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法學論文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第二條、第三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務是通過行使職權,預防、制止和懲治妨礙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審判秩序,保障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近年來,由於審判任務日益繁重,司法警察現有警力已不能適應審判工作的需要。探索改革現行的司法警察管理體制,充實警力已成為當務之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現行法警管理制度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新法警「進口」不暢,老法警「出口」不通。
從目前的政策看,已暫停從社會和機關內部招考法警。從法警工作特點看,35歲以後,一般就難以適應法警工作(法警領導幹部和少量骨幹除外),需要轉崗。但由於審判崗位要求高,後勤崗位有限,且要精簡,故難以安排。一般情況下,干法警工作干至年老,干至退休。
(二)年齡偏大,隊伍老化的狀況日趨嚴重。
從年齡結構看,一些法院法警平均年齡在35歲以上,年齡偏大,難以適應法警工作對抗性、靈活性和機動性較強的工作特點,影響戰鬥力和工作效率。
(三)職數滿待遇差,缺乏激勵機制。
法警的職級晉升與行政幹部一樣,按法院總人數確定比例。絕大多數法院科級非領導職數已基本占滿,部分法院甚至超職數,難以晉升。許多40歲左右的法警還是科員級,與審判人員相比,缺乏激勵機制,待遇較差,影響隊伍的積極性。
(四)警力不足,難以適應審判工作需要。
按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按法院總人數的12%配備法警,法警押解人犯按2:1押解。事實上一些法院法警的人數沒有達到此要求,難以適應審判工作的需要。
二、司法法警實行聘任制是解決警力不足的主要辦法
(一)關於聘任制的依據和原則
法警實行聘任制改革的依據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中關於「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試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順司法警察的進出渠道」的要求。實施此項改革,應當遵循的原則是:
1、擇優原則
要通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改革措施,選擇優秀人員充實法警隊伍。
2、「進出口」暢通原則
法警隊伍必須年輕化、專業化,保持進出口暢通,充滿生機和活力。
3、專業法警與聘任法警相結合原則
從法警工作的特殊性、穩定性、專業性的角度出發,應保留法警隊伍中的領導幹部和主要骨幹力量,不能全員聘任。
(二)關於聘任製法警的基本來源
根據司法警察工作性質和特點的要求,為保證聘任人員具有較高質量,從應屆高等院校畢業生、軍隊和武警退役軍人中聘用。同等條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畢業生及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優先聘用。
(三)關於聘任法警工作應參照的主要內容
1、基本條件: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遵紀守法,作風正派,品行端正,沒有受過黨、政紀處分,志願從事法警工作;
(3)年齡在25周歲以下;
(4)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學歷;
(5)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雙眼裸視為1.0以上,無殘疾。
2、主要職責:
(1)警衛法庭,維護審判秩序;
(2)值庭時負責傳帶證人、鑒定人,傳遞證據材料;
(3)送達法律文書;
(4)執行傳喚、拘傳、拘留;
(5)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和罪犯;
(6)參與訴訟保全和生效裁判的強制執行活動;
(7)其他相關工作任務。
3、任職要求:
(1)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忠於職守,履行職責,公正廉潔,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謀取私利;
(2)努力學習政治、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
(3)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科學手段,拓展知識面,加強個人修養;
(4)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具備良好的工作作風,一切行動聽指揮,機智靈活,勇敢果斷;
(5)認真遵守法院的各項紀律和規章制度,嚴格保守審判工作秘密;
(6)堅持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隱瞞或歪曲事實真相,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
(7)儀表端莊,禮貌待人,維護法院形象;
(8)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因私外出不得著法警制服。
4、聘任
聘任制司法警察聘任期為三年,年齡達到35歲一般不再續聘。
聘用程序是:
(1)各法院根據審判活動開展情況、發展趨勢提出當年需求額。數量不超過各法院法警編制總數的70%;
(2)市高院對擬聘用人員統一進行考試和心理測試;
(3)由聘用法院進行面試、政審、體能測試和體檢,符合條件者,擇優聘用為法警。
(4)市高級法院組織各法院與與被聘用人員簽訂勞務合同。
(5)聘用司法警察必須經高級法院司法警察總隊,依照《人民法院訓練大綱》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
5、解聘
除聘任合同期滿解聘外,凡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可即時解聘。
(1)不能正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能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職責,沒有正當理由未完成任務的;
(2)政治、業務素質較差,難以勝任本職工作的;
(3)工作責任心不強,在工作中出現嚴重失誤的;
(4)沒有上進心,不努力學習政治、業務和科學文化知識,工作沒有主動性,消極怠工,不服從管理的;
(5)執行任務時不聽從指揮,頂撞領導,冒險蠻干使工作造成被動的;
(6)鬧無原則糾紛,打架、罵人情節嚴重的;
(7)工作時間和執行任務中酗酒的;
(8)有其他不適合法警工作和違法違紀行為的。
有下列行為解聘後,視情節追究責任:
(1)刑訊逼供或者體罰虐待人犯;
(2)非法剝奪、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體;
(3)敲詐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賄賂;
(4)工作中毆打他人或唆使他人打人;
(5)玩忽職守,不履行法定義務。
三、對聘用法警的管理及要求
(一)法院對聘任制司法警察有工作上的指揮權、使用權和管理權並實施考核;
(二)由高級法院根據各法院需要情況將聘用法警編入各法院法警隊,執行法警任務,履行法警職責。但聘用人員不得擔任法警隊的領導職務;
(三)聘用制司法警察參加法院黨、團組織活動;
(四)聘用製法警的警服由高級法院按規定配發,執行公務時必須著裝。
(五)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的有關規定,對聘用司法警察評定警銜。
(六)聘用製法警的工資福待遇,按照國家公務員的職級序列和警銜補貼的有關規定,享受相應的工資待遇。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包括養老、醫療、失業。
(七)聘用製法警因公致殘或犧牲的,人民法院參照有關規定辦理評殘和撫恤。
⑵ 我是警校學法律專業的 畢業論文和社會實踐報告怎麼寫 最好是現成的
七月流火,伴著此起彼伏的蟬鳴和萬里無雲的明凈藍天,我度過了人生中第一個充滿著溫馨和關愛,洋溢著熱情與愛心的富有意義的暑假。「艱辛如人生,實踐長才幹」,作為大學生,我們最終要走入社會,融入社會。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我明白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通過參加這次實踐活動,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和認識。自從走進了大學,就業問題就似乎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成了說不完的話題。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報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還在校園裡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真正走入社會,能夠適應國內外的經濟形勢的變化,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於是我覺得在這個暑假來到法院實習進行我人生的第一次社會實踐.。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系,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范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⑶ 如何維護公安機關的執法權威!!!畢業論文 急求···
下文供參考,只要自己加一個標題,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就可以了。以說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寧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民警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然而近年來,以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己任的人民警察自身權益卻受到諸多不法侵害,民警的執法權威受到嚴峻挑戰。這一突出問題,嚴重挫傷了民警的工作熱情,削弱了
維護民警執法權威之我見
XX縣公安局 紀委 蔡新恆
一直以來,「鐵肩擔道義、熱血鑄警魂」是人民警察的真實寫照。據資料反映,建國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有近兩萬多名民警以身殉職,二十餘萬民警光榮負傷,平均每天有一名民警犧牲,平均每天有十名民警負傷。可以說為了維護社會的安寧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民警付出了鮮血和生命的代價。然而近年來,以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為己任的人民警察自身權益卻受到諸多不法侵害,民警的執法權威受到嚴峻挑戰。這一突出問題,嚴重挫傷了民警的工作熱情,削弱了公安機關的執法權威,也制約了公安機關的健康發展。筆者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公安民警,對此感受頗深,有幸借理論交流之平台,不揣拙筆對此問題作以淺析。
一、當前民警執法現狀
