百姓?老子這講了「愛民」,是愛老百姓的,所以說「聖人不仁」怎麼怎麼樣講的是不合理的。老子是愛老百姓的,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對你管理的老百姓有愛,所以老子說「愛民」。

接下來,「栝國」,什麼叫「栝國」?現在通行版本寫的是「治國」,通行本都這么寫,但是帛書的乙本寫的這個字,「栝」,左邊一個「木」,右邊一個舌頭的「舌」,跟我們說生活的「活」,左邊三滴水它改成個木頭的「木」,這字當什麼講?是有爭議的,好多人說這字就讀「huo」,也有大多數人是反對的,實際我對於這字的觀點是「栝」(huo)字,因為在後面第七十五章的時候說過,有這句話「勇於不敢則栝」,用的也是左邊木字旁這個字。因為這個字跟栝字,在古代好多音是一樣的,比如「guo」,音是一樣的,它有相似的讀音。而且左邊就是一個水、一個木,過去的字形是非常像的,很容易抄錯,或者當時可能就是用來借用這個「栝」(huo)字的,我把它看成通假字。

有的朋友說,抄的時候就抄錯了,把三滴水抄成木了嗎?不應該在一本書里邊,兩個地方都抄錯,應該是當時這兩個字就是可以通用的,水和木隨時可以換。「愛民栝國」的「栝」的意思是,讓這個國家的老百姓能夠活下來,能夠活的很好,是活的意思,讓他活下來,和「治」是有點區別的,「治」是以這個手段去治理,好像恰恰跟老子的意思有點相反,老子讓這個國家的老百姓都能活下來,愛老百姓,讓大家都活下來,活的好,能不能不用你的「治」,這個「治」就是機巧,我們各種心機這些東西,能不能不動這些心機。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怎麼能夠讓這個國家老百姓活的很好,我又愛老百姓,讓大家活得好,我卻不用智力、心機、技巧去治理這個國家,怎麼做?

老子前邊其實一直在講這個,當一個領導者放下自己慾望,不與大家爭奪利益,把自己慾望清空的時候,這個時候您再去做事,再去管理,就非常好管理了,制訂規則就行了。因為您不跟大家爭利,大家覺得您不幹擾我們,我們就正常運行就行了,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這時候,反而不需要用太多的機巧,太多的心機去治理。這種情況,比如在一個公司里邊,如果公司領導把自己位置放下來,我不為自己的權威、名譽、地位、金錢去爭奪,放低自己,制定規則,讓大家按照規則去做。這個時候,領導者是非常輕松的,你不用考慮太多心機。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蘇州有家企業,叫德勝洋樓,德勝洋樓1000多名員工,它是做木質別墅的,全中國木質別墅排第一,1000多員工,管理人員就15人,銷售部就1個人,效益好得不得了,全國做到第一。上他那去參觀,我覺得很奇怪,老總辦公桌就是他們園區里邊一個咖啡廳里一個角落的一張桌子,他沒把自己搞的特別大,老闆台沒有,位置放的很低的,他把位置放低以後,把公司的規則制定的非常好,說所有員工不要跟我套關系,沒有人跟我搞關系的,誰搞關系誰出去,你在這按照規則做,你就會活得很好,就是這么一個文化。老闆把自己位置放得低,我沒覺得我隨時干擾大家,沒有干擾大家,他就是咖啡廳一個辦公桌,在那辦公,看著都不像老闆。我是第一次見到老闆在這樣的位置辦公的,沒把自己位置抬的特別高,結果大家按照規則去做,公司運營的反而非常好。老闆也不用費太多心機,不斷地去干擾大家,不用的,老闆可以去做別的事去。

這是一種管理方法,這個管理境界實際是很高的,很多時候是這樣的。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太在意自己的名譽、地位等等,別人一說什麼,風吹草動就跟著去辯論,去跟人反駁等等,用不著,放下這些。您就按照自己內心的善良去做事就行了,不用管外邊的反應,誇您、罵您都不用管,管那些沒用,把自己慾望清得越干凈越好。這時候反而倒輕鬆了,不用費太多的心機去跟人不斷地爭斗,跟人去校正,用不著了。這樣的人反而內心很簡單,很坦然,您放心,這樣的人一定氣血通暢,沒什麼郁結。

