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道德問題
『壹』 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基本原則有:(一)為人民服務是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則。行政道德是由一系列的行政道德原則、行政道德規范和行政道德范疇構成的行政道德體系,其中行政道德原則居於統帥和核心地位,是行政道德規范和范疇的靈魂。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為人民服務是我國行政道德的基本原則。(二)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國行政道德基本原則的主要依據。首先,它是由我們國家和政府的性質決定的。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是由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人民政府,國家和政府的性質決定各級人民政府是受人民委託來管理國家和社會公共事務的,所以,它必須忠實地執行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其次,它是由我國政府工作人員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決定的。政府工作人員的地位存在於他們與人民群眾的相互關系中,在我們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工作人員與人民群眾之間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不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系。這就決定了我國政府工作人員不能高高在上,作威作福,而必須當好人民的勤務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七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貳』 公務員隊伍中出現道德失衡問題的原因
答:1、主觀原因表現在:一是公務員道德認識存在誤區,對加強公務員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認識不足。主要表現為認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必須以道德風尚的滑坡和一代人的墮落為代價的「道德代價論」,認為有了錢就會有德,物質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的「庸俗經濟決定論」,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了,領導幹部多吃點多拿點也是應該的,看領導主要看他有沒有工作才能,至於作風上的小事不必過分苛求的「小節無害論」等觀點廣泛流行,導致了人們思想的混亂。一些本來正確的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在「反思」中受到了沖擊 和否定,也導致了不少公務員重才輕德、重能力輕做人,放鬆了思想改造和道德修養。二是公務員道德建設滯後。黨和政府關於公務員道德建設的方針、任務和要求是明確的,但在具體落實上沒有跟上去,缺乏切實可行的操作性措施,使得公務員道德建設呈現出道德要求虛擬化、道德約束隨意化、道德越軌無懲治化狀況。
2、客觀原因表現在:首先懸新舊體制並存,經濟秩序混亂,管理上存在漏洞,為一些公務員道德行為的弱化提供了可能條件。主要表現在:一方面計劃經濟下實行的計劃單列和雙軌制,在新型市場經濟中「病態」運行,導致權利與義務關系調整中的失序和經濟責任、權利結構等方面的混亂。一些公務員為贏得或保全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可能在道德的天平上失衡;另一方面,新體制從入軌啟動到轉入良性運行有一個過程,各種配套法規、章程、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健全,無形中造成許多管理上的「空檔」,成為產生不道德行為的客觀隱患;另外,雙重體制下不盡平等的競爭環境,為一些利慾熏心的人利用職權搞不正之風提供了方便。其次是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為一些公務員道德失衡提供了誘因。市場經濟絕非完美無缺,它「有其自身弱點和消極方面」,其重利性、競爭性、本位性、交換性客觀上存在非道德和反道德的可能性。再次是監督體系不完善,為一些公務員在行使權力時的非道德行為提供了客觀條件。表現在:監督體制不合理,監督缺乏權威性;監督部門權能有限,監督缺乏實際效果;民主渠道不暢,監督缺乏群眾性;輿論導向形式化,揚不必盡善,惡不能必懲,容易導致一些公務員道德意識淡化。
上述問題的存在,表明我國的行政道德建設不僅出現滑坡,而且嚴重滯後,難以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為此我們必須大力提倡公務員的職業道德教育。
『叄』 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有哪些
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有:
1、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專義職業道德屬的基本原則,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人民的公僕。
①從人們的根本利益出發,維護群眾的切身利益。
②依法行政,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③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工作作風。
2、遵循集體主義原則
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始終把集體利益放在工作首位,體現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基本的職業道德。
①顧全大局——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在職業活動中的體現。
②尊重上級:服從上級命令(機關工作的特徵);維護上級的威信;如實向上級報告和請示工作(尊重上級意味著對組織原則的尊重);正確對待上級的批評。
③關心下級——團結協作
尊重下級的人格;尊重下級的意見;尊重下級的自主權;肯定下級的成績;幫助下級做好工作;獎懲分明。
3、愛崗敬業,勤政為民;盡職盡責,腳踏實地;精通業務,勇於創新。
4、塑造自身新形象——個人修養、文化知識修養、語言修養、儀表舉止修養。
『肆』 行政作風與行政道德的關系怎樣
行政作風與行政道德有著密切聯系。
行政作風是行政道德的構成要內素和行政道德容的外在顯現,是行政人員對待行政義務、行政良心和行政榮譽的態度,也是行政義務、行政良心和行政榮譽在行政行為的中表現,是行政人員見之於行動的行政道德,最集中、最突出地表現在行政人員與其服務對象即人民群眾的關系方面。
行政人員的行政作風反映了行政道德的狀況,是行政道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伍』 行政道德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行政道德的主要內容: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標准,注重工作實績。行政道德是從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國家公務員在行政實踐中運用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處理自身與工作對象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以及公私、得失等關系時,所應當遵循的調節和規范各種行政行為的道德准則。
