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的字數

依法治國的字數

發布時間: 2022-12-28 03:33:52

A. 關於社會主義道德與依法治國的論文徐玉玉

以下是我本人在博客上寫的一篇有關社會主義德治與法治的帖子,因字數所限,摘錄重點片段,希望對你有幫助。

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法治」與「德治」

本文的目的,就是試圖從「法制」與「德治」或者說「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的本質,去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二者的關系。

首先要弄清法律和道德的本質。

所謂法律,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即把統治階級的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是國家統治工具。

所謂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由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服務。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具有不同的道德觀念。」如此,我們暫且拋開道德的階級性不談,可以簡單理解為道德的基礎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大眾的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也可以說道德體現的是人民大眾的意志,是廣大人民的意志體現。

據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理解,所謂「法治」即「依法治國」,就是用統治階級的意志治理國家。所謂「德治」即「以德治國」,就是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勞動大眾的意志治理國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法律作為「國家統治工具。」實際上就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

我們接下來再看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二者的關系。

首先,我們任務以中國為例,按照《憲法》中「工人階級是國家的統治階級」,中國的法律是以共產黨為代表的廣大工人階級的意志體現。那麼,在社會主義國家,法律作為統治階級即工人階級的意志體現,無法滿足人民民主專政的需要,而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又是占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廣大勞動大眾意志!所以說「德治」,無疑成為社會主義條件下真正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必須!

綜合以上,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依法治國」和建設所謂「法治國家」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專利(如果對此感興趣的話我們以後可以專題探討);「以德治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應有之義!是社會主義國家真正的主要特色之一!「以德治國」無論從概念或內涵上都已經包括了「依法治國」的意思!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單純建設所謂「法治國家」或「法治社會」如果不是別有用心,也無異於痴人說夢!

