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聖人講道德

聖人講道德

發布時間: 2022-12-25 05:43:07

道德是聖人之德嗎

不僅是。道德既是聖人之德,也是凡人(普通人)之德。
1、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①關於道德的本質,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認為,道德是調整個人和他人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范,通過傳統習俗、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
②關於道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認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
2、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② 聖人的人品

《道德經》對於「道」,進行了四個層面的描述,一個是大道,即宇宙之道;第二個是天之道;第三個是地之道;第四個是人之道。這四個層面的按序列來說是大道-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上一層地道規范但並不支配下一層地道。就是老子說的「人法地,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之道在《道德經》中實際上就是聖人之道。聖人,按老子的意思是一種幫助,教化,引領萬民的人。那聖人的品德,為人及處世是怎麼樣的呢?
聖人的品德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聖人不積,聖人亦不傷人-《道德經》
意思是什麼呢?意思是聖人的心中所想是百姓所想,而幫助了人,立了功卻不求回報。對自己的權利才華也不會去而不炫耀,不傷害別人。
這是非常高尚的情操,聖人只是為了別人著想而不求自己的利益。對於這種人,民間都膜拜的。就像海瑞,也是一生清廉,為民著想,打擊權貴,在民間的威望極高。又像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的。
聖人不單單這些,還有教化之功。老子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教化之功,在中國來說最有名的當屬孔子,為千秋萬代之師。 只是老子的教化與孔子的教化不同,老子的教化是不言之教,而孔子的教化是開章名義。

③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出自哪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譯文)《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著,共有七篇。內容是有關辨別王道和霸道,宣傳以仁義道德的著作。

④ 儒家的聖人觀是怎樣的什麼是聖人觀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聖人觀上具有開創性的價值,同時也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存在,這也為後世儒家的聖人果然奠定了基礎,孔子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聖人,但是孔子並不以聖人自居。因為孔子對聖人的標准要求非常高,所以從孔子的角度來看,他認為當時沒有一個人能夠稱得上是聖人,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得上聖人的標准。所以想要成為聖人,一定要有高標准、高要求。

聖人要有極高的個人道德修為,同時也要積極出仕,還要有所作為。而聖人也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一個概念,在不同的時期也含有著不同的含義,但是這也能夠體現出儒家思想的發展,在儒家中的聖人其實飽含三個層次:有功、有仁、神話。意思是說要給天下帶來利益,要能博施濟眾,要仁者愛人,要如同天命一般神聖。這也能夠表現出孔子的價值觀、氣度和非凡性。

⑤ 《道德經》—「聖人之道」<一>

《道德經》里說:

意思是說:

真實可信的話並不好聽,好聽的話反而不可信。

善良的人並不善辯,善辯的人反而不善良。

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聖人無私,總是盡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擁有更多。

天道利於眾生而不傷害它們。

聖人的行為准則,是惠濟大眾而與世無爭。

本章表達了老子對於「講話真誠與否」、「善辯與善良」、「博學之人」以及「自私與富有」的看法。這些看法都很經典,可是結合我們現在的生活實際去看時,又有一些拓展延伸。具體如下:

關於第一條和第三條,這兩條可以說是「絕對的」真理,在現代生活里依舊很適用。現在很流行一種說法叫做「捧殺」,當我第一次聽到時覺得不以為然,可是後來仔細思考,卻發現它的可怕之處。

讓一個人長期沉浸在「自己很好」的謊言里,然後逐漸扼殺TA判斷的能力以及自我反省的能力,隨後這個人便不能進步,與社會脫節。捧殺的力量如此之大,但它確實在無形中進行的,這都是因為我們對「好聽的話」無限信任。所以說,當我們聽到好聽的話時就要仔細思考這些話的意義:到底是真心贊美還是有求於我們?亦或是想要讓我們陷入捧殺的境地?

