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

發布時間: 2022-12-16 05:15:34

道德經 歷代注本

一、先秦至六朝

1.李零:郭店竹簡校讀記

2.馬王維漢墓帛書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3.韓非《解老、喻老》

4.河上公《老子章句》(四部叢刊)本

5.河上公《老子道德經》(四部叢刊)本

6.嚴遵《道德真經指歸》(《道藏》本)

7.王弼《道德真經注》

8.王弼《老子道德經注》(《諸子集成》本)

9.穀神子《老子微旨例略》

10.穀神子《道德指歸論注》

11.王羲之《道德經貼》

12.葛玄《老子節解》

13.顧歡《道德真經註疏》

14.無名氏《道德真經次解》(遂州龍興觀刻經碑木)

15.《六朝寫本殘卷》(敦煌庚本)

有關古籍《莊子》、《呂氏春秋》、《史記》等書。

二、初唐至五代

1.陸德明《老子音義》

2.魏徵《老子治要》

3.傅奕《道德經古木篇》

4.顏師古《玄言新記明老部》

5.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議疏》

6.李榮《道德真經注》

7.李約《老子道德真經新注》

8.景龍《道德經碑》

9.開元《御注道德經幢》

10.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

11.唐玄宗《道德真經疏》

12.廣明《道德經幢》

13.景福《道德經碑》

14.馬總《老子意林》

15.王真《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

16.陸希聲《道德真經傳》

17.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疏》

18.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

19.喬諷《道德經疏義節》

20.唐人《唐人寫本殘卷》

三、兩宋至元代

1.宋鸞《道德篇章玄頌》

2.王安石《老子注》

3.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篡微篇》

4.呂惠卿《道德真經傳》

5.司馬光《道德真經論》

6.蘇轍《老子解》

7.陳象古《道德真經解》

8.邵若愚《道德真經直解》

9.程俱《老子論》

10.葉夢得《老子解》

11.時雍《道德真經全解》

12.程大蛙《易老通言》

13.員興宗《老子略解》

14.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

15.黃茂材《老子解》

16.寇質才《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

17.呂祖謙《音注老子道德經》

18.葛長庚《道德寶章》

19.彭耜《道德真經集注》

20.趙秉文《道德真經集解》

21.董思靖《道德真經集解》

22.李嘉謀《道德真經義解》

23.林希逸《老子口義》

24.龔土咼《纂圖互注老子道德經》

25.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注》

26.劉驥《老子通論語》

27.曹道沖《老子注》

28.宋徽宗《御制道德真經》(《道藏》本)

29.李榮《榮道德真經義解》(《道藏》本)

30.趙至堅《道德真經疏義》

31.李道純《道德會元》

32.劉辰翁《老子道德經評點》

33.鄧琦《道德真經三解》

34.劉惟永《道德真經集義大旨》

35.杜道堅《道德玄經原旨》

36.景礻右《甘肅天真觀道德經幢》(《石本》)

37.麻沙本《老子道德經》(《刻本》)

