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

發布時間: 2022-12-10 22:47:38

Ⅰ 《道德經》讀後感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道德經》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道德經》讀後感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遊太虛,而道德經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說吧:「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說,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

在越國有一隻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說,四千年不過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如果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現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訴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可以有如此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交給尹喜,出關之前曾跟尹喜說:「你讀完後,要把道德經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該牢牢記住才對呀!正因為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為住持卻不識字,但他卻說:「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來指導你看月亮。」的確,文字只是用來襯托深理的。

現在,體會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嗎?道就在我們身邊,但它卻看不著,聽不著,聞不著,摸不著。只能用心體會,而道德經便是這么一本體會道的工具。

篇二:《道德經》讀後感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范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特別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葯」,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復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起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復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鍾擺,您說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說?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鍾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鍾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運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保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知道: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復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體運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環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系,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可以懸浮,這是由於水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雲:「道可道,非常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篇三:《道德經》讀後感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釋、道文化更是傳承千年,堪稱中華民族思想之結晶,而《道德經》一書便是道家文化的集中總結。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老子西出函谷關時所作。全篇5000餘言,分為道篇和德篇,其中的好多話語早已廣為人知。

在此,我想強調一點:知識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深越好,而是要與駕御知識的能力相匹配。說實話,我真的不敢對《道德經》妄加評論,只是喜歡讀、喜歡抄、喜歡背。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讀完《道德經》後的一些感受,望與君共勉!

「道可道,非常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這是《道德經》開篇的一句話,似乎老子什麼也不想說了,因為可以說出來的道不是恆常大道。是呀!語言在描述很多高深事物的時候總顯得捉襟見肘,而老子開篇就告訴我們:不要局限於文字和語言。正如佛語所言:教外別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老子在文中幾次提到了「嬰兒」,比如:「為天下奚,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嬰兒,而好多人卻不願意向比自己資歷低的人學習,其實這是對資源的一大浪費。嬰兒不會有任何的定勢,所以什麼東西都學得最快。學外語的最快方式就是模仿,而嬰兒恰恰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平時總是說「空杯心態」,而這恰恰又被嬰兒做到了。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好多的時候,我感覺老子的智慧與常人的思維是相悖逆的,但細細品味,卻蘊藏著深厚的.哲理。我們常說:做人要能屈能伸,韓信做到了。只有每天把自己放得很低,才能夠學到東西。這就如佛語所言: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擔。好多的時候,我們無法做出選擇,因為可以選擇的太多,就像電視的頻道太多了,以至於我們很少能完整地看完一個節目。選擇太多往往會使人迷惑,以至最後一事無成。太多的時候後,我們需要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其實人生就如白駒過隙,少一些選擇往往是件好事。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道德經》中幾次說到水,比如「上善若水」、「天下莫柔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乃生命之源,造福萬物卻不求回報。「水滴石穿」的智慧讓我們明白何為「柔弱勝剛強」。水本無形,但把水放到什麼容器,它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水的無形是至形,李小龍截拳道中的「以無法勝有法,以無限勝有限」正好與此殊途同歸。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要學習水的智慧。

一句「自知者智,自勝者強」蘊含了無盡的深意。《孫子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人貴有自知之明,而事實卻是:太多的人螳臂當車或是妄自菲薄,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恰恰就是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所以每天都要不斷的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最大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所以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己的人。

讀書之中充滿了樂趣,而讀《道德經》這本充滿哲理的書更是樂趣無窮。古人雲:「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等身之書,可抵百萬雄師」,而我覺得,讀書要有選擇性,同時要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感同身受。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使用知識的主體是人,因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最後我想說的是:讀書是一種交流,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Ⅱ 道德經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經讀後感1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2

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後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恆常快樂,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准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願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後深受啟發、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並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於無為之美,美於無私之美,美於心靈之美。願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裡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讀後感3

一、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老子的智慧,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已成為了世界性的重要思想理論。那麼,譯文的准確程度非常重要,過去許多版本的《道德經》,都不能完美體現其完整意義,而且人們發現存在誤判和曲解,這真是誤導了世界,蒙蔽了心靈。如此智慧的經典,人們沒有從內心深處受益,使世界陷入了沒有真理准則的動盪之中。人們往往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喜好、需求來評說老子,說老子是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中醫學家、經濟學家等等。不能與老子智慧同步的人還認為,老子是消極的、矛盾的、唯唯諾諾、低眉順眼的小老頭,這都是從字面上對老子的妄加猜測,不能與之同頻的人,不能徹知老子內在的偉大。其實,聖人的語言是一體全觀的,真理是沒有漏洞的,真理是處處適用的。如果一定說老子是什麼家的話,最確切的應是心之本能學家。因為心是家之根本,其他家是根之枝葉。根之深厚,豈有不成就各種學家之理,世間各類學家,都需心之本能的滋養,才能保證保持一生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否則,各種「學家」最終只是一堆名詞概念而已。所以老子撰寫《道德經》完全是以提升心之本能、提高個人心性為出發點的,解決了個人的問題,就解決了社會的問題,每個人都自律,社會還會有問題嗎?繼而也就解決了世界的問題。當一個人內心平靜之時,是不會與人發生是非糾葛的',不會向外投射,就會呈現一派祥和景象,所以印證了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每個人只要做好自己,收起並關閉分別比較指責之心,個人、家庭、社會、世界的矛盾紛爭就會迎刃而解,國際祥和之日就會到來。

道德經讀後感4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能夠作為《道德經》的讀後感,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於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麼樣子。

道德經讀後感5

最近我不大喜歡聊天了,因為思想深邃的人不多。心慢慢地不怎麼花了,畢竟歲月不饒人。我喜歡一個人在花園散步沉思。官二代、富二代們占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讓底層的人難以往上流動,官與商勾結還如何做人民的公僕,公平正義何在?

讀書無用論也不是空穴來風;中國的官員的選拔應該真正交給選民而不是由上級領導說了算,做官的如果俯下身子去討好選民而不是絞盡腦汁的去巴結領導一切的一切都好辦了————思考這些問題,我的痛苦與日俱增。為了減少我的痛苦,我開始讀道德經了,我發現我受益匪淺。

道德經里說上善若水。水的適應環境能力最強。到了不同的容器,水都能隨之改變。為人處世當如柳樹,而不能像青松。柳樹溫柔,給人以美感。青松倔強,葉如鋒芒,容易傷人。我們不能老是埋怨環境的惡劣,自己應該主動學會適應周圍的環境。達爾文不也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嗎?

道德經里說要摒棄自己的私慾,不妄為便能無所不為。一切都要符合道。道法自然。無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有其客觀規律。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干什麼事要穩重。對名利的過度追求,可能失去的更多。我對晉升高級也不再有過多的沖動。而是順其自然吧。

道德經里說長壽的人佔十分之三,短命的佔十分之三,還有十分之三是因為過分追求名利而在縮短自己的壽命。貪財官為了貪欲而鋃鐺入獄,賭徒因不服輸而徹底毀壞了自己的身體,單位上有好多人為追名逐利不擇手段而鬧僵了人際關系自尋煩惱。我愛我的孩子,愛我的老婆,愛我的家,愛我的親朋好友,愛愛大自然,愛我們的國家,愛我們的星球。我相信善,回報與否我不知道,但我的心寧靜了。

最近我的睡眠質量好多了。勸你有時間也讀讀道德經,好嗎?

道德經讀後感6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系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丑,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准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後感7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了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了解首先不執著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著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著,但是又存在著,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為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

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著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著,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著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著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讀後感8

《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經典名著,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創始人之一在我國歷史擁有重要的地位,他和莊子一起被稱為「老莊」。我本身不崇拜任何宗教,但是對於《道德經》確實非常喜歡。今天我又捧起這本書讀了起來。

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說,「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的意思是用道理可以講出的道理,就不是一般的道理。生活中我們經常和別人講道理,也經常聽別人講道理,但是我們講給被人聽的道理別人是不是聽得懂,或者別人願不願意聽呢。或者反過來,別人講的道理,我們願不願意聽,或者是聽不聽得懂呢。這個問題老子就觀察的很仔細。就這樣一句話解釋很多的道理。

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天地不仁的話,所有的事物將會被對待的像草狗一樣,就是說我們屬於天地萬物之一也會被當成草狗一樣。如果聖人,就是當權者沒有任意,則會以百姓為草狗。所以天地對我們是有仁義的。老子在提醒當權者應該善待百姓。

《道德經》說「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提醒當權者以人民為重,只有不和人民爭,所有人都不能和他們來抗爭。

老子希望所有事物都尊崇自然的發展才能獲得更好的未來。就像道家說的「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只有愛護百姓,不與民爭利,國家才能x久安。

我們現在生長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人人平等,國家關心老百姓的生活,這不就是老子說的社會嗎。我們每個人應該像老子說的那樣,為他人著想,理解他人。

道德經讀後感9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麼品質?有什麼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並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麼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後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傢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後感10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情願的背道。又到了爺爺所說的的修心養性的時間了。

我叫張雪晴,是店子中學五年級三班的一名學生,我有一名略顯神道的爺爺。我的爺爺非常的古板,每天都要我背這懂都不懂的《道德經》,其實我是不想背的課時爺爺非逼著我背。有一天,我背到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句話的意思我能明白,大概就是說好事是壞事,壞事是好事。但是我覺得這個道理很沒道理,好事就是好事,壞事就是壞事。

