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道德法則
Ⅰ 康德的道德觀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來因支配的源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1)康德的道德法則擴展閱讀:
康德認為,人類的認識從感性開始,經過知性,最後以理性告終。由於知性以感性為基礎,它就不可避免地受感性限制,它獲得的知識,一方面只涉及現象,不是事物自身的知識:另一方面又是不完整的,沒有達到最高最後的統一。
理性是人類認識的最高能力,它要求知識的「徹底性」一一不僅要追求關於現象的經驗知識,而且要超越經驗界限,去追求「終極」、「完備」、「絕對」等等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東西。
Ⅱ 怎樣理解康德的三個絕對道德律令
1、「普遍立法」,即個人行為的標准必須可以成為普遍規律;
2、「人是目的」,即內人的行為必須把人當作容目的,而不是當作工具;
3、「意志自律」,每個有理性者的意志都是頒布普遍規律的意志,即道德主體不受外界因素制約,為自己規定法則。
道德律令,是德國康德用語。指先天的可作為道德基礎的普遍法則與條件。
(2)康德的道德法則擴展閱讀
康德的批判哲學認為,道德的形成不是建立在個人的、特殊的、經驗的感受之上,而是建立在一切道德判斷之上的先驗規則之上。只有從純粹理性的意志中衍生出來的先驗規則,才能適用於所有的時代和所有的人。
道德規律是道德建設不可或缺的。道德律令以絕對命令的形式出現,說明它是強制性的。康德認為人不僅受理性的控制,而且受物質慾望的誘惑。他們必須克服這種強迫形式的經驗慾望。
Ⅲ 康德的「天上星空和道德律」是什麼意思
康德的「天上星空和道德律」含 義如下:天上星空指整個宇宙,道德律指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
Ⅳ 康德的道義論~
文/Dailei
哲學有種朦朧的美,真得很美!
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 頭頂的星空 和 心中的道德律 。
康德懷著心中的道德律,自成一派。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
《純粹理性批判》 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志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被視為 近代哲學的開端。
自由至上主義的核心主張: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自我所有權,我的生命、勞動力、人格只屬於我,不是社會整體隨意處置的東西。因而,每個人擁有根本的自由權—用自己擁有的東西去做任何事情的權利,只要不妨礙他人。
康德的批判:
我們是 理性的存在 ,能夠進行推理、反思;同時也是 意志自由 的存在,能夠進行自由行動和選擇;正是由於 理性能力和自由能力 使我們變得獨特,使我們不僅僅是慾望的存在,將我們與動物性區分開來。
只要我們的行為被生物性、社會性所決定,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他律 ,即根據外在於我而給定的規定性而行動。自由的行動就是 自律的行動 ,即根據我自己所立的法則行動,而非聽從本性或社會傳統的指令。
一個行為的道德價值不在於所帶來的後果,而在於 動機 ,即因為該行為本身是正當的而有義務去做,不是因為它是有用的或者能帶來便利。
在實際生活中, 義務和傾向 經常同時存在。我們很難弄明白自己的動機,更勿論別人的動機,康德也深知這一點。
但他強調的是將義務的動機剝離開---確保它不被憐憫和同情遮蔽。一旦我們看到義務的動機,就能甄別良善行為的特徵,這些特徵賦予行為道德價值---即它們的原則,而非結果。
最高的道德原則究竟是什麼?按照康德的觀點,道德是出於義務而行動,那麼義務由何構成? 道德—自由—理性
(道德): 義務 vs. 傾向
(自由): 自律 vs. 他律
(理性): 絕對命令 vs. 假言命令
理性命令意志的兩種方式,兩種命令。
「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行動。」這種普遍化的道德法則表明了一種強有力的主張:我即將作出的行為是否將我個人的利益和特殊情況置於他人之上。
「你的行動,應把人性,無論你自身中的人性還是其他人的人性,始終當作目的而從不當作手段來對待。」
對康德的疑問
康德採用了「很雞賊」的方法: 誤導性真話 。謊言出於保護自己的朋友,誤導性真話則是在保護朋友的同時維護說實話的義務,對說實話這一義務心存敬意。
一位5歲女孩患腎炎繼發腎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腎透析,等候腎移植。經父母商討,同意家人進行活體移植。經檢查:其母因組織類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紀小也不適宜,其父中年、組織類型符合。
醫生與其父商量用為供者,但其父經一番思考決定不做供者,並懇請醫生告訴他的家人他不適合作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責他對子女沒有感情,醫生雖不大滿意還是按照他的意圖做了。
討論:醫生「說謊」道德嗎?其父的做法對嗎?從倫理角度進行分析,並說明理由。