B. 寫一篇關於我國道德建設或法治建設方面的論文,字數要求不少於1500字,論文格式要求完整規范。

這個我可以給你寫,你什麼時候用告訴我一下,我好盡快給你寫

C. 中國建國60周年和法治中國演講稿

建國60周年演講稿
我的祖國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後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重新站起來了!中國像一隻巨龍一樣,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事業百廢待興,政府和人民面對一個滿目瘡痍的中國面孔,並沒有畏縮,勇往直前,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就恢復了國民經濟,涌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
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國那時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許多工業產品的人均擁有量遠遠低於發達國家。
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我國政府開始編制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第一個五年計劃從1953年開始執行,它成為我國工業化的起點。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時,我國的工業化水平是極低的。出行用的自行車,人們叫它「洋馬」,點火用的火柴,人們叫它「洋火」,釘東西用的釘子,人們叫它「洋釘」。因為那時的中國人沒有見過這些新奇的東西,也不會造,都是從西洋傳過來的。那個艱苦的年代,我沒有經歷過,但從我看過的資料片中完全能夠體會,當時的中國人民依舊生活在極端貧窮之中。
神舟七號勝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員滿面笑容走出返回艙。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空間技術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跨越,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偉大壯舉,也是獻給偉大祖國60歲華誕的珍貴禮物和誠摯祝福。
今年,在新中國的發展史上很不尋常。面對嚴峻挑戰和困難,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穩步向前推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共克時艱,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道路上邁出了新(來自公\文:有約)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來,我國相繼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特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國人民展開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斗爭,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這種精神彌足珍貴,激勵著災區人民堅定信心勇氣,重建美好家園;鼓舞著全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中國運動員以出色的競技能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奪得金牌總數第一,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開、閉幕式表演、賽事組織工作、志願者服務、場館設施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給世界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贏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更收獲了一筆豐厚的物質精神財富。北京奧運會,使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中國進一步走向世界。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滿懷豪情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
在這不尋常的一年裡,有多少悲壯,有多少感動,有多少夢想,有多少光榮,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裡,寫進了共和國的歷史畫卷。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沉著,統攬全局,駕馭各種困難和復雜的局面,克服各種艱難險阻,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深深地感受到,改革開放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回首30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神七一飛沖天,奧運成功舉辦,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輝煌成就,令中國人民倍感自豪,人們發自內心地贊嘆: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 我們已經取得了光榮偉大的成就,我們必將書寫更加雄偉壯美的篇章。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對中華民族來說,抓住並用好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符合億萬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戰略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上邁出新步伐,在堅持改革開放上實現新突破,在推動科學發展上取得新進展,在促進社會和諧上見到新成效,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祝願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祝願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淺談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社會主義法治
黨的十五大正式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治國方略確定下來。而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式、社會控制模式以及價值系統是西方民主政治的產物,它強調的不只是國家通過法律來控制社會,而且也強調國家本身受法律的支配,強調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對特權的存在。雖然實行法治是當代大多數國家的選擇,但是追本溯源,由於各國受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彼此間的法治之路都會有著或多或少的不同。本文試圖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入手,探討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上,應正視和思考的幾個問題,以防止我們以浪漫主義情懷人為地割斷歷史,造成傳統的斷裂。