38.趙孟兆頁《老子道德經》

39.張嗣成《道德真經章句訓頌》

40.陳致虛《道德經轉語》

41.吳澄《道德真經注》

42.林至堅《道德真經注》

43.何道全《老子道德經述注》

44.蔣融庵《道德真經頌》

45.陶宗儀《老子》

四、明代

1.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經》

2.危大有《道德真經集義》

3.薛蕙《老子集解》

4.張洪陽《道德經註解》

5.釋德清《老子道德經解》

6.朱得之《老子通義》

7.王道《老子億》

8.陸長庚《老子道德經玄覽》

9.沈律《老子道德經類纂》

10.王樵《老子解》

11.李贄《老子解》

12.張登雲《老子道德經參補》

13.沈一貫《老子通》

14.林兆恩《道德經釋略》

15.陳深《老子品節》

16.徐學漠《老子解》

17.王一清《道德經釋辭》

18.彭好古《道德經評點》

19.歸有光《道德經評點》

20.祝世祿《老子奇評》

21.陳繼典《老子道德經參補》

22.孫《老子評注》

23.鍾惺《老子文歸》

24.鍾惺《老子文歸》

25.陶望《梅閣望老子解》

26.趙亮《老子譯注》

27.洪應紹《道德經篇》

28.龔修默《老子或問》

29.潘基慶《道德經解》

30.郭良鞠《老子道德經齋解》

31.陳仁湯《老子奇賞》

32.程以寧《太士道德寶》

33.頤湯疇《道德經解》

34.吳勉學《校老子道德經》

35.方宇惠《南寧惠王弼注老子道德經》

五、清代

1.王夫之《老子衍》

2.顧如畢、孫承擇《道德經參補注釋》

3.張爾鼓《老子戰略》

4.馬馬肅《老子》

5.德玉《道德經順石朱》

6.傳山《老子解》

7.宋常星《道德經講義》

8.花尚《道德經眼》

9.徐永祐《道德經集注》

10.郭乾泗《老子元翼》

11.徐大椿《道德經注》

12.紀昀《老子道德經校訂》

13.黃文運《道德經訂注》

14.盧文紹《老子音義考證》

15.畢沅《老子道德經考考異》

16.姚鼐《老子章義》

17.鄭環《老子本義》

18.倪元坦《道德經參注》

19.紀大奎《老子約說》

20.任兆麟《老子述記》

21.吳鼐《老子解》

22.潘靜觀《道德經妙門約》

23.汪中《老子考異》

24.王昶《校老子》

25.鄧日亘《道德經輯注》

26.江有誥《老子韻讀》

27.嚴可均《老子唐本考異》

28.洪頤煊《讀老子叢錄》

29.清陽子《道德經注義》

30.王念孫《老子雜志》(《讀書雜志》內)

31.李涵虛《道德經注釋》

32.魏源《老子本義》

33.宋翔鳳《老子章義》

34.吳雲《老子道德經幢殘石校記》

35.陳澧《老子注》

36.俞桓越《老子平議》(《諸子平議》)

37.高延第《老子證義》

38.陶鴻慶《讀老子札冖》

39.易順鼎《讀老札記》

40.吳汝綸《點勘老子讀本》

41.郭諧《老子識小》

42.滕雲山《道德經淺注》

43.嚴復《老子道德經評點》

44.孫詒讓《老子校語》

45.文廷式《老子校語》

46.陶邵學《校老子》

47.於累《老子校書》

48.鄧延楨《從硯齋筆記》(卷三)

49.徐鼎《讀老子雜釋》(讀書雜釋本卷十二)

50.易佩紳《老子解》

六、民國以來

1.劉鼎和《新解老》

2.張之純《評注老子菁華》

3.張其淦《老子約》

4.故薇元《道德經達話》

5.區大典《老子講義》

6.馬其昶《老子故》

7.田潛《篆文老子》

8.楊樹達《老子古義》

9.羅振玉《老子道德經故事異附補遺》

10.羅振玉《老子殘卷六種》

11.羅振玉《敦煌本老子義殘卷

12.蔡廷干《老解老》

13.吳承仕《老子音義辯證》

14.馬敘倫《老子校詁》

15.江希張《道德經白話解說》

16.徐紹禎《道德經述義》

17.支偉成《老子道德經》

18.程辟金《老子哲學研究和批評》

19.郎擎霄《老子集解》

20.奚侗《老子集解》

21.羅運賢《老子余誼》

22.曹聚仁《老子集注》

23.高岳岱《新式標點老子道德經》

24.陳柱《老學八篇》

25.陳柱《老子》

26.陳柱《老子集訓》

27.丁福保《老子道德經箋注》

28.李繼煌《新解老》

29.王重民《老子考》

30.錢基博《老子道德經解題及其讀法》

31.王力《老子研究》

32.陳登氵解《老子今見》

33.李翹《老子古注》

34.高亨《老子正詁》

35.孫思日方《老子政治思想概論》

36.蔡尚思《老墨哲學人生觀》

37.江俠奄《譯老子原始》

38.繆爾舒《老子新注》

39.胡懷琛《老子學辨》

40.丁惟魯《道德經》

41.胡哲敷《老莊哲學》

42.汪桂年《老子通注》

43.錢穆《庄老通辨》

44.於省吾《老子新證》(在《諸子新言》內)

