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當代中國法治文化

當代中國法治文化

發布時間: 2022-12-06 18:50:48

1. 為什麼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同時強調,「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這些論述深刻闡述了守法意識、法治精神在法治中國建設中的重要性。
人類早期的成文法常常銘刻在石柱或銅表上,但鑄鼎未必傳世,勒石未必長存,真正流傳下來的是「銘刻」在全體社會成員心中的法治精神。歷史發展表明,只有法律成為人們自覺遵守的規則,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法的意義、法的精神才能真正展現出來,法治的理想才能最終落地。因此,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要達到「全民守法」的目標,必須以法治政府的建立促進法治社會的發育,以司法的嚴謹、執法的嚴格來培育公民守法的自覺性。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司法公正對於社會公正的引領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只有讓人民群眾在每一件具體的司法案件中建立對法治的信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權威,他們對法律的態度才能由認識到遵守,由信任到信仰。

守法需要自覺,自覺守法要靠各行業、各領域的自我管理來培育。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同時,也要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深化基層組織和部門、行業依法治理,支持各類社會主體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發揮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社會規范在社會治理中的積極作用,使各行業、各領域的從業者,真正在實實在在的自律和自我管理中,一點一滴培養起社會責任意識和法治精神。

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建設,離不開類型多樣的宣傳與教育。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已經完成了以全體公民為教育對象的五個法治宣傳教育五年規劃,「六五」普法規劃正在進行中,普法內涵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已經成為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我們要在全民教育基礎上,繼續推進針對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法治教育,不斷創新宣講和教育方式,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以精準滴灌和春風化雨的形式,將法治教育送入街頭巷尾、百姓人家。只有經過多管齊下的法治教育、培育,遵法守法的意識才能蔚然成風,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才能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落地生根,並為全面深化依法治國夯實堅實的社會基礎。
參考: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10/31/nw.D110000gmrb_20141031_1-02.htm

2. 說出你對目前的中國治國理念,800字之內

我的治國理念就是依法治國。

第一,依法治國必然意味著依據「一般性規則」治理國家,即「規則之治」。
這里包含著兩層含義。首先,依法治國中的「法」指的是「一般性規則」。所謂一般性規則是指作為「法治之法」的規則必須適用於制定規則的人和執行規則的人,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不享有特權。其次,依法治國所要確立的應是「規則的權威」,而非「人的權威」。所謂人的權威,是指當權力和特定的人相結合後所表現出來的「人比法大」,權力的行使不是受法律的約束,而是受上級行政領導的意志約束。更有甚者,當社會中出現重大不公正時,人們往往寄希望於出現包公式的人物。然而,這種人格化的權威是極具危險性的。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人都有情感和慾望,如果實行人治就意味著在政治中混入了獸性的因素,這樣的政治會變得非常危險。而在法治國家中,由於通過一般性規則進行治理,人們會相信並依賴規則或制度來解決重大的社會不公。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提出的: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第二,依法治國必然意味著依憲執政和依法行政,即「法律之下的政府」。
依憲執政和依法行政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內容。用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來約束國家權力、保護公民權利,即要求政府所有權力的行使都要納入憲法的軌道,所有行政行為的內容和程序都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防止政府權力的濫用,以維護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權利。在法治國家中,法律是上位概念,國家政府是下位概念,政府應依據法律所批準的方式辦事,甚至要求政府應依據法律所批準的方式思考。相反,在人治國家中,國家政府和統治者處於法律之上,可以隨時改變法律的內容。當然,這里還會涉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即法律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在人治社會中,法律為政府服務,法律只是實現統治的工具、僅僅是政府的工具。而在法治國家中,政府應當是法律的工具,設立政府是為了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說,從根本上看,政府權力存在的正當性基礎正在於其所具有的合法律性。

第三,依法治國必然意味著司法公正,尤其是「程序正義」。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中,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司法的最本質要求,是司法贏得群眾信賴的最基本方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司法公正原則就是指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在司法活動的過程中應堅持和體現公平和正義,它包括實體正義和程序正義兩方面的內容。法治首先強調程序正義,即通過正當的法律程序可以使人們看見公正,以此保障法治的權威。程序正義所關注的並非是結果的正當與否,而是實現某種結果的過程和程序是否正當。也就是說,實體正義強調結果的正義,而程序正義強調過程的正義。當然,依法治國強調程序正義優先,並不是要放棄實體正義,而是通過公正的程序來最大限度地保障結果的公正。有時強調程序正義優先可能會犧牲某些個案的結果公正,但這是實行法治不得不付出的代價。因此,我們必須客觀地認識到,法治首先是與程序正義相關聯著的。在某種意義上,法治就是程序之治,依法辦事就是依照程序辦事。」

第四,依法治國必然意味著保障個人的私權利,即「以權利為本位」。

要理解依法治國,就要認清國家公權力和個人私權利之間應有的關系。公權力(power)主要來自於政府,私權利(right)主要來自於個人。依法治國就是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限制政府的公權力,而限制政府公權力的最終目的應是保障公民個人的私權利。從法律推論的角度來說,對於公權力的推論原則是「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於私權利的推論原則是「法不禁止即自由」。在人治社會中,為了最大限度地實現社會秩序這一價值,公權力和私權利之間的關系往往處於本末倒置的狀態,其中公權力遠遠超過私權利,甚至公權力無視私權利。而在法治社會中,應以「權利本位」為原則,政府公權力的行使要以對平等權利的保護為宗旨,所有的一切是為了保護個人權利的平等。總之,權利保護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明顯特徵,人權保障狀況是法治國家與非法治國家的重要區別所在。

第五,依法治國必然意味著公平正義的法治文化,即「法律必須被信仰」。

首先,法治本身就意味著一種特定的生活樣式,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類型,依法治國的實現必然意味著這種法治文化樣態的生成。法治文化主要指的是社會中人們對法律的態度、意識和觀念等意識層面的因素。推進依法治國,最終應當注重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精神,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法治國家必須樹立法律信仰。其次,當代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增強國家法治「軟實力」的要求更加緊迫。公平正義的法治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代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不是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簡單繼承,也不是對西方外來法治的全盤移植,而是要對西方優秀法律文化與本土法律文化進行創造性的結合和轉換。就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而言,我們必須在對比西方法治發展的自然演進道路與中國法治發展的建構式道路的基礎上,探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發展道路。

3. 淺析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

建設法治化國家,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論文:《試談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摘 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改革已深入我國各個領域,法治建設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創造更加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已經刻不容緩。本文主要論述法治建設在中國的形成歷史與發展,以及它的現實意義。

1997年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政治 報告 ,首次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中央領導人把依法治國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方針,此後我國開始走上了法治建設的道路。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當中,法治建設始終走在最前沿,有了法治的保駕護航才能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 文化 建設提供穩定的環境保障。中國近代的法治建設之路可以說是在曲折中逐步走向成熟,它的形成和發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法治建設的內涵和意義