老子前邊不斷的告訴我們,能不能像一個嬰兒一樣,我們說「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等等,老子說的都是這種狀態,這種非常純凈的、單純的狀態,心中沒有各種雜念。這種人,在人生中的境界是很高的,我們要去修煉的。我覺得聽我《道德經》里邊有好多小朋友,因為好多家長帶著小朋友一起聽,我覺得特別好。小時候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他長大了很容易形成習慣,因為小時候這么做的,可是小時候不懂,沒聽到這些道理,長大了人生跌跌撞撞,最後明白這些道理,看書懂了,您遇到事的時候心裡還是要糾結的,然後才想通。真正天真、自然的,從小這樣的人才真正幸福,盡量進入這種狀態,不與世界糾結、不與其他人糾結,這樣的人做事,不以「治」去做事,他非常單純,你去這么做,別人就會跟著效仿,你周圍的人就會慢慢跟著改變。這樣的人,在人生中應該是幸福的人,這樣的領導,不靠機謀、技巧去管理的,好好這么做,別人跟著你效仿你去做,公司文化很容易形成。這樣的領導,是一個非常高明的領導。

老子告訴大家,「愛民栝國,能毋以智乎」,能不能不靠心機呢?老子提出的要求很高,我們一點點去琢磨這句話,我希望大家從這句話中有所收獲,這是我講《道德經》的目的。今天就聊到這,明天我們來接著聊《道德經》,謝謝大家,再見。

⑹ 生命必讀之書—《道德經》之第十章:生而弗有

我們在追武俠電視劇時,常常可看見這樣一個鏡頭:有人來山中求見某一武林高手,但小童說,師傅不在。問之,回答曰:師傅閉關修煉去了。

然後鏡頭搖向一個寬大的石洞內,但見師傅坐在蒲團上,雙腿交盤,閉目端坐,嘴裡念念有詞。這就是修煉。

我有時就常常感到好奇:他在念什麼?這樣反復地念,如此的肅穆遠離塵囂,能修出個什麼名堂?

讀了《道德經》,總算悟出了些門道:他是在凝精聚氣。是在空曠的寂靜中,悟一種道。

有的可能是武俠之道,有的可能是修身養性之道,還有的也可能是某種旁門左道。

但不管悟出的是什麼道,都是靜心修為,氣沉丹田,使身心達到一種清澈澄明的境地,從而放空身體,排除雜念,接受認為最適合自己的道。

我不禁有些感慨,我們現在誦讀傳統文化經典,何嘗不是如此。這字字珠璣的文字,艱澀難懂卻又充滿著智慧,每一字句都是「修煉的真言」。必須如這些師傅們一般,潛心修煉。

只不過,我們是在塵囂中修煉,是在」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狀態下,將心靈交給寂寞,在博大精深的各種」道「中盤桓,以期尋得到它真實的樣子。

《道德經》第十章,就是我們必須常常喃喃自語的真言。因為,它闡述的,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使心、形、神合一的」德「。

《道德經》第十章:

原文:

1.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2.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直譯:

1.精氣和形體融合,能不分離嗎?凝聚形氣、精氣至柔至合,能像嬰兒那樣寧靜而無欲嗎?洗除雜念,探視內心,使明慧妙靈之心,能做到沒有一丁點兒瑕疵嗎?愛護民眾、治理國家,能做到無為而治嗎?感官動靜、動止,能像母體一樣保持安靜的狀態,不主動索取?通曉事理之後,能不動用機巧之心去有私嗎?

2.生產和養育了萬物,卻不佔為己有;使萬事萬物發揮各自的功用,而不自恃有功。推動萬物生長,卻不去主宰,這就是高妙的玄德。

我的解讀:

從本章開始,老子第一次提出了妙用無窮的「德」。如果從整部《道德經》上來看,前九章主要是論述道。

老子在示範著悟道、學道,其後,就是引導著人們將天道轉化為人德。這是人們修身養德的正確路徑。全書共有75個道,44個德,構成一本完整的萬經之王《道德經》。

第八章講的「 夫為不爭,故無尤 「。第九章講的」 名遂身退,天之道「。 都是講的」道「。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與萬物不爭,在功成名就之時急流勇退,在聚斂了巨額財富之時,捨得散財,使之達到與德相匹配的數量,求得平安呢?

