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媒體的道德與倫理

媒體的道德與倫理

發布時間: 2022-12-23 09:41:47

『壹』 談談你對廣告與社會倫理道德關系認識

廣告倫理和廣告與生俱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廣告倫理依附專於廣告,有了廣屬告就有了廣告倫理問題。早在18世紀,就有人發出了有關廣告道德的呼聲,1759年,英國約翰遜曾這樣評論:「廣告也和其他技術一樣,應該服從公眾的利益。我向那些負責作廣告的人,不能不問一下有關道德的問題,你們是否有玩弄人們感情的行為。」隨著廣告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廣告倫理問題逐漸成為廣告界、媒介及全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
廣告倫理調整的是廣告主體(包括廣告主、廣告商廣告公司和廣告媒體)與廣告受眾之間的關系,確立的是除廣告受眾以外的一切與廣告活動發生關系的廣告參與者
的行為准則和規則,研究的核心是廣告倫理體系(包括廣告倫理原則和廣告倫理規范)的構建。廣告主、廣告公司和廣告媒體之間的關系最重要是經濟關系,直接表現為某種利益關系,這種關系的處理除依靠法律外,還需要正確的倫理觀念的指導。

『貳』 全媒體時代學習倫理與法規的重要性

1、加強媒體新聞道德倫理建設,應成為媒體界的共識和自覺遵守的原則。
2、人性價值和道德標準是維護社會文明向前發展的基本法則。
3、倫理學屬於哲學范疇,而現代教育應該融合倫理學知識形成交叉專業學科。

『叄』 什麼是新聞倫理

新聞倫理問題與對新聞倫理的研究並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而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新聞傳播領域出現了一系列倫理問題,人們對此進行探討的結果。隨著人們對新聞倫理研究的系統化理論化科學化,逐漸形成了新聞倫理學。
新聞倫理涵蓋的范圍包括但不局限於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或者說職業倫理。無論編輯、記者還是其他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工作中的價值取向、道德表現總是與其所在的新聞媒體的價值取向、道德功能與倫理規范聯系在一起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一致的;反過來說,新聞媒體的價值取向、道德功能與倫理規范總是要體現在其所屬的編輯、記者身上的,在大多數情況下也總是一致的。把它們聯系起來進行研究,更為科學、合理;雖然研究時候有所側重,而且有時候分別研究也有其必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社會在倫理上對新聞媒體的要求與對新聞工作者的要求既有統屬關系也有競合關系。因此新聞媒體的價值取向、道德功能與倫理規范也是新聞倫理的重要內容。
本文認為,新聞倫理可以從新聞行業、單個新聞媒介和新聞工作者等三層次上來開展研究。新聞倫理是新聞事業整體、新聞媒介實體(包括報社、電台、電視台、網站等新聞組織)和新聞工作者(編輯、記者、播音、主持等)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價值取向、道德表現與日常行為品德規范等的總和。
至於新聞受眾在新聞傳播中的道德表現與倫理規范,新聞媒介實體和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以外的道德表現與倫理規范,顯而易見不屬於新聞倫理范疇。比如新聞媒介實體在經濟活動中的倫理規范,應屬於經濟倫理,與新聞倫理無關;記者個人在家庭的道德表現應屬於家庭道德范疇,也與新聞倫理無關。
http://ke..com/view/980192.htm
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職業道德觀則是馬克思主義對新聞工作者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職業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對新聞職業道德原則、道德權利、道德義務和道德規范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看法。
在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職業道德的一系列觀點和理念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基礎和核心,它是決定和統率其它內容的東西。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是無產階級各項事業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共產黨宣言》,第36-37頁,人民出版社)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共產黨人是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存在,而戰斗的。
毛澤東的表述則更加明確。他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他還說:"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第591、592頁,人民出版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但體現著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針,也包含著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它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內容。
1991年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這個准則後來又經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兩次修訂,成為全國新聞界共同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條例
這個准則規定了對新聞工作者的六項基本要求,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這六條准則包括了對新聞工作者在政治、思想、業務多方面的道德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及其行為實踐的一種具體表述和體現。六條准則集中表述了一個核心思想:即新聞工作者必須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真理;必須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事實負責、對法律負責。它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在品質和作風方面的嚴格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當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
http://..com/question/18720218.html

