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李明德法學

李明德法學

發布時間: 2022-12-20 03:11:18

⑴ 求西南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生入學考試參考書目及復習資料。

知識產權專業(方向)推薦書目
一、推薦原則
本書目分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三個層次來推薦學習書目。其推薦原則分別如下:
本科生:在基本掌握民法基礎理論的基礎上完成對知識產權的入門學習,在側重於實務運用。
碩士生:在本科學習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學習知識產權的基本制度,在掌握知識產權基本制度的基礎上再依個人詫異為實務運用、理論研究兩個方向的深入發展作實質、方法上的准備。
博士生:側重於方法論的學習、四位方式的開拓與知識產權理論研究。
二、推薦書目
(一)本科生:
1、鄧曉芒、趙林著:《西方哲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版。
2、趙敦華著:《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沈宗靈著:《現代西方法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張玉敏主編:《民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李開國、張玉敏主編《中國民法學》,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7、張俊浩主編:《民法學原理》(修訂第三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澤鑒著:《民法概要》,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9、王澤鑒著:《法律思維玉民法實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張玉敏主編:《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鄭成思著:《知識產權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吳漢東主編:《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3、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4、郭禾主編:《知識產權法教學參考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5、薛虹著:《網路時代的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沈仁干、鍾穎科著:《著作權法概論(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7、李明德、許超著:《著作權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8、黃暉著:《商標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9、湯宗舜著:《專利法教程(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0、孔祥俊:《商業秘密保護法原理》,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21、知識產權局條法司著:《信專利法詳解》,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年版。
22、董保霖著:《商標法律詳解》,中國工商戶辦社2004年版。
23、程永順編:《知識產權四法十二條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版。
24、孔祥俊著:《WTO知識產權協定及其國內適用》,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5、鄭成思,《WTO知識產權協議逐條講解》,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6、 [奧地利]博登浩森著《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指南》,湯宗舜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7、《保護文學禾藝術作陪伯爾尼公約(1971年巴黎文本)指南》,劉波林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8、《羅馬公約和錄音只怕公約指南》,劉波林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9、羅東川、馬來客主編:《知識產權名案評析》,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年版。
30、靳學軍、宋魚水主編:《知識的力量:北京市海濱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十年案例評析》,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1、譚筱清主編:《數字時代知識產權保護的理論與判解研究》,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2許海峰主編:《知識產權訴訟指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33、許海峰主編:《涉外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實務》,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版。
(二) 碩士生:
1、[英]羅素著:《西方哲學史》,馬元德譯,上午印書館1976年版。
2、[英]艾耶爾著:《二十世紀哲學》,李步樓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3、[愛爾蘭]J•M•凱利著:西方法律思想簡史,王笑紅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德]阿圖爾•考夫曼、溫弗里德•哈斯默爾主編:《當代法哲學和法律理論導論》,鄭永流譯,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英]韋恩•莫里森:《法理學-從古希臘到後現代》,李桂林等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法]孟德斯鳩著:《論法的精神》,張雁深譯,上午印書館1963年版。
7、[英]洛克著:《政府論》,葉啟芳等譯,上午印書館1964年版。
8、[法]盧梭著:《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上午印書館2003年修訂第三版。
9、[美]伯爾曼:《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賀衛方、高鴻鈞等譯,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年版。
10、[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譯,上午印書館1959年版。
11、何勤華:《西方法學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12、[葡]葉士朋:《歐洲法學史導論》,呂平義、蘇健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3、[德]茨威格特、克茨:《比較法總論》,潘漢典、米健等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美]艾倫•沃森:《民法法系的演變及形成》,李靜冰等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5、德卡爾•拉倫茨著:《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6、黃茂榮著:《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7、意彼得羅•彭梵得:《羅馬法教科書》,黃風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8、周:《羅馬法原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19、王澤鑒:「民法叢書》系列(《民法總則》、《民法物權1、2》、《債法原理1、2、3》)及《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1-8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張玉敏著:《走過法律》,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編寫:《知識產權縱橫談》,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
22、鄭成思著:《知識產權論》,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版。
23、鄭成思著:《知識產權法新世紀的若干研究重點》,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4、馮曉青等著:《知識產權法熱點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5、吳漢東等著:《知識產權基本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6、吳漢東等著:《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7、古祖雪著:《國際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8、陶鑫良、袁真富著:《知識產權法總論》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版。
29、德利亞•利普希克著:《著作權與鄰接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0年中譯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30、韋之著:《著作權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1、吳漢東等著:《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2、曾陳明汝著:《商標法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3、黃暉著:《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法律保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4、尹新天著:《專利權的保護》,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版。
35、張曉都著:《專利實質條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6、魏衍亮著:《生物技術的專利保護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04年版。
