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創世
① 道德經|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人類在生存的基礎上,所要探究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認識世界。在這個問題上,幾乎所有的人用的是類似的探索思維和路線,就是往前溯源。
看上去,一切都在變化和運動。現在發生和存在的一切,在過去都是不存在的。過去存在和發生的一切,在更遠的過去,也都是不存在的。一直往前推,很多人追溯到一個創世神,就沒法再往前推了。
宇宙是怎麼來的,萬物是怎麼來的,人又是怎麼一回事?
愚昧的人認為,宇宙就是一塊石頭蹦出來的,這塊石頭就是萬物的起源。這類人崇拜石頭等類似的物體,這是他們心智的上限。
迷信的人認為,宇宙中存在創世神,是神創造了宇宙,創造了一切。所以他們崇拜迷信他們的神,認為他們的神無所不能,只要虔誠信仰,神就會賜福給他們,甚至為他們創造了一個死後的世界。
目前相信創世神這個版本的人不在少數,他們總體分成三個派別,每個派別都說自己的神最厲害,都想要洗腦別人信奉自己的創世神。很明顯,宇宙的起源不可能有三個,所以他們只是在玩過家家游戲,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稍理性的人認為,世界上哪來的那麼多神,宇宙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神,宇宙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我們要存有敬畏之心,對於未知的世界,都要敬畏。這類人不信神,不信宗教,他們只相信不可知論。
而那些把自己標榜為科學的人呢,他們說上面的這些人,都在胡說八道,信口開河。理解世界要用科學的方法,要有理有據。總之,口說無憑,眼見為實。
於是他們通過觀察,看到宇宙在不斷膨脹,進而推測宇宙一開始只是由很小的一個點爆炸而來。這個點被稱為「奇點」。奇點的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爆炸後不斷膨脹就形成了我們目前的宇宙。
然而,宇宙是大爆炸而來,那麼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的能量從何而來?可見,奇點也並不是第一因。
科學宇宙觀,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可以解釋世界,但並不完備。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能夠在局部合理的解釋世界,但它們兩者確實又存在矛盾。所以,科學宇宙觀,還不是最終的解釋世界的版本。
上面所說這些宇宙起源的版本,他們都追溯到一個「有」就結束了,不能再往前推。而道德經則不然,認為所有的事物,在開端的時候,都並不存在。那個開端,也不是最根本的第一因。
華夏文明裡面的上帝,其他文明裡面的創世神,在道德經裡面,還可以往前推。創世神又是怎麼來的呢,無中生有而來。象帝之先,說明在天地之創造者之前,還有更根本的第一因存在。
然而,追溯到無,也還沒有結束,既然有無,就會存在有。那麼無又是怎麼來的呢,道生出來的。道之所在,既沒有有,也沒有無。未始有物,所以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認為,道,為宇宙的第一因。道生出無,無是一種虛漠鴻蒙之氣,無質無象,不可描摹,所以無名。無生出有,有質有象,始可有名。有生出萬物,萬物並作,參差各態,各命其名。這就是道德經給出的宇宙觀。
道可道,非常道。道,如果是可以言說描述的,那就不是「常道」。
道是什麼,在整本《道德經》中,不同的語境,具有不同的含義。概括起來,有四重:
一、常道:常道為宇宙第一因,永恆不變。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常道,為萬物之根源,萬物之所以成也。
從道的象形字源分析可知,道起於「一」,這個一就是隱而不見的根基,為天地之根,萬物之始。周流不息,循環往復,復而又始是道的運化形勢。
常道裡面的「常」字,如何理解呢?
