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賴賬

立法賴賬

發布時間: 2022-11-27 21:04:53

⑴ 為什麼銀行存款破產只賠50萬,貸款100萬就得全部還

你這個問題明顯是以偏概全了,目前我國沒有哪條法律或者政策規定,銀行破產只賠50萬,根據我國存款保險條例的規定,同一個存款人在同一家銀行50萬之內受到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也就說不管銀行出現什麼情況,哪怕破產了,這個50萬都可以無條件的拿回來的,而這個50萬之所以可以無條件的拿回來,因為就算銀行破產之後,這個錢可以由存款保險基金委員會代為償還,而不是銀行償還。

但是銀行破產了,並不代表銀行只賠50萬的存款,實際上超過50萬的存款也是有很大的概率是可以獲得償還的,這裡面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我國銀行監管非常嚴。

銀行是經銀監會正式批准成立的正規銀行機構,受到銀保監會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的雙重管理,而且銀保監會每個季度都會對銀行進行MPA考核,這個MPA考核是件讓各大銀行頭疼的事情,MPA考核相當於銀行的一個緊箍咒,它會從各方面去對銀行進行限制,比如資本充足率,負債率,信貸政策落實情況等,如果銀行在MPA考核過程當中被評為c檔,那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降低存款准備金利率,不能享受一些新的金融政策,停止公開市場操作等等,這裡面任何一項對於銀行來說都是影響重大的,所以各大銀行都不敢有過分的違規行為。正因為如此,在嚴格的政策監管之下,銀行的壞賬率相對來說會比較低,這就可以從根本上確保用戶存款的安全。

第二、如果銀行出現較大風險之後,存款保險基金委員會可以要求銀行停止相關的業務。

存款保險基金並不是收了存款保險保費之後就沒事了,他還會對銀行進行日常監督,如果存款保險基金委員會發現銀行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有明顯違規的行為,影響到用戶存款的安全,存款保險基金委員會可以要求銀行做出整改,如果銀行不及時整改,可以要求保監會對銀行進行處罰,停止銀行相關業務的開展,以免風險進一步擴大,從而達到保護用戶存款的目的。

第三、銀行有足夠的資產保護用戶存款。

銀行並不是普通的企業,不是說想幹嘛就幹嘛,他必須在嚴格的監管政策之下運行,比如銀行想要擴大貸款規模,必須有足夠的核心資本才可以,銀行還面臨存貸比等各種考核,所以正常情況下銀行的壞賬率一般都不會太高,目前我國大部分銀行的不良率大概是在2%~3%之間。這意味著就算哪天銀行破產了,銀行仍要有足夠多的資產進行拍賣,拍賣完資產所得優先償還個人用戶的存款,再用於償還機構的存款。

所以在監管政策以及銀行資產雙重保障之下,即便銀行破產了,用戶超過50萬的存款還是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正常拿回,並不是超過50萬了銀行就不聞不問了。

此外貸款是借款人跟銀行之間的一種債務關系,不管借款人是欠一塊錢還是欠100萬塊錢,這種債務都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銀行要求借款人正常還貸款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且貸款的正常還款是保障用戶存款安全的基本前提,因為目前大部分用戶的存款都是用於發放貸款,如果貸款發放出去之後出現較高的壞賬率,或者大家都不還了,那最終影響的必定是用戶存款的安全。所以用戶貸款逾期之後,銀行通過各種催收手段讓用戶還錢,這也是為了保證銀行能夠正常運行。

作為一個 財經 工作者,也是一個曾經工作的人員,我告訴題主存款與貸款是兩類不同性質的行為,存款是儲戶主動存入銀行而獲得利息收入的投資行為;而貸款是貸款人向銀行貸款獲得資金用於從事商業活動而獲得利潤的行為。

到銀行存款,等於同銀行簽署了一個資金保管與運用協議,客戶資金在銀行必須由銀行負責安全;而隨著市場化深入及銀行自身市場化經營,不可避免地存在經營風險,銀行也有因為各種經營問題而發生經營不善和破產倒閉現象。儲戶的錢就有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而為減少存款人資金損失,確保 社會 穩定,我國出台了存款保險條例,央行成立了專門的存款保險基金,對少數破產銀行儲戶的錢予以賠償,目前是以在同一家銀行機構的存款賠付額不超過50萬元。

這50萬元是由央行存款保險基金予以賠付,平時由銀行按存款數額給央行繳納存款保險費。至於超過50萬元以上的存款資金,破產銀行在清算之後財產處理中還可給予賠償。

而貸款則是貸款人主動向銀行申請的貸款行為,而銀行本身沒有錢,這些貸款也都是存款人的資金,所以貸款人的錢無論出現這么情況,比如虧損或者賺錢,都應該全部歸還銀行本息,否則銀行就有可能形成壞賬,不僅沒有利潤,也收不回本錢,也就無法給存款人支取存款,如此就會形成連鎖反映,引發銀行信用危機,讓更多的銀行陷入經營破產邊緣。尤其,如果不對貸款人的貸款進行嚴厲收回,還有可能誘發貸款道德風險,形成羊群效應,使更多的人效仿,從而引發銀行大面積壞賬,最終會引發金融危機。因此,要求貸款人的錢百分之百償還銀行,也是出於銀行經營安全和對存款人資金安全的雙重角度考慮。

銀行破產只賠50萬的說法並不正確,我國的《存款保險條例》中是有規定,銀行破產的話,最高只賠償50萬,但這個50萬不是銀行賠的,而且保險公司賠償的,這個是銀行為儲戶買的保險,具體銀行能賠償多少還要看銀行是破產清算還是由企業接手,所以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表達不準確,後半部分是正確的,也是合法合規的。

我們都知道銀行如果真的破產了儲戶最高也就得到50萬的賠償,那麼存款超過50萬的怎麼辦?也只能得到賠償款50萬嗎?並不一定,銀行破產後儲戶所得到的最高50萬賠償款是保險公司賠償的,並非銀行賠償的。

而銀行破產要麼做破產清算,要麼由企業接手,如果是做破產清算,對於存款超過50萬的儲戶,超出50萬的那部分能否得到賠償,得到的賠償又有多少?主要取決於銀行清算後剩餘的資金是否足夠賠償所有儲戶,若是不夠,賠償的比例該怎麼劃分等情況。

如果銀行破產後由企業接手,那將由接手企業來對存款超過50萬的儲戶進行賠償,若是接手企業的資產足夠雄厚,能全額賠償所有儲戶自然會足額賠償,若是接手企業的資產不能全額賠償,那部分儲戶的存款將轉為債權,成為銀行股東,當然,這種一般都是上千萬存款的客戶了。

對於貸款100萬必須全部還是雙方簽訂合同的,借款人必須按時還本還息,在法律上是合法合規的,存款就不一樣了,銀行的對於儲戶的原則是:「存款自願,取款自由」,銀行已經明確告訴你,最高的保險賠償是50萬,存不存取決於你個人意願,所以不能把存款和貸款混為一談。

這個問題有些偷換概念了,兩種情況並沒有放在同等條件下。變更成同等條件,我們再來描述一下。

這么一類比,是不是就感覺公平了許多呢?因為我們國家還沒有個人破產的相關條例,所以暫時不存在個人破產的情況,也就是說貸款必須全部清償。

對於個人債務無力償還,又有其他情況:暫時無力償還和永久無力償還。

當然以上兩種都必須是法院判決以後才能付諸執行的。

銀行破產和企業破產相比最重要的一點區別在於,銀行破產後有存款保險基金的額外保障。假如銀行和企業一樣,破產就破產了,存款人的錢能賠多少,就看銀行能清算多少資產了。

換句話來說,如果銀行破產了,由存款保險基金先賠付給你最高50萬的資金,然後根據剩餘資產進行清算,本著「先個人後企業」的原則,個人存款會得到優先償付。

銀行和一般企業在我國的地位是不同的,它關系著國計民生,而且受到監管機構的嚴格監管。銀行要出問題很難,出了問題也有多層防火牆,存款保險基金的償付都是比較靠後的手段了。

銀行存款與貸款,實質形成的都是債權債務關系。而債權債務按約履行,首先是以雙方主體的信用做擔保的,其次才是抵押、質押擔保,或者第三方履約擔保等等。

銀行存款的債權人是存款人,債務人是商業銀行。

存款的安全性,或者說銀行到期支付款項給儲戶,這首先是由商業銀行的信用做保證的。如果銀行發生重大風險信用破產,則會動用到第三方履約擔保,即銀行按照《存款保險條例》投保的存款保險。

銀行存款保險,是國家強制商業銀行投保的保險,目的是確保儲戶存款的安全。國家在制定存款保險限額償付的標准50萬元時,考慮的是這個限額可以覆蓋99.5%以上的個人儲蓄,而且也會考慮銀行的投保費用負擔問題。

但是,在這里我們需要特別強調,並不是說銀行破產只賠50萬元,要完整理解存款保險條例的有關條款——

也就是說,銀行破產清算後的財產,會按照法定清償順序償付給債權人(包括儲戶)。

銀行貸款,債權人是銀行,債務人 是 貸款人 。

銀行貸款,有不同的種類,比如信用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等。

銀行貸款,正常要靠貸款人的信用保證償還本息。如果貸款人出現問題還不上款,那就要開始第二步,使用抵押、質押的財產償還,或者找第三方擔保方還錢。

但是,如果貸款人倒閉破產,抵押、質押的財產也不夠償付貸款,或者第三方擔保方也沒有能力償還的,銀行追不回貸款,也只能接受壞賬的結果。

所以,出現上述的問題,銀行貸款100萬也有可能收不回來。懂點常識的人都該知道,銀行的壞賬率是什麼概念。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8%。

總之,不管是債權方還是債務方,都應該本著誠信原則來做事。但是,總會有信用破產的,無法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是無可奈何的事。而如果誰刻意去賴賬,那將嚴重損害其信用,會越來越無法在 社會 上立足。

存在即合理嘛,其實這深層次問題關乎立法權。有些重大問題,則需「稅收法定 立法優先」,比如房產法已進入立法程序,但需付出漫長時間成本,幾年或幾十年?

有些問題,則無需立法,立馬實施?比如永債債發行(國外,投資人持永續債受法律保障,最終可持有發行機構股權;國內則反,最終一無所有)。

人性如此,幾千年未變?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要預知未來,必先回顧 歷史 。看過《大明王朝1566》,你一定能看清當的現實及最終結局……

50萬是保險規定的上限,你的貸款是銀行的資產,存款是銀行的負債,如果銀行倒閉,你得貸款肯定會被打包拍賣給別的銀行或者願意買的金融機構,清償的錢款肯定用來支付銀行的負債也就是存款,平均不夠五十萬那麼保險公司就給補貼到50萬,一般情況肯定不夠,要夠了那就不用倒閉了,這也就為什麼最多賠50萬,而貸款卻只能繼續還,因為你的貸款只不過換個債主而已!它還存在!不公平的是中國只有企業破產,沒有個人破產,如果個人也可以破產那麼也就可以這樣清算,這樣也就公平了!