45.何士驥《古本道德經校刊》

46.余嘉錫《四庫提要老子注辨證》

47.蔣錫昌《老子校詰》

48.王恩洋《老子學案》

49.勞健《老子古本考》

50.張默生《老子章句新釋》

51.嚴靈峰《老子章句新編》

52.嚴靈峰《老子眾說糾繆》

53.嚴靈峰《老莊研究》

54.嚴靈峰《老子知見書目》(合在《老列庄三子》內)

55.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

56.嚴靈峰《老子達解》

57.葉玉麟《白話句解老子道德經》

58.肖天石《老子哲學闡微》

59.陸世鴻《老子現代語解》

60.張純一《老子通釋》

61.許大同《老子哲學》

62.張起鈞《老子》

63.譚正璧《老子讀本》

64.朱謙之《老子校釋》

65.任繼愈《老子今譯》

66.吳康《老子哲學》

67.饒宗頤《老子想爾注校箋》

68.楊興順《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及其學說》

69.王寒生《老子道德經注》

70.何釒監宗《老子新繹》

71.梁容岩《老子的流傳與註解》

72.楊柳橋《老子譯話》

73.羅根澤《老子選注》

74.車載《論老子》

75.程兆熊《老子講義》

76.徐復觀《老子的道德思想之成立》

77.李慈銘《訂老子》

78.吳靜宇《老子義疏注》

79.鍾應梅《老子新詮》

80.趙文秀《老子研究》

81.唐子長《老子重編》

82.田干吾《老子》

83.吳常熙熙攘攘《老子正義》

84.肖純伯《老子道德經語釋》

85.葛連祥《老子會通》

86.紀敦詩《老子正解》

87.封思毅《老子述解》

88.龔樂群《老莊異同》

89.王淮《老子探義》

90.余培林《新譯老子讀本》

91.周紹賢《老子要義》

92.蔡明田《老子的政治思想》

93.胡寄窗《道家的經濟思想》

94.童書業《老子思想研究》

95.錢鍾書《老子王弼注》(在《管錐編》內)

96.金容活《老子自然哲學中無為之功能》

97.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輯本》

98.嚴靈峰《老子崇寧王注》

99.嚴靈峰《馬王堆帛書老子試探》

100.嚴一萍《帛書竹簡》

101.鄭良樹《竹簡帛書論文集》

102.許抗生《帛書老子注譯與研究》

103.張松如《老子校讀》

104.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

105.哲學研究編輯部《老子哲學討論集》

106.梁啟超《老子哲學》

107.高明《帛書老子校正》

108.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

109.胡適《老子校》

110.林語堂《老子的智慧》

111、陳鼓應《老子注釋與評價》

112、朱謙之《老子校釋》

七、國外學者

1.大田晴軒《老子全解》(日本刊本)

2.東條一堂《老子王注標識》

3.武內義雄《老子原始》

4.武內義雄《老子之研究》

5.武內義雄《譯注老子》

6.狩野直喜《老子河上公注跋》

7.福永光司《老子》

8.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

八、有關資料

1.錢學森《人體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中的一個部門》(見《當代科學新天地》)

2.李之楠《氣功當前的形勢和任務》

3.劉仲宇《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人文叢書》

4.《道教文化面面觀》

5.《中國人體科學研究會代表大會論文專囝》

6.《永樂大典》等等。

九、資料參考

1.《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文物出版社刊行本)

2.《六朝寫本殘卷》(敦煌庚本)

3.《敦煌古號本太上玄元道德經殘卷》

4.《敦煌唐寫本老子殘卷》

5.《唐景龍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景龍碑)

6.《唐景福二年易州龍興觀道德經碑》(景福碑)

7.《遂州道德經碑》(遂州碑)

8.復旦大學哲學系《老子注釋》

9.哲學研究編輯部《老子哲學討論集》

10.《中國道教文化透視人文叢書》

11.《道教文化面面觀》

12.《永樂大典》

13.《道教大辭典》

14.《道藏》

15.四川省樂至縣老君山玄妙宮藏《道德經》古

16.四川省樂至縣仙鶴道院《道德經》碑文

——內容來自網路

㈡ 《道德經》的其他重要古本

1、嚴遵版。西漢晚期道家學者嚴遵(公元前86年~10年)原名庄君平,作《老子指歸》,後被誤認為偽作遭銷毀,僅存德經部分。1994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王德有點校的《老子指規》。

