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經濟立法

經濟立法

發布時間: 2020-12-17 13:49:59

1. 國家實行社會主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在幾幾年

1992年。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改革開放所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時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共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種史無前例的體制,也是中外經濟學經典中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概念。因此,從理論上說,這是我們黨的一次真正的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光輝典範。從實踐上說,這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一次真正變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一個偉大創舉。




(1)經濟立法擴展閱讀:

國有大中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大多數國家重點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革,企業扭虧增盈成效顯著,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和三年脫困目標基本實現。在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同時,私營、個體經濟有了較快發展。

市場體系建設繼續推進,資本、技術和勞動力等要素市場迅速發展,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明顯增強。財稅體制繼續完善,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城鎮住房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政府機構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國家宏觀調控體系進一步健全。

2. 亮點經濟立法是什麼

亮點經濟行業起源:

連鎖銷售模式是在1859年由美國哈佛大學的兩位猶太族學生在畢業論文中發明的,美國政府曾投放於西部地區,以縮短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
100年前,美國和今天的中國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就是東西部地區發展失衡,於是也進行了西部大開發。當時美國通過《宅地法》,鼓勵東部地區的人們到西部耕種和發展,這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西進運動」。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效果並不十分明顯,所以美國政府就應用了哈佛大學那兩位學生的發明,將這一模式投放於西部地區,於是吸引了大量的人們前往西部,並迅速帶動了當地房地產、交通運輸、旅遊等各行各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快速提升。這套模式在美國稱為「離岸經濟」,就是離開東海岸到西海岸發展的意思。

連鎖銷售模式後來被日本、德國、新加坡等世界各國運用,在拉動地區經濟發展方面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正因為這套模式投放到哪裡,哪裡的經濟就會快速提升,所以這套模式被各國成為「亮點經濟」,投放在哪裡,哪裡就會亮起來。
現在很多國家已經立法,並且參加者的門檻提高了,比方新加坡,稅收提升到了60%。

亮點經濟又稱資本經運作,(資本運作還包括:連鎖銷售,資本孵化,民間合夥私募,互助式小額理財)是中國大陸企業界創造的概念,它指利用市場法則,通過資本本身的技巧性運作或資本的科學運動,實現價值增值、效益增長的一種經營方式。

簡言之就是利用資本市場,通過買賣企業和資產而賺錢的經營活動和以小變大、以無生有的訣竅和手段。發行股票、發行債券(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配股、增發新股、轉讓股權、派送紅股、轉增股本、股權回購(減少注冊資本),企業的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以及風險投資等,資產重組,對企業的資產進行剝離、置換、出售、轉讓,或對企業進行合並、託管、收購、兼並、分立的行為,以實現資本結構或債務結構的改善,為實現資本運營的根本目標奠定基礎。

3. 我國主要經濟法律有哪些

我國主要的經濟法律有以下幾類,
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消費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銀行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證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財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勞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土地和房地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監管與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所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國家為克服市場調節的局限性、盲目性而制定的調整全局性的、社會公共性的、需要由國家監管與協調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經濟法律關系,是指經濟法所確認的,在國家為促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協調經濟運行而對市場活動進行組織、管理、監督和調控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經濟關系。
經濟法原則是經濟法在其調整特定社會關系時在特定范圍內所普遍適用的基本准則。我國經濟法原則主要有:一是國家適度干預原則。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調節經濟運行,完善產業結構,保持經濟的平衡和協調同時,這種干預必須適度,必須遵循客觀經濟規律來進行,用法律的形式來限定千預的內容和手段。二是效率公平原則。經濟法堅持提高效率與維護公平相統一的原則,用法律的形式使公平和效率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統一起來,以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三是可持續發展原則。經濟法必須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用法律的形式合理開發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不能為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