近年來,民警在依法執行警務活動被圍攻、謾罵、毆打、誣陷等新聞屢見報端。一些不法分子為逃避處罰、規避責任,不惜以糾纏、謾罵、毆打等方式干擾、阻礙民警正常執法,更有甚者,在未達到目的後竟然採取惡意投訴、告黑狀等形式報復、打擊民警。XX縣為例,近年來,我局紀檢、信訪、督察等部門在受理來信來訪的投訴中,其中查證屬實的只佔投訴總量的63%。同時,社會上一些居心叵測、曾經受過公安機關依法打擊、對警察懷有敵意的人,利用民警在公共場所執行警務活動時,煽動被執行警務群眾侮辱、謾罵甚至毆打人民警察。由於我們的民警身著警服加之各種規章制度的約束,對此只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近期,我局在處置一起群體性事件中,一些不法分子借機起鬨、毆打執法民警,導致我局多名民警被打傷或抓傷,連執法民警的衣服也被不法分子撕破,在社會上造成很壞的影響。這些侵權行為不僅給民警的心理、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也大大挫傷了民警的工作熱情,同時也嚴重干擾了公安機關的正常執法活動,削弱了人民警察的執法權威,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諸上事實證明,維護民警的合法權益,保證民警的執法權威,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二、襲警案件多發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負面影響較多,少數當事群眾法制觀念淡薄。公安機關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部門,經常處在調處各類社會矛盾和不安定因素的前沿,一些群眾很容易將不滿情緒轉移到民警身上。特別是少數地方政府在工作中遇到了阻力,時常要求公安機關處理一些非警務活動,公安機關受「條塊」領導機制的約束,不得已而為之,因此,更加容易引起群眾的對立和反感,把抗拒、阻礙民警執法作為宣洩情緒、發泄不滿的一種途徑。個別群眾對暴力阻礙民警執行公務的違法性認識不足,認為對民警罵兩句、打兩下「算不了什麼」;有的群眾本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趁機起鬨。
(二)法律對民警依法執行公務的保障制度不健全。在人民警察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中,只對嚴重侵害公安民警人身安全行為作出了處罰規定。對一般的揪打民警,撕壞民警衣服、警銜標志,辱罵、唾吐、侮辱民警,誣告、誣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進行處罰,對不法分子起不到威懾作用。
(三)個別民警自身素質不高,處置突發事件能力不足。一是少數民警執法不規范、不文明容易引起群眾反感,導致矛盾激化,產生抵觸情緒和行為。有的民警不善於化解矛盾,往往以硬碰硬,遇到群眾情緒激動時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導致矛盾愈演愈烈。二是一些民警思想麻痹、自我保護意識差,對執勤中潛在的危險預測不到或估計不足。有的執勤行為不規范,對規定的巡邏、盤查、搜查和訊問時的操作程序沒有認真落實,給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機。三是平時疏於訓練,在執行公務中不能熟練運用有關技能,採取果斷措施制服違法犯罪嫌疑人,遇到危險時缺乏自我防護能力;四是證據意識不強,在襲警案(事)件發生後,不注意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給案件查處工作帶來難度。
三、襲警案件的治理對策
從表面上看襲警案件侵害的是民警個人,但實質上侵害活動直指國家法律,是對國家執法權威的公然挑釁。公安機關必須採取扎實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這種不法行為的蔓延滋長勢頭。
(一)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為民警執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各級公安機關要積極採取措施,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宣傳載體,加大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宣傳公安民警依法執行公務是受法律保護的,引導群眾積極配合支持民警的執法活動,從輿論上為公安民警創造良好的執法環境。要有選擇地對查處侵害民警執法權益的典型案例進行宣傳,教育群眾,喚醒廣大民眾的法制意識。要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的警民公共關系建設,樹立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良好社會形象,打牢公安民警的群眾基礎。
(二)加大打擊處理力度,維護民警的合法權益。一是對襲擊民警、侵害民警執法權益的各類現行案(事)件,要加大查處力度,堅決打擊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對一般參與和輕微違法者,要加強教育;二是對觸犯刑律的,要依照法律程序追究其刑事責任;對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妨礙執行公務行為,要在對不法侵害人依法進行處罰的同時,責令其賠償民警必要的損失和醫療費用,並在一定范圍內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三是對民警執法和執行公務後受到的不實舉報和投訴,要在認真調查核實的基礎上,隨時澄清事實,消除群眾的誤解和民警的心理壓力。對屬於惡意誣告並對民警名譽造成嚴重損害的,要通過法律渠道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為受害民警討回公道。
(三)加大業務技能培訓力度,提高民警的處警能力。進一步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觀念,在工作中堅持嚴格依法辦事,既要勇於公正、嚴格執法,又要善於講究工作藝術,文明執法。同時大力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和崗位技能訓練,不斷增強民警的防衛意識、執法水平和實戰技能,不斷提高民警的現場處置能力和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使他們在執行警務的過程中盡量減少與群眾的「磨擦系數」。
(四)健全警務保障機制,確保民警在警務活動中有的放矢。公安機關在依法履行服務人民、打擊犯罪這一職責的基礎上,要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建立健全警務保障機制。所謂警務保障,就是確保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有效地履行職責所必需的各種保障。一是法律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不受非法干擾;對拒絕、妨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要追究法律責任。各級公安機關要在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摸索、健全一套便於操作的民警維權辦法。成立在公安機關黨委領導下的維護公安民警合法權益協會或人民警察權益保障協會,並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保證民警在受到不法侵害時,苦有地方訴,冤有地方伸。二是物質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各級政府要在經費、裝備、科技等方面給予保障。要加強一線執勤民警的裝備建設,為一線實戰單位和一線執法民警配備防彈衣、防暴頭盔、警棍等防護設施,為民警執法活動提供安全保障。三是生活保障。各級政府切實落實上級對人民警察工資標准「高於地方,略低於軍隊」的規定,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保險、福利以及撫恤優撫制度。切實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發生。
(五)提倡民警用法維權。據上海晚報報道:XX市三名治安民警在執行公務中受到一醉漢的不法傷害,為維護正當執法權益,三民警把醉漢告上了法庭。我們在為這三名民警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叫好的同時,不禁要問其他民警為何不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我國《人民警察法》第一章第五條規定: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受法律保護;第五章第三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公然侮辱正在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我們應大力提倡公安民警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正當權益。一是在維護民警合法權益的同時,可以推動民警學習法律、法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民警日常執法的合理性;二是打擊無視法律、法規公然侮辱和傷害民警的犯罪人員的同時,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和震懾力,減少侮辱和傷害民警事(案)件的發生;三是可以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制意識,維護警察的個人尊嚴和社會地位,促進群眾主動配合民警的執法活動,強化警民關系。為了社會的安定,希望少看到一些侮辱和傷害警察事件的發生。為了保護警察的合法權益,希望更多的警察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⑷ 人民警察執法的監督的論文怎麼寫