2、河上公版。河上公是戰國時的隱士,方仙道創始人,有學者認為河上公版是漢朝的黃老學者假託河上公之名所作,河上公版收存於明朝《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為道士廣泛使用。1993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王卡點校的《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

3、想爾版。東漢天師道創始人張陵(34年~156年)作《老子想爾注》,此書早佚,後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了六朝時期的抄本,僅存道經部分,現收藏在大不列顛博物館中。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饒宗頤的《老子想爾注校正》。

4、王弼版。三國時魏國的玄學家王弼(226年~249年)作《老子道德經注》,王弼版在古代文人中流傳最廣。2008年,中華書局出版了樓宇烈的《老子道德經注校釋》。

5、傅奕版。唐朝太史令傅奕(555年~639年)對項羽妾墓中的古本進行校定,據說參考了當時的9家注本,作《道德經古本篇》,收存於《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1988年,上海書店出版的36冊《道藏》中包含了《正統道藏》。

㈢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Iejtc3LBx4ILSoF2tWZ7JQ

?pwd=gy2t 提取碼:gy2t
簡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一書的是研究道德經必讀的書籍,可稱王弼注之經典作品。詳覽全書,除一標點位置錯誤外,似無他誤處。於中華本實屬難得。王弼算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最難讀的吧,一面讀,一面忘,有時候理解困難。

㈣ 《老子》與《道德經》有哪些不同

《老子》對比《道德經》有哪些不同?

一、字數不同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

帛書《老子》,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

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

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楚簡《老子》為2046字(不含太一生水篇)僅為今本五分之二。

二、章節不同

馬王堆帛書甲本,分上下兩篇;乙本始有「德、道」篇名。

河上公本或河上丈人撰,原注不分章。

劉向校定,整理。始分八十一章。

王弼注本,有四卷不分章,也有八十一章版本。

楚簡按其竹簡的長度及編連情況,又分為甲、乙、丙三篇。

甲:存39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19、66、46、30、15、64、37、63、2、32、25、5、16、64、56、57、55、44、40、9章。

乙存18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59、48、20、13、41、52、45、54章。

丙:存14枚竹簡。按其內容,依次對應現今流傳廣泛的王本道德經之第17、18、35、31、64章。

三、內容不同

1、系統缺少五個部分:

無「玄之又玄」、「玄德」、」玄牝「、「無極」這些令人費解的概念。(玄論)

無「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的愚民之論。(愚民論)

無「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陰謀之論。(陰謀論)

無「欲先民、欲上民」、「以無私成其私」、「天下,神奇不可為」的帝王之術。(帝王術)

無「禮者,忠義之薄而亂之首也」、「絕仁棄義」等與儒家針鋒相對的言論。(非儒論)

2、根本意思轉變:

十四章

帛乙: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謂道紀。

王弼: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九章

簡甲:絕知棄辯,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亡有。絕偽棄慮,民復孝慈。

帛甲:絕聖棄知,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二十一章:

帛甲: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王弼: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1、今本《道德經》不是出自同一個人之手,是後人不斷整理加而來。

2、楚簡本並非善本,而是楚王子老師教學使用的抄本,而且抄寫者並非同一人。

3、流傳中,文字變遷問題用今文代替古文,誤把注釋當原文謄抄,分章斷句符號模糊重新斷句,增字減字改造成朗朗上口的駢文。因文害意的情況是在太多了。帛書整理小組說有三百多處。

由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除非作者復活,否則我們無從知曉《老子》本意究竟是什麼。

㈤ 道可道非常道全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3、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

」道可道非常道「出自道德經·第一章。

(5)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擴展閱讀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㈥ 老子道德經注校釋的內容簡介

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是以比較古老的《老子》文本為底本,注文同時保存了某些老子古意,並代表三國魏晉玄學思想,因此是《老子》一書最重要的注釋之一,也是研究王弼思想的重要著作。樓宇烈先生以浙江書局刻明華亭張之象本為底本,參校數十種重要版本及相關徵引著述,是目前唯一,也是最精審的有關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校釋》校勘注釋本。