這里是中國

銀行是只轉不賠,而且漏洞弄到不少利益,銀行最坑爹的

讓你少存錢,別超50萬,或把錢存在可信的銀行

⑵ 市場經濟調查報告

優化市場經濟環境調查建議報告

李紀兵

【關鍵詞】永久地權 行政檢查法 經濟環境
【全文】
2005年8月到10月,我們抽調精幹力量,與省內8個地州市的市場經濟會員舉行座談會。座談會上,大家圍繞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環境問題,集思廣益,提出如下優化經濟環境,落實國務院36條的建議,供政府領導與人大、政協參考。
一、 糾正思想偏差,引領發展動態,改革公務員教育與學校課堂教育的內容
1、 思想調查出現新情況
過去,政府歷來重視思想動態調查。由於調查主要作為政府對相對人進行思想教育與思想引導的依據,每次的調查報告均有「為富不仁」、「浪費」、「違法亂紀」、「擺闊」的內容,與教材所講的「私人老闆資產階級意識比較濃厚」完全一個樣。
本次思想座談發現新情況:即思想問題的根子不在市場經濟主體身上,而在公務員身上。或者說,部分企業老闆的思想狀況不好無關大局,公務員的思想狀況一個不好,就會出現大問題,抓民眾思想建設不如抓公務員思想建設。本次調查統計的具體數據如下:
(1)私企老闆的思想認識與人生觀體現了對國家法制框架的認同,他們碰到困難一般都會自覺在法律法治的框架內尋求好的解決辦法,但同時有60%左右的人碰到或者聽說過公務員管卡拿要,主動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可以說,私營企業出於對財富的愛惜,對黨和國家提出依法治國有很積極回應,在參與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自身法律素養也不斷提高,但公務員尤其是執法人員誘導違法的現象並不少見。
(2)私企老闆正面評價我國法制環境,認為好的法制在執行中出了偏差。在收回的44份問卷中,對國家法制環境改善持正面評價的佔90%,持中性評價的佔5%,只有5%的會員認為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總體上有所倒退。
(3)社會財富管理人理念成為會員企業家的主流理念;在常德的座談會上,一位會員認為:民營企業家的責任就是為社會創造財富,「我們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社會」,「我的財富來源於社會,現在看來是我的,過一下也許就轉到其他人手裡,子孫不努力,不一定繼承得到」。這種社會財富管理人的理念,得到了大多數民營企業家的認同。
(4)熱心公益,關注國家大勢;在我們的調查中,認為政治文明建設在經濟發展沒有作用以及對中共中央五號文件及國務院兩個36條不感興趣的,均為零,而認為作用很大並且參加學習的佔到了80%,這既說明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是深得民心的,也說明會員的政治素質是優良的。
(5)飲水思源,扶危濟困,關愛貧民生活;私營企業家成為扶貧、慈善事業的主力軍有目共睹,而新聞媒體的報道卻還以負面事件為多,為社會和諧埋下隱患。
本次思想座談在湖南市場經濟的抽樣比例為:百萬以上規模的企業的41%(152家隨機抽取64家),百萬以下規模的企業的10%(329家隨機抽取32家),有一定的代表性。
2、 只有採用新辦法,加強公務員的思想轉型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經濟的思想環境問題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建議在公務員之中,應當加強思想教育,讓他們認同富人,尊重富人的勞動成果,承認富人對國家經濟建設與政治法律建設的貢獻,樹立企業是自己的衣食父母的思想,樹立忠於職守,服務企業的思想。
此外,要適時進行思想轉型教育。過去仇富教育的資料很多,許多材料還在繼續使用,改造富人而不是服務富人(富人與窮人都是公務員的服務對象)的觀念,與富人保持距離甚至勢不兩立的做法一直受到肯定。這從長遠來說,都是不利於小康社會建設與國家經濟發展的。可以說,許多思想沖突與索賄現象,均與我們長期的「殺富教育、妖魔化富人階層」的教育與宣傳有關。
對下一代尤其是在校大學生的教育也要重視,因為他們馬上就會成為公務員,或者成為與富人打交道的人。如果我們在教育與意識形態上都不承認富人,我們又怎麼能夠激發下一代的創業熱情,為下一輪經濟騰飛醞釀良好的經濟環境呢?
二、 彌補法律空缺,完善現行立法,降低經濟運作的法製成本
(一) 兩項重要法律空缺,導致經濟預期不穩,運作成本高昂,民企知難而退
本次調查發現,80%以上的民營企業反映市場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太難了」,經濟運作前景太不明朗了。大家一方面不敢追加投資,一心一意求發展;另一方面,疲於應付來自各政府部門的各項檢查,確保不得罪人。究其原因,是國家缺了兩項重要立法:
1、 永久地權立法缺失考驗民企投資決心與政府發展智慧
永久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永久的地權之上的。土地權,無論是所有權還是使用權,作為人們安身立命的基礎,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石,都必須是永久的,才能激發起民眾的投資熱情。因此,在中國大陸,能不能確立永久地權,正在考驗著民企的投資決心與政府的發展智慧。正本清源,當時我們主張土地公有是因為土地公有制可能讓土地的流轉比私有制更有效率,更節省資金。但實踐證明,確立公有制並不能改變民眾依賴土地生存的狀態,國家徵用土地無論是私有土地還是公有土地,都必須提供足額補償,公有制節省國家徵用土地的資金的可能性不僅不存在,而且出現了反方向的副作用,主要表現在:
(1)土地公有制度將土地資源排除在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之外,使得中國的市場成為不完全的市場;
(2)土地公有制度將所有與土地轉讓有關的商業活動都集中到國家有關部門審批,增加了國家機關的工作量,浪費了大量的寶貴的行政資源;
(3)在不變動所有制的前提下,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能夠部分彌補土地公有制的缺陷,但土地使用權不是永久物權的設計,使得正常商業流轉憑空多添一個事項:「約定以及不斷檢查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否到期,何時到期,如何退出」,政府、企業、村鎮、自然人耗費了大量的資源作這些無用功,實在可惜;
(4)目前設置土地使用期限的做法,有三種可能,一是到期收回土地與土地附屬物,只給附屬物以補償;二是到期收回土地,但附屬物所有權人有權依照市場價格競買土地使用權;三是允許附屬物所有權人無償或者低價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繼續使用土地。前兩種可能都是國家對民眾的剝奪,是又一次公社化,後一種可能只是民間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一直處在不確定狀態之中,就會大大影響社會交易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總之,期限不管有多長,總會到期。到期以後怎麼辦?是一個基本的經濟學問題,經濟預期是否穩定的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社會穩定問題。會不會一夜之間一無所有?人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非永久的土地物權設置破壞了人們對未來經濟的穩定預期,使得社會經濟主體的長遠經濟發展策劃面臨期限瓶頸,讓我們的經濟發展前景天生劣後於土地私有制國家;尤其是死亡期限來臨前的幾年,有可能出現又一次類似於1958年「人民公社化」的社會危機;調查中發現的民企觀望,有很多人都是因為擔心國家在土地使用權問題上又來一次「人民公社化」。
我們建議可以考慮以下三種解決方案:
(1)最佳方案:落實憲法保護私有產權的規定,讓私有產權的范圍擴大到土地所有權,以後,住宅建設等與土地有關的轉讓,國家應當直接轉讓土地所有權,而不是轉讓土地使用權,這可以極大地活躍我國土地市場,節約行政資源,增加財政收入。
(2)次佳方案:在物權法中規定土地永久使用權。實際操作中以後的土地建設,國家土地管理部門都轉讓土地永久使用權給使用人;這個方案不是國際社會通行做法,很難被外國人理解,故不可能象第一種方案那樣吸引外資,降低國際交易成本。但逐步減少了土地管理部門的工作量,節約了行政資源。
(3)最低方案:國家土地管理部門頒布一個新的土地管理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期限已經到期的建築物或者資產權利所有權人,可以在到期前5年申請辦理連續使用手續,重新約定使用年限,該手續不收費,或者定額收費(20~50元)。這個方案既不能被國際社會理解,也絲毫沒有節省行政資源,但至少掃除了又來一次「人民公社化」的擔憂,穩定了社會,刺激了長期投資與規劃。我國土地使用權農業、林業用地最短是30年,住宅70年,都引起了民眾的普遍擔心。
2、 行政檢查(程序)法缺失降低企業生產效率,敗壞社會道德,滋生腐敗
目前,我國制定了行政許可法,從源頭(企業設立、市場准入)上堵住了政府濫用審批權擾亂市場秩序的可能,這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在整個生產流程中,對政府各部門如何依照確定的行政檢查進行行政檢查還是一個空白。也就是說,政府在檢查時還缺乏一個行政檢查程序法。
眾所周知,公民的合法生產秩序政府不得無故干擾,因為此舉會滋生腐敗,也會降低企業生產效率。就是對有犯罪嫌疑人進行刑事搜查,也不得僅憑公安工作證就可進行檢查,而必須有公安局長簽發的搜查令,這表明政府幹預企業和私人生活領域,受到了嚴格的程序制約。但另一方面,沒有犯罪嫌疑的企業日常經營,政府稅務、安檢、質量監督、城管等部門卻擁有無限的檢查權力,公務員只要出示工作證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下廠檢查工作。這顯然是法律缺失造成的混亂。當前的混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檢查部門多,且獨立行事,這家查了那家查,導致企業很大一部分時間在陪檢查。據反映,企業最多要與七個以上的政府檢查部門打交道,每個部門就是每年檢查4次,每次三天,如果錯開檢查,企業也得賠上84天,佔全年工作時間(250天)的33.6%。
2、由於缺乏程序監控,假檢查真了難(敲詐錢財)司空見慣。實際工作中,企業受干擾的程度遠遠大於這個比例,因為有很多防不勝防的假檢查。所謂假檢查,就是公務員為了個人目的假借政府部門名義進行的檢查。許多企業家經過多年經驗總結,認為絕大部分行政執法人員上門都是找著茬兒罰款,為了節省時間耗費,往往在他們一上門時就支付了難費,或者熱情款待以消災減禍。公務員明了這一點,對不給面子的企業總是每茬(查)必罰。許多上門的公務員為了表示成績,節省時間,甚至公開說明檢查的目的就是「有錯沒錯都要交點面子款,了難費」,否則,沒有錯誤會一直查到發現錯誤為止,使得民營企業疲於應付。
濫用行政檢查權已經成為社會一大公害,也有許多地方治理經驗可資借鑒:許多地方政府成立行政長官負責下的「市場環境優化辦公室」,直接處理來自檢查違法的投訴。湖南省長沙市政府更是以大動作先行一步,它們將擁有行政檢查權的所有政府部門歸總到「優化辦」門下,各部門的檢查計劃要到優化辦公室備案報批,實行統一、綜合的檢查,以節省企業應付各種檢查的時間。
我們認為,要從根本上治理濫用行政檢查權這一社會公害,必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之法制化,透明化,可訴化。行政權是一種國家權力,必須從國務院開始立法,方能從根上收到效益。建議國務院吸納地方經驗,成立高於各行政部門的執法檢查監督審批機構,直接隸屬於國務院總理,名稱可以是「市場經濟環境優化與效能辦公室」,也可以是「公平交易促進與行政執法檢查監督署」,行使發達國家「公平交易局」的職能,反市場壟斷,反行政壟斷,反行政檢查權濫用,歸口審批工商、稅務、城管、消防、質檢、安全、衛生檢疫等部門的檢查計劃與個案,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下廠檢查,必須先行備案,領取行政檢查許可證才能進行。同時有接受公民投訴,指令部門檢查的職權。公民因為違法檢查遭受損失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請求國家賠償。
(二) 金融、稅收與政府收費制度亟待完善
金融、稅收與政府收費都屬於宏觀經濟法律制度的范疇,或者說,都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閥門,對微觀經運行的好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國在使用上述法律手段時,理論上存在著兩大缺陷:
1、 宏觀經濟調控「偽國家利益論」一統天下。
計劃經濟體制遺留給我們的東西就是「維國家利益論」。它的內容是:「國家利益至上,個人利益、企業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由於這個說法割裂了「個人、企業、國家」三者之間的聯系,使國家利益虛偽化,國家利益至上的非平等安排最終使得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又被稱作「偽國家利益論」。宏觀經濟法律制度只有充分考慮微觀經濟主體的需要,為微觀經濟主體提供公平競爭的經濟環境以及應急的救助與服務,才能實現經濟資源配置最佳化,並避免不必要的企業破產與社會不穩定。我國受計劃經濟思維模式的影響,將宏觀經濟工具當成國家的專用工具,使用這些工具的目的不是為微觀經濟主體的自由、有效、充分的發展服務,而是根據既定計劃,干擾其有效發展,與世界上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完全背離,既損害了企業利益,也降低了社會資源配置的整體效益,還造成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不公平,可以說是宏觀經濟調控「偽國家利益論」一統天下。
2、 「輕視、棄用金融手段,只重視稅收與政府收費」使社會失信、失業、整體貧困與政府欠賬問題久拖不決,政府進退兩難
計劃經濟發展經濟只依靠一種手段:稅費手段。對於金融手段,計劃體制根本不了解,也不打算用。在這個背景之下,計劃體制的設計者們讓所謂的經濟學家大肆宣揚金融手段的罪惡,並最終關閉了全部金融市場。進入市場經濟體制以後,雖然大政方略是市場經濟的,但國內懂得金融手段功能的人才很缺,教育體系與研究體系依然進行著計劃經濟時代的教育,以研習政治經濟學為基礎的所謂「市場經濟人才」,還是典型的「計劃經濟體制經濟人才」。他們同以前的經濟學家一樣,一如既往地宣揚著金融手段的罪惡,不懂、排斥、輕視、棄用金融手段發展國內經濟,只重視稅收與政府收費,使社會失信、失業、整體貧困與政府欠賬問題久拖不決,政府進退兩難。
以政府欠賬問題為例。在人員、資源富裕的情形下,政府無論是為拉動經濟搞建設,還是為改善辦公條件和公務員住宿條件搞建設,不僅使無可非議的,也是不得不為的。因此,中國的地方政府沒有不欠賬的,欠帳問題本來是一個金融問題,用金融手段就能輕松解決,不留任何危害。但由於中央政府的「經濟顧問」、「經濟學家」們都是「政治經濟學」出身,或者是「政治經濟學」嫁接「供需平衡經濟學」出身,沒有根本了解金融手段的妙處,不僅棄用金融手段,而且禁止地方政府使用「金融手段」,只允許他們使用計劃經濟體制慣用的「稅費手段」。這樣,一個小得不能再小,只要運用金融手段就能輕松解決的金融問題就轉化成了重大社會問題,而且是永遠不可能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這個問題的鏈條如下:

上述金融手段鏈條表明:搞政府建設或者政府主導經濟不是壞事,只要允許地方票據在市場上流通,允許銀行為地方政府票據貼現,政府建設就等於社會誠信且繁榮。
上述稅費手段鏈條表明:如果不允許地方票據在市場上流通,不允許銀行為地方政府票據貼現,只允許地方政府使用稅費手段解決社會問題,搞政府建設或者政府主導經濟不僅是壞事,而且是永遠解決不了的拖累個人、企業與社會的大壞事。
根據我們的調查,禁止地方政府發行票據,禁止銀行給地方政府政府與企業本票貼現,是地方政府失信、增加稅費,擾亂市場經濟運行的根源。企業失信絕大部分來源於政府失信,或者與政府失信有關聯。政府拖欠大量的工程款,政府欠老闆的,老闆欠工人的司空見慣。為了解決拖欠問題,政府各部門常常致力於創收工程,上街攬財。上街斂財必然導致稅收收入下降,越攬財越窮酸。最後,出現費用與稅收的比例完全倒置,失信事件更多,政府進退兩難的困境。以湖南省為例,2003年全省非稅收入是250億元,相當於地方財政收入1.08倍和地方各項稅收收入164億元的1.52倍,省內大部分地市級政府的非稅收入都超過了稅收收入,非稅收入與稅收收入倒置表明政府陷於兩難境地。而這個困境的根源是中央政府禁止地方政府使用金融手段,自己棄用金融手段,割裂了宏觀經濟調控與微觀經濟發展之間的聯系。
(三) 解決信用問題只能用信用手段,政府失信源於棄用票據手段,運用稅費等行政手段只會勞而無功
雖然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借賬,但只有在中國,才會碰到賴賬的政府,到期不能還賬的政府。現在的情況,幾乎每一個地方政府都欠賬,到期不能還賬。地方政府失信嚴重影響了政府在社會的權威,影響了中央政府的形象,同時也拖累中央政府。顯然,為解決失信問題增加稅費或者控制稅費,只會導致稅費倒置現象更加嚴重。同樣,為了解決失信問題嚴禁政府發展經濟,只是把政府的責任推給社會,會導致國家更加落後,失業、貧困、經濟領域的社會失信更加嚴重,政府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左右兩難的困境讓我們意識到了失信的根源:政府失信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第一大難題,而根源不是大家沒有誠信觀念,而是我們的金融立法沒有給大家運用信用手段解決信用問題提供方便。
解決政府失信、社會失信、企業失信、個人失信等信用問題不能依靠增加稅費,只能依靠完善金融立法,運用信用手段解決信用問題。
(四) 立法承認地方票據、企業本票,讓人民幣成為有源之水
票據是貨幣之源,承認地方票據、企業本票是增強貨幣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也是市場經濟的慣例。承認票據並不會危及物價穩定,不承認票據而機械地運用計劃經濟管制物價的辦法管制貨幣價格反而會傷害經濟發展、傷害物價穩定、傷害充分就業,已經成為經濟學的共識。我國票據法、商業銀行法、中央銀行法為了物價穩定這個計劃經濟指標,違背市場經濟慣例與運作經驗,拒絕為地方票據、企業本票貼現,不支持其在市場流通,是計劃體制的產物。它不僅使得人民幣成為無源之水,中央銀行手中沒有地方票據與企業本票資產作支撐,也使得我國的中央銀行資產主要立足於外國貨幣(票據)、金銀之上,與國內經濟實體價值表現脫節,在國際貨幣競爭中被動挨打。
據統計,發達國家的銀行票據資產的總量在貨幣、金銀、外匯資產的總量的6倍以上,全世界86%以上的經濟運作依靠票據進行,依靠貨幣的部分不到14%。人民幣兌美元的價格也已經放開,我們既然可以承認外國票據,為外國人服務,再承認本國票據、為本國人服務服務又有何妨?又有何擔心?因此,就算是為國家民族計,在早已承認外國貨幣的大背景下,立法承認本國地方票據、企業本票,讓人民幣成為有源之水,增強人民幣的國際競爭力、本國地方政府的競爭力、本國企業的競爭力也已經刻不容緩。
(五) 放開利率管制,增強商業銀行競爭力,防止金融腐敗,防止白錢變黑
我國一直實行利率管制制度,在今年匯率放開的情形下,利率繼續管制更是說不過去。在利率管制制度下,商業銀行成為依靠壟斷利潤生存的寄生蟲,成為沒有競爭力與創新能力的腐朽機構。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力與創新力,首先在於放開利率管制。
利率管制的初衷是給企業生產提供低息貸款,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促進經濟發展。調查結果表明,利率管制制度違背了這個初衷,造成了如下不良社會現象:
1、 存款利率過低,民眾手中的白錢被洗黑了
商業銀行的壟斷利潤來源於普通民眾尤其是下層民眾應得的利息收入,調查中發現,存款利率過低,迫使大量民眾寧願賭博、買彩票、借黑錢,也不願存到銀行接受小利。也就是說,中國的存款利率管制,使民眾手中的白錢流入黑市,白錢被洗黑了。
2、 減少儲蓄率,增加關系貸款,促長地下錢庄
過低的利率在減少人民幣存款存量的同時,也給人民幣貸款的發放增加了難度。由於存款、貸款利率與實際利率存在著巨大的利差,大量貸款落入關系人之手,銀行職員與關系人共同賺取利差,產生金融腐敗;同時也使得地下錢庄的生意異常興隆,地下錢庄搶了地上銀行的生意,道理只有一點:地上銀行對民眾的盤剝比地下錢庄更黑。
3、 銀行不務正業,挾款自重,利用壟斷地位侵凌中介行業利潤
資信評估本來是中介行業的業務,由於利率管制,銀行之間不存在利率競爭,商業銀行之間的服務價格(利率)競爭權被利率管制制度剝奪以後,商業銀行挾款自重,利用行業壟斷侵凌其他行業經營利潤成為必然之選。造成商業銀行不務正業,搶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怪象層出不窮。據調查,銀行的大量精力由貸款業務轉向其他非貸款業務,非貸款收入比重增加。商業銀行通過對貸款人進行資信評估,指令資信評估,指令擔保,指令封閉貸款的方式從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賺取評估費,分成比例更是達到了令人吃驚50%,使得資信評估制度流於形式。
4、 惡化金融環境,導致國內資源大量外流,造成資源黑洞
利率管制導致中國金融環境惡化,迫使中國資本外流、貨物外流、人力外流、技術外流,形成巨大的資源黑洞。2004年中國的外貿依存率已經超過了70%。而在發達國家,這個比例一般都在10%左右,中國的70%可謂絕無僅有。中國使用本國資源為本國提供的服務之不到30%,說明了中國資源黑洞問題的嚴重性。
(六) 調整稅制,優化結構,精簡稅務人員,確保稅收立法、執法公平
流轉稅是一種在任何時點都可以徵收的稅,流轉稅既使得征稅權力趨向於無限,無法監控,也使得征稅環節無限增多,稅務人員空前增加,稅制效率大大降低。但是,流轉稅最大的惡果在於它對企業日常生產秩序的沖擊。
本次調查中有許多老闆反映他們為什麼不追加投資,是因為怕樹大招風,引來稅務人員隨時隨地的拜訪。流轉稅使得稅務人員擁有很大的自由檢查權和自由裁量權,同時也讓企業感受到多重征稅或者不間斷檢查的壓力。俗話說:「稅納得起但查不起」。如果天天陪稅務查帳,任何一個經營好的企業,也會垮掉。由於民營企業在規模較小的時候,本小利薄,稅務人員很少過來檢查,企業財務環境較寬松。只要做到一定規模,稅務還有其他政府主管部門,都會慕名上訪。「入門必查,沒查必罰,沒有問題要一直查到有問題」的做法,讓企業明顯感到賠不起檢查,不該「樹大招風」。
計劃體制的稅都是流轉稅,目前中國的還有一半來自流轉稅。由於流轉稅無法監控,許多地方政府都在流轉稅方面根據不同的所有制實行差別征稅,對外商投資企業在稅收立法與徵收環節有優惠,對國有企業有特殊保護,對民營企業除了口頭說推動外,很少有實際行動減免稅收的,這就造成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不公平。
眾所周知,所得稅與財產稅跨越了動態與靜態兩個領域,完全覆蓋了社會生活各個環節,生產要素流動時繳納所得稅,靜止時繳納財產稅,除此以外,再設流轉稅完全是重復征稅,只能增加總成本,無法增加總收入。因此,在我們已經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財產稅的背景下,廢除流轉稅只會使國家稅收收入大量增加。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⑶ 您好我想咨詢一下工傷賠償賴賬問題

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

工傷事故發生後,究竟依據工傷保險還是民事侵權賠償救濟,一直是理論界爭論不休的話題。《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對工傷保險做了詳盡的規定,但是未能明確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只是在第六十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但並未說明在發生工傷保險和民事侵權竟合時的處理辦法。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這一規定看似對工傷保險與民事損害賠償的關系予以了明確,實質上仍忽略了當用人單位按工傷保險賠付工傷者之後,如仍不能彌補工傷者的損失時的處理辦法。因此,在實踐中發生工傷事故之後,究竟工傷者是依據工傷保險還是民事侵權來保障自己的權益是理論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一、工傷保險的概念和現存問題

工傷事故是指企業職工和個人僱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損害,以及罹患職業病的意外事故。

我國2004年1月1日起施行《工傷保險條例》以來,不但從客觀上緩解了社會、企業和職工在工傷方面的風險壓力,而且對於加強安全生產,提高全社會工傷風險防範意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眾所周知,工傷保險費應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個人不繳納,這就是工傷保險與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其他社會保險的不同之處。但導致工傷事故發生的原因有許多,如果不論原因統一地都由工傷保險機構來承擔工傷事故後的責任,這無疑是縱容了某些肇事者,是不公平、不合理的。

另外,我們都知道,從性質上看,工傷保險屬於社會保險范疇,而人身損告賠償是私權中的民法救濟性質,兩者存在根本的不同。但工傷保險的賠付理由是基於工傷事故的發生或者勞動者罹患職業病,與勞動保護瑕疵和人身損害有關,正因為此,工傷事故在民法上被評價為民事侵權,這就產生了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競合問題。對此問題的處理,世界各國有四種模式:第一,免除模式:工傷保險取代人身損害賠償;第二,選擇模式:受害人可以選擇獲得工傷保險待遇或人身損害賠償;第三,兼得模式:受害人可以同時獲得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但勞動者個人需繳納高額的保險費;第四,補充模式:受害者在獲得一項賠償之後對於工傷保險待遇和人身損害賠償的差額依然可以要求獲得賠償。

各國現通行的做法都承認了在工傷事故中工傷保險賠付之外還存在人身損害賠償責任,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保障工人權益的立法精神和民法的公平原則,筆者認為在我國應採取補充模式較為合理。從楊立新教授工傷保險的定義可以看出,發生工傷,身體必然受到了損害,這就有了救濟之說。現筆者從工傷發生的三種不同責任人來分析工傷救濟中所涉及的工傷保險待遇與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的適用問題:僱主的原因導致的工傷事故賠償,第三人原因導致的工傷事故賠償和本人自己的原因導致的工傷事故賠償。