法治是一種社會狀態,是使個人權利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國家權利能夠得到有效制約的一種平衡狀態。我們在理解法治的時候要把個人權利的保障和控制國家權力結合起來,而不能一分為二。各國的法治總是由各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並與之相適應的。法治建設就是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法治建設它是一種國家制度,是確立一國階級統治關系的基本制度。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成果。中國的法治建設是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法治建設保障的主體是人民的各項合法權利,通過立法、司法、執法維護人民的利益。

二、法治建設的現實意義

法治建設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歷史車輪的邁進,從封建社會的人治,到如今改革開放的依法治國,法治國家的建設已經日趨完善。法治說到底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象徵,是保證社會和諧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它的根本目標就在於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而公平正義恰恰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一個進步的社會,它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公平正義,就在何種程度上實現了文明。

法治建設是國家實現長治久安的關鍵所在。法治是維護社會穩定的基礎,保障社會各項事務都能在安定有序的環境下運行,是推動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基石,社會主義國家的安定團結需要法治的維護。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看,社會主義國家的法治建設是必不可少的。我們縱觀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史,不難發現輕視法治建設對治國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值得我們反省的例子比如蘇聯的肅反文化,而在我國輕視法治也曾經造成了慘重的損失,“「」”是我國忽視法治建設的典型。這兩次重大錯誤的發生,都是背離了社會主義法制原則,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

新社會我國的法治建設又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報告論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目標,明確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並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同時,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同時報告還首次提出了“法治思維”。“法治思維”要求我們對工作方式思想思維進行轉變,宣揚法律精神,捍衛法律原則,將依法行事貫徹實施。可以說這對司法體制改革和司法機關獨立司法等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人民的幸福就是最高的法律”,這是培根的 名言 ,相信我們並不陌生。我們要追求公平公正善於運用法治建設國家,運用法律維護社會秩序,在人的能動力作用下將法律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同時將法治建設進行到底,用法律進行社會管理,調節社會關系,用法律保障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回顧我國的法治建設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但是前途卻是光明的。從過去的人治到現如今的法治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國,開創了一片嶄新的局面,在中央集體領導人的帶領下,相信我國的法治建設將會走上更加輝煌的道路。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及其建設》
【內容提要】 本文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出發,論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初步分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治文化 建設途徑

法治作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治國理政方式,它不僅是有形的制度,同時也是無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於社會進步與社會和諧,從根本上取決於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為支撐。作為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誠信和人權等為主要 思維方式 和行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權利和義務一致的規范性。因此,弘揚法治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內涵及特徵

我國著名法學家龔瑞祥教授指出:“所謂‘法治’,不僅僅是指‘以法治國’,還包含著用於法治的法律必須遵循的原則,如‘公正原則’、‘平等原則’、‘維護人的尊嚴的原則’等。也就是說,法律是確定的、公認的理想,而非我們通常所稱的‘長官意志’。法治高於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檢驗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文化體系是一種以“正義”為價值取向的、以西 方法 治文化為範式的、以傳統中國法律文化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顯型結構層面上表現為:制定良好的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完備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完善的法律組織和法律設施;嚴格的執法和司法程序。在隱型結構層面上主要表現為社會主體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較強的民主意識、正義觀念和權利觀念;法律的權威至上觀念、依法辦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種內容結構和諧統一的法治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民主政治,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本質所在。而圍繞這一本質展開的各項條件、 措施 和效果,即以法治為特徵的物質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則是這一法治文化體系的具體要求和現實標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生成屬於一種“後發混合式”的模式。從其生成的動力來講既有外在動力也有內在動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賴於中國社會的內在力量,這些內在力量就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 教育 和社會主體需求的轉向等社會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來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別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這種刺激表現在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各個方面。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其獨特性。

1. 民族性。中國傳統法治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文化傳統積淀的產物,經世代相傳而取得了穩固的地位,形成一種“超穩定形態”,即使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它也會堅守自己的陣地,至今仍在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法律觀念、法律情感以及行為模式,並已內化為中華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響著當代中國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行為模式的選擇。

2. 現代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現代性表現在它能與當代的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伴相生,是當代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方面,市場經濟呼喚法治文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之相適應,市場經濟本身就是法治經濟;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對法治文化也產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響,法治文化以市場經濟為根據,進行理論創新,以一種新的形式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3. 開放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開放性表現在它從不固步自封,善於吸收人類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別表現在對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論的移植和借鑒上。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以及法律趨同化現象的出現,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與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將互相融合並存,整個人類社會都將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發展。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時代性。建設法治文化,不僅是堅持人民當家作主、防止權力異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切權力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以人民當家作主為邏輯起點,強調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求權力服從於憲法和法律,並使權力始終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軌道上運行。同時,法治文化在為監督與制約國家權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時,也通過合理借鑒國外的先進制度並結合中國實踐進行制度創新,從而為權力的有效監督與制約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歷史時期,僅僅注重對權力進行制約是不夠的。因此,構建法治文化同時還要保障權力的有效行使。權力具有客觀性,只要將權力運用好,就能更好地為人民謀利益。但怎樣用好權,從而使權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須有賴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引導。法治文化要求國家機關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權力,不越權、不濫權、不惜權,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職責。同時,法治文化還要求國家機關必須按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權力。程序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也包括維護程序法的權威。因此,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按程序行使權力,從而不僅實現正義,而且以看得見的形式實現正義,同時提高權力運行的效率,更有效地為人民謀利益。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

任何社會建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也離不開必要的文化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基礎之一,可以在多重意義上滿足和諧社會的內在需要。和諧社會是充滿活力的社會,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必須調動整個社會的積極性,使整個社會的成員充滿活力。整個社會成員要充滿活力,要求每個成員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護,以及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都需要法律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過它的這些作用,為社會的和諧提供最生動、最富有生機的力量。和諧社會要謀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規則的基礎上,無規則便無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規則是最明確、最具有外在強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維護社會安定有序上有著它不同於道德、傳統、習慣的獨特作用。和諧社會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法治在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和諧社會要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標,沒有法治文化作為基礎是斷不可能的。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內在要求

