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道德社會化的問題
1. 如何理解當前社會的道德問題
在我們的理解中,道德是人與人價值關系的一個領域、一個層面,它主要是指人的行為對於人倫關系的意義,即:在人的一切活動中,人的思想感情、言論行動是否符合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定結構、秩序和規則的要求,是否有助於它的合理、穩定和發展。如果是這樣,就被人們和社會所肯定、接受,判定是合乎道德的、善的;反之則被否定和排斥,判定是不道德或惡的。這一理解來自對道德實踐的觀察和描述。
按照這種理解,道德本身就存在著客觀基礎和主觀形態兩個層次。從根本上看,道德是人的生存發展活動和它所依賴、所需要的社會關系、社會秩序的產物和表現。本文暫時採取一點操作性的規定,即按照慣例,用「道德」來表示業已通過規范而主觀化、形式化了的道德體系;與之相應,則用「社會倫理」來指稱道德的客觀基礎和,即「人的生存活動所依賴、所需要的社會關系和秩序」本身。
之所以要暫時強調這兩個層次的區分,是因為我看到自古以來的道德思維中,存在著一種將二者混淆或割裂的情況。例如傳統的規范倫,往往只注重於道德規范體系的制定和論證,以為規范就是道德的本質和全部,而不去思考這些規范的客觀來源、基礎和根據;而西方的元倫理學,則把道德前提和基礎問題局限於概念語言的邏輯,使元的批判變成了抽象思辯,同樣不注意道德的現實基礎和根據。康德的偉大之處,在於把道德從人以外的神聖與崇高,正確地還原為人本身的神聖與崇高。但康德並未充分兌現使倫理學完全成為「一種關於人的實踐」的許諾,因為他只把道德歸結為人的理性和自由意志,而不是以人生存發展的實踐說明人的理性。所以他主要是在如何「要求於」人的實踐方面,高揚了道德(作為絕對命令)的權威,而未能從道德如何「來自於」人的實踐方面,闡明這種權威性的保證。結果一旦面對現實,康德也難免陷入種種「二律背反」,難以找到更好的出路。摩爾(G.E.Moore)的價值直覺主義在排除「主義謬誤」時,由於把善認定為「不可分析的」直覺對象,把內在價值說成是「自明的」直覺現象,就在事實上堵塞而不是開通了通往實踐的道路。總之,從現當代最大的兩位學者那裡可以看到,將道德體系與社會倫理現實混淆或割裂,主要表現為將道德僅僅歸結於道德理念,從而視為一種完全觀念化、主觀化的體系。 字串4
脫離實踐即是脫離人、脫離人的現實性和客觀性。其結果,總是導致這樣或那樣地將道德當成外在並高懸於人類現實生活之上的東西,從而造成社會發展與道德完善之間所謂「二律背反」的普遍印象。這種印象已經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例如在思考社會化的涵義時,人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觀念的困擾和情感的猶豫,這就是「現代化」的倫理意義問題。因為我們所謂的現代化,是和化、市場、理性、民主和秩序等聯系在一起的。在這種現代化的進程中,人與人相互關系的客觀結構、方式和秩序等也不可避免地發生相應的變化,即這里所說的「社會倫理演進」。人們對於經濟的、科技的、物質生活的,甚至一般和文化的「現代化」是指什麼,往往能夠有比較具體明確的共識;然而說起倫理道德的「現代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是優是劣、是福是禍,則常常成為歧議的焦點。適逢我國通過改革開放和實行市場經濟來加速現代化進程之際,這個問題表現得尤為鮮明。
國內近年討論中有一種觀點值得注意,就是將所謂「惡是發展動力」說法普遍化。按照這種觀點,人類在道德上表現最好的時期應該是原始。--那時沒有自私、壓迫和剝削,沒有一切向錢看,沒有爾虞我詐,人都很純朴真誠,等等,總之可算是道德的理想境界;而到後來,生產、經濟、技術越是發展,道德也就越是衰落;到如今,人類在物質上進步到了極高程度,在精神、道德上也墮落到了極低的境界……。這種否定人類自身的悲劇道德觀,顯然忘記了一個很淺顯的事實:原始人過的是什麼日子(譬如氏族內部的原始和諧,並不能掩蓋氏族間的血腥沖突,以至於那時曾以人肉為食)。這種觀念出自一種善意的道德理想是無疑的,問題出在它的理想本身是過於主觀化、絕對化的。用孤立、抽象的觀點看待道德,把它當成了不是來自現實生活,而是與整個人類命運不相關,只是從外面或高處要求於人的東西,就不善於給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人類為什麼不能保持那種標準的原始美德,而去追求生產和科技的發展?難道人的本性就是反道德的「惡」嗎?道德,難道就是要人們放棄改善生活,不追求經濟科技的發展才能保持的嗎?或者,隨著社會倫理的客觀演進,人們就要把「二律背反」和「道德衰落」的無奈,當成一曲永遠的輓歌繼續唱下去?如果問題尖銳到如此地步,倒能夠使人想起要反問一句「道德究竟是什麼,人類為什麼要有道德」了。 字串8
2道德是不是發展的?確切地說,是從總體上看,道德本身是否在不斷地進步,進行著由低級到高級的上升運動?這個問題是關於道德時間形態的理解,屬於「道德是什麼」問題的一個方面。在道德觀念中這是一個很有代表性的難題,歷來思想家對它所作出的回答之間,分歧也是很深刻的。例如絕對主義和相對主義這兩種極端的見解,實質的邏輯都是否認道德本身的發展。
各種道德絕對主義觀點,如道德「天意」說、「神喻」說、「絕對實質」說、「絕對命令」說等認為,真正的道德本身是一套終極的實質、境界、目標和標准,它是超現實的、先驗的、不變的,人們只是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達到它,而不是自己在選擇和造就它,改變和發展它。所以,它們雖然並不一般地否認人的現實道德表現有高低進退的差異,但把這種差異僅僅看作是人在道德軌道上的移動、前進或停頓、回歸或偏離,而軌道本身是不變的。在時間特徵上,道德絕對主大體表現為兩種,一種認為終極的道德形態為人類最初所具有,後來日益偏離了它,將來的出路則在於人們「返樸歸真」;另種則認定終極道德形態存在於未來(來世)的最高境界,人類只有在永恆的追求中,猶如必須經歷「滌除原罪」過程之後進入天國一樣,才能有一天進入它的境界。