37、程永順主編:《外觀設計專利保護實物》,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8、李琛著《知識產權片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39、張玉敏主編:《知識產權與市場競爭》,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0、張玉敏主編:《中國歐盟知識產權法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1、張玉敏主編:《知識產權理論與實務》,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2、張耕著:《知識產權民事訴訟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3、張廣良著:《知識產權侵權民事救濟》,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4、沈仁干主編:《數字技術與著作權觀念、規范與實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5、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三庭編:《知識產權經典判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年版。
三、博士生:
1、[德]文德爾班:《哲學史教程》,羅達仁譯,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2、[美]科斯等著:《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新1版。
3、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4、[挪威]斯坦因•U•拉爾森主編:《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金吾倫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英]丹皮爾著:《科學史及其宗教和哲學的關系》,李珩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7、[法]巴特著:《符號學原理》,王東亮等譯,三聯書店1999年版。
8、[英]霍克斯著:《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瞿鐵鵬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9、吳增基等主編:《現代社會學》(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瞿同祖著:《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中華書局2003年新1版。
11、費孝通著:《鄉土中國•生育制度》,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2、[英]約翰•香德、彼得•斯坦《西方社會的法律價值》,王獻平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13、[英]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鄧正來等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0年版。
14、[美]昂格爾《現代社會中的法律》,吳玉章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從社會科學角度觀察》,李瓊英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6、尼爾•麥考密克、奧塔•魏因貝格爾著:《制度法論》,周潔謙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
17、[日]川島武宜著:《現代化與法》,王志安等譯,中國政法大學1994年版。
18、[美]波斯納著:《法律的經濟分析》,蔣兆康譯,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7年版。
19、[美]波斯納著:《法律與文學》李國慶譯,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版。
20、[美]波斯納著:《法理學問題》蘇力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21、蘇力著:《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霍姆斯著:《普通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3、[英]勞森、拉登著:《財產法》(第二版),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24、[德]京特•雅科布斯著:《規范•人格體•社會》,馮軍譯,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5、[美]本傑明•卡多佐著:《司法過程性質的分析》,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26、[美]羅斯科•龐德:《法律史解釋》,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7、[意]朱塞佩•格羅索:《羅馬法史》,黃風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8、[德]弗朗茨•維亞克爾著:《近代私法史-以德意志的發展魏觀察重點》,陳愛娥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版。
29、謝銘洋著:《指揮財產權之基礎理論》,元照出版公司1997年第2版。
30、[美]勞倫斯•萊斯格著:《思想的未來》,李旭譯,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勞倫斯•萊斯格著:《代碼》,李旭等譯,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32、[美]羅伯特•P•墨傑斯等著:《新技術時代的知識產權法》,齊筠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33、[澳]彼得•達沃豪斯、約翰•布雷斯韋特著:《信息封建主義》,劉雪濤譯,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版。
34、[美]威廉•M•蘭德斯、理查德•A•波斯納著:《知識產權法的經濟結構》,金海軍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5、李揚等著:《知識產權基礎理論和前沿問題》,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6、金海軍著:《知識產權私權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3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立法資料選》,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8、李雨峰著:《槍口下的法律-中國版權史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版。趙元果編著:《中國專利法的孕育與誕生》,知識產權出版社2002年版。
39、左旭初著:《中國商標法律史(近現代部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年版。
40、李明德著:《美國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1、李響著:《美國版權法:原則、俺案例及材料》,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2、[德]雷炳德著:《著作權法》,張恩民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3、[英]薩莉•斯皮爾伯利著:《媒體法》,周文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44、王太平著:《知識產權法法律原則、理論基礎與具體構造》,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5、李琛著:《論知識產權法的體系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6、吳漢東等著:《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7、曹新明著:《中國知識產權法典化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8、劉茂林著:《知識產權的經濟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49、[日]富田徹男著:《市場競爭中的知識產權》,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50、吳漢東:《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51、[美]米勒、戴維斯著:《知識產權法:專利、商標和著作權》(第三版,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2、Brad Sherman and Lionel Bently: The Making of Moder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the British Experience, 1760-1911,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53、Peter Drahos: A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artmouth Publishing, 1996.
54、Ronan Deazley: On the Origin of the Right to Copy, Hart Publishing, 2004.
55、John Feather: Publishing, Piracy and Politics-An Historical Study of Copyright In Britain, 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94.
56、Assafa Endeshaw: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y for Non-Instrial Countries, Dartmouth Publishing, 1996.
57、William Cornish: Cases and Material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Fourth Edition), Sweet & Maxwell Ltd,2003.
58、Robert M.Sherwoo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stview Press, 1990.
59、Gillian Davies: Copyright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ublished jointly by 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 VCH Publishiners Inc.,1994.
附:
1. 《知識產文叢》系列,鄭成思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
2. 《中國知識產權評論》系列,劉春田主編,商務印書館。
3. 《北大知識產權評論》系列,鄭勝利主編,法律出版社。
4. 《網路法律評論》系列,張平主編,法律出版社。
5. 《知識產權研究》系列,唐廣良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
6. 《知識產權法研究》系列,王立民、黃武雙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⑵ 李明德的介紹

