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法治文化更濃
Ⅰ 內江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公民文明行為,提升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內江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內江市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應當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組織實施、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協同推進、群眾共同參與的格局。第四條市、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機構統籌推進本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負責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的規劃實施、指導協調、檢查督促和評估通報。第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依法設立的管理機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文明行為促進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加強文明行為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協助做好文明行為促進工作。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積極支持、參與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第二章倡導與鼓勵第六條弘揚優秀文化:
(一)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發揮毛澤東主席視察隆昌氣礦紀念館、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范長江紀念館、成渝鐵路築路民工紀念碑等紅色資源的作用;
(二)傳播和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大千書畫藝術、糖業歷史文化、牌坊文化,保護和傳承資中中型杖頭木偶戲、盤破門武術、石坪山歌、牛燈舞等優秀傳統地域文化。第七條弘揚傳統美德:
(一)尊老愛幼,勤儉持家,培塑優良家風;
(二)尊師重教,涵養師德,注重學生美德教育;
(三)恪守醫德,關愛患者,尊重和配合醫務人員;
(四)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樹立社會正氣。第八條培育文明鄉風:
(一)美化、凈化鄉村,保持房前屋後衛生整潔;
(二)文明祭祀,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等事宜;
(三)遵守村規民約,移風易俗,抵制陳規陋習;
(四)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
(五)鄰里之間守望相助、和諧相處。第九條參加公益慈善活動:
(一)為戶外勞動者及其他需要幫助的人員提供便利服務;
(二)參與文化教育、公共衛生、生態環保、賽會服務等志願服務活動;
(三)參與扶貧、濟困、扶老、助殘、救孤、助學、賑災、醫療救助等公益活動;
(四)無償獻血,依法捐獻人體細胞、人體組織、人體器官、遺體。第十條崇尚綠色健康生活:
(一)節約資源,優先使用節能和可循環利用的產品,推行「光碟行動」,分類投放生活垃圾;
(二)講究衛生,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使用公筷公勺;
(三)全民閱讀,全民健身,培育樂觀向上良好心態。第三章規范與治理第十一條公民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公序良俗及其他文明行為規范,自覺抵制不文明行為。第十二條公民應當維護公共場所秩序,遵守下列行為規范:
(一)靜候服務,依次排隊,不得插隊、擁擠、搶行;
(二)維護學校、醫院、文化場館、政務辦事大廳等場所(場館)秩序,服從管理規定,不得擾亂公共場所秩序;
(三)衣著整潔、舉止得體、語言文明,不得大聲喧嘩、爭吵謾罵、躺卧公共座椅;
(四)規范經營,不得違規佔道、堆物、設攤;
(五)合理選擇時間、場地開展營銷宣傳、廣場舞、露天表演及棋牌娛樂等活動,控制音量,不得噪音擾民;
(六)其他應當維護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規范。第十三條公民應當維護公共交通秩序,遵守下列行為規范:
(一)駕駛機動車時有序通行,禮讓行人,規范使用燈光,不以手持方式使用移動電子設備,不以改裝車輛、瞬間提速等方式製造雜訊,不向車外拋擲物品;
(二)駕駛非機動車按道行駛,遵照交通信號燈指示通行,不違規載人、載物;
(三)文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動排隊、購票、讓座,不得干擾駕駛員正常駕駛,自覺維護車內環境衛生;
(四)自覺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等過街設施;
(五)使用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停放在劃定的停車位內,車頭按規定保持同一朝向;
(六)使用共享交通工具,應當愛護車輛及設施,有序停放在劃定的區域內,不得丟棄毀壞;
(七)其他應當維護公共交通秩序的行為規范。
Ⅱ 社區法治文化活動方案
政治是法治的靈魂,文化是法治的生命,道德是法治的血脈,完善的法治化體制機制,是建設法治社區的堅實基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方案,希望大家喜歡。
社區法治文化活動方案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落實“六五”普法規劃,大力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以“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直接面向社區、面對群眾,普及有關社區管理、居民生活方面的法律法規,滿足人民群眾的法律需求,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按照全街“法律六進”活動安排,大力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堅持法制教育和法制實踐相結合,把依法治街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使各項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管理軌道,保障和促進城區政治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主要內容
(一)加強社區法制宣傳,營造良好法制氛圍。法制宣傳應做到“七個一”:
1、必備一套法律書籍。各街道領導幹部、公務員,企事業經營管理人員、工作人員每人要有一套(10本以上)與工作、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書籍,並開展經常性的學法活動。