那就是要去靜心修得高妙的玄德。老子用了六個排比反問句,將修德的具體表現,表述得淋漓盡致。雖然是反問,實際上是解答了這些德。

01 . 載營魄抱一

精神與肉體一定要達到高度完美的和諧相融。現實生活中的人,就如一輛車,承載著肉身和靈魂。容易形神分離。身體有時不受思想的支配,思想也常游離於肉體之外。

這種游離狀態,有時危害是非常大的。比如肉身需要感官的享樂,但沒有一定的定力去控制,很容易發生事故。因此,一定要將肉身的貪,納入一定的精神控制的范圍,所謂」滅人慾,存天理」。

但精神也需要有物質的載體去表現出來。有崇高的精神,必須身體力行才能實現。二者相互依存,互為里表,相融為一。也就是要「抱一」。

02 . 專氣致柔

就是要專心致志,守住元神,凝神養氣。我們現在富裕了,養生之道已擺在吃飯穿衣之前。尋常的打坐、誦經、禱告、練習瑜伽、氣功和打太極拳,都是助人凝神靜氣的。

這種盛況,相信在全國大中小城市甚至農村,都是司空見慣的。為什麼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愛去搞這些?

因為它有用,它是返老還童的養生之道。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中說:「(嬰兒)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

這段話就是說,嬰兒不懂男女之間的事情,但他的小GG卻勃然挺舉,這是因為精氣充沛的緣故。嬰兒時常啼哭,但不會把嗓子哭啞,因為他的和氣純厚。精氣對於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大病之人,一看就病怏怏的,稱之為缺乏精氣神。因此,守元固精,通過凝神靜氣的修煉,達到嬰兒般的純真柔軟光潔而充滿精氣神。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不知固精養氣。古人早就指出了這種放縱行為的危害性。

03.滌除玄鑒

就是見善改過。也就是通常所說聞過即改。與「君子每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的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都是在要求人們時時檢省自己,反省自己,力求行為無過失。

04 . 愛民治國

愛護百姓治理社會,一定要順其自然,合乎民心,順乎民意,遵循自然之道。該有為時就有無,該無為時就無為。這里的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違反自然之道的事,不要去為。

05 . 天門開闔

就是五官和六根開開合合,頻繁與外界接觸,你還能保持不逞強好勝嗎?這個天門,是一種象徵,它代表五官和六根。

嬰孩剛生下來,頭頂有一凹陷部位,就叫鹵門。俗稱天門。6個月後,它逐漸縮小,1歲以後慢慢骨化,最後完整閉合,徹底隔斷了與天道的聯系。人便步入滾滾紅塵之中,朦朧著人生,開始了漫長一生的再尋道的過程。

06明白四達

就是說當一個人通天曉地,明白了世間的一切奧妙之後,「一定要無知」。也就是通常所言的「大智若愚」。

「無知」並不是說沒有知識,而是明知卻不去大肆宣揚。人們常常在看別人下棋時,最好不要去指手劃腳。所謂「觀棋不語方君子」。還有「看透不說透,方是好朋友」,也是指「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老子橫空提出的六個排比反問句,其實隱藏著好幾種修身養性的獨門秘笈,乍一看,與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有些相似。

但從實質上來說,卻又不盡相同。後者涉及到地理、內心、交往、為人、處世、治國等諸多方面。

而本章講的修德,全部集中於個體之行為,是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僅靠一部《道德經》去死悟,就可以完全做到大的境界:至純、至潔、至柔、至弱、滌盪污濁、自我反省、無知無欲通達四方。

那麼,修了這些德,是否就完事大吉了呢?

老子說,還遠遠不夠。有天之道,還有地之德。這就把上述抽象的德,用地來作比,作示範,從而引導人們將修來的德,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天地之間,誰最具有玄德?是大地。所謂「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大地養育了萬物,卻從不向它們索取,從不去主宰它們,從不去爭,去搶,甘於奉獻,寧靜淡泊,抱元守一。

因此,作為有德之人,自身修煉好了,還要向大地學習它的無私,把自己修來的德,運用於現實生活之中,方能是「玄德」。也就是德的最終最高境界。

我國某著名企業家,白手起家,創辦企業,除了為國家繳納幾百億稅收外,還無償捐給慈善機構累積達一百多個億。這就是大德。相比之下,有些人絞盡腦汁偷稅漏稅,製造丑聞吸取粉絲,攫取不義之財,就是無德、污德。

可是,就有那麼些畸型扭曲,這樣的人,還有眾多的青年粉絲們天天盯著,盯著他們的褲腰帶鬆了未,盯著他們又與別人劈腿了沒。天天在網上跟風吆喝,製造所謂的人氣。

這是最為醜陋之德。難怪有人感慨:「我平生做的最大的錯事,就是讓你們吃飽了肚子」。吃飽了,無聊了,撐得沒事干,就干這些無聊而又敗德的事啊。

如果說,現代人對於德字還感到抽象的話,我們不妨拿一些反面現象來表述這個「德」。

德的最本質屬性,就是不爭。可是,自從我們大量擁有汽車之後,你可看到,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可見那爭破頭的汽車在賓士。真正是兩車相逢搶者勝。

什麼寧讓三分,不搶一秒,在某些人眼裡完全就變成了寧搶三分,也搶一秒。闖紅綠燈,高速上飆車,在街道上橫沖直撞,此類現象比比皆是。我們為什麼連年加寬車道,澎漲城市,而堵車現象越來越嚴重呢?

