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學老子

道德學老子

發布時間: 2022-12-27 15:02:26

⑴ 老子(道德經)思想學說內容及篇章所在

道德經五千言,授古體以立論,治世修身,皆可用也。道德經,首講「本體論」,以「道」為基本概念,說「道」為宇宙萬象的真體,宇宙出於「道」,無「道」即無宇宙。說「至道」即真理,即自然,即「天地之根」。這種說法,即是老子哲學的主幹。

《道德經》中所說的中心思想是「道」,「道」是老子最高的思想范圍,「道」的意思是「自然」。老子觀察自然界與人事間的結果,發現並歸納出一抽象的法則或規律道,「道」是自然和社會變化的總規律。就自然界說,這「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廿五章)

老子想像出「道」存在於物質世界之前,最初的地球混元一氣,天地不分,獨立在空中,依一定的軌道,圓形運行,無聲無息,(沒有生物)永無休止。由於「道」的存在,萬物才得以產生。地球最初的現象稱為「大道」,大曰逝,逝是無窮盡的腦部運動,大曰遠(想無限遠的大自然),直至想到真理--道;得道之後便可以歸真返樸--反(返)。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是指「元氣」,「二」是指「陰陽二氣」,「三」是指「陰陽交合」。道產生了元氣,元氣產生了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產生了陰陽交合,陰陽交合產生了萬物。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所依循的自然法則;老子又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法自然

「道」,因變化不已,不可執著,而且應站在相反的位子看問題:「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二十八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舉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三十六章)道產生有無,但道從何而來?此徫大微妙,非人智所能盡窺,非語文所能描盡,萬物循之而生,而成,而變,此力健行不息,周行不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我們以人定義T1,以地定義An,以天定義In,以道定義T4。所以說,道是無限大的,而天、地、人也是無限大的,這種無限大的現象,就是自然。人以地為法則,地以天為法則,天以道為法則,而道是依照自然的法則而存在的。自然是本性使然,故效發自然規律,可以保身、存位、馭眾、治國。

這種將自然律表現於事物上的特性,名為「德」,故「德」是「道」的具體表現。人類的最高修養,莫如依道之動,反本歸真,「如嬰兒之未孩」(孩指未喜愛,一種無知無欲,天真無邪之人生)老子觀察了萬物自然的變化情形,又了解到社有亡的因果關系,發現任何事物都含有正反對立兩方面;並且互相依存。

物極必反

老子認為世上萬事萬物的進行,其所遵循的法則是「物極必反」和「禍福相倚」的。他提出了「禍兮福之所苟,福兮禍之所伏。」凡是事物在某一方面發展到極致的時侯,也就是它走向相反方向的開始。因此,「禍」與「福」在輪流的變換著。故要避禍求福,便不可把福發展到極致,逾其限度,所以要謙遜、卑弱,知足寡慾,功成身退,要以柔制剛。換這之,就是要人懂得清虛自持,卑弱自守,使物極必反的事情不會發生。

「道」有很多意義,老子認為我們的世界就是「道」變成的,「道」也有「行得通的正路」以及「宇宙間最高真理」的意思。

老子的政治觀

對於政治,無為而治政策是最聰明的方針。通過更繁復的法制或是強制實行法制,通常是使事情便得更糟。高稅賦和戰爭都和老子的哲學精神相違背。

祟尚自然

「道」,來回的變化不已,來回於有無之間。我們應從自然去學習道,不應該反對「道」,自然是無限的,沒有人為思想或行為存在其間的,故老子在政治上認為要順乎自然。不執著,不強求,應隨著道的變化恰到好處,順其自然。如果要順從自然,便必先要「無欲」。其次要「不爭」。最後要「無名」。這樣便可以達到「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的自然致治的社會。他的的理想社會是國家小、人民少,不必冒生命危險遠徙他方,與鄰國也老死不相往來。對於一切器物,都不使用,回復上古時代的純朴社會。把損害身心的思想或行為去掉,也就是無為。能夠無為,心與自然是萬能的,無所不為的,那就是無不為,也就是自然所表現的道,故「無為才能無所不為」。

上述是老子的理想國,和儒家的堯舜禪讓差不多。第廿五章說:「大曰逝,逝曰遠,遠若反」老子經過無限的觀察行動(逝),把思想放到無限遠大的地方(遠),最後,歸真反(返)朴到上述的理想國去(反)達到無為的境界,而多個理想國的人民,都明白大道。

提倡無為

老子學說的宗旨是「無為自化,清靜自正。」老子曰:「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張,盜賊多有。」「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人難治。」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謂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六十五章)此與儒家言上古之治,民生活安樂,同一境界。故有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七十四章) 犯重罪者判死刑,但人民不怕,依然很多人冒死去犯法取利,嚴刑峻法,失其效用。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者多,是以飢(挨餓)」目前很多地方還是如此。相對而言,低稅制可以保障私有產權及降低交易費。在西漢初年,文帝、景帝以老子的「淆艀無為」(現畤經濟學上的減少 *** 干預)理念治國,採用低稅率,輕徭薄賦,成就史家稱頌的「文景之治」。

老子主張世間一切事物,包括人生、政治、社會、宗教等,都要順其自然,不宜妄加干涉,這便是「無為」。故此「無為而治」才是老子真正的治國原則,因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的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聖人處無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好靜」、「無事」、「無欲」就是「無為」思想的寫照。

為道日損表示我們的修練,老子認為文明是人類痛苦與罪惡的源泉,慾望和知識都令人民不安於現象,所謂「五色令人目肓,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發狂」,這時人們就會運用各種手段肆行欺詐;人們利用智識對象不斷分別辨認,乃致心靈發生變化,失去本來清靜、凈化的心境,結果只會產生悖妄的念頭,產生世界上許多貪婪、殘酷、虛偽的行為,從而失去人生淳樸的原始狀況。把不必要的世俗東西或知識慢慢放棄,而回歸本性T1,達到無為境界,

即本物本體In的境界,這時候也就是道T4,無為而無所不為境界。所以一個理想的社會是使民無知無欲,孤國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都國相望,雞天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因此,他主張人民要廢棄知識與文字,以堵塞這一涸痛苦的根源。老子認為人的知識要進到「無知」、「無欲」的消極境界。便要去智,「無知」、「無欲」。他否認智慧,反對求學問,要「絕聖棄智」、「絕學無憂」,以回到上古「無知」、「無欲」的混沌世界。

老子又認為人類在道德方面的發展,正是人世間墮落的表現,照他看來,人們在自然的原始狀態下,雖然不知道什麼是道德,但那時倒是個至德至淳的境界,他說:「失道而後有德,失德而後有仁,失仁而後有義,失義而後有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詐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故此,所謂「仁、義、禮、智」等行為規范,皆大道既廢後,未分飾人類行為之事,是違反自然之理,應該一並廢除。故他主張:「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人世紛擾,病痛的根源,來於人們失去澄靜(渾噩)。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三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十九章)「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五十七章)「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七十五章)「戰爭是強求的事,不是道,兵者,不祥之器。」(三十一章)