完全相反怎麼能劃等號呢?於是我就去問爺爺,爺爺說:「這個世界分陰陽,物極必反,所有的東西都不是絕對固定的,所以壞的有可能變好,虛弱的有可能變強壯。」「騙人,你這是封建迷信,我以後再也不背這個沒用的經了!」我說道。爺爺笑了笑。

期中考試的時候,我語文得了滿分,數學還差三分滿分。我高興極了,爺爺也很為我高興。我乘機說「爺爺你帶我去吃肯德基吧。」爺爺答應了。我高興的蹦蹦跳跳,爺爺在後面換鞋子,我邊跑邊跳得出了門。結果一個不小心踩到一片沙子上,水泥地配沙子和冬天的冰面沒有多大差別。站了一下發現站不起來了便做在地上哭了起來。爺爺聽到哭聲急忙跑出來把我送進了醫院,經診斷軟組織挫傷需要卧床休息。結果吃肯德基的計劃也泡湯了。

下午躺在床上無聊得很,就想我怎麼這么倒霉。本來多好的計劃、多麼美好的一天怎麼到了如此地步。突然聽到爺爺的收音機里傳出了那句我開始認為很沒道理的話「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我用自己的切生體會加深了對這話的理解。希望我以後無論悲傷還是高興都能控制住度不要重蹈覆轍。

道德經讀後感11

《道德經》,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傳為戰國時期楚國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說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的反對,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由「道」、「德」兩部分的論述組成的。

我理解的,道德經的「道」並不只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更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法;「德」也不只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二者相輔相成,若能合二為一,則能「修道」成功。

《道德經》「德」的部分,我覺得,並不是僅僅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其實,這也是老子在教給人的修道的方法。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一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另一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即是「德」關於仁義、禮信的論述。

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會舍德而求道,不亦舍近求遠嗎?不修德,又怎麼會得「道」呢?讀過《道德經》,我又查閱了資料,發現,《道德經》又有一說法為《德道經》,即德在先,道在後。我想,這也符合老子淳德歸道、全德復道的本意。「德道」除了有道德的內涵,更寓意明德歸道、以德養道的深刻意境。

僅是淺略的閱讀兩遍《道德經》,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窺得其道,甚至不得皮毛。如同林語堂曾講過的——「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希望自己能夠堅持學習《道德經》,修德明道。

道德經讀後感12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鍾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13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凈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坐標;凈心:凈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坐標。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凈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凈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凈、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欲之心。

道德經讀後感14

《老子》又名《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為《道經》,後44章為《德經》。《道德經》的中心是「道」。它繼承了《周易》、《洪範》等著作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間互相依存的關系。並提出「天道自然無為」的無神論思想。《老子》將視角放在宇宙之外,與「道」相比,宇宙萬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內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對《老子》的研討還沒有定論,《老子》之於研討者,一如它所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約意豐,視角共同,思想深邃,內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義,大而言之,它在治國理政、運籌用兵、處置國際關系、現代企業運營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自創意義;小而言之,它是人們為學、修身、處置各種人際、社會關系的肉體圭臬。

以上是重慶出版社書立方系列口袋書《老子》的前言,也能夠作為《道德經》的讀後感,我想以我個人觀念修正幾點內容:

1,我對上文「視角共同」異議,應該說《老子》的思想曾經擺脫了「視角約束」,正所謂盲人摸象、各說異端,現代人很難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論《老子》的緣由就在於他們的視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對「大而言之」的觀念做點補充,《老子》的宇宙觀,不能只局限於地球,他能解釋我們現有的宇宙觀,他以至對星際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術等前沿科學都有指導和啟示作用。

能夠說它沒有時期性,它能夠隨時間無限延長。

3,它能夠小到,分子生物學以至更微觀的科學范疇,由於人類還沒發現0.1飛米以下的物質構造是什麼樣子。

道德經讀後感15

首先,從身體層面上來講,老子認為我們身體80%的疾病都與心理和情緒有關,也就是心理不健康。這一論述與當代的「抗疫名家」中科院鍾南山院士的觀點非常一致。

當今社會,我們努力地追逐錢財、名利,在巨大的名利場前,慾望不斷膨脹,無法滿足,心情焦慮,不惜大量消耗自己的身體資源,能量,也就是內耗,破壞了身體陰陽平衡。久而久之,疾病找上門來。

就拿我們投資界來說,許多享有盛名聲譽的投資大佬追求高收益,高業績,在名利雙收的耀眼光環籠罩下,迷失自我,日夜研究,殫精竭慮,最終累垮身體,英年早逝。令我們唏噓不已,身體沒了,什麼都是扯淡,這種舍本求末的做法應當令我們警醒。

當今社會,快節奏,高能量膳食,低運動,焦慮的不斷攀比心理,無法滿足的慾望,全方位構築了我們的身體負能量,造成我們的身體重負不堪。錦衣玉食,甚是歡喜,但無節制的生活習慣帶給我們的身體是妥妥的傷害。

老祖宗幾千年遺傳下來的我們身體基因,承受不住近幾十年國家大力發展帶給我們突然變化的富足生活,需要我們有節制地規避身體健康風險。

老子提倡我們降低慾望,放低自己,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以平和的心態,愉悅的心理,知足常樂,豁達樂觀地生活,注重陰陽平衡,善待自己的身體,方能健康幸福長壽。

因古典國學的深奧內涵,經過我近段時間的反復的研讀,消化,浮燥的內心也平靜不少,透過表象看本質,也理解了許多事物的發展規律,核心要義,也能冷靜應對處理當今社會各種眾生相。粗淺分享,與君共勉。

Ⅲ 關於《道德經》讀後感6篇

《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關於《道德經》讀後感,歡迎借鑒參考。

《道德經》讀後感一

第一次接觸老子的《道德經》,感覺是這個老人家的細想抽象性很高,果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懷著對大家的敬畏大略瀏覽了一番《道德經》。本人自覺《道德經》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道」。「道」孕育萬物,存在於萬物的發展運行中,即道是萬物之母,時時有道,處處有道。第二部分是「修身處世」。老子勸誡世人放下虛無縹緲的外在事物,例如名利。以退為進,追求內心世界的平靜寧和,做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三部分是「治國」。老子推崇的國家類型是「小國寡民」,希望人民的生活是「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使人民再恢復到遠古的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

老子的思想與眾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區別,在人們所普遍認為的事物規律當中看到事物的反面,。例如「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般人都會認為,事物的數量與獲得之間是成正比的,但老子確認為「少則得,多則惑」。這個道理可以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當中發現。現在的人將金錢名聲看得相當重要,金錢越多越好,名聲越響亮越好。為了追逐這兩者,生命可以忽視了(那麼多白領過勞死),良心可以拋棄了(學術造假、官場權錢交易)。連生命都沒有了,名利從何談起,連良心都沒有了,如何做人。那些置身於光怪陸離物慾橫流社會的所謂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人兒呀,在他們光鮮亮麗的皮囊下,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他們空虛的靈魂在風中凌亂了。世人所認為的「多則得」雖是有積極向上的意思,但實則在追求「多」的過程中會失去更多,會迷失自我。「少則得」,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路上,不必要太多的金錢名利,適可而止,反而能覺得人生更充實。「多則惑」可以從我們生活中的選擇問題解釋。當生活中出現一些事情必須要讓我們做選擇,選擇只有一個,我們不會多加考慮,而會從一而終。如果選擇有多個,選擇之初會多加思慮,斟酌再三。最終確定後,如果事情的發展並不如自己所料,往往會幻想著那條為選擇的路,甚至會希望自己生活在為選擇的路中,因此煩惱、迷惑、悔恨就滋生了。

誠然,老子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現代也有很多人推崇他的思想,但是他的有些思想,我不怎麼贊同。例如,老子說到「曲則全,枉則直」即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伸直。而我覺得委曲不一定能全,屈枉不一定能伸直。拿我生活中的意見小事來說吧。有位大媽跟我訴苦說,她一家子是與另一家人合租住在一個院子里,院子里只有一個公共衛生間。衛生間是兩家人公用的,理應是兩家人共同打理衛生間的衛生,可從始至終,只有大媽一個人去打掃衛生間。大媽就埋怨了,難道只有她這一家子人需要去衛生間,另一家人就不需要去了嗎,難道他們就不怕臟?大媽雖然在抱怨,但,確實是委曲求全了。兩家人表面看上去還是和和睦睦的同住一個院子。但是,這「全」底下,難免會存在大媽對另一家人的芥蒂,而且這個芥蒂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大媽可能會逢人就訴苦,並且很有可能這種埋怨的訴苦會變相為說人是非。另外一家人會覺得大媽人好「欺負」,是個老好人,這種想法可能會刺激他們進一步剝削大媽的「好心」。這樣下去,看似波瀾不驚的院子,實則暗藏洶涌,隨時都可能爆發激烈的爭吵。這樣看來,委曲成全了嗎?

再來看看我們這個國家。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國家送了多少土地給別國,我這個被蒙蔽其中的學生不知道這個數目是多少,但是看到網路上飛來飛去的只言片語,我感覺這不是個小數目。為什麼中國委屈經土地割給周邊的國家,依舊得不到對方的尊重。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民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住不起房,還將幾千萬幾千萬白花花的銀兩以謙卑的姿態拱手送給他人,但換來的是什麼,是對方的不屑!我們國家大手一揮就將日本二戰的賠償給免了,這一舉動確實慷慨,但對方有更深的懺悔嗎?沒有!靖國神社還不是依舊有人去拜!我們那些千千萬萬死在日本刀槍下的英魂還不是依舊無人問津!那些在世的受盡欺凌的婦女還不是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她們至死都沒有得到過日本的道歉!反觀,同樣在二戰受到法西斯迫害的猶太族,他們委曲求全了嗎,他們慷慨退讓了嗎?不!他們拒不退讓!他們一定要用納粹黨的血祭祀他們已逝的同胞,與此同時,換來的是德國人的懺悔和敬重。在這里,我並不是倡導以暴制暴,但是,我們的國家能不能拿出點血性,拿出點魄氣,不要一味委曲求全!