『肆』 為什麼廣告創意要遵循社會倫理道德

肯定要遵循社會倫理道德,如果不遵循的話,那麼,這個廣告創意不會受到歡迎,並且還有可能會違反法律

『伍』 全媒體時代學習傳媒倫理與法規的重要性

加強社會輿論監督,並加以政策和法規的引導。...各類輿論平台,或者公民自行對傳媒活動各個方面進行的監督,是社會倫理道德對傳媒倫理道德的有力約束。

『陸』 媒體如何堅守道德底線

大多數媒體還是有道德底線的,但新聞媒體作為行業組織整體時不時還是有人回會突破底線答,沒有道德底線的媒體國家自然會讓他關門。
道德底線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1、兩種錯誤說法
①「道德底線是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基本要求,高尚品德是較高要求,道德底線是最低要求。
②「道德底線是法律條文」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嚴重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線的行為並非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都應受到社會的譴責。
2、兩條道德底線
①不要損人利己。你可以「只掃門前雪」,但不能把雪堆在鄰居門口。
②不要損公肥私。你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不能把公園的花摘回家。

『柒』 新聞倫理道德教育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論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

新聞界應該怎樣加強新聞倫理道德教育呢?這首先涉及到教育的內容。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的內容極其豐富,僅就《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包括的六個方面而言,就是一個系統的教育工程。這里我想著重從根本上談兩方面的教育。

(一)、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道德觀的教育

當今世界,新聞倫理道德觀基本上有兩種,一是西方資產階級的新聞倫理道德觀,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聞倫理道德觀。我們新聞事業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我們的新聞隊伍必須牢牢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道德觀。

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道德觀的教育要把握三個基本點:

1、進行母體教育,即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的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的基本理論教育。在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道德觀的教育時,必然要涉及到它的母體即馬克思主義倫理道德的基本理論,這是不能逾越的。

馬恩對舊道德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道德規范、道德范疇、道德品質以及共產主義道德等問題有許多精闢的論述。馬恩把倫理學建立在真正科學的基礎上。學習馬恩對倫理道德的論述,有助於我們認識馬克思主義倫理學,進而認識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學。應該說明的是,馬恩一生和新聞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對報刊事業和新聞工作有許多論述,其中包括對新聞倫理道德的論述。比如馬克思很注重人民報刊體現出「真正的倫理精神,就像每一片薔薇花瓣都表現了薔薇的特質並散出薔薇的芬芳一樣」。

2、重點是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在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倫理道德的一系列觀點中,體現集體主義原則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是其核心,它決定和統率其他內容。這就告訴我們,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道德觀的教育,重點是加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教育。

3、正確對待西方新聞倫理道德觀。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是由資本主義社會的政治經濟關系決定的,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新聞倫理道德領域的反映,本質上是為資本主義新聞事業服務的。資產階級新聞學者在建構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這門學科時,做了大量的理論工作和資料搜集研究工作。但限於學者們的階級局限和認識局限,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有合理的部分,也有不合理的部分。這個「理」,就是規律。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涉及的具體問題(也是西方新聞界一般新聞道德自律信條涉及的),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我們認同的。例如,它們認為記者不得接受賄賂,不得接受饋贈,這和我們要求記者清正廉潔、不搞「有償新聞」是一致的。關於饋贈,它們提出的要求甚至近乎苛刻,連主辦方贈送體育比賽入場券,記者都不得接受。理由是:以免影響記者報道的客觀性。這對我們就頗有啟示作用。又如,它們要求記者不得揭人隱私,不得誹謗他人、破壞他人名譽,不得抄襲剽竊他人的勞動成果,也是我們在記者職業道德方面向記者提出的要求。第二類問題,提法相同,但解釋不同。例如,新聞報道要真實、客觀、公正,從字面上看,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和馬克思主義新聞倫理學的提法都是一樣的,但具體解釋則不盡相同,特別是對客觀、公正的解釋明顯地反映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新聞觀。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以超階級的純客觀的姿態來解釋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這恰恰掩蓋了資產階級新聞報道的立場和價值取向,甚至某些偏見。第三類問題,是不可取的。它們對新聞自由的論述即一例。資產階級在革命時期提出爭取言論出版自由的口號具有進步性,他們並為此付出了代價。我們尊重資產階級在這方面獲得的成果。其利用了資產階級革命取得的言論出版自由這一成果。問題在於資產階級新聞倫理學把新聞自由作為一項基本人權來捍衛的時候,避而不談這種自由的階級性,更不去觸及資產階級標榜的新聞自由所帶有的某些欺騙性。