老子認為沒有惑人外物的存在,就不會引起這些念頭,人君者要提倡「不尚賢」,「不貴貨」的風氣,來壓低「逞人」「逐妄」的念頭。所謂賢便是指道德、智慧、榮辱等可欲之事,這些事原非生理必需,但人們在好名的妄念下,爭相為賢,以求榮顯,其至不惜出之以爭,現在既不尚賢,那麼大家便不會為名位而肆行爭奪,故「不尚賢,使民不爭」其次是「貨」,老子認為把「難得之貨」淡然處之,這樣人們便不會為這「難得之貨」挺而走險,強行廝奪,故「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大智若愚

老子認為人民要沒有知識、沒有慾望、沒有事可做,人人無所作為,便可以做到「無為而治」,達到最理想的社會。當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時候:「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四十五章)老子所以要主張「無為」,因為他認為「有為」必定招致失敗,有所得必有所失。然而,老子所主張的「無為而治」,並不是真的要「無為」到底,他的最後目的,是在「無不為」。 *** 對人民不加干涉,結果卻「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社會自然安定,人民自然沒有痛苦,國家便得到治世,道便是「無為而無不為」了。

知兵者知兵之害

此外,我們可從老子著作中看出他厭惡戰爭的思想:「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人民反抗壓迫,還復自由),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夫佳兵者不詳之器,(一件好兵器是不祥之物)……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與孫子兵法所言同),恬淡為之,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第三十一章)

上述表示老子對戰爭的厭惡,與墨子學說相同,從字里行間,知老子也是個知兵者,不知兵不知兵之害,聖人無所不能,宜乎孔子對老子乃有猶龍之嘆。

老子的處世觀(人生觀)

老子深知宇宙門往不復的常理「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這都是自然三理,為人處世,老子不主「修身」而重「保身」,不談「愛人」而尚「順人」要做到「保身」「順人」,就要「篤守虛靜」,因為「虛」「靜」是萬物根源的狀態,面對世事的紛擾,人事的紛囂,仍以回返清靜為宜,這正是反本歸真的道理,如此則人能無欲無求,不為外物所惑。

人要順從於「道」,按「道」行事。爭權奪利是荒唐的,也是非常不道德的。「道」是不滅的,人應該順其道而行。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他認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天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他嘗以水為喻,指出「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水是非常柔弱的,心甘 *** 地向低處流去,即使遇上最弱的力量,也不表示反抗,然而水卻是不可摧毀的。反之,最堅硬的石頭也有被水擊破的那一天。對於個人,樸素和自然是值得贊揚的。暴力應該被避免,人應當清心寡慾。人不應該改變世界,而是要尊重世界,故處世應以柔為本。

老子認為人要像大海一樣能夠容納所有的小溪流。他還說我們和別人相處,要像天和地一樣,互相包容,大家才能夠長久快樂的生活,千萬不可以只顧自己,自私自利的獨活。老子還認為世界上死掉的東西,都是長得過於巨大和僵硬的;活著的東西都是細小以及柔軟的。因此我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都不可以過於自大,也不可以僵硬,否則我們就會走向死亡之路。

「道」產生我們,供養我們,卻完全沒有要我們回報,又從不會傷害我們,我們應像「道」一樣不可以傷害別人;我們要學習「道」犧牲自己去幫助別人,更不可以要求別人回報。甚至別人給我們很高的名位,我們也不可以自大的以為我們的名位是應得的。

修身學道

《老子》第三章:「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名無欲,使夫智者所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為)。」這是老子所主張的教育原則。

虛其心──所以受道(客觀研究自然)

實其腹──所以為我(充實所要學的事物)

弱其志──所以從理而無所攖(不受無理事物影響)

強其骨──所以自立而幹事(身體強健可以任事)

以上四個解釋是嚴復先生扼要地對老子原文的解釋;常無不正的念頭,最聰明的人也不敢賣弄小聰明,若能不作壞事,天下無有不治的。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棄彼取此。」

由青、黃、赤、白、黑所繪制的物質多看了,會令人眼花,不懂得分辨好醜。由宮、商、角、征、羽五音組成的音樂,多聽了會令人聽覺麻木。由酸、甜、苦、辣、甘五味製成的食物,多吃了會令人味覺麻木。跑馬、打獵的事做多了,會使人發狂。很貴重難得的東西,會使人整天擔心被盜而整天不安。所以說聖人(得道之人)只為他的腹中修養而生活,不為耳目的享受而生活,是以舍棄彼而取此。

《老子篇》廿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 意思是世人皆喜歡光榮,炫耀自己,以求富貴,我獨安於貧賤和人們以為恥辱的環境,我寧願守在谷底,讓別人站在峰巔,谷底的位置無可再低,而高峰卻慢慢會塌下來,填滿谷底,哪時我會越站越高,而一向站在高峰的人就會跌下。這是老子以退為進的思想,也是做人要遵守的道理。

其他

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中》除了以上所介紹的之外,還有哲學、美學、兵學、教育學……等等。

《道德經》的篇幅很短,中文不到六千字,但其思想的內涵卻是極其豐富。在中國,雖然儒家思想是中國歷代哲學的主流,中華文化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主;史記亦雲:「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不過儒家的哲學中吸收了道家的很多思想,像《易經》這樣有名的書,裡面的解釋文字,其實都是受老子的影響,故此儒家還是很尊重老子思想的。

老子的影響

老子的理想究竟可否實現?還是它純粹只是一種烏托邦的幻境罷了,抑或人生不值得經歷大風大雨?就因為所有的價值標准、愛憎好惡都市相生相對的?究竟道德經是一種法則?還是它純粹只能提供我們另一種想法罷了。烏托邦是指老子的「理想社會」和「無為而治」方面,這是從政治和社會來看的。老子思想是元的,與其問老子的理想能否實現,不如先看看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多深,再來深思他的理想是否能實現。老子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其實是多方面的,像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學藝術中都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

這種影響首先表現在以老子為首的道家思想,構成了中國文化深層結構上的哲學框架。有人說它「規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整個結構功能,制約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又說「中國文化思想發展史從某種意義講,是以道家思想為哲學根據的儒家網常名教不斷豐富、完善、發展的歷史,……要建立網常名教體系,並以此服人,就必須證明其天然合理性。這時,道家思想的作用顯示了。董仲舒的『天人比附』,魏晉的『名教出於自然』,宋明的『天理』、『人慾』之辨,都無一例外地採用了道的范疇論證。」不僅如此,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還在思維方式上,以理性直覺的特徵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多地顯示自身的特色。