㈦ 《道德經》哪個版本的注釋最好

《道德經》河上公版本或者王弼版本,這兩種版本的原文完整度高,邏輯思維體系最嚴謹;也是市場流通最廣的版本。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主題思想

《道德經》主題思想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㈧ 有沒有王弼版本道德經

謝邀。
所謂王弼版本道德經,其實就是指的王弼註解版道德經。王弼"幼而察慧,年十餘,好老氏,通專辯能言。" 王弼曾任尚書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讀《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讀《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對《老子》、《周易》所做的總體性分析的文章。由於《道德經》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經注》曾是本書的唯一留傳,直到1973年中國政府在馬王堆發現《道德經》的原文為止。所屬以說,道德經是有這本一個版本的。

㈨ 《老子道德經注》:我獨異與人,而貴食母。

初知「道教」因「武當太極」,初識老子因「老子天下第一」,初讀《道德經》因「和其光,同其塵」。

有人評價王弼:以他不可思議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個時代,指明了魏晉玄學的理論航向。但講道理,因道行不夠,讀了二十多章我放棄了對他注釋的解讀…

記得上學期流行一詞叫「佛系」,當時看見這詞時心想「哎呀媽呀,這不就我嘛,天天那麼累幹嘛呀,去海邊建座木屋,種點花花草草,晚上聽『花間的密語就是海潮赤足踩在我心灘的聲音』與世無爭幾多愜意呀」。後來了解了下海景房的房價,我還是決定多讀點書好了。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開篇被老子宏大的宇宙觀所震撼,而開天闢地之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一切的一切都是順應「道」所以生成的。「無為」是道教對君王的告誡,讓君王順應天意,因「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君王乃人的代表,作為中「四大」之一,乃是「道」的指引,根據「道」的指引則「為無為,則無不治。」看到這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隨應心中所想寫下的「夜間屋中的燭火映照出月亮的影子,是鳥,是魚,是在天上銀河嬉戲的姑娘,是我的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道法自然」。

我不喜與人爭,是謂「上善若水」,一心尋求心中烏托邦我的「道」的存在,「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果然,老輩子留下的東西,不能丟呀。

㈩ 簡介王弼的儒學思想

一、生平
王弼,字輔嗣,三國時代魏山陽高平人(今山東省金鄉縣西北)。生於魏文帝黃初七年(公元226),卒於齊王芳正始十年(公元249),享年二十四歲。
王弼的祖父王凱是王粲的族兄;外祖父劉表,是荊州經學的領袖,長於易學。蔡邕是東漢著名的藏書家,十分賞識王粲的才學,後來將畢生藏書送給了王粲。而王凱的兒子王業,過繼到王粲家,這些藏書後來便由王業繼承;他就是王弼的父親。王弼家除了繼承這些豐富的藏書外,也承襲了易學的家學傳統。王粲的祖父王暢,是易學名家,也是劉表的老師,所以清人焦循認為:「弼之學蓋淵源於劉〔表〕,而實根本於〔王〕暢。」
王弼天才早慧,享年才二十四歲,就註解了《周易》及《老子》這兩部思想名著,後來都成為魏晉玄學的經典之作。這樣重要的思想家,陳壽《三國志》卻沒有他的傳記,只在<鍾會傳>里說:「弼好論儒道,辭才逸辯,注易及老子,為尚書郎,年二十餘卒。」短短二十幾字,非常粗略。何劭的<王弼傳>則比較詳細地紀錄了王弼的生平、性情、交遊,以及他跟當時名士清談的言論,紀錄了王弼這個天才思想家與裴徽、何晏、劉陶、鍾會、荀融等清談名流交光互影的片段。