《韓非子》說:「夫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謂常。唯夫與天地之剖判也具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謂『常』。」
有生死,有始終之物不能叫常,只有那個與天地的開辟一起產生,到天地消散而仍然不死亡不衰敗的才叫做恆常。所以,恆常不變,不生不死的才叫常道。
常道,無質無象,無形無狀,不可描摹,聖人只是勉強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道」,但卻不能再細說它是什麼。所以說道之可道,非常道也。
二、天道:天地萬物被道生出來之後,它們所表現出來的自然常理,為天道。通俗來說,就是天地萬物的規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一句中的「天道」,即為此意。
很多人讀道德經,僅僅把「道」理解為自然規則,宇宙法則。他們所理解的道,實際上指的是天道。單純強調道的宇宙法則自然規律一面,則會丟失其他層面的含義。
如果道只是指規律,那麼道德經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難道是規律生了天地,規律生了萬物嗎?顯然不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是誰制定的?是常道。
三、人道:人為所制立的道,就是人道。人道並非自然之常理,它只是人為的發明而已。人為了更好的和諧相處,所發明制定出來的言行規則,就是人道的一部分。「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講的就是人道。
四、說道:這里的道,有言說、描述、執用之意。道可道,第二個道字,即為此意。
所以,在學習《道德經》的時候,要根據語境來區分,老子講的是什麼道。不明白道的多重含義,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與不足。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字,指的是人道,第二「道」字,指的是說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為所制立的道,是可以言說描述的,但這樣的道,並不是「常道」。
對於「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市面上出現了三種比較常見的斷句法,分別是:
一、道可道,非常道
二、道,可道,非常道
三、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被闡述的,但可以闡述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只要把道的四重含義弄明白,二跟一,其實表達的是一個意思。
第三種,「道可,道非,常道」,有不少國學大師是這樣斷的。什麼意思呢?道可以是這樣,道也可以不是這樣,這就是正常的道。
某國學大師解釋得更淺顯:你可以說是,他可以說不是,這才是正常的道理。放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現象確實很正常,對於同一個事物,有人說是,就會有人說非。強調的是一種相對性理論。
但我們結合整本《道德經》去理解,老子在後面的章節中,反復說道生萬物,道為天地萬物之根源。怎麼可能開篇不說萬物之源,而去說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呢?明顯不通。
而且,道可道非常道這一章後面,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很明顯起篇說的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源。首篇即為整本書的一個總綱,提綱挈領,簡明扼要。
名可名,非常名。
萬物被道造生出來之後,人也是萬物之一。人要認識紛繁復雜的萬物,就需要給萬物以「名」,加以區分識別。這是人類認識萬物的一種途徑。
然而,並非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根據它的形質特性去給它命名。對於那些人類不可見不可聽不可得的東西,比如那造化萬物的虛漠鴻蒙之氣,無形無象,無法描摹,只能把它叫無名,也就是常名。
名,在《道德經》一書,有三重含義:
一、無名:只表現為純粹的鴻蒙之氣,沒有形狀與物象,所以無法描摹。無名是永恆的沖虛之氣,它不可見,創造並分化出萬物而自己卻無絲毫損耗。
萬物皆有生有死,有變有化,而唯獨無名之氣,未有形質,無生無化,此為永恆之名,也就是常名。
二、有名:無生有,開始有了形質,形質繼續分化,萬物被演化出來。萬物有質有象,有形有狀,為有名。所以可以對其進行描述,為可名。
三、命名。萬物被生出來之後,物與物之間,皆有差異。因為形命不同,事物的表達也各異,差異是彼此區隔的唯一身份認證。以不同的差異來分別萬物,並對其進行識別和描述,這就是命名。
「無名」有三個特徵:無質無形,無狀無象,不可描摹,不可命名。
所以,名可名,非常名,這句話的意思是:名,如果可以命名的,可以有質象、可以描摹的事物,那就不是常名,不是永恆的無名,不是永恆的大道之象。
關於「名」的這三重含義,我們可以對照《列子·天瑞》篇裡面,「道造生天地萬物」的一段論述來理解:
「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無名可以理解成太易與太初階段,有名可以理解成太始與太素階段,萬物已成,根據萬物的名實差異,給萬物以命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無名天地之始,道生無,無表現為虛漠鴻蒙之氣,即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生有之後,太初之氣,從未有形質,變成有形有質。有形質之氣,衍生出萬物。
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無名指的就是無,有名指的就是有。無和有,為一道所生,一體二用。
再看上面《列子》那段「道造生天地萬物」的論述,無,對應的就是太易太初的造化階段;有,對應的就是太始太素階段。這兩個階段,皆為不可見。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
無,無名,無質無象,故生無欲;有,有名,有生萬物,有物有象,故生有欲。合道則生無欲,應物則生有欲。
慾望是怎麼來的呢?有名,萬物映射而來。
無欲,並不是說禁絕掉人的一切慾望,就是無欲。而是人在領會到無的時候,才會生出來無欲。體驗無的玄妙,體驗宇宙開始前未始有物的那種狀態。
有欲,觀察到萬物,則生有欲。理解有生萬物,審視和把握萬物的名實與差異,並能瞭然於胸。
妙,說文註:急戾也。古文的妙字為「玅」,從糸從少。
糸,像蠶繭所抽之細絲。少,上小下丿,象有東西被牽引,而且越來越少。整個玅字,動於左成於右,就像蠶繭之細絲被不斷的牽引、抽取、轉動。
所以,玅者,急戾也。越轉動越能察其本源之所在。
常無欲以觀其妙,人領會到無,則生無欲,以體驗造生天地萬物的那個本源的那種玄妙狀態。
徼,說文註:循也。從彳從敫。
彳,小步也,謹慎前行。敫,光景流也,天上群星運化之周流,是謂光景流。彳加上敫為徼,就像謹慎小步前行如同光景流一樣,不斷的周流循環。
所以,徼者,萬物已成,則觀其象,察其理。
常有欲以觀其徼,人與物交應,則生有欲,以觀察天地之象,洞察萬物之理,把天地萬物都裝進自己的心裡。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老子並不主張人和自然萬物對立,更不主張人在萬物面前刻意地追求蒙昧無知。以無觀無,可以領會天地萬物的本源;以有觀有,可以體察天地萬物的原理。
回到我們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待慾望呢?