二個字在作怪:爭與搶。有些人開著車,急著要去投胎似的,該減速的,他偏飛車。該走機動車道的,他偏走人行道。該順向行駛時,他偏去逆行。種種亂象,導致每年的交通事故傷亡率很是驚人。

這種汽車上的文明,實在需要《道德經》去加以滋潤與糾偏。我想,在我們進入後工業化的時代,一個社會的文明與道德的繁榮,看行車就可一窺端倪。

如果有誰再看不懂《道德經》,我建議,要去三個地方:一是醫院。在那裡,你可以明了修身養性之必要。二是火葬場,在那裡,你可明了「世間萬物,唯我所用,非我所有」之道理。三是交通事故現場,在那裡,你可明了不爭不搶的真諦。

如斯閉關修煉,我想,不一定比那些躲在石洞里修煉的大俠們境界低。生而弗有,是謂玄德,誠然如斯。

⑺ 【道德經】第十章:天人合一

1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摶tuán)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鑒jiàn),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蓄xù)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zhǎng)而不宰,是謂玄德。

2

釋義

神形合一,能不分離嗎?

聚氣致柔,能像嬰兒一樣返樸歸真嗎?

清洗去除雜念而深入觀照,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無為而治嗎?

打通天人合一的門戶,能像雌性一樣孕育無盡的生機嗎?

明白通達,無迷無惑,能不用知識來實現和掌握嗎?

道生養萬物。聖人與道同體,生成養育萬物,既無私心擁有,也不依賴憑仗,更不控制主宰,而是讓萬物自然生長,這就是最玄妙的德。

3

重點解析

這一章講的是,證道的順序。從生命的內在到天下萬物,再到宇宙時空,直至與道的融合。

營魄抱一,專氣致柔,與己合一

營魄 ,就是魂魄,魂,掌控人的精神;魄,控制人的身體;

專氣 ,就是以氣來貫通人的魂魄,使生命成為一個整體,返樸歸真,和諧相融。

西方哲學,將人看作是靈魂與肉體的二元結構:

蘇格拉底 將他的「反詰法」稱之為「靈魂的助產術」,蘇格拉底的母親是一位助產婆,蘇格拉底聲稱繼承了母親的「技術」。不同的是,他催生出來的是靈魂而不是肉體。

柏拉圖 認為,靈魂由慾望、激情和理性三部分組成,慾望好比是一隻多頭怪獸,激情猶如獅子,而理性就像是人。為了讓靈魂內部保持和諧,人就必須要主宰一切。

亞里士多德 認為,靈魂包括三部分,即植物靈魂、動物靈魂和理性靈魂,理性靈魂是人的根本之所在。

中國哲學與西方不同,將人看作是,「神氣形」的一元結構,對,你沒看錯,是「一元」而不是「三元」。

淮南子

    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在人這個生命體中,「形」,是外在形體構成,是生命寄居的宿舍;人身體內部的氣血流動,是鼓盪生命的動力;人的心神,是生命的主宰。 其中「氣」將「神」和「形」,連接成統一的生命整體。

從生理性因素看,人之生,氣之聚,人的血氣是生命存在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形無以立,神無以成。從精神性因素看,人有生命才能有神的活動,而人的精神活動也是通過氣而運行帶動的。

道家強調生命的整體性,人的生命體是一個小宇宙,是一個整體,在這里沒有「西方式」靈魂與肉體分開的世界,生命內部就是「精氣形」所構成的一個自足完整的循環系統。

滌除玄覽,無為而治,與物合一

滌除玄覽,就是將人心比喻成一面鏡子,滌除,就是將一切非自然、非本真、非原初的心靈塵埃都盪滌干凈,內心這面鏡子擦得越干凈,對於萬物的觀照就越准確,越清晰,越深刻。在深刻觀照萬物的基礎之上,去愛民,去治國。