二、所屬流派
王弼是魏晉玄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曹魏正始(240-249)年間,何晏、王弼闡發《老子》、《莊子》和《周易》的思想,形成了一個新的思想流派;因《老子》等三部書後來被稱為「三玄」,故這個流派遂被稱為玄學。何、王以探究宇宙本源為主要課題,從《老子》的「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出發,認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晉書.王戎傳從弟衍附傳》)意思是說,「無」是超越物質性的世界本源,它不僅創造萬事萬物,而且是人生的根本。賢者能因之成就高尚的道德,不肖者能因之明哲保身。同時,他們走上綜合儒道的道路,宣稱名教出於自然(「自然」即「無」),尊卑名分是自然的必然結果。他們一方面著書立說,另一方面舉行論辯來闡釋玄理。後一種方式即所謂「清談」。清談一般分主客雙方,談主闡述自己的見解,談客提出質疑,經過數番詰辯。這是玄學發展的特殊方式。由於何、王出身高貴,身居顯職,而言及玄遠、神采飄逸,博得官僚士族的贊譽和競起仿效。玄學之盛還在於魏晉之際曹氏、司馬氏之爭愈演愈烈,時「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為了避禍,名士們談玄以逃避現實,阮籍「言及玄遠,而未曾評論時事、臧否人物」(《晉書.阮籍傳》);嵇康雖穩居林下,拒不仕晉,但平時「無喜慍之色」(晉書《嵇康傳》),十分謹慎。他們在生活上則放盪不羈,頹廢沒落,及時行樂。玄學對於打破儒家思想的禁錮有一定作用,玄學的思辯形式也刺激了中國哲學的發展,但玄學亦強烈反映了門閥士族的腐朽性。

三、主要思想簡介
王弼的哲學思想核心是「以無為本」,與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論不同,帶有思辨玄學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論發展為有無何以為本的本體論玄學。他認為「萬物萬形,其歸一也。何由致一?由於無也」。這就是其「貴無論」。
貴無論
王弼的哲學思想歸結為一點,就是認為在有形有象的事物背後,有一個無形無象但是更加重要的東西在支配著它們。王弼把這個無形無象的東西稱為「無」,是本;那有形有象的稱為「有」,是末。二者比較,本比末重要。在中國哲學史上,這樣的思想被稱為「以無為本」。用於治國,那體現仁義規范的禮儀制度,有形可見,有名可稱,因而它們是「有」,是末;那產生仁義禮制的東西,無形可見,無名可稱,因而它們是「無」,是本,是比末更重要的東西。這個本,這個無,也就是道。只有掌握好這個無,才能做好那個有。為了做好那個有,就必須掌握好這個無。如果不掌握這個無,只是在有上致力、用功,那個有也是弄不好的。也就是說,要使儒學的仁義禮節發揚光大,就不能只是致力於那些禮儀的外在形式,注意人們的外在表現,而應該致力於那些產生禮儀的東西,注意人們的內心,使人們從心裡真正理解仁義禮節的作用和意義,並且心甘情願地遵守它們。只有這樣,仁義的原則才能得到真正的貫徹,儒學的禮儀制度才能得到真正的遵守。如果只注意外在的形式,只能導致虛偽。
王弼認為,那最根本的道理,和人們有形可見的行為,往往是互相反對的。比如有些人,看來非常遵守禮儀制度,其實破壞禮儀制度的恰恰是他們;有些人看來不遵守禮儀制度,甚至還抨禮儀制度,其實他們才是禮儀制度的真正維護者。儒者們常抨擊老子,對老子否定仁義禮節的言論感到憤慨。但在王弼看來,老子不過是強凋要掌握仁義禮節的根本,要掌握住那無形象但又是仁義禮節本源的道。在王弼筆下,老子是儒家仁義暫原則的真正維護者。與「以無為本」相呼應,王弼強調禮儀規范應該合乎人的本,出於自然而然的原則。比如什麼是孝,在王弼看來,主要不是按時向父母問寒問暖,在父母死亡時按照禮儀的規定哭泣、跪拜等等,而是自然的親愛。
另外,在聖人論方面,王弼提出「聖人體無」、「聖人有情而無累」的命題;在思維理論方面,他提出「忘言、忘象以得意、得象」的理解和詮釋方法;在本體論方面,他提出「崇本而息末」的體用觀;在政治倫理方面,他主張「名教出於自然」。王弼吸取《老子》「有生於無」的思想,以「無」表述萬事萬物的宗主、本體,崇尚「無為」、「自然」,而又同時肯定孔子為聖人,不廢棄「名教」。他認為聖人「體沖和以通無」,能體驗「道」的沖靈境界,並跟一般人同樣也有喜怒哀樂之情;然而,由於「體無」,所以能不受外物牽累。聖人是指孔子,孔子「體無」,而言必及有;老子則尚未達到聖人的境界,但是善於「言無」--說明「道」的精義。所以王弼認為讀書明理應該「忘」--也就是超越語言文字或物象等具體的形?。「忘」不是棄置不顧,而是不執著、不拘泥,直接去把握事物的根源、本體。換言之,王弼將無、有的關系轉化為本與末、形上與形下的「體用關系」。他循著這樣的思維理路重新注釋《周易》、《老子》等書,而對「自然」與「名教」的爭議,提供了調和的基礎。所以說王弼是正式奠立「魏晉玄學」思想根基的典範,為中國思想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之一。