2、設置一個法制宣傳欄(櫥窗)2017社區開展世界法律日活動方案2017社區開展世界法律日活動方案。各社區要在所轄每個社區設置一個法制宣傳欄,將與社區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新頒布的法律法規定期載入專欄,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漫畫,結合具體事例“說”法。
3、社區要建立一個法律圖書室。在社區開辟場所,並配備一些法律書籍,定期對居民開放,做到有“法律明白人”進行講解,使社區居民養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習慣
4、製作一部法律專題片。各社區要以區域法治創建為內容,著重反映司法、執法、依法行政、普法宣傳等方面,製作一部法律專題片,在各級媒體播放。
5、編撰一冊法律故事精選
各社區要根據日常生活中的法律現象及近年來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改編和加工,以法律故事的形式,闡釋法治精神。
6、開辟一欄法制宣傳專版2017社區開展世界法律日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各社區要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新聞媒體上開辟法制宣傳專版(欄),宣傳“六五”普法、法治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等相關內容,不斷打造法治文化建設新平台。
7、組織一場法制文藝演出。各社區要組建法制文藝隊伍,編排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法制文藝節目,深入農村和社區,開展法制文化社區和法治文化村創建活動,把法治文化滲透到各個領域。
(二)開展社區法律服務,居民增強法制觀念。社區法律服務要做好兩方面工作:每個社區設一個法律咨詢點,每季度確定一天為“社區法律咨詢日”;積極創造條件,建立社區家庭法律顧問制度,引導社區家庭聘請法律顧問,培養遇事找法習慣。
(三)完善社區法律保障,積極維護社區穩定。在社區建立“一崗、一室、一組織”三個陣地,形成社會法律保障體系。每個社區設一個法律維權崗,開展法律援助,積極維護青少年、婦女、老年人及殘疾人合法權益;每個社區建立糾紛調解室,及時調處社區居民的糾紛;每個社區成立一個幫教小組,落實幫教對象和幫教措施。
社區法治文化活動方案篇二
一、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四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蘭江街道黨工委關於法治建設工作部署,採取多種形式,集中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知識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區樹立憲法權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全社會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氛圍,為助力我社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 活動主題:
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三、 活動時間:
2014年12月3日
四、 活動地點:
蘭墅公園
五、 活動對象:
社區居民和社區綜治線工作人員
六、 活動內容:
⑴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法制宣傳資料。
⑵社區工作人員組織開展法制有獎競答活動。
⑶百人簽名活動。
七、 經費預算: 宣傳資料、橫幅、紀念品、簽名橫幅等,具體經費按照實際活動情況計算後,用清晰明了的形式列出。
八、活動中注意的問題和細節:
⑴注意活動中安全問題。
⑵注意活動中居民搶紀念品的問題。
⑶活動後場地衛生問題。
九、活動負責人及主要參與者:
活動負責人:***
活動參與者:***、***、**、***
**社區
2014年11月28日
社區法治文化活動方案篇三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普及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推動法治城市創建”為主旨,科學籌劃,整體推進,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法治文化建設活動。
二、組織領導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社區充分認識到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是全面落實“六五”普法規劃的重要手段,是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發展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在要求,是實施我社區發展戰略的現實需要。落實工作經費投入,確保社區法治文化建設持續推進。
(二)完善機制、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積極營造加強法治文化建設的濃厚輿論氛圍;充分發揮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的作用,動員和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法治文化建設。
三、工作目標
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文化建設。充分社區利用公益、公用文化設施,在流動人口聚集散地、主要巷道、交通車站等醒目位置,擺放法制宣傳板報,建設法制文化景觀。在轄區內全面開展法制宣傳、樹立法制風尚,努力將本社區建設成為具有濃厚法制文化氛圍的法制社區。
四、具體做法:
(一)法治文化牆:
在二巷路邊防護欄上製作一面長15米的法制文化牆。宣傳內容有《民法》、《憲法》、《物權法》、《土地管理法》等常用法律。製作費用(1500元)
(二)固定法治宣傳欄:
在紅山路北十二巷社區門前製作一面宣傳欄.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讓轄區居民隨時都能接受法律知識教育。製作費用(4500元)
(三)法律圖書角:
建立社區“法律圖書角”將有關婚姻、繼承、工傷和醫療糾紛、合同等內容的法律書籍,免費向居民開放,讓更多的居民群眾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圖書櫃費用(1000元) 購買圖書費用(3000元)
Ⅲ 什麼是法治思維 有什麼含義
你知道什麼是法治思維呢?法治思維就是按照法律規則來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下面我為你整理什麼是法治思維,希望能幫到你。
法治思維是什麼 法治思維的含義
何為法治思維?簡言之,法治思維就是將法治的諸種要求運用於認識、分析、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以法律規范為基準的邏輯化的理性思考方式。因此,法治思維需以法治概念為前設。