各種道德相對主義的觀點,如道德「情感」說、「情境」說、「循環」說、「標准虛無」說等都認為,道德本質上就是人人各自的主觀選擇,善惡取決於主體的興趣、需要和偏好,並無客觀統一的標准和界限。因此道德必然總是在變,此一時彼一時,象春夏秋冬流轉一樣,一種景象代替另一種景象,只有各不相同的「文明模式」,沒有誰比誰好壞高低之分,因此也就無所謂進步退步。還有的主張「善惡並行論」,就如俗話所說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認為善在發展,惡也就在發展,它們的對立永遠存在,因此除了一個「斗」字以外,道德也無所謂總體上有什麼進步……
在我們談論道德進步問題,不應該忘記這樣一種特殊的文化背景,就是頗有影響的儒家「逆時向思維」傳統。自從孔夫子說「周鑒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起,便開了這樣一種先例。「周」是先朝,它的美好又是來自和繼承了堯舜「二代」(堯舜時代的治世是從哪裡來的,是不是恢復了更古老的傳統,孔子沒有說),因此要以「克己復禮」為現下的治世之道。雖然孔子實際上並非真的主張保守和復古,他不過是「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心中塊磊」,闡述自己的社會理想而已。但是,這種「法先王」、回頭看、以過去為將來立極的表達形式,卻被後人當成了固定的思維方式,千百年來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心理定勢:在道德上,一說起美好的時光,就總是想到過去。「人心不古」這個成語流行了幾千年,彷彿道德上的是非得失,主要在於人心的「古」與「不古」,「古」才是善和美的代名詞。當人們面對陌生的現實,而又看不清前途的時候,回憶和懷念過去的好東西,也是很自然的,但不能被這種自發的情緒所左右,忘記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斷。特別是在社會變革和轉型時期,這種非批判的習慣心理,即使不造成復古主義傾向,也會給人增加思想上的迷惘、心靈上的痛苦。 字串5
總之,如何看待道德發展的問題,骨子裡首先還是如何理解「道德是什麼」的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要防止使道德脫離了人類現實生活的整體,僅僅強調其超現實的、理想化的觀念性質,而忘記了它首先是人的現實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實踐方式之一。如果忘記了這一點,就不可能真正認識道德的歷史,更不可能正確估價道德的現實,不能夠立足現今社會倫理演進的客觀形勢,來找出建設新道德的根基。
3道德「是什麼」和道德「是否進步」的問題,從表層看,是如何描述道德的狀況和以什麼為對象事實;從深層看,則有關於道德評價判斷的標准問題。用什麼來衡量一個時期的道德現象是在進步還是退步?這里實際上有兩個層次的標准:
一是一定道德體系本身的標准,它由具體的道德理想、原則、規范等所構成。一套道德理想、原則、規范等掌握群眾的深度和廣度越充分,即越是得到人們的理解、接受、親近和奉行,這套道德越是能夠影響人們的生活,這個社會在道德上就越是在進步,這叫「社會進步的道德標准」。一般來說,人們都很注意以這樣的方式來評價現實的道德風氣和社會面貌。比如,封建主義道德講究的是「長幼有序,尊卑有別」,按照這種精神,安守本分的人越多,社會上等級次序排列得越嚴整、體現得越充分,人們就越會感到風氣好、進步大,反之則是「綱紀不整,世風日下」;相反,資本主義道德講究的是「個人至上,自由第一」,按照這種精神,越是人人平等自由、各有自己一套,越是個性化、多樣化,只要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就越是符合道德,這個社會就越是合理,反之則是退步。總之,道德標准解決的是在一個既定的社會和道德形態中如何評價的問題,它是針對道德在一定「質」的范圍內「量變的評價標准,並不回答「質變」如何評價的問題。 字串1
但是,道德發展不僅僅有量變,還有質變。比如從原始時代到文明時代、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道德,都有質的不同。在道德發生這種質變的時候,「道德標准」本身就在改變,或者就有沖突,因此再用舊的道德標准來衡量就行不通了。用封建主義標准來看資本主義就一定會認為它「不道德」,用舊道德來看新事物也會有反感;而反過來看也一樣如此。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於是就得有更高的標准--能夠衡量道德標准本身是否合理、是否進步、是否更科學、更文明的標准,即「標準的標准」、「元標准」。
二是這個「元標准」,即「標準的標准」。它是什麼?在理論上,人們曾有各種各樣的見解。我認為從人類歷史和現實的生活實踐來看,這個標准歸根結底只能是社會歷史和人類生活實踐本身。因為一切道德歸根到底都是一定的社會經濟狀況和人的生存發展活動狀況的產物,人們是自覺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是從他們的實際關系、生活方式和發展的需要(即這里所說的「社會倫理」)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觀念,產生並執行自己的道德規范。人類生存發展中連續的、共同普遍的、一貫的方式和條件,產生了人類共同的基本道德;而那些階段性的、具體特殊的方式和條件,則產生各種時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殊的道德。共性寓於個性之中,普遍寓於特殊之中。從整個社會歷史的高度看一套特殊的道德體系、道德標準是否合理,就要從它的「根」上查起,首先看它所依據和維護的「實際關系」是否合理、有生命力;然後看它的實際效果,即是否能夠反映和維護合理先進的「實際關系」。因此,這個「元道德標准」,最終就是指「道德進步的歷史標准」,即:產生和造就具體道德形態的那個根據--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其條件和需要等本身,同時也就是衡量道德形態的標准。