黨的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而“中國現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細密的文字法規加一套嚴格的司法體系,而是與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相聯系的”。因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沒有人的道德信仰、價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會被侵蝕得面目全非。只有當億萬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心態以及行為中,有關法治的價值理念佔有了穩固之地並漸成一種法治文化,並進而成為中國文化傳統內容的一部分時,我國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堅實的社會人文心理基礎。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養我國民眾的法治理念,建設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國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徑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指出:“在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背後,必然存在著一種精神的力量,尤為重要的是這種精神的力量一定與該事業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需要全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對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為法治國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意識基礎。一個社會能否建立起法治,先決條件之一就是這個社會有無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養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質為前提。社會主體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會的靈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會主體對法律的信仰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義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義和秩序的綜合體”,法律必然體現為一種社會正義。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來自於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義和對人類的關愛精神,社會主體正是基於這種信仰而對法律自覺遵守。二是法律實施的正義性。社會主體對法律的真誠信仰在於因法律實施的正義而對法律的神聖產生高度認同感,在於法治歷程中對法律強烈的自覺意識。在全國范圍內推進普法教育,不僅是普及現代 法律知識 ,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公民對法律的信仰,逐步實現全社會整體法律素質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喚起個人的權利意識,才有可能真正樹立起現代法治觀念和公民意識。另外,還應該通過公正司法和嚴格執法等良性法律實踐的教育活動,增進公民對訴訟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既體現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徵,又富有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因此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報告指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發展和歷史演進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種意義上說,與法治存在著密切聯系。我們應該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納入中華文化體系之中,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在中華文化體系中的地位;將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融入中華文化的價值內涵,體現權利保障和權力制約理念,使法治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一旦如此,就能進一步發揮憲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處各階層的社會成員,能從憲法和法律的實施中獲得切實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並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新標志。使之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新載體。

3. 以改革創新精神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發展

改革創新是我們時代精神的核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必須發揚改革創新精神,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注入新鮮血液。堅持理論創新,推動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論支撐。只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創新,科學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沒的重大理論問題,才能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理論體系。堅持制度創新,以改革創新精神深化政治體製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奠定製度基礎。

政治體制改革是我國全面改革的中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核心環節之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改變原先不合理、不科學的體制.樹立並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有相應的制度依託。堅持實踐創新,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實踐素材。法治文化是廣大人民的事業,人民群眾的實踐創新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不竭動力。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化形態。因此,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實踐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學昌.試論法治文化的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7,(7).

[2] 張波.論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多樣性及中國特色法治文化的生成[J].南京社會科學,2001,(11).

[3] 齊艷苓.法治文化及其培育探析[J].理論月刊,2007,(6).

[4] 孫曉媛.論構建中國特色的法治文化[J].廣西社會科學,2003,(4).
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論文:《淺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摘 要】法治建設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部分、環節都有一個如何科學發展的問題,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法制系統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需要內在元素自身的協調,應當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和整體性。只有具有統一性和整體性,依法各個部分或者環節的發展才是協調的、可持續的,也才具有強大的活力。從法律運行來看,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個環節必須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法律體系來看,各個法律部門都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以構建和完善;從法律價值來看,科學發展觀體現了我國法律的核心價值。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所以,科學發展觀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重要理論指針。

法治是人類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重要手段。法治是一種宏觀的治國方略,指國家在多種社會控制手段面前選擇以法律為主的手段進行控制和治理,即“依法治國”;法治是一種理性的辦事原則,即“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社會主義法治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優秀成果,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思想。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內涵十分豐富,其基本含義是依據法律而不是以個人的意來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實行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為治國權威的標准。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

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根據發展民主,健全法治,建設法治國家的基本方針,我國的依法治國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30年的法治改革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1978年到1994年,這是從人治到法制的轉變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我國新時期法制建設的開始。但那時法制的主要理念是把法治當作專政的工具,法制對於社會生活、經濟活動、國家制度文明進展的制度價值幾乎沒有。

第二個階段是從1994年到2004年,是政策之治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政策有一定的程序性、權威性和公開性,並以文件、規范、規章等合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十年裡非常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用政策、文件來治國。政策之治是追求短期效果,缺乏法律本身應有的一些基本特徵,而法制要求規范,要求它的規則性具有可預期性以及有相應的司法機構來支持,這些都是政策之治不具備的。

第三個階段從2004年至今,是從政策之治向法治的轉型。這一階段的立法,大多數涉及我國改革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最深層的矛盾、最重大的利益沖突。2004年修憲,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私有財產及其權利寫進憲法。其後《物權法》、《 勞動合同 法》的制定,《 公司法 》、《證券法》的修改等都是涉及人們利益的法律。

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必要性及問題

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方式、程序必須由法律規定並予以保障。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最可能通過法治的方式表現出來,而社會主義法治也必須從民主中獲得自己政治的和道德的合法性。沒有民主,法治就缺少了其重要的基石。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法治是法律規則的統治,規則的制定是實行法治的前提。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法律制定的民主程序把人民的意志反映在法律當中,因此,法治就是按照人民的意志治理國家。

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途徑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為了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必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走依法治國之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勇於創新,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發展道路。當前,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應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方位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開創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新局面。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只有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一手抓建設,一手抓法制”的方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快速地推進,才能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

(二)把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的目標。改革開放近二十年以來,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發展,立法數量急劇增長,初步形成了一個以憲法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三)以加強和完善執法、司法為目標,推進行政執法制度和司法制度改革。經過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的探索,我國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執法制度與司法制度。從總體上講,行政執法工作和司法工作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等各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以繼承、發揚人類法律文化的優秀成果、符合人民意願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為其思想基礎與文化資源。我們在普法教育中,要以領導幹部的民主法制教育為重點。只有廣大幹部群眾真正懂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重要意義,才能真正認真地執法、守法、監督法律的實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中,我們要在繼承歷史上和國外合理的進步的法律文化基礎上,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精神,努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

參考文獻

[1] 武育香.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J].理論建設,2006(1):45-48.

[2] 謝鵬程.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J].中國社會科學, 2007(1):79-80.

猜你喜歡:

1.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2.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心得體會

3. 學習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心得體會

4.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關於全面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5. 淺析法治社會思修論文