就具體影響來看,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哲學,通過由申不害、韓非形成的法家學派,以及通過稷下道家形成的黃老學派,對漢代乃至於以後歷代統治者的統治方術,都無不影響。

同時,《老子》雖非兵書,但其深刻及具體的論兵思想,也對中國軍事思想史的發展和完善,有其不可抹滅的影響。

在宗教方面,老子被與神仙方術結合,在東漢年間形成道教,成了中國重要的本土宗教。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還被看成是佛教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接合點。雖然佛教傳入中國並流行開來,並非僅僅是由於道家,但是老莊思想確為其提供了一塊必要的文化土壤。

老子「道法自然」的宇宙論,對中國科學思想的形成功不可沒。老子還直接影響了《黃帝內經》的思想,對統醫學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氣功養生學之類的,和老子思想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像老子提到的「營魄抱一」、「玄覽」就被看作是氣功鍛煉中的「意守」、「內觀」,是一種特殊的氣功境界。他如「專氣致柔」等觀念,也都對氣功養生方面有許啟示。

老莊對魏晉時期的的文學理論和玄言、山水田園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從侈陳哀樂的建安詩歌,到曠達幽深的正始文學;從憤世嫉俗的詠懷詩,到返於自然的山水田園詩,這色彩斑斕的魏晉文學,到處都滲透著道家思想的影響。不僅如此,老子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概念和范疇,後來都被改造為中國美學史中的核心范疇,這對形成中國古代文藝的審美趣味和藝術風格,都有決定性的作用。比如說中國山水畫的色彩觀念、虛實結構、創作觀念等都和老子反對「五色」,主張「有無相生」、「道法自然」有著密切的聯系。

其實不只是中國,在西方老子思想也有所影響或契合之處。有些西方學者在科學研究方面受到了某些啟示,從而確立或發現新的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爾認為,中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確立了與他相同的觀點,這其中就包括了老子的陰陽觀。李政道先生也認為,量子力學中一條很基本很重要的「測不準原理」,與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頗有相合之處。

⑵ 老子的道德經是什麼內容

(一)應天順民,無為而治:
 老子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這正如柳宗元《種樹郭橐傳》一文中所說;".順其性,使根舒展,故土培實,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移栽時,謹細珍視若子,植後聽之任之若棄,全其天姓而不害其長而已.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則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官府治理也似後者,好煩其令,摧種摧收,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柳宗元記傳其事,囑為官者戒.事自躬親者尚且如此,如果上令頻示,有因層層宣告,以至事成三豕涉河變其實質者;有因中間滑吏,藉此拉大旗作虎皮,任意發揮,裝神弄鬼,殘民自肥者;有因政令煩苛,動多忌諱,民無所措手足者:結果百姓得到的是福焉?禍焉?德國詩人海涅說過:"我播下的是龍種,而收獲的卻是跳蚤",這句話用來表述濫施政令在傳播過程中,產生的結果往往與其本意大相徑庭是頗為貼切的.
 上失無為,下多妄作.老子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問道:"愛民治國,能無為乎?"並囑曰:"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但是,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私意妄為.要做到這一點就應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就是說聖人治天下,也應效法"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營造了宜於萬物生長的環境,而任萬物自由生發,不替萬物做主宰的作法:盡量不用繁雜的關卡衙門、苛刻的政刑法令來滋擾百姓,不給奸胥猾吏留有可乘之機;不用一己或少數人的意志取代百姓的意志,不以救世主、百姓代言人自居來強奸民意;而是用宏觀調控來營造適宜的環境,讓人民"全其天性而不害其長",使百姓各安其居,各樂其業,任意自便,休養生息.做到這樣可謂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二)見素抱朴,淳樸民風:
 老子崇尚本真,真誠,反對最高境界的道德含義.本真狀態就是超出一切世俗羈絆,依天性自然而為.它是超道德的,是不言道德而自然合乎道德.《黃帝內經》中所謂:"天之在我者,德也".老子認為道不涉及倫理性,仁義禮智是把人為的東西強加於人的天性,扭曲損害了人本性的自然.只有人返本歸真,民抱質朴,方能達到長治久安.
 老子說:"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於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孔子也說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智)之". 這意思都是說,善以道治國者,可聽任人民依其淳樸的天性隨由自便,而不可讓其薰染得智詐奸滑.用智治國,則下亦以智應,惟務穿鑿,不循自然,以致奸詐斯生,上下相欺,國將無寧日.明曉這道理,便應"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營造一憨厚淳樸的大環境,不以機智陷害民心,非以察察為明,與智故反,然德性博化,使智詐不作,禍亂不起,使復至於大順,此真可謂是崇本息未之道,.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因為"有無相生",立一美善之名在此,必有百偽美善者雜糅其間,長此以往,將使人離質尚文,漸至逐末忘本.巨奸大滑便運用手段、利用權勢、操縱輿論、炮製出各種"當然對"和"可惡罪"來蒙蔽人民.魯迅說:"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於犯了罪.
 嚴復評論老子之道曰:"其所為若與物反,而其實以至大順.而世之讀老者,尚以愚民訾老子,真痴人前不得說夢也!"

(三)官清法正,國泰民安: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謂至德之時,人皆仁義,故仁義不見,及人君失道,世風危殆,乃倡仁義禮之名甚至用法律"沖氣以為和"作為救濟.孔子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柳宗元說:"禮之大本,以防亂也",這都是說,仁義禮法乃是權宜之計,救濟之策,以此來保持社會整體的和諧與安定.但魚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故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老子曰:"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是什麼原因使得大道頹廢,以致把人民薰染得智詐奸滑了呢?老子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因為人君欲多則費大,費大則稅重,稅重則民飢.上以利慾先民,民亦爭厚其生,故輕死而求利不厭.
 當政者以權謀私,用暴力壓迫人民,橫征暴斂,貪污腐化.上行下效,民眾則以巧偽謀利,各種左道旁門便叢生滋起.上下都在謀私利,不管公益,國家就要窮苦紛亂了.在上者不能無為無事而使之自化,方且嚴刑法以誅之,明號令以禁之,而貪官猾吏舞文弄法魚肉百姓,窮民則相率而為盜.故"法令滋彰,而盜賊多有矣."
 老子說:"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既然淳樸的大道頹廢了,飾偽萌生,仁義禮法乃為救濟的無奈之舉,為人君者,亟應知止勿進也.知止之道奈何?大學雲:"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為法治者,應止於公正嚴明.
 老子說:"我無欲,而民自朴","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鎮之以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當政者抱其質朴以示下,將"濁以靜之徐清","復歸於朴".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社會將弊絕風清,國泰民安.
全面理解老子哲學思想,修身處事治國平天下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燦爛的傳統民族文化.老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哲學思想、以及流經幾千年形成的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內容博大精深,影響永不泯滅.
人們常常要求哲學不要在"形而上學"的迷霧中周旋,而應向現實生活奉獻確切的知識,或提出可立即遵循的行為准則.其實老子早就對世人明確指出了安身立命與處世治國的正確策略,只是因為中國歷代都是君王專制,而老子政治的基點卻是以民為主,若公開倡揚老子之學,實在難以名正言順,然而治國富民卻又離不開老子之道,所以就形成這么一種現象:凡是撥亂反正的時代,必定以道家學術為師法,到了太平時期,便"內用黃老,外示儒術"了.
老子對自然和社會作了高度的概括,把規律從渾沌的整體中分離出來,使之如此清晰化和秩序化,由宇宙論延伸到人生論,再由人生論延伸到社會政治論,都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東西.它有著完整的邏輯體系作為基礎,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前瞻性.老子哲學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為後人認識事物,處理與事物的關系,規范人類自身行為,提供了明智的方法.
老子指出的道的三大法則,我們若能理解,則將智周萬物,微妙玄通;為人處事的三要點,我們若能厲行,則將身安事遂,事半功倍;安邦治國的三原則,我們若能實踐,社會則將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所以,我們若能對老子之道"活學活用"便可如莊子所謂:"明此以南面,堯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為臣也;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閑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進為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
滿意請採納