隨著法治社會構建的一步步深入,對執法環節的關注也日漸增多,執法過程的好壞是法制建設的體現,執法水平的高低,質量的好壞,凸現了我國法治的建設程度及文明程度。警察是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社會穩定的專門力量,又是執法的主體之一,警察執法是現階段我國執法的重要內容。現階段的警察執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距離法治的目標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存在較多問題,如濫用職權,粗暴執法等,這些問題是制約我國法制建設的瓶頸,解決這些問題,對於我國法治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 當前警察執法存在的問題 (一)執法理念,指導思想錯誤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然而在部分警察身上,一些不合時宜的傳統執法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特別是法治意識和人權保障意識沒有很好確立,在執法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具體表現在:1 不重視理論學習及「以人為本,人性化」執法理念的培養,表現在現實中,理論修養不深,法律知識匱乏,執法方式簡單,粗暴,接待群眾缺乏耐心等。2 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人民警察法》第六條規定了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的十四項法定職責,在現實中一些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沒有很好的履行這些職責,這在當前一些基層公安機關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首先是不及時處理群眾的報警,不及時立案及調查,其次是對群眾保護人身,財產權利的求助,不理不睬或拒絕履行,再就是對公民依法申領證件,執照,故意刁難,無故拖延等。比如辦理傷害案件,一些派出所接到報案後,不管案件大小,先叫治保會或協警處理,而這些人無專業警察素質,往往延誤時機,最終導致加害人逃避制裁,受害人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 (二)違反法定程序辦案 1 執法主體不合法:在基層派出所,協警,保安參與辦案,製作筆錄,有的派出所,甚至讓見習生參與辦案,筆者暑期在派出所見習時,就「有幸」單獨進行訊問並製作筆錄。2 違反地域管轄,部門管轄規定執法辦案,如派出所跨轄區查賭,抓嫖,派出所上路查處交通違章行為等3 違反程序辦案,在基層派出所,先調查後立案,先處罰後裁決等執法現象大量存在,當場處罰不出示證件,處罰決定書不及時送達等問題也時有發生4 超越職權審批,如派出所所長審批刑事案件。 (三)濫用職權 1.濫用罰沒權:表現最明顯的就是自由裁量權的濫用,同類案件違法情節相似,罰款數額卻相差懸殊,原因在於當事人態度的好壞或有無重要「關系」。其次是亂罰款現象大量存在,在辦理賭博、賣淫嫖娼等案件中,以罰代刑、以罰代教的現象還很多。2.濫用強制性措施:首先適用強制性措施的隨意性大。比如對嫌疑對象的強制傳喚,超過24小時還進行非法關押。其次隨意扣押處置涉案財物,如不按規定審批登記後就扣押,久不處置等。 (四)粗暴執法的存在 1.辦案中的變相體罰,刑詢逼供仍然存在。2.對待來訪群眾不耐煩,不願意接待。如派出所民警對某個屢次上訪的群眾「討厭」之至,以致於該人每次來派出所都沒有民警接待。3.處理治安糾紛案件,多採用強制手段,不重視引導及思想教育。這種現象是導致警民關系不和諧的主要原因。筆者粗略統計,大部分公民對警察粗暴的形象不滿,希望有所改善。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不完備,不適應,法規不統一等客觀原因,又有部分民警綜合素質不高,執法觀念保守、落後等主觀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正確的執法理念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經濟、政治不斷發展,但一部分警察並沒有樹立相應的執法理念,指導思想,最根本的表現是指導思想偏差,執法觀念不適應,1.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意識,沒有很好確立、表現為執法手段的簡單、粗暴,以及違悖法治精神,前期吵的沸沸揚揚的「杜寶良違法現象」中執法部門就違背了人性化的執法理念,使執法本應有的教育、警示及制裁三種功能,只剩下了制裁的功能。達不到警示教育的目的,顯然違背了法治精神,也造成了公安機關相當尷尬的局面。2.缺乏法制理念與執法為民的理念,以 言代法,以權代法,唯長官意志和權力執法,這是目前執法中最大的問題,也是產生一系列執法問題的根源。 (二)警察整體素質不高,隊伍不規范 有一調查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警察隊伍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總數的52.3%,這較之上世紀90年代的3.9%,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調查結果又表明,57.3%的高學歷警察,多在辦公室,在基層的很少,目前我國警察的整體素質狀況令人擔憂。1.部分民警缺乏應有的法律業務知識,導致業務不精,對新形勢下執法辦案的要求不了解,導致粗暴執法,違法辦案,比如這幾年,從地方和部隊轉業軍人中錄用的新民警,只進行了短期的培訓,沒有系統地學習法律業務知識,不能適應崗位執法的要求,2.一些民警職業道德水平不高,缺乏應有的工作責任心,一方面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嚴重,比如對沒有經濟利益的案件能推則推,而對有經濟利益的案件的案件則爭著辦理,借辦案之機,吃拿卡要,有的甚至索賄受賄、貪贓枉法,筆者在基層實習時就發現,對打架糾紛等治安案件,民警互相推諉,不願辦理,而很多民警卻忙於辦理抓嫖、抓賭案件,個中緣由,我們大家都很清楚?抓嫖抓賭案件油水「多」,而打架、吵架等糾紛案件則既「浪費」時間,又無油水可撈。 (三)公安管理體制存在弊端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進,現行的公安管理體制弊端日益顯現,人事管理體制、財政保障體制,執法監督體制都不能適應當前的執法活動,表現在:1.人事管理體制不適應,目前,公安機關列入地有政府機構編制序列,實行公務員人事管理;地方組織人事部門的制約,內部人事管理,缺乏自主權,2.財政保障機制不適應,現行公安辦案經費重要靠財政拔款,這取決於地方經濟發展水平,財政狀況及有關領導的重視程度,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公安經費,難以達到基本保障,資料顯示,發展中國家維護治安的經費占財政收入的9.9%,我國僅佔2.8%,是少數低經費國家之一。因而產生某些「創收」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如警察與妓女聯手罰款創收,以罰代刑,以錢代罰等,並且經費過低,嚴重影響了警察執法能力和質量的提高,在執法過程中發生的某些徇私枉法、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瀆職違法等直接、間接侵犯人權的行為,與之有密切關系,3.執法監督體制不力,(1)監督與被監督意識薄弱,表現在:一方面將權力與監督對立起來,另一方面主要是對執法監督畏難,部分民警認為監督就是干擾辦案,監督就是故意找茬,對監督持抵觸心理。(2)有關監督的制度不健全。《人民警察法》第六章專門對執法監督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規定,但太過原則,《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同樣存在上述問題,太過原則、僵化,沒有考慮到變化的現實。(3)監督的視野不夠寬敞,只強調了內部監督,而外部監督往往流於形式,群眾監督渠道不暢。 (四)公安法規的不統一,不完善 這主要表現為立法滯後、法律法規不完善,我國現行法律不完備,尤其是相關行政處罰方面沒有統一的程序法,多而是分散於各實體法律法規中,如公安機關常用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剛頒布尚未實施行的《治安處罰法》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不配套,常發生矛盾,互相抵觸,如對賣淫嫖娼的處罰規定中就出現罰則相同,量罰尺度不同,這些給民警執法帶來了困難。其次法律還存在「空白地帶」,比如對取得證據的法律程序方面,我國刑訴法沒有禁止以非法取得的證據可以作為定案的證據,在法律上為警察以刑訊逼供取證留下了漏洞,雖然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釋規定各級人民法院判決案件時,不得採取非法取得的證據為證據,但這對於警察的行為並沒有直接的強制性約束力,因為警察屬於行政機關而非司法機關,此外,我國對刑訊逼供的法律規定又太過原則,缺乏可操作性,導致了在現階段警察執法辦案時,存在大量的刑訊逼供現象。 三、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樹立以人為本,人性化的執法理念 1.確立良好的法治意識,人權保障意識,在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要使民警執法的思想和理念跟得上我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步伐,就必須確立良好的法治意識和人權保障意識,首先是在處理法律與權力的關繫上,摒棄以往根深蒂固的權力至上思想,改變部分民警習慣按領導意志辦事的陋習,重視法律的要求,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實從保障人權、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出發來執法,杜絕取權合法,以權代法的現象,其次是對執法的認識程度上,要認識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才是執法的最終目的,那些漠視公民權利,認為只要是打擊犯罪,就可以不顧違法嫌疑人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為了穩定大局,侵犯一些人的權利也在所難免的想法和行為都是錯誤的,要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樹立執法為民的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執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公安執法工作的最高標准。 2.建設和諧的警民關系,牢記執法為民,人民群眾是公安執法工作的基礎,而人民警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群眾是公安工作的基礎,和諧的警民關系對於公安工作的開展具重要意義,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民主法治建設的要求,和諧的警工關系,要求人民警察嚴格執法,熱情服務群眾,警民間形成一種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良性的互動,有利於執法工作的改善。 (二)加強教育培訓,全面提高警察素質 1.應通過修改國家公務員條例和有關警察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規的內容,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警察的考試、錄用、培訓、考核、獎懲等管理制度,使我國警察的包括文化水平道德素養,法律知識,人權知識等在內的整體素質及以明顯提高。 2.突出警察法律業務素質的培養提高,這是確保公安執法質量的核心問題,也是目前影響執法質量的主要問題,提高警察的法律,業務素質,關鍵是加強民警對執法相關法律的學習及對業務知識的熟練掌握,中央政法委剛出台了規范警察執法行為專項整改活動及開展培訓考核工作的意見,意見規定:對重點崗位的執法警察要定期考核,以作為評定警察執法資格的重要依據,培訓考核的重要內容是警察工作的基本法律,執法程序和工作規范,培訓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執法資格,調離執法崗位,筆者認為此舉甚好,一方面提高了執法民警的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從心理上使執法民警重視法律業務素質的提高。從而有行於民警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建立規范統一的警察法規體系 要使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各項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全國納入法制化軌道,公安立法就要從實際出發,遵循立法之規定,並貫徹公開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則,統一規范,這樣對執法工作的開展進行亦有現實意義。1.從實際出發,進一步完善從刑訴法到警察辦案具體規定的各項程序,嚴格規范警察及公安機關的行政行為,切實防止警察濫用職權,侵犯人權。 2.對不同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法規間有沖突,不協調的條款進行修改,進一步明晰職責許可權。 