6. 論依法治國的形勢與政策論文2000字

4. 如何加強基層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一、增強做好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黨中央、省委對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等若乾重大問題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決策和部署。努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有力舉措,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有效途徑。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依法治省工作緊密結合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實現法治建設和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互動,有利於夯實龍江法治建設的文化支撐,有利於創造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良好的法治環境,有利於創造具有地域特色、體現當代法治建設方向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公民普遍確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意識,養成崇尚法治權威、依法辦事的習慣,使法治文化建設逐步成為全省廣大公民的主動意識和自覺行動。因此,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質,推動人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維護法律權威和社會公平正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各級普法依法治理領導組織及其辦事機構,要進一步提高做好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把這項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確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法治理念、推動法治實踐」為主旨,科學規劃,整體推進,注重特色,開拓創新,有重點、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法治文化活動,為建設富強、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龍江提供內在動力和精神支撐。主要目標:通過不斷拓展法治文化的覆蓋面,增強法治文化的滲透力,逐步建設成與社會主義法律法規體系相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協調,與富強、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龍江建設相呼應,與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相傳承,集法律知識普及、觀念引導、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體系。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設中的教育、熏陶、引導作用,進一步提高全體公民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觀念。基本原則:堅持把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作為推進富強、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龍江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寓於法治建設各個環節,作為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植入各種文化表現形式,推動法治文化建設深入發展。堅持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深化法治實踐,豐富法治文化形式,使公民自覺接受法治的熏陶。進一步加強領導幹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農民重點普法對象的學法用法,積極營造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堅持發揮優勢,挖掘潛力,努力形成具有地域和行業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設品牌,提高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吸引力、影響力和滲透力。堅持探索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規律和特點,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升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拓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有效途徑
開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多種形式的法治論壇、法治文化成果展,開展「法治人物」、「法制好新聞」評選,以及法律知識競賽、學法用法演講、法制故事宣講、法制文藝匯演、法制電影巡映、法制書畫展覽等法治文化活動,扶持和鼓勵文化館、圖書館、藝術團體、電影公司等文化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成果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單位、進軍營活動,開展優秀法治文化作品的宣傳、展示工作,擴大法治文化的引導力和影響面。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按照主題鮮明、格調高雅、因地制宜、注重實效的原則,建設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法治場館、法治畫廊、法治公園、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街區等。力爭在3年之內,使法治文化陣地覆蓋每個市、縣(市、區)、鄉鎮街道和村(居)。依託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群藝館、文化館、文化站、農家書屋、社區文化中心等,逐步完善基層法治文化公共設施體系,發揮其功效。
推動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產品創作與傳播。把法治題材納入文學藝術創作,舞台藝術表演,電影、電視劇和動畫製作,以及報刊、圖書、音像電子與網路出版計劃,著力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深受群眾喜愛的法治文化精品力作。引導文化企事業單位開發推廣優秀法治影視戲曲作品,組織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法制文藝、法制故事、法制漫畫等作品,並適時組織作品徵集等主題活動。每兩年開展一次法治文化作品評獎表彰工作。努力打造技術先進、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傳播平台,運用優秀文藝作品和優質文化服務感染人、熏陶人、影響人,促進公民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情感認同和心理認同。
強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理論研究。積極拓展法治文化建設研討交流新途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理論研究,把握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豐富內涵和內在規律,優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的傳播藝術,力求把社會主義法治的內涵要求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打牢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堅實的理論基礎。
四、強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宣傳、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牽頭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各界和全體公民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各市(地)、縣(市、區)以及各系統要建立健全相應的組織領導協調機制,落實責任單位,明確工作職責,量化工作指標,強化考核措施,充分調動各有關單位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整合資源,加強隊伍建設。依託各級各類藝術表演團體、群藝館,建立法治文化的作品創作、文藝演出專(兼)職隊伍。以有文藝文學創作、書畫愛好專長的公民為骨幹,建立基層業余法治文化作品創作、演出隊伍,扶持民間藝人參與和開展適合基層的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鼓勵群眾自我組織、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活躍基層法治文化活動。
強化保障,確保工作推進。健全法治文化建設的目標管理、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鼓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建立以政府支持、企事業單位自籌、社會各方面贊助的經費保障機制,結合城鄉環境改造、市政建設、新農村建設、基層文化建設,加大對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基礎設施的投入。培育和樹立法治文化建設的先進典型,組織法治文化建設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積極推動法治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5.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有哪些特點

關於我國法律文化傳統主要有哪些,學者們雖然見仁見智,但基本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張晉藩先生所概括的,可以作為中國法律傳統比較有代表性的總結:
在法律制度方面,主要有「德主刑輔」、「禮法並用」、立法上等差、良賤有別的立法指導思想,「諸法合體、民刑不分」、刑律為主的法規體系,漠視權利、詳訂義務的法律內容以及與此配套的各項制度;
在法律意識方面,認為法律的淵源在皇帝,皇帝口含天憲,皇權至上,法自君出,法律的作用在於治民、治吏等等。(參見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現代轉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中華法系雖然歷經數千年,中國法律傳統中雖不乏現在看來也還是真知灼見的法觀念和充滿智慧的法律制度設計、法律運作安排,但其中卻難以找尋到全民普遍遵從的良法、良法至上這一法治精髓。 我們將現代法治的本質內涵歸納為:通過執法者嚴格依據民主程序產生的立法機構制定的明確、完備的法律,來保障社會成員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秩序、促進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其中包含著法律是多數人利益的表現、法律具有至高權威、上下一體同受且只受法律之治等核心觀點。它既是一種治國方略,也是一種原則性的、根本的治國制度,它還表示由此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秩序,它更是人類在飽經封建專制之後的一種新的價值追求。 因為法治思想源於西方,因此與我國傳統的法律文化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國的法治進程必然是對西方法治的揚棄和本土化,也是對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的揚棄.當代中國法治必然是有中國特色的法治,是西方法治思想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及中國其他國情結合的產物.如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並重的主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不能簡單的和我國法律文化中德法並舉的思想一概而論,但其中的淵源是不可否認的.另一方面,我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現代法治思想格格不入的內容,就將被時代所淘汰,被中國所淘汰. 綜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當代中國法治的關系,應是一種批判的繼承,既不能否認其與現代法治思想之間的矛盾,也不能一概的否定,歷史總是潛移默化的作用於現在,作用於每個人的思想.法治必須是自下而上的,每個中國人思想中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認同感,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影響是巨大的.作為法律工作者,應該在這兩者之間找到最合適的契合點,才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當代中國法治社會.