下面我們根據以上分析的工傷發生的原因不同來分析和證實補充模式的合理之處和具體操作方式。

二、工傷事故的責任人為用人單位的處理辦法

分析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的工傷事故的發生:按照《條例》的規定,工傷事故的救濟辦法是按照保險的形式進行,這其實是轉嫁工傷風險,將用人單位的責任轉嫁給工傷保險機構。由用人單位向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繳納保險費,職上遭受工傷事故造成人身損害,由保險機構向工傷職工提供勞動保險待遇。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替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的責任是公平合理的。那麼職工發生工傷後,能否選擇民事侵權人身賠償的救濟而非工傷保險呢?再者,如果用人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或者僅依靠工傷保險並不能充分彌補受害職工的損失,我國法律對此還未作明確的規定。筆者認為,不論用人單位是否參加了工傷保險,保障工人合法權益得到救濟始終都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如果用人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發生工傷事故後,就由工傷保險機構第一時間賠付;如果用人單位未參加,受害職工可以按照《條例》的工傷保險待遇標准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在人身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還存在差額時,工傷者還可依據民事侵權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充分彌補損害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用人單位的賠償總額以不超過人身損害賠償額或工傷保險待遇兩者的最高額為限。理由如下:

第一,我們都知道,工傷保險制度的發展就是為了保障僱工在受到傷害後,能及時有效地獲得救濟,《條例》的頒布,從工傷的認定、勞動能力的鑒定、工傷保險待遇等各各方面詳細規定了工傷的賠付標准,使得工傷職工可以盡快地獲得醫療救治,經濟補償的權利,當工傷保險待遇不能充分滿足工傷者權利時,理所當然地可以請求人身損害賠償來彌補不足。況且,工傷保險的賠償數額是固定的,與職工所受損害並沒有相對應的關系,更不要說獲得精神損害賠償,所以否認工傷者的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對工傷者是不公平的。所以,無論是在用人單位原因引起的工傷事故還是第三人或本人自己引起的工傷事故情況下,工傷保險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的客觀存在都是值得肯定的。

第二,之所以發展工傷保險,是為了讓工傷者在受傷後能及時得到救助,盡最快的可能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而民事訴訟有一般訴訟共有的特點:訴訟周期長,救濟上不確定,絕大部分情況還需證明僱主有過錯。比起工傷保險的快捷,人身損害賠償雖然數額高卻往往有「遠水救不了近火」的嫌疑。因此,從保障職工利益出發,應在我國現行規定的賠償方式上明確,應先請求工傷保險待遇,不足的部分工傷者可用民事侵權救濟來補償。實際上,這種工傷保險優先的原則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52條有所涉及。

第三,在用人單位參加工傷保險和未參加工傷保險兩種情況下都應適用兼得模式。用人單位參加了工傷保險的情況已如上所述;關鍵是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條例》第60條已明確規定應由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在此,筆者認為應再明確一下,此時用人單位其實自己充當了保險經辦機構的角色,在工傷發生後,只要工傷者符合《條例》規定的工傷認定,用人單位就應及時給予同於工傷保險待遇的賠償,然後工傷者再根據自己的傷害情況自行決定是否起訴用人單位賠償不足彌補損害的差額。有觀點認為,這種不論用人單位是否參加工傷保險,最終都需賠高額的保險金或人身損害賠償,加重了用人單位的責任,實際上是逼迫用人單位逃避參加工傷保險,反而使工傷保險形同虛設。筆者不這么認為。當用人單位嚴防安全生產,加強責任監督機制,杜絕自己過錯行為時,用人單位的風險責任也會相應降低,對職工和用人單位都是一種「雙贏」行為。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看,工傷者獲得全額賠償以平復自己的損失符合人權保障的本質;再者,工傷保險實為一種射幸合同,即投保人用人單位支付保險費用來換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賠償的機會,付出一定的投人符合公平原則。

三、工傷事故責任在第三人的處理辦法

分析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事故的發生。例如:職工在上、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這在民法當中是很明顯的侵權行為,按照責任應當由直接責任人負責的原則,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行為人是用人單位之外的第三人的,應當由該第三人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需承擔,這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12條第2款的規定中得到印證:「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又由於工傷保險待遇的社會性和強制性,這就產生了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的人身損害賠償責任與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的賠償責任競合。筆者認為,應先承認工傷保險待遇,使工傷者獲得了最基本的生活、醫療保障之後,再請求第三人的人身損害賠償。但不同於上述用人單位原因導致的工傷事故,此時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屬墊付性質,在第三人侵權的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或未繳工傷保險費的用人單位都有義務協助工傷者訴訟以獲得人身損害賠償。訴訟後的獲賠數額在填補了工傷者損失之後,多餘部分應返還給墊付工傷保險待遇的機構;即使工傷者不願提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墊付機構對侵權第三人也應擁有代位追償的權利。此點也不同於上述的工傷事故責任在用人單位的處理辦法。用人單位為轉嫁自己的風險交付保險費,在發生工傷之後,依法可以要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而當責任是第三人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就沒有理由幫助第三人承擔責任,只是為了保護職工權益預先墊付必要的資金,第三人仍需返還。理由如下:

第一,工傷保險實質上是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一種非盈利性的社會保險,從人的生命健康角度出發,為保護職工而設立。所以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在行使權利義務時,應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預先墊付工傷者的損失,並幫助工傷者在民事訴訟中獲賠。對於墊付的用人單位也是一樣,作為義務和懲罰,他們也應扮演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的角色。但我國經濟還不發達,國家、企業也有許多困難之處,為減輕社會、企業負擔,保護其發展,應允許墊付機構享有對墊付資金的代位追償權,況且這樣可以使工傷保險基金達到資源最大化效用,充分保護每一位職工的權益。

第二,賦予墊付機構代位追償權,對於我們現在依然存留的「政府老大」現象也有改進作用。政府、社會機構由於沒有盈利性質,部門人員往往會處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狀態,當工傷者要求工傷機構在民事賠償中提供幫助時也會出現推委、不認真的現象,使得民事訴訟賠償遙遙無期,賦予墊付機構代位追償權,實質上就成了工傷保險機構為自己的利益在工作,有利於刺激墊付機構充分行使自己的職責,協助工傷者獲得人身損害賠償,維護我國的司法穩定性。

第三,工傷保險待遇是為了保障工人權益而非縱容第三人侵權、幫其承擔責任,侵權人應為自己的過錯負責。為避免工傷者獲得雙重賠償的不當得利,也為了不加重企業和社會的負擔,墊付機構在訴訟結果之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始終為墊付性質,在協助工傷者獲得充分賠償後,墊付機構收回自己墊付的資金是理所當然的。我國現行《條例》對賠償競合並沒有明確規定,可以仿效《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28條第(一)款「交通事故賠償以給付了醫療費、喪葬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誤工工資的企業或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先期墊付有關費用的,職工或其親屬獲得交通事故賠償後應予以償還。」

第四,《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第三者的行為而發生死亡、傷殘或疾病等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後,不得享有向第三者追償的權利。但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仍有權向第三者請求賠償。」這似乎從表面上看是肯定了兼得模式否定了保險機構的追償權,但究其立法本質,《保險法》的這條規定也是為尊重人權、保障人的生命健康而設立;而工傷保險不同與上述的商業保險,它的工傷保險基金來源於社會、政府和單位,非盈利性決定了它的資金沒有商業保險充分,只有賦予追償權,才能使有限的資金服務更多的社會公民,符合我國的立法本質。

四、工傷事故責任在本人的處理辦法

最後,是由本人原因引起的工傷事故。此時,就要區分本人是否具有故意或法律規定的過錯行為。例如:自殘,醉酒導致傷亡的。如果符合法律規定認定為工傷,工傷職工理應該享受工傷保險待遇,這時,不存在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法律關系較之前兩種情況要簡單明了。實踐中只要嚴格按照《條例》的規定操作即可。

綜上所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所承擔的只是支付給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的工傷者工傷待遇和實際追償的不確定性。總體而言,這種責任大小與工傷保險機構的社會福利性相符。總之,社會不斷進步,人權不斷發展並受到重視,人的生命健康是無價的。不論是哪種原因導致工傷事故的發生,只要被認定為工傷,工傷者都應首先享受到工傷保險待遇。在肯定了人身損害賠償存在的情況下,工傷者享有對工傷保險待遇與人身損害賠償差額的所有權,墊付機構享有對墊付資金的追索權。只有各歸其則,各司其職,才有可能建立一個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的保險制度,緩解社會、企業和職工在工傷方面的風險壓力。

⑷ 判決書是不是一張白紙

判決書不是白紙一張

5月27日,大慶晚報以《我省首例拒執農民工工資第一案》為題,報道了讓胡路一名擁有碩士學位的女老闆拖欠32名農民工工資20餘萬元,為了逃避債務,其先將用自己假名注冊的公司和股權變更給自己的妹妹,妹妹被拘留後,她又將股權變更到自己名下,法人變更為自己的母親,女老闆將她價值150萬元的房產賣出之後,仍不履行還款義務……
報道刊發後,在讀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數十個電話打進本報熱線,紛紛指責女老闆的行為,同時,許多讀者也提出了疑問:到底什麼是「拒執罪」?什麼樣的行為構成「拒執罪」?6月2日,此案的判決書下達後,本報記者采訪了此案的主審法官和辯護律師,並翻閱了有關資料,對「拒執罪」進行了深入地了解。
碩士老闆欠薪「有道」

董某等32人兩年前在大慶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打工,一直沒拿到勞務費。後經高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白純顏(化名)應付給32名員工各項費用總計18萬余元,白純顏對此裁決未提出異議,也未履行。2004年3月,董某等32人來到讓胡路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將執行裁定書公告送達該公司後,為了逃避法律義務,擁有碩士學歷的白純顏可謂絞盡腦汁,想了多種方法「對抗」執行。
白純顏先將用自己的假名字白顏(北京市身份證)注冊的公司和600萬元股權轉讓給白純梅(化名)。後來,在白純梅被依法拘留15天期間,該公司又召開股東會,白純梅將640萬元股本轉給其姐白純顏,將法定代表人又變更為張鳳(化名)。鑒於法人已變更,不能再對白純梅進行拘留,於是不再執行拘留。由於此案查找不到其他財產,執行工作一度陷入了僵持狀態。
經過細致地排查,執行人員發現白顏在注冊登記時的北京市身份證是偽造的,順藤摸瓜,他們發現白顏和白純顏竟是同一個人,白純梅是其妹妹,張鳳是其母親。雖然公司的法人變來變去,但沒有離開他們家的人。
在此期間,白純顏將林源開發區的廠房以150萬元的價格出售,卻依然拒絕給付執行款。
讓胡路法院形成一致意見,白純顏在法院執行中幾次採取變更法人的手段,逃避執行,每次其本人都堂而皇之地以代理人身份來到法院,說自己是白顏的表妹,欺騙法院。而且在房產賣出後,仍向法院隱瞞真相,其行為已經涉嫌拒執罪,白純顏作為直接責任人對此應承擔責任。2004年12月2日,讓胡路法院研究決定將該案涉嫌拘執部分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今年1月21日,公安機關在北京將白純顏抓獲。4月30日,讓胡路區檢察院向讓胡路法院遞交了起訴書。5月26日上午9時許,讓胡路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
抖機靈換來六個月刑

白純顏的代理人遠東律師集團大慶事務所王帆律師說,自己認為起訴書指控的罪名成立,但根據法律規定具有從輕處罰的情節。白純顏的親人已交付法院20餘萬元,使32人已全部領取了應得的工資款。雖然被告人不聽從法院的傳喚,存在不理智的行為,被告人只是消極地不執行判決裁定,抗拒執行情節輕微。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白純顏因拖欠職工董某等32人工資,高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了仲裁裁決書,該裁決發生法律效力後,被告人白純顏沒有履行裁決,由此,董某等32人向讓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在此期間,被告人白純顏將林源廠房以150萬元的價格賣給張某,並先後兩次變更大慶某公司的法人。
法院作出執行裁定書公告送達後,被告人白純顏用欺詐手段說是和白顏不是同一個人。但有證人董某等證人證言、身份證等書證以及白純顏的原始供訴,均證明白顏和白純顏是一個人。之後,白純顏下落不明。可見,白純顏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絕執行,情節嚴重,已經構成了拒不執行判決罪。考慮其在案發後能償還員工工資20餘萬元,量刑時可從輕處罰。其辯解詞中部分與事實不符,不予支持。辯護人的意見符合案情,予以採納。公訴機關適用法律的意見正確,予以支持。本院為維護司法秩序,保護人民法院裁決的權威不受侵犯,打擊此種犯罪,依照《刑法》有關規定,以白純顏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
法官細說「拒執罪」