四、主要著作
王弼的著作主要有《老子道德經注》2卷,《周易注》1卷,《論語釋疑》3卷,《王弼集》5卷,《周易大衍論》1卷,《老子指略例》2卷等。現多散佚。
《周易注》
《周易注》在玄學上的貢獻主要有兩點:一是把人的「情」、「性」問題與以「無」為本的本體論思想密切相聯系,使「崇本息末」而後「舉末」這一空洞、抽象的玄學原則因為在人的「情」、「性」關節上找到了支點,從而變得更加切實、更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後「舉末」這一原則所潛在的生動氣韻揭示了出來,使以「無」為本的玄學理論所包含的剛健有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於<周易注>對「性其情」及剛柔並濟、「唯變所適」的特別強調,才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貴無論」玄學的本質。
《周易注》的基本特點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否定了漢易象數學派的繁瑣形式,扭轉了漢易以宇宙論為理論根基的質實心靈,挺顯了一個形而上的本體世界;二是「攘老莊虛無之論,專於人事」(晃說之語,見《玉海》卷三五《漢易傳》),把儒家所重視的「人事」,亦即政治人倫視為末,把道家所重視的「虛無」之道視作本,從而把自然與名教有機地統一起來,完成了會通儒道的理論任務。關於此,筆者另有專文評論。我們要強調是,王弼在《周易注》所進行的工作是一種創造。這一創造是繼承與革新的統一,又是理論與方法的統一。這是易學史上的一場革命,是玄理易對象數易的挑戰。
《老子指略》
三國時魏人王弼撰。唐朝陸德明《經典釋文敘錄》已著錄此書一卷。《道藏.雲發七》亦節錄此書,題作「老君指歸略例」。此書乃是魏晉玄學名著,以本體論哲學闡述《老子》一書旨要。內稱:「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所謂「本」,指世界萬物的本體,亦即「道」或「無」。所謂「末」,則指世界萬物。萬物皆賴本體而存在,乃本體之表象,唯有認識本體,才能不為現象所迷惑。凡治國修身,皆須崇本息末,執一御多;若「舍本而攻末」,則偏其反矣。此書問世,掀起魏晉玄學之風,道家哲學因此而發生重大轉折,從漢代黃老學宇宙生成論進至魏晉玄學本體論。

五、名言名句

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無形,由乎無名。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