4. 國家宏觀調控中的,法律手段中的經濟立法與經濟司法,和經濟手段有什麼區別與聯系三者怎麼區分糧食最

經濟立法: 是指特定國家機關依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者認可反映統治階級專意志,並以國家強制屬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活動。簡單的說,說是法律的制定,包括法律的修改。
經濟司法: 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簡單的說,就是法律的執行。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濟手段: 是指政府在自覺依據和運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藉助於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分為: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經濟手段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價值形式和價值工具,主要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行政手段是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行政手段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很常見的,比如工商局的檢查,稅務的查稅,政府的命令等等。
法律手段是通過經濟上的立法和經濟工作上的執法,對違反經濟政策的行為實施強制性的制裁,從而保證經濟發展的順利進行。‍

5. 國家實行社會主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是哪一年

1993年。

1993年3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修憲的補充建議。1993年3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成為憲法規定的經濟機制與運行方式,結束了20多年計劃經濟歷史。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入憲,其實質是一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進入新的階段。

(5)經濟立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階段看,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是自本世紀前期開始的。在此之前,基於自由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國家公共權力只停留在與私法的界限在一些范圍內漸趨模糊,尤其是在二次大戰之後,兩者交叉的現象更為明顯,國家對經濟的介入開始從單純的干預向積極的參與、繼而轉向全面的管理和調控。

國家對經濟干預和調控的增強使得私法呈現出公法化趨勢,而國家通過國有企業等經濟活動主體對經濟的參與則又使公法滲入了大量的私法內容。為了適應國家經濟職能的轉變,法律的功能開始在廣度、深度方面延伸和發展,並明顯不同於那種只分不合、只管點不管面、只管點不管線、只管眼前不管長遠的傳統法律調整模式。

6. 北京政府進行經濟立法的背景是什麼

我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立法的背景和進程
眾所周知,我國市場經濟的發育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常規」的「自然」生成和發育道路,後者一般在私有制的基礎上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自由競爭到壟斷再到國家干預的發展階段,而我國是在以公有制為基礎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條件下,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的。
不僅如此,與有著相似社會制度與經濟體制背景的原蘇聯、東歐國家的市場化改革道路也不相同,後者採取了「大爆炸式」或「休克式」的療法,而中國則採取了漸進式的改革方式。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背景和特殊的漸進式的改革方式決定了我國經濟立法的特殊進程,也決定了經濟改革和經濟立法有別於「市場失靈——國家干預」的模式的一般特徵。
正如經濟學家研究所指出的那樣,我國傳統的經濟體制是在當時落後的經濟狀況下,為實現國家工業化並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的基礎上,通過排斥市場機制,扭曲產品和要素價格形成扭曲的宏觀政策環境,實施高度集中的資源計劃配置制度和剝奪微觀經營單位的自主權而逐步建立起來的。改革前和改革後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都源於這種三位一體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體制。
經濟立法的背景,無疑是市場經濟,或者說是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近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完善市場經濟立法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它是我國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的原則等方面法律規范的總和。
2.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規范社會民事和商事活動的基礎性法律。我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4.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因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管理或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大體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財政、稅務、金融、審計、統計、物價、技術監督、工商管理、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會法。社會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6.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7. 經濟司法與經濟立法分別指什麼

法律手段的內容包括經濟司法和經濟立法兩個方面。 經濟手段中的政策:稅收政策;經濟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制度、扶貧政策,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規的手段,運用行政手段調節將能更迅速地扭轉失控。

8.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是幾幾年寫入憲法的

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加強經濟立法是在1993年的憲法修正案上寫入憲法的。該憲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1993年3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八號公布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3年)》第七條規定,將憲法第十五條:「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

國家通過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破壞國家經濟計劃。」修改為:「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8)經濟立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五條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加強經濟立法,完善宏觀調控。國家依法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熱點內容
電大合同法第二版考核冊答案 發布:2024-11-16 14:39:20 瀏覽:448
勞動法孕婦發工資的制度 發布:2024-11-16 14:19:20 瀏覽:31
跨國公司規避勞動法 發布:2024-11-16 14:04:02 瀏覽:782
合同法法規定一定要交五險一金 發布:2024-11-16 14:03:19 瀏覽:446
行政法學課件 發布:2024-11-16 14:03:06 瀏覽:525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