人類政治文明發展至今,於法治概念之認知盡管不完全一致,但對其核心內涵包括精神、實體、形式等層面諸要件已經有基本共識存在。就中國當下而言,經過30多年砥礪耕耘,在法治概念上的初步共識也已基本具備。這是之所以提出法治思維命題的前提。
法治思維是一個文化范疇。廣義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質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維則屬於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文化的精神方面大概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一是法治意識和觀念的層面,這是最低最基本的層面。
全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觀念,才能夠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觀念基礎。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既要有權利意識,又要有自覺遵守法律的義務觀念;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除了相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則要有法治的權力觀,以及帶頭守法、維護憲法與法律的權威的職責意識。二是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層面。由此可見,法治思維是在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基礎上的進一步升華,運用法治思維則是對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出的更高層面的要求。
法治思維的范疇層次
法治思維的三個范疇
法治思維是一個文化范疇。廣義的法治文化包含了精神、制度乃至物質等不同方面,而法治思維則屬於精神方面的文化要素。法治文化的精神方面大概可以分為三個不同的層面。
一是法治意識和觀念的層面,這是最低最基本的層面。全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觀念,才能夠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觀念基礎。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既要有權利意識,又要有自覺遵守法律的義務觀念;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除了相應的權利義務觀念,則要有法治的權力觀,以及帶頭守法、維護憲法與法律的權威的職責意識。
二是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是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直至法治內化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這是法治文化的最高層面。由此可見,法治思維是在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基礎上的進一步升華,運用法治思維則是對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提出的更高層面的要求。
法治思維與學術界常講的法律思維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法治思維與法律思維都是根據法律的思考,以法律規范為邏輯基準進行分析推理判斷。二者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二。其一在於法治思維蘊含著價值意義上的思考判斷,即在法律思維中必須貫穿以人為本或者人權的基本價值標准。二是法律思維往往更側重於強調一種職業化的思維方式,為法律職業者所掌握運用,而法治思維更側重於強調一種治國理政的思維方式,是為執政者或者公權力的執掌者掌握運用的思維方式。所以,與法治思維所對立的是人治思維、特權思維,後者將權力置於法律之上,視法律為虛有之物。
法治思維的四個層次
法治思維在不同問題和領域的運用包含了不同的層次。概括而言,法治思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一是認知判斷層次,即運用法治的概念原理對社會生活中的種種問題進行認識並得出初步判斷的層次。人們可以根據法律對社會中的一些行為或現象得出是否合法的判斷,例如飲酒駕車是違法行為。這種層次的法治思維,是普通社會成員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具備的。
二是邏輯推理層次,即運用法治原則、規范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推理,並得出結論乃至解決辦法的層次。法律職業者的思維多為這一層次。這一層次的思維是以通過法律解決個案為主要特徵。
三是綜合決策層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認知判斷、分析推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性衡量,並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決策。對於領導幹部而言,法治思維更多地體現在這一層次上。
四是建構制度層次,即在前面三個層次的思維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抽象,從而能夠通過建構或改革法律制度對更宏觀的問題提出長遠的解決方案。這是最高層次的法治思維,也是高層級的領導幹部所應當具備的。因此,考察法治思維能力的高低,應當按照對象和主體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標准。
法治思維法治方式
簡單地說,法治方式就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法治方式與法治思維是內在和外在的關系,法治方式就是法治思維實際作用於人的行為的外在表現。可以說,法治思維影響和決定著法治方式。法治方式與原來人們常用的法律手段一詞,在意義上相近。但,手段一詞過於工具化,而方式則是更恰當更中性的描述。
與法治思維相應的法治方式,其外延更為寬泛。通常人們所說的“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都是屬於法治方式的范疇。凡作決策、處理問題,都要先找法律依據。有法律依據的,看看法律是怎麼規定的,所提出的處理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沒有法律的具體依據的,看看上位法、憲法中有沒有原則性的規定,有原則性規定,要按照法律原則進行辦理。有些事情可能是全新的,也要按照法律的基本原理進行比照處理,使之符合法律精神、合乎法理。有些情況下,出現法律規則之間相互沖突的情況,則要按照下位法服從與上位法的原則,依照法定程序來處理。
Ⅳ 法治文化公益廣告詞
培育法治文化,豐富法宣內涵,是我們每個公民都需要做的。下面請欣賞我帶來的法治文化公益廣告詞,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獲!