2. 道德社會化的介紹
道德社會化是指個體接受道德教育和社會影響,將社會道德規范逐步內化為個人道德品質的過程。在社會中為了維護人們的共同利益,協調彼此的關系,便產生了調節人們行為的標准。個人若遵守這些道德標准,會受到輿論的贊許並感到心安理得,否則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並感到內疚,個人的行為能夠根據社會標准來實行,那就是實現了道德社會化。人們對於道德規范的掌握,首先是一個學習模仿的過程。社會的獎勵與懲罰對個人的道德社會化起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在人們的道德社會化過程中,個人的道德判斷與道德認識也起著重要作用。在不同社會條件下,道德社會化的內容是不同的。
3. 當前我國在轉型時期社會化面臨的困境有哪些
我國目前已進入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日益突出。在這現實客觀情況下,由於人們在經濟發展中忽視了許多因素從而導致了許許多多社會化的問題。概而論之,主要有不完善的社會制度,正在惡化的生態環境,以及日益偏離軌道的社會價值觀念這三大類問題。
1.社會制度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由經濟體制結構所引起的矛盾仍然存在並且在發展中日益激化,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都與政府改革息息相關。然而,政府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和確立市場主導的經濟運行機制尤其不可避免的滯後性。
長期以來,中國通過超常規、跨越式發展戰略來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當市場經濟體制已經。
初步建立,向著完善的方向發展的時候,產生於市場轉型階段的經濟建設型政府的弊病就日益顯露。比如經濟建設型政府會導致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合法化,政出多門,行政壟斷和審批事項繁多。而這些行政上的弊端又導致了其它更多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2.生態環境變遷中的社會化問題。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深入,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類為改善居住條件,一味大量佔領土地,使得森林覆蓋率銳減,空氣污染加劇,導致呼吸系統疾病不斷攀升,人們生活質量隨之下降。而這一切不僅僅導致人們生活質量的下降,還必定會引發更多更復雜的社會問題。
由於森林覆蓋率減少,工業廢氣汽車尾氣排放增加,導致空氣中二氧化碳超標,溫室效應加劇,大氣環流改變化,氣候變化,使得自然災害頻繁。
而許多自然災害如水災、旱災、地震等自然現象又會給工農業生產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也危及社會的生存環境,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誘發失業、貧困、疾病、住房擁擠其它等嚴重的社會問題。更嚴重的是社會穩定也會因環境變遷而會成為問題。
在大的災難來臨時,人性的丑惡面就會顯現,社會往往會動盪不安。因此,生態環境對社會的影響力會是全方位的,生態環境惡化這一社會問題能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3.因社會價值觀沖突而引發的社會化問題。
社會化是指社會將一個自然人轉化為一個能夠適應一定社會文化,參與社會生活,履行一定社會行為的人的過程,也是一個自然人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通過與他人的接觸與互動,逐漸的認識自我,並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簡單的說社會化就是學習和傳遞一定的社會文化,學習做人的過程。而這一過程需要一個穩定的價值文化來引導人們在思想道德層面上能健康發展。
但目前在我國這個處於快速轉型中的社會中,由於社會變遷速度失控,致使現存的社會規范收到了很大的沖擊和破壞,而新的道德規范有尚未建立。
一旦受到西方落後的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就會引發許多社會化問題。近年社會經濟生活中出現的假冒偽劣產品、貪污腐敗、買官賣官、以及離軌等社會問題都與人們的價值觀有著密切關系。
綜上所述,在當前我國的社會轉型中,因社會制度、生態環境的變遷、人們價值觀或社會態度的變化對我們這個社會的發展起到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而我國政府在此次轉型中如何趨利避害順利解決國內的各種社會化問題將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祖國的命運!
4. 如何看待分析當前中國社會道德狀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和人口流動的加快,我國正迅速進入城市化的快車道。農耕社會「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土壤發生變化,但與此相適應現代都市的社會公德、約束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就容易造成失信、失德高收益卻低風險,守護良知卻要付出更大的成本等各種不正常現象。