一、傳統法律文化必然會對當代中國的法治產生影響。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並不是隨心所欲的創造,而是在他們所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極端注重倫理綱常的社會,這一傳統生生不息。然而當代中國是必然要實行法治的,這是中華民族興起所必經的歷史過程。中國試圖建設法治國家的努力已有百餘年,但是回顧這百餘年的滄桑歷程,中國仍然沒有實現法律的現代化。
1842年到1901年這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中國在堅持根本的政治制度、倫理綱常不變的前提下進行了一些與西方法律接近的改良和補充,這是一條過於保守的道路。「這一道路的主張者沒有認識到世界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沒有清醒的認識到中華法系已經整體落後的事實,沒有充分認識到新的世界秩序的真諦,天真的以為中華法系只是一所只需經過一些修補就可以恢復完美的大房子。」 1905年開始的清末修律到1949年國民政府垮台,這一時期法律現代化的進程實際上是貫穿了「全盤西化」的原則;而自中國共產黨及其政權建立到1978年的法律現代化進程則以「全盤蘇聯化」為原則,這兩個階段的法律現代化都是照抄照搬他國的東西,無視本國實際,以強制推進的急功近利的方式迫使中國法律實現現代化,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失敗的。中國真正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之路,嚴格的來講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這百餘年並不成功的經歷與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以禮入法,禮法結合」,「刑民不分,以民為主」,「息訟厭訟,崇尚調解」等法律傳統相比,根基尚不夠牢靠。否則,當今的老百姓就不會稱秉公執法的公職人員為「青天大老爺」,也不會不自覺的將整個民族的希望寄託在為數不多的少數英雄人物的身上了。
中國要在法治的道路上趕超西方主要的發達國家必須要加速度的發展,對西方的法律文化要採取「拿來主義」,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我們必須正視歷史,正視現實,搞清楚我國法治建設中的哪些弊端與傳統法律文化有關,只有找到了症結,才能對症下葯。
二、在依法治國的道路上搜尋傳統法律文化的遺殤。
當代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魯克洪將文化分為顯型文化和隱型文化兩大結構。他認為,文化包含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有形的是顯型文化,隱形的是隱型文化。 參照克魯克洪的文化結構理論,法律文化可以分為顯型結構層面的法律文化和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兩大結構。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顯型文化,包括三個層面:法律法規、法律制度和法律設施,它總要人用權力來維持和運行,是一國法律文化的表現形式;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屬於隱型文化,也包括三個層面:法律心理、法律意識和法律思想。 它深藏於社會深層,是一國法律文化的根基。二者相互結合相互呼應才能推動法律文化的良性發展。在當代中國,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應如此,即社會主義社會主體應當具備與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社會主義法治相適應的法律心理、法律觀念和法律思想。但事實情況是,當代社會主義中國頒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規,完善了諸多法律制度,完備了大量的法律設施,但是卻缺乏與之完全相適應的隱型層面上的法律文化的建設。
從本質上講,法治也是一種文化。起源在西方。古希臘社會是一個處於半島上,從事海事運輸的社會,整個社會並不是一個放大了的家庭,而是打破血緣關系的城邦商業社會。其後的羅馬時代,更是一個簡單商品生產高度發達的社會。商品經濟文明的歷史運動使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更多的表現為理性化的契約關系。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存在至高無上的王權,公民擁有盡可能多的權利,而這些權利中最重要的是對城邦的管理權。
古代中國的王權是至高無上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古代中國只有一個人的權利,其他人的權利在個人權力的陰影下盪然無存。因此中國沒有長出權利和民主的觀念,也失去了生長出法治的機會。
現在我們以一個完全異質的法律文化去改造一個具有根深蒂固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土壤的法律觀念和法律體系時,這一異質的文化推行起來所遇到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一)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強調國家本位主義,忽視個人權利自由。
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主導的,一個個的小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這種小家庭中,以長幼尊卑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寶塔型的等級結構」。 這種家族式的宗法等級結構需要國家的認可和扶植,由無數個宗法家族構成的社會必然會架起寶塔型的「大家」,因此中國古代政權的架構,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家族制度的模擬和擴大,也就是說以皇權為中心的國家政權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凡是在精神上支持、擁護這種典型的專制統治的觀念和理論,無論是強調以「權」、「術」治民的法家的國家專制和集權思想還是強調以「仁」、「孝」治世的儒家的德治思想同樣受到統治者的青睞,並使這些理論和觀念得到國家強制力的保護。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本位主義就有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和生存環境。
強調國家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注重團結,這本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如果這種妥協沒有了限度,就否定了人作為社會主體的個性。而尊重人的權利、自由和個性正是法治所追求的。