⑶ 老子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

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3)道德學老子擴展閱讀

作品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佔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

「道」是渾全之朴,「眾妙之門」。「道」生成了萬物,又內涵於萬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萬事萬物殊途而同歸,都通向了「道」。

⑷ 老子的道德經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五千多個字,但是幾千年來也未必有人真正理解,所謂的解釋也是膚淺的,我給你找一段來,你自己看吧
第一章
道可道也①,非恆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恆名也.無名④,萬物之始也;有名⑤,萬物之母也⑥.故恆無欲也⑦,以觀其眇⑧;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⑨.兩者同出,異名同謂⑩.玄之又玄⑾,眾眇之門⑿.
[譯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無與有這兩者,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都可以稱之為玄妙、深遠.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奧,而是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是宇宙天地萬物之奧妙的總門(從「有名」的奧妙到達無形的奧妙,「道」是洞悉一切奧妙變化的門徑).
[注釋]
①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實質,引申為原理、原則、真理、規律等.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解說、表述的意思,猶言「說得出」.
②恆: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個「名」是名詞,指「道」的形態.第二個「名」是動詞,說明的意思.
④無名:指無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體,根源.
⑦恆:經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邊際、邊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謂:稱謂.此為「指稱」.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遠的含義.
⑿門:之門,一切奧妙變化的總門徑,此用來比喻宇宙萬物的唯一原「道」的門徑.
[引語]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這個概念,作為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它的涵義博大精深,可從歷史的角度來認識、也可從文學的方面去理解,還可從美學原理去探求,更應從哲學體系的辯證法去思維……
哲學家們在解釋「道」這一范疇時並不完全一致,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物質性的東西,是構成宇宙萬物的元素;有的認為它是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同時也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泉源.不過在「道」的解釋中,學者們也有大致相同的認識,即認為它是運動變化的,而非僵化靜止的;而且宇宙萬物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等一切運動,都是遵循「道」的規律而發展變化.總之,在這一章里,老子說「道」產生了天地萬物,但它不可以用語言來說明,而是非常深邃奧妙的,並不是可以輕而易舉地加以領會,這需要一個從「無」到「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評析]
在這一章里,老子重點介紹了他的哲學范疇——「道」.道的屬性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這是早已存在的一個問題,自古及今,它引起許多學者的濃厚興趣.在歷史上,韓非子生活的時代距離老子比較近,而且他是第一個為《道德經》作注的學者.關於什麼是道,在《解老》中,韓非子這樣說:「道者,萬物之所(以)然也.萬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這表明,韓非子是從唯物的方面來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記》中,司馬遷把老子與韓非子列入同傳(還附有莊子、申不害),即認為韓、庄、申「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漢代的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同樣認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論的.但是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代,情形有了變化.一些學者體會老子哲學所謂「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妙義,肯定宇宙的本體只有一個「無」,號稱玄學.隨後佛學傳入中國並漸漸興盛起來,玄與佛合流,因而對「道」的解釋,便倒向唯心論方面.宋明時期的理學家同樣吸取了佛學與玄學思想,對老子的「道」,仍舊作了唯心主義解釋.總之,「道」是唯物還是唯心論,學者們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讀] 「道」的革命性和權威性
「道」這個哲學概念,首經老子提出.
這個頗帶東方神秘主義的名詞,在《老子》一書中頻頻出現,它有時似乎在顯示宇宙天地間一種無比巨大的原動力;有時又在我們面前描畫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種亘古蠻荒的狀態;或展示天地初分,萬物始生,草萌木長的一派蓬勃生機,如此等等.
從老子對「道」的種種構想中,我們完全可以體味到他對「道」的那種近乎虔誠的膜拜和敬畏的由來.老子對「道」的尊崇,完全源於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誠信,這完全有別於那個時代視「天」和「上帝」為絕對權威的思想觀念.「道」,對老子來說,僅僅是為了徹底擺脫宗教統治而提出的一個新的根據,它比「上帝」更具權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種對宇宙人生獨到的悟解和深刻的體察,這是源於他對自然界的細致入微的觀察和一種強烈的神秘主義直覺而至.這種對自然和自然規律的著意關注,是構成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石.
源於一種生物學上的意義,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無論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質方面,從古迄今,都表現為一種近乎原始的依賴性,有如嬰兒之對母體.古人有雲:「人窮則反本.」這個所謂的「本」,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也就是指「自然」,這個人類和萬物的母親.屈原長詩《天問》為什麼會提出許多對宇宙天體、歷史、神話和人世方面的疑問?當他對政治前途和黑暗現實感到失望時,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對自然的返歸心態和求助願望.出於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焦慮,推本極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適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樂原則」說,論述了文明給人類帶來物質利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精神帶來了極為沉重的壓抑,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說的人類天生的追求快樂的原則,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諧合關繫上.今天,人們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動的「回歸自然」潮流,不也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解釋了古代學家們對宇宙自然竭力盡智地探索的原因嗎?由此我們也可理解老子哲學里尊崇自然,否決知識,追求「小國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對「道」純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動力的渲染的歷史原因所在了.