我認為,「委則全」的「全」應該是「兩全」即成全雙方面,而不是「一全」即成全單方面。中國在外交上的委曲求全換不來「兩全」,只是成全了對方,傷害了自己。這樣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委曲求全只會縱容對方囂張,使對方得寸進尺。我想,這應該是為什麼中國始終都不能解決好領土爭端的症結之一。

國家如此,國民亦是如此。前文提到的那個大媽應該是許多國民的縮影了。用委曲求的雙方的和睦和面子,卻苦了自己。這其中涉及的是國民的面子問題、性格的軟弱性和陰暗性。委曲的那一方長期以往的埋怨可能會發展成長舌婦,而另一方可能會有「小人得志」的陰暗面,得寸進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人與人的交往缺乏坦誠直率。由此看來,委曲求全會滋生人與人之間沒必要的芥蒂。

所以我認為,「委」不一定能「全」,「枉」不一定能「直」。

《道德經》讀後感二

中國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漫長燦爛的五千年文明中流傳下來了很多經典的思想以及典籍。其中有這么一個長達幾百年的征戰史,也正是在這段崢嶸的歷史階段,人才輩出,思想膨脹,百家爭鳴。這段時間就是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這段連年戰爭,諸國征伐,民不聊生的時代,無數有志之士運用各種辦法尋求治國安邦之道。因此形成了與東周國內割據一方的諸侯國一樣的各個學術學派,產生了許多有名的學術成果,以及文化名人。典籍有儒家的《論語》、《春秋》、《孟子》等等;道家的《道德經》、《莊子》等等;墨家學派的《墨子》等;還有兵家的《孫子兵法》等等。學派以及典籍之多不勝枚舉。我想作為一名有知識、有文化、有素養的當代大學生,應當好好學習一下中國古代的這些經典名著,因為這些作品出自那樣的一個戰亂年代,人們常常對明天的太陽不抱希望,然而在這樣一個生死不由自主的年代,他們能夠更加看清人生的意義,更加明確生命奮斗的目標,更加註重國家的一統和興旺發達。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思想,並不是過去的東西都是腐朽的,也許他們的思想能夠對於我們現在的生活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在寒假期間我看了一些諸子百家的經典,其中認真學習了道家的《道德經》,雖然理解了不少道家的思想,但是老子高深的古典辯證哲學思想並不是光看這些文字以及一個寒假的時間就能理解透徹,並且運用於實際的。

讀《道德經》,首先就是要慢慢理清自己的思路,老子自己就說過,「道」這東西,它大大超越了知識的層面,所以我們不能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來衡量、來解釋,我們必須要突破知識的限制,隨老子一起站在局外來看這個世界,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視野才沒有死角,我們才能夠理解「道」的永恆。然而這個在看《道德經》前就應該有所准備的過程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所以無數人都看不懂,完全無法理解,於是自下定論,認為這是老子的一出惡作劇,故作玄虛。

在有了這樣一個大概的理解准備後我們再看《道德經》,於是可以感到,老子的思想是圍繞著「道」這一觀念展開的。老子所說的「道」,並非人們通常所講的道路、規律、天之道或人之道,而是既「無名」,又「有名」的一個實體。他所說的「名」,也不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名稱或名字,而是與實際內容相對應的形式和形態。老子的「道」一方面「寂兮」、「寥兮」、「恍兮」、「惚兮」,寂靜無聲,空虛無形。另一方面,它又「其中有象」、「其中有物」,是一實實在在的事物,有具體的形象。顯然,老子所說的「道」是一客觀存在的實體。這個渾然一體、不可割裂的東西,先於天地而生。它獨立存在,永遠也不會改變。它具有實體及其法則或規律這二方面的意義。

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質。「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甚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的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其中有「信」,含有真實可信的事物本質。「道」產生萬物,萬物產生後又向它回歸。「道」好似萬物的宗主,它是萬物的匯歸之地,萬物都歸附於它。「道」在萬物中的體現稱作「德」。「孔德之容,惟道是從。」大「德」的樣子,一切以「道」為轉移。天得到它就澄清,地得到它就安寧,神得到它就靈驗,川穀得到它就盈滿,侯王得到它就成為天下的君長。「道法自然」,它是自然的縮影和化身,是大自然及其規律的代名詞。

「道」又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有名」是萬物的根源,天下萬物無一不產生於天、地這樣的具體的有形之物;「無名」則是萬物的始端,具體的有形之物均產生於「道」和無形的「一」。「道」的運動就是向相反方向的轉化。它的運動軌跡是由近及遠,越離越遠,但最終又由遠處返回。天、地和人均取法於「道」,無一不是如此。如對於萬物來說,「道」使其從無形成為有形;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又使其從有形轉化為無形。無形既是萬物運動的起點,又是萬物運動的終點、歸宿和本根。

在認識了「道」並據此了解天下萬物後,老子認為認識的過程就已經完成,因而主張堵住耳目口鼻,關閉感知的大門,「絕學」、「棄知」,返回到無知、無欲的純朴狀態。

老子主張通過觀察萬物來認識其本質。這使他的認識論具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因素。此外,他又認識到,只有通過理性思維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一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另外,老子又主張只有無欲,才能認識無形之「道」的奧妙,這就使他認識論帶有神秘的色彩,但同時又揭示了一種獨特的認知方式和與眾不同的思維模式。

而在當今有為了利益而反目的兄弟,還有為了利益而越來越疏遠的人際關系,我認為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倡導大家學習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少一些利益征討,多一些親情友誼。

粗看人生幾十載,你可以為了獲得萬萬人之上的榮耀而奔波此生,也可以拉幫結派,糾集聚眾虎踞一方,還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細數天下王侯與膝前孩童聽……都不過幾十載,於是萬萬人之上的人要求別人幫他寫書,把他打敗拉幫結派的傢伙的故事寫成一本厚厚的笑話,並給這部笑話取了個頗有文學意味以及哲學涵養的詞叫:歷史。並且告訴要求所有的人都像他學習,界定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尋平凡夢想的人為愚昧。細看人生許多日子,不要因為他短就可以忽略,因為再小的一天也是昨天所不能擁有的明天,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的超然不受拘束?是「道」所衍生的人民。

《道德經》讀後感三

我今天把《老子》讀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是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災難中,努力幸福就快來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為一驕傲就可能變成禍事了。

我有自己的生活事例來證明他。上學期,因為表現較好,當選了「三好學生」,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結果。然後我太高興了在課堂上自由散漫,結果被老師把「三好學生」和體委都給撤了。自從老師訓了我以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並加勁寫博文,結果竟在校訊通第八屆「書香班級」活動中上得了一個「閱讀之星」的稱號。我現在要加倍提防,不能驕傲,因為「福兮禍之所伏」呀。而這句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方法:得了獎不要驕傲,有了能力不能傷人。

一篇篇「道德經」,講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讀它。

《道德經》讀後感四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於文秘寫作網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讀書筆記.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五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遊太虛,而道德經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說吧:「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中有這么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說,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在越國有一隻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說,四千年不過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如果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現在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訴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可以有如此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交給尹喜,出關之前曾跟尹喜說:「你讀完後,要把道德經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該牢牢記住才對呀!正因為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為住持卻不識字,但他卻說:「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來指導你看月亮。」的確,文字只是用來襯托深理的。

現在,體會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嗎?

其實,道就在我們身邊,但它卻看不著,聽不著,聞不著,摸不著。只能用心體會,而道德經便是這么一本體會道的工具。

《道德經》讀後感六

《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通過為期一年的學習,我對道家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間並無交集,只有附近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希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免人本身的私慾以及一切能導致國家破裂的消極情緒。如果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為而治貌似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而少私寡慾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平靜的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討厭的地方但是更接近於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我們生於這樣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可是我想說,幫助他人保持謙卑的態度也未嘗不可,也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己當做天下,那麼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己的生命來愛惜,那麼天下就可以託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奮斗,貢獻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 」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通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該保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面對面交際向全面數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里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保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Ⅳ 《道德經》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道德經》讀後感(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原文我是看不懂的,從譯文的描述中作了一些思考。

道德經分析的范圍側重於非物質的一面,分析了個體和集體。個體分析的刻度是普通人與聖人。集體分析是側重於道德來推動集體往更好的方向運轉,而集體分析的刻度「你」和「我」。

人,人類社會,世間萬物,用哲學和科學來概括總覺得不夠全面,所以我喜歡用「物質」和「非物質」來得到兩個范圍。自有文字以來人類文明就在物質與非物質這兩個范圍萌生了無盡的好奇和探索,從古到今,從今到末來,人一定會探索下去。

哲學側重點是「非物質」范圍,道德經的側重點也是「非物質」范圍,但是他們的刻度不一樣。東方哲學和西方哲學的確有很大的內容差異,但是內容都是「非物質」范圍,這挺重要的。我覺得產生這種差異內容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宗教信仰環境導致的。