法治文化公益廣告詞大全:
1、城市是我家,法制靠大家,人人皆有責,幸福你我他。
2、城市之夢城,以法為基石,享受法制之下的品質生活,譜寫和諧樂章。
3、持法制之劍,斬罪惡之源;行正義之路,走人生之巔。
4、創法制城市以德為首要,建和諧新城需友善當先。
5、創新城文明,建和諧城市,以法制天下,你我齊關心。
6、創意新城展現和諧風采,活力城市營造法制環境。
7、創建法制城市,崇尚文明道德,堅持嚴律精神,迎接和諧生活。
8、創建法制城市,共建美好未來,一切從我做起。
9、愛有多深,法制就有多真,幸福有多久,法制就有多悠久。
10、安全在新城,溫暖在我心,法制在城市,幸福伴全家。
11、保持穩定,促進發展,法制建設乃源泉;普及宣傳,保障治安,人民群眾是靠山。
12、不綳緊法制城市的弦,就彈不出和諧新城的調。
13、不要把人生當成一場賭注,不要讓法製成為你的籌碼。
14、倡導法制文明建設,商業文明開啟大城市的高端文明之窗。
15、誠信是生活的通行證,法制是社會的安全網。
16、城市,我們的家;法制,扞衛家園的武器。
17、城市法制攸關你我他,齊心協力建和諧社會。
18、大力開展法制教育,共建和諧友好(友愛)城市。
19、頂風搏浪,與法制同行;繼往開來,創品質城市。
20、懂法,守法,嚴格執法,法制城市,我們的家。
21、懂法、守法,以法維權;違紀、違法,由法制裁。
22、發展科學讓城市更進步,弘揚法制讓城市更和諧。
23、法制城市,裁出社會文明錦;和諧城市,亮彩科學發展觀。
24、法制城市,德滿新城;天堂學府,情系你我。
25、法制城市,和諧城市,經濟城市,發展城市。
26、法制城市,和諧城市;攜手共建國際化城市,齊心共創高端化企業。
27、法制城市,虎步龍驤酬大業;和諧城市,科學發展展宏圖。
28、法制城市,靠你靠我靠他;和諧新城,為你為我為他。
29、法制,讓城市更美好;和諧,讓城市更溫馨。
30、法在心中,幸福在手中,法制城市,和諧你我他。
31、法制,和諧——創造美好城市,創法制城市,建和諧城市。
32、法制城市,人人守法和諧城市,事事和諧品質城市,國際接軌
33、法制城市,人人有責;和諧城市,人人享福。
34、法制城市,人人有責;和諧校園,人人參與。
35、法制城市,系情於民,謀利為民,用權在民。
36、法制城市,由“我”做起,和諧社會,你我共創。
37、和諧城市靠大家,法制社會為人民,共建平安城市。
38、和諧凝聚眾人心血,法制鑄造城市輝煌。
39、和諧閃耀溫暖照大地,法制維持社安護大家。
40、和諧社會,法制氛圍;安居生活,平安你我。
法治文化公益廣告詞精選:
1、和諧社會源於一點一滴,法制城市始於一言一行。
2、法制社會,品質生活,和諧城市,利人利己。
3、法制社會,人人守法,和諧城市,人人愛它。
4、法制面前人人平等,知法,懂法,絕不犯法。
5、法制乃國家昌盛的根本,和諧是城市繁榮的前提。
6、法制先鋒,城市先行;人人守法,共創和諧。
7、構建法制城市——便民,利民,創造為民。
8、國以民為本,民以法治國,共建和諧法制城市新區。
9、和諧城市,法制城市,建設家園,共你我他。
10、共守法制,和諧城市;齊創文明,造福新城。
看過法治文化公益廣告詞的人還看過:
1. 各種公益廣告語欣賞
2. 公益廣告語
3. 愛護動物公益廣告詞
4. 校園公益廣告
Ⅳ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 文化 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要求。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法治文化建設 文章 ,希望大家喜歡。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一: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迫切要求。所謂法治文化,是指一個社會中崇尚法治、服從法治、遵循法治、維護法治的文化狀態和精神面貌。所謂法治文化素質,是指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和行為方式中所具有的法治觀念、法治原則、法治精神。法治文化是法治社會的精神之舟、溝通之橋、立國之基,人們的法治文化素質決定著一個社會的法治觀念能否得到樹立、法治原則能否得到遵從、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揚。領導幹部作為國家各項事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其法治文化素質直接關系著依法執政、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的要求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我們要看到,經過多年的法治文化建設,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有了明顯增強,知法、懂法、守法正逐漸成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自覺行為准則。同時我們還要看到,不少黨政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增強。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消除認識誤區
領導幹部認識上的誤區是制約其法治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十分重視 法律知識 的學習和掌握,但是現實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文化素質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法律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種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認為懂業務是硬條件,學法律是軟要求。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工作,看重業務工作,認為在業務上要多下些工夫,學通弄懂,這樣有利於出成績、出政績,對職業發展有利。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平時用不上,不學法、不懂法照樣可以把工作做好,需要法律時再學也來得及,不行可以請律師及懂法律的人來幫忙。二是認為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領導幹部的大事,是其他部門領導幹部的額外負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法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幹部的工作需要,對他們來說,學法、懂法、用法是一項很關鍵、很重要的事情,而其他部門的幹部職工有自己的專業及本職工作,不從事實際的法律工作,學不學法,懂不懂法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三是認為領導幹部從事的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學法、守法是群眾的事。