歐洲許多學者和思想家們在分析中國為何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悲壯的落伍時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是缺乏個性自由導致了這個偉大民族的衰敗。因為無條件的順從「這種束縛人的理智、才幹與情感的幼稚做法勢必削弱整個國家的實力。如果教育只是矯揉造作的形式,倘若虛假與規矩充斥並束縛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國家還有什麼巨大的作用!人類思想的精神還有什麼崇高的作用!當人們考察中國歷史的前進歷程,研究它的活動的時候,誰不為他們在許多方面一事無成感到驚詫!這是一個為避免錯誤而僅有一個人幹活的群體。這里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現成的,人們你來我去,你推我拖,只是為了不對該國那孩童般尊嚴的禮俗破壞。無論是戰斗精神還是思維精神都與這個終日守著火爐睡覺從早到晚喝著熱茶的民族無緣。」
今天國家本位主義的法律傳統雖然在制度層面上已經被否定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控制著人們的思想,這直接導致了現今我國公民對權利的不尊重,維權意識的淡薄。在「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口號下,中華民族的人民習慣了順從、忍讓,無形中導致了對法律的輕視、遠離和不信任,因此他們難以真正地以納稅人的身份理直氣壯的監督政府行為,理所當然地要求政府保障自身的權利,不卑不亢與政府對話。
(二)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是一種工具主義文化,忽視了民主的參政議政。
直至今日,部分社會主體仍然存在著法即是刑的觀念。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刑民不分,以刑為主」,法律只是君主統治臣民的工具,它一方面與專制政體一起造就了人們膽怯、愚昧、懦弱、奴性的人格,另一方面又與禮教相結合,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則行事,「追求『和合』境界,培育了人們『忍為尚』、『和為貴』的法律心態,然而和則忍,退則讓,讓則屈,屈則從,屈從則是非不分」。 在這樣的文化傳統下,人們對更多的是服從既定的法律法規,對法律是否侵犯了自身的天賦權利的追究是較少的,對至關重要的選舉權等基本權利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政議政的觀念淡漠。
受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普通老百姓們經常秉持著「得饒人處且饒人」的心理,除非與對方有什麼深仇大恨,或者對方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訴諸於法院的。凡事的立場都是中庸,不偏不倚,很少鮮明表達自己的立場,唯恐惹禍上身。
(三)傳統法律文化中的等級觀念和等級秩序,忽視了平等。
縱觀我國傳統法律文化中,雖然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一說,但是事實上在漫長的封建傳統中貫徹的卻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八辟」、「八議」和「准五服以制禮」等等級制度,嚴格區分嫡庶、房份、輩份、年齡、地位的不同。因此天賦人權,人人平等的觀念在今天的老百姓心目中仍然難以接受,即使在普普通通的民事生活中,權仍大於法,掌握著國家行政、司法立法權力的人員以及這些人員的親屬們也享受著特權的待遇。這直接導致了權力腐敗的滋生。
此外由於古代中國社會是以血緣為紐帶而形成的社會形態,因此人情大於法、親情大於法也成為法治建設道路上的羈絆。
三、中西合璧,取長補短。
中國要奮起,歷史不能退回,我們實在沒有耐心去慢慢的培育法治生成的歷史土壤,因此人為的去培育與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顯型文化相適應的隱型文化是必要的。
(一)理智地看待道德。
在道德方面中華民族溫和、穩重、熱情、善良、誠實守信、富有犧牲精神等美德都為中外所稱頌,但是我們在發揚道德優勢的同時,還要理智的看待人性。人畢竟是社會中的人,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舍己為人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只是社會上少數精英人物的高尚情操,不能以此來要求普通的民眾,因為普通人是無法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如果一個制度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礎上,那隻是一種理想,這個制度就會失去它所存在的最初價值。如果強迫人們去接受並遵守這一制度,就扭曲了人性,最終的惡果要麼使人變得虛偽要麼使人變得盲目。因此我們在繼承傳統美德的同時,應該借鑒西方國家的法治理論,尊重人,給與人充分的自由,同時要勇敢的面對人的劣根性,並從制度上對其予以限制。
(二)認真的對待私權利。
法治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就必須為解決人類的終極關懷而努力奮斗。幾千年來,法學在西方始終能夠成為一門顯學,法治能夠在西方社會始終成為熱門話題,與西方法治的主要價值觀念——自然法對人的終極關懷的關注密不可分;而中國的法學長期以來在工具主義的傳統法律文化下,法律是以義務為本位的,中國的「法治」長期以來讓人感到毛骨悚然,難以成為國人的自覺自願行為,就在於過去中國的法治對人的終極關懷關注不夠,不能成為人們追求幸福、身心愉快的一種生存方式。
現在我國在法治建設這一大好環境下,在有制度支持的同時,要在日常的教育中普及權利的觀念。以國家的根本利益和基本的公共利益不受損害為前提,一方面要教育掌權者尊重公民的權利,另一方面要鼓勵公民積極行使權利,爭取權利,維護權利,只有這樣才能讓國家的各種制度有的放矢。
(三)充分地培養民主平等。
民主簡而言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西方使用的"Democracy"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涵義:其一,由全體公民按多數裁決程序直接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通常稱為直接民主;其二,公民不是親自而是通過由他們選舉並向他們負責的代錶行使政治決定權的政府形式,稱為代議制民主;其三,在以保障全體公民享有某些個人或集體權利為目的的憲法約束范圍內,行使多數人權利的政府形式,稱為自由民主或立憲民主;其四,任何一種旨在縮小社會經濟差別(特別是由於私人財產分配不均而產生的社會經濟差別)的政治和社會體制,此外還包括公職競選、言論和出版自由以及法治。 人的平等是指法律面前的平等,所有人都應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和同等對待。平等權利是不可剝奪、不可讓渡的。平等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選擇自由,充分實現人在各個方面的才能。平等權同時意味著可以享受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自由,因而也享有免遭其他人或個人聯合體侵害的同等自由。西方這一優秀傳統在我國要開花結果,我們首先要鼓勵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別的家庭關系。既要做到孝敬尊重父母,同時也要讓父母放開手讓孩子們自己處理自己遇到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給與指導和幫助,而不是要予以命令、強制和批評。其次要培養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用人機制,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選拔公職人員的方式上從過去的"暗箱操作"走向"陽光操作"。公選注重人才的自選性,讓人才所在單位部門推薦、發動群眾民主推薦、鼓勵人才自我推薦,從而給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機會。這樣通過外部環境外在地來逐漸改變人們的傳統思維方式,使我們隱型層面的法律文化迅速的適應顯型層面的要求。