我始終認為,世界上一切的好處都是有原因的。自己奮斗來的能力、知識、財富都來源於那些奮斗和堅持;除父母之外(甚至不太包括父母)的所有來自他人的好都需要回報,這些回報即使不是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比如感謝或內疚。

關於第三條,我認為也是非常正確的。

真正博學的人不會特意表露自己的知識,因為知識不是炫耀品,理解知識的人也不會那麼庸俗。我非常佩服我的哲學老師和毛概老師,他們都很博學,也都很低調。

哲學老師性格有些「靦腆」,他是典型的知識分子,謙遜又深邃;毛概老師不僅學術能力很強,他在處理人際關繫上也不畏強權,對學校里的一些事也能幽默風趣地諷刺。毛概老師對學生也很親和,他能體會到我們的辛苦,甚至還能體會到女生的弱勢(例如學校附近有男變態、女生例假時不要坐在空調下)。除了哲學老師和毛概老師,學校里還有其他許多博學的老師,他們都讓我明白了真正博學之人的樣子,也是他們讓我堅定了要成為一個像他們一樣博學且博愛的人,博學的人真是太有魅力啦。

今天先暫時寫到這里,明天繼續寫我對另外兩條的想法~

⑥ 老子的道德經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有什麼深遠的含義沒有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①;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②?虛而不屈③,動而俞出④。多聞數窮⑤,不若守於中⑥。

[譯文]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聖人也是沒有仁受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含義]
本章的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面的意思,一是老子再次表述了自己無神論的思想傾向,否定當時思想界存在的把天地人格化的觀點。他認為天地是自然的存在,沒有理性和感情,它的存在對自然界萬事萬物不會產生任何作用,因為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身的自然規律變化發展,不受天、神、人的左右。二是老子又談到「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這對前四章內容的進一步發揮。他認為,作為聖人——理想的統治者,應當是遵循自然規律,採取無為之治,任憑老百姓自作自息、繁衍生存,而不會採取干預的態度和措施。

[評析]

這一章從反對「有為」的角度出發,老子仍談論的是「無為」的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並不具有人類般的理性和感情;萬物在天地之間依照自然法則運行,並不像有神論者所想像的那樣,以為天地自然法則對某物有所偏愛,或對某物有所嫌棄,其實這只是人類感情的投射作用。這一見解,表現了老子反對鬼神術數的無神論思想,是值得重視的進步思想。從「無為」推論下去,無神論是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他認為天地是無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須依照自然界的發展規律生長變化,不需任何主宰者駕臨於自然之上來加以命令和安排。

老子對此問題,通過生活中的兩件事加以解說。一是人們祭祀時使用的以草扎制而成的狗,祈禱時用它,用完後隨手就把它扔掉了。同樣,聖人無所偏愛,取法於天地之純任自然。即聖明的統治者對老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安排作息。二是使用的風箱,只要拉動就可以鼓出風來,而且不會竭盡。天地之間好像一個風箱,空虛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越多。

老子通過這兩個比喻要想說明的問題是:「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政令煩苛,只會加速其敗亡,不如保持虛靜狀態。這里所說的中,不是中正之道,而是虛靜。儒家講中正、中庸、不偏不倚,老子講的這個「中」,還含有「無數」的意思。即用很多強制性的言辭法令來強制人民,很快就會遭到失敗,不如按照自然規律辦事,虛靜無為,萬物反能夠生化不竭。有為,總不會有好的結果,這是老子在本章最後所提出的警告。

總之,本章的主旨仍是宣傳「虛用」,同前兩章相連,猶在宣傳「無為」,所使用的方法,仍是由天道而人道,由自然而社會。

[解讀] 「天」的新發現

不講仁慈,不安發議論,聽任事物的自生自滅。這就是老子在對自然界的客觀唯物性質認識的基礎上,所提出的「無為之治」的大體原則。

「天」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出現的一個范疇。

古人慣於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並往往賦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義,先秦諸子們也大多繼承了這種傳統的天命觀。夏王朝的建立,由於有了統一的君主專制政權,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現了眾神之長,即上帝,又叫做「天」。從此,「天」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神性,而成為天神。這種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觀念,到了商、周時期得到進一步強化和豐富。春秋時期,傳統的天命神學並未完全解體,依然是當時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孔子關於「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導方面而言,仍是堅持了殷周以來的天神觀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並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個,富貴在天」;而墨子則提出「天志」、「天意」,宣揚天有意志,認為天能賞善罰惡,並有「兼愛 」精神;孟子更以人性的義理推及天道,說「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時至今天,人們還常說 「天理難容」這樣的話,可見,傳統天命觀是如何廣泛而深遠地影響著我們思想方法。