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受到沖擊,而新的社會規則又不能及時完善,個人的道德焦慮也因此轉變成社會性議題。道德焦慮有兩個指向,一是道德滑坡,人人但求自保,出現普遍的社會冷漠;另外就是在新社會環境下,全社會期盼建立新的道德約束和評判機制,重建社會公德良序。
從正確價值觀立場、科學認識方法論和歷史視野出發來分析認識當前我國的道德狀況,必然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國道德狀況的主流是發展進步的。
第一,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建立,為全社會打下了共同利益的堅實基礎,從而使社會共同利益成為中國社會道德的利益基礎。
決定道德性質的直接基礎是利益關系。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在全社會始終得到倡導和堅持的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其利益基礎正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共同利益。私有製作為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廢除,使沒落的舊道德特別是自私自利的道德原則,喪失了賴以存在的根本制度基礎和利益基礎。這是中國道德發展史上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和完善,使多種經濟成分得到迅速發展,多種經濟利益得以普遍實現。不可否認,受私有經濟成分發展的影響,受市場經濟利潤至上、等價交換等原則的影響,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確實有了更加頑強的表現。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從社會主流道德來看,集體主義道德原則,仍然是中國社會道德的主旋律,其最深厚的根據,就是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了社會共同利益的基石。同時,過去實行單一公有制時造成的利益「大鍋飯」局面和平均主義道德弊端,得到了根本改變,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統籌兼顧,有了更大的伸展和實現餘地,按勞分配原則獲得了有力的道義支撐,自私自利並沒有重新成為社會普遍的道德原則。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些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創新,既對人們的傳統道德觀念產生了劇烈的沖擊,也催生了與時代的發展進步相適應的新道德觀念和新道德規范。新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范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更新了傳統的觀念,激勵著人們勇於變革、勇於進取、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在不斷破除不符合時代精神的陳規陋俗的進程中,不斷為人們的行為確立新時代的准則。
第二,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為全社會打下了共同道德價值的堅實基礎,使以人為本和為人民服務成為中國社會道德的基本價值取向。
中國共產黨誕生90多年來,自身進行了許多重大變革,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從為人民服務到以人為本,都是中國共產黨為自身設立的最根本的道德價值目標、道德價值尺度和道德建設的核心。黨的這種道德價值目標和道德價值尺度,已成為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天經地義的神聖道德觀。
第三,馬克思主義為靈魂的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建立,從精神道德的意義上說,在於使人民群眾通過認識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進步的客觀規律。
通過認識人類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必將不斷改造自身並升華自身的精神道德境界的客觀規律,培育出對人類現實生活和未來前途充滿正義、向善和光明憧憬的高尚社會理想與道德理想。馬克思主義的精神道德學說,本質上是以真善美的價值目標激勵人們為創造和建設新社會奮斗的實踐理論,幫助人們站在社會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層面,把人類的終極價值、至善目標和解脫苦難的希望,寄託在人民大眾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改造人自身的偉大社會實踐中。中國人民正是在實踐馬克思主義精神道德學說的歷史進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不斷建設真善美的新社會和新生活。
第四,社會主流道德輿論和主流道德觀念積極、進步、向善。