⑸ 老子的道德經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

這是老子對於「道」這個概念的總括性的描述:道,非當時社會一般的道, 即人倫、常理之道,也非當時時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裡已經超越了世俗社會生活,更加接近於自然法則之道,因為天地萬物的始基與母源在於「道」,由道開始。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由此,老子用「玄之又玄」來描述道的特殊性與深奧性,雖然但老子所言之道並不遠人,這里只是老子用「玄」來強調他所言之道與當時社會所言之道的差異性,並且闡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與根基性。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道進入德是由自然秩序同向社會秩序的一道屏障,即轉而論述人的行為規范。德與法都是規范社會與人的行為的約束力量,但在老子那裡兩者有不同的地位。老子認為,上德的本質與道之德的本質同於一,因此上德源自於「道」 。老子所言之德也不同於常人所言之德。

(5)道德學老子擴展閱讀: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

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

⑹ 老子道德經相關的故事

與老子相關的故事
按《史記》載: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蓬累,箬笠也,首戴之而行,言無車蓋也。)。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者,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見老子,其猶龍耶。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遂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終。老子生周定王三年,母孕八十年而生,生而皓首,故稱老子。

老子生於公元前 570年左右,約比孔子大二十歲,是他的老師。老聃是王族,《左傳·定公四年》說:「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家族世襲周朝司空之職。《史記·管蔡世家》說:「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聃國的君主,老聃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聃季是成王的叔氏族,因此也是昭公十二年甘悼公要去除的成王叔氏聃季族人的老陽子。老是對文王老兒子聃季族的族稱,老子本名老陽子,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曲仁里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南之沛澤——聃國彭地(開封一帶),後人又稱他地主名老彭和彭祖。「李耳」是漢武帝反黃老之道時,對「聃季」兩字各去一半的貶義反稱,無先漢依據。老子曾任周景王司空,「單氏取周」後離周去秦問祖歸宗,死於秦國。

老子騎青牛

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韓非子稱為《周書》,在秦時《呂氏春秋·注》稱為《上至經》,在漢時則直呼《老子》,《史記》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漢景帝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楊雄《漢志·蜀王本紀》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邊讓老子銘》說「見迫,遺言道德之經。」可見,對老子文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時,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安徽渦陽縣鄭店村考古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居地,有關尹墓和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有春秋時陶制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

依據這些線索,我們很容易找到《周書》——老子文與兩千五百二十年前周景王「鑄無射」鍾的關系:因為當時各諸侯國抄寫鑄在圓鍾上的《周書》順序和六書文字不同,造成流傳到現在的漢墓帛書《德經》先於《道經》而其它傳本《道經》先於《德經》,以及文字等差異的根本原因。其它理由無解。

老子的社會哲理博大精深,主張辨而不辯、知無創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會精神和機遇建設,他是古今少有的社會辨證邏輯大師。

六、老子故事

1、老子降生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向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宋平公。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克宋國的彭城(今江蘇徐州),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佔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只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著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家小以圍彭城,城不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一日,魚石、魚府在城上督戰,見宋軍人多如蟻,個個奮勇,架梯登城,人人爭先;又見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金戈白馬,馳騁於疆場之上,調兵遣將。一楚將問道:「這位宋將是誰?」魚石答道:「是新任司馬、圍兵主將老佐。」楚將紛紛議論說:「攻城主將,不在軍後觀敵了陣,卻突於軍前左馳右騁,怎能不鼓舞士氣!如此看來,彭城太危險了!」但魚石是個有心計的人,他又對部下說:「事將成而敗,事將敗而成,歷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軍必敗?老佐英勇雄武,身先士卒,這是他成功之本;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這又是他失敗之根。又怎知他的軍隊必勝?」楚將問:「左師好像成竹在胸,有什麼好計策?」魚石回答說:「兩軍相對,帥在前還是在後,要見機行事。現在宋兵攻城,主將突出在前,冒著箭矢而馳騁,這是兵家的大忌呀!我有一條小計,如果照計行事,宋軍成敗,還很難說。」

原來魚石是讓部下放暗箭,射殺老佐,老佐正在軍前督戰,忽然飛來一箭,入胸五寸。不幸墜馬身亡。宋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四散逃竄。

老佐眷屬正處宋營軍帳中,有侍女、十數家將、數十侍衛。忽聞老佐陣亡,又見潰軍如潮湧來,眾家將急忙駕車,保老夫人奔逃。且戰且逃,至傍晚,追兵雖

鹿邑太清宮玄元殿(懸李鵬書匾「老子故里」

已不見,但老夫人身旁僅剩下兩名侍女、一位駕車家將了。家將不敢稍停,披星戴月,摸黑前行,慌不擇路,沿西南方向奔去。第二日天明時分,來到一個偏僻村莊,向村民問去宋都之路,均搖頭說不知。家將只知應向西行,豈知早已偏南。一行四人繞小道,行程七日,仍不見宋都,卻來到了陳國相邑(今河南鹿邑東)。正行之時,老夫人突覺腹中疼痛。原來老夫人已有七月身孕,老佐為踐君前諾言,以必勝之心攜眷出征。此時兵敗,老夫人又有喪夫之悲,亡命他國,心中焦慮,身體疲勞,以至腹中胎動,疼痛難忍。侍女驚慌無措,家將忙停車於路旁,奔至村中尋一老婦前來。不過幾刻時光,只聽篷車之內響起「哇哇」哭聲,一個早產男嬰出世,這便是老佐之子——老子。老子降生,體弱而頭大,眉寬而耳闊,目如深淵珠清澈,鼻含雙梁中如轍。因其雙耳長大,故起名為「聃」;因其出生於庚寅虎年(公元前571),親鄰們又呼之曰小狸兒,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間人們把「貓」喚作「狸兒」,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兒」便成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傳下來了。

接生老婦見母子可憐,讓一行五口住進自己家中。老丈以開葯店為生,陳姓,人稱陳老爹,所以都稱老婦為陳媽媽。陳媽媽膝下無兒無女,為人厚道熱情,讓出三間西廂房,留老夫人一家居住。老夫人在危難之際,遇此善良之人,心中感激不盡;雖說戰亂中顛沛流離,畢竟出於大戶人家,隨身攜帶細軟尚夠度日。加之家將常幫陳老爹營生,二位侍女料理家務,老幼五口,日子過得也還滋潤。從此,宋國戰將老佐的妻兒便在陳國住了下來。