老子是一個勇敢的批判者,他具備了他同時代和以後諸多哲學家、學者所不具備的睿智和膽識。正是他第一個講出了天不講仁慈這樣的真理,並用哲學的推理,把自然界的原理轉向人世。在老子的眼中,天不帶有任何人類道義和道德方面的感情,它有自己客觀運行的方式。天雖然不講仁慈,但也無所偏向,不特意對萬物施暴。而它的滋生萬物,給世界以蓬勃的生機,人類得以繁衍生息,社會文明得以昌明。因此,「聖人」也不對百姓講仁慈,他應仿效自然運行的樣子,治理社會。如果治理者發的議論多了,人為的干預多了,各種矛盾也就會激化,更何況個人的意見往往帶有片面性或謬誤。

老子在關於「天」的問題上,既不同於孔子的「天命」,又區別於墨子的「天志」,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天」是由「道」產生的,它沒有意志,沒有好惡,更不是一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這無疑是一種自然之天。老子的功績,就在於他否定了有人格的天神,重新恢復和提出自然之天。

⑦ 聖人的標準是什麼,好人呢

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等同於「佛」的境界,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這個詞語最初出於儒家對「止於至善」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儒家的。但後來的諸子百家,乃至古今各種宗教、學派,也都有自己認定的聖人,但儒家認定的堯舜禹等聖人卻受到諸子百家的公認。其實將儒家和諸子百家對聖人的理解匯總起來,也就是聖人的真容了,因為並沒有矛盾,不過儒學強調的是整體,諸子百家強調的是某個特徵。在《孔子家語·五儀》中,提到了孔子對「聖人」的描述,雖然此書真偽有辨,但這段話卻對「聖人」一詞的真實意涵做出了最詳盡,最貼切的解釋:
「所謂聖人,必須達到自身的品德與宇宙的法則融為一體,智慧變通而沒有固定的方式。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透。與天下的一切生靈,世間萬象融洽無間,自然相處,把天道拓展入自己的性情,內心光明如日月,卻如神明般在冥冥之中化育眾生,凡夫俗子永遠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麼崇高偉大,即使了解一點,也無法真正明白他精神的邊際到底在哪裡。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是聖人。」