6. 中國建國60周年和法治中國演講稿

建國60周年演講稿
我的祖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神舟七號勝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員滿面笑容走出返回艙。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也是獻給偉大祖國60歲華誕的珍貴禮物和誠摯祝福。
今年,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很不尋常。面對嚴峻挑戰和困難,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共克時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來自公\文:有約)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有多少悲壯,有多少感動,有多少夢想,有多少光榮,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寫進了共和國的歷史畫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沉著,統攬全局,駕馭各種困難和復雜的局面,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神七一飛沖天,奧運成功舉辦,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輝煌成就,令中國人民倍感自豪,人們發自內心地贊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 我們已經取得了光榮偉大的成就,我們必將書寫更加雄偉壯美的篇章。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對中華民族來說,抓住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符合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祝願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祝願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淺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十五大正式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治國方略確定下來。而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式、社會控制模式以及價值系統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產物,它強調的不只是國家通過法律來控制社會,而且也強調國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的存在。雖然實行法治是當代大多數國家的選擇,但是追本溯源,由於各國受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彼此間的法治之路都會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同。本文試圖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入手,探討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應正視和思考的幾個問題,以防止我們以浪漫主義情懷人為地割斷歷史,造成傳統的斷裂。
一、傳統法律文化必然會對當代中國的法治產生影響。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而是在他們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極端注重倫理綱常的社會,這一傳統生生不息。然而當代中國是必然要實行法治的,這是中華民族興起所必經的歷史過程。中國試圖建設法治國家的努力已有百餘年,但是回顧這百餘年的滄桑歷程,中國仍然沒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
1842年到1901年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中國在堅持根本的政治制度、倫理綱常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一些與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補充,這是一條過於保守的道路。「這一道路的主張者沒有認識到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沒有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法系已經整體落後的事實,沒有充分認識到新的世界秩序的真諦,天真的以為中華法系只是一所只需經過一些修補就可以恢復完美的大房子。」 1905年開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國民政府垮台,這一時期法律現代化的進程實際上是貫穿了「全盤西化」的原則;而自中國共產黨及其政權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現代化進程則以「全盤蘇聯化」為原則,這兩個階段的法律現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國的東西,無視本國實際,以強制推進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迫使中國法律實現現代化,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失敗的。中國真正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之路,嚴格的來講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這百餘年並不成功的經歷與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以禮入法,禮法結合」,「刑民不分,以民為主」,「息訟厭訟,崇尚調解」等法律傳統相比,根基尚不夠牢靠。否則,當今的老百姓就不會稱秉公執法的公職人員為「青天大老爺」,也不會不自覺的將整個民族的希望寄託在為數不多的少數英雄人物的身上了。
中國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趕超西方主要的發達國家必須要加速度的發展,對西方的法律文化要採取「拿來主義」,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現實,搞清楚我國法治建設中的哪些弊端與傳統法律文化有關,只有找到了症結,才能對症下葯。
二、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搜尋傳統法律文化的遺殤。
當代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魯克洪將文化分為顯型文化和隱型文化兩大結構。他認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有形的是顯型文化,隱形的是隱型文化。 參照克魯克洪的文化結構理論,法律文化可以分為顯型結構層面的法律文化和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兩大結構。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顯型文化,包括三個層面:法律法規、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它總要人用權力來維持和運行,是一國法律文化的表現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隱型文化,也包括三個層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 它深藏於社會深層,是一國法律文化的根基。二者相互結合相互呼應才能推動法律文化的良性發展。在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應如此,即社會主義社會主體應當具備與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社會主義法治相適應的法律心理、法律觀念和法律思想。但事實情況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頒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完善了諸多法律制度,完備了大量的法律設施,但是卻缺乏與之完全相適應的隱型層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設。
從本質上講,法治也是一種文化。起源在西方。古希臘社會是一個處於半島上,從事海事運輸的社會,整個社會並不是一個放大了的家庭,而是打破血緣關系的城邦商業社會。其後的羅馬時代,更是一個簡單商品生產高度發達的社會。商品經濟文明的歷史運動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更多的表現為理性化的契約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存在至高無上的王權,公民擁有盡可能多的權利,而這些權利中最重要的是對城邦的管理權。
古代中國的王權是至高無上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古代中國只有一個人的權利,其他人的權利在個人權力的陰影下盪然無存。因此中國沒有長出權利和民主的觀念,也失去了生長出法治的機會。
現在我們以一個完全異質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個具有根深蒂固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觀念和法律體系時,這一異質的文化推行起來所遇到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一)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強調國家本位主義,忽視個人權利自由。
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導的,一個個的小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這種小家庭中,以長幼尊卑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寶塔型的等級結構」。 這種家族式的宗法等級結構需要國家的認可和扶植,由無數個宗法家族構成的社會必然會架起寶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國古代政權的架構,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家族制度的模擬和擴大,也就是說以皇權為中心的國家政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擁護這種典型的專制統治的觀念和理論,無論是強調以「權」、「術」治民的法家的國家專制和集權思想還是強調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樣受到統治者的青睞,並使這些理論和觀念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本位主義就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生存環境。
強調國家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注重團結,這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這種妥協沒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為社會主體的個性。而尊重人的權利、自由和個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歐洲許多學者和思想家們在分析中國為何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悲壯的落伍時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是缺乏個性自由導致了這個偉大民族的衰敗。因為無條件的順從「這種束縛人的理智、才幹與情感的幼稚做法勢必削弱整個國家的實力。如果教育只是矯揉造作的形式,倘若虛假與規矩充斥並束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國家還有什麼巨大的作用!人類思想的精神還有什麼崇高的作用!當人們考察中國歷史的前進歷程,研究它的活動的時候,誰不為他們在許多方面一事無成感到驚詫!這是一個為避免錯誤而僅有一個人幹活的群體。這里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現成的,人們你來我去,你推我拖,只是為了不對該國那孩童般尊嚴的禮俗破壞。無論是戰斗精神還是思維精神都與這個終日守著火爐睡覺從早到晚喝著熱茶的民族無緣。」
今天國家本位主義的法律傳統雖然在制度層面上已經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著人們的思想,這直接導致了現今我國公民對權利的不尊重,維權意識的淡薄。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口號下,中華民族的人民習慣了順從、忍讓,無形中導致了對法律的輕視、遠離和不信任,因此他們難以真正地以納稅人的身份理直氣壯的監督政府行為,理所當然地要求政府保障自身的權利,不卑不亢與政府對話。
(二)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是一種工具主義文化,忽視了民主的參政議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會主體仍然存在著法即是刑的觀念。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刑民不分,以刑為主」,法律只是君主統治臣民的工具,它一方面與專制政體一起造就了人們膽怯、愚昧、懦弱、奴性的人格,另一方面又與禮教相結合,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則行事,「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們『忍為尚』、『和為貴』的法律心態,然而和則忍,退則讓,讓則屈,屈則從,屈從則是非不分」。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下,人們對更多的是服從既定的法律法規,對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的天賦權利的追究是較少的,對至關重要的選舉權等基本權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政議政的觀念淡漠。
受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們經常秉持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理,除非與對方有什麼深仇大恨,或者對方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訴諸於法院的。凡事的立場都是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鮮明表達自己的立場,唯恐惹禍上身。
(三)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等級觀念和等級秩序,忽視了平等。
縱觀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雖然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說,但是事實上在漫長的封建傳統中貫徹的卻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八辟」、「八議」和「准五服以制禮」等等級制度,嚴格區分嫡庶、房份、輩份、年齡、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的觀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難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權仍大於法,掌握著國家行政、司法、立法權力的人員以及這些人員的親屬們也享受著特權的待遇。這直接導致了權力腐敗的滋生。
此外由於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血緣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形態,因此人情大於法、親情大於法也成為法治建設道路上的羈絆。
三、中西合璧,取長補短。
中國要奮起,歷史不能退回,我們實在沒有耐心去慢慢的培育法治生成的歷史土壤,因此人為的去培育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顯型文化相適應的隱型文化是必要的。
(一)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華民族溫和、穩重、熱情、善良、誠實守信、富有犧牲精神等美德都為中外所稱頌,但是我們在發揚道德優勢的同時,還要理智的看待人性。人畢竟是社會中的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為人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是社會上少數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來要求普通的民眾,因為普通人是無法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如果一個制度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上,那隻是一種理想,這個制度就會失去它所存在的最初價值。如果強迫人們去接受並遵守這一制度,就扭曲了人性,最終的惡果要麼使人變得虛偽要麼使人變得盲目。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美德的同時,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法治理論,尊重人,給與人充分的自由,同時要勇敢的面對人的劣根性,並從制度上對其予以限制。
(二)認真的對待私權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須為解決人類的終極關懷而努力奮斗。幾千年來,法學在西方始終能夠成為一門顯學,法治能夠在西方社會始終成為熱門話題,與西方法治的主要價值觀念——自然法對人的終極關懷的關注密不可分;而中國的法學長期以來在工具主義的傳統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義務為本位的,中國的「法治」長期以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難以成為國人的自覺自願行為,就在於過去中國的法治對人的終極關懷關注不夠,不能成為人們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種生存方式。
現在我國在法治建設這一大好環境下,在有制度支持的同時,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權利的觀念。以國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損害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權者尊重公民的權利,另一方面要鼓勵公民積極行使權利,爭取權利,維護權利,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的各種制度有的放矢。
(三)充分地培養民主平等。
民主簡而言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西方使用的"Democracy"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涵義:其一,由全體公民按多數裁決程序直接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通常稱為直接民主;其二,公民不是親自而是通過由他們選舉並向他們負責的代錶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稱為代議制民主;其三,在以保障全體公民享有某些個人或集體權利為目的的憲法約束范圍內,行使多數人權利的政府形式,稱為自由民主或立憲民主;其四,任何一種旨在縮小社會經濟差別(特別是由於私人財產分配不均而產生的社會經濟差別)的政治和社會體制,此外還包括公職競選、言論和出版自由以及法治。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所有人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和同等對待。平等權利是不可剝奪、不可讓渡的。平等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選擇自由,充分實現人在各個方面的才能。平等權同時意味著可以享受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自由,因而也享有免遭其他人或個人聯合體侵害的同等自由。西方這一優秀傳統在我國要開花結果,我們首先要鼓勵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既要做到孝敬尊重父母,同時也要讓父母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處理自己遇到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給與指導和幫助,而不是要予以命令、強制和批評。其次要培養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選拔公職人員的方式上從過去的"暗箱操作"走向"陽光操作"。公選注重人才的自選性,讓人才所在單位部門推薦、發動群眾民主推薦、鼓勵人才自我推薦,從而給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這樣通過外部環境外在地來逐漸改變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使我們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迅速的適應顯型層面的要求。