此案的主審法官賈思軍詳細介紹了拒執罪,構成拒執罪的要件、犯罪對象以及發生該罪的主觀及客觀方面等。
賈法官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維護人民法院裁判的權威,就是維護法律的權威。但是,長期以來,經濟生活中欠債不還的現象較為突出,有些債務人有能力還債而賴賬不還,甚至經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仍採取轉移財產等方式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裁定所確定的義務,嚴重妨害司法秩序,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構成要件是: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裁判的權威。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判決、裁定,是人民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的一種形式,是社會主義國家權力的象徵。犯罪對象是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即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所謂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法律的強制力,有關單位和個人必須堅決執行。2002年8月29日,在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9次會議上,通過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對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執行《刑法》,從立法上加大了懲治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的力度。
該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卻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解釋,人民法院為依法執行支付令、生效的調解書、仲裁裁決、公證債權文書等所作的裁定,也屬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的人民法院的裁定。
按照立法解釋,所謂「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在實踐中,主要是敗訴的一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以及負有協助人民法院執行裁判義務的人。如果其以暴力、威脅方法單獨實施妨害執行行為的,應構成妨害公務罪;如果其與被執行人等共同實施妨害法院裁判執行行為的,可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
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且為直接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妨害法院裁判正常執行或者致使法院裁判不能執行的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行為人的動機多種多樣,如逃避履行裁判確定的義務或者對法院裁判具有抵觸情緒等等,但動機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根據法律規定,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因為,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但情節輕微的,不能以犯罪論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必須是行為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的行為。因此,如果行為人因沒有能力執行而未能執行的,也不能以犯罪論處。

⑸ 關於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症結與對策問題的探討的內容

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企業銷售產品時可以採取現銷和賒銷兩種基本方式,雖然賒銷在強化企
業市場競爭能力、擴大銷售、增加利潤和節約存貨資金佔用方面有著其他結算方式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相對現銷而言,賒銷必然導致企業持有大量的應收賬款,由於應計現金流入量和實際現金流入量在時間上不一致,就可以發生相應的機會成本、壞賬成本以及對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從而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正常經營。因此,如何對企業應收賬款進行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論題。

一、我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現狀

「三角債」被許多經濟學家稱為有「中國特色」的詞彙和現象,在20世紀90年代,企業「三角債」問題曾在中國業界肆虐一時,拖垮了一批企業。當時,企業「賴賬」成風,而且誰賴賬越多,誰就受益最大,以至於在文藝界出現了「黃世仁求楊白勞還債」的小品,辛辣地諷刺了當時社會的信用狀況。面對存在的問題,國家下大力氣整治過,朱總理就曾在1996年提出了5個部門4類商品 (電力、冶金、煤炭、石油等)領域開辦票據承兌貼現業務,目的是為了解決這些企業之間的三角債問題,而「三角債」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應收賬款的管理現狀又是如何呢?

1.應收賬款凈額居高不下,企業缺乏管理力度。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結果顯示,企業間的「三角債」規模在2000年年末已累積至1.2萬多億元,其中超過3個月的拖欠已達0.8萬億元;截止到2002年6月末,企業應收賬款凈額1.5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增幅比5月份提高了0.3個百分點。另外,國內一些企業日常對應收賬款的管理只限於數量方面,而對其賬齡、應收賬款成本、客戶信用等級等資料不予計算分析,使得賬齡超過3、4年的應收賬款大有所在。在其他國家看來早可作為壞賬處理的應收賬款,而我國的一些企業卻一直是放在「應收賬款」項目下而不是「壞賬」項目下,因為這樣一來就不會影響企業領導的業績,並使之有一種「企業經營不錯啊,壞賬也不太多」的自欺欺人的想法,下任領導也不追討,也怕損害自己的業績,於是壞賬越來越多,賬齡也越來越長,最終企業垮了。如此種種,就是「三角債」仍然作祟的直接反映,同時也表明中國市場仍不成熟而且有關機制有待完善。

2.與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差距較大。我國企業平均壞賬率是5%~10%,賬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市場經濟發達的美國,平均壞賬率是0.25%-0.5%,賬款拖欠期平均是7天,相差10多倍。與此同時,美國企業的賒銷比例高達90%以上,而我國只有20%,如此大的差距,要想競爭,尤其是要在國際市場參與競爭,能行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時代已經過去,誰不學會賒銷,誰就會被淘汰,因此我們國家的企業必須學會賒銷、學好賒銷,爭取在贏得客戶的同時又能將應收賬款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合理的范圍內,以迎接國際國內市場的挑戰。

二、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一)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不足

不論是高科技產品還是一般工業品,當前幾乎都是買方市場,而一些企業在規模、技術、成本的某一方面不具備優勢,失去了與其它企業抗衡的能力,導致其市場佔有份額很小,而其生產能力卻大於其生產份額,這樣就產生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造成產品積壓。為了解決產品積壓問題,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又不得不作出了相應的讓步,如產品試用期久一些、貨款回款期長一些等等,使產品的應收賬款從量上和時間上都增加了,隨之企業應收賬款多、回收不順暢、資金短缺等等問題就接踵而來。

(二)忽視信用管理,缺乏風險防範意識

在我國長達幾十年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社會上只有一種信用,那就是國家信用。工廠生產什麼、銷售什麼、往來資金如何結算等事項都是由中央計劃者統一安排,交易雙方都是屬國家所有,企業根本不需要擔心大量應收賬款是否能及時收回以及賬款囤積造成的後果。然而,經過了20多年的改革和開放,我國已基本步入了市場經濟的軌道,市場經濟,「信用為本」,但由於目前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建立,法制基礎也比較薄弱,再加上地方保護主義的泛濫,使得我國信用短缺現象大量存在,如企業間的資金拖欠、三角債、坑蒙拐騙、呆賬壞賬等層出不窮,就連被稱為「經濟警察」的會計師事務所也失信和造假,而企業經營者對於社會上出現的信用短缺現象孰視無睹,在銷售上仍存在著僥幸心理,未對客戶資信情況作深入調查,就急於想和對方成交,這樣做雖然賬面上的銷售額有所攀升,但企業反而不會多賺錢,為什麼?因為企業忽視了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所帶來的風險。試想想,假設一個企業平均稅前利潤是5%,如果他有10萬元的貨款因為管理不善等原因而成為了壞賬的話,為了彌補損失,需增加多少銷售額才能彌補虧損呢?答案是200萬元。在利潤率較低的今天,別說是壞賬這個無底洞,就連貨款拖延造成的資金成本,也同樣能吞噬掉企業幾個月的利潤。例如去年北京中關村儀科慧光公司倒閉案就很能夠說明問題。儀科慧光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糟糕,一直是負債經營,而且為了營業額看好不惜高價進貨,低價銷售,窟窿越來越大。從信用管理角度來看,這是一家「高風險」公司,不能與其做生意,更不能賒銷了,可是包括聯想、方正、紫光等上百家公司把貨物賒銷給儀科慧光公司,竟然沒有一家公司認真、定期考核他的信用狀況。結果,儀科慧光公司倒閉了,拖欠貨款三千多萬元,使這上百家公司蒙受巨大損失。

(三)內部控制存在缺陷

1.基礎工作不健全。合同之所以成為控制經營風險的手段之一,就在於它依照合同法以文字的形式明確規定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並受到法律的保護。正因為如此,對合同的管理就應該更加慎重、更加完善,但往往在每筆逾期應收賬款的後面就缺少了完善有效的合同協議,更有甚者,竟信奉口頭上所謂的「君子協定」、「一諾值千金」,一旦因賬款收不回而對簿公堂的時候,又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啞巴吃黃蓮」。據有關資料顯示,2000年上半年,我國合同違法案件共有5338起,涉案金額達到16.3億元。

2.考核制度不合理,約束機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實行銷售人員工資總額與銷售額掛鉤的做法,在業績考核當中,企業只注重銷售額,片面追求賬面上的高利潤額;銷售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只關心銷售任務的完成,採取賒銷手段強銷商品,使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對於這部分應收賬款,企業既未要求經銷人員全權負責追款,又未明確規定監督賬款回收的部門,從而造成高銷售額、低經濟效益的局面。

3.內部會計控制不嚴。《企業財務准則》中明確規定:各種應收賬款應當及時清算、催收,定期與對方對賬核實。經確定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已提壞賬准備金的,應當沖減壞賬准備金;未提壞賬准備金的,應當作為壞賬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在實際工作當中,並非都嚴格按照準則辦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發生的應收賬款不及時清算,形成賬外債權。有些國有企業的賬外債權竟然達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這類問題在日常審計工作中又不易被發現,當人事發生調動時,很容易造成資產流失,同時也為經濟犯罪提供方便。(2)應收賬款催收工作不力。相關人員態度消極,一些企業甚至連催收部門都沒有明確,使得應收賬款被拖欠時期超長,收回可能性減小。(3)長期不對賬。(4)不按規定確定壞賬損失。某些企業為滿足一時間的業績漂亮,將應收賬款長期掛在賬上,不願將無望收回的應收賬款作為壞賬損失,這種現象在上市公司的報表上表現得尤為突出。如ST重機的2000年度虧損,其主要原因是天津造船廠所欠貨款5022萬元因破產無法歸還,形成壞賬損失,造成管理費用高達10790.34萬元。早已明知天津造船廠欠款難以收回的ST重機,並沒有在1999年年報和2000年中報中作相應披露,最終令他的投資者感到失望,從而對自身企業的信譽造成不利影響。

三、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管理措施

要加強企業應收賬款的管理,筆者認為,提高產品競爭力、注重客戶資信調查並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力度是關鍵。

(一)提高產品競爭力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首先必須加強市場調研,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發揮自身優勢,生產適銷對路、科學技術含量高的產品,一改往日在銷售中的被動地位,變被動為主動,企業可以有目的地選擇訂單,也就是選擇客戶,以減少資金在應收賬款上的佔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做好資信調查,制定合理信用政策

1.設置獨立的資信管理部門

在我國的一些大型企業中,有的已設立了清欠辦公室,對已產生的拖欠進行追討,不過這是一種被動的、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防患於未然才是更有效、更主動的一種措施。在發達國家,一般企業均設有信用管理部,或者設有信用管理經理一職。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管理經驗,我們國家的企業也需要設置相對獨立的資信管理部門或配備自己專職的信用管理人員。由於信用管理這門知識對信用管理人員要求非常高,須掌握信息、財務,管理、法律、統計、營銷、公關等多方面的綜合知識,同時實踐能力和工作經歷也必須出色,而我國在信用管理方面的人才相當潰乏,所以企業要想盡快建立自己的資信管理制度和部門,就必須藉助於外力,在這一點上可以完全借鑒西方企業的發展模式。當時西方企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時候,通行的做法是聘請一家專業信用管理機構來對企業進行全面指導或幫助企業做一些實際工作,這樣企業既省時省力,又不會走彎路走錯路,同時又節約了成本。

根據企業內部牽制制度的規定,作為資信管理部門,應成為企業中一個獨立於銷售部門、在總經理或董事長直接領導下的中級管理部門,該部門或人員的主要職能是對客戶的信用進行事前、事中、事後的全程管理,具體體現在:賒銷前考察客戶的資信情況,確定是否賒銷以及賒銷額度的多少、期限的長短;賒銷後對應收賬款採用科學方法進行日常的管理,協助並監督銷售人員的催收工作;對逾期的應收賬款分清情況分別採用不同的處理辦法,力求達到銷售最優化和將壞賬控制在企業可接受的范圍內。

2.未雨綢繆,對客戶資信進行調查,作出賒銷決策

企業在賒銷前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就是要解決幾個問題;(1)能否和該客戶進行商品交易;(2)做多大量,每次信用額控制在多少為宜;(3)採用什麼樣的交易方式、付款期限和保障措施。

一般說來,客戶的資信程度通常取決於5個方面,即客戶的品德、能力、資本、擔保和條件,也就是通常所說的「5C」系統,這五個方面的信用資料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取得:

①財務報表。這是信用分析最理想的信息來源之一,但需注意報表的真實性,最好是取得近期經過審計後的財務報表。通過計算一些比率,特別是對資產的流動性和准時付款能力的比率進行分析,來評價企業能力、資本、條件的好壞,以利於企業提高應收賬款投資的決策效果。