3.統一公安機關處罰方面的法律,新出台的《治安處罰法》還存在很多問題,與《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還存在矛盾規定,多頭執法等規定,應進一步統一相關規定,以明確其職責,節約警力,並「減負」於民。 (四)推進警察體制改革 1.首先是建立:條塊結合,以條為主,特殊情況下公安內部垂直領導的領導管理體制,撤消重復建設的公安派出機構,整合統一,將組織人事業務統一領導,最大限度的發揮公安機關整體作戰效能,減少其他地方部門的干擾,減少非警務活動,比如,依據地方(轄區)治安狀況設立公安派出所,而不是「一刀切」,原則性的凡地方都要設立派出所,確立能夠合並的就要整合,依據實際情況建立警署,既有利於節約警力,又有利於改善縣級公安機關經費保障。其次建立符合公安職業特點的人民警察職務序列,在國家公務員序列中單列出來,同時優化重新整合警力資源,最大限度地將警力沉列到一線,實行小機關,大基層,切實解決頭重腳輕、機關化嚴重的問題及職能交叉,人浮於事問題,警力的配置,從實際出發。 2.改變由地方政府提供維護治安經費的機制 (1)逐步提高維護治安經費,占國家財政收入的比重。(2)改由中央統一從國家財政中撥款,充分保證警察維護治安所需的經費和設備。 3.深化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過程監督,提高執法質量,強化執法監督,要做到個延伸,遵循「廣泛監督、深入現場、內外聯支、超前控制」的原則:實現監督工作的主動性、前瞻性、深層性。(1)由事處置向事前預防延伸,一方面加強監督部門的信息保障,加強信息交流、協作,建立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另一方面隨警察執法的過程,同步監督,隨程式控制制。(2)監督工作由監督執法查糾向服務保障延伸,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監督機關要反饋信息,輔助決策,二是保護執法,加強執法者的心理疏導,這樣做,一方面加強了監督工作的力度,另一方面又使監督工作由被動到主動,既改變了監督工作的被動局面,又有利於執法決策的完善。 警察執法的改善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公安體制的改革也需不斷推進、完善和鞏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我們建設法治和諧社會的宏大目標。
⑸ 請問有什麼關於法學的論文題目
1 當前我國戶籍制度改革問題探討
2 公安人口管理的作用研究
3 戶籍制度改革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問題研究
4 改革戶口遷移制度的探索
5 農村戶口管理的現狀與改進方法
6 信息時代的公安人口管理工作
7 暫住人口管理工作現狀與對策
8 城市出租房屋管理現狀、問題和對策
9 淺談暫住人口的特點與管理
10 流動人口犯罪的調查與思考
11 人戶分離人口的現狀與對策
12 如何對工作對象進行動態化管理
13 居民身份證法實施與身份證管理
14 人口信息網路化管理的優勢和作用
15 新時期重點人口管理的對策與方法
16 涉外警務執法特徵初探
17 涉外刑事案件特殊處置程序的設定與適用研究
18 當前反偷渡工作現狀及對策研究
19 外國人居留管理措施的健全與完善
20 當前國際警務合作的發展趨勢
21.新階段鄉村治安韌性治理的路徑分析
22.基於新浪微博的「飯圈社群」治安風險探析
23.違反治安管理的動物放生行為處罰探析
24.治安管理處罰獨立證據規則的審視與構建
25.鐵路重點部位治安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建構
26.簡論治安權的分化——基於管理學理論視角的探析
27.人工智慧治安風險及其防控研究
28.互聯網背景下網約車治安風險防控策略
29.海事無證駕駛與公安無證駕駛法律競合問題探討
30.XX高校治安管理策略研究
31.法庭毆打訴訟參與人的管轄權探討
32.治安調解的現實困境與機制優化
33.警用無人機應用的功能審視與風險規制
34.零包販毒刑法規制的適用困境及其路徑優化
35.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范解讀與應用
36.警察酌情決定權和中國的恢復性司法——基於XX基層警察分析
37.派出所民警防範執法風險的四個要點
38.智慧安防小區管控系統架構探討
39.基於大數據技術的公路涉毒防控體系的設計研究
40.新時代中國社會治理法治化的理論創新
41 公安機關在治安管理工作中與工商、文化、出版等部門協作機制研究
42 試論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安全檢查研究
43 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研究
44 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的法制化建設
45 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中警察責、權的賦予和行使
46 構建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打防控一體化研究
47 構建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績效評估體系的研究
48 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管理中治安防範與打擊研究
49 行業組織,協會在特種行業和場所治安管理中的角色、作用和發展趨勢
50 試論行業組織、協會與公安機關治安管理的關系
51 試論特種行業和娛樂服務場所治安管理中備案登記制度的重要性
52 取消審批後公安機關如何對娛樂場所進行治安管理
53 當前娛樂服務場所存在的主要治安問題及對策
54 新形勢下公安機關如何進行特種行業管理55 從政府管制理論看加強對部分重點行業、場所治安管理的必要性
56 重點行業、場所治安管理方式變革的理論與實踐
57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程序研究58 公安行政案件處置與一般行政案件處置的差異
59 公安機關依法辦理治安案件的意義
60 公安機關依法辦理治安案件的基本原則
61.治安治理政策的科學化
62.疫情防控背景下廣州犯罪形勢變化及治理對策
63.基於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高鐵客運站治安風險評估——以中部地區某站為例
64.試論公安院校應急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優化進路
65.我國社會治安防控工作思路的發展演進歷程探析
66.加強治安管理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及策略研究
67.治安管理處罰的現實困境與制度反思
68.社區治安風險多主體關聯分析及預警方法研究
69.中國自貿區警務問題審視及其機制創新
70.警用無人機在大型活動安保中的實戰運用
71.從「治安秩序」回到「治安」對治安概念再理解
72.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的實務反思與探討
73.疫情期間醫院治安和消防管理工作淺談
74.基層治安治理現代化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樣本
75.論民國時期江西水上警察的沿革及其職能
76.城中村社區互動式治安治理研究
77.犯罪恐懼的解釋模型與指標體系探究
78.加強企業內部維穩和保衛綜合治理工作的對策分析
79.社區安全感知與居民幸福感研究
80.新中國治安學學科專業發展概述
81.斯洛特的移情理論及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
82.合同糾紛類警情處置
83.新形勢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探析
84.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的樂山實踐與探索
85.治安管理處罰的社會效應評析及完善
86.關於方艙醫院安全防控的工作思考
87.治安管理案件中當事人自行和解適用條件研究
88.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治安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
89.XX廣電社會治安視頻監控信息化解決方案研究
90.精神障礙患者強制醫療與治安防控銜接的思考
91 公安亂罰款的危害及整治對策
92 當前特種行業中存在的主要治安問題及原因
93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頒布實施對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影響
94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
95 《治安管理處罰法》質疑
96 行政復議前置程序的取消,對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影響
97 試論《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對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指導意義
98 罰款執行難對策研究
99.當前涉藏治安案件查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00.治安學本科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以XX警察學院為例
101.治安調解與治安和解在家暴案件中的適用問題探析
102.治安文化的研究取向及特徵
103.公安院校治安學實訓中心建設困境與發展進路——以XX警察學院為例
104.科學構建治安學專業課程體系之理性思考
105.治安學基礎理論若乾重大問題研究進展
106 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治安基層基礎工作
107 談社區民警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
108 淺談社區警務工作的由來和發展
109 適應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加強社區警務工作
110 談社區警務工作的由來和發展
111 淺談社區民警必備的基本能力
112 談談國外社區警務工作的發展概況
113 談談社區民警做好群眾工作的意義和方法
114 貫徹公安部「基層基礎建設年」精神,加強社區警務工作
115 社區民警如何做好社區的安全防範工作
116 談農村如何開展群防群治工作
117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群防群治
118 談公安派出所對公共娛樂場所的管理
119 當前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原因及治理對策
120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危險物品管理工作
121 從當前持槍犯罪案件上升的發展趨勢來看,如何進一步加強槍支管理的必要性
122 如何進一步加強對邊遠地區危險物品管理力度
123 取消審批後公安機關如何對管制刀具進行治安管理
124 對從事危險物品生產、保管等重點崗位從業人員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研究
125 探討新形勢下基層派出所開展對危險物品的管理的有效途徑
126 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對劇毒化學物品的管理力度
127 從爆炸犯罪趨勢,探討公安機關如何加強對民用爆炸物品的管理力度
128 如何進一步應對突發危險物品事件發生的緊急應對機制的建立