扯得遠了些,回到道德經。道德經裡面的重點是什麼呢?重點是一個人必須有道德,一個社會必須重視道德。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國人是以人來教導、以人來衡量對錯的。但是有些人是以神來衡量對錯的,所以不同的依託形成了不同的對比。記得BBC紀錄片裡面就有講到天主教對人們的生活形成的影響,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因為我從小就被我父親教導人要怎麼樣,人不能怎麼樣,怎麼才能成為人,這種用人來衡量對錯的教導的確對我形成了一種塑造,這里的我對我過去的評價只是陳述事實的意思。

道德經其實是基於道德上思考總結出的一篇,從側面上說,人們在那個時候道德已經到達了那一種地步。道德經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一種衡量、發展、成就形成的。道德經說明了那時候我們是以人來衡量對錯的。維持自我的存在是需要代價。維持一個人的存在,就是說你要維持自己一個人的標准。聖人的存在就是維持聖人的標准。

其實道德經是什麼這個我不是很感興趣,為什麼會有道德經呢?上面已經給出答案了。這里覺得一個事情挺重要的,哲學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側重分析「非物質」這個范圍,但是人是由物質和非物質這兩個范圍形成的,學哲學的人不要忘了科學。

《道德經》讀後感2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受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讀了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了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其次,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遍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認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松、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為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回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德經》並非是一部講為人處世等禮節之書,而是哲學角度的人生教誨之典籍。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孝等方面行為准則可以說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提出的一套對當時社會秩序有益處的對人的一種規范,理應是在現實生活中(主要是在周朝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對往昔以追憶,可以說是有前車之鑒,是對西周時期的統治思想的一種發展,一種延續。反觀老子,其主要是從大千世界中去尋找、去體會,進而來對人生進行一些教誨。相對於儒家來說是把自然之利與世間之利相互契合,而不似儒家是以人之利來看待自然之利。儒家觀點沉重而肅穆,庄嚴以施威;道家之理清然而深邃,自在悠然。

當代之人看待古之事件皆以今之觀點析之,縱使自覺客觀亦不能處當事人之境會之,今之窠臼仍將作用之。道,似一種規律,然亦非也。以心靈會之,口不能道焉,故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大千世界孕育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孕育出萬般規則,我們所能知道且能道明的道理是自然產生的「有」,是一種載體,或亦即是規律,(規律非道),天、地、人皆歸其道,匯入總道,「四域」是道的載體,人亦是各道載體的產物,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道「恍兮惚兮」,如何辯道?尺度若何?何以明己所為合於道?拙見見之曰「旁觀,反見之」。道德一經,以道開始,有無相交,陰陽相合,盈虛之理,謂之辯證。以旁觀者的心態來看自己行為之結果,先覺之!以水類比,即可見准繩。「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這是自省,即是辯證的理性。

道乃德之本,然本書內容之先後亦有不同。一曰:道德經;一曰:德道經。德乃道之中樞,是得「道」之徵兆。故可產生兩種疑問:是否德先盈而後得道?亦或是先體道而後知德?盲目尋求道,則會時刻疑其德;可以追求德,亦會陷入不同偽道。,此乎難!個人有個道,孰樂恭他而棄己?何為正道,亦會紛爭不斷?此又違背「絕聖棄智」,恐此乃老子亦在愁困之處也。

然,不論如何,老子思想乃又一璀璨之星也,尚有借鑒之處,恐日後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道德經》讀後感4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瑰寶,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候跟著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候還不知道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思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巨作,雖然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自己的感想。

《道德經》提倡清心寡慾、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裡面找到自己的人生准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凈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扣人心弦,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扎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能力。實是佩服佩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照應前文,升華主題,把作者自己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感動和惆悵,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讀後感5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上善若水,當屬人生的最高境界。

水是無私奉獻的。古有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哪裡有水,哪裡就會有生命,水作為生命之源,無私地像萬物獻出它晶瑩的身軀,卻不索取一分一毫。當酷暑籠罩著大地萬物,當連片的土地相繼裂開,水幻化成另一種身姿,從天而降,化為甘霖,滋潤著生靈。

水是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莊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山中清泉,自然而純潔;淡如涓涓細流,清澈而透明;淡如一畝方塘,平靜而清幽。水,以其低身的姿態,穿行在崎嶇的土地之間,從不與人爭高下,只默默地,悠閑地開墾出生命之園,流出一曲又一曲的佳謠。它沒有虛名浮利,只懂得寧靜致遠,悠悠地流向遠方。

水有其寬廣的胸襟。因為寬容,才有了浩瀚無垠的大海;因為寬容,才有了那山林深處的溪流;因為寬容,才有了那波濤滾滾的江河。包羅萬象,影布水面,給日月星辰一個夢幻的世界。河水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水不擇優去劣,而是以有容乃大的胸懷,接受萬物,洗凈除塵。

水是謙虛,虛懷若谷的。水以其最低的姿態,穿行逶迤於土地山川之中,俯身親吻著那一方土地,即使到最高處,也會找個罅隙縱身跳躍,然後摔個粉身碎骨,回到它賴以生存的寄居所,也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瀑布。水從不居高自傲,即使用它的身軀喂養了人們所需的大米,也默默地流淌著,教會稻穀即使豐碩也要垂下頭顱,謙虛地飽含鮮食等待人們的豐割,才造就了人們的一日三餐。

水,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也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榜樣。人心亦如水,於淡泊以名志,寧靜以致遠的淡然中,陶醉於雲卷雲舒的人生境界里,漫步於水流低吟的閑情雅緻中,臨溪側畔,靜聽流水嘩啦,細思人生哲理。

上善若水,以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有容乃大,虛懷若谷的精神,詮釋人生的品質,它將永遠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難以迄及的高度。

《道德經》讀後感6

「道可道,非常道……」一陣陣讀書聲回盪在校園里。自從學校開展「與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讀書活動以來,校園里每天都飄盪著整齊而有節奏的讀書聲。

當老師第一次捧著《道德經》,告訴我們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就暗暗地下決心一定要認真地學習它。

可是當老師第一次用清脆的聲音帶領我們讀《道德經》時,我感覺到枯燥無味,一點兒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來。雖然如此,我還是不忘每天讀一讀,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它。於是每天清晨,伴著鳥兒的歌聲,迎著初升的朝陽,我坐在陽台上,一邊享受著清鮮的空氣,一邊開始了晨讀。它給我的心靈開啟了一道門,引導我如何從小做一個正直的人,一個不追求名利的人,一個健康向上的人。

讀《道德經》後,我漸漸發現,原來做事馬虎的我竟安靜耐心地思考問題了,原來作業中潦草的字跡變得端正了許多。從誦讀經典書籍中,也讓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告訴我們,一個人不僅要能戰勝別人,更應該有勇氣戰勝自己。

《道德經》讓我受益匪淺。「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7

晚清名臣曾國藩說「不為聖人,則為禽獸。」孔子是儒家的開山鼻祖,被尊為聖人。自古讀書人最欽佩最嚮往的就是成為聖人。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聖人呢?聖人之師老子在《道德經》七十一章中有言道:「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無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認為聖人是無病的,即沒有錯誤,之所以能沒有錯誤,是因為聖人把自己的錯誤當作一回大事,知道自己的錯誤就立即想辦法改正,於是錯誤就化為烏有了。後來孔子也說過相似的話便是婦孺皆知的名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

這樣要求聖人究竟對不對呢?先舉幾個例子。上古時期三皇堯舜禹當政時,官府前都設有一面鼓,供百姓擊鼓後當面對他們指出時政的弊病。朝野里諫臣成群,暢所欲言,執政者的過失因及時改正而政治清明,國泰民安,所以三人直到現在還被尊為治政的大聖人。也聽說春秋時期的衛大夫賢臣蘧伯玉,每天都要反省前一天的`錯誤,並記錄下來,警戒下次絕不重蹈覆轍。以至於到了他知天命的那年,前四十九年的過錯都被糾正,他憑著五十年的堅持硬是把自己鑄成完美無缺的聖人,也把衛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外安諸侯,內得民心。就是孔子也常常對他贊賞不已。接著就是在論語里留下醒世名言的曾子,他說吾日三省吾身。不過他本人還真是一位言行一致的君子。

《孔子家語》里有一則故事,說的是曾子被父親打了一頓,被打時他不但不勸父親住手,反而叫父親盡力打,還自以為是孝。後來孔子指出他的行為是愚孝,差點陷自己的父親於不義之中。曾子聽後恍然大悟,立刻承認自己「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這個故事中曾子先行愚孝而自以為盡孝,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不知知「,是「病」;後來他在孔子的點破後能意識到錯誤是「病病」,最後他改正錯誤乃是「不病。」

從幾個例子看來,不論誰想成為聖人,都得重復三個過程,一是普通人難免要犯錯誤;二是及時發現錯誤;三是改正錯誤;只有不斷地重復這三個過程,才能完成人格的升華,從一條平庸的毛毛蟲羽化成靚麗的蝴蝶!