②信用評級報告或向有關國家機構核查。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或社會媒體定時都會向社會公布一些客戶的信用等級資料,可以從相關報刊資料中進行搜集,也可向客戶所在地的工商部門、企業管理部門、稅務部門、開戶銀行的信用部門咨詢,了解該企業的資金注冊情況、生產經營的歷史、現狀與趨勢、銷貨與盈利能力、稅金繳納情況等,看有無不良歷史記錄來評價企業的品德等。

③商業交往信息。企業的每一客戶都會同時擁有多個供貨單位,所以企業可以通過與同一客戶有關的各供貨企業交換信用資料,如往來時期的長短、提供的信用條件以及客戶支付貨款的及時程度。

對上述信息進行信用綜合分析後,企業就可以對客戶的信用情況作出判斷,並建立客戶檔案,除客戶的基本資料如姓名、電話、住址等以外,還需著重記錄客戶的財務狀況、資本實力以及歷史往來記錄等,並對每一客戶確定相應的信用等級。等級可分為A、B、C三等,A級為規模較大、歷史往來記錄較好或盈利能力和短期償債能力較好的企業;B級為資產狀況和財務狀況一般,有一定資產作抵押,在以往交易中經催收能結清貨款的企業;C為信譽差、財務狀況差、又無資產抵押的企業。但需注意的是,信用等級並非一成不變,最好能每年作一次全面審核,以便於能與客戶的最新變化保持一致。對於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企業在銷售時就要採取不同的銷售策略及結算方式,A、B類客戶都可採取賒銷方式,只不過是在賒銷額和期限上有所區別,賒銷額度的確定可根據收益與風險對等原則、客戶營運資本凈額的一定比例或客戶清算價值的一定比例來確定。在信用期限的確定上,企業可根據行業慣例進行,或者是採用邊際收益法和凈現值流量法來確定合理的信用期限,但一定要以增加的收入大於相應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和壞賬損失成本為標准。對於C類客戶,一律採用現款交易或採用銀行承兌匯票方式進行貨款結算,決不能為了單純地提高銷售額而去遷就客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一般地,企業在規定信用期限的同時,往往會附有現金折扣條件,即客戶若在規定期限內付款的話,可享受一定的折扣優惠,無非是希望客戶能盡早支付貨款,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即提供折扣應以取得的收益大於現金折扣的成本為宜。

(三)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管理

1.建立賒銷申報制度。企業財務部門或信用部門要對應收賬款加強管理,不能只從銷售人員口中了解情況,應當建立健全賒銷申報制度,嚴格控制應收賬款的發生。如客戶要求延期付款時,銷售部門經辦人員就須填制賒銷申報單(一式多聯)報信用部門審核,在申報單上除了要列明對方單位名稱、地址、開戶銀行及賬號等基本內容外,須重點標明要求賒銷金額、賒銷期限、有無擔保等,信用部門在對客戶資信情況調查後,作出賒銷決策,在賒銷申報單上簽署意見,並報企業法定代表人簽字後方可列賬。應收賬款列賬後,申報部門的負責人及經辦人員就成了該筆款項的責任人,並在信用部門的配合、監督下對款項的回收負全責。

2.注重合同管理。企業除現金收入之外的供貨業務都必須簽訂合同,當銷售部門收到經信用部門和企業法定代表審核簽字後的賒銷申報單後,根據審批意見並與客戶意見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簽訂銷售合同。銷售合同的要素必須齊全而且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特別是付款形式、賬期和延期付款的具體違約責任都應清楚、准確,最好是能夠採用統一的合同範本。另外,銷售部門還要將合同影印幾份,經有關部門或人員與原件核對無誤後分別交信用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以利於其對銷售合同的執行、跟蹤、檢查起監督和預警作用。

3.建立應收賬款清收責任制。企業要針對應收賬款管理中經常出現的狀況,以制度的形式將債權責任明確下來,以規范有關人員的行為。主要內容應包括:(1)明確劃分責任范圍,對公司全部的客戶的欠款盡可能地落實到個人;(2)明確規定在應收賬款未完全收回之前,責任人不得調離企業;(3)明確規定各人的職權范圍,對超限額賒銷或未經審批賒銷的應予以處罰,並承擔由此而產生的後果;(4)明確規定隱瞞、變更應收賬款事項應負的各種責任;(5)明確規定由於信用部門人員徇私舞弊,調查不實而產生壞賬應負的責任;(6)明確規定責任的監督部門,防止責任管理流於形式。當然,對於企業內部管理來說,責、權、利是不可分的,應收賬款的清收與責任人的經濟利益要掛鉤,目標要具體、獎罰要有力,要制訂嚴格的資金回籠考核制度,以實際收到貨款數作為賒銷申報人的考核目標,這樣就可使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

4.做好應收賬款日常管理,加強催收力度。首先,企業財務部門應按賒銷客戶名稱進行明細核算,定期統計客戶的賒銷金額、賬齡及增減變動情況,信用部門也要經常計算賬款回收期、賬齡結構、逾期賬款率、壞賬率等指標,並將結果反饋給企業主管領導,為評估、調整客戶的信用等級、信用政策提供依據,同時也能了解賒銷總情況。其次,企業財務部門應定期向客戶寄送對賬單,對賬單應由雙方供銷當事人和財務人員確認無誤並簽章,作為有效的對賬依據,如發生差錯應及時處理。對於逾期拖欠的應收賬款應編制賬齡分析表進行賬齡分析,並加緊催收,因為賬款最忌諱不及時追討,據美國收賬者協會統計,超過半年的賬款回收成功率為57.8%,超過1年的賬款回收成功率為26.6%,超過2年的賬款只有13.6%可以收回。最後,信用管理部門在賬齡分析表的基礎上,經過追蹤、核查,進一步將逾期應收賬款按風險程度分為A,B、C三類。把屬於客戶有能力償還,但惡意拖欠不還的劃分為A類;因決策失誤、經營管理不善等臨時性經營困難,但產品有前景而不能及時償還的劃為B類;因天災人禍、政策調整等不可抗力而導致經營極度困難且扭虧為盈無望的劃歸為C類。對於不同類別的應收賬款應採取不同的策略進行催收。對於A類拖欠,應及時採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內的策略,如藉助有權威的第三者進行調解,由仲裁機關仲裁解決等;對於B類拖欠,可以採取物資串換、以物抵債、債轉股或要求客戶採取一定的補救措施,如重新簽訂協議可適當延長還款期限但須加收一定的逾期補償等,協助客戶渡過難關;對於C類拖欠,是延期還是讓利給對方,寧可少收一點而盡早回籠資金,了結該筆欠款,須經有關部門或主管領導權衡再作處理。在催收賬款過程中,還需注意收賬技巧,切勿因急功近利而喪失一批好的客戶。

5.嚴格按會計制度辦事,建立壞賬准備金制度。財務人員應嚴格按《企業會計准則》規定的要求對應收賬款進行及時清算、對賬等工作,工作崗位設置中也要注意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如記錄主營業務收入賬簿和應收賬款賬簿的人員不得開具發票、經手現金,以形成內部牽制,達到控制的目的。對於發票,也要定期與銷售部門的銷貨清單和有關科目的金額進行核對,以防賬外債權的出現。當然,不管企業採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建立壞賬准備金制度,採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或其它的方法計提壞賬准備金。

四、對於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管理體系的一點想法

有人說,「三角債」是一種在某些企業間所形成的「多米諾骨牌」,如果每個企業都能在交易中恪守信用的話,還會有這種現象的出現嗎+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一個必具要素,有著真金白銀殷的經濟價值。因此,必須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管理體系,用以規范和監督企業的行為。

所謂信用,它是一種買賣雙方之間不須立即付款或財產擔保而進行經濟價值交換的制度,也有人將其進一步解釋為是—種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能力,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獲得資金、物資和服務的能力;而徵信指的是對他人的信用情況進行系統的調查和評估,作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徵信業對完善市場體系、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從發達國家徵信制度過程看,徵信制度的形成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歐洲為代表的以政府和中央銀行為主導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其信用信息服務機構是被作為中央銀行的一個部門建立,而不是由私人部門發起設立,而且各商業銀行需要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關信用信息,中央銀行承擔主要的監管職能;二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完全依靠市場經濟的法則和運作機制,靠行業的自我管理形成具體的運作細則,政府僅負責提供立法支持和監管信用管理體系的運轉,在這種運作模式中,信用中介服務機構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美國的信用中介機構都是由私人部門所有。筆者認為,要在我國建立企業信用信息管理體系,必須以政府和中央銀行的力量為主,民間組織力量為輔,綜合運用行政、法律和商業化的手段,藉助於先進的技術信息,逐步收集處理分散在工商、稅務、銀行、質監等不同部門的企業經營行為的記錄,建立覆蓋全國的網路化的企業信用信息管理資料庫。因為現在許多信息相對封閉和分散於各個機構中,使信用信息缺乏透明度,而我國是一個中央高度集權的國家,只有以政府的權力作基礎,只有政府出面,才能進行跨部門的協調和徵集工作。目前,中央銀行和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已聯網對企業的開戶情況進行管理,對於每個開戶企業都設置了唯一的企業識別碼 ,申請編碼的時候需有稅務登記證等其他證件-,我想可以此為基礎,再通過國家通過行政手段綜合其他部門的有關信息,達到各部門資源共享的目的。對於這個企業信用管理資料庫,任何企業都可以付費在網上查詢,使得企業在進行客戶資信調查的時候,可以方便、快捷地取得所需的信息。一旦企業有什麼失信行為,可以在網上進行投訴,經有關部門查實予以公布,並根據情節嚴重性給予「判刑」,即將企業名稱及不良行為記錄鎖定在「黑名單」中,同時限制企業諸如投資、股權變更等行為,等到達一定年限後才予以解除限制,但有過的失信行為將永久保存,讓這些失信企業在商業圈中寸步難行,同時也要給予信用等級高的企業以褒獎,例如可以給予他們在發行股票、債券上的優先權利或較為優惠的貸款利率等,但是企業信用信息管理體系的建立離不開法律的保護,必須嚴格執行相關法規,規范有關政府部門、銀行、工商的行為,對故意造成信息不實的行為作出相應的處罰,保證企業信用信息庫的真實性、嚴肅性,從而逐步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種良好的信用環境,使應收賬款真正成為市場經濟中商品交易的潤滑劑。

⑹ 我覺得21世紀的中國最高法立法水平也就跟元朝時期日本幕府差不多呢

中國最高法院是依照《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審判機關,負責審理各類案件,制定司法解釋,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並依照法律確定的職責范圍,管理全國法院的司法行政工作。根據《憲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及相關法律,作為國家最高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審理下列案件:一、審理法律規定由它管轄的和它認為應當由自己審判的第一審案件;二、審理對高級人民法院、專門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上訴、抗訴、申請再審與申訴案件;三、審理最高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案件;四、核准本院判決以外的死刑案件;五、依法審理國家賠償案件,決定國家賠償;六、核准法定刑以下判處刑罰的案件。除審判案件外,最高人民法院還負責統一管理、統一協調全國法院的執行工作。目前,每年全國法院受理大量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這些案件主要由地方人民法院執行。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執行局,負責這項工作的管理、監督、協調。永仁五年(1279)鐮倉幕府出於救濟御家人的目的而發布的法令。??當時由於蒙古襲來時軍費以及戰備所需的費用負擔過重,家族繼承導致領地分割不斷細化,與京都文化接觸過多以致生活日益奢侈化,社會貨幣經濟的普及化以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日漸窘迫等一系列原因,御家人逐漸窮困的生活已經威脅到了幕府維持的根基。幕府因而不得不推出德政令以救濟御家人。然而德政令的發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御家人困苦的原因,反而引起了社會經濟的混亂,不久德政令便被迫取消了。