129 探討公安機關當前如何加強對放射性物品管理的有效途徑
134 新時期公安機關如何發揮在內保工作中的職能作用
135 淺議內保工作中「單位負責」的現實意義
136 新時期高校保衛工作特點及基本對策
137 新時期企業保衛工作問題及基本對策
138 淺議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
139 淺議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的培養
140 大學生違法犯罪成因及其基本對策
141 淺談新時期如何發揮內保工作的積極作用
143 要害保衛特點及其對策
144 從事故發生的基本原理談治安災害事故的預防途徑
145 淺議內部群體性治安事件的預防和處置
146 如何有效預防治安災害事故發生的對策研究
147 群體性治安事件現場處置對策
149 加強危險物品管理,防止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150 加強鑄刻字業治安管理,依法打擊文憑證件制假販假行為
⑹ 公安機關依法處置群體事件的對策思考論文
所謂群體性突發事件,就是指突然發生的,由多人參與,以滿足某種需要為目的,使用擴大事態、加劇沖突、濫施暴力等手段,擾亂、破壞或直接威脅社會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應予立即處置的群體性事件。以下是今天我就為大家精心准備的:公安機關依法處置群體事件的對策思考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公安機關依法處置群體事件的對策思考全文如下:
一、從一個典型案例談起
(一)案例
2008年6月28日,貴州省甕安縣發生的“6、28”群體性事件,原本就是一起普通的少女溺水死亡事件,因為公安機關的死亡鑒定結果得不到家屬認可,加之被別有用心的人員煽動利用,甚至黑惡勢力人員直接插手參與,演變為公然向黨和政府挑釁的對當地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打砸搶燒的嚴重群體性事件。造成縣委大樓被燒毀,縣辦公大樓104間辦公室被燒毀,縣公安局辦公大樓47間辦公室、4間門面被燒毀,刑偵大樓14間辦公室被砸壞,縣公安局戶政中心檔案資料全部被毀,42台交通工具被毀,被搶走辦公電腦數十台,150餘人不同程度受傷的嚴重損失。如今,該事件已平息,相關責任人也依法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反思 甕安“6、28”群體性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安機關在處置過程中處置方式的欠妥當,也是致使謠言越來越多,最終被一些黑惡勢力利用,一發而不可收拾,釀成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引發案情發展的原因分析
上述案例中由於未能盡快將信息公開,充分滿足民眾的知情權,致使民間關於“當地政府部門縱容包庇、銷毀證據”等流言才能夠在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惡意傳播之下迅速升溫,從而點燃本就失去理性的情緒。但凡流言,都是見光死的。決策過程、執行過程的不透明引發的謠言必然導致胡亂的揣測和極度的不信任,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溝通機制,不僅加大群體性事件的處置難度,更容易引發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本來對於公民的非正常死亡案件,老百姓最擔心的就是恃強凌弱、草菅人命。因此,公安機關在處置此類案件時,不能一律以保密為名對民眾封鎖消息。盡管在偵查階段,公安機關並沒有告知受害人家屬進展情況及解釋相關誤解的義務,但從社會穩定和保障公民權利的角度看,這種及時誠懇的溝通會打消老百姓的疑慮和擔心,消除不安定因素的隱患。社會的負面情緒會及時得到釋放,揣測會及時得到合理解釋,流言也會不攻自破。
另外,貴州“甕安事件”中,民眾質疑當地警方與事件有內在關聯,警方未能及時做出回應,也沒有讓相關人員迴避,而進一步加深了民眾的質疑情緒。公安機關在事件的處置中,程序上既要合法,也要合情、合理,用程序正義避免民眾的質疑,從而增強處置結果的正當性和權威性。對於引發民眾質疑的鑒定程序這一關鍵環節,是否允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對鑒定過程進行現場見證,是否能夠尊重受害人家屬的要求“補充鑒定”或“重新鑒定”的訴求,則將直接決定鑒定結果的可接受度。“甕安事件”發生後,對死者的屍體進行了第三次鑒定,同時也允許家人在場、部分群眾現場見證,如果這一事後的鑒定處理方式能夠提前一些也許謠言也就不攻自破,這一惡性群體性事件也就不會發生了。
這個事件的發生,究其原因本文認為有兩點:一是有關部門在事件萌發階段,不負責任,推諉扯皮,甚至不適當地採取壓服的強硬手段,把小事變成大事。二是政府和公安機關在事件發生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假若對事情有足夠的敏感度,收集相關信息,把事情解決在萌芽狀態,決不會出現這么嚴重的後果。同時每逢事件發生,當地政府往往一個強烈的慣性傾向,就是立即封鎖消息,不許消息外傳,這樣也會引起當地群眾的強烈反感,從而激化矛盾,引發群體性事件。
縱觀整個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如果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時時把握住民法、民生、民權這條線,也許這種帶有偶發因素的群體性事件就會減少許多。
總之,群體性事件作為公共安全危機之一,從社會學角度說是一種社會秩序維護;從法學的角度說是一種權益保障;從行政學的角度說是一種國家職能。正因為如此,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中評論道:“安全是市民社會的最高社會概念,是警察的概念;按照這個概念,整個社會的存在都只是為了保證它的每個成員人身、權利和財產不受侵犯。”
二、從上述案例看公安機關依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問題分析
上述案例中,貴州甕安縣民眾圍攻縣政府和公安機關的群體性事件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在群體性事件發生後,對於所收集的情報信息,大部分公安機關的情報部門並沒有綜合整理,分析群體性事件的性質、特徵、規模等,不能為公安機關和黨政部門做出有效的決策和制定行動計劃提供可靠依據。有效的情報信息對公安機關的工作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主要表現在:能夠有效判斷群體性事件的性質,詳細了解所發生的事件到底是政治性群體性事件還是非政拍性群體性事件;能夠評估事件的危害,了解現場實施的違法犯罪行為和交通堵塞、秩序混亂等直接危害,引起國內外社會輿論在公眾中產生消極影響等間接危害;能夠推測事件的發展趨勢,分析預測事件可能出現的情況;此外,還能提供具體的對策方案,為決策部門處置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由於群體性事件處置的突發性、緊迫性,公安機關執法也往往呈現出執法權力范圍的擴張性、權力行使的自決性、處置 措施 的不斷性等特點。
從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群體性事件的處置工作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維護社會穩定、化解消除矛盾的工作機制。少數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領導,並沒有充分認識到群體性事件的重要性,沒有研究其發生的內在原因,對於群眾反映的社會問題摸不關心,缺乏了解,或者說有的雖然對問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重視程度不夠,能拖延就拖延,能迴避就迴避,不願或者不敢面對群眾做工作,從而導致矛盾激化,錯過了化解矛盾的最佳時機。也有的黨委政府或者相關部門,一旦發現群體性事件就不分事情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把公安機關推到最前面,強行下令公安機關抓人,這樣做的後果是不但不利於事情的解決,反而增加群眾的對立情緒,造成矛盾的激化,使事情的解決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有的責任主體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強,對於群眾的要求當面答應,事後變卦;還有的平時不重視群體性事件的預防,發生了事情才想起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給群眾造成“不鬧不解決,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錯覺,導致集體上訪成為相當一部分人解決問題的主要 方法 。
(一)立法缺失
法律是公安機關處理群體性事件的指南針,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才能更好的對這些事件進行明確而公正的處理。可有可無,模稜兩可的處理只能最終是對群眾不利。當前,我國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導致公安機關在處理有些群體性事件時缺乏法律依據,有的表現為使用警械、武器或採取強制性措施時,有的表現為處置群體性事件的主體資格方面。《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規定》規定:公安機關堅持依法辦事、按政策辦事,堅持理性、規范、適時、有效的處置,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以“發現得早,控製得住,處置得好”為工作目標,提高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和水平。
但這一規定對主要任務的規定比較寬泛,在很多情況下需要上級部門的授權才能採取相應的措施,並且對公安機關處理不當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只是籠統的規定了追究相關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實踐中不易操作,很難把握標准,具體的責任也不好落實。基層公安機關在具體的處置工作中經常處於兩難境地,導致對群體性事件處理不當。
(二)預警機制不完善
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不完善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的最明顯:首先預警工作沒有形成權責一致分工明確的良好局面,信息來源 渠道 依然比較單一,覆蓋面過於狹隘,信息的准確度不夠,時效性、全面性、真實性都達不到防控標准,重點事件和重點人群的掌控工作還存盲區;其次,在目前的機構設置中,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機構沒有獨立出來,公安機關處於實戰的主導地位,但是公安機關過分依賴行政協調,使防範和處置工作,形成了條塊分割不清、層次架構不明的鬆散局面,而且設備資源,信息資源,指揮資源,都不能形成“高效、連貫、科學”的具有專業性的統一指揮和咨詢系統,也建立不起“全社會共建,多部門聯動”的職責明確的運行機制,一旦群體性事件發生,只能被動出擊、疲於應對;第三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機制沒有真正形成,各部門和各單位在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職能作用,工作銜接、權責分擔等方面沒有一整套完善的運行機制,不能夠實現在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另外對一些群體在特定時間、特定地域反映其合理訴求的請願活動,沒有真正按照《遊行示威法》的要求,進行批准和引導,使得一些合法途徑手段,無法起到減壓閥的作用。