《道德經》讀後感8

《道德經》的名字耳熟能詳,它是一部國學經典,然而晦澀難懂,從來沒有勇氣去翻閱。有幸在劉老師的引領下學習了這部經典,感受了它的深奧,它的魅力。老子寫的這部《道德經》不僅是自然經,治國經,做人經,也是哲學經,心理經。寥寥五千字卻能夠涵蓋人世間的各個層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學略有淺薄的感悟。

「挫其銳,解其紛」,遇到爭執時,去掉銳氣,跳出紛爭。這句話讓我體會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方法叫「抽離」,當一個人處中處在某種情緒不能自拔時,可以讓自己從情緒狀態里跳出來。用第三人的眼光看著自己的情緒,看著自己情緒的由來。這時,自己可能就會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緒所左右。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看清情緒時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遇到困難、問題、紛爭時能夠控制沖動站在這件事的外部看待這件事情,內心定是坦然、淡定、沉著的,這樣就會離「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國為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也會出現雞飛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們只「以德報怨」用德行影響孩子,只是一方面,還要制定規則。《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堅定」,對孩子的行為要用和善的態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規則,這個規則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時,我們應本著「有德司契」的態度,而不是指責、催促。要用堅定的信任的態度和執行力與孩子相處。這樣親子關系會更和諧吧。

《道德經》還為我解開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為什麼我國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詞是「譴責,強烈譴責、憤慨」等。而不是直接動用武器,以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發一下威也未嘗不可。在國際關系中,我國給人的感覺是「唯唯諾諾」的,但學習了《道德經》我突然明白了,我國是本著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來解決國際問題的。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為了保證我國的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國家韜光養晦,避其鋒芒,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每句話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了很多的啟示,有很多內容還要不斷地思考和領悟。

《道德經》讀後感9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不過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朴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麼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麼聰明,因為他們知道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但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但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助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快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修養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感10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用現在的話來翻譯一下,那就是:具備最好的人的稟性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為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凈、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如古人所說:「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做。但是,它卻永遠不佔據高位,更不會把持要津。

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污納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因此古人又拿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寫了一幅對聯,作為人生修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准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著動盪的趨勢而動盪,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為水總是處於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里。蘇軾也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

老子講了一連串人生哲學的行為大准則,如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實在太難了。除了歷史上所標榜的堯、舜以外,幾乎難得有一完人,。不過,如果我們具備一項這樣的美德,也就可以名垂千古了。

Ⅳ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精選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精選,寫作能力是需要通過模仿來培養的,在書籍的世界中徜徉,書籍是狂亂世界的避風港,讀後感里包含的是一個人的感觸,下面我就帶你來了解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精選。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1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里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游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里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2

國學大師曾言:墨子代表真實,老子代表真理,孔子代表真誠,是中國人文精神的三駕馬車。一個人要在大地上承擔責任;一個人要在天空上建立智慧;一個人要像聖賢那樣去努力的完成工作。一個人要像道家的神仙那樣去舉重若輕,把自己的生命融入萬物自然,這就是神於天,聖於地,這就是中國人最理想的人格狀態。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創始人,神話里的太上老君。據說孔子和老子曾就「仁義之治」和「無為之治」展開激烈的辯論,有關老子和孔子論道的場面幾乎都是老子占上風。

道和德

傳說老子當年西遊函谷關,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便出關相迎,果見一道骨仙風的老者駕青牛翩躚而來,尹喜見這老者長須如雪,有聖人之象。於是留老子於關內,並請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遊。老子不好推辭,便著《道德經》以警後人。

在《道德經》里,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體現了古人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有計劃、有根據的,它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 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的方法。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德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水和道

書中關於水的論述堪稱經典,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上善若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斗,有爭斗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凈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世人卻不求回報,是故「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應該是像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為而無所不為,不爭而無所不得。處眾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為大道的高僧才會被人們所尊崇!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可以用刀槍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卻不能用刀劍劈開水。是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為道是「無」。我們應該學習道和水的柔,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才會更平坦,我們的為人處世才會更圓滑。

規律和無為

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道德經》第三十九章中這樣闡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

無為則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老子寫這部道德經,上部道經的目的就是闡述道德規律,下部德經主要講的是人之道,無為貫穿始終。

此書可謂曠世奇書,字字珠璣,個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人望「道」興嘆。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它表現為變易的意思,道德經第一句就這樣說,「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也就不是「常道」了;它表現為「易」的規律,所謂「易」的規律,就是「道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萬物都是逐步成長,但是「物壯則老」,便要漸漸消減,於是又回到了它的初始狀態。

道德經讀後感1500字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此刻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因此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進步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Ⅵ 《道德經》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道德經》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經》讀後感1

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2

看到新華網發的這尊老子金像,我激動萬分!因為我從三歲起就背誦《老子道德經》了。如今我對這本書還是情有獨鍾、愛不釋手。

我一個小小的女孩兒,為什麼喜歡洋洋五千字的道德經呢?因為背經誦典,就可以「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還因為「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兩千五百年前,他寫下了道德經。這本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無論是什麼人,都可以學習,都可以受益。連魯迅和愛因斯坦都喜歡道德經呢!這本書里有許多經典名句,經常縈繞在我的耳邊,激勵我不斷前進。

記得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考試,我一看卷子,高興得幾乎跳起來!哈哈!太簡單了,我准能得一百分!於是,我急急忙忙地答完,也不檢查,就得意洋洋地交了卷子。還暗暗地嘲笑同學像蝸牛一樣慢。第二天老師說:「大家考得很好,劉愷溪100分……」我伸著長長的脖子,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著急地盼著喊我的名字……徐嘉88分!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兒,嚇得目瞪口呆!我蒙了!這時,我感到老子爺爺貼著我的耳朵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我頓時明白了:要從頭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

從那以後,我刻苦地學好每一門功課,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三年多下來,我取得了累累碩果:我年年都被評為校、區三好學生,在學校、區、市和全國共得了四十多個獎項和證書,其中有作文全國一等和二等獎,英語青島市金獎,DV市一等獎,鋼琴市銀獎並考出了八級……我打心眼兒里感謝老子爺爺!感謝《老子道德經》!是他老人家領著我,是道德經撫育著我,走過了一年又一年,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使我變得知書達理,心胸開闊,聰慧堅強!

我多麼想天天拉著老子爺爺的手,騎著青牛,背誦著他的經典著作,和億萬個「國學熱」們一直走啊走,攀啊攀,登上光輝的頂點……

《道德經》讀後感3

我覺得《道德經》潛藏的一個主題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含義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來理解。事實上,宇宙萬物之運行,是存在必須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需要我們有聯系的、全面的來認識,來理解。但人類限於時間和空間,能全面系統地認識宇宙萬物,看來是虛渺而不可能的。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走過的路,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找出規律,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來世界的運行規律。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資料在這天看來也是十分具有指導和教育好處的。例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等為人處事的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為人處事的基礎。在物慾橫流的這天,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少私寡慾」等處事的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靈葯,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得失,能夠凈化人的心靈。

以上是我對「道經」總的認識,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對其中的一些觀點的感悟認識。

每個人都有私有欲,應對私慾,務必先自反自省,然後自清自虛,若能做到自知、自勝、知足,那麼就能夠算是得道。當社會需要用禮智維系的時候,虛偽巧詐也就慢慢的產生了,禍亂也跟著來了,自以為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們應守質朴的大道,不要虛偽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棄禮智的浮華。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謙下,天下萬物是從有而產生的,而有卻是從無產生而來的,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人應無為、無事、無智、無知、無欲、無我、無私才能到達道德最高境界。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人類的道德觀念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不乏有些人沖破道德的底線,追求權力,物質,金錢,榮譽。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同樣能夠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為人謙虛、心態平和、淡泊名利、時刻反省,盡職盡責!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情緒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偽,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誇獎你時,你完全能夠說聲「謝謝」,因為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並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持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僅如此,平和的心態還能夠幫忙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系,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後,我覺得理解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

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為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讀後感4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5

每個人都想從書本中汲取點什麼,不同層次的人考慮會有所不同。由於這種差異性的原因,我的眼光從當今移開,去古書中找尋。讀點自己不懂得東西,了解一些高深的理論,以期提升自己的素質。經朋友的推薦,找到一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道德經解讀》,試讀之後,雖不甚理解,僅得皮毛,但堅持靜靜看完,零散地記載了些東西。結合現實,生發些個人的東西,為我所用。

老子,公元前571 年出生於楚國。本姓李,名耳,李聃是他的稱,而老子是人們對他的敬稱。曾做過小官,職位不高。這和傳統的文人沒有太多的不同,後來辭官歸隱,生活平靜,精通修養之術。據說活了200 歲,是道教的開山鼻祖,都尊他為太上老君 。他的哲學思想與其他的偉人有太多的不同,我們總說自己缺乏信仰,那麼什麼支撐我們活下去。「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想探尋一下「道」為何物。

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是空虛無形,但不是空無所有。如果從物質層面而言,創萬物的(自然界)是「道」,由自然之道引申到治國之道,再回歸到個人的修身之道,可以說「道」的作用是巨大的。支配一切事物,是一種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所依賴的力量。

「道」,是對付應變之術,是法則和智慧,是自然規律。「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言說的,它一落到語言上,人就無法理解其超越形象的內涵。」就大的方面,老子的治國之道是清靜無為的統治方式,就個人而言,我們該成為一個有「道」之士。

《道德經》告訴我們,「道」是人類自然和社會的法則。其實讀書學習要遵道,做人做事要遵道。安然,順天道,合人道。生生不息,永恆長存。領悟之後,尋求解脫。心浮氣躁的我們,孔子的「禮」「仁」,有時顯得蒼白。莊子亦如老子一樣,看開了,活得坦然。自然存活的愉悅,我亦滿心期待,於是記之。

Ⅶ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1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老子以非同一般的智慧告訴我們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為師之道、為商之道,道道相關。

《道德經》問世以來距今已經2500多年,從此華夏子孫都以其道其德為做人做事之標桿,以老子的「無為」之狀態為修行的最高境界。然而一場「文革」嶄斷中國許多文化的精華,隨後改革開放的大門敞開,西方文化也隨之湧入中國,人們無從分析西方文化真善美醜,反倒把西方人都在摒棄的「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無限擴大。各行各業都以「金錢利益」論「英雄」。在這種扭曲價值觀驅使下,人們變得越來越浮躁,心靈逐漸的沙化。隨之人們變得困擾、糾結……