(二)、進行職業品德和道德理想的教育

1、進行職業品德教育。新聞工作者天天都要寫報道作文章,作文先做人。文品與人品,自古以來都是不可分的,都為社會看重。首先是人品,有了人品才有文品。進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教育,最後也要落實到做人上,做一個有高尚道德的新聞工作者。中國新聞事業史上有許多著名記者都很注重人品,嚴以律己,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鄒韜奮和范長江就是兩位。中國記協設立了鄒韜奮新聞獎和范長江新聞獎,獎勵那些成績卓著的優秀編輯記者。學習韜奮,學習長江,要學習他們的作品,更重要的還要學習他們的人品。

對新聞工作者進行必要的職業品德教育,不僅僅是關系新聞工作者自身形象的問題,還關繫到新聞媒體的形象。個人形象和集體形象是互相聯系的。做了有損新聞工作者自身形象的事,也必然影響到新聞媒體的形象,絕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因此,講究職業道德,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實際上也就是維護新聞媒體在人民群眾中多年形成的良好形象,給新聞媒體增光添彩。

2、進行道德理想教育。所謂道德理想,是指人們依據並綜合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所追求、所嚮往的完善社會道德關系、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和具有高尚品德的典範人物。從歷史發展的長河來看,各個階級都有自己的道德理想,無產階級的道德理想,從思想體系來說就是共產主義的道德理想。毛澤東同志在抗日戰爭時期寫文章表彰的加拿大共產黨員白求恩、中國共產黨員張思德,就為我們樹立了兩個具有共產主義精神和道德理想的典範人物。

新聞工作者必備的職業品德是由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理想決定的,是新聞工作者的一種道德追求。因此,在進行新聞工作者的品德教育時,不應忘記道德理想的教育。

對新聞工作者進行道德理想教育,應該而且有可能和他的職業追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融為一體。上文引韜奮的話時提到:「我十幾年來所常以自勉的是要做個有益大眾不為私圖的新聞記者,我現在以及將來的志願還是如此。」這既是韜奮的職業追求,也反映了韜奮根本的道德理想。

道德理想是由人生觀決定的,是人生觀的反映,進行道德理想教育,對我們新聞從業人員來說,實際上也就是進行無產階級人生觀的教育。

社會主義新聞事業不僅需要造就大批職業品德高尚的新聞工作者,而且需要造就大批有把職業追求和道德理想融為一體的新聞工作者。

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新聞倫理道德教育是個系統工程,要環環扣緊,方式方法多樣。

(一)抓學校教育

大學新聞與傳播院系是新聞從業者的搖籃,新聞專業的學生是新聞幹部的後備軍。因此,抓新聞倫理道德教育應從學校抓起。

2000年初,有的報紙刊出一篇發自海南的消息:《記者敲詐公安局》。說的是兩名年輕記者受報社委派到定安采訪。他們以暗訪賭場獲得的材料,用曝光相威脅,敲詐當地公安局,要錢要物。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刑法》,被海南省人民檢察院海口分院批准逮捕。消息說,這兩位年輕記者是國內一所新聞學院剛畢業的學生,1999年8月被《海南特區法制報》聘為試用記者。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新聞教育發展很快,近年又有新發展。到2001年春,超過120所(點)。據我們了解,這么多的新聞院系中,能夠系統規范地開展新聞倫理道德教育的並不多。美國大學的新聞院系,至遲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設了新聞倫理道德課程。1924年出版的納爾遜·安特寧·克勞福德著的那本《新聞倫理學》,就是大學一個新聞道德課的基本課本。如果從那時算起,美國的大學對學生系統進行新聞倫理教育要早我們約70年左右。我們的新聞與傳播院系應對學生的新聞倫理道德教育問題盡快採取措施,抓緊培養師資,選編教材,把新聞倫理道德課程納入新聞課程體系之中,讓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受到良好的、系統的新聞倫理道德教育。