人名,主要人物有同濟大學法學院 /知識產權學院教授李明德1,北京大學畢業,長期從事法學研究工作,出版專著、譯著多部,發表論文50餘篇。南開大學教授李明德,在梭魚、草魚鰱鱅魚人工繁殖研究中成就顯著,曾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其他還有革命烈士、書畫家、大學教授等。

⑶ 李明德的人物簡介

李明德,現任同濟大學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先後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法律系獲得歷史學學士、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1995年1月到1997年1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法學院作訪問學者,學習和研究美國知識產權法。2001年2月到8月在德國馬普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研究歐盟和德國知識產權法。2006年10月到2007年3月,在日本知識產權法研究所擔任客座研究員,研究日本知識產權法。
出版專著、譯著(包括合著、合譯)12部,並在《法學研究》、《環球法律評論》、《知識產權》和《中國版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約60餘篇。主要著作有:《特別301條款與中美知識產權爭端》(2000年),《美國知識產權法》(2003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著作權法》(合著,2003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著作權法概論》(2005年),《知識產權法》(2007年),《知識產權法》(20008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著作權法》(2009年第二版),歐盟知識產權法(2010年),《著作權法專家建議稿說明》(合著,2012年)等。
參加過一系列國際性學術會議和研討會,訪問過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比利時、奧地利、義大利、西班牙、瑞典、印度、泰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在一系列國際性和區域性會議上,用英文發表過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知識產權保護、TRIPS協議與傳統知識、基因資源和民間文學、馳名商標保護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中日馳名商標保護比較研究、中國的專利制度及其發展、中國知識產權執法體制改革、中國知識產權法律的修訂等演講。

⑷ 我是律師,想報一個跟法學相關的在職研究生,有什麼好的推薦嗎

法學相關在職研究生,社科院研究生院!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學員可以獲得更多知識的重要保障。授課師資與統招碩士研究生一致,均為博導碩導。像法學所孫憲忠、李明德、李順德、王曉曄、薛寧蘭等資深教授均會給我們在職研修上課。社科院在職研修老師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或者你可以去在職研究生吧去問問報考過法學在職研究生的朋友們。

⑸ 四川哪所大學能報考法學在職研究生

法學在職研究生的話可以報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尤其是法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是學員可以獲得更多知識的重要保障。授課師資與統招碩士研究生一致,均為博導碩導。教師專業知識扎實,在領域內有很高聲譽。像法學所孫憲忠、李明德、李順德、王曉曄、薛寧蘭等資深教授均會給我們上課。

⑹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知識產權法如何

研究生院是社科院的招生、公共課教學、學位授予單位。社科院的法學教育是由法學所、國際法所承擔的。

社科院法學所的知識產權法大牛有李順德、李明德、管育鷹等。知識產權法屬於廣義民法的范疇,社科院法學所的民法大牛就更多了,如王家福、謝懷栻、梁慧星、孫憲忠、謝鴻飛......可以上網路上查查