7.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法律思想對當代中國人法制觀念的影響並分析當代中國人法治思想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李宗桂:《中國文化概論》摘編)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以工業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學化為重要特徵的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主導世界的現實,決定了無論一個國家發展民族現在處於怎樣的狀態,走向現代化,這是它的必然趨勢。

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由於國情不同,各國走向現代化的道路,遇到的問題、阻礙也各自不同,中國是一個的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曾反復出現關於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的爭論。這一歷史現象鮮明地揭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能否走向現代化?如何走向現代化?是一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必須弄懂搞清問題。

一、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

文化,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類在改造世界的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生產的能力及其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狹義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積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所以,對傳統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時代高度,通過實踐檢驗。汲取精華,清除糟粕,才是正確地發揮作用。

一個國家走向現代化,總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傳統文化,也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美國文化哲學家懷特說過:「文化是一個連續的統一體,文化發展的每個階段都產生於更早的文化環境」,「現在的文化決定於過去的文化,而未來的文化僅僅是現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說,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史,也就是發展和豐富傳統的歷史。同樣,作為凝聚和激勵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傳統文化長期熏陶與培育的結果,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一個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無所依託。所以,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問題,決不單純是個文化問題,而是一個關系民族命運發展的問題。許多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走上民族振興,走向現代化,無不是從弘揚 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傳統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種認為中國現代化只能從異質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圖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國傳統文化模式的過程稱為西化派是錯誤的。從認識論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缺乏深刻的了解與認識。中國傳統文化並非像某些人所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垃圾,而是有著多方面的豐富內涵,它的優良部分,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且是一切新的更高的文明的再生源之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主要體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並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這種入世的人生哲學,培育了中華民族敢於向一切自然與社會的危害和不平進行頑強抗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強調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創造。要實現現代化,這種自信自尊的精神是決不可少的。

二、知行合一觀。中國儒家文化所講的「力行近於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行重知輕」的認識論思想,這與實踐品格具有某種一致性。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努力學習外國的先進的東西,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社會主義實踐。

三、重視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人的內在修養與這精神世界,鄙視那種貪婪與粗俗的物慾。孟子提出「充實之謂美」,並認為「寶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對人格的根本要求,這種傳統美德,對現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貴的。

四、有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愛國主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今天,一個國家只有走上現代化,國家才會繁榮富強。而實現現代化,全靠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奮斗。

五、追求真理,勇於奉獻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蔑視那種貪生怕死,忘恩負義、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談到對真理的追求時,認為「朝聞道 ,夕死可矣「。宣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這種對真理執著、獻身精神是推動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六、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倫理規范。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個社會只有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形成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社會才能充滿溫馨與和諧,才能給人帶來希望與力量。上述種種僅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地的一部分,僅此就足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羅素曾說過:「中國文化的長處在於合理的人生觀」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種深刻認識和概括。

其次,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對立起來,傳統文化並非一潭死水,而是一個動態系統。人類在自己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傳統文化,並在實踐中革新與豐富傳統。否則,就不會變為現實的文化傳統。所以不能把傳統文化簡單地歸結為「過去的歷史」而應認識到它同時關系著現在與未來。把發展看成為「反傳統」,其思維方式就是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對立起來。其實,任何現代化只能從現實傳統文化出發,否則便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陳寅恪先生說過:「其真能於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獲者,必須一方面吸收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本來民族之地位。」波普爾曾針對那種妄圖「徹底清洗社會這塊布—創造一塊社會的白板,然後在它上面畫出嶄新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指出:「沒有比毀掉傳統的構架更危險的了,這種毀滅將導致犬儒主義和虛無主義,使一切人類價值漠不關心並使之瓦解。而且,一旦毀滅了傳統,文明也隨之消失。」所以對傳統文化決不能採取一概否定的態度,而必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清除那些過時的東西。

