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方法論讀書筆記

法學方法論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 2022-12-15 02:51:32

『壹』 一本書本怎樣做讀書筆記

劃出好詞好句摘抄下來嘛
也可以寫寫讀後感啊

『貳』 《寫給學生的法理學》讀書會匯總

W:

Y:

G:

  本文主要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導論、規范邏輯、方法論和法政治學。除以上四個部分外,還有譯者的導讀部分,位於本書的開篇,系統簡要的闡釋了本書的邏輯框架和裡面最重要的內容。

(一)導讀部分

      首先,導讀部分為我們介紹了本書的邏輯構造,除卻導論,本書根據一般法理學通常的三分法,將內容分為法概念論(對應邏輯規范)、法學方法論和法倫理學(對應法政治學)。

      其次,導讀部分為我們解決了兩個問題——什麼是理論?什麼是法?

      譯者告訴我們理論是認知世界的工具。

      理論產生的方式是先對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採取觀察或報告的方式收集信息,隨後整理和簡化信息,做到以一般形式描述同類現象的不變屬性(即自然規律,或者稱法則),最後對自然規則/法則進行進一步的歸納。

      由於目前為止法學家們關於法的定義並不一致,因此譯者並沒有給出什麼是法的這一問題的答案,僅僅只是為我們從立法者、法學家、法院、公眾這4個角度位我們介紹了不同身份者與法之間的關系。

      另外,譯者提到了規范邏輯涉及的兩大問題——個別規范的問題和規范體系的問題。並在講述這兩大問題時簡要介紹了作者對於「真」這一概念的分類和檢驗條件。

    接著,譯者比較了本書方法論部分和通常體系化闡述之間的區別,表明本書提煉了適合學生們學習方法論時通常應當採取的四大步驟。

    最後,關於法政治學,譯者告訴我們本書用比較大的篇幅闡釋了五組相互對立的政治立場

(二)規范邏輯

1.區分了規范和命題

2.闡釋了常用的幾種下定義的方式

3.介紹了兩大命題方陣

通過對於規范邏輯部分的閱讀,我回顧了大一上學習的法律邏輯學這一課程中的大部分知識點,同時也發現自己對於規范邏輯的認識僅僅只是限於死板的邏輯知識點之中,難以將現實中的語句或者關系抽象為邏輯的表達方式,也即難以在平時實踐中順其自然的使用規范邏輯方面的相關知識點。

(三)方法論

      本篇作者介紹了由薩維尼式四度和音變動後演化出的四種法學解釋的方法論(語法、歷史、體系、邏輯的解釋),這4種方法,在我們現在的學習過程中,仍然作為法學的解釋方法被教授,可見其生命力的旺盛和提出者的遠瞻性。

      而作者總結給學生們的方法論則是找制定法→查閱制定法→閱讀文獻與司法判決→自行決定,見讀書筆記。

該方法論的教授讓我受益匪淺,在接下來的法學學習過程中,我會盡量主動的去運用該方法。

(四)法政治學

在該部分中,根據5種不同的標准(見讀書筆記),作者分別介紹了5對相對的概念

其次,作者還介紹了立法、法教育學、司法和公眾意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叄』 一本書讀很多遍是什麼感覺

真正的好書都是耐得住讀的。《紅樓夢》第一次讀的時候是字都認不全,唯一記得的是有一堆美麗的小姐姐和賈寶玉。第二次讀沉迷詩詞無法自拔,也看懂了游太虛幻境,看得懂扒灰,有著屬於十幾歲少年的好奇與憧憬。第三四五次讀就是糾纏在一起的了,時不時跳過去又回轉去看,分不清讀了幾次,看人情世故,看如人冷暖,看世態炎涼,看人生苦短。後來看別人的評價觀後感和解析又回去看諧音隱義和句子的音韻平仄,印象中的曹雪芹隨著我的成長實力也在見長,真的是得之我幸。現在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好好讀了,但也經常看到一些片段,總會在思海泛起漣漪,受用終身。

『肆』 讀後感:法學方法論-引論

最近在法律工作過程中,常常明顯地感受到自己在法律解釋、法律邏輯方面的功力薄弱。就如昨天的小短文所說,「似乎一切都在進入瓶頸期」——上學時積攢的功力,似乎也已經用到頭了。

於是,我苦苦地找尋書單,想再多補補課,彌補一下學點學生時代沒有好好上的法理學。在尋找的過程中,我猛然想起:早在六七年前,我就買了一本卡爾拉倫茨先生的《法學方法論》。說到卡爾拉倫茨,就不得不提一句王澤鑒。法考名師鍾秀勇說,王澤鑒先生是「迄今為止黃種人里民法學得最好的人」。而卡爾拉倫茨,就是王澤鑒先生的德國師傅。

這本《法學方法論》,我嘗試度過幾次,都沒有成功讀進去;現在又是自我提升的需求,又是工作剛需,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地再嘗試研讀,並以讀後感、讀書筆記的方式,寫寫自己的看法和感悟。無論水平如何,總算是一個邁出嘗試的第一步吧。