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弱化管理者的主觀意志,聆聽、觀察百姓的需求,不把個人的意志、偏好、信仰強加在在百姓身上。不幹涉、不幹預、不操縱、不控制、不強迫百姓、萬物,從而達到自然的原則,實現自然的和諧,讓百姓自己實現理想的目標和狀態。

天門開闔,明白四達,與道合一

陳鼓應先生曾經認為,本章的排序或有錯亂,認為應當作出如下調整: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民治國」應當放在最後,我以為不妥,這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維在解讀道家的經典。

首先,《道德經》中老子所認為的「道」是超越家國天下的,是擺脫時空的限制,永恆無限的存在, 僅僅將國家治理作為道的最終證明和最高體現,是對「道」的矮化和世俗化。

其次,陳鼓應先生認為,之所以要作以上的次序調整是為了對應五十四章,「修之於身,修之於家,修之於鄉,修之於國,修之於天下」的排列。但十章和五十四章,論述的角度是有不同的,十章講的是「 聖人證道 」,是聖人在不同領域,不同階段,不同層次上對於道的悟證,而五十四章說的是「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這是「 人修道 」,是人在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上的修行。聖人證道的層次顯然是高於人修道的層次的。

如何看出,十章的主體是聖人?

如何看出,聖人與人的不同?

需要從全經來看,不能僅僅局限於第十章。

道德經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七十七章,說明了三點:

第一, 「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與十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結構相似,意思相近,因此,可以推論,十章中的主體和七十七章的主體一致,都是聖人;

第二, 有道者,就是聖人,聖人是「道」人格化的體現,不是一般人,而是擬人化的「道」;

第三, 聖人之道和人之道是不一樣的,聖人之道的層次明顯要高於人之道的層次。

既然道家的聖人,是道人格化的體現,且高於一般人修道的層次,那麼對於「聖人證道」就不能簡單地和「人修道」相等同,而追求形式上的簡單對應。

最後,對於治國的態度,道家也沒有當成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情,因此「愛國治民」就更不可能作為「聖人證道」的最終證明和最高體現。後世,莊子在其著作中,對此多有闡述。

如《齊物論》,堯要將天下讓給許由治理,許由卻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這么好了,我取而代之,是讓我搏個好名聲嗎?……請回吧,我對於天下沒什麼可做的。廚師做不好菜,也沒必要讓祭祀的人來代替他。

如《應帝王》,天根問無名人如何治理天下,而無名人卻愛理不理,全神貫注於雲游天地之間,不想為治理天下這種瑣碎事而分心。

因此,治理天下,愛國治民,從來不是道家的最終落腳點。道家有著更為宏大的歸宿,即體悟自我與天地萬物純然一體。

天門開闔,豈止天地啊,萬物都打開了窗戶,聖人與天地,與萬物相通,此時人不再是作為主體來觀察萬物,萬物也不是作為對象而被觀察,在天門一開一闔之間,人與萬物合而為一。

明白四達,那是當然啦,萬物與聖人一體,天地與聖人合一,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

這是何等恢弘的氣魄,這是何等廣大的胸懷,這是何等超越的心靈。

正如尼採在《查思圖斯特拉如是說》中說:「走出你的洞穴吧,世界如一座花園等待著你。」

當聖人走出世事的浮沉,看淡榮辱得失,在天地逍遙遨遊之時,那生長蓄養萬物的道才若隱若現,若明若暗,似存似不存,被感受到了,被體悟到了,聖人此刻亦與道同體,融入道中,與道同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窮無盡,自由自在。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會說,道家不關心外物、不關注「愛國治民」,是不是要人出世,看破紅塵,消極避世呢?

我想這絕不是老子的觀點。事實是怎樣,對待事實的態度又是怎樣,這是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一個是事實判斷,一個是價值判斷。

正如老子多次在《道德經》里提到,「兵」,「用兵」,並不是說老子就是擁護戰爭的。戰爭的發生是客觀事實不可改變,但是對待戰爭的態度,老子卻是堅決反對的。

人生在世,必定要面對不同的人,處理不同的事,發生不同的關系,無可避免,更不能逃避,這是事實。但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在紅塵中自處,卻是可以自主作出選擇的。 而道家提倡的正是以出世的態度入世為人做事。

王陽明有詩雲: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頭尋。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自性,如「定盤針」一般。從內在的「營魄」、「專氣」、到「玄覽照物」、「無為而治」,再到匯通天地,與道融合, 人的中心不在於向外的知識探求,而在於內在生命宇宙的建立。當我們面對外在世界時,不僅僅是以理性去把握世界,而更應是以自我的生命去契合世界,在一體之氣中浮盪,以生命去回應這個世界。