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黨政部門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政部門的工作是日常的工作,不必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有的領導幹部將法治視為管理者的特權,僅僅當作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對自己有利時就搬出來用一用,對自己不利時就擱在一邊。一些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信任,認為老百姓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秩序,濫用法律條例,與政府“作對”,與官員“搗亂”,應該多學法,自覺守法,把普法工作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單向的法制 教育 。四是沒有從正面認識和理解法律普及工作的重要意義,反而認為通過多年的普法,使得老百姓動輒上法院去告政府或官員,“不那麼好管了”。這些認識誤區如果不及時消除,不僅影響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進程,也損害了領導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把握三大要素
在法治文化素質中,有三個要素尤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觀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銜接、相互聯系,共同構成了法治文化素質的核心內容,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人法治文化素質的高低。因此,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必須把法律信仰、法治觀念和法治能力作為重中之重。
培育領導幹部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就是人們對法的一種尊重、信賴和認同感。正如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所說:“法若不信仰,則形同虛設。”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設的靈魂。一個國家要實現法治化,就必須有足夠的社會公眾尊重、認可和接受法律。否則,法律就會沒有權威,猶如一紙空文。對領導幹部而言,依法辦事,公正執法不僅需要知識、觀念,更需要信仰。信仰是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根本。領導幹部如果缺乏堅定的法律信仰,勢必會因為各種原因放棄法治原則,最終使黨、國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損害。
樹立領導幹部的法治觀念。法治觀念是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基本認識和看法,是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核心。當前,在少數領導幹部身上,法治觀念還相對淡薄,仍然習慣於傳統的“人治” 思維方式 。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在決策時沒有切實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沒有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憑主觀意志以權代法、以權決策,造成了大量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再比如,有的領導幹部遇到本該由法律調整和解決的問題,卻不願用甚至反對用法律手段,習慣於用個人職權和關系“打招呼”、“寫條子”、“走路子”,甚至認為用“權”解決不了的問題“法”更解決不了,等等。這表明,一些領導幹部還在以“依法治人”代替“依法治國”,還在以人治的眼光看待法治、以人治的思維研判法治、以人治的方式實施法治。這顯然不符合法治社會的要求。作為新時期肩負使命、手握權力的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法治觀念,包括憲法和法律有極大權威的觀念、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觀念、法大於權的觀念、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觀念、權力必須受到制約的觀念等。這些觀念是促成現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
增強領導幹部的法治能力。依法治國要求把各項工作都納入法制化軌道,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善於掌握和應用法律手段來做好工作。領導幹部這種通過法律的形式和途徑達到預期目標的本領就是法治能力,如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等能力。工作當中,領導幹部的法治能力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能夠准確把握事物的法律意義,並及時做出正確的法律判斷和評價;二是能夠熟練運用法律手段、遵循法律程序順利實現工作目標;三是能夠在遵守法律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創造性地運用法律解決復雜問題。法治能力直接關繫到領導幹部能否依法履行職責,是評價幹部法制文化素質高低的重要指標,也是提高領導幹部法制文化素質的重要內容。
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要構建保障機制
領導幹部法制文化素質的提高,除了教育和培養外,還有賴於良好的保障機制。一是要完善權力制衡機制。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 經驗 。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這一觀點告訴我們,不受制約、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導致法治的缺失。因此,提高領導幹部的法治文化素質,必須加強對其手中權力的制約和監督,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測評等各種制度,通過健全的制度監督保障領導幹部做到依法執政、公正執法,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二是要將法制文化素質作為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條件。在我國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今天,法律規范越來越多地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逐漸成為社會關系的主要調節器。不懂法的人難以適應社會的生活,更難以勝任黨政機關的領導工作。