(二)抓崗前培訓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新聞教育有了較大發展,但新聞院系畢業的學生在日益擴大的新聞隊伍中仍不佔多數,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經過大學新聞專業的系統訓練。這表明抓崗前培訓十分必要。對畢業於新聞院系的學生,崗前培訓這一步也不可少。日本的新聞單位對招收的新成員,無論學的什麼專業,都要經過崗前培訓,才能上崗。不光是業務培訓,更主要的是進行愛崗愛社的教育。各報社或有「社訓」,或有「宗旨」,或有「倫理綱領」之類,對新成員進行這方面教育,實際上也就是進行新聞倫理道德的教育,進行敬業的教育。我們在進行培訓時,也應把新聞倫理道德的教育作為重要一課來對待。

(三)抓訓練班

訓練班時間一般不長,能參加的人多,分期分批,不影響工作,是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近年,上海的新聞單位加強新聞隊伍的倫理道德教育就廣泛運用了訓練班這一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抓一頭一尾

領導布置任務時,特別是在布置大型采訪報道任務、戰役性采訪報道任務、突發事件采訪報道任務時,強調模範地遵守職業道德准則很有必要。這樣做,不只是預防那些可能違背職業道德的事發生,更重要的是,從積極方面講,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完成任務的重要保證。總結工作時,把職業道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總結在職業道德方面的表現。布置任務時講職業道德,是抓「頭」,總結工作時總結職業道德,是抓「尾」。抓一頭一尾,警鍾常鳴,是倫理道德教育經常化的有力舉措。

1995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同意,由新聞出版署制定的《關於報刊社社長、總編輯(主編)任職條件的暫行規定》第二條指出:「報刊社社長、總編輯(主編)應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政策水平,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有積極的開拓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把良好的職業道德作為報刊社領導任職的條件之一,說明主管新聞單位的領導機關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總之,抓住新聞倫理道德教育這個根本,「以德治業」,新聞工作者的道德素質和道德水準必將得到大的提高,新聞單位的面貌也必將為之一新。

『捌』 媒體人的道德素養是什麼

是傳媒人在社會活動中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要求以及提,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版主權要包括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