對社會整體道德質量的更高標准,對國民道德素質的更高要求,對社會向善價值追求的更緊迫期待,對社會各色各樣敗德行為的更嚴厲譴責,都深刻揭示了全社會道德狀況向善前進的大趨勢。對人的正當利益的肯定、對人的價值的肯定、對人的個性的肯定、對人權的肯定;改革開放意識、進取競爭意識、自由民主意識、公平公正意識、和諧包容意識、生態環保意識等的增長,無不是社會主流道德輿論和主流道德觀念積極、進步、向善的表現。社會道德建設領域大大拓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以及經濟道德、公共道德、新聞道德、生態道德等各個領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道德建設的觸角,日益向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延伸,道德調節社會關系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加深。
社會道德榜樣的層次愈加豐富多樣。道德模範的層次更加豐富多樣,對人的道德評價的尺度也更加豐富多樣。從雷鋒到郭明義,從焦裕祿到楊善洲,這些精神道德上一脈相承的道德榜樣所踐履的主人翁責任意識、無私奉獻精神和堅守品格,始終代表著我們這個時代普通群眾和領導幹部道德風貌的主流。道德理論發展進步。我國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的理論與實踐研究越來越系統化、規模化和科學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指導全社會的道德建設,提供了扎實的理論支撐。
存在的問題以及面臨的道德考驗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道德的負面新聞頻頻見諸報端,道德失范、誠信缺失現象時有發生,良知的底線不斷被侵蝕。我們的道德水平究竟怎樣,一時成了問題。道德議題的熱度持續走高,對道德問題的關注,成為社會輿論特別是各類媒體常說常新的話題。無論是贊美道德模範的感言,還是抨擊敗德現象的批評,似乎都在印證這樣的評論:我國社會出現的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感動與疼痛並存,譴責與反思交織,憂慮與希望同在」的圖景。論辯各方對道德問題超乎尋常的關注和唇槍舌劍,折射了中國社會深厚的道德底蘊和中國人濃重的道德責任心結。
第一,道德問題主要表現於一些時段。我國道德領域出現受到普遍關注和產生廣泛爭論問題的時期,集中表現在改革發展的節點時期,比如,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初期,實行商品經濟制度的初期,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期等。新的政策特別是新的制度體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舊社會規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沖突的時期,舊規范往往失范,新規范尚待建立。
第二,道德問題主要表現於一些領域。一是與市場經濟聯系緊密,容易發生權錢交易和容易受到金錢腐蝕的領域,是腐敗、誠信等問題多發易發的重災區。二是現有道德嚴重失范的領域,比如,公共道德領域問題多發易發,一個重要原因,是現有道德所調節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人群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從農民到城市新市民;從單位人到社會人;從體制內的人到體制外的人;從國有制的人到個體、私營和外資等多種所有制的人等。
第三,道德問題主要表現於一些人群。一是一些官員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少數官員弄權謀私、錢權交易、貪污腐化等。這些人的敗德行為對社會的負面影響最大。二是一些企業和商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誠信缺失、坑蒙拐騙、制假販假等。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沽名釣譽、抄襲剽竊、低俗炒作等。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突出表現在不守公德、見危不救、以怨報德等。
正是這些局部的、少數社會成員的敗德現象,無形中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道德壓力和心理暗示,很多人因此認為社會正在逐漸滑向一個低信任度和缺德的深淵,進一步加劇了人們評價社會道德狀況的悲觀、消極情緒。當前道德領域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但這是前進中的問題,要放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來看待。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奮斗,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大幅提高相伴隨,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極大增強,廣大幹部群眾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精神風貌,城鄉環境、公共秩序、文明禮貌、社會服務、旅遊景區等方面都發生了有目共睹的積極變化。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整個社會現代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高,構成了中國社會道德建設的主流。
總之,道德考驗必將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但中國人民有信心經受住這一切考驗。因為社會的道德主流是進步、光明、向善的,因為社會的道德問題是發展前進中的問題,更因為中國人民從事著以真善美為價值前提和價值目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資料來源——