因此在選拔任用領導幹部時,除了考察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外,也應考察其法制文化素質,通過這一要求促使領導幹部自覺提高法治文化素質,切實增強依法辦事的意識和能力。三是要拓展領導幹部參與法治實踐的平台。參與法治實踐,是提高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領導幹部不可能都是法律科班出身,也不可能都在法律部門工作,這就需要各級組織為領導幹部參與法治實踐創造條件。如組織參與人大立法工作及法律監督實施工作,開展普法教育活動等有效途徑,加強領導幹部法治實踐鍛煉。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拓寬思路、大膽創新,參照公務員輪崗制度的要求,結合幹部日常調配和領導班子換屆選舉,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政法機關之間搞好領導幹部的橫向交流,使領導幹部在工作實踐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不斷優化領導幹部隊伍的法治文化素質。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二: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
5月16日人民網理論頻道轉載了《吉林日報》發表的《法治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文章:只有在實現人的現代化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培育出當代中國的法治文化,為真正實現法治社會創造條件。
法治是一個社會綜合運行的系統工程,它要求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運轉都必須以法律為標准,但規則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法律如何運行,不能告訴我們法律規則是如何制定,為什麼這樣制定,以及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而法律文化則貫穿法治過程的始終。無論是法治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基礎,還是法律運行的立法、執法和守法諸環節,都離不開人。人的發展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等各方面事業發展的中心,離開了人的發展,法治事業就失去了起始源泉、根本動力、正確目標和檢驗標准。人的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有實現了人的現代化,才能真正完成和完善現代化的制度和經濟。要實現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培育法治文化,就必須實現人的現代化。因為實現法律調整的主體是人,所以,只有具有較高法律意識水平的廣泛的人民群體,才能實現法律制度的現代化。從我國法治社會發展的進程來看,當務之急是促使法治文化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協調發展。作為現代化的主體,人既是社會最基本的生產力,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承擔者,更是所有上層建築的體現者。因此,只有調動人的積極性,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才是培育法治文化的出發點和真正動力。何謂人的現代化?一般的觀點是,人的現代化關鍵是賦予內心世界的能動性,現代化的人必須頭腦開放而富有彈性,辦事注重實效,敢於冒險,具有開拓的氣質。人的現代化的根本,就在於提高人的素質並逐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總之,當代中國法治文化的建設路徑應該是:在不斷推進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以及社會建設的同時,高度重視法治本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傳統法律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加強公民的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使其由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使觀念性法律文化與制度性法律文化相協調,全面實現人的現代化。
法治文化建設文章篇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提出“人民群眾對法律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是樹立法律的權威的源泉。而法治文化的作用之一就是要奠定尊崇法治的社會文化基礎,讓全體社會成員對已有法律規范體系中所蘊含和追求的價值理念產生認同和堅守。所以,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必須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
一、我國公民的法治行為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普及的現狀
(一)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博弈現代法治理念
中國傳統社會法治文化薄弱,人治文化根深蒂固。特別是我國古代的法制體系屬於德主刑輔的倫理法,法的執行過程中摻雜了許多情的成分。傳統觀念與現代法治理念之間的沖突主要表現就是情與法的沖突——民眾現代法治觀念淡泊,情與法界限模糊,取捨不清,常常以情理推法理,導致對司法期望值下降。
(二)公民法治意識淡薄,有些存在僥幸心理
傳統文化 的影響及公民現代法治教育的滯後造成公民法治意識淡薄,加之執法不嚴或者法律漏洞等問題,造成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懲罰,一些公民面對法律的時候存在僥幸心理。
(三)法律權威大打折扣,法治信仰難以建立
實踐中,一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依法行政,甚至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損害群眾利益;部分執法人員執法不文明、不規范、不公正,或是束手無策,或是定性不準、處罰失當;法制漏洞存在,導致一些轟動性的冤假錯案出現,造成司法的公信力下降,法律的權威大打折扣,公民法治信仰難以形成。
(四)依法維權成本過高,有法不依現象存在
法律訴訟過程煩瑣復雜,時間長,費用高昂,令群眾望而卻步;司法腐敗,權力干擾,以及某些執法機構工作效率低下和辦事不公,導致法治信用喪失。公民高成本的依法維權不能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就會放棄法律途徑,轉而尋求“人治”方式,如信訪,出現大量有法不依現象。
(五)法治輿論環境不佳,公民易受誤導