⑺ 關於「應收賬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畢業論文答辯會有什麼樣的問題

一、 建立應收賬款的預警管理,做到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 應收賬款積累過多,會影響企業財務狀況和正常經營,單純的事後催收和控制遠不能解決問題,不能清除應收賬款對企業各方面的消極影響,同時催收和控制本身也給企業帶來諸如費用增加、市場喪失、內部失衡等新的麻煩,這就敦促企業要創新思維,建立預警管理,把目光投向事前控制。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目前在建築行業中,施工企業處於弱勢地位,要有效保護施工企業利益,必須制訂切實可行的信用政策。 (1)制定信用標准,謹慎承攬工程。 企業應以信用評估機構、證券交易所、銀行、財稅部門、消費者協會、工商管理部門等保存的有關原始記錄和財務報告等資料為依據,經過加工整理而獲得客戶的信用資料,在此基礎上,根據對客戶信用資料的分析,確定評價信用優劣的數量標准,以一組具有代表性、能夠說明付款能力和財務狀況的若干比率作為信用風險指標,根據數年中最差年度的情況,分別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差兩類顧客的上述比率的平均值,依此作為比較其他客戶的信用標准,再利用客戶公布的財務報表數據,測算拒付風險系數的能力,然後結合企業承擔違約風險及市場競爭需要,具體劃分客戶的信用等級。 (2)評價客戶資信程度 企業在設定某一客戶的信用標准時,往往先評價其賴賬的可能性,最常見的評價方法是「5C」系統,它代表了信用風險的判斷因素。品質(Character):是評價客戶信用的首要因素,是客戶履行償還債務的態度,這主要通過了解客戶以往的付款履約記錄進行評價。能力 (Capacity):是客戶償還債務的能力,它主要取決於客戶的資產,特別是流動資產的數量、質量及其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關系。資本(Capital): 是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表明客戶可能償還債務的背景,是客戶償付債務的最終保證。擔保(Collateral):是客戶提供作為授信安全保證的資產。當企業對客戶的底細未了解清楚時,客戶提供的擔保越充足,信用安全保障就越大。條件(Condition):是指可能影響客戶償債能力的各種經濟環境,它反映了客戶償債的應變能力。 當然在進行客戶資信評級時會有以下方面的問題:1.數據的取得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容易;2.數據的真實性有時難以控制;3.如何分配指標的權重。對規模比較小,欠款不大的企業通常採用5C評估法,對企業規模大,欠款大的企業採用特徵分析法。 該模型把企業信用特徵分成三組指標,共18項。第一組是客戶自身特徵,反映客戶表面化的客觀現象,包括6項指標:表面印象、組織管理、產品和市場、市場競爭性、經營狀況、發展前景。第二組是客戶優先性特徵,指企業在挑選客戶時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體現與該客戶交易的價值,包括6項指標:交易利潤率、對產品的要求、對市場吸引力的影響、對市場競爭力的影響、擔保條件、可替代性。第三組是信用及財務特徵,主要指能夠直接反映客戶信用狀況和財務狀況的因素,包括6項指標:付款記錄、銀行信用、獲利能力、資產負債表評估、償債能力、資本總額。這三組指標中,財務信息是最難取得的,尤其是小規模企業,財務本身就不健全。 (3)建立客戶檔案 在確定客戶信用等級和對客戶進行信用評價的基礎上,為每一個客戶建立一個信用檔案,詳細記錄其有關資料。企業通常應事先決定檔案的有關內容,以便信用控制人員的資料搜集是完整的而不是隨機的。客戶檔案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客戶與企業有關的往來情況以及客戶的付款記錄;客戶的基本情況,如客戶所有的銀行往來賬戶、客戶的所有不動產資料以及不動產抵押狀況,客戶所有的動產資料、客戶的其他投資、轉投資等資料;客戶的資信情況,如反映客戶償債能力、獲利能力及營運能力的主要財務指標,反映客戶即期及延期付款情況,客戶的實際經營情況及發展趨勢信息等。 3.慎重承攬工程,防止拖欠工程款的形成。 施工企業應深入調查建設單位的資信狀況, 掌握其信譽度和資金到位情況,爭取做到信譽低的工程不攬,資金不落實的工程不攬,巨額墊資的工程不攬,防止工程一到手就形成拖欠款。這一點說起來簡單,特別是在建築業市場任務不足的情況下做起來更難。實際情況是很多施工企業為能承接到工程,很少有施工企業敢跟甲方提要求、講價錢。施工企業在這個失衡的市場上處於越來越被動的地位。但是,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絕不能靠一味地、無條件地犧牲企業的利益,使一些合法經營的企業成為不正當競爭的犧牲品。國家要通過立法進行宏觀調控,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建築業市場,讓那些實力雄厚、技術先進、合法經營的施工企業的腰板挺起來,理直氣壯地跟甲方談條件,建造精良的建築產品,同時獲取應有的報酬。在這個公平的市場上,作為施工企業,應該把人力、財力、精力從「公關」轉向增強企業實力,提高施工技術,完善企業管理,讓實力說話,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二、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 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 企業只有建立分工明確、配合協調的應收賬款內部管理機制,才能有效地降低不必要的應收賬款佔用,避免壞賬損失的發生,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業務處理過程中的舞弊和差錯,避免或及時發現不法分子截留、貪污企業工程款的行為,減少應收賬款風險,企業的應收賬款涉及到工程項目經理部、工程部、市場部、財務部、審計監督部等部門,企業必須將與應收賬款相關的有關職責落實到各個部門和人員。 2.對承接墊資工程的授權和控制 墊資工程雖然可以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但也同時增加了潛在的風險。因此,對於墊資工程,財務部門應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調查,經領導或有關部門的授權批准,將墊資工程式控制制在合理的限度內。 3.建立應收賬款壞賬准備制度,及時進行墊資工程的賬務處理。 無論企業採取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應遵循謹慎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建立彌補壞賬准備金制度,即提取壞賬准備。 4.落實責任制 對工程項目經理部考核要根據資金時間價值、賠償能力等,實行誰經手、誰負責、誰回籠、誰得益,將回收、責任、期限落實到人,輔以考核掛鉤,獎懲兌現的手段,充分調動工程項目經理部收款的積極性。 5.加強收賬管理 (1)實行全面監督。通過賬齡分析、平均收賬期分析、收現率分析等判斷客戶是否存在賬款拖欠問題,從而估計潛在的風險損失,正確地估量應收賬款價格,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提前採取對策。 (2)確定合理的收賬程序。就是要促使客戶願意償還貨款和施加適當壓力。即以合乎性、理、法的方法收回賬款。對逾期較短的客戶,不便過多地打擾,以電話或信函通知即可;對不能按時履行合同的客戶,可措辭婉轉地寫信催收;對已結算工程,逾期很長的客戶,應頻繁地進行催收;對故意不還或上述方法無效的客戶則應提請有關部門仲裁或訴諸法律。 三、建立信用報告制度 企業應定期召開不同層次的信用報告會議,相互溝通,以便及時掌握情況,將信用風險減至最低。 信用報告會議可分為信用控制部門內部會議,其中心議題可以是:信用控制部門的運作情況,過去的工作績效和未來的工作規劃,時間一般為兩周一次;信用控制單位和業務部門的聯席會議,其中心議題可以是:對主要客戶的信用風險以及目前危險客戶進行分析和評價,逾期賬款和超過信用額度銷售賬戶分析,未來市場展望以及新客戶的財務資料等,時間一般為兩個月一次;最高財務主管或管理當局會議,其中心議題可以是:報告目前信用控制的運作情況,以及所遇到的困難和信用風險預測,企業信用政策的執行情況以及改進措施等,時間一般為每月一次。 四、實行資金融通,加速應收賬款的變現。 企業為盡早回籠資金,將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銀行或其他融資公司抵借或讓售。 1.應收賬款的抵借。即應收賬款的所有者以應收賬款作為抵押,在規定的期限取得一定額度借款的資金融通方式。具體分為: (1)一般性抵借:即不指定具體條件的抵押貸款,當舊賬結清後,新賬繼續充當抵借。 (2)特定抵借:即指定某一項或數項應收賬款作為抵押,隨著這些賬款的收回,抵押關系自行消除。 應收賬款抵借的方式,金融機構擁有應收賬款的債權和追索權,因此,此方式受到金融機構的普遍認可。 2.應收賬款讓售。即企業將應收賬款出讓給專門收購應收賬款為業的金融公司,從而取得資金的資金融通方式。具體操作為:企業在發貨前,向金融公司申請貸款,金融公司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按應收賬款凈額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續費,從預給讓售方的款項中抵扣。客戶到期的應收賬款,直接支付給融通公司,同時承擔壞賬風險。應收賬款讓售方式,由於融通公司要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無形中為企業提供了專業咨詢。且融通公司信息靈活、專業化程度高,有利於壞賬的收回。另外,企業不需要承擔「或有負債」的責任。因此,此方式對企業而言是較好的一種融通方式。 五、開展債務重組,盤活資金。 有時,客戶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或經營陷入困境,致使發生財務困難,在此情況下,如果企業對客戶採取立即求償的措施,有可能對客戶造成較大的困難,使客戶永久無法擺脫債務,企業遭受壞賬損失,特別是對於雙方有長期合作關系的客戶,企業的損失將更大。因此,當客戶發生暫時財務困難時,雙方應尋求重組方式來清償債務,如以應收賬款換股權,以應收賬款置換企業有用的資產等。 總之,只要企業採用有效的措施,應收賬款的信用風險是可以防範的,也只有進行了科學的防範,才可使施工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既擴大市場,增加盈利,又能使應收賬款風險盡可能地降到最低,從而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⑻ 我國舉證制度是怎麼規定的

一、《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此規定既然適用於民事訴訟的全部過程,那麼當事人不僅在審判過程中,負有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的義務,在執行程序中同樣負有對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的義務,即執行舉證義務。《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本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三條之規定的執行措施後,被執行人仍不能償還債務的,應當繼續履行義務。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的,可以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該條規定中,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其他財產,隨時請求人民法院執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申請執行人向人民法院舉證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過程。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二十八條規定:「申請執行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及線索,被執行人必須如實向人民法院報告其財產狀況。」該條規定進一步明確了申請人向人民法院舉證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及財產線索和被執行人向人民法院舉證自己的履行能力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

三《若干規定》規定以下幾種執行程序中的舉證形式:1、關於申請執行人申請執行時的舉證責任。《若干規定》第20條規定:「申請執行時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和證件:申請執行文書;生效法律文書副本;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也就是說,債權人申請執行時,應當就其主體適格、執行依據合法有效等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根據該規定第18條的精神,法院將不予立案執行。2、關於申請執行人在執行過程中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或線索的舉證責任。《若干規定》第28條規定,申請執行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或線索。3、關於被執行人提供財產狀況時的舉證責任。《若干規定》第28條規定,被執行人必須如實向人民法院報告其財產狀況。4關於案外人提出異議時的舉證責任。《若干規定》第70條規定,案外人異議一般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並提供相應的證據。


⑼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宗旨是

國家賠償法的立法宗旨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一條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享有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促進國家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⑽ 老賴因拒執罪坐牢出獄後如果不還錢,法院可不可以再一次送他進監獄

眾所周知,老賴拒不執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涉嫌構成拒執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那麼,當老賴刑滿釋放後,仍不履行生效判決的,還能再次把他關進監獄嗎?我來簡單介紹一下。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債權人獲得勝訴的生效判決後,如果債務人在規定的履行期限內拒絕履行的,當履行期限屆滿以後,債權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如果法院開始強制執行後,債務人在明明具有履行能力的情況下,通過轉移資產、隱瞞資產等各種惡性行為,拒絕履行債務的,那麼涉嫌構成拒執罪,應當受到刑事處罰。

那麼,當債務人被判刑罰關進大牢後,是否意味著他坐完牢後就不用繼續履行償債義務了呢?如果他刑滿釋放後仍不履行債務的,還能把他再次定罪量刑呢?就像曾經紅極一時的教科書式老賴黃淑芬,她曾經囂張跋扈地大放厥詞:「法院判我幾年都無所謂,最起碼我坐完牢了就不用還錢了。」
那麼
真的就像黃淑芬說的那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首先,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是並存關系,並不是替代關系,並不是說承擔了刑事責任,就不用承擔刑事責任了。所以,坐完牢後,該還的錢還是得還。其次,當老賴刑滿釋放後仍拒不還錢的,那麼構成新的拒執罪,是新的犯罪行為,並不能和之前已受處罰的拒執行為劃等號。因此,對老賴當然可以再次處罰,並不違反「一事不再理」的法律原則。

因此,那些妄圖通過坐一次牢就能不還錢的老賴,無異於痴心妄想。

如果老賴因拒執罪坐牢,出獄後仍然沒有償還欠款,這種情況下能否再次以拒執罪入刑,我認為應該從兩方面看待。

一、不能再次以拒執罪判刑的情形

很顯然,一罪不二罰,這是我們的共識,也是法律明確的。一個人不能因為一件事受到2次法律的制裁。如果老賴出獄後,僅僅是因為沒錢,沒有履行能力,並沒有其他的違法情節,那是不構成拒執罪的。現在,到法院起訴時,都會有風險告知書,其中就有可能無法執行的風險提示。因為被執行人確實沒有履行能力,這種情況是不會構成拒執罪的。

二、可以再次以拒執罪判刑的情形

如果老賴出獄後,不但不積極籌款還錢或者與申請人協商還錢,而是,繼續玩失蹤,並且有隱瞞、轉移財產的行為,很顯然他的這種行為是有違反了拒執罪的,這屬於是新的犯罪,依然是可以進行刑事處罰的。對於這種人,就是要用法律來制裁他,達到震懾的作用,維護法律的尊嚴,更是保護守法者的權益不受侵害。

當然,作為申請人,我們要盡可能收集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發現對方有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要及時取證並聯系執行法官,以便今後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 作為一名曾經在執行條線奮戰多年的一線「司法民工」,可以告訴您,如果僅僅查閱《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條文,而不加以詳細分析,很難得出另人信服的答案。我嘗試著來回答,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正式回答之前, 首先拋磚引玉:在本題描述的情形下,「可以」再次送他進監獄,但不是「一定」!