Ⅳ 康德所說的道德定律指的是什麼
您好:康德的三大道德律為:普遍的行為法則,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詳見《實踐理性批判》)……以下,我參照一些資料進行簡要的說明。
1、普遍的行為法則——「要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後來康德又對此准則做了一點延伸,即「你的行動,應該把行為准則通過你的意志變為普遍的自然規律。」這一經過變化了的定言命令,在突出行為准則需具備普遍性的同時,強調了如何實現准則向法則轉變的關鍵在於人自身的意志,法則體現著對意志的命令,准則則體現著意志的選擇,那麼當我們回憶起定言命令表達著的是自身即為意圖目的,而不是作為其他目的的手段時,我們知道了與這個道德律令相關聯的意志就只能是我們的善良意志了。因為「善良意志,並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並不因它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於達到預定的目標而善,而僅是由於意願而善,它是自在的善。」
2、人是目的——「你的行動,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時候都同樣看作是目的,永遠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該律令是在保證普遍性同時解決實踐原則的質料問題,即目的的依據。康德指出,人之作為有限理性存在者是作為自在目的而存在著的,在任何時候都只能被當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在目的王國中是有尊嚴而不是僅有價值的。正因為人是最終的自在目的,人類的善良意志是自在的善,這才促使我們將道德律令看作是行為的直接決定者,道德畢竟是人性中的道德,道德上的善正是善良意志本身。「只有道德以及與道德相適應的人性,才是具有尊嚴的東西。」
3、意志自律——服從定言命令的人類自身就是道德規律的立法者。任何規律皆為自由的,道德規律亦不例外。人類正是在立法的參與過程中,體現出人的自在目的性。人的尊嚴、人的法則也因透顯著與規律必然吻合的意志,才成為徹底善良的意志。「他之所以崇高,並不由於他服從道德規律,而是由於他是規律的立法者,並且正因為如此,他才服從這一規律。……既不是恐懼,也不是愛好,完全是對規律的尊重,才是動機給予行為以道德價值。只有在其准則可能是普遍立法的條件下才是行動的意志,才是人們可能的理想意志,才是固有的尊重對象。人類的尊嚴正在讓他具有這樣的普遍立法能力,雖然他同時也要服從同一規律。」對道德律的尊重最終實現的是對人性自身尊嚴的尊重,這樣的一個道德律才是唯一值得尊重也是配得上服從的規律。
Ⅵ 康德說的「頭頂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的英文原句是什麼
這句話是沒有英文原文的,因為康德是德國人。這句話的英文翻譯是: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steadily we reflect up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德文原文是: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意思是: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6)康德的道德法則擴展閱讀: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句話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
康德是世界公認的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深深影響著近代西方哲學。他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著作。
Ⅶ 康德絕對命令三條原則是什麼 如題
康德總結了三條先驗的道德原則:
1、「要只按照你同時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這是道德原則形式上的可普遍化要求.以定言判斷表示的絕對命令,作為一個先天的綜合命題,它的必然性,不是來自前提,也不是來自經驗,其必然性、約束性、強制力只能來自行為准則符合規律的普遍性.在此條件之下,「我應該做什麼」,主語人稱的置換絲毫不會影響賓語的內容.
2、「不論是誰,在任何時候都不應把自己和他人僅僅視為工具,而應該永遠看作自身就是目的.」這是道德准則質料方面的要求.它是依據第一條准則推衍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存在本身就是目的,具有價值.因此,以普遍化原則推之,他也應該同樣地對待其他理性存在者.
3、「全部准則通過立法而和可能的目的王國相一致,如像自然王國一樣.」這是從整體上對全部准則作完整的規定.它所表達的涵義實際上就是「意志的自律」:人既是道德法則的制定者,又是其執行者.故而,人是自由的.動物聽任本能的擺布,而人則由道德律統率,克服慾望的支配從而使人超脫於動物.誠如梯利所言:「道德規律表現人的最內在的自我,道德規律是他的命令,是每一個有理性的人的命令.人要求遵守道德規律,也就是他的自律.