首先,媒體日益市場化,有償新聞的出現更讓一些媒體人“節操失守”,造成一些法制事件報道失實,影響了大眾的感情走向、 理性思維 甚至司法的公正。其次,不少媒體人自身法律素養不高,造成法治輿論缺乏專業性。這些使得法治輿論環境不佳,公民容易受到誤導,阻礙了法治文化的建設進程。
二、公民要結合自己的社會角色參與到法治文化的建設中
(一)政府要成為法治文化建設的忠實維護者
首先,政府要守法。用法治的力量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權力,將政府的行為嚴格限制在法律的明確規定之下,“把公權力關進籠子里”。其次,政府要積極倡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核心理念。通過積極、有效地宣傳,讓以自由、正義、平等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再次,政府要為法治文化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通過良法的公正實施實現社會公平,讓民眾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從而信法、尊法、用法,最終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二)執法、司法要提供健康的法治文化建設環境
首先,要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建立公平正義、法律至上的法治文化價值體系。在培育法治文化的實踐中,必須通過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公信力,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為法治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其次,在法治實踐過程中,要讓法治文化建設的成果切實起到安民、富民、惠民的效果。
(三)媒體要營造法治文化建設的良好輿論氛圍
首先,做到公平正義。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做到正心術、端行為、辦事公、處事明,積極塑造現代媒體工作者良好形象。其次,做到客觀真實。媒體人要深入實地真查、實報,不偏聽偏信,不歪曲事實,切實擔負起明辨是非、傳播正能量的職責。再次,提高自身法治素養。針對法治實踐當中的種種現象要有能力以法治思維去思考、評論、傳播,積極傳播正能量。
(四)公民要積極參與法治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
首先,要認真學法。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學法並非要深知熟識每部法律的具體內容,而是在學法中知法懂法,理解並銘記法治精神、法治觀念和法治意識,從而真正地擁護和信仰法治。其次,要自覺守法。公民要自覺依據法律規定享受權利、履行義務。再次,要敢於護法。公民不僅要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還要做法治的堅定捍衛者。
(五)青少年要主動融入法治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
首先,自身要增強法治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自覺樹立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的觀念以及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分辨能力,增加抵禦犯罪侵蝕的定力和能力。其次,家庭要培養法治思維。父母要不斷提高自身法治素養,強化自己的法治思維,通過以身示範,逐步建立孩子的法治思維。再次,學校要抓好法治教育。各級學校要把法制課作為必修課,配備專門的教師授課,經常性開展法治教育活動,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和遵紀守法,做到“心中有法,警鍾長鳴”。
以上就是我為你整理的法治文化建設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加快建設什麼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人們只有信仰法治,並使其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內化為行動自覺,公民的法治素養才能夠真正得到提升。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仰來源於自身的法治實踐。
相關信息:
要把人民群眾是否獲得實惠作為檢驗法治建設實效的標准,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受益者。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一要多舉措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讓法律更好的融入老百姓的生活。
如:打造覆蓋城鄉的法治文化陣地。在主題公園、廣場、街區等的建設中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將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憲法法律知識與公園自然景觀有機結合,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接受法治。
Ⅶ 法治文化建設口號
1、城市,用法制說話。
2、城市城,讓教育與法制共存。
3、城市法制,法制城市。
4、城市人間天堂,城市平安吉祥。
5、城市是我家,法制和諧靠大家。
6、城市文明,法制先行。
7、城市我的家,法制靠大家。
8、城市要發展,法制要先行。
9、崇尚法律規范,打造法制城市。
10、創法制城市,建和諧家園。
11、創法制城市,我們在行動。
12、創法制城市,揚時代精神。
13、創法制社會,建和諧城市。
14、創建法制城市,靠你靠我靠他。
15、創建法制社會,共享和諧社區。
16、創建和諧社會,構築法制城市。
17、打造城市人的法制城市。
18、打造法制城市,責任你我他。
19、法律無處不在,法制給您關愛。
20、法在心中,治在行動。
21、法制,讓城市更精彩。
22、法制,讓和諧走進城市。
23、法制,人類心靈的凈化器。
24、法制城市,安全你我。
25、法制城市,不容微瑕。
26、法制城市,不容糟蹋。
27、法制城市,處處盛開文明花。
28、法制城市,共創和諧。
29、法制城市,共建共享。
30、法制城市,和美人家。
31、法制城市,和諧社會。
32、法制城市,和諧一家。
33、法制城市,和諧永恆。
34、法制城市,和諧有序。
35、法制城市,美麗如畫。
36、法制城市,你我共參與。
37、法制城市,你我共創。
38、法制城市,品質生活。
39、法制城市,平安大家。
40、法制城市,天堂學府。
41、法制城市,文(聞)明中國。
42、法制城市,我愛我家。
43、法制城市,我們的家。
44、法制城市,我們共同的家。
45、法制城市,幸福保障。
46、法制城市,需要你我守法。
47、法制城市,有你有我。
48、法制城市是金,和諧城市是福。
49、法制創造和諧,和諧更需法治。
50、法制的城市,更好的明天。