學習《道德經》後,我發現《道德經》是挽救人心靈荒蕪的一劑良葯。讓我和孩子在南希教育的無聲潤澤和熏陶下不斷的進步,真正的用靈魂走進《道德經》。《大道至簡》更全面和深刻的詮釋了《道德經》的真諦,讓孩子和家長明白什麼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體會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有和無的對立和統一。

生活中我們常把「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作為做人做事的一種非常高的境界,其實這就是《道德經》中老子提出的一個重要思想——無為。同樣這種理念用在企業管理中也是受益匪淺的。《道德經》中的「無為則無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等,也強調這樣的領導哲學,身為領導者要把企業戰略思考清晰,並且按照市場規律去實施,不隨意變化更改,員工自然會按部就班,穩步前進;身為領導者不浮躁,不為短期利益走捷徑,不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員工自然也會採取正當途徑,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工作;身為領導者不朝令夕改,隨意修改企業管理和規章制度,員工自然會各負其責,以完成目標為己任,自身的成就感和歸屬感得到認同,伴隨著福利待遇的提高,身心就會感到富足;領導者克制自己的貪欲,不會因為企業有了錢就去滿足自己的一些過度慾望,員工自然也會以領導者為榜樣,消除自己的私慾,就會用企業的價值觀要求自己。

企業管理融入「老子」理念企業會有序發展,做人秉承「老子」的思想,生活中就不會犯錯誤,做事我們多用「老子」思想,困難就會少一些。真可謂人生處處皆「老子」,萬事俱在《道德經》。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2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著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欲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裡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鑒,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干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凈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凈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凈心是盡心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扎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3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感受到最原始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可以讓我抵擋住寂寞,孤獨,也可以讓我接納自身的缺陷,也讓我在無望的時候給我信心和支持。

長夜漫漫,路亦漫漫,時間真是白駒過隙,一晃步入一年的職場。

一年裡,為了彌補自己思維方式的短板,剛畢業就花了7萬多的錢去學習財商課,情緒管理課程,企業家學徒課程;一年裡,自己用休息時間賣過各類水果和堅果;做過項目合夥人,現在也正在嘗試自己做老闆,鍛煉自己做項目的能力。所有一切歸根結底都是希望自己用勤奮和時間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需要恆心,耐心,慧心的路。站在23歲的節口,我很慶幸,自己有很多的時間和機會能夠彌補過去系統的漏洞。天時,地利,人和,一切都會如期而至。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洗清自己腦袋中的概念,也都會讓我去思考,「強與弱」「好與壞」之間如同水流般靈動地變化;經中說:「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古人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這也是一種智慧。他教我聚焦在讓自己快速成長的那個面上,他教會我看到剛畢業的自己有很多時間和機會,倘若能夠踏踏實實地布局,勤勤懇懇地走過,時間終會回報自己很多。

每次誦讀《道德經》,都會讓我去思考「無為而治」的境界,到今天,我才有所悟:「無為而治」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順應天道,結合天,道,法,人整個系統去完成,是真正的用系統來工作。他教會我要站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而非是自己的情緒作主導。比如剛畢業的自己,是職場的菜鳥,在23歲的節點上,是不太可能有作為,因此用心學習業務流程,努力學習,強大自己方為王道,而非證明自己有多厲害。我所從事的企業是一家經營相對成熟的500強國企,他在選擇員工的時候一般選擇985/211的大學生,因此自己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上是要比其他同事略遜一籌的,在這個平台上自己是不出挑甚至是很不起眼的,這對生性要強和心性驕傲的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

《道德經》給了我很多精神上的支持,也滋養了我的心靈。有時候奮斗的累了,倦了,再去看看這本經書,也會讓我抽離生活,工作上的煩惱。《道德經》讓我感受到最本真的一股力量,他讓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還挺好的。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4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通過為期一年的學習,我對道家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干各的事彼此之間並無交集,只有附近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希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免人本身的私慾以及一切能導致國家破裂的消極情緒。如果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為而治貌似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而少私寡慾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平靜的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討厭的地方但是更接近於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我們生於這樣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己而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可是我想說,幫助他人保持謙卑的態度也未嘗不可,也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但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己當做天下,那麼天下就可以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己的生命來愛惜,那麼天下就可以託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奮斗,貢獻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通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該保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面對面交際向全面數字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里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保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5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熏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藉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裡素讀打卡群里,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周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為」,我覺得無為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為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為」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為的,「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才能有所收獲,如果像蜻蜓點水,這里一下,那裡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獲!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著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獲,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為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著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6

孟子曰: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自古以來,善惡之辯就已存在。人們對於美善的理解不盡相同,但對於美善的追究卻從未停歇。《道德經》有雲: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在老子的眼裡,水澤被萬物,卻不與誰爭,即為上善。這種大善似有一種奉獻自己成全他人的意味,就如同落紅化作春泥護花,春雪化為甘露滋養大地一般。這種至高境界的善,不僅僅只是道家的追求,佛家的普度眾生以及儒家的仁愛都是在向這種至善無限靠近。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里講到: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意思是,聖人經常救贖他人,因此沒有人會被拋棄;聖人常常珍愛萬物,因此沒有什麼東西會被浪費。渡人是一種善,就好像伯樂一樣,能在眾多的馬中挑出千里馬,使它的才美外顯,不至於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愛物也是一種善,這種善對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久遠的古代,我們的祖先便與自然達成一種天然的默契。春種,秋收,冬藏,狩獵時不捕懷著幼崽的母獸和幼獸,捕魚時也不用細小網眼的漁網,人們懂得與自然保持平衡。而工業革命至今,人們對於自然地索取有增無減,甚至涸澤而漁不顧後果。最後招致大自然對人類這種無度掠奪和破壞的懲罰,霧霾、沙塵暴、極端天氣等無不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如果我們能夠早點明白《道德經》中蘊藏著的善物之善,那麼也許有許多的動物還存在於地球上而不是博物館中。

老子還在《道德經》中寫道:與善仁,言善信,夫唯不爭,故無尤。這里的善,是一種智慧的處世之道。與人相處,要本著與人為善態度,說話時要真誠誠信,遵守諾言。夫子有言「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可遠怨矣。」即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對待別人則要寬容。這樣我們之間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善有至善但無大小,奉獻社會熱衷公益為善;尊老愛幼,與人為善是善;愛護花草,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是善。當小善積累如潺潺溪流,再匯入江海,那麼我們所追求的上善一定也會隱於此間。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7

在《道德經》中,老子著眼於道與德的關系,而得到了「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而書中所講的道與德是我們很難理解和想像的,要不是看過這本書的,是不會想明白更深一層次的道與德有什麼含義的。

在老子看來,道一是宇宙產生之本源,二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難理解清楚的.,或者說是,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道怎麼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麼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嗎?這樣的話,宇宙的本源不也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東西嗎?在現在的情況下,我自己是解釋不了宇宙的本源問題的。

相對而言,我更贊成道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我認為道是道理原則一類的,說簡單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之道是指治國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是「是自然的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是治國之道。《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治通鑒》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戰國策》的「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是為人處世之道。《大學》里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篇則是講整個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結合。

深一點的,我把「道」理解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義,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與道路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說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們所相信的嗎?道,只有在我們理解相信的基礎上才能作用於我們自身。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騙自己,再騙別人。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說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虛空性與道的無聲無色,無形無狀是同出一則的。二是道與信仰都是我們自己無形中所堅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種種解釋都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講完,講德。德是什麼?與道的關系,老子的德是具體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成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廢話,沒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我們能理解到,一句話德是因為道的需要而產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表現的一系列行為所依據的原理根據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8

《道德經》是先秦時期道教的基本書籍。據說這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老丹寫的。老子的話語代表了他對當時政治和傳統政治社會制度的反對。它由「道」和「德」兩部分組成。

我明白《道德經》中的「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且是個體修行之道,即修身養性之道;「德」不僅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道德或德性,而且是實踐者應有的特殊世界觀、方法論和處世方式。兩者相輔相成。如果他們能結合成一個,他們將成功的「栽培」。

在《道德經》的「德」部分,我不認為它僅僅被理解為處世之道,操持家庭之道,操持國家之道,事實上,這就是老子教導人們去培養的方式。德是道的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了道德的基礎,他在處世、治家、立國等方面就有可能失敗,也就沒有了修養的能力。因此,道德是為道家修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也可能是人們共同需要的;另一方面,僧人需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和超脫的生活,這也是關於仁、義、禮和道德信仰的討論。

在現代社會,人們往往舍己為人,追求道,但他們不也追求彼此之間的距離嗎?不修德,何以得「道」?讀了《道德經》之後,我查了資料,發現《道德經》里還有一句話,「德為先,道為次」。我認為這也符合淳德歸道、道德歸道的初衷。道德與道除了道德的內涵外,還蘊涵著「德歸道」、「德育道」的深刻意境。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看到《道德經》,甚至不可能看到它。正如林語堂所說:「我想,讀了《道德經》的人,首先會發笑;然後他就那樣笑了;最後,他覺得他現在非常需要這個理論。至少,這是大多數人第一次讀《老子》時的反應。「我希望我能堅持學習《道德經》,修身養性。

我在圖書館借了一本《道德經》。雖然我讀了《老子》後覺得自己不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但我的內心仍然是開放的,覺得這本書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