(一)職業道德
(二)職業思想(意識)
(三)職業行為習慣
(四) 職業技能
(五)職業作風

『玖』 媒介觀的傳媒人的媒介觀與倫理觀

有關新聞倫理和職業操守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平衡新聞從業者的專業角色與其他社會角色之間的利益沖突。和其他行業一樣,從業者對待在履行專業角色時所引發的利益沖突的態度,往往和其對於自己所在行業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功能的認知有關。因此,在這個意義上看,新聞從業者的媒介觀與倫理觀是有一定相關性的。一、對媒介社會功能的認知在西方當代新聞理念中,基於對大眾傳播媒介社會功能重要性的不同看法,大體可概括為兩種沖突的方向:其一是「中立」(neutral)模式,它基於自由報刊理念,強調媒介傳遞社會信息、監測社會環境的功能,認為媒介是社會生活的感測器,記者是社會發展的旁觀者,只應該客觀中立地報道事實。其二是「參與」(participant)模式,即站在報刊社會責任理念的立場,強調媒介的選擇、守望和詮釋功能,認為媒介是社會進步的推進器,記者是社會發展的參與者,應該積極主動地傳達出社會不同階層的聲音、協調現代社會各方利益、推動社會進步。①西方傳播學者曾將被許多從業者認定的媒介功能一一列舉出來,讓不同的受訪者來判定其重要程度,藉此來探討記者對媒介「中立」或「參與」角色的價值觀究竟如何。結果發現,多數記者持「參與」的媒介觀,比較強調新聞的調查、分析和解釋,以及媒介推動國家政策發展和為社會提供文化教育的功能;但同時也有一半記者認為顯示媒介「中立」功能的,如媒介傳遞信息是否迅速及時和事實內容是否准確也相當重要。②這顯示出一方面以獨立報刊思想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的媒介觀,在西方記者當中具有普遍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多數記者也並不局限於此,而是傾向於社會責任論對自由主義報刊理論的修正。參照西方學者已有的研究,結合中國媒介現實,我們同樣設計了一組有關媒介角色與社會功能的問題讓受訪者自行判定其重要程度。結果發現,認為是最重要的前兩個選項為媒介「中立」的社會功能,而且,所有選項中被普遍認為比較重要的7項社會功能(重要指數超過4,意為「非常重要」或「重要」)當中,有4項為「中立」的社會功能,依次是「迅速為大眾提供新信息」、「依據事實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報道最大多數群眾感興趣的新聞」和「報道可靠信息與阻止流言傳播」;而「參與」的只有3項,依次是「幫助人民實行輿論監督」、「成為人民喉舌」和「對復雜問題提供分析和解釋」。這與西方現有研究成果的結論是有所不同的。可以說,大多數新聞從業者目前比較傾向於「中立」的媒介觀,即認為媒介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迅速提供新信息、依據事實進行報道,但我們也必須注意到,排在第3位的是「幫助人民實行輿論監督」,這是調查所顯示的被新聞從業者認為是有關媒介「參與」的最重要的社會功能(參見表【1-1】)。【表1-1】您對新聞媒介下述社會功能的重要性看法如何?(1表示「非常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總體報紙電視廣播a)迅速為大眾提供新信息4.614.574.764.58b)依據事實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4.494.4 4.684.72c)報道可靠信息以阻止流言的散播4.074.024.214.08d)對復雜的問題提供分析與解釋4.014.024.113.73e)對決策中的政策展開討論3.573.563.593.51f)對政府的政策作出解釋3.853.813.913.95g)幫助人民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3.953.914.034.02h)引導公眾輿論3.963.924.084.02i)幫助人民實行輿論監督4.164.094.254.3j)成為人民的喉舌4.053.984.2 4.15k)推動社會改革3.963.914.073.98l)聲援社會公益團體3.213.113.573.25m)報道最大多數群眾感興趣的新聞4.094.084.243.95n)提高群眾的知識與文化水平3.583.573.573.45o)為民眾提供娛樂和休閑3.653.623.8 