(三)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方法不得力
1.處置手段簡單
群體性事件的處置手段過於單一粗陋,主要是表現在事件發生後,公安機關往往不區分情況,統一按照一個模式處理。一旦發生群體性事件,事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社會穩定,公安機關必須以最迅捷的方式對這些事件做出反應,“息事寧人”,履行職責。但是快速平息需要按照法律的規定、在法律的范圍內。有些公安機關在處置民事糾紛或刑事案件時,出於種種“考慮”,沒有秉公處置,引發民眾對公權力不信任,導致社會怨氣積聚,某些突發事件成為“導火索”,最終引發沖突。
公安機關在抓捕犯罪嫌疑人、調處糾紛、專項整治治安等警務行動不當,不但無法處置群體性事件,反而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有的地方公安機關不當干預事件,或干預時機錯誤,或處置手段不利,不但不能夠及時解決問題,反而使矛盾轉化形成新的沖突,引發事件升級;有的地方公安機關則以消極態度應對群體性事件,退為應付上行下不達,片面強調群體性事件涉及的矛盾與公安機關沒有關系,對事件現場治安態勢的變化視而不見,不主動實施其職責內的干預和控制,事態因此得以蔓延和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此兩種處置方式都會導致群體性事件處置工作的被動。
有的警員平時缺乏應急事件的處置的理論培訓,缺乏事件處理的“現場感”,只是領命行事,一旦趕赴現場卻面臨著無從下手的多重困境:一是到達現場前任務不明,只能以“隨大流”的態度,盲目參照其他人的做法;二是缺乏妥善處置現場警情的 經驗 ,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迅速作出正確反應,很多警員不知道針對事件現場群眾作出的過激行為,例如推操、指罵、打架、破壞車輛和設備等違法行為,是應該依法及時制止、查處,現場抓捕並扣留違法犯罪嫌疑人,還是應該先設法取證,等到事態平息後再去處理。論文格式而這些現場情況的處理不能夠採取如同一般治安事件的簡單模式,只能根據現場情況採取措施,如果警員把握不了現場處置的尺度,只是按操作程序上報情況,被動等待指令,就形成了事實上的“不作為”、或者“不當作為”:三是因為平時缺乏對事件處置的實戰演練,警員缺乏對有效處置事件所必需具備的技能和戰法,接到上級指令後,不知用什麼戰術、什麼手段去實現上級意圖,實踐中貽誤戰機,處置不力。
2.協作能力不強
一些公安機關在處置現場的各聯動單位,不能實現聯動,既不知道如何取得其他處置單位警員的行動支持,也不會適時回應其他處置單位及其人員發出的協助請求。群體性事件的現場處置往往會集中本地區甚至是周邊地區多單位警力,並根據現場情況或是分小組合成作戰或是分區域分散作戰,警隊單位及其人員之間多處於相互陌生的關系狀態,由於缺乏合作默契,協同支持配合很少,難以形成整體合力。所以在一些事件個案的處置現場彼此之間,不能及時得到有力的警務支持與協助,形成了周邊其他小組的警員觀望,個別受到鬧事者攻擊的警員或小組孤軍奮戰的散亂狀態。這種散亂的處置情形容易助長鬧事者的哄鬧氣焰,削弱警隊在處置現場的威懾氣勢,不利於事件的平息。
當然,出現事件現場警力充足,卻大多處於被動待命狀態,不能及時對有關情況進行相應處置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群體性事件的突發性與通信技術不足,一些單位接令趕往群體性事件現場後,對在事件處置中的工作任務、目的、許可權和警力調度區域、協同單位等不清楚。
(四)在處理的過程中信息的嚴重滯後與信息的不當處理近幾年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越來越具有組織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加上反映的問題往往具有一定合理性,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所以公安機關對於情報信息的收集工作越來越難,與此同時,一些地方的民眾對群體性事件缺乏規律性的認識,對導致群體性事件的原因缺乏敏感性,從來不積極主動地了解當地的不安定因素,相當一部分公安機關並沒有建立起靈敏高效的情報信息網路,導致情報收集和控制工作不完善。
在群體性事件發生後,無法做到速報(群體性事件隨時發生隨時報送)、續報(及時將群體性事件發展事態、現場處置情況等上報有關部門)和專報(對插手群體性事件的敵對分子、幕後操縱指揮者、聚眾打砸搶燒的違法犯罪分子,在打擊後專案專報)。公安機關缺少一個權威、統一、高效的情報機構來負責群體性事件情報信息的管理,造成群體性事件情報信息的多頭管理而造成情報延誤或渠道不暢。此外,公安機關並沒有有效地控制信息傳播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沒有充分利用大眾傳媒或採用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及時、准確地向社會發布權威信息,說明事件真相,解釋政府己經和即將採取的措施等。
三、公安機關依法處置群體事件的對策
(一)加強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立法工作
群體性事件有著深刻而復雜的社會背景,涉及眾多人的人身、財產權利,關乎整個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而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難度大,一旦把握不好很有可能侵犯公民利益,甚至引起社會秩序混亂。目前,對群體性事件工作處置的法律法規有:《人民警察法》、《集會遊行示威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治安事件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等,但是以上規定還不夠完善,過於原則,對群體性事件的處置范圍、處置主體、處置的工作原則、組織領導、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善後工作等規定不夠明確,“禁止性、義務性規定多,授權性、可行性條款少,還未形成一個從權利的設置、組成到行使、保護、規范的完整的法律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容易導致因法律規定不明確而發生的侵犯公民權利的情況。因此,我國應加快對群體性事件有關問題的立法工作。
(二)完善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預警機制1.進行信息預報
健全分析研判制度:
一是防患於未然,及時綜合、分析由國保、治安、技偵、網監等部門提供的信息,努力獲取深層次、預警性、內幕性和行動性的情報信息,超前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群體性事件;
二是為防範與處置贏得時間和空間,開展危機風險判斷,分析各種危機的規律和特點,綜合設計應對策略;
三是進行網上分析和比對,為預防和處置危機提供支持,並嚴格信息報送制度,公安機關對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信息和己經發生的群體性事件及處置情況,在及時 報告 當地黨委和政府的同時,還報送上級公安機關。
建立資料庫:
一是以境外敵對勢力、恐怖組織、激進教派等情況,和國內高危群體、極端分子相關情況,作為人的方面的數據基礎;
二是以劇毒、核生化、爆炸等高危物品、的分布、儲藏情況作為物的方面的數據基礎;
三是要全面掌握,政治敏感期、節假日,氣象、地質驟變期等高危時間數據,作為時間方面的數據基礎;四是空間方面,本地的黨政機關、標志性建築、公共場所,易於地質變化的地段、河流等要害部位。
組建完備的信息網路系統,一是信息要准確和及時;二是信息要左右相聯、公秘結合、上下相通;三是要建立人機相結合的信息平台,形成人聯絡,機聯網的互動狀態。要保障決策的有效實施和指揮有力,需要做到:黨委、政府、公安、安全、氣象、軍分區等重點單位實施聯網;政情、敵情、社情、民情進行綜合收集研判:重點人員、重點群體,重點單位、重點地區、重點時期實施監控。廣泛收集重點時期的各種信息,爭取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超前性。對發現的不管是大問題還是小糾紛,都應該公正、合法的處理,特別是一些小問題要做到事前的及時處置,預防事件的擴大化。同時,發揮電台、電視台、報紙等主流媒體正面作用,設立具有信任感和親和力的新聞發言人及專家評論員,及時向公眾發布危機事態、處置情況和公眾應盡的社會責任,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發布“交通管制”、“局部地區戒嚴”公告。嚴厲打擊製造虛假信息,擾亂社會治安的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應急處置環境。
2.制訂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是指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指揮、救援計劃等。預案的科學合理離不開對群眾性事件的深入分析和調查,以及 總結 歸納經驗教訓。針對群體性事件可能發生的具體設施、場所和環境,在安全評價的基礎上,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財產與環境損失,預測事故發生後的態勢和多種情形,組織建立應急救援機構和培訓人員,制定行動的步驟和綱領,以及控制事故發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預先做出的科學而有效的計劃和安排。對群體性事件這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應該重點建設如下子系統:完善的應急組織管理指揮系統;預警和預防機制;應急響應程序;後期處置體系等。
“911”事件後,許多國家建立了用綠、藍、黃、橙、紅5種顏色代表的5種危險等級,根據恐怖威脅情報向國民發布預警信息,我國也應建立預警等級制度。對危險的群體和個人、對危險的事、對危險的時間、對危險的空間和不良天候,根據情報信息及時預警,向公眾發出預警信息,力爭在防範和先期應對上收到雙贏的效果。
三、提高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能力
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使得公安機關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能力不足的缺點暴漏了出來,因此,提高處置群體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必將是公安機關面臨的一項艱巨而又刻不容緩的任務。筆者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如何提高公安機關處置群體事件的能力進行探討:
1.加強特警隊伍建設
公安機關擔當著維護社會秩序的重任,其訓練強度和方法也是不同於一般的訓練。一方面,公安機關應當把平時的訓練工作制度化,這樣不僅可以形成一套有效的針對群體性事件處理的制度,而且還可以更好的應對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應當加強特警隊伍建設,組建一支政治過硬、訓練有術的隊伍,這一點可以借鑒土耳其的經驗。目前有33個省份建立了快反警隊,沒有組建快反警隊的省份發生社會事件時由鄰省已組建的派員干預,避免了其他警員因未受過專門培訓而干預失當、激化矛盾。快反警隊人員主要來自警察學校,警察局新招收的警察首先要滿足快反警隊的需要,剩餘部分才分配到其他警種,警員年齡不超過35歲,警官年齡不超過45歲,警員最長服役期3年,骨幹服役期可以延長,但不得超過6年。這些做法,較好地解決了隊伍更新問題,使快反警隊能夠長期保持旺盛的戰鬥力。
2.及時化解矛盾
多數群體性事件的起因很小,但由於反應遲緩,使事態升級為“事件”,形成“小的事件—下級忽視—小事升級一一下級失控—觸動上級—快速解決—事態平息”怪圈,暴露出處置能力不強的弱點。