《道德經》是老子寫的,但它不是關於他的生活,而是關於道德,所以它被稱為《道德經》。《道德經》原分為兩部分,共5000多字。第一部分第一章至第三十七章主要談「道」,第二部分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主要談「德」。

老子的道是天道,是自然法則。我對《道德經》的理解是:無為而治,尊重自然規律。

當一個人的生活充滿了自滿和失望,有時人們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使他們被毀滅,不能被拯救。因此,當我們感到滿足或沮喪時,我們如何保護自己呢?我們的頭腦是否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無法自拔?這需要生命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在這方面給了我們啟迪。

當人們滿意的時候,他們的家庭和事業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在這個時候,人很容易傲慢、自大和自大。這樣做的後果是招來嫉妒,樹敵太多,甚至殺人。在老子看來,當福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提醒自己,災難的根源也來了。我們不應該那麼霸道,我們應該知道如何謙虛,否則我們會失去我們的方式當我們沮喪。不要傲慢。不要認為你很偉大。世界上有戰無不勝的人。強者終有強者。一定有比你更強大、更優秀的人。但是當我們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不應該炫耀,自負,自豪,謙虛。

老子說:「聖人無所事事,無所事事,無所事事,這是一種教導。」一切事情都是在沒有開始的情況下完成的,都是在不存在的情況下誕生的,都是徒勞無功的,都是在沒有生活的情況下完成的。」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9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己,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因此,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己,是自己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官運亨通、財源滾滾,可謂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們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樹敵太多,不給自己留後路,以致招來殺身之禍。在老子看來,我們此時應該怎麼做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氣來的時候,要提醒自己可能埋藏著禍根,讓自己不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等到失意的時候就無路可退、眾叛親離了。還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爭強好勝,天下無敵,須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時,「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因為「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達到目的不能誇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達到目的是出於不得已,不能逞強,要保持謙遜之心。因為富貴加驕傲,使自己招來禍患,功成身退才屬於天道。自古以來,能夠做到的只有少數人。像范蠡在越國打敗吳國之後,就帶著西施隱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貴加身卻不肯下來,繼續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難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劉邦一樣,有多少功臣上來之後,還願意功成身退?每個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還有明代時期開國的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踢朱家打下大明江山,後來幾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因此,我們要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恥」,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這是世間的不二法則。那麼面對失意,面對挫折,道家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告訴我們,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因此,失意只是暫時的,事物處於變化發展之中,境遇會有好變壞或有壞變好,所以失意之後就會通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江河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因此,人要善於居下位,居於弱勢,這樣人們就容易把你忽略,不會排擠你,嫉妒你,此時你就有足夠的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發揮自己的才能,准備有一天一鳴驚人,以天下之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堅。

最後,用莊子的《齊物論》中國的一段話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所謂懸解也。」人們只有安時處順,不管得意與示意都能處之泰然,這樣才能超越人世間的倒懸之苦。

老子道德經的讀後感10

《道德經》的名字耳熟能詳,它是一部國學經典,然而晦澀難懂,從來沒有勇氣去翻閱。有幸在劉老師的引領下學習了這部經典,感受了它的深奧,它的魅力。老子寫的這部《道德經》不僅是自然經,治國經,做人經,也是哲學經,心理經。寥寥五千字卻能夠涵蓋人世間的各個層面,真是太神奇了!初學略有淺薄的感悟。

「挫其銳,解其紛」,遇到爭執時,去掉銳氣,跳出紛爭。這句話讓我體會到老子是一位心理學家。在心理學中有一種方法叫「抽離」,當一個人處中處在某種情緒不能自拔時,可以讓自己從情緒狀態里跳出來。用第三人的眼光看著自己的情緒,看著自己情緒的由來。這時,自己可能就會恍然大悟,而不被情緒所左右。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看清情緒時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當遇到困難、問題、紛爭時能夠控制沖動站在這件事的外部看待這件事情,內心定是坦然、淡定、沉著的,這樣就會離「道」更近了吧。

老子在文章中有些以治國為例,但我想到更多的是家庭教育。如「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也會出現雞飛狗跳、水火不容的局面。我們只「以德報怨」用德行影響孩子,只是一方面,還要制定規則。《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是「和善而堅定」,對孩子的行為要用和善的態度,而在做事情之前首先要一起制定規則,這個規則就如「左契」。孩子在做事時,我們應本著「有德司契」的態度,而不是指責、催促。要用堅定的信任的態度和執行力與孩子相處。這樣親子關系會更和諧吧。

《道德經》還為我解開了一些困惑,我一直不解,為什麼我國外交部用的最多的詞是「譴責,強烈譴責、憤慨」等。而不是直接動用武器,以我國的經濟實力和武器裝備發一下威也未嘗不可。在國際關系中,我國給人的感覺是「唯唯諾諾」的,但學習了《道德經》我突然明白了,我國是本著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的態度,來解決國際問題的。所謂「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過後必有凶年」。為了保證我國的穩定發展,人民安居樂業,我們國家韜光養晦,避其鋒芒,正所謂「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每句話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對我的生活、工作、學習有了很多的啟示,有很多內容還要不斷地思考和領悟。

Ⅷ 《道德經》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道德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德經》讀後感1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系。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通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判斷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系是變動的。因此價值的判斷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丑,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准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表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後感2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己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為論應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讀書筆記.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讀後感3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為,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為「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啟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鑒。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著「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么透徹,這著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峰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系。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裡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讀後感4

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有時候做事很難一心一意。往往是做這件事想那件事——學習的時候,想著待會去玩;上課的時候,想著中午會吃什麼午飯……往往是心不在焉,最後一事無成。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兒「專氣致柔」的時候么?

那倒未必。回想起嬰兒時代,當我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弄著自己的手指,專心地啃著自己的腳板的時候,無論旁邊多麼吵鬧,我們也不理不睬,專心致志。這不就是「專氣致柔」嗎?

上課上到一半,看著窗外的大樹,看著街上的行人,或者想著什麼事情,心就會飛到別出去,那樣,上課就什麼也學不到了。發呆也一樣。我曾經試過,但不久就被識破。因為那時候的我會兩眼無神,獃獃地盯著一個方向。現在的我們,和以前的我們有不同:做某事時,身邊受到影響,即使是輕微的,都足以讓我們煩躁不安,甚至是分心。或許,只有那些聖人,那些得道者才會做到吧。做到「營魄抱一,專氣致柔」對於已經懂得一些世間道理的我,已經很難了。

當我們在做某事時受到影響,或者是分心的時候,不妨想想這句話吧。努力朝「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的方向努力,說不定在某一天,你我就能做到。

《道德經》讀後感5

今天我剛在外婆家吃完大餐後,獨自一人往家走。

走到了一個拐彎處,我突然發現一個叼著香煙的人站在角落裡。月亮高高掛,月光照亮了他的身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他的發色一樣不缺呀,再加上一身怪裝束,我斷定他是一個混混。

於是我猶豫著不敢向前,就在此時,一個小學生出現在了我的眼前。那個混混攔住了他,一隻手一伸,一臉奸笑的說:「小子,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吧,大爺我沒錢花,接我點錢。」看著那小學生害怕的樣子,我真想沖上去一腳把他踹到東門揀菜屑去。

可一想:現在的混混什麼都幹得出來,一會沒把他干到,自己兩眼一翻,兩腿一伸,跑到西方游樂世界去了,那也太不換算了吧。我就繞到回家了。

又一個夜晚,同一個地點,同一個月亮下同一個混混。這回,他攔住了一個中學生。我想,這回再也不能放過他了。正好一個叔叔從商店裡出來,我急忙拉著叔叔說:「叔叔,那有個混混正在搶錢。」那叔叔聽完話丟下東西,對我說了聲謝謝,就沖了上去。幾下就把那個混混抓住了,只見那叔叔拿出一把手銬,銬住了混混的手。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這位叔叔是警察啊!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著月亮,覺得今天的月亮特別美麗。

《道德經》讀後感6

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真諦啟示,可以使我們解放思想,改變對世界的認知,放棄千百年來沿襲下來的許多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做事不給自己和社會遺留後患。從二元論的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站在一體同觀的全視角看世界,才有真正的恆常快樂,才是真正的全然自由。

《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就可以奠定人生的基本功,就可以解決人生不同時期的各種痛苦和困惑問題。此版本譯文清晰准確,簡潔易懂,超出了已往的字面表層譯述,將老子真實的意願全面破解表達出來,從而將老子先生請下了「神壇」,讓人民大眾真正能與老子的智慧和真理相擁抱,人生的道路就不會偏頗,生命的航船就有了正確的方向。大道至簡,真理人人適用。

現在讀過大道至簡這個版本的各界人士,強烈推薦《大道至簡——【道德經】真諦啟示》這本書,它將老子思想與現實生活融匯貫通、有機結合,既深入淺出,又富有哲理,對家長、孩子的工作、學習、生活具有指導意義,拜讀、學習後深受啟發、頗為受益,建議更多的家長、同學們能夠學習這本書並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天下之至美,乃美於無為之美,美於無私之美,美於心靈之美。願你也可以領悟老子的思想,為心靈覓得一處寧靜的港灣,讓生命之「道」不受羈絆,在平淡的日子裡怡然自得的生活。

《道德經》讀後感7

我和爸爸在游覽化女泉的時候,看到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道德經》,我想這本書應該對我很有幫助,所以我就央求爸爸給我買了下來,我翻開一讀才知道,《道德經》是老子的一部不朽著作,是一部博大精深、詞意錘煉的哲理詩。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無論對於中華民族的性格鑄成,還是對於政治的統一於穩定,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智能結晶,也是一個知識的.寶庫,猶如汪洋大海,內容包羅萬象,它不僅包含著宏奧的哲理,而且蘊含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體科學、思維科學、系統科學等多方面的基本素材。這本書主要講了「道」、「可道」、「德」、「下德」,一共有五千文字,最終還是歸結到人,「人」是道的代表,「人」得了道並與「道」合一,才能成為一個有益於自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有益於自身的人。

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我有時候讀起來不是很理解其中的意思,需要反復看,才能慢慢看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教導人們要更加善良,與人、與物為善,讓人類有一顆善良的心,和人、物、自然和諧相處!