3.48p)質疑並批評政府官員的言行3.343.313.343.4q)質疑並批評企業的言行3.393.363.423.48r)質疑並批評社會團體的言行3.253.223.333.28在這里,我們看到不同媒介的從業者對新聞媒介社會功能的重要性,看法略有不同,電台從業者認為新聞媒介最重要的社會功能是「依據事實進行報道」,而電視和報紙從業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迅速報道」,觀照中國新聞媒介的現實,其間的差別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從業者對報紙和電視新聞報道時效性進一步提高的期待,而相對於報紙和電視而言,廣播新聞的時效性近年來是比較好的,「真實可靠性」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在後續補充進行的深度訪談中,我們發現,有關「中立」或「參與」的媒介觀,顯示出的與西方同行的差異,主要源於長久以來中國新聞媒介由於過份強調其宣傳功能,以及在此前提下新聞從業者對現實的干預,而在客觀上極大地弱化了新聞媒介迅速及時地傳遞信息、監測環境的基本功能,因此,受訪者認為,目前對於新聞媒介的社會功能的認知,應該先正本清源,回溯到對新聞媒介迅速及時、客觀全面報道新聞事實的最基本功能的認同上,才能真正推進新聞媒介在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離開對這一最基本功能的認同,媒介的「參與」便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選擇、守望和詮釋」,而是對社會現實的主觀干預和建構,其危害是不言自明的。若與「97調查」的結果相比,在新聞媒介社會功能重要性的排序上,「迅速為大眾提供新信息」均居重要性之首;而「依據事實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幫助人民實行輿論監督」、「報道最大多數群眾感興趣的新聞」和「報道可靠信息與阻止流言傳播」、「成為人民喉舌」和「對復雜問題提供分析和解釋」的排序分別從「97調查」的第3、4、9、8、7、10位,上升為本次調查的第2、3、4、5、6、7位;而在「97調查」中居第2位的「幫助人民了解黨和政府政策」、居第5位的「引導公眾輿論」和第6位的「推動社會改革」則在本次調查中分別下降為第10、第8和第9位。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中國新聞媒介已經逐步擺脫了單一的宣傳功能,新聞傳播自身的規律在從業者中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參見【表1-2】)。【表1-2】「對新聞媒介社會功能重要性的看法」與「97調查」對照:02調查總體97調查總體a)迅速為大眾提供新信息4.614.63b)依據事實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4.494.45i)幫助人民實行輿論監督4.164.42m)報道最大多數群眾感興趣的新聞4.094.11c)報道可靠信息以阻止流言的散播4.074.27j)成為人民的喉舌4.054.35d)對復雜的問題提供分析與解釋4.014.09h)引導公眾輿論3.964.41k)推動社會改革3.964.38g)幫助人民了解黨和政府的政策3.954.48f)對政府的政策作出解釋3.854.08o)為民眾提供娛樂和休閑3.653.45n)提高群眾的知識與文化水平3.583.85e)對決策中的政策展開討論3.573.67q)質疑並批評企業的言行3.393.10p)質疑並批評政府官員的言行3.343.05r)質疑並批評社會團體的言行3.252.96l)聲援社會公益團體3.213.36二、對新聞職業倫理與職業道德的認知對於新聞從業者來說,關涉職業倫理的第一個問題是與消息來源的關系。事實准確可信是新聞報道需要遵從的重要原則,為此記者不僅需要從消息來源處盡可能准確和充分地獲得相關事實信息,也需要在報道中盡可能地披露消息來源的身份以強化信息的可信性。但是,在很多涉及敏感話題的采訪中,消息來源往往以記者承諾在報道中不披露其真實身份為提供相關信息的前提。新聞從業者面臨更復雜的倫理困境則是新聞報道的公開性與報道所涉及的個人的隱私和組織的保密制度之間的矛盾。這一切,除了法律的保障之外,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新聞從業者根據其職業倫理觀,視所處的現實情境作出判斷。在這里,新聞從業者的主觀理念和自律,就顯得格外重要。在調查中,我們列舉了一些在新聞界實際操作中存在的為采寫新聞而使用的接近消息來源和獲取相關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發現比較能夠被接受的做法依次是:與同行交換采訪資料、為別的新聞媒介寫稿、糾纏消息來源直至獲得需要的信息、隱藏身份進入被訪單位以獲得被訪者不願公開的信息;而最不能夠被接受的做法依次是:未經許可而使用被訪單位的機密文件、允諾不透露消息來源的身份卻不遵守承諾、未經許可使用私人文件。這說明在關乎保護個人隱私、尊重組織的保密制度等方面,以及利用同行之間交換采訪資料來確保報道真實全面,新聞從業者是比較有共識的,這一點,和西方記者的觀念非常接近。③但是,對於西方記者來說,無論何種形式的「暗訪」,總體上都不大被認同,而這一點,我們的受訪者大多持「說不清」的態度,這個問題將是今後一段時間新聞界需要從觀念上進一步梳理的問題(參見【表2-1】)。【表2-1】下面是新聞界存在的一些采寫新聞的方法,您認為新聞工作者能不能採用這些方法?