再次,從民族文化與世界文明的辯證關系看。世界文明並非是某一個國家民族作用的結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創造的。當然,由於各方面具體條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這只是作用大小的問題,而不是有無的問題。所以各民族的文化應是平等的,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而不應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任何一個國家,作為人類世界組成的一個部分,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與發展,不能不對別的國家有所影響:也不能不受到其他國家這樣那樣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曾經給世界文明以重大貢獻。當代西方許多的中國古代文化熱,也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至今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只有各個國家充分發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點,對人類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世界文明的發展,才會有可靠的保證。相反,一個國家不顧自己民族的特點,一味模仿或照搬別的文化,不僅不會有好的發展,甚至會走上滅亡的道路,世界史上是有這種教訓的,其實,西方文化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好的東西,也有糟粕,不可「揀進籃里都是菜「,如」拜金主義「之類,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西方文化也並不等於世界先進文化,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界先進文化是以它的先進性、科學性及對人類社會的意義標志的。因此,學習與引進外國文化,必須作具體分析,一定要從本國實際出發,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決不是全盤,引進西方文化,而是在自己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一面學習外國先進文化,一面對本國文化進行革新,不斷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水平,由於傳統文化能否現代化,能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得到弘揚,關鍵在於人們用何種思維方式對待傳統文化。

二、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形態,是一定社會存在的反映,這種傳統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對社會長期發生作用。

另外,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消極因素,這與現代化發展是不利的,就其傳統文化的消極因素表現是:

一、缺乏民主精神。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封建意識對人們影響極深,封建專制思想一方面嚴重壓抑和束縛個性發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權思想,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缺乏民主意識。

二、法制觀念淡薄。中國傳統文化不重視法制,實行的是人治,如實行的是皇權至高無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國今天社會主義社會里, 人民群眾已經成為國家主人,國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權思想嚴重,權大於法,情大於法的事,還時有發生。

三、商品意識差。中國是個農業國,重農輕商十分嚴重。過去,經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業是產品流通的重要環節,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繁榮經濟,方便,起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現代,沒有市場經濟的高度發展,也就無法走向現代化。

四、守舊意識嚴重。中國的小農經濟廣大,個體經濟,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滿足於現狀,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起來造反和自學接受新東西的。

三、由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是推動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

區分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拋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才能更好地為社會報務。傳統文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生活相結合,才能使之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根本的結合點 。

第一發展市場經濟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種經濟是人治經濟,一切由政府統管,政企不分,按長官意志辦事,亂放炮抱粗腿界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現在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製作為配製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一種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與競爭性,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與創造性,成為現代化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定的經濟總是與一定的文化相聯系的。經濟與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一項經濟活動,都是具有一定觀念文化的人去從事的,沒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思想首先素養的人,就無法勝任,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將對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進行檢驗,新的取捨,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必須努力學習一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才能適應形勢發展需要,這就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根本決定作用

第二、它是建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制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一是引導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二是規范作用—通過法律規范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與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場主體的平等競爭與正當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與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卻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強調實行人治。法律僅作為治國的某種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第三,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要求對中國傳統文化那種「君子謀道不謀食」把「義」與「利」對立起來的舊的價值觀的否定,從而增強人們的務實精神與進取精神。實際上,人們的實踐活動,是離不開利益原則的。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的實現,不僅個人實踐活動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按法辦事,而且也促使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門必須提高工作效率,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盧秀華副教、山東科技大學文法系)

8. 有法律文化一說嗎,如果有,那法律文化又是什麼

法律文化:指一個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所認同的、相對穩定的、與法和法律現象有關的制度、意識和傳統學說的總體。包括法律意識、法律制度、法律實踐,是法的制度、法的實施、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等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智慧和知識,是人民從事各種法律活動的行為模式、傳統、習慣。

9. 當代中國存在哪些法律文化,它們有什麼作用

歷史發展的趨勢表明,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其焦點又將會主要地表現在法律文化的競爭上,即不同淵源和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的競爭與沖突,其主要表現是西方資本主義法律文化與東方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激烈較量。面對這種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要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高瞻遠矚,從未來發展的高度認識和構建當代中國法律文化,以搶占未來世界發展的最佳起跑點和制高點。

一、法律文化的內涵

對此做出估計是很難的,因為我國對法律文化的研究起步比較晚,又加之現代世界文化交流是如此的密切和頻繁。對此問題,我們在這里暫且不作探討,單從法律文化的概念來講,在我國學術界也眾說紛紜,其中比較有影響的有如下幾類:——有的學者認為:「法律文化是人們從事法律活動的行為模式和思想模式。」「它泛指一定國家、地區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動的產物和結晶,既包括法律意識,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實踐,是法的制定、法的實施、法律教育和法學研究等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經驗、智慧和知識,是人們從事各種法律活動的行為模式、傳統、習慣。」——有的學者認為:「法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社會上層建築中有關法律、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設施等一系列法律活動及其成果的總和。它是以往人類法律活動的凝結物,也是現實法律實踐的一種狀態和完善程度。」「法律文化由法律思想、法律規范、法律設施和法律藝術組成。」——有的學者認為:「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種具體形態,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觀念、理想人格、情感傾向、行為趨向。即關於權利與義務的價值選擇、思維模式、情感模式和行為模式的總和。」——有的學者「將法律文化理解為法律現象的精神部分,即由社會的經濟基礎和政治結構決定的,在歷史過程中積累下來並不斷創新的有關法和法律生活的群體性認知、評價、心態和行為模式的總匯。」「法律文化」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要認識和定義法律文化,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進行研究:其一,法律文化對比會經濟具有依附性,經濟的發展決定著法律文化的發展。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法律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樣,都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生產條件、生活方式,便有什麼樣的法律文化。而一個社會的物質條件和生產方式決定著法律文化的性質、作用、功能、表現形態等等。其二,法律文化體現著一定的政治社會的要求。法律是階級社會的產物,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並為統治階級服務。法律文化雖然是一種重要的文化類型,但由於它的濃重的法律色彩,使得這種文化類型的政治功能顯得比其他文化類型突出和強烈。社會主義法律文化反映了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全國人民的法律要求和意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是人類徹底擺脫愚昧和野蠻,向更高級的文明社會邁進的社會精神財富。其三,法律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屬性和與文化同樣的認識方法。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即指人類在長期的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的總和。法律文化的認識和定義也應當從意識和精神的層面和領域上進行。基於以上幾個方面的認識,我認為,法律文化是以社會生產力發展為前提,以社會經濟為基礎的,體現著一定社會歷史時期的政治要求的所有法律現象的總和。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行為、法律制度以及組織機構。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既是一部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文化的發展史。而作為一部文化發展的歷史,它的發展變化的過程充滿著矛盾、沖突、斗爭、選擇。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現狀,是同當代中國社會的現狀緊密相連的。法律文化是社會文化的構成內容,是社會生活的組成部分,因而法律文化的現狀也就同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密切相關。當代中國已經進入了21世紀,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穩步提高,科技文化水平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使社會結構及人們的觀念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一變化要求並決定著當代中國法律文化必須進行發展變化,這也是中國法律文化面臨的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