2、聰穎少年
老聃自幼聰慧,靜思好學,常纏著家將要聽國家興衰、戰爭成敗、祭祀占卜、觀星測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龍,請一精通殷商禮樂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禮儀,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老聃問道:「天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問:「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問。「清者窮盡處為何物?」先生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倫,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故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長短堅脆可別也。」老聃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先生道:「皆神所為也。」老聃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先生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為也。」老聃問:「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先生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視物而思,觸物而類,三日不知飯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老聃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老聃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先生道:「先聖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濕,迎風不覺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老聃問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老聃問:「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問其母,母不能答;問家將,家將不能言。於是,遍訪相邑之士,遍讀相邑之書,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3、入周求學
商老先生教授三年,來向老夫人辭行道:「老夫識淺,聃兒思敏,三年而老夫之學授??
今來辭行,非老夫教授無終也,非聃兒學之不勤也。實乃老夫之學有盡。聃兒求之無窮,以有盡供無窮,不亦困乎?聃兒,志遠圖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閉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
周都,典籍如海,賢士如雲,天下之聖地也,非入其內而難以成大器。「老夫人聞聽此言,心中犯難:一乃聃兒年方十三,宋都尚且難返,去周都豈不如登九天?二乃老氏只留此根,怎放心他孤身獨行?正猶豫不知怎麼回答,不料先生已猜知其為難處,忙說:「以實相告,老夫師兄為周太學博士,學識淵博,心胸曠達,愛才敬賢,以樹人為生,以助賢為樂,以薦賢為任。家養神童數位,皆由民間選來。不要衣食供給,待之如親生子女。
博士聞老夫言,知聃兒好學善思,聰慧超常,久願一見。近日有家僕數人路經此地,特致書老夫,意欲帶聃兒去周。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務望珍惜!」老夫人聽後,不禁悲喜交集。喜先生保薦,使聃兒有緣入周,登龍門有路;悲母子分別,何日能見?思至此,好似聃兒已在千里之外,不覺心酸難抑,潸然淚下。老聃撲人母親懷中,泣言道:「母親勿須傷心,聃兒決不負老師厚望,待我業成功就,定然早日來接母親!」說罷,母子二人相抱而泣。
哭之良久,母子二人轉而為喜,拜謝先生舉薦之恩。三天後,全家與商老先生送老聃至五里之外。老聃一一跪拜,上馬隨博士家僕西行而去。老夫人遙望聃兒身影遠去,方才鬱郁入車,悶悶返回。」
老聃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4、孔子問禮
老聃居周日久,學問日深,聲名日響。春秋時稱學識淵博者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們皆稱老聃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准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論養生經

話說老聃隱居宋國沛地,自耕而食,自織而衣。豈知其名,無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問修道之方,學術之旨,處世之要,於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個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壘山上。住三年,畏壘之地民風大變: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織而有衣可穿,各盡其能,童叟無欺,百姓和睦,世間太平。眾人慾推庚桑楚為君主。庚桑楚聞之,心中不悅,意欲遷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獸張口可以吞車,其勢可謂強矣,然獨步山林之外,則難免網羅之禍;巨魚,張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謂大矣,然躍於海灘之上,則眾蟻可以食之。故鳥不厭天高,獸不厭林密,魚不厭海深,兔不厭洞多。天高,鳥可以飛矣;林密,獸可以隱矣;海深,魚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斂形而藏影也,故不厭卑賤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榮 ,年過三十,今日聞庚桑楚養生高論,欲求養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蟲,越雞不能孵鴻鵠,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國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榮 聞言,辭別庚桑楚,頂風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榮 拜見老聃,道:「弟子南榮 ,資質愚鈍難化,特行七日七夜,來此求教聖人。」老聃道:「汝求何道?」「養生之道。」老聃曰:「養生之道,在神靜心清。靜神心清者,洗內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為物慾,一為知求。去欲去求,則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則動靜自然。動靜自然,則心中無所牽掛,於是乎當卧則卧,當起則起,當行則行,當止則止,外物不能擾其心。故學道之路,內外兩除也;得道之人,內外兩忘也。內者,心也;外者,物也。內外兩除者,內去欲求,外除物誘也;內外兩忘者,內忘欲求,外忘物誘也。由除至忘,則內外一體,皆歸於自然,於是達於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學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則心中自靜;心中清靜,則大道可修矣?蹦先?聞言,苦心求道之意頓消。如釋重負,身心已變得清涼爽快、舒展曠達、平靜淡泊。於是拜謝老聃道:「先生一席話,勝我十年修。如今榮 不請教大道,但願受養生之經。」

老聃道:「養生之經,要在自然。動不知所向,止不知所為,隨物捲曲,隨波而流,動而與陽同德,靜而與陽同波。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此乃養生之經也。」南榮 問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於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則與禽獸共居於地而不以為卑,與神仙共樂於天而不以為貴;行不標新立異,止不思慮計謀,動不勞心傷神;來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榮 問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心居於形體之內,如同焦葉死灰。如此,則赤日炎炎而不覺熱,冰雪皚皚而不知寒,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於是乎禍亦不至,福亦不來。禍福皆無,苦樂皆忘也。」
再授孔丘

話說孔丘與老聃相別,轉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歲,仍未學得大道。聞老聃回歸宋國沛地隱居,特攜弟子拜訪老子。

老子見孔丘來訪,讓於正房之中,問道:一別十數載,聞說你已成北方大賢才。此次光臨,有何指教?」孔丘拜道:「弟子不才,雖精思勤習,然空游十數載,未入大道之門。故特來求教。」老子曰:「欲觀大道,須先游心於物之初。天地之內,環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順自然而生滅也,皆隨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見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觀其同,則可游心於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為一,無形無性,無異也。」孔丘問:「觀其同,有何樂哉?」老子道:「觀其同,則齊萬物也。齊物我也,齊是非也。故可視生死為晝夜,禍與福同,吉與凶等,無貴無賤,無榮無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樂,何處而不樂哉?」

孔丘聞之,觀己形體似無用物,察已榮名類同糞土。想己來世之前,有何形體?有何榮名?思己去世之後,有何肌膚?有何貴賤?於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閑自在。」老子接著說:「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孔丘聞之,如騰雲中,如潛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體,天我合為一體,己皆萬物,萬物皆己,心曠而神怡,不禁贊嘆道:「闊矣!廣矣!無邊無際!吾在世五十一載,只知仁義禮儀。豈知環宇如此空曠廣大矣!好生暢快,再講!再講??老子見孔丘已入大道之門,侃侃而談道:「聖人處世,遇事而不背,事遷而不守,順物流轉,任事自然。調和而順應者,有德之人也;隨勢而順應者,得道之人也。」孔丘聞之,若雲飄動,隨風而行;若水流轉,就勢而遷。喜道:「悠哉!閑哉!乘舟而漂於海,乘車而行於陸矣。進則同進,止則同止,何須以己之力而代舟車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講!再講??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眾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有亦是氣。無亦是氣,有無皆是氣,故生死一氣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見生則喜,見死則悲,不亦怪乎?人之死也,猶如解形體之束縛,脫性情之裹挾,由暫宿之世界歸於原本之境地。人遠離原本,如遊子遠走他鄉;人死乃回歸原本,如遊子回歸故鄉,故生不以為喜,死不以為悲。得道之人,視生死為一條,生為安樂,死為安息;視是非為同一,是亦不是,非亦不非;視貴賤為一體,賤亦不賤,貴亦不貴;視榮辱為等齊,榮亦不榮,辱亦不辱。何故哉?立於大道,觀物根本,生死、是非、貴賤、榮辱,皆人為之價值觀,亦瞬時變動之狀態也。究其根本,同一而無別也。知此大道也,則順其變動而不縈於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動、風吼海嘯、雷鳴電擊而泰然處之 。」