按照上述這段話理解,基於「聖人」一詞原始的儒學立場,中國古典中記載的、著名的、比較受認可的聖人主要有:
伏羲、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皋陶、舜、禹、伊尹、傅說、商湯、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
到孔子之後,中國文化就沒有公認的嚴格意義上的聖人了。但還有許多專業領域的精英被後人尊稱為「某聖」,猶如今人呼為「股神」之類,但這些世俗之聖都已經與「聖人」的本意無關:
代表
酒聖:杜康
書聖:王羲之
草聖:張旭
史聖:司馬遷
文聖:歐陽修
醫聖:張仲景
武聖:項羽 岳飛 關羽
樂聖:李龜年
茶聖:陸羽
棋聖:黃龍士
詩聖:杜甫
畫聖:吳道子
詞聖:蘇軾
曲聖:關漢卿
葯聖:孫思邈
兵聖:孫武 吳起
謀聖:張良
木聖(科聖):張衡
智聖:諸葛亮
劍聖:裴旻
塑聖(雕聖):楊惠之
字聖:許慎
情聖(詩人):徐志摩
鬼聖:蒲松齡
二、即混元無極大羅金仙,歷萬劫而不磨的至高存在,均為鴻鈞弟子、加上鴻鈞,共計有七人:鴻鈞老祖、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入室弟子)、女媧、接引、准提(記名弟子)。
三、古代臣民尊稱君主為「聖上」。
四、由於受到儒學的影響,有些人會把道家講的達到返璞歸真而無名(無礙,不被世間一切所累)之人稱為「聖人」,但其實老子推崇「絕聖棄智」(這里的聖人指儒家推崇的聖人,但也說明了聖人一詞是專門指向儒家的),所以這種稱呼違背了道家的初衷。道家對應於儒家「聖賢」的境界是「仙真」。但道教修煉中有「結聖胎」的說法,某些道教神祇也被稱為「聖」。
五、天主教的「聖人」,學術考證認為大多源於《舊約》與古代歐洲各地的「異教信仰」的融合,還有梵蒂岡對一些有功的已故教徒的冊封追認。另根據天主教教義,「聖人」未被梵蒂岡封聖時已經是「聖人」。
六、佛教有時也會將「佛」稱為聖人,這是受到儒學的影響。
七、劍聖有時也用於稱呼日本歷史上最富盛名的劍客冢原卜傳與上泉信綱
八、《神異經·西南荒經》載:西南大荒中有人,長一丈,腹圍九尺,踐龜蛇,戴朱鳥,左手憑白虎。知河海水斗斛,識山石多少,知天下鳥獸言語,土地上人民所道,知百穀可食,識草木咸苦。名曰聖,一名哲,一名賢,一名無不達。凡人見而拜之,令人神智。此為天下聖人也,一名先通。由此載可以知道,在沒有將孔子等諸聖流傳認知以前,古代人民生活中很多代表上天、土地、自然等的代表或有著超於凡人智慧、力量的人都可以稱為聖人,也可以說聖人是上帝、如來、真主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是各種教派中最強的境界。
諸子的聖人觀
聖人在中國人的眼裡尤其是在儒生的眼裡是至高無上的,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聖人,人倫之至也〕出自《孟子·離婁上》。]。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
莊子 胠 篋中的聖人觀
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餘里。闔四竟之內,所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閭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並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跖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掊擊聖人,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並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並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並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並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鉞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
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擲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擢亂六律,鑠絕竽瑟,塞瞽曠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聰矣;滅文章,散五采,膠離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毀絕鉤繩而棄規矩,攊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鉗楊、墨之口,攘棄仁義,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則天下不鑠矣;人含其聰,則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則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則天下不僻 矣。彼曾、史、楊、墨、師曠、工倕」)、離朱者,皆外立其德而爚亂天下者也,法之所無用也。
注釋
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當年的齊國,鄰近的村邑遙遙相望,雞狗之聲相互聽聞,魚網所撒布的水面,犁鋤所耕作的土地,方圓兩千多里。整個國境之內,所有用來設立宗廟、社稷的地方,所有用來建置邑、屋、州、閭、鄉、里各級行政機構的地方,何嘗不是在效法古代聖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殺了齊國的國君也就竊據了整個齊國。他所盜竊奪取的難道又僅僅只是那樣一個齊國嗎?連同那裡各種聖明的法規與制度也一塊兒劫奪去了。而田成子雖然有盜賊的名聲,卻仍處於堯舜那樣安穩的地位,小的國家不敢非議他,大的國家不敢討伐他,世世代代竊據齊國。那麼,這不就是盜竊了齊國並連同那裡聖明的法規和制度,從而用來守衛他盜賊之身嗎?所以我曾試圖討論這種情況,世俗的所謂聰明人,有不替大盜積聚財物的嗎?所謂的聖人,有不替大盜防守財物的嗎?
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從前龍逢被斬首,比干被剖胸,萇弘被掏肚,子胥被拋屍江中任其腐爛。即使象上面四個人那樣的賢能之士,仍不能免於遭到殺戮。因而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盜也有規矩和准繩嗎?」盜跖回答說:「到什麼地方會沒有規矩和准繩呢?憑空推測屋裡儲藏著什麼財物,這就是聖明;率先進到屋裡,這就是勇敢;最後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採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後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從這一點來看,善人不能通曉聖人之道便不能立業,盜跖不能通曉聖人之道便不能行竊;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麼聖人給天下帶來好處也就少,而給天下帶來禍患也就多。所以說:嘴唇向外翻開牙齒就會外露受寒,魯侯奉獻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趙國都城邯鄲遭到圍困,聖人出現了因而大盜也就興起了。抨擊聖人,釋放盜賊,天下方才能太平無事。
溪水乾涸山谷顯得格外空曠,山丘夷平深潭顯得格外充實。聖人死了,那麼大盜也就不會再興起,天下就太平而沒有變故了。聖人不死,大盜也就不會中止。即使讓整個社會都重用聖人治理天下,那麼這也是讓盜跖獲得最大的好處。給天下人制定斗、斛來計量物品的多少,那麼就連同斗斛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秤錘、秤桿來計量物品的輕重,那麼就連同秤錘、秤桿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符、璽來取信於人,那麼就連同符、璽一道盜竊走了;給天下人制定仁義來規范人們的道德和行為,那麼就連同仁義一道盜竊走了。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那些偷竊腰帶環鉤之類小東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殺害,而竊奪了整個國家的人卻成為諸侯;諸侯之門方才存在仁義。這不就是盜竊了仁義和聖智嗎?所以,那些追隨大盜、高居諸侯之位、竊奪了仁義以及斗斛、秤具、符璽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祿的賞賜不可能勸勉,即使有行刑殺戮的威嚴不可能禁止。這些大大有利於盜跖而不能使他們禁止的情況,都是聖人的過錯。因此說,魚兒不能脫離深潭,治國的利器不能隨便拿給人看。那些所謂的聖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來明示天下的。
所以,斷絕聖人摒棄智慧,大盜就能中止;棄擲玉器毀壞珠寶,小的盜賊就會消失;焚燒符記破毀璽印,百姓就會朴實渾厚;打破斗斛折斷秤桿,百姓就會沒有爭斗;盡毀天下的聖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談論是非和曲直。攪亂六律,毀折各種樂器,並且堵住師曠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們原本的聽覺;消除紋飾,離散五彩,粘住離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們原本的視覺;毀壞鉤弧和墨線,拋棄圓規和角尺,弄斷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們原本的智巧。因此說:「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樣。」削除曾參、史�6�9的忠孝,鉗住楊朱、墨翟善辯的嘴巴,摒棄仁義,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齊一。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視覺,那麼天下就不會出現毀壞;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聽覺,那麼天下就不會出現憂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麼天下就不會出現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麼天下就不會出現邪惡。那曾參、史�6�9、楊朱、墨翟、師曠、工倕和離朱,都外露並炫耀自己的德行,而且用來迷亂天下之人,這就是聖治之法沒有用處的原因。
老子的聖人觀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
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
去。