應當及時化解群體性事件中產生的社會矛盾,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安機關要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本著積極預防、全力控制、依法處置的原則,堅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上級公安機關的指導下,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下,按照既定方案,快速反應,動員組織優勢警力,整體聯動,協同作戰,採取果斷措施,運用綜合手段,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應急處置群體性事件工作,迅速有效地控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努力為本地區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創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
3.提高執法者素質
依法行政能否順利推進,執法者的素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要求做到:
(1)促進執法者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樹立“權為民所用、得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觀念,深入思考“為誰掌權、為誰執法、為誰服務”問題,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解決發生的群體性事件,提高公安機關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努力做到依法管理國家政治、經濟、 文化 和社會事務,維護和樹立法律權威;
(2)完善執法者的入門考試制度,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增強活力,提高效率,為公安隊伍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對執法者的業務素質,提高執法者准確適用法律的能力,通過制度約束,建立學習型隊伍,使執法者在處置群體性事件的過程中,以執政為民為宗旨,注意維護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利益;
(4)從優待警,在財政支出許可的情況下合理提高警察待遇,提高其生活水平,要關注警察職業的心理健康,建設公安民警活動中心,多開展 體育運動 和體質能力訓練,進行壓力疏導,提高職業素質,加大對警察執法的經費支持,更新裝備,並盡量保證他們工作中的人身安全。讓警察無後顧之憂,公正無私地投入工作。
(四)建立正當、合法的公民利益損害的救濟機制
在群體性事件的處置中,各級公安機關往往會採取相應的現場管制措施、強制措施,必要時還可能使用警械和武器。如《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治安事件規定》中規定,公安機關在處置群體性治安事件時,可以根據現場情況,依法採取強制性措施;發布命令或通告,責令圍觀人員立即離開現場,責令聚眾組織者立即解散隊伍,責令聚集的人員在限定時間內迅速疏散;對超過限定時間仍滯留現場的人員,可以使用必要的驅逐性或制服性警械強行驅散,但要盡量避免傷亡,對經強行驅散仍不離去的人員或者進行煽動的人員,可以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等等。
相關推薦:
1. 從昆明“3. 01”恐怖事件引申的若干問題探究論文
2. 淺析檢察機關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創新初探論文
3. 我國當前社會存在的潛在問題及其分析論文
4. 2005-2006年行政法學研究述評論文
5. 論“人肉搜索”在偵查工作中的運用論文
⑺ 司法警務論文
1.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不要就事論事。有時看上去好像沒有什麼,但認真分析一下還版是能夠發現問題。權在看似沒有問題的問題中發現了問題,這就是高瞻遠矚。
2.見微知著:也就是說,要從報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種發展的趨勢,看到一種大的事情。
3.由表及裡:要從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質進行分析。
4.由此及彼:有時兩個事物看上去沒有什麼聯系,其實他們有一定的內在聯系,你要能把他們掛起鉤來。
注意材料
1.佔有材料
2.庫存材料:當今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對做什麼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來促進教學質量。信息是倉庫,有的同學說來說去就那麼幾句話,就因為攝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於捕捉信息,佔有庫存材料。
3.運用材料:在寫作時,要對儲存的材料庫進行篩選,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語言表達
分析提煉出了觀點,又篩選好了材料,接下來就是語言表達了。語言不在華麗,關鍵是准確、簡潔,歷來大作家們的作品看起來都不是很華麗,但卻讀起來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就像如今我們讀魯迅的作品,一樣能感到語言很優美。其實,大部分同學語言表達不成問題,主要的問題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⑻ 淺談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參與執行中如何抵制金錢的誘惑 論文4000字左右~ 急需
這篇在3000字左右,您可以加一些自我發揮,希望對您有幫助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直接領導和管理的一支准軍事化武裝力量,是人民警察一個獨立警種。其兼負著維護國家法律的實施和尊嚴,維護審判秩序,保障審判工作順利進行的特殊司法職能。由於司法警察職能和身份的特殊性,因此,加強法院司法警察的隊伍建設,鑄就一支適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需要,高素質的現代法警隊伍,對於踐行科學發展觀,開創法院工作新局面至關重要。一、隊伍建設規范化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它既是一個獨立的警種,又是人民法院內部的一個部門;它既要為審判工作提供服務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的業務工作和業務訓練;既要接觸案件當事人和廣大人民群眾,又要為法院內部其他人員服務。因此,對司法警察隊伍建設的規范化要求,既要體現人民法院和人民警察的共性特點,又要具有法警獨具的個性特徵。《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第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活動准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於職守,清正廉潔,服從命令,嚴格執法」。其中,「 服從命令」最能體現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准軍事化的內在要求。要打造一支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下的有較高政治素質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隊伍,必須進行隊伍規范化建設。筆者認為,在當前形勢下至少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儀表規范。儀表規范是司法警察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現,司法警察在警衛法庭,維護審判秩序,提押、看管人犯,值庭時傳帶證人、鑒定人,傳遞證據材料,送達法律文書,參與民事執行,執行傳喚、拘傳、拘留,執行死刑,以及法律規定的其它工作中要做到:執勤中警容嚴整,按照規定著裝並佩戴警種、警號、警銜標志,行為得體,既要舉止文明,又不失庄嚴。在接待旁聽人員和來訪群眾時應謙虛熱情、慎重處事,防止簡單粗暴、推諉搪塞、敷衍了事;即使遇到一些不講道理、不聽勸阻的人和事,也要態度冷靜,保持有理有節,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二是管理規范。要按照法院的統一要求實施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用制度約束法警的日常工作和行為。三是紀律規范。法警要有鐵的紀律,實行「警營式」集中訓練,將「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奉為天職,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特別是執行重要警務或者遇到重大情況,必須聽從指揮,不可擅自行事。在處置突發性事件中,更要注意顧全大局,協調配合,發揚團隊精神,公克難關。四是裝備規范。創造條件改善法警物質裝備,改善法警警械、交通、通訊設施,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二、隊伍管理制度化隊伍管理制度化是管理規范的具體體現。要結合法警自身特點,形成制度化管理長效機制。在制度面前沒有特殊,一律平等。要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不斷完善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工作制度,包括考勤制度、學習制度、警衛制度、值庭制度、送達制度、安全保衛制度、文明辦案制度等等。在執行制度中一要自覺,二要堅決。從執行的角度來說,要提倡法警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凡是制度禁止的,堅決不做,凡是制度要求做到的,努力去做。例如,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制度,要與本院政治理論學習的部署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學習計劃、時間、人員、效果四落實,堅持不懈地教育法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宗旨,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明確職業責任。特別要進行經常性的廉政教育,教育幹警自覺地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的侵蝕,不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從管理的角度來說,要加強對制度實行的監督和指導,堅決抓好落實,對模範遵守制度者,要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對違反制度者,要及時教育和批評,對違紀性質嚴重的要給予必要的政紀處分,對違法者要堅決繩之於法。三、隊伍素質職業化首先,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三個至上」為指導,加強法警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法警隊伍具備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法律、忠於職守, 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講文明、英勇果斷、無所畏懼的政治素質。