孔丘聞之,覺已為鵲,飛於枝頭;覺己為魚,游於江湖:覺己為蜂,采蜜花叢;覺已為人,求道於老聃。不禁心曠神達,說:「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為何物矣!造我為鵲則順鵲性而化,造我為魚則順魚性而化,造我為蜂則順蜂性而化,造我為人則順人性而化。鵲、魚、蜂、人不同,然順自然本性變化卻相同;順本性而變化,即順道而行也;立身於不同之中,游神於大同之境,則合於大道也。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言罷,起身辭別。

⑺ 老子所指的道德指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奇書,老子所著《道德經》曾被做出過無數種解讀。有人認為本書是一本兵書,其中說盡了各種行軍打仗及詭譎變化之事;有人認為本書是一本治國之書,其中內容多離不開君王和臣民,更是將為國、為家作為最終的政治理想;也有人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純粹的哲學作品,老子第一次為「道」賦予了超越的屬性,從而使其成為「軸心時代」的東方代表人物。古往今來各家各派的名士對《道德經》一書做出過註解,雖然其出發點和落腳點不盡相同,但彼此始終不離二字,即《道德經》的最核心——「道德」。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老子

唐玄宗在《御制道德真經疏》中曾講到:「《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此觀點,作為中國古代皇王社會對《道德經》一書的至高評價,一直影響了幾千年來人們對《道德經》的理解。畢竟,唯有對治家理國有實際作用的作品,才有可能具有流傳萬世的意義。也正因為此,人們對這一傳世之作的理解往往容易禁錮於「人」的概念上,所有的解讀都必定是出於人世的價值和判斷。而「道」本身所有具有的生化性和超越性,其實是「無情」的,是表現為「天地不仁」的。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道德經

那麼,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則要跳脫人們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強烈認知的儒家忠孝節義的價值觀點,回歸到老子從氣數將盡的周王朝的時代背景下去認知,由此才會更加明白老子作此書的真正意圖所在;二則更要脫離我們當下的語言環境,把「道德」二字與日常中所涉及到的個人品質相剝離,從「道」和「德」之內在與外顯的層面去理解老子對整個宇宙世界的認知,而非僅僅只是對人類社會的敘說,否則就極容易把《道德經》對整個生命體的關注降低到以人為主的高度上。

由此,首先要著重強調「道」的屬性。老子在《道德經》25章中第一次為「道」下了定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在老子的概念中,「道」不再單純地是人們行走的道路,也不僅僅是我們如今所理解的萬物運行的規律,而是在天地誕生之前就存在的某種事物,或者稱為某種具有氤氳、混沌屬性的狀態,是在人類對其有認識之前就已經亘古存在的。在天地萬物中,道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是生化一切的本源,又是寓於萬物之中的本性,同時還是生老病死之周而復始的本質。「道」效法的是「自然」,並非我們常說的大自然,而是萬事萬物的自我之本然。在道家的思想觀念中,只有一切事物都按照自我的規則運行,才是世界「周行而不殆」地運轉的內在驅動力。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道法自然

「道」雖然並不是一種有形有相的事物,但萬物所具有的道性是共通的。如果在塵世的范圍內來闡述的話就會發現,萬物在同一道性的生化作用下,則會表現了出了萬千種不同的情態。而萬物所具有的各自不同的表現或存在方式,即是道家所謂的「德」。「道」是「德」的內在屬性,「德」是「道」的外在體現。但同時,「道」與「德」又是不可分離的,二者共同構成了我們所能夠觸及的物質世界。所以蘇子在那篇著名的《赤壁賦》中寫道:「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此「造物者」,即是「道」也;此聲色之屬,即是「德」也。

從「道」的虛空到「德」的實有,中間起到連接作用的便是道家中兩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陰陽與五行。「道」的存在,是以陰陽的方式來運化萬物。《易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整個世界存在的方式正是以陰陽的互相生化為基礎的;「德」的彰顯,是以五行的概念來昭類萬物。金木水火土,並非實指構成世界的五種基本要素,而是從萬物各自屬性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相生相剋的道理。正是因為有生有克,所以才能保持彼此之間的平衡狀態,不會使世界走向「孤陰不生,孤陽不長」的極端。

老子所言的「道德」具體指什麼?

乾坤八卦

所以,在道家的理解中,「道」是形而上的超越,「德」是形而下的展現。在這里提到的「形而上」與「形而下」又與中學課本中所講到的觀點有所不同。顧名思義,形之上下的概念是建立在萬物固有的形態之上的。從「形而上」方面去探討萬物本我屬性後的真諦,是所有宗教與思想致力於的終極命題;從「形而下」方面去鑽研萬物的具體構成,是所有實踐與技術致力於去深化的歷史使命。以此可知,所謂「科學」,乃是一科之學問,而非僅僅只是指實踐科目的「形而下」。若以「形而下」去驗證、去懷疑甚至去否定「形而上」,便等於是以人們自我的已知去判斷超越形骸的本真是否正確,這無疑是犯了學問上的大忌。南華真人有言:「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在「道」的層面去看這些是是非非的辯解,真乃是貽笑大方之說。

明辨了「道德」二字的實際含義是什麼,也就不難理解《道德經》一書的用意,自然就不會把本書當成是各種方術之流了。「術乃道之末」,老子正是因為看到了人們用盡術數才使天下大亂,所以作書以明其中道理,希望後來者們可以超越彼此之間的不同,從而使天下臻於「玄同」的大境界。聖人之心,可悲可嘆哉!