(1表示「絕對不可接受」,3表示「說不清」,5表示「絕對可以接受」) 總體報紙電視電台f)與同行交換采訪資料3.733.633.933.82h)為別的新聞媒介寫稿3.283.283.033.65d)糾纏消息來源直至獲得需要的信息3.113.1 3.033.1l)隱藏身份進入被訪單位以獲得被訪者不願公開的信息3.062.973.213.35j)未經被訪者的同意暗中錄音、拍照或錄像2.7 2.483.333.15i)直接採用被采訪單位準備的稿件2.562.592.252.88a)用錢來獲取機密消息2.392.322.542.59m)以煽情手法處理新聞2.352.332.532.23c)假扮他人獲取資料2.192.142.262.38g)引用其他傳媒報道而不註明出處2.162.092.312.23e)未經許可使用私人文件1.671.6 1.662.08k)允諾不透露消息來源的身份卻不遵守承諾1.661.661.641.75b)未經許可而使用被訪單位的機密文件1.651.6 1.761.82有關新聞職業倫理與職業道德的另一個重要范疇,是「利益沖突」的問題。它包含了新聞從業者是否能夠保證自己不為一己之私而損害新聞業的崇高地位、是否能夠不因個人利益或社會壓力而背離對職業的忠誠、是否能夠在任何環境任何條件下始終將專業責任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等一系列建立在專業主義理念基礎上的道德信條。曾有西方學者在實證研究中把「利益沖突」具體化為來自采訪對象的免費饋贈、從事記者職業以外的兼職、來自上司、廣告客戶和政府有關部門的外在干擾等等,5在中國新聞改革的過程中,有關「有償新聞」、「拉廣告」、「兼職」等問題,已經引起業內各方的高度重視。在《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出台10年之後,我們的調查發現,就新聞工作者是否能夠接受「新聞來源單位安排的免費旅遊」、「新聞來源單位贈送的禮品」和「被訪單位的現金饋贈」的問題,大多數被訪者持「非常不同意」或「不同意」的明確態度,但對於是否能夠接受「被采訪單位或個人的招待用餐」,則態度比較中立。但是,盡管新聞從業者自身在職業道德認知上具有明確的正確態度,同時我們也發現,仍有多數受訪者認為這些現象在新聞界是比較普遍的。這與「97調查」的結論——新聞職業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反悖」是非常類似的。此外,被訪者總體上對新聞工作者「為自己的版面或節目聯系贊助」的認同度要比「為自己的單位聯系廣告業務」要稍高,但對這兩種情況在新聞界是否很普遍的看法很接近,都比較中立。這也與「97調查」的結論很類似。我們必須注意到,在「97調查」的5年之後,對於來自采訪對象的「免費饋贈」這類本應在道德認知上很清晰的問題,被訪者總體上的「同意度指數」竟然都略高於「97調查」,有關「現金饋贈」和「免費旅遊」是否在新聞業內很普遍的「同意度指數」也略高於「97調查」。這種退步不得不令人深思。在我們後續補充進行的深度訪談中,部分受訪者認為,近幾年「有償新聞」之風一方面確有所好轉,另一方面「有償」的方式卻比幾年前多樣,如「免費旅遊」較5年前為盛,涉及金額也大大提高,這種現實會造成從業者在職業道德上的「負疚感」減輕,因此表現在對這一類問題的看法上,認同度略有升高並不奇怪。與「97調查」的結論分析類似,受訪者認為,有償新聞禁而不止,並非單純的從業者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問題,其中關繫到新聞媒介運作機制的深層次原因,是無法迴避的(參見【表2-2-1】、【表2-2-2】)。【表2-2-1】你是否同意下述做法(1為非常不同意,3為中立,5為非常同意):總體報紙電視電台97調查總體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或個人的招待用餐3.323.363.293.263.22 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新聞來源單位安排的免費旅遊2.722.782.5 3.062.27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新聞來源單位贈送的禮品2.712.772.522.972.41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的現金饋贈2.172.2 2.022.441.81【表2-2-2】你是否同意下述現象在新聞界很普遍(1為非常不同意,3為中立,5為非常同意):總體報紙電視電台97調查總體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或個人的招待用餐3.893.893.843.833.92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新聞來源單位贈送的禮品3.553.583.283.693.56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新聞來源單位安排的免費旅遊3.433.5 2.983.593.08新聞工作者可以接受被采訪單位的現金饋贈3.3 3.293.173.413.09在問及新聞從業者是否可以「為企業擔任公關」、「為企業製作商業廣告」和「在政府或非盈利團體兼職」的看法上,大多持「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的態度,也並不認為這些現象在新聞界很普遍,且多項「同意度指數」較「97調查」有所下降。