一、什麼是「拒執罪」? 這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拒執罪」的罪名全稱為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具體指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從上述刑法條文中,我們提取了一個關鍵語句,即 「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 」,這也釐清了一個平常很多人存在的誤區, 並不是說所有被執行人只要不還錢,就會構成「拒執罪」,而是剔除必要生活所需的費用或物品外,有還錢能力而拒絕還錢的,情節嚴重的,才會構成「拒執罪」。

由於,該條文描述的罪行相對較為簡略,在司法實踐中往往難以把握,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該條作出了立法解釋,該立法解釋又被 2015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所概括承受。

在這里,我們只要看後者的規定即可。關於對 「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 的解釋,在該司法解釋的第一條和第二條,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一條 被執行人、協助執行義務人、擔保人等負有執行義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處罰。

第二條 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有能力執行而實施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中規定的「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 具有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財產情況、違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費及有關消費令等拒不執行行為,經採取罰款或者拘留等強制措施後仍拒不執行的 。(二) 偽造、毀滅有關被執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證據,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他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妨礙人民法院查明被執行人財產情況,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 拒不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票證或者拒不遷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 與他人串通,通過虛假訴訟、虛假仲裁、虛假和解等方式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六) 對執行人員進行侮辱、圍攻、扣押、毆打,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七) 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八) 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致使債權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符合上述規定的行為,皆被認定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所謂的「拒執罪」,雖然在刑法中只有一個條文,但實際上其囊括的罪行范圍非常廣,之所以把這些行為都歸類於「拒執罪」,是因為上述行為都侵害了同一種法益,即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權威性。

二、問題中情形是否再次構成「拒執罪」?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我們已經可以清晰了解到「拒執罪」所囊括的罪行比較多,問題中的情形能否再次構成「拒執罪」, 關鍵不是看所對應的民事執行案件是否為同一個案件,而是看在對應的民事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到底有無新的符合「拒執罪」的罪行! 分為以下幾類情形: 1、 如果沒有新的罪行,那麼根據刑法「一事不再罰」原則,不應再對被執行人給予刑事處罰,比方說被執行人轉移隱匿100萬存款被判刑,服刑後仍不交出100萬存款,屬於同一罪行,不應該再次受到刑事處罰; 2、 如果被執行人有新的罪行,分兩種情況討論: 第一, 新的罪行與之前的罪行屬於不同種類的,比如之前的罪行屬於司法解釋第一條,而後一種罪行屬於第二條中的某款,舉個例子被執行人轉移隱匿100萬存款被判刑,服刑後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執行人員進入執行現場或者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兩類罪行明顯不一致,理所當然可以再次判處其拒執罪; 第二, 這種情況比較復雜,新的罪行與之前的罪行屬於同一種類的,比如說被執行人之前隱匿轉移100萬存款拒不執行而被判決,服刑後被執行人再次轉移了另外100萬元拒不執行,這種情況該如何認定?我個人認為,雖然前後兩類行為屬於同一種類的罪行,但被執行人的後一類行為仍然損害了法益,並未被前面的判決所評價,仍然可以認定為拒執罪,舉個也許並不恰當的例子:A刺傷了B,造成B重傷,被判決故意傷害罪,出獄後再次刺傷B,哪怕刺入口、傷情等級完全一致,仍然可以對A再次判處故意傷害罪。

其實,整治老賴的辦法有很多的,因為拒執罪只是其中的辦法之一,看上去是最嚴厲的處罰卻不一定是最有效的處罰。

對於老賴,應該想辦法讓他們出錢還債,這裡面有個前提是,有錢但不願意還債的,這與沒錢無法執行的還不是一回事。

坐牢只是一種處罰辦法,不等於坐牢了就可以不還錢了,這兩個處罰一個是刑事責任,一個是民事賠償,不能互相抵消,都要履行的。

除了坐牢,對付老賴還有三個辦法:

1、黑名單,航空,高鐵,甚至鐵路,列入黑名單,就是你有錢也無法買到機票火車票,想出國,別想了,想出差自己開車吧,這個辦法是非常有效果的。

2、列入徵信,老賴違反 社會 誠信,列入徵信,那麼以後貸款,可能不大了,與別人談合同,人家一看有前科,還是算了吧。

3、媒介宣傳,第一是手機彩鈴,我欠錢不還,我是老賴,一打電話就是這個彩鈴,有點意思,再就是報紙,新媒體的通報,人人盡職,臉就丟大了。

除了以上的措施,還有可以強制執行,現在很多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都是透明的,想轉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可以依法強制執行,牽著不走打著走,何苦呢?

首先明確的說是不可以的

我國法律中明確規定一罪不二罰。當一個老賴在因為拒絕執行法院判決後,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那麼當他出獄的時候,法院無權在對他進行拒執罪第二次判罰。

我國刑法第10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這條規定,既包括我國公民在國內犯罪後的判決處理也包括我國公民在域外犯罪的情況在內。從規定中對外方面而言,表明了我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其法律具有獨立性,外國的審理和判決對我國沒有約束力。

但是,從實際情況及國際合作角度出發,為了使被告人免受過重的雙重處罰,又規定對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犯罪人,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這樣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主權,又從人道主義出發對被告人的具體情況做了實事求是的考慮,充分體現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而對於國內的罪犯,由於他們已經因為某個罪名被處罰,那麼他們無論是有期徒刑或其它的結果也好都意味著他們不能夠再次被法院進行判決了。

近年來,國內不斷有「老賴」的情況發生,一些地方法院與政府合作將「老賴」們在各種公共區域、媒體等進行曝光,對「老賴」實施了有利的打擊,在輿論的壓迫下很多「老賴」選擇了交錢了事。但如果沒有償還能力的債務人,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國際法律事務部主任 封躍平律師

咨詢熱線:4001-666-001

明確回答,不可以

題主的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挺深刻的問到了一條法律原則,即一事不二罰原則。有一條法律格言叫「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罰」。題主問老賴因為拒絕執行判決、裁定罪而入獄,出獄後如果繼續還不上錢,是不會重復受到刑罰的。

比如說,某老賴故意隱瞞、轉移自己的房產,導致判決無法執行,因而被判入獄。牢里蹲了幾年後,一般是一兩年,光榮出獄。如果出獄後以前欠的錢仍然沒還上,那就繼續追著他執行,但不會刑事處罰了。

但是,如果老賴出獄後,又開始轉移財產、逃避執行,則是新的犯罪行為,偵查機關對該行為可以酌情處罰,而且還是累犯,重罰,但實踐中,此種情況較少出現,因為老賴第一次坐牢的原因往往就是有財產卻轉移、隱瞞,這時候可不要小看法院執行局大哥哥們的執行力,老賴怎麼轉移出去的,他們會查清楚,一般都會執行到位,不會給老賴第二次機會賴賬。


看了一部分人回答,答案有不可以,可以二中,對於他們的回答是否正確,不進行評判,因為可能是他們沒有把題目搞清楚。籠統看題目,那法院不會再次以這個罪名對拒不執行者進行判決,這個回答是正確的。為了將這個問題回答清楚,我將題目細化為,題目A,老賴因為拒不執行被刑事判決,出獄後,沒有經濟能力償還,或者僅有一點償還能力,而沒有償還,是否再次構成拒不執行罪?題目B,老賴因為拒不執行被法院刑事判決(這次因為將三百五十萬轉給他人拒不償還法院的判決),出獄後,將自己煤礦的股份(隱藏的股份)轉讓他人得款二千萬,將這二千萬款存在其親屬的名下,供自己消費,現在購買別墅600萬,豪車二輛200萬。法院判決他應該償還借款一千五百萬,出獄後依然拒不償還,是否再次構成犯罪。根據我的理解,題目是要他問的屬於第二種情況,就是老賴B出獄後,再次轉移財產情節嚴重,是否構成犯罪。

好多人認為老賴B不會構成犯罪,理由就是一罪不再二罰,禁止重復評價。觀點就是一個行為刑事處罰一次,不得重復處罰,不得二次審理判決處罰。這樣的觀點對於老賴A是正確的。如果出現老賴B呢,如何判斷?這個老賴出獄後的行為是否又是一次犯罪呢?記得現在問老賴出獄後第二次轉移巨額財產是否應當受到刑法的懲罰,對於第一次拒不執行行為判刑後,是否可以對他第二次拒不執行且轉移財產的行為進行懲罰。

為了說明問題,這里舉一個案例,甲五年前故意傷害乙,被判處二年, 出來後又再次故意傷害乙,致輕傷,是否構成故意傷害罪呢?。再舉一個案例,甲五年前強奸乙,判刑出獄後再一次強奸乙,是否構成強奸罪?

現在回答題主的問題,對於老賴A,他的行為經過判決,出獄後也沒有新的涉嫌犯罪行為,故不可能再次被法院以拒不執行罪判決。所以大部分回答者將題主的意思理解為題目中老賴A,根據我的分析,題主的意思是題目二,老賴B,實踐中遇到老賴B咋辦。

關鍵在於回答老賴B,對於老賴B,是否符合構成拒不執行裁判罪,首先要判斷B出獄後的行為是否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1,主觀上,故意轉移財產,不執行法院的判決。2,客觀上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將自己煤礦出賣的款二千萬轉移,供自己消費。3,客體侵犯了法院正常對案件的執行秩序,侵犯了申請人的財產權利。主體,被執行人,有刑事責任能力人B。

我的觀點相當明確,老賴B構成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後一次犯罪與前一次犯罪是獨立的二次犯罪,是二次犯罪行為,不能說前面處罰一次,而對後面的犯罪不進行處罰。另外有一種觀點就是構不成犯罪,理由就是法院執行的判決書是一個字型大小,這個字型大小的判決書因為被告不執行已經被判決了,不能夠再次以這個判決書判決被告拒不執行罪,我的理由就是後面這次犯罪是一種獨立的行為,只要符合犯罪的構成要件,就應該懲罰,與法院判決書的字型大小沒有關系,與前面犯罪已經懲罰沒有關系(累犯排除)。當然這種出獄後再次轉移財產的行為在執行中會遇到,是否在實踐中再次判決構成犯罪,本地在審判實際中現在沒有看過。這種行為是否應當受到刑罰的懲罰?值得探討。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可能不正確,歡迎糾錯,歡迎交流,歡迎指教。上面的老賴B就是客觀存在的一個案例,現在已經將三百五十萬轉移。假如判刑出來後,煤礦的股權價值大約三千萬也可能轉移,但是絕不償還借款一千五百萬。

今天2018年3月26日看到一條新聞,法院以拒不執行裁判罪將一被執行人判刑十個月後,該被執行人服刑滿後,繼續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並且高消費,購買車輛,法院又以拒不執行裁判罪再一次刑事立案,審判實踐驗證了我的觀點是正確的,同時也明確無誤的告訴那些人,

熱點內容
楊橋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6 10:32:04 瀏覽:288
且末縣城鎮法律服務所怎麼樣 發布:2025-01-16 10:12:16 瀏覽:241
快車律師 發布:2025-01-16 09:51:05 瀏覽:685
社會責任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9:20:39 瀏覽:418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