求是理論網(中共中央機關刊《求是》雜志):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2/201204/201202/t20120213_138403.htm
http://www.qstheory.cn/zxdk/2012/201201/201112/t20111228_132528.htm
人民網: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6476759.html
5. 當今社會上發生的社會道德健康問題,引發了人們怎樣的思考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經》一書。「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盡管不同時代,不同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但道德始終是引導人們追求至善的良師。它雖無形無影,卻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平衡著人與自然的關系。它端正人們對外界的態度,並時刻調節著自身的行為。
4、社會普遍認知退步
伴隨社會飛速發展,我國已憑借政治、科學、經濟、體育等方面的卓越表現躋身國際大國行列。但傳統文化的宣傳似乎又落了下來。從以前要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可以看出,對道德的重視是首當其要的。目前卻演變成大部分人追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唯利益是從,處處充滿著功利性」的意識。宏觀社會的「不重視」,加之新生代成長過程中缺乏矯正過程,使得道德社會化的腳步停滯不前。
6. 道德社會化實現的途徑
道德社會化實現的途徑: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區德育
實現青少年道德社會化是家庭、學校、社區的共同職責。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區德育是青少年道德社會化的三大基本途徑,把握家庭德育、學校德育、社區德育內涵,分析和闡述各自的優勢所在,闡明和剖析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青少年道德社會化的基本途徑可設定為:加強家庭德育的熏染,強化學校德育教育的主導,輔以社會、社區德育教育,形成立體的青少年道德社會化育人體系
7. 什麼是人的社會化試述我國社會在人的社會化方面我們面臨的問題。
人的社會化是指人接受社會文化的過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剛剛出生的人,僅僅是生理特徵上具有人類特徵的一個生物,而不是社會學意義的人。在社會學家看來,人是社會性的,是屬於一種特定的文化,並且認同這種文化,在這種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個體。剛剛出生的嬰兒不具備這些品質,因此他(她)必須渡過一個特定的社會化期,以熟悉各種生活技能、獲得個性和學習社會或群體的各種習慣,接受社會的教化,慢慢成人。並且,從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來看,人的社會化也是個體吸收了社會經驗,並由兩者的分立走向兩者的融合。問題 :早期社會化的困境 社會失范與再社會化問題 虛假社會化與真實社會化的沖突問題 中年危機:社會變遷與成人的繼續社會化老年危機與老年社會化 代差問題與雙向社會化
8. 道德社會化的介紹
道德社會化是指個體接受道德教育和社會影響,將社會道德規范逐步內化為個人道德品質的過程。它與人的社會關系的發展密不可分。兒童在共同的社會生活中與其他人發生錯綜復雜的關系,依次是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家庭和學校以外的社會關系,它們都要求兒童必須依據社會標准處理好,否則難以適應社會。因此,道德社會化的實質就是人們認識並學會處理各種社會關系的過程。
9. 當今中國社會化存在的問題和分析原因
1.在我國目前新的發展階段,發生社會沖突的誘因以及對社會穩定的威脅,可能並不來源於客觀階層所劃定的社會底層,而是來源於與參照群體比較中認同階層比較低的人群。階層認同決定人們的社會沖突意識和行為取向,共同的階層認同容易形成共同的階級意識和行為取向。在對社會沖突意識的所有解釋變數中,認同階層是最為顯著的影響因素。人們自己的認同階層更易於形成相對一致的對社會階級階層之間沖突嚴重程度的認識。調查表明,越是將自己認同為上層階層的人,就越認為現在和將來階級階層之間的沖突較小;而越是將自己認同為最下層階層的人,就越是認為現在和將來階級階層之間的沖突會嚴重。尤其是那些主觀上把自己歸結為社會最低層的人員,更容易出現極端行為。例如,當我們調查社會公眾「在同事或鄰居因特殊事情邀請其參加集體上訪時」個人所持的態度,結果顯示,處於認同階層的最低層的被調查者有37.4%持參加態度,明顯有別於其他階層。說明這部分人群更容易引發各種突發事件,其行為潛藏著較大的社會風險。這意味著,在現代社會,並不是客觀階層中那些貧困的人更容易參與和支持社會沖突。