Ⅷ 康德的那句很經典的話是什麼啊,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法則
康德經典語錄如下:
「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版中喚權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我們頭頂浩瀚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就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則。」
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每當想起這句話時,內心原本被壓抑的美好的情操都會被調動出來 , 感到自己的人格得到了凈化 。
伊曼努爾·康德是世界公認的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整個一生住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出生於德國柯尼斯堡,也逝世於德國柯尼斯堡。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是近代西方哲學的集大成者,其學說深深影響著近代西方哲學。
他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是他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著作。
Ⅸ 康德的道德哲學(2)
康德的道德哲學篇二
康德道德哲學淺析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中被稱為道德金律的“絕對命令”、道德的三大命題、以及《實踐理性批判》中實踐理性的對象概念、實踐理性的判斷力模型論和實踐理性辯證論的三大懸設概念的簡要闡述與分析,對康德道德哲學進行了細化與整理,為進一步研究康德的道德哲學提供了理論平台。
關鍵詞 道德哲學 絕對命令 實踐理性 康德
中圖分類號:B516.31 文獻標識碼:A
康德的道德哲學是從功利主義角度而言的道德哲學,是有利於集體和國家民主的道哲學,所謂“思想離開利益就會出醜”,他的核心思想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道德與法律是不同的,道德從內在要求自我,法律從外在規范自我。對於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不會存在共同的道德標准,因而道德會成為相對論。康德的道德學從功利主義思考人的價值,從倫理視域來考慮涉及人的善,是對人生存狀態的關注,現實又具體。他通過現實案例以及道德情景模擬闡述了先驗的、形而上學的、非經驗層面上的道德分析,通過德性問題,宗教信仰問題來約束人們的行為。道德與政治有相通之處,康德的道德學對現實狀況、道德建設進行思考,解決怎樣使人成為有道德的人、純粹的人。外在的強制灌輸只能讓人成為權力的奴隸,成為只會聽話、服從的人,而道德要實現的是自由的人,至善的人。康德的道德哲學以主體性為基礎,以理性為思維方式,以自由與平等為核心的價值理念,構建了獨具特色的啟蒙現代性道德理論體系,康德是現代哲學的代表,他開啟了現代西方哲學的新思路。
1《道德形而上學》基本理念
康德道德哲學是義務論的倫理學,注重的是道德法的普遍存在性,從德性的角度,努力促使道德法更加完善。人類肩負有怎樣獲取更多知識、掌握真理的道德使命,善惡價值觀具有人的主觀性,它根據人設定標准,達到的就稱之為善,違背的則稱之為惡。康德在看過盧梭的論著《愛彌兒》之後對道德問題有了新的認識,認為追求自由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一書中提到,知識非但沒有促進人類的發展,反倒破壞人類,科技進步影響著人們,它促進了邪惡,違反了人的本性。知識不是德性的培養,只有自由才是按照道德法則來實踐選擇,才是追求幸福的動力。“自由是道德存在的理由”,“道德是自由的認識依據”。他指出:“道德律使人認識到人在實踐中事實上是自由的,並反過來確定人的自由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這樣一來,自由就由於存在著道德律這一事實而不再僅僅是《純粹理性批判》中所設想的那種可能的‘先驗自由’,而成為了具有客觀實在性的‘實踐的自由’即‘自由意志’了。”
康德通過《道德形而上學原理》簡要地把道德哲學這一概念從一般大眾通俗道德過渡到道德形而上學,最後進入純粹實踐理性,他由先天的理性出發,一直到道德最後必然走向自律作為最終目的。康德所說的“道德律”稱為“絕對命令”,指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一切支配個體行為的意志所遵守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道德規律,但它不是指具體的道德規范。康德認為,在自然界中,每一事物都按規律起作用,唯獨有理性的東西是按照客觀規律的概念,按原則行動,是無條件的,不受任何經驗、感性慾望、利害關系條件制約的。絕對命令,即道德考慮的普遍性,是每個人的人性,每個人獨立的、自我決定的人格,是本體人、非經驗的人、理性的人。作為“絕對命令”的道德律,只有一條,即:要只按照你同時認為也能成為普遍規律的准則去行動。後來這一原則被稱為倫理學上的“金規則”或“金律”。它成為一切特殊的、具體的道德規范以及一切日常道德判斷的最終根據。其它的道德規范、道德主張乃至道德行為都由此派生,並能夠由其進行檢驗,這即是我們對道德所能言說的最低限度。