D. 韓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強調什麼

1、依法治國。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韓非子著作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

2、法不阿貴。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以法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訂法律以外,還必須要宣傳法律,普及法律知識,遵守法律,運用法律,使整個社會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風氣。

韓非在國家政體方面主張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專制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韓非還繼承了荀子關於封建專制的一些思想,並進一步理論化和系統化,從而成為封建專制主義思想的倡導者。

(4)依法治國的字數擴展閱讀:

韓非主張社會歷史進化論,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當代必然勝過古代;人們應該按照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傳統。韓非子用進化的歷史觀點分析了人類歷史。

他把人類歷史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當今幾個階段,進而說明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那種想用老一套辦法去治理當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韓非子的進化歷史觀在當時是進步的。他看到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並用這種發展的觀點去分析人類社會。

韓非子把社會現象同經濟條件聯系起來,這在當時是難得的。韓非子對經濟與社會治亂的關系有了初步認識,注意到人口增長與財富多少的關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人民眾而貨財寡」會帶來社會問題的思想家。

E. 依法治國,做一個好公民作文1000個字

在我們看來,中國人這個稱謂應當等同於「好公民」,中國人應當成為「好公民」或「優秀公民」的同義語和代名詞。什麼是公民呢?公民這個詞出現在中國的語言當中時間還不到100年。簡單地說,公民就是具有國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維護國家的法律法規的嚴肅、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尊嚴、為社會和國家承擔責任、承擔道義也就是要對社會和他人負有責任與義務的人。而這一切,我認為都首先要從今天的每一個生活行為細節做起。作為中國人,就意味著今後粗話臟話不要再從你們的口中流出,就意味著廢棄物不要再通過你們的手隨便丟棄在公共場所的地面上,就意味著你們要徹底告別那些違反交通規則和其他法規、秩序的行為,當然,也包括社會的和學校的規則,就意味著你們應當徹底告別一切不文明的行為。作為中國人,就意味著你的言行應當成為社會上同齡人、其實不僅是同齡人,而是全社會的表率、示範者,就意味著使誠實、守信、善良、尊重、博愛、崇高等等人類美德的種子在你們的身上發芽生長;作為中國人,就意味著你的身影應當經常出現在社會志願服務者的行列中,你要對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富有同情之心並付諸實際行動,等等。

請原諒我今天在這樣一個莊重的場合談這些看似瑣碎的生活細節。但是我認為這些非常重要,因為我認為只有具備了上述這些,才能成為一個公民,甚至我認為只有具備了這些,才能說明一個人具有了人的屬性,才是一個具有人性之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社會中的一員。這些細節實際上就構成了一個人、一所學校、一個社會、一個國家和民族在這個星球上的形象——是一個文明的、高貴的形象,還是一個低俗、缺少教養的、齷齪的形象。就個人來講,這些形象決定了你未來在社會上交往的層面、生活的層面、工作的層面,決定了你未來事業的高度。一個人一旦失去了文明的、高貴的形象之後,你就會感到卑賤、齷齪,確切地說,是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卑賤、齷齪、缺少交往的價值,沒有人會願意同你這樣的人成為朋友,那時你就會感到孤獨,你就會與幸福和成功的距離越來越遠。如果你的每一個行為舉止都是文明的,都是出於對自己人格的尊重,出於對他人尊嚴和社會規則的尊重,你就可以用這些文明的、高雅的外在舉止來涵養你的內心,使你的內心變得清澈、高貴、豁達。因此,我今天要對你們講,未來你們行為的變化和養成的習慣,將關乎你一生的發展與生活。

。但是我今天要對你們講,未來你們工作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不僅與你們的聰明有關,甚至我可以說主要不是決定於你們的聰明。聰明不一定會給人帶來愉快和幸福,甚至可能帶來不快、災禍甚至不幸。就在幾天前,我看到了一個情景:一個聰明的人想過馬路走捷徑,結果在翻越隔離欄柵時不幸被汽車撞倒;有一年春節游園時,我看到一個聰明人,因加塞買門票與人發生沖突,最後導致拳腳相加,我計算了一下,其實排隊時間最多隻用3分鍾,我不明白,他聰明的連這三分鍾的時間都要計較,我肯定這一年的春節給他留下的決不是什麼幸福的回憶。其實在我看來,這些人很可憐,因為他們幾乎完全不懂得一個行為後果對生活的意義。聰明的人也不一定能給我們這個社會帶來美好。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或聽到出現交通事故的報道,我認為這主要不是由於司機的笨拙,而是由於司機的聰明,他們因聰明而違反規則、投機取巧,結果給他人和自己造成不幸,造成的擁堵浪費了無數人的生命時光。一些所謂的聰明人給社會帶來危害的事例也不勝枚舉。有人告訴我將三氯氰胺溶解到牛奶中的技術還曾獲過科技進步獎,我聽到後覺得這實在是對現代科技和文明的莫大諷刺!這就是道德要比聰明更加重要的緣故。因為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不確定的,而道德的提升一定會給這個世界帶來美好。

對一點我深信不疑——將來決定你們是否成功和幸福的,不是考試成績,不是智商,不是你們的聰明和機敏,而是取決於你們對社會、對他人的態度,取決於你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去生活、去工作、去對待別人和社會,取決於你的精神和內心是否豐滿、豁達和高尚。這是被許許多多人的生活軌跡證明了的,我相信你們也不會例外