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
無不治。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是以聖人後其身
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是以聖人抱一為
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
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豈虛語?故成全而歸之。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是
謂襲明。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知大
迷,此謂要妙。
朴散為器,聖人用為官長。是以大制無割。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
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怵怵;為天下,渾其心。百姓
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故聖人雲:「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
欲,人自朴。」
治大國若亨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得交歸。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易,為大於細。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
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
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人,
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
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民不畏威,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故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
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
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
而不爭。

⑧ 什麼叫做道德聖人

有本書叫《道德經》是老子寫的
老子就是聖人。
道,指的是宇宙運行的一規律。
德,指的是按照道去做。
聖人,指的是參透了道,了悟了宇宙人生的人。

熱點內容
司法解釋的效力等級 發布:2025-01-16 03:59:08 瀏覽:624
民法典生態破壞責任 發布:2025-01-16 03:40:05 瀏覽:460
基層黨員組織條例 發布:2025-01-16 03:40:04 瀏覽:271
公司注銷法律依據 發布:2025-01-16 03:02:42 瀏覽:282
高級人民法院書記員 發布:2025-01-16 02:54:26 瀏覽:441
勞動法對合同工的工齡計算 發布:2025-01-16 02:53:53 瀏覽:117
法治文化道德 發布:2025-01-16 01:26:16 瀏覽:733
網路法院宣判 發布:2025-01-16 01:20:30 瀏覽:721
十八屆四中全會一手抓法治 發布:2025-01-16 01:11:56 瀏覽:457
孫斌律師 發布:2025-01-16 01:06:55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