二、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發展的目標

我認為,為適應當代中國的發展,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目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這一命題包含著豐富的理論內容,具體可以分解為三部分來予以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中國特色表明了法律文化的民族屬性和國家屬性。它是由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實、國情和法制實踐所決定的。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是由中華民族這一古老而偉大的民族進行的。民族首先是一個生物學概念。民族是源出於共同的祖先因而具有親緣關系和某些相似生理特徵(如相同的膚色、毛發)的群體。而民族性體現的更是一個文化性的概念。民族是在一共同的地域,由共同的語言、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精神信仰等文化紐帶維系的群體。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經過長期的歷史積累而形成的文化傳統強有力地影咽看當代甲四^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影響著當代中國人對法律的情感、期待、評價、追求及其制定、執行和遵守法律的活動。因而,中國的法律文化必然會打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與民族個性的深刻烙印,顯示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和個性。中國的法律i化傳統是在中國這個國情特殊而又復雜的國度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自然條件中,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人口、民族結構、歷史文化發展等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都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這些特殊的國情也使得我們不能夠、也無法去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或制度。這就要求我們不是將引進的外來經驗和制度主動適應國情並使之本土化,就是現實、國情和社會實踐使外來的經驗和制度在中國進行轉化或變形。當然,我們強調中國的法律文化有中國特色,既不是主張片面追求「特色」,事事標新立異,更不是反對吸收世界各國的先進的文明成果,而是強調中國的法律文化的構建目標要立足中國的文化傳統、現實國情,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和模式。在如何理解中國特色與國際化趨勢兩者的關系問題上,一方面,正像很多人所強調的那樣,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世界各國交往的日益密切、日益頻繁,國際化、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增強,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很多方面逐漸趨同;另一方面,我們同樣要看到,在更多的方面,世界變得更加多樣化,國際化的趨勢並沒有使世界變得簡單和枯燥,而是使世界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和五光十色。——社會主義表徵了法律文化的本質屬性和發展方向。它是由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根本制度所決定的。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發展是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發展,當代中國所要建立的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這是由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既然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制度,那麼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不僅應當是能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法律制度相媲美的法律制度,更應當是人類歷史上最優秀、最先進的法律制度,而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也應當是人類法律文化史上最優秀、最先進的法律文化。當代中國法律文化的社會主義性質,不應當僅僅停留在理論的或理想的層面上,而應當轉化為制度上與現實中可以真實感受到的比較優越和優越性。這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更具有民主性與人民性。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應當真實地、充分地體現人民的意志,社會主義法治應當是依照人民意志治理國家,而社會主義法律文化也應當是為廣大人民所接受並以人民群眾為創造主體的、體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意志的法律文化。第二,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應當更充分地保護人權,不僅要保護政治的權利和自由,也要保護經濟的、社會的權利和自由;不僅要保護普遍的個人的人權,也要保護特殊的群體的人權,特別是那些在社會中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的群體的人權。因此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是一種高揚人權至上的法律文化。第三,社會主義制度應當更有效地制約國家權力,更有效地鏟除腐敗行為。社會主義的法律文化應當是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教育和弘揚社會的主流,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先進性。更有效地規避和鏟除文化毒瘤、社會丑惡現象,使之得到社會主義的改造。第四,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根本使 命應當是為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服務,為最終消滅剝削 消除兩級分化和實現共同富裕服務。——法律文化作為中心詞語。這一概念本身就蘊含著較為豐富的內容,其概念如前闡述.在此不再贅述。 關於法治的闡述.基本可概括為8個字,即「好的法律」、「普遍遵守」。據此,我們也可將法治國家的 特徵定義為「民主完善。人權保障.法律至上和法制完備」, 「司法公正,制約權力,依法行政和首重權利」。 (摘自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01)

10. 談談你如何理解法治精神

如何理解和把握好法治精神,學習和踐行法治精神,我認為應主要在五個層面下工夫:

一、法治精神對依法執政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把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作為提高領導幹部執政本領,改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根本要求,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對法治建設的規律把握得越來越透徹和准確。

依法執政,就是要求執政黨維護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黨的執政行為也要符合法治精神、法治原則和法律規范,懂得運用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和社會。依法執政,就是要求執政黨的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要自覺地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黨對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在程序和手續上都應符合法律的規定。黨員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更不允許以會代法、以權壓法。只有執政黨自覺弘揚法治精神,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才能在國家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真正凸顯出來,才能實現和確保依法決策,依法執政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二、法治精神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巨大動力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方略,至今已有十年時間。確立和實施依法治國方略,是改變人治,走向法治,從法律制度的層面深入到法治精神的內涵,從法制體系的構建升華到法治文化的培育,從經濟建設的環境提升到整個法治環境。法治精神是依法治國的支撐點,是一股巨大動力。弘揚法治精神既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價值追求,又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精神面貌。顯而易見,「弘揚法治精神」對於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是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方略,需要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進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質;二是倡導弘揚法治精神,可以用先進、科學、文明的法治精神引導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實。

三、法治精神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核心

和諧社會靠什麼去支撐?如何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法治精神」這個新理念就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和完善,明確了法治精神的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法治建設領域的具體表現,法治所追求的正義、公平、民主、自由、人權、秩序、和諧、安全等價值也就是法治建設所遵循的基本價值觀。學習和踐行法治精神,就是要以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核心,突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社會和諧。法治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時代不同、社會不同、法治精神的核心亦不同。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精神凸現為法治精神之核心。將和諧精神作為法治精神的核心,關鍵是用和諧精神統領法律價值體系,將和諧精神融入法律規范體系,用和諧精神指導法律運行實踐。從這個意義上說,弘揚法治精神的提出和踐行,從法的價值觀角度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的共同價值觀,進一步豐富完善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提出了更高的價值要求。

四、法治精神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

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供了指導思想和精神動力,為提高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軟實力」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導向。

以法治精神為內核的法治文化也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我國封建社會歷史較長,「人治」封建思想有一定影響,注重綱常倫理使中國社會具有「關系社會」、「人情社會」的色彩,這都成了法治建設的歷史和文化障礙。例如,當前,對一些社會矛盾和糾紛,人們往往習慣於藉助「上訪」的途徑,而不選擇法律解決方式,這都折射出當前「人治」與「法治」、司法公正與司法權威的矛盾和沖突。這不僅僅是出於歷史文化的影響,更重要是反映出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的某些缺陷。因此,要努力提高和充分運用國家的軟實力,真正樹立起法律的權威,對於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

五、法治精神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力量源泉

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這是黨對新時期法制宣傳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新目標,擔負法制宣傳教育職能的司法行政機關應不辱使命,不斷深化和改進法制宣傳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的背景下,通過法制宣傳教育與人民調解相結合,運用「軟解決」和「軟處理」的方式,預防和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以法制宣傳教育為主渠道的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熱點內容
司法考試歷屆真題 發布:2025-01-16 09:07:25 瀏覽:473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
深圳勞動法是不能超幾號發工資 發布:2025-01-16 08:10:44 瀏覽:90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