拉倫茨先生認為,法學研究方法目前(2013版)沒有統一的標准,是「法學思考的確信之喪失」。至於什麼是「法學思考的確信之喪失」,拉倫茨先生沒有進行闡述。結合上下文,或許應理解為:有別於以往,當今的法學研究過程中,尚未有適當的方法來解答法學自身的問題。因此,「法學思考」的方式尚未固定,學界缺乏對「法學思考」方法的共識。

法律判斷常常包含價值判斷,而「法學思考」又喪失了「確信」,因此法律研究不再被要求得到恰當的答案,僅要求答案存在合理性,可以被接受即可。

但是,價值判斷不像事實判斷,沒有相對客觀的評判標准,因此,從價值判斷出發的邏輯推理,不能保證接理論的正當性。

在此基礎上,法官在價值判斷和法律條文的指引下,將法律適用於案件;我們(指學者們;作為律師,維護法律正確適用自然也是義不容辭之責)審查法律適用中的價值判斷,是否符合一般承認的法律原則。而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遵循一定的法律方法。

然而,前文已經提及,當今的法學研究中,尚未有真正恰當的學科研究方法;而作者又認為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見得適合法律這門科學。因此,作者試圖針對法律的「價值取向」發展出合理的法律方法論,其對該方法發展,源自於對法的理解。

最後,作者認為,在對法律進行理解,發展研究方法時,法哲學、詮釋學、司法判例、法教義學等學科或內容,都是必須進行研究的學科。

『伍』 請教法學學習方法(作課堂筆記方法)

首先,法學畢竟是文科,有它與其他文科學科的共性,在很大程度上,法學的學習還是需要你的多加記憶,當然是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那麼,筆記就是你加強記憶的重要渠道。任何的教材都不可能完全針對你的特點作出恰當的詳略安排,因此,回答你第一個問題,看書是不能取代做筆記的。當然,看書能夠提高你做筆記的效率,只有對書本知識作了基本的理解,才可能在做筆記時事半功倍。
另外,做筆記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盡量記下老師說的每一句話,一種是只記下老師說的關鍵的話。後一種的確需要很強的甄別能力,然而前一種則更需要速錄員的功底。所以,最可靠的方法是盡量記下「你認為重要的話」,然後課後進行整理。這是第二點。
第三,做題並非你提高法學功底的方法,而是應對期末考試——包括司法考試——的方法。所以,如果不是為了考試,就沒必要花多少時間在做題上。至於書,在老師的推薦下讀當然多多益善。
最後,外語是工具,考試只是形式。你要考慮好自己的定位。將來如果想做涉外業務、進外資律所等等,那麼英語能力是很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交流能力;如果你只是想進政府機關,或者做國內的法律業務,則英語並不是那麼重要,基本完成任務就行了。因此,沒必要為英語與專業課的矛盾而困擾,關鍵看你的定位,決定時間分配。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給你一點幫助,祝你在法學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陸』 法學專業怎麼寫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怎麼寫呢?寫讀書筆記通常會是學生最為頭疼的作業。下面就說一下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註、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並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只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矣。我覺得以失敗告終,是因為你學而不用。很多應用文種只有在將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你猜:一定要說到頭懸梁錐刺骨和螢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說書山有路學海無涯的話?總不至於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吧?你很聰明,並且對書敬畏而疏遠。電視、卡通書和流行歌已經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還想為書開墾出一畝三分地兒。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確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註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日期,頁碼等,便於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標准。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只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號,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註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內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註

書頭批註,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號,或者在空白處加批註,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號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內容可以加深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敘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內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採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內容。提要除客觀敘述讀物內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內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岳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態。(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隨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札記

札記也叫札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札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適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採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採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產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於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於科學研究的范疇。

歸納小結: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柒』 哪裡能下載到博登海默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的讀書筆記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
片面深刻與全面平庸:我們需要什麼?

在「片面的深刻」這一話語獲得頗為廣泛認同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區別具體的語境來看待它。在學術研究領域,相對於平庸的全面而言,深刻的片面確實為人類的思想史作出了貢獻,在無數次的批判中仍然得以流芳百世。而在法治建設的過程中,則應另當別論。

比如,自然法學派所宣揚的 「不言而喻」的權利、平等、正義、自由確實激動人心,可過分強調「惡法非法」會損害法律權威、導致法律的不穩定性;而實證法學派主張法律與道德應當分離,但是在立法和司法時又不得不考慮道德的因素。把二者綜合起來,則可能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

又如,歷史法學派薩維尼認為,法律既不是專斷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設計的產物,而是緩慢、漸進、有機發展的結果。這種觀點對於立法要重視本國國情、歷史傳統當然有所助益,而不至於讓強烈的法律變革導致事實與規范之間的割裂從而損害法律權威。但是,立法不能一味消極的被動,通過相似傳統的法律移植對於法治進程來說無疑也具有積極意義。

『捌』 多次閱讀同一本書是何種體驗

第一次閱讀時,覺得這本書泛泛而談,沒什麼值得深思的。第三次閱讀的時候,會覺得受益匪淺。

熱點內容
保護水資源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6 06:12:31 瀏覽:303
武大國際經濟法研究生 發布:2025-01-16 06:00:44 瀏覽:559
國家和經濟法的關系 發布:2025-01-16 05:57:13 瀏覽:423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