⑺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的知名學者

王家福、李步雲
註: 為表彰為我國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建設和法治建設做出傑出貢獻的老法學家,營造法學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氛圍,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法學理論隊伍,經中國法學會各研究會、省級法學會、全國重點法學院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推薦,中國法學會會長會議討論研究,2012年9月,中國法學會決定授予王作富等25位同志「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稱號。 第一屆(1995年):夏勇
第二屆(1999年):信春鷹、孫憲忠
第四屆(2005年):莫紀宏
第六屆(2011年):熊秋紅
第七屆(2014年):張生 王家福: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法學會原副會長,原中國法學會民法經濟法研究會會長
李步雲: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中國法理學研究會顧問,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顧問
梁慧星: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日民商法研究會會長
劉海年: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律史學會學術顧問,中國人權研究會顧問
張慶福:中國憲法學研究會顧問,原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
劉楠來:中國國際法學會原副會長
陳明俠: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顧問
劉兆興: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李順德:中國知識產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
王曉曄: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競爭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李林: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海峽兩岸關系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陳澤憲:國際刑法協會中國分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副會長
陳甦: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莫紀宏:國際憲法學協會副主席,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律師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馮軍: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孫憲忠: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李明德: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吳玉章: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
劉作翔:中國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
王敏遠: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周漢華:中國法學會互聯網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行政法學會政府規制專業委員會會長
沈涓:中國國際私法學會副會長
冀祥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
張廣興: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陳欣新: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副會長
薛寧蘭: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鄒海林:中國法學會保險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熊秋紅: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謝增毅:中國社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柳華文:中國行為法學會軟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海洋法學會常務理事
常紀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法分會副會長
渠濤: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日民商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劉仁文: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行為法學會常務理事
張生: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謝鴻飛: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
鄧子濱:中國警察法學會常務理事
席月民: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高旭晨:中國法律史學會秘書長
高漢成:中國法律史學會副秘書長
徐立志: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
葉自強: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余少祥:中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

⑻ 山寨產品合法嗎

"山寨"合法還是非法?專家:應分別對待產品與文化2009年01月12日 14:40 來源:工人日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山寨就是社會上存在的一個現象,對於山寨現象應該區別對待。山寨產品里往往存在很多的侵權現象,但山寨文化並不一定侵權

你「山寨」了嗎?

不知不覺中,我們被「山寨」包圍了起來。山寨手機、山寨熊貓、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山寨警車……

「你山寨了嗎」,突然成了一句流行語。各種各樣的事物被冠上了「山寨」的名頭。

什麼是山寨?目前一個媒體廣泛傳播的解釋是:該詞源於廣東話,是指一種由民間力量發起的產業現象,其主要表現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等,通過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以兼容的強大功能、花哨的包裝、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而贏利。最早的「山寨」廣泛流傳於廣東一些沒有牌照的電子廠、小作坊。當地人稱這些靠抄襲起家,或是生產劣質假冒偽劣電子產品的廠為「山寨廠」。

但目前的「山寨」已經完全超出了上述解釋的范圍。

記者調查發現,「山寨」主要流行於年輕人中間。

北京的小黃是一家公司的白領,屬於「80後」。她最早接觸「山寨」是從山寨手機開始的。「去年年初的時候,我看見一個朋友換了一部外形很時尚的新手機,我就問朋友是什麼牌子的。朋友告訴我手機沒有牌子,是『山寨』機,功能齊全,才幾百塊錢。」小黃看到朋友的手機物美價廉,很動心。

慢慢地,小黃接觸到的山寨現象也越來越多。面對「山寨」,小黃很支持。「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山寨現象挺有意思的。比如山寨百家講壇,再比如山寨熊貓。『山寨』一下沒什麼不可以,至少很娛樂。」

小黃的觀點與很多人想法相似,他們對「山寨」持肯定態度,甚至認為山寨非常有創意。

有人贊成的東西往往也會有人反對,在對待「山寨」的態度上也是如此。

家住廣東的張小秦通過網路向記者發表了她對「山寨」的反對態度。她說,現在好多山寨產品,比如山寨手機,從外形上看幾乎達到了和一些大品牌手機亂真的程度,這應該已經侵犯了別人的知識產權。 「這樣的山寨產品,不僅侵犯了合法商家的利益,也欺騙了消費者。有關部門應該對這類產品予以嚴厲打擊。」

2008年年底,中國青年報在網上的一個調查也說明了目前社會上對「山寨」現象的不同態度。在這次有兩千多人參與的調查中,有38.7%的人認為,山寨文化是一種復制文化,有33.7%的人認為山寨文化是一種冒牌的文化,30%的人認為山寨文化的核心其實就是剽竊,還有24.9%的人認為山寨是劣質的代名詞。但同時也有一些網友認為,山寨產品經濟實惠,山寨文化大有發展。

目前的現實是,不論在現實還是網路,「山寨」都既有「粉絲團」也有「棒喝者」。

合法抑或侵權?