世間萬象如同枝枝葉葉般散落、迷亂。喜怒哀樂,酒色財氣,人在情緒的慫恿下,在慾望的鼓動下,往往舍本而逐末,終於也漸漸顛倒迷失了自己,而成為了一地雞毛,一聲長嘆。而學習《道德經》,就是找回自己的那「定盤針」, 從盲目的沖動中解脫出來,將人的小宇宙和眾生之大宇宙和融,提升生命,超越卑微、走向生命的最終圓融,重回一片澄明空闊的世界。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光之魔法世界」微信公眾平台(搜索賬號:juliamagic)。

⑻ 淺談《道德經》第十章祛除雜念,寧靜致遠

釋/軒轅夢緣

  老子的道德經中,處處體現著無為的思想,無為而治又無所不為,追求在精神思想上接近道的真諦,用點點滴滴的為人處世,到齊家治國,從言行到養性。修心修身,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從老子的思想中可以了解到,老子所觀的世界,每一個現象都是道的縮影,萬事萬物皆不離其中。

  道德經第十章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精神和本身融合在一起,能不分離嗎?聚集精氣到致柔溫順的境界,能達到嬰兒般本初的狀態嗎?祛除雜念觀察本身本心的真諦,能沒有瑕疵嗎?治國愛民能做到遵行自然無為而治嗎?思想和外界的變換相接觸,就能寧靜嗎?通曉四達,能沒有智慧嗎?眾生自然繁衍,自然而然的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的主宰卻不約束管制他們,這就是最深奧的大道了啊。

  這一章中,老子先是在前半句中說了修身的做法,抱元守一修身,鍛養心性至柔,像嬰兒一般純凈,學慣用無為的心態檢察本心,又講到治國愛民等方面。後面半句都是反問句,其實這問句所表達的就是老子的肯定,對修身養性鑒學齊家治國等做法方法的肯定。

  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心身相同,意行相隨是很難的,但是身體與精神要保持盡可能的和諧同步,摒除雜念,心境淡定,不妄想,不貪嗔,盡可能的追求如水般狀態,這樣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會誤入歧途,修身養性,身心合一,才能夠持之以恆的做事。時刻的警醒自己,觀察自己的本心,才能矯正偏離的思想。

  提高了自身的修養,強大了自己的心性,不為外來不正確的思想感染自身,不忘初心。要想做到這樣,那就要像嬰兒一般,沒有雜念。只有嬰兒,本性明鏡沒有瑕疵,沒有煩惱,順應自然本身的規律,這種狀態才能夠參悟最深奧的道之真諦。淺顯一點就是,這樣堅定不移的心態信念,才能夠做人做事不偏離正確的軌道。

  那為什麼要修心,修身呢?修心,修身又有什麼用呢?

  比如身體是一個物體,那麼用什麼控制呢?用心控制對吧?!用精神去控制對吧?!思想和精神集中,強大。不為外物所動所擾。才能更好的操控身體。如果心性渙散,精神不集中,思想不夠堅定,那麼做人是混亂的,做事都是不長久的。

  心性混亂,思想渙散,心境沾染了污穢,那煩惱就會源源不斷,心所想事不成,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回歸本源的心態,抱元守一,意志堅定一言一行都全心全意,那還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的呢?

  靜以修心,心正則身如影,隨心而行。

  諸君共勉

⑼ 道德經【10】:長而不載

一、 原文【通行本】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二、 譯文

精神與形體合二為一,能不分離嗎?集中精氣,達到柔和,能像嬰兒一樣嗎?滌除心中雜念,能做到心如明鏡沒有一點瑕疵嗎?

愛護人民,治理國家,能做到無為嗎?感官接觸外物時,能做到心平氣和嗎?滿腹經綸能做到大智若愚嗎?

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長萬物而佔有,養育萬物不誇耀功德,滋養萬物而不主宰它們,這就是高深玄妙的德性。

三、拓展思考

精神與形體的統一是「道」的基本要求。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說「身不由己」,心中想到了,而身體卻不執行,即是形神不能合二為一。

嬰兒不知物為何物,心中無雜念和執念,因此嬰兒能做到專氣致柔。

塵世間,真正悟道的也只有聖人和嬰兒罷了。

⑽ 《道德經》第十章的原文是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能沒有瑕疵嗎?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

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10)道德經10章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