【法律依據】
《公務員法》第七條
公務員的任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突出政治標准,注重工作實績。
第八條
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第九條
公務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第十條
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陸』 行政行為的道德判斷
一、行政行為道德判斷的必要性
公共行政的領域是一個政治領域,是對國家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領域,而國家與社會公共事務體現和反映著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關系,所以公共行政成了國家的政治意志和公眾的政治要求的日常執行領域。公共行政又是一個管理的領域,執行著對社會、政府以及國家政權機構的日常管理活動。公共行政還應當是一個道德活動的領域,因為在國家與公共事務的管理中,包含著對公與私、群與己關系的調整。
與上述三個方面相對應,對行政行為的判斷標准也包含著政治標准、管理標准和道德標准。政治標准要求行政行為從國家利益出發,貫徹國家意志,通過下情上達和日常事務的處理來增強國家制度選擇的合法性,推動政治的社會化,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公眾的安全,如果可能的話,也促進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管理標准所追求的是:行政行為的效率,服務對象的滿意度,行政體制的合理性,行政決策、行政組織結構的科學性以及行政執行的有效性。而道德標准則要求行政行為在管理的意義上是民主的,面對不同的管理對象時是公正的,行使公共權力時是廉潔的,在社會整體的進步中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從而體現出人道主義精神。
對行政行為的政治判斷,歷來得到統治集團的支持,即使不同的政黨、不同的利益集團所作出的判斷結果會有所不同,但政治判斷本身受到了充分的重視,因而相應的學術研究和理論爭嗚也非常活躍。對行政行為的管理判斷隨著行政管理學的形成和發展而成了行政管理科學化的代名詞,特別是管理效能問題的研究和工商管理等管理措施的引進,使對行政行為的管理判斷越來越成熟。人們還試圖通過對行政體制的變革和對行政監督的加強等,來實現行政行為的廉潔。但是,對行政行為的道德判斷卻長期受到忽視,只是在最近幾年,行政道德才被人提及,而在公共行政的實踐中引入道德判斷,可能還是前路漫漫。但是,沒有道德的行政就不可能是廉潔的行政,行政人員如果不受道德規范的約束,他的行政行為就將永遠無法避免腐敗的糾纏。
就公共行政的發展趨勢看,現代公共行政越來越重視其科學性,要求行政體制的設計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需要,要求行政組織結構合理,要求行政行為高效。因而,發達國家極力推動政治與行政的分離,促使行政的政治中立。這樣一來,公共行政的政治判斷出現了式微的勢頭。隨著政治判斷的淡出,公共行政在管理科學化的追求中變得越來越形式化,在名義上它是公共的,但除了一整套的形式化的僵死的規定之外,它的公共性質是得不到靈活的、與行政人員心靈相契合的實質性保障的。也就是說,在公共行政科學化的進程中,行政人員的主體性特徵開始喪失,他被安排在某一行政崗位上,機械地執行來自行政體繫上層的行政意志,受一系列嚴密的成文規范所約束。如果說行政人員還有主動性的話,那麼主要表現在他能夠機敏地發現和利用成文規范的空隙,借公共權力謀取私利。所以,在公共行政管理科學化的進程中,我們看到的是制度主義觀點的泛濫。這種觀點認為,公共行政中的一切問題都是制度(即體制)的問題,只要制度設計合理,行政權力的運行就是有序的,行政人員就會各安其位,制度如果是廉潔的制度,就不可能出現行政行為腐敗的問題。因而他們把一切問題的解決都寄希望於制度創新。當然,公共行政管理的科學化是歷史的進步,傳統行政模式的「政治掛帥」,一切從屬於政治,不講效率、不計成本的行為方式,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而且,現代行政管理中有許多屬於非政治的內容,行政人員的行政行為也不可能完全與政治觀念、政治意志相吻合。因而,在公共行政的具體的操作性層面上,盡量少作政治判斷多作管理判斷,往往更合乎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在國務活動、政策決策的領域則需要作出更多的政治判斷。所以,管理判斷與政治判斷並不是矛盾的,它們之間的不同僅僅表現在公共行政的某些領域需要側重於政治判斷,某些領域需要側重於管理判斷。
『柒』 行政道德是什麼意思啊
行政道德指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實踐過程中對於公共權力的使用、公私關系以及上下級關系的處理中,所應當遵循的調節和規范各種行政行為的道德准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條
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捌』 行政道德的內容
行政道德歷經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等歷史階段,在各階段雖有某些共同點,但各社會各有自己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官德,還不是現代意義上的行政道德。中國封建官德有忠君愛國、謹奉朝綱、循禮守份、秉公執法、廉潔清正、誠實守信、勤政好學、體恤百姓等。資本主義國家政務官和事務官的職業道德有同有異,政務官道德屬於政治家道德,行政道德主要是指事務官的職業道德。行政道德內容包括:忠於國家,維護自由、民主制度;不參加政黨競選活動,不公開發表與政府不同的政見;忠實執行法律,服從領導,保守國家和職務秘密;公正地履行職責,為公共利益服務,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忠於職守,勤勉服務,謹恤克制,不做有損名譽的事等。社會主義行政道德要求國家公務人員:光明磊落,忠誠積極,鑽研業務,使自己的工作有益於社會主義建設,反對和抵制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官僚主義、玩忽職守、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假公濟私、金錢至上、以權謀私、以業謀私、欺詐勒索等思想和行為。
『玖』 行政道德的構成要素及基本要求是什麼
行政道德的構成要素:
包括行政道德的意識、關系和活動三個方面。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1)行政道德評價標准必須具有客觀性和確定性;
(2)行政道德評價標准應當是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
(3)行政道德評價標准應當是普遍性與具體性的統一。
『拾』 行政人員的職業道德內容有哪些
內容是有從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國家公職人員在行使公共權力、管專理公共事務的活動中屬,處理自身與工作對象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以及公私得失等關系時,所應遵循的原則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