無狀無象,無聲無響,故能無所不通,無所不往。

六、王弼玄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王弼哲學對哲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言意論的影響上。
言意之辯是中國文論的一個重要理論范疇,而且根本上是一個哲學命題。魏晉南北朝之前的言意論有三個代表性觀點:儒家經學中心主義的「立言」,道家自然主義的「無言」,《易傳》對儒道兩家言意觀的折衷。《易傳》的「言意觀」我們前面沒有講述,它正是魏晉玄學開創者之一王弼討論《易傳》「言--象--意」關系時提出自己的言意觀的基礎。
關於「言意之辨」,在玄學而言,是玄學對於宇宙存在的本源進行理性思辨的方法,作為玄學的方法論,它代表著秦漢以來中國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思辨水平的提高。關於「言意之辨」在魏晉玄學中存在互相對立的見解,這個我們在前面的關於玄學發展演變的階段中已經進行了梳理。其中,王弼正是繼承《周易》之說,力主「言不盡意」,並接過《莊子》「得魚忘筌」「得意象言」的美學命題,在他的《周易略例.明象》中提出了「得意忘象」之說。王弼是從兩個角度來分析「言-象-意」之間的關系的。首先是從「作卦」,即創造的角度論,象生於意,意以象盡,意為象的內涵,象為意的形式或外觀;言生於象,象以言著,象為言的對象,言是象的形式。其二是從「解卦」,即接受的角度來看,要尋言以觀象,得象忘言;要尋象觀意,得意而忘象。也就是說,要得意,需借言與象,但又必須舍言與象,不能拘泥於言與象。
得象忘言,得意忘象,是解讀經典的新方法,也是正始玄學的要義。在文學理論上,此時期受言意之辨影響而探討為文之用心的是西晉陸機的《文賦》,陸機就提出,「恆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陶淵明是受言意之辨影響的詩人,自稱:「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還有《飲酒》詩寫道:「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也是與玄學思想相通的。

七、社會影響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漢王朝的崩潰,農民大起義的興起,豪強地主的割據,國家的分裂與民族的矛盾,使整個社會處於動盪之中。絕對的中央集權式的統治被打破了,因而為之服務的經學也逐步為玄學所取代。思想上儒家一統天下的局面結束了,道家黃老思想、原始道教思想以及從天竺、西域傳來的佛教思想都來與儒家搶地盤,爭高低,為專制主義服務的儒家處於危機之中。因而,這一時期成為思想解放的時期,各家各派相互辯論,論學之風很盛,成為繼戰國百家爭鳴之後中國思想史上第二個繁榮時期。
魏晉玄學的興起取代了經學的地位,玄學是黃老思想與儒家思想結合的產物,它擺脫了庸俗的「天人感應論」的影響,著重於抽象的思辨,從自然本體論上升到認識本體論高度。王弼的「以無為本」的哲學理論標志著玄學的開始,反映了自然本體論向認識本體論的過渡。
在王弼之前,對自然和社會倫理的探討佔有支配地位。道家老莊思想注重對自然本質的認識,老子特別注重對宇宙的起始和本質的考察,認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以為宇宙的起始是一種渾沌無形的存在,無形的東西逐步發展為有形的物質,成為天地萬物,萬物又復歸於「道」。莊子從相對主義方面發展了老子的思想,進一步闡明了人與自然、「心」和「道」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物我合一,同時又主張「不以心捐道」,強調精神上的絕對自由,但這種自由又是通過「心」與「道」的合一獲得的。
無論是傳統的道家、儒家,還是合道於儒的董仲舒,探討的都是「現實的存在」,道家是「自然的存在」,儒家是「社會的存在」,董仲舒是「自然社會對應的存在」,都是對現實問題的體驗和描述,都未擺脫「自然」的羈絆,都未真正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研究問題。
王弼則開始從認識論的角度研究問題,把自然本體論上升為認識本體論。他的「以無為本」的「無」不同於老子的「無」,老子的「無」表示的是一種客觀存在,還是一個具體概念,是「自相」;王弼的「無」則是一個抽象概念,是「共相」,表示萬物的本性,而不是宇宙初始的實體。
王弼的「貴無」哲學掃除了自然、社會和綱常名教對人的精神的束縛,提高了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和人的精神的價值,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它使中國哲學跨入認識論的階段,以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斗爭促進了哲學的發展,使哲學由實用的政治工具向獨立的思想體系過渡,使中國哲學的真理性逐步打破了價值性支配地位,為認識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王弼的「貴無論」並不是單純的本體論,還是人生觀和方法論,這就必然會對儒家的名教思想產生沖擊。當時「尚無」之風甚盛,成為一種強大的社會思潮。

熱點內容
國際經濟法判斷題 發布:2025-01-16 05:29:31 瀏覽:739
兩會民法典草案 發布:2025-01-16 05:25:29 瀏覽:542
刑事訴訟法對應的實體法是 發布:2025-01-16 04:38:02 瀏覽:286
武進法院拍賣公告 發布:2025-01-16 04:28:07 瀏覽:760
中介收據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1-16 04:05:03 瀏覽:413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