人們往往認為,客觀指標所標定的貧困階層最容易抱有對現存社會的不滿和產生激烈的社會對抗行動。但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客觀階層中的底層在解釋現在和未來「階級階層沖突的嚴重程度」這個變數時,並不具有統計推斷意義;而更具有統計推斷意義的解釋變數是「認同階層」。人們對貧富之間沖突程度、干群之間沖突程度、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與普通職工之間沖突程度、勞資之間沖突程度的感知等,都與人們的認同階層密切相關。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決定人們社會沖突意識的因素是不同的,在整個社會處於溫飽線以下的時候,貧困人群是非常龐大的社會群體,貧困是非常普遍的社會感知,因而客觀的貧困群體會對人們的社會沖突意識產生重要影響;但當基本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後,人們普遍處於小康生活狀態時,認同階層就成為一個更加重要的解釋人們態度和行為的指標。人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受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其認同於哪個社會階層,就會從那個社會階層的立場出發來思考整個社會階級階層之間的關系。因此,在目前國家快速工業化和市場化過程中,認同階層應當是更為重要的一個考察社會階級階層沖突意識的指標。
2.主觀階層認同「向下偏移」。通過主觀階層認同的國際比較可以看到,即便是將我國大城市市民的主觀階層認同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我國城市公眾的自我階層認同也表現出一種明顯的「向下偏移」傾向。而且,這種向下的「偏移」並不是一種整體結構的偏移,只是自認為處於社會中層的人偏少;自認為處於社會底層的人較多。例如,在美、法、德、意、澳、加、日等發達大國中,自認為處於社會「中層」的比例均在55%以上,連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大國也都在55%以上,較高的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均達到了70%以上,即便是較低的韓國亦達51%;而這一比例在我國的大城市卻僅為46.9%。與此同時,國際比較中的另一個明顯差異是,我國城市公眾中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國家。發達國家這一比例一般都低於5%,較低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低於3%,較高的韓國為9%,義大利為8%,印度為7.5%;但在我國的大城市,認為自己處於社會「下層」的人群比例達到了14.6%。
我國城市公眾的自我階層認同明顯「向下偏移」的傾向表明,我國即便在城市社會中也還遠未形成一個中間階層佔主體的社會。這個結果的產生可能主要是因為我國收入差距的變化趨勢形成不同於一般國際發展經驗的曲線,即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以後,收入差距沒有向縮小的方向發展,而是在特殊因素和一些新因素的影響下,繼續朝著差距擴大的方向發展。我國的特殊因素包括,非技術勞動力的無限供給、財富積累速度的加快等;新因素則包括,經濟全球化趨勢對快速提升高級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收入的影響,以及信息成本快速降低導致的組織結構網路化變化和中等管理階層重新分化。
社會中間層通常被稱為社會的「穩定器」,即認為龐大的中間階層可以在社會高層與社會底層之間起到「緩沖層」的作用,使激烈的社會矛盾和沖突得到緩解。在社會結構以中間階層為主的社會中,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更趨穩定,更不容易受較極端思潮的沖擊。因此,我國城市公眾中間階層的階層認同相對缺乏,以及自認為處於社會低層的人數相對偏高現象,潛藏著一種發生社會沖突和社會矛盾的可能,對社會的穩定和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3.城市社會中正在產生著一種新的社會矛盾和社會沖突類型,即由社會價值觀念的差異導致的社會沖突。人們在利益格局變動中所處位置並沒有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沖突傾向,從利益的損失到實際的沖突行動之間還需要一些中間環節。根據統計分析推論,利益格局變動本身尚不足以導致沖突行為的發生,由利益變動導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才是導致沖突行為產生的直接根源。由「不公正感」導致的收入差距原因的價值認識,使得人們對收入差距的感受在心理上被「放大」。那些認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較低的人、認為自己未來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的人、認為當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人、認為當前人們的財產佔有不公的人,都普遍認為現在和將來階級階層之間的社會沖突會趨於嚴重。
因此,加大對各種非法收入的打擊力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維護社會公平,是保持社會穩定更為重要的政策舉措。另外,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對改革中利益受損群體給予適當的補償以提高其生活滿意度,也是減少社會沖突、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
4.社會分化的兩極具有更強的社會沖突意識。調查中發現,「迅速致富」和「迅速致貧」者都認為現在和未來階級階層之間的沖突會趨於嚴重。過去人們較多地注意「迅速致貧」者的社會沖突心理,認為那些具有「相對剝奪感」者更易於形成階級階層之間的沖突意識。但通過深入研究可發現:「迅速致富」(「在過去5年生活水平提高很多」)者也認為,現在和將來「階級階層之間的沖突會趨於嚴重」。