其次,要加強道德修養,養成自律意識。道德修養是個人品行的自我完善,加強道德修養是適應法警工作必備的前提條件。司法警察只有不間斷地提升道德修養,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從細微之處著眼,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情做起,「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時時處處都嚴格要求自己,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不斷進行自我反省、自我解剖,不斷去除思想中不道德的意識、觀念和情感,久而久之,潛移默化,成為道德行為習慣,形成法警特有的職業道德。 再次,要加強業務訓練,提升專業能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支准軍事化的力量,是帶有武裝性質的組織,根據《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暫行條例》 的規定,實行單獨管理、編隊管理、雙重領導,其組織管理和職務行為,體現出一定程度的軍事化,具有明顯的強制性。因此,加強業務訓練,提升專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一要加強心理訓練。心理訓練的內容主要有:自我意識、情緒控制、抗干擾能力、應急反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記憶力訓練、思維分析訓練、社會工作訓練、解救人質訓練等。既重視認知訓練又要重視行為訓練。二要加強體能訓練。司法警察的身體素質與執法工作緊密相連,是執行警務活動的基本保障,需要長期的、自覺的、刻苦的鍛煉。法警支隊、法警大隊都要制定培訓計劃,要明確訓練內容,讓法警學會並掌握訓練方法,並在日常工作中養成鍛煉的習慣,這樣才能不斷增強體能,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為社會穩定和諧服務。三要加強技能訓練。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執法行為規范(試行)》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全年每人訓練必須達到100小時,其中隊列訓練20小時,擒敵訓練40小時,實彈訓練8小時,警械具訓練4小時,通信常識訓練4小時,衛生訓練4小時,強制措施的訓練4小時,參與執行的訓練4小時,值庭訓練 4小時,處理突發事件的演練8小時。要以隊列、擒敵、實彈射擊、執行死刑的訓練為主要內容,以提高自我保護和自我防護能力為重點,弱是導致我國民警傷亡人數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徑.通過強化訓練,有意識的加強法警抗擊打、摔能力和自衛能力,使每個法警對重點科目都能夠達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動作達到規范和整齊劃一,要達到動作熟練,能獨立完成任務的水準。四、隊伍裝備現代化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隊伍裝備現代化建設是司法警察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用裝備配備標准》,堅持警用裝備配備「保障必需、不斷完善、實用高效、安全可靠」的原則。由各法院指定專人負責本院警用裝備經費的計劃、請示、裝備的購置及配備,應當按照規定的項目和數量配齊、配全,保障司法警察能夠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保護司法警察的人身安全。要根據警用裝備的年度配備計劃,積極與有關部門進行協調,設立警用裝備專項資金,並做到專款專用,按照標准配備,並根據相關規定和使用情況,對警用裝備及時進行更新換代。要依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公務用槍配備標准》進行武器的配備,司法警察部門配備的槍支,只由司法警察部門使用,司法警察部門不具備保管條件而由其他部門保管的,要保證司法警察公務用槍。要加強對警用裝備的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及使用制度。防止警用裝備丟失、損毀,嚴格禁止非警務人員使用警械具,嚴格禁止司法警察違法使用警械具。要根據案件數量和工作的需要,結合本院車輛的實際情況,配備足夠的專用囚車和指揮車,以保證押解、執行、送達等項任務的順利完成,不得私自對囚車等警用車輛進行改裝,以保證工作安全和管理秩序。在隊伍裝備現代化進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應及時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溝通並層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部門。
⑼ 怎樣當好一名警察(3000字的論文)
權力意識不能淡化、責任觀念更要凸顯
「怎樣當好一名民警」是個大問題,前提是解決「怎樣當民警」,然後對「怎麼成為好民警」進行的思索。
入警之初,也切實對這個問題-不說思考,也是有過些想法的――不管是潛意識也好,明筆捉刀也罷。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思將下來,還是有所收獲:盡管囿於學識、經驗,但於已來說,總是有了大概輪廓:
此處先講第一點:權力意識不能淡化、責任觀念更要凸顯。
基礎自然是政治思想的純潔堅定,警察宗旨的熟識本能,法律知識、專業技能的掌握、運用……
之後,再說其他:
警察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要絕對的行使「警察權」,否則「警將不警」,一切免談。警察權力之中,執法權是關鍵。
首先,民警要敢於執法。
敢於執法是要有心理基礎的,前提:一要有心,二要有膽。「有心」,即之所以為警察的基礎……即分得清合法非法,弄得明有罪無罪,當伸手時方伸手,才能防止留下「狗拿耗子」的口舌,有辱警榮;「有膽」即在違法犯罪面前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一味擔心打擊報復(更有甚者, 以「擔心執法錯誤」為由,而至不作為,此兄莫不是還沒解決好第一個問題,就是個人心理上出了問題),當伸手時不伸手……;
對於因個人利益牽扯其中而無膽執法,無心執法,此等「不作為」已經不在討論之列,是該被踢出隊伍的。
當前,正在開展的「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即是著力於解決「有心」問題。這其中,如何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與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相結合,這是些思想基礎問題,估計各位看客無不是有素質、有經驗、知識理論頗豐的人,無須贅述。總之一切以「為人民服務」出發就是正道。
這個也涉及責任觀念問題……
責任感,是任何一個職業都必需具備的,是保證「有心、有膽」執法的另一個主觀問題,很重要。試想:排查解決矛盾糾紛不負責任,偵查辦案馬虎拖沓,雖不至違法,但效率大打折扣,浪費國家給養,無怪掙得群眾白眼。
責任感的養成,是需要自我約束、鞭策的。天性謹慎小心的固然「討巧」,生來「瀟灑無度」的就得費些周折。但是只要事事記掛著「為老百姓,為自家人服務」的心思,所遇困難應該可以搞定。提出一個口號「愛崗敬業」就是最基本的表現了……
以上是一家之言,一些問題看法,脫不了主觀感覺,卻也是從警心得,不是閉門造車,所以盡管言語幼稚,班門弄斧,也總歸「情有可緣」。
⑽ 如何履行監獄人民警察的職責 論文
人民警察依法行使下列職權1.對違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的個人或組織,依法可以實施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處罰。2.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或者威脅公共安全的人員,可以強行帶離現場、依法予以拘留或者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3.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經出示證件,可以當場盤問、檢查;經盤問、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將其帶至公安機關,經該公安機關批准,對其繼續盤問:(1)被指控有犯罪行為的;(2)有現場作案嫌疑的;(3)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4)攜帶的物品有可能是贓物的。對被盤問人的留置時間自帶至公安機關之時起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並應當留有盤問記錄。對於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通知其家屬或者其所在單位。對於不批准繼續盤問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經繼續盤問,公安機關認為對被盤問人需要依法採取拘留或者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作出決定;在前款規定的期間不能作出上述決定的,應當立即釋放被盤問人。4.遇有拒捕、暴亂、越獄、搶奪槍支或者其他暴力行為的緊急情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使用武器。5.為制止嚴重違法犯罪活動的需要,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使用警械。6.為偵查犯罪活動的需要,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執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強制措施。7.因履行職責的緊急需要,經出示相應證件,可以優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礙時,優先通行。8.對嚴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採取保護性約束措施;需送往指定的單位、場所加以監護的,應當報請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批准,並及時通知其監護人。9.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為預防和制止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的區域和時間,限制人員、車輛的通行或停留,必要時可以實行交通管制,可以採取相應的交通管制措施。10.公安機關因偵查犯罪的需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嚴格的批准手續,可以採取技術偵查措施。11.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經上級公安機關或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突發事件,可以根據情況實行現場管制。可以採取必要手段,強行驅散,並對拒不服從命令的人員,強行帶離現場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如何更好履行人民警察的職權。我認為要做到積極的作為,要把履行警察職責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