這至少說明新聞從業者對待兼職、尤其是從事商業性質的兼職工作,是不認同的。但是,我們同時還發現,盡管《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明確規定「新聞單位不得用新聞形式做廣告,不得向編采部門下達『創收』任務,記者編輯不得從事廣告或其他經營活動」,但是受訪者在「拉贊助」和「拉廣告」的問題上,認識並不特別清楚,盡管現實情形較「97調查」略有好轉,但觀念上幾乎沒有什麼差距,和「97調查」一樣,總體上對這兩個問題持中立的態度(參見【表2-3-1】)。【表2-3-1】你是否同意下述做法(1為非常不同意,3為中立,5為非常同意):總體報紙電視電台97調查總體新聞工作者可以為自己的版面或節目聯系贊助3.053.052.843.343.09新聞工作者可以為自己的單位聯系廣告業務2.832.862.463.2 2.89新聞工作者可以在政府部門或非盈利團體兼職2.742.782.742.64-新聞工作者可以參與為企業製作商業廣告2.232.2 2.052.542.37新聞工作者可以為企業擔任公關工作2.172.212.052.382.03在涉及與廣告客戶的關系時,新聞從業者顯示出了比較高的獨立性,總體上不認同「新聞工作者應該主動淡化不利於廣告客戶的新聞」的做法,盡管和「97調查」差不多,對於在新聞界這種情況是表示還存在的,受訪者總體傾向於比較中立的態度。而對於「新聞工作者應該主動淡化不利於政府的新聞」的做法,同意度指數略高於「廣告」,總體上也比較贊同這種情況在新聞界普遍存在的看法(參見【表2-4-1】。【表2-4-1】你是否同意下述做法(1為非常不同意,3為中立,5為非常同意):總體報紙電視電台97調查總體新聞工作者應當主動淡化不利於政府的新聞3.143.1 3.4 3.17-新聞工作者應當主動淡化不利於重要廣告客戶的新聞2.482.6 2.4 2.482.46三、簡短的結論綜上所述,新聞從業者對新聞媒介社會功能的看法,總體上持比較「中立」的媒介觀,他們更關心新聞報道的新鮮、真實、迅速,也更關心媒介檢測社會環境的重要功能是否得以實現。與「97調查」相比的差異,體現出中國新聞媒介社會功能的拓展,及其對新聞從業者媒介觀念的影響,為媒介進一步朝向符合新聞傳播客觀規律的方向發展,奠定了積極的思想基礎。同時,隨著中國社會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新聞從業者在職業倫理上已經形成了尊重他人隱私、尊重社會其他組織的規范、尊重同行勞動的基本共識。但是,我們也十分遺憾地看到,在《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出台10年後,新聞從業者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自律方面,仍然存在相當模糊的認識。在中國新聞改革進程中,新聞從業者在媒介觀與倫理觀上呈現出來的矛盾和沖突,是亟待關注的重要問題。

『拾』 新聞倫理包括哪兩個維度

新聞倫理不只兩個維度,包括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價值取向、道德表現與日常行為品德規范等的總和

新聞倫理問題與對新聞倫理的研究是人類新聞傳播領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出現了一系列倫理問題,人們進行探討的結果。涵蓋的范圍包括但不局限於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或者職業倫理。

新聞倫理的內容

1、分析新聞道德與政治、社會公德的關系,以及新聞機構同社會道德的關系。

2、闡明媒介遵守新聞道德的重要性,重視新聞道德的調節作用。

3、指明可能對新聞道德產生破壞作用的報道與傳播行為。

4、論述新聞道德的表現及如何防止道德失范。

熱點內容
下列屬於旅遊法律責任特點的有 發布:2024-11-19 23:29:54 瀏覽:28
周末條例 發布:2024-11-19 22:50:11 瀏覽:312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
婚姻法21這條屬於 發布:2024-11-19 20:42:30 瀏覽:938
瑞達行政法補充講義 發布:2024-11-19 20:36:23 瀏覽:551
新合同法以什麼為指導制定 發布:2024-11-19 20:34:37 瀏覽:295
女法官p 發布:2024-11-19 20:11:24 瀏覽: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