造成生活快速富裕的人群也有較強社會沖突意識的原因,首先是由於在快速的社會結構變動中,盡管有近一半的被調查者同意或非常同意少數人先富起來對社會有好處這一觀點,但多數人都對現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滿,希望進一步理順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更加適度合理;在這種普遍的社會輿論中,富裕階層也對自身財富的安全產生擔憂。其次是因為人們對解決收入分配問題存在著較大的意見分歧。調查結果顯示,最高層人員中有35.4%的人不同意多征有錢人的稅幫助窮人,還有13.6%持無所謂的態度,兩者相加約有一半的社會高層人員不支持多交稅以幫助窮人。
5.城市公眾對幹部的看法應當引起深思。在上世紀90年代開展的一些全國性調查中,當被問到「誰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時,大多數人認為是私有企業主或演藝人員。但2002年底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是黨政幹部。統計結果表明,在10個群體類別中,只有2個群體被半數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一是黨政幹部,二是私營企業主。其中,有59.2%的被調查者認為黨政幹部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排名第一;有55.4%的被調查者認為私營企業主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而且,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對這個問題基本形成共識。按照客觀社會階層和主觀認同階層這兩種不同分層標准得出的調查結論基本一致:處於最高層和高層的人員約有一半左右認為黨政幹部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而處於最低層和低層的人員中,約有70%左右的人認為黨政幹部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益最多的群體。
城市公眾產生改革開放中幹部獲益最多這種看法,與不同職業群體實際收入狀況的比較結果並不一致。公眾之所以產生這種看法,主要由於兩方面原因:一是近年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很多企業經營困難,而且市場風險越來越大,「下海」已不再是「發財」的代名詞,相比之下,公務員成為收入比較穩定、收入可以不斷提高、生活的社會保障(養老、醫療、就業)比較完備的職業;二是某些官員中嚴重的腐敗問題以及一些腐敗大案要案犯罪金額的曝光,在民眾中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影響了幹部在公眾中的形象。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被調查者認為,當前城市面臨著兩個最棘手的社會問題:一是失業下崗問題,占被調查者的70.4%;二是腐敗問題,占被調查者的54.7%。這項調查結果必須引起我們的深思和警惕。
6.公眾對私營企業中的勞資沖突感受最為強烈。多數城市公眾都認為,當前我國勞資沖突的問題比較嚴重。其中有兩個比較醒目的結果:一是對私營企業中的勞資沖突問題感受最強烈。調查者在對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四種類型的勞動關系進行比較時,認為私營企業中勞資沖突最為嚴重的人數最多,這與我國私營企業用工和管理制度不規范、勞動者權益得不到保證等現實原因有關。二是對國有企業勞動關系的判斷對其社會沖突意識的影響最為顯著。分析表明,對「國企管理者與勞動者」沖突的判斷,是影響人們對整體社會沖突感受的最重要因素。這可能是因為國企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而且人們對國企勞動關系沖突的心理承受程度比其它類型企業要低。
研究結果顯示,影響人們對勞資沖突看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一些符合常識判斷的因素,如職業地位較低、收入水平較低、自我認同階層較低的人群以及近年來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的人群,都更傾向於認為當前勞資沖突問題比較嚴重;也有一些值得注意和容易忽略的新因素,如教育水平較高者、年齡較輕者和居住在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地區的人群,對勞資沖突問題更為敏感。人們對勞資沖突強度的判斷越高,工作滿意度和生活滿意度就越低,他們越可能認為社會是不公平的,並對整體社會沖突程度作出較高的判斷,在實際的行為傾向上,他們也越可能採取比較激烈的沖突行為來處理矛盾和糾紛。隨著人們教育素質和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公眾對勞資沖突問題將更加關注;而在現實中,由於市場競爭的激烈,一些私營企業的老闆會為了降低勞動成本而損害勞工利益,從而導致勞資沖突的進一步加劇。因此,如何有效地調整勞資關系,解決勞資沖突,將是保持未來社會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議題。
10. 道德社會化的內容是什麼
道德社會化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認同道德規范、明晰道德關系、形成道德人格。
道德社會化的實現途徑主要有兩條:一是社會的道德教育,二是個人的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