在《原理》中康德談到了道德的三個命題:“第一個命題是:只有出於責任的行為才具有道德價值。第二個命題是:一個出於責任的行為,其道德價值不取決於它所要實現的意圖,而取決於它所被規定的准則。第三個命題,責任就是由於尊重規律而產生的行為必要性。”第一個命題限定了道德是人的主觀准則,第二個強調了准則是人主觀准則中的客觀法則,第三個用了“尊重”一詞使主客觀相統一。“尊重”是通過理性概念產生出來的情感,是規律對意志的直接規定以及對這種規定的意識,尊重的對象只能是規律,尊重對實踐規律的“純粹尊重”――准則,才能使自在之物與現象相連。准則對特殊人具有效用,法則則是任何人對任何情況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遵守的;准則的應用是有條件的,法則任何時候都必須如一。康德為道德以義務論的視角出現,從形而上學開始為動機,在德國思想上具有法國大革命式的偉大變革。康德談論的人,是進入社會狀態中的社會人,強調了道德法則的普遍性,每個人都參與立法。意志是道德問題的起點,從義務論出發具有一定的道德價值。
2《實踐理性批判》基本理念
人的活動無處不存在哲學,不涉及善惡,只要是按本能來做的都隱含著道德評判,只是我們未意識到。實踐理性指出,道德不立足經驗,而立足超驗。從自由產生的絕對命令才是道德法則,而不是由個人產生,一切具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都是先有目的,再創造出合乎理想的理論認識。這是先有道德法則,再有善惡動機,最後產生道德情感的過程,是由一般到具體的過程。道德法則是理論,如果沒有行動將只是空談,道德情感是文明的產物,道德是後天培養的,道德王國來自人的創造。
在《實踐理性批判》要素論中康德指出:“我所說的實踐理性的對象概念,是指作為自由所導致的可能結果的一個客體的表象。”實踐理性的對象是以自由的原因性,也就是善惡概念為前提,“所以,實踐理性的唯一客體就是那些善和惡的客體。”康德認為一般實踐理性是不純粹的理性,它的對象能夠稱得上真正的善的標准,卻依賴於純粹實踐理性。康德把這一現象稱為“方法的悖論”,即“善和惡的概念必須不先於道德的法則(哪怕這法則表面看來似乎必須由善惡概念提供基礎),而只(正如這里也發生的那樣)在這法則之後並通過它來得到規定。”如果沒有相應的德性,任何能夠達到幸福的功利考慮都不能被稱之為真正的善。因此,實踐理性的對象是通過自由而可能的結果。“對象”是藉助行動而生成的諸事態,是行動自身,“自由”是指選擇的自由,而不必然是指先驗的自由,因為對象不必是純粹的和自律的意志的對象,後者是先驗地自由的。對於善、惡有著三種不同的含義:某些東西出於任意的目的而是善的,也可能出於實際的意圖而是善的,或是出於義務性的和必要的意圖而為理性存在者自身所主張。因此康德就區分了三種善的類型:即或然的善、實用的善和道德的善。由此可見,對象是一種具有特定稟賦的意志,是能夠根據法則和出於對法則的敬重而行為的稟賦。道德行動的唯一目的就是守護法則的統治,任何道德行為都部分地實現這一目的。
判斷力是一種將概念或規則運用於具體情形中的技藝或能力,康德認為這種才能是屬於天賦智慧的,無法通過對其他規則的學習而改善,就像一個在醫學上博學的人可能掌握了相當可觀的理論知識,並通曉諸多規則,但唯有那些使原生的天賦獲得完善的實踐才能使他成為技藝精湛的醫師。康德認為,考察一個人如何能說出“這張盤子是圓的”是很容易的,因為盤子的經驗性概念就包含了圓這個幾何概念,並且我們既能思維一個圓形又能直觀一個圓形,但如果要考察一個人如何能說出“太陽曬熱了石頭”卻很困難,因為沒有任何可以從中抽象出的,並且能夠外在地運用於其上的直觀或材料,康德用圖型法解決了此問題。對於純粹實踐判斷力來講,此法則是理性的法則,而非知性的法則,並且僅僅直觀對它來說卻並不充分。根據法則而發生的事件的圖型對於該事件的知識來說是必要的,然而,在實踐中,法則自身的圖型,對於感官經驗中的可能事件與並非是自然關聯的法則之下的某一原因的聯接仍然是必要的。模型也必須能在一切自然概念和應然概念之間充當作為中介的“第三者”。康德充分擴展了作為自然模型的含義,它被視為是通過我們在其中的行動而實現的目的王國。自然自身,而不只是其法則,被認為是一種模型或符號,然而並非是作為道德的目的王國。