⑻ 老子與《道德經》國學經典解讀

老子與《道德經》

一、老子概說

在中國古代重要的思想家中,老子是古往今來是受爭議最多的人物。對於老子的爭議,集中在老子其人以及其著作《道德經》上。最早記錄老子的古籍是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這是一篇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太史公將老子、莊子、申子和韓非子合為一傳,代表了漢人對道家與法術家關系的重要看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對老子的描述的原文如下: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

上述《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老子的記載出現後,對於老子的爭論便也隨之而來。下面,我們將對老子爭論的分歧做簡要介紹。

1.老子的身世

至於老子是誰,在司馬遷的記敘中有些含糊其辭。由此也給後人帶來了頗多疑問。其中,他在《史記》中列舉出三個人:一是姓李氏,名耳,字聃,是孔子曾問過禮的周守藏史,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一個是老萊子,也是楚人,與孔子同時代;一是戰國時代的周太史儋。

現在大多數論者認為李耳為老子,即老聃。原因主要在於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周太史儋」和「老萊子」都用了「或曰」,以示記敘的不確定性,而明言為李耳的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與世傳的《道德經》相符。所以盡管司馬遷的表述有所疑惑,但是思想傾向還是認為老聃即是老子。此外,關於孔老關系的記載也是一個有力的證據。在《史記》中曾經記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禮」的問題,即「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卻並沒有指明老子即是老聃。不過根據高亨先生的考證,《禮記·曾子問》記載有老聃之言四事,其二事雲:「昔者吾從老聃助葬於巷黨,及桓,日有食之。老聃曰:『丘,止樞就道右,止哭以聽變』。」而《莊子》、《天運》、《田子方》篇皆記載孔子見老聃的故事。由此可見,老子並非是老萊子或者周太史儋,而是老聃。

既已知老子為老聃,便也可知老子為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其地在今河南鹿邑縣東,毗鄰安徽亳縣。苦縣原屬於陳國,公元前479年,陳國為楚國所滅,後來便屬於楚國,所以司馬遷才認為老子是楚國人。公元前51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據《莊子·天道》所記載,「周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此時,老子開始了「隱君子」的生涯。

至於老子的生卒年已經不可確考,但是既然孔子曾經向老子請教過「禮」的問題,便可推測老子必然年長於孔子,蓋孔子青年時,老子已經是中年。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老子的生年據此可以推測指導。現在學術界一般都接受這樣的推測,老子年長於孔子20歲,其生年為公元前571年。

2.老子的著述

上文中已經知道老子在朝廷做官,但是實際上,他不是特別在意自己的官職,而是借著做官的隱於市朝,修身養性,據說他最後西出函谷關,為關令尹喜所求,「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著成《道》和《德》81章。其中論道說德,建立了道家學派的基本理論。這本著作被後人奉為道家的經典,也稱之為《道經》和《德經》,合稱為《道德經》。因他被尊稱為老子,所以這本著作也被叫做《老子》。至於這本著作的產生年代,出現了一定的爭論,我們在下一個小節中,再詳細討論,茲不贅述。

3.老子的事跡

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主要掌管圖書文獻檔案,「守藏史」又稱「征藏史」、「柱下史」,屬於周王朝的史官。古代官師合一,世傳其學,由此便可知他的學問在當時的顯赫地位。老子在任職周室守藏史期間,曾經會晤了前來問禮的孔子。老子和孔子這兩位文化巨人的會晤是歷史上儒道兩家的第一次對話,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在上文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可以看到孔子問禮的記載。對於這個不容懷疑的歷史事實,也出現了一定的爭議,主要表現在問禮的時間、地點和內容上。此處不作具體討論。

4.老子的人格追求

至於老子的人格追求,老子在《道德經》十二章中說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其中闡釋的是社會生活對人的妨害,顯然是把人的社會性與自然性對立起來,人對五色、五音、五味以及馳騁田獵等的排斥,是以保持人的本性為前提的。在這一點上,老子並沒有看到社會對人本性的適應性,而視社會生活必然傷害人的本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老子說的很極端,在十九章中曾說到:「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這就要求人們超越社會,不僅要與外部的客觀世界相隔絕,而且要與人的才智和仁義道德相隔絕,這里的隔絕不會有害於人,而且是有利於人,從而使人們獲得更多的利益。

以上論述的是老子的人格追求,也就是他所認為的理想的世界,而在現實生活中,其最佳的人格追求是上一章中講到的「無為」。這里的「無為」指的是「自愚且愚民、無功且無名」,其中人格的保全是以避禍全身為准則的。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中說到:「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百姓無知無欲」。所以老子認為治民者讓百姓無知無欲而有健康的體魄,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不僅如此,他還在《道德經》六十五章中說到:「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從這一章中能看到老子主張百姓應該無智,而且統治者也應該無智,這樣子才能達到和平與安定。

二、《道德經》

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有記載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由此可知《道德經》共五千字,其 *** 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道德經》可謂是道家學派的奠基之作,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一一介紹。

1.《道德經》的成書

關於《道德經》的成書,一直有所爭議,主要有四個觀點。第一種是以高亨、呂振羽為代表,他們認為老子約略與孔子同時而年長於孔子,而且認為《道德經》是老聃所著。第二種觀點認為老子與孔子同時,但是主張將老子與其書分開,他們認為《道德經》成書於戰國中期,是老聃遺說的發揮,以唐蘭、郭沫若為代表。第三種觀點是以梁啟超、羅根澤、馮友蘭為代表,他們認為老子是戰國人,而《道德經》也成書於戰國時期。第四種觀點認為《道德經》成書於秦漢之間,持這種觀點的是顧頡剛和劉節。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道德經》的成書時代不晚於戰國,而且是老聃所著。

2.《道德經》的版本

⑼ 老子《道德經》的精髓是什麼

「道法自然」是《道德經》中老子思想的精華。「道」作為《道德經》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疇,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動力源。「德」是「道」在倫常領域的發展與表現。「道」與「法」在規則、常理層面有相通點,但不同於西方自然法。「法」應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證的反向轉化之中發揮其作用。

哲學上,「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倫理上,老子之道主張純朴、無私、清靜、謙讓、貴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張對內無為而治,不生事擾民,對外和平共處,反對戰爭與暴力。

這三個層面構成了《道德經》的主題,同時也使得《道德經》一書在結構上經由「物理至哲學至倫理至政治」的邏輯層層遞進,由自然之道進入到倫理之德,最終歸宿於對理想政治的設想與治理之道。也就是從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會秩序的光明正道。

(9)道德學老子擴展閱讀: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⑽ 老子是誰 老子生平簡介 老子的道德經主要講什麼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謚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也有一說出生地在亳州蒙城
,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被道家尊為「太上老君」,道家之祖。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等,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後被道教尊為經典,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節
。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主要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
。後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有古代聖經之說。

熱點內容
紅章對賬單彩色列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22:37:40 瀏覽:450
膠權認購承諾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2:35:50 瀏覽:602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
婚姻法21這條屬於 發布:2024-11-19 20:42:30 瀏覽:938
瑞達行政法補充講義 發布:2024-11-19 20:36:23 瀏覽:551
新合同法以什麼為指導制定 發布:2024-11-19 20:34:37 瀏覽:295
女法官p 發布:2024-11-19 20:11:24 瀏覽:269
新鄭律師援助 發布:2024-11-19 19:04:40 瀏覽:708
印刷廠裝訂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9 19:03:11 瀏覽: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