《道德經》讀後感8

地球上萬物的生長發育,自然界草木的榮枯,潮起潮落,晝夜的交替;動物界的弱肉強食;人類的演變,社會的發展,都離不開「道」。

什麼是「道」?自從學了老子的《道德經》以後,我明白了「道」。原來,「道」就是規律。

春天小草發芽了,到了冬天就會枯萎,而它卻把種子悄悄地撒落在土地里,靜靜地等待來年的再次萌芽;潮水因為地殼的運動而漲落;白天晝夜因為地球的轉動而規律的更替……

世間萬物都在遵循各自的規律不停地循環變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的規律。在七十八章中有這樣二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啊!水看起來是最柔弱的東西。如果你正確的利用它,它就會給人類造福,但如果你要去攻擊它,你還不一定能勝利。人們說的「洪魔』』就是它。

一點點的雨露匯集成了小溪,小溪匯成江河,江河匯集成大海。看似柔弱的水因為它的謙遜和自強不息變得強大了。水,柔中有剛,剛柔相濟,無所不能克。天下沒有什麼能代替它。

《道德經》里還講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只有遵循道法,不斷學習,才能使自己變得強大。

俗話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不斷地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道德經》讀後感9

在我讀過的書中,《道德經》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書籍。

《道德經》是道家創始人老子所作,並非一部介紹老子生平的作品,而是講道論德的著作。《道德經》全書分為上下篇五千多言,上篇第一章至三十七章主要講「道」,下篇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主要講「德」。

老子所說的道是天道,就是自然界的規律。我覺得,《道德經》的精髓是無為而治和尊重自然規律。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難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或者驕傲自滿再無建樹,或者身敗名裂不能保全自己。因此,無論在順境還是逆境,都能保持清醒和理智的頭腦,才是人生的大智慧。《道德經》給我們的啟示是: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到,「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夫為弗居,是以不去」。老子認為,我們應該用順其自然的「無為」的態度去處理世間事務,這就是無言的教導。因循世間萬物的自然生長規律,不加干涉,也不把世間萬物據為己有;為世間萬物的發展奉獻力量卻不因此居功自傲。

無為是一種心境和修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本性,不要迷失自我,隨遇而安,那麼我們會生活的更輕松更自在,社會也會更加穩定和諧。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值得反復學習和研究,是一本常看常新的書。

《道德經》讀後感10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

並不是說在遠古時代,質朴的人民是只有美而沒有丑,只有善而沒有惡的。他們看到一隻尾羽斑斕的錦鳥會覺得它美,但那時並沒有「美」這個字眼,人們只是單純覺得心生愉悅罷了。但也有可能有人見烏鴉而心生愉悅,有人喜聞花香,這世上也不免有人喜聞臭草,有人喜歡舒緩之音,有人喜歡剛勁之聲。那時的美,是以人,以人的心之所好為判別標準的。而自從「美」這個詞被發明出來,萬事萬物就被「標碼」,就會有後人自己不加以思考就全盤接受了別人的價值觀。

契合還好,如若不契合,那那些人豈不是一輩子活在蒙蔽之中?「名」的出現,方便了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描述,卻在一定情況下愚弄了世人。

世上的人應該都是向善的吧。「物競天擇」,大自然都在朝著一個更好的情形發育,人亦如是。為害作惡心生的滿足,是自我毀滅式的,要不斷勞心苦力來滿足自己,是暗耗人精力,不長久的。我認為不論什麼生物,都喜追逐長久之道,因此作惡人的內心,可能是自己都蒙蔽不知的。

《道德經》讀後感11

這些年的爾虞我詐,陰謀算計,我的靈魂都已經浮躁起來了…那些理想、抱負之類的高尚,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雖然知道這是奮斗路上的必經過程,但我還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讓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經》我已讀過數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詳,但以前太浮躁,總不能細品其中之韻味…這些天來終於靜下心來真正的沉浸下去,才發現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滿載寶藏,放下成見,唾手可得!但其廣博與深奧,卻讓你發現自己的淺薄與不足!

這是哲學的力量,它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卻高於一切之上!因為它能讓你的心靈真正的強大!不為光怪陸離的表象所迷惑!直達事物本質!正如老子所雲:「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盡力使心靈達到極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凈堅守不變,通過觀察萬物往復,透過其紛紛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看清事物的本質,心靈便會寧靜,這種寧靜不是靜止不是消極,更不是終止。而是在認識根本規律後的等待!等待萬物並做的時機,這樣的人無所不包,無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

《道德經》有如黃鍾大呂,一下下的將我心頭蒙塵震落…

《道德經》讀後感12

《道德經》很薄,只五千餘言,傳言為老子騎牛過函谷所著,《道德經》又很厚,它包羅萬象,其中有哲學有政治有自然科學有人文社會,這樣的書看完很容易,看懂看透卻很難。《道德經》的語言很美,散整有序,讀起來有種韻律感,深刻地道理蘊於淺顯的事例,極具思辨性,這是《道德經》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老子通過闡述「道」這個至高無上的存在來表明自己的世界觀,哲學的神奇之處,即具有共通性,老子不懂現代物理,可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智慧。

老子的人生觀有兩個基本特點:就自我而言,講究珍惜身體,就人與人的關系而言,主張柔弱不爭,老子把最高品德的贊譽給了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而萬物而不爭。」

老子的政治主張是「無為而治」,老子的思想社會藍圖是「小國寡民,使有什百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宋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整本書最讓我動容的一段,這是老子的理想,是一位智者對他心中最有價值的生活方式的描繪,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不知道要如何實現,但就是給出了這么一個夢,這是人對未來的期許,是人對社會本身的關注,很美好。

《道德經》讀後感13

16日——20日,我參加了在杭州萬松書院正誼學堂舉辦的《道德經》妙解公益夏令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章——以水為師,觀水悟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水的品質。你可能會說:水有什麼品質?有什麼好學的?現在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吧!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向高處流還是低處?你一定會說:向低處流。是的,我們要學習水的謙虛和謙讓,假如在向下流的路上遇見一塊大石頭,水有撞上去嗎?沒有。如果撞上去,豈不是以卵擊石嗎?水是繞開了它。你可以去好好體會。

人體也需要水,人體百分之七十都是水。如果地球上沒有水,我們人類能活過一星期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還會有生命存在嗎?所有的蔬菜等植物也需要水,不然也會枯死。水還可以幫我們清理廁所,清理我們不喜歡的污垢。但水並沒有要求我們給它回報。這種舍已為人,不求回報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水資源。比如:做環保酵素。那怎麼做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用一斤糖,3斤果皮垃圾(要選擇新鮮的),10斤水,比例1:3:10,放入瓶罐內混合在一起,放在陰涼的空氣流通處,要記得每天都要放氣,不然發酵過程中瓶罐內產生的氣體會把瓶罐頂開,發酵3個月後就可以使用了,當然6個月以上最好。你試試吧!可以用來清潔傢具,澆花等等。

通過學習《道德經》,讓我懂得了水的品質,我們離不開水,我們就是水,因為我們是大自然的一份子。

《道德經》讀後感14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才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為《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讀後感15

著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過: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道德經是老子所著,書中主要闡「道」,老子認為,事物的種種玄妙都來自於道,而道是什麼,又來自於哪兒?

日前,我再次拜讀了道德經一書,有了新的體會和感悟,道是什麼?道是宇宙間萬物的本源,道無法以語言闡述,卻可以用心去感悟,老子曾用水來闡釋道,上善若水,水可以變成任何的形狀,在杯中便是杯子的形狀,水是最柔軟的,卻也是最堅硬的,善利萬物而不爭,這和合乎於「道」,這其中就包含了道家的核心理念——無為而治,無為並非不作為,而是不妄為,在為人處世中,能夠適應於各種環境,能夠快速融入其中並且發揮效用,同時不妄自作為,便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處於一個順暢的狀態。

現代的生活節奏下,許多人們無法真正理解無為的道理,盲目追求金錢財富等,才會造成人們的貪欲不斷膨脹,最終導致了犯罪率的高發,若人們能重讀《道德經》,體悟其中的「道」,終有一天,人們的心能重歸平靜。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二十四條 發布:2025-01-16 09:00:50 瀏覽:791
方亞律師 發布:2025-01-16 08:29:06 瀏覽:780
08年跟09年勞動法有什麼變化 發布:2025-01-16 08:22:27 瀏覽:79
2018按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1-16 08:14:47 瀏覽:992
2017四川二建法規真題 發布:2025-01-16 08:13:00 瀏覽:476
深圳勞動法是不能超幾號發工資 發布:2025-01-16 08:10:44 瀏覽:90
司法考試粉筆 發布:2025-01-16 07:23:31 瀏覽:77
依法治企自查 發布:2025-01-16 06:57:55 瀏覽:509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