在純粹實踐理性的辯證論中康德主要論述了三大懸設,即自由、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這是達到實踐理性的最高對象――至善的必要條件。作為實踐理性,是從實踐有條件的存在尋求實踐無條件的存在,再尋求實踐理性無條件的對象全體,這是一個有自然追尋自由,有自由追尋人類最終希望至善的過程。達到“至善”的途徑是把道德和幸福相結合,但在現實生活中,德性和幸福往往是分離的,二者是二律背反的關系,正如“有德者未必有福,有福者不乏惡徒”。“那至上的善(作為至善的第一個條件)構成德性,反之幸福則雖然構成至善的第二個要素,但卻是這樣構成的,即它只是前者的那個以道德為條件的,但畢竟是必然的後果。”由此可見,只有德性才是至上的善,是至善的第一條件,而幸福只構成至善的第二要素,並且只有當它被道德制約並作為道德的必要結果時才是這一要素。德性是最終實現意向與道德律的完全適合,實現的圓滿條件是靈魂不朽,即有理性者的存在及其人格的無限延續。“所以至善在實踐上只有以靈魂不朽為前提才有可能,因而靈魂不朽當其與道德律不可分割地結合著時,就是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懸設。”幸福是實現自然與意志的全部目標之間的和諧一致,它的圓滿完成要依靠上帝存在來作為至善實現的必要條件,唯有上帝才能夠賞罰分明,能夠掌握德性和幸福之間最恰當的比例。康德把神的存在當作人的道德自由所需要的手段,而不是要把人當作上帝的奴僕,唯有人才是自然萬物的主人。人只是因為自身生活的需要才在主觀上假定有一位上帝。至善存在必有三大懸設,但意志自由式至善的充分條件,靈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是至善的必要條件,只有在意志自由條件下至善才是可能的實踐對象,只有依附於自由之上的靈魂不朽和上帝存有才具有客觀的實在性。
3總結
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的結論中指出:“有兩樣東西,人們越是經常持久地對之凝神思索,它們就越是使內心充滿常新而日增的驚奇和敬畏: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宇宙,廣闊無垠,浩瀚無邊,在滄海茫茫之中,人只不過是一葉扁舟,無足輕重。把絕對命令作為道德法則,把至善作為必然要求善,把德性作為先驗的自由,必然要求與人世間的幸福相匹配。在追求至善的過程中,人達到了絕對的自由,但那隻是一種希望,它卻依賴於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兩個設定。自由只是一種希望,這區別於唯理論所認為的自由必然實現,也不同於經驗論所說的完全否定絕對自由,而是讓自由承載了新的意義,使其具有了形而上學的特點。康德擁有認識能力,能夠領悟宇宙的自然法則,甚至能為自然立法,但他永遠也改變不了自然存在的有限性。人不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理性的存在,是理性目的王國中的一員。理性為自己立法,道德法則是意志自律。人能夠頑強地抵擋自然法則的束縛與限制,遵從理性自身頒布的命令而行動。當人遵守道德法則而行動時,就擺脫了感性的束縛,具有了超越感性、超越一切自然存在之上的獨特尊嚴。可以說,在現當代,康德道德哲學不僅沒有凋謝,反而繼續影響著道德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康德.道德形而上學原理[M].苗力田,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康德.實踐理性批判[M].鄧曉芒,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Ⅹ 康德的倫理學是什麼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為自己立法,人類辨別是非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則。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范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
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10)康德的道德法則擴展閱讀:
康德的其他學術思想
1、宗教方面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2、天文學方面
1754年,康德發表了論文《論地球自轉是否變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對「宇宙不變論」大膽提出懷疑。
1755年,康德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一書,首先提出太陽系起源星雲說。康德在書中指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演變來的。
3、政治構想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1795年出版的《論永久和平》應該是康德為人類貢獻的最後一部有深遠影響的著作,書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聯邦、不幹涉內政的主權國家原則等至今仍有現實意義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