謀道,則用「以無觀無」之法,虛靜以合道,無欲觀其妙;謀事,則用「以有觀有」之法,察物以明理,用理以處事。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此兩者,指無和有,它們都是從道中生出來的,只是表現出來的形式不一樣。
玄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呢?玄,說文註: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
古文的玄字,中間是兩個日,上下都以丨相連。日者,太陽之精,永不虧損,凝而不散。日是太陽之真陰,兩點真陰在一起形成微陰,兩個微陰靠在一起就是微陰生。
微陰以丨相通,此刻是微陰生長相通的形勢,但微陰生長難以察覺。如果結合到天象當中,那就是離我們很遙遠很遙遠的微光。所以玄者,幽遠也,黑而有赤色者為玄。
因為太幽遠了,所以看上去是那麼的黑而幽深。無和有,這兩者,都幽遠的深不可見,故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是無生有,有生萬物,道化生天地萬物的神化之能。
我們可以結合上面《列子》的那段話,再次去體會,無生有,有生萬物的那種幽深得不可想像的那種狀態。那是一種孕育天地萬物的初始狀態,極其地玄妙,不可描摹,不可言說。
眾妙之門,眾妙,指萬物生生不息之妙。門,大道玄牝之門。無與有兩者,正是生育萬物的造化之門。
《道德經》系列專題,解讀道德經,為往聖繼絕學,以經世濟民。本文是第一章,下一篇解讀第二章,敬請關注後續文章。
附《道德經》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② 看過道德經和電視《創世紀》的請進
道德經是博大精深的!葉榮添第一部怎麼就被你說成算是道的?道可道,非常道!你走一步路,你吃一碗飯等等都含有道在裡面,只是道里的順其自然,自然而然。你沒所覺而已!創世紀積極 冒險一切都離不開道!不能說是道!「積極 」在道的裡面,比如你一天一夜積極工作!那你就違背了道--人的天性---吃飯,睡覺!!冒險--冒著違背道的危險!第二部他並不存在違背道!天時,地利,人和。一個老闆--兩個經理--十個員工。一個富人-兩個小康--十個飢餓。人的分層。窮人住山野---窮的沒飯開,富人住山野---悠閑又自在!碧桂園就這樣誕生的!葉榮添的無煙城也不就那樣!道可道,非常道!北方的蘋果樹在南方就不樣了!明白嗎?道沒有好與壞,對與錯!道只能悟,並不能說的清楚。
③ 老子是道教的創始人嗎 老子和道教的關系
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
張道陵(公元34年正月十五日晚 -156年或178年),字輔漢。東漢時期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的創始人。上承黃老下啟道教諸派。道教徒稱他為"老祖天師"即天師張氏之始祖,也因是道教三祖之一的創教之祖(雖然天師之號並非他第一個人使用);又稱"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等號。民間則常俗稱張天師。
正一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為最高信仰,符錄齋醮為傳播方式,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由於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正一道創始人,他是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
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東漢明帝、章帝之際(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雲:「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濁清之未分。」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順帝時(126~144)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佈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斷佛、道兩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據道書稱,當時太上老君曾遣使顯靈。時過一月,武帝即又下詔曰:「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今可立通道觀於都城……並宜弘闡,一以貫之。」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後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後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天寶年間,玄宗上太上老君(老子)「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④ 道德經是佛教的還是道教的
《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著作,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
從《道德經》中的思考:
與《聖經》不同,《道德經》關於天地萬物來源的描述是抽象的。《道德經》的創世論中,沒有具體講到人的來源,而是將人視為萬物中的一個類別,將人的來源籠統放入了天地萬物的來源之中。但與《聖經》創始論相同的是,《道德經》認為萬物源於一個本源的超越性的創生的力量。
這個終極的力量,《道德經》稱之為「道」,也稱之為「天之道」,上天之道。天之道,意味著「道」的本源在「天」,「道」為「天」的力量和秩序的表現。「道」為客觀自然的規律和秩序,「天」是能動的創生和主宰的力量。在這個意義上,宇宙萬物和人,皆源於「天」。
⑤ 老子的資料
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使」(管理藏書的史官)。
《史記·老子列傳》記載說,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六零四年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楚苦縣歷鄉曲仁里(河南鹿邑東 ) 人,謚(人死後所封的名號)聃(耳外輪平而卷不日聃)。所以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
老子修道德,其學主無為之說,以自隱無名為務。後世視其為道家始祖。近代有很多學者認為老子是戰國時代的人,也舉了很多證據。因此兩派人馬都說自己對。但是比較多人認為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
孔子到周,曾向他問禮。(「禮」就是有關於祭祀和日常生活的禮儀。)「老子見周衰,即離去,莫知其所終。」,一說老子即太史儋,又一說老子即老萊子。後人據此,推斷老子大孔子二十歲左右,約生於公元前570年前後。
《老子》一書約五千言,亦稱《道德經》,是一本道家的哲理書。他把「道」看作是世界萬物的本原,認為事物都在對立矛盾中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具有樸素的辯論思想。提倡「尚柔」、「主靜」,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老子》一書在形式上是語錄體韻文,多排比對偶句式,語言精練,富有哲理。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經》。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學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