51、法制多份學習,社會多份安寧。
52、法制觀念常有,和諧城市常在。
53、法制護大家,安全你我他。
54、法制建設,人人有責。
55、法制進萬家,和諧你我他。
56、法制進萬家,惠及你我他。
57、法制靠大家,和諧在城市。
58、法制可依,守法由心。
59、法制你我,幸福大家。
60、法制你我他,和諧城市靠大家。
61、法制你我他,和諧靠大家。
62、法制你我他,遵守靠大家。
63、法制你我他,安全護大家。
64、法制潛伏城市,城市征服天下。
65、法制讓城市更美好。
66、法制人人抓,幸福千萬家。
67、法制人生路,常亮紅綠燈。
68、法制賞心,城市悅目。
69、法制社會共建,和諧生活同享。
70、法制社會同創,和諧城市共享。
71、法制塑造新城,城市開拓未來。
72、法制為您保家護航。
73、法制相伴,暢游城市。
74、法制相伴,和諧城市。
75、法制新城,魅力城市。
76、法制新城市,和諧新天堂。
77、法制行城市,城市則興盛。
78、法制秀新城,和諧美城市。
79、法制中共享和諧城市。
80、法治促進和諧,和諧維護法制。
81、公平才有正義,法制方能文明。
82、共創法制城市,共享和諧新城。
83、共建法制城市,共享美好家園。
84、共建法制城市,同享和諧生活。
85、共建法制城市,同享文明和諧。
86、共建法制城市,同築和諧家園。
87、共建法制社會,同沐和諧城市。
88、共建法制社會,同享品質生活。
89、共建和諧、美好、法制城市。
90、共建和諧家園,法制為你護航。
91、共守法制,共創和諧。
92、共享和諧社會,共建法制城市。
93、構建法制城市,促進科學發展。
94、構建法制城市,和諧萬戶千家。
95、構建和諧城市,共創法制社會。
96、和諧城市,法制護航。
97、和諧城市,法制家園。
98、和諧城市,法制領航。
99、和諧城市,法制你我他。
100、和諧城市,法制先行。
101、和諧城市,法制新區。
102、和諧城市,源於法制。
103、和諧城市靠大家,法制你我他。
104、和諧更加精彩,法製成就未來。
105、和諧路千條,法制第一條。
106、和諧社會,法制城市。
107、和諧始於心,法制踐於行。
108、和諧新城,法制先行。
109、和諧新城市,盛開法制花。
110、和諧需保障,法制來護航。
111、和諧之旅,法制城市。
112、弘揚法制精神,共建和諧城市。
113、弘揚法制精神,構建和諧城市。
114、弘揚法制理念,營造法治環境。
115、加強法制建設,共建和諧城市。
116、加強法制宣傳,建設法制城市。
117、加強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
118、建法制城市,做四有新人。
119、建設法制城市,共享和諧家園。
120、金沙銀沙,不如法制城市。
121、金山銀山,法制城市是靠山。
122、開啟法制明燈,照亮人生前程。
123、科學發展,法制先行。
124、科學和諧社會,法制是其精髓。
125、理拘君子,法制小人。
126、美好靠它,法制城市。
127、美麗西子,法制城市。
128、平安城市,法制為基。
129、親善產生幸福,法制帶來和諧。
130、日忙夜忙,法制不忘。
131、社會法制化,和諧你我他。
132、生活在城市,法制記心中。
133、樹法制意識,建和諧城市。
134、同創法制城市,共享和諧新家。
135、同繪城市美景,共築法制長城。
136、同築法制長城,共享法治陽光。
137、推進法制建設,共建平安城市。
138、維護法制從我做起。
139、心牽法制文明,情築平安長城。
140、幸福人生,與法制同行。
141、宣傳法制,人人有責。
142、要想城市好,法制是法寶。
143、衣食住行,法制先行。
144、以法制為基,建和諧大廈。
145、用法制為城市樹立起新的風尚。
146、與城市握手,和法制擁抱。
147、增強法制觀念,減少違法犯罪。
148、爭做良好公民,共建法制城市。
149、知法守法,共治法制城市。
150、抓經濟促發展,抓法制保平安。
151、走進法制時代,共創美好未來。
Ⅷ 怎樣弘揚法治文化
一是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弘揚法治文化,重在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法治建設的重要指針,是社會主義法治文化 的核心內容.要通過普法活動,教育引導全社會特別是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圍繞"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 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 本行為准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於法治建設的實踐,在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群眾 特別是在立法、執法、等部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的正確方向,把推進法治建設的過程作 為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過程. 二是要強化普法宣傳教育,著力培養公民的法治精神.法治文化的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識和法治 素質為前提,法制宣傳教育應以切實提升公民的法治理念為中心目標,將法治"口號"內化為公民自願自覺的行動,培養公民對法律發自內心的尊敬,形成法治文化 和法律觀念的現代化.普法的功能和目的不僅僅是法律知識的傳播,而是法治理念的滲透和法治文化的深入,更重要的是在於法律信仰的建立.強化普法宣傳教育, 推進法治文化建設要堅持做到三個結合:法治文化與機關文化有機結合.加強機關法治文化是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前提,要以領導幹部和公務人員為普法教育的龍 頭,著力建設以"法治、民本、廉政、陽光"為核心的機關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深化校園普法,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法治建設的一項基礎 工程和戰略任務,要深入開展法治文化進校園活動,創新校園普法載體,增強校園普法效果.法治文化與文化有機結合.市場經濟要求依法誠信經營, 文化需要融入法治文化,法治文化與文化有機結合,實現普法效果一效益同步增長,法治理念與法人理念同步增強,從而提升誠信守法的形象. 三是推進公正、依法行政,著力構建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體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質,促進全社會知法、守法、用法、尊法,依靠法制宣傳教育可以 實現.但是以公平正義為核心的法治價值文化觀的真正形成,從根本上講要通過公正和嚴格執法,提高公信度,而逐步培育形成."一次不公正的判決比多 次不公正的舉動禍害尤烈,因為後者不過是弄臟了水流,前者卻破壞了水源."法律只有在實施中滿足了人們的安全、正義和秩序的需要,使損害得到救濟,利益分 配的扭曲得以矯正,其威信才能樹立,其權威性、公正性和神聖性的價值才得以彰顯.公正起到了公平正義法治價值體系形成的巨大潛在作用.法治文化的建立 不但要以良法存在為前提,更要以良法的公正實施為目的、為保證、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