當「山寨」現象繼續在現實與網路中發酵,「山寨」到底是非法的「假冒偽劣」還是合法的草根創意也眾說紛紜。

人們說「山寨」非法時,最先用來作為衡量標尺的往往是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在1月5日由中國法學會案例研究專業委員會、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等單位主辦的「『山寨』現象法學觀察與社會學觀察」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學者以及法官和律師從法律角度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李明德認為,「山寨」現象涉及到了社會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其中也涉及到知識產權問題。現有的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以及反不正當競爭法基本可以解決目前的「山寨」現象所涉及的法律問題。李明德說,某些商家對麥肯雞、肯德起等商標的使用,就涉嫌對合法商標的侵權。如果權利人通過司法途徑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侵權人將可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北京大學教授張平說:「如果把『山寨』定義為盜版、仿製和克隆,那麼毫無疑問是違反法律規定、侵犯知識產權的,應該加以制止。」與此同時,張平也認為,現實中普通群眾對「山寨」的理解,與上述定義是有差距的。

據張平介紹,「山寨」在我國的興起,原因來自兩大群體的沖突。一方面,由於現有的知識產權很多,知識產權權利人要求嚴格保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由於已有的知識產權形成了「權利叢林」,新的加入者想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生產或創新,要獲得各種各樣的授權,其行為受到了嚴重的制約。於是,在兩個群體間產生了矛盾。而現有的一些技術存在過度奢侈、捆綁銷售等現象。比如生產一個高端的手機產品,其中的品牌價格和技術含量往往都很高。在手機的價格中,有可能三分之二是專利、商標和版權等知識產權的費用。在這些知識產權中,並非都是功能性的,有的僅僅是包裝性的技術。有些人認為自己並不需要那些包裝性的技術,只需要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性技術就可以滿足需求,於是他們反對奢侈包裝和技術捆綁。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生產者開始製造功能和包裝簡單且價格便宜的山寨手機。「山寨」就此從手機發端。而最初的山寨手機並不存在違法的問題。

「一部山寨手機,如果是生產商通過在市場上購買零部件組裝而來,且不貼商標或者貼廠商自己的商標,通常不存在侵權的現象。當然,外觀不能有與別的產品相同或相似的情況。」張平說:「要界定某個山寨產品是否侵權,一個非常容易的辦法就是起訴生產該產品的廠商,通過司法途徑獲得答案。」

不侵權的 「山寨」 後來逐漸演變了。一些商家為了牟利,生產出的山寨手機往往是模仿一些知名品牌手機而來。這樣的山寨手機則存在侵權現象。

人民大學郭禾教授也認為,「山寨」這個概念很難說是合法還是非法的,因為目前的「山寨」現象中包含了太多的內容。如果拿現有的法律做尺子去量「山寨」,很難得到一個標准結論。某些山寨現象可能存在侵權的情況,但有更多的山寨現象並不涉及法律問題。「只有針對一個具體的事物,我們才能考量其是合法還是非法。比如,山寨熊貓,主人僅僅是為了娛樂自己,不礙任何人的事,談不上非法。但如果把別人的商標貼到自己的商品上,那麼無論是否『山寨』,都是違法的。」

產品與現象是不同的「山寨」?

對「山寨」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也是目前圍繞山寨現象引發的一個熱門話題。在於國富律師看來,支持或反對本身就是個偽問題。他認為,在「山寨」現象中本就包含著截然不同的東西。一種「山寨」是侵權仿冒基礎上的山寨行為,比如直接把別人的外觀設計運用於自己的手機、汽車等產品上。這樣的行為通過我國已有的專利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加以規制即可。被歸為仿冒、侵權的山寨現象早已存在,從我國有了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開始,就有行為被判定為仿冒、侵權。另外一種「山寨」是建立在草根創新精神上的山寨,比如山寨春晚。這樣的山寨,很多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是有益的。於國富律師說:「與其說贊成或反對山寨,不如剖開它的本質去認識和分析,用一分為二的態度來面對。」

張平教授也認為,「山寨」是目前社會上存在的一個現象,應該區別對待。山寨產品里往往存在很多的侵權現象,但山寨文化、山寨現象並不一定侵權。 「如果山寨產品出現了侵犯他人權利的情況,權利人去起訴主張權利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對整個『山寨』現象下個結論」。

在研討會上,諸多學者認為,山寨產品與山寨文化以及山寨現象應該區別對待。如果可以用「百花齊放」的精神來看待山寨文化和山寨現象,但是在對待山寨產品的時候,無論「山寨」多麼富於誘惑力,法律法規和商業倫理依然是應該被遵守的,對違法行為的容忍最後只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張偉傑)

熱點內容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
勞動法對合同工的工齡計算 發布:2025-01-16 02:53:53 瀏覽:117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