,但是作為一中國人,作為一名未來的好公民,如果我們能夠做到自律、自重、自尊、自愛、自強,也算是自己對社會做出的最低限度的貢獻。。我曾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911襲擊發生後,人們順著樓梯奔向了樓下,但盡管情況如此緊急,人們還自動地讓出一側的道路,先讓消防人員、婦女、兒童、殘障人通過。我始終在想,一個群體在如此危急、危難、危險的關頭還能保持這樣的秩序,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一種強大,它展示了一種強大的道德的力量。一個國家的真正強大,不僅要看物質的豐富,不僅要看財富的積累,不僅要看發展的GDP指標。一個國家的真正強大歸根到底是國民群體的強大。只有當一個國家的國民具有了這樣的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具有了這樣的基於國民精神和道德素養之上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有效的秩序,這個國家才能在地球上真正堅強地屹立起來。其實今天應當講些什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認為,今天我談的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後面,反映出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是否文明、是否進步、是否真正強大的問題。這與我們每個人的未來命運息息相關。

。中華民族的復興、進步、繁榮和強大需要千千萬萬的精神上高貴和高尚的好公民。努力成為一個這樣的好公民吧,像我們的訓誡中所說的「大效於世」的人,這應當是我們中國人以至畢生的追求目標。這也是我們今天能夠且應當為國家、為民族承擔的力所能及的、最低限度的責任,是我們今天能夠且應當為國家、為民族做出的力所能及的、最低限度的貢獻。

F. 當代中國大學生如何貫徹依法治國方略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即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任務和原則,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一個基本目標。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實行依法治國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重要措施。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是代表和體現人民的意志與利益的。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第二,實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須有完備的法制來規范和保障。一個比較成熟的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並具有比較完備的法制。因此,只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勢,最大限度的調動億萬人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推動生產力不斷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落後的狀況。第三,實行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標志。第四,實行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認真學習法律。模範尊重法律。習慣養成用法。義務宣講法律。自覺遵守法律。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

G. 關於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3000字數論文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第一次以執政黨最高政治文件和最高政治決策的形式,對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引導和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通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法治軌道上積極穩妥地深化各種體制改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製度化、法治化的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容。我國憲法規定,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基於「沒有法治,就沒有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思維,基於依法治國「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新認識,基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的新判斷,基於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新理念,我們必須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提高到落實黨和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總抓手的新高度來把握,把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納入到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范疇中來展開,把維護憲法法律權威、保障憲法法律實施置放到維護國家治理權威、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保障人民基本權利、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大格局中來落實,把建設法治體系、發揮法治功能的基本要求貫徹到引領深化改革、促進全面發展、構建有序社會、保證長治久安的具體實踐中來實現。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新形勢下發展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的要義是,通過反腐治權、依法治官和監督制約公權力,通過尊重保障人權和基本自由,實現人民民主。因此,發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作為國家和社會主體的政治地位和主權權利,必然是依法治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對依法治國的新期待,不僅表現或者停留在公民享有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依法享有管理權、知情權、參政議政權、監督權等政治民主和政治權利方面,更多的是表現在對社會民主與社會權利,如自我管理、社會保障、醫療養老、住房就業、教育衛生、公共服務等;經濟民主與經濟權利,如參與經濟決策和管理、獲得財產或企業股份、參加工會、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帶薪休假、適當生活水準權、安全生產等。廣大人民群眾不僅需要抽象的民主政治權利、民主政治參與,更需要具體實在可參與、被尊重、平等公正的民主政治權利;不僅需要玻璃天花板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民主政治權利,更需要兌現實在實惠實用的人身財產權利、經濟社會權利、環境生態食品安全權利等具體權益。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主要途徑。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就是要推進和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學化和信息化,核心是推進國家治理的法治化。一方面,要推進國家治理制度體系的法治化。法治國家治理制度體系中的絕大多數制度、體制和機制,已通過立法程序規定在國家法律體系中,表現為法律規范和法律制度。因此,發展和完善國家法律體系,構建完備科學的法律制度體系,實質上就是推進國家治理制度體系的法律化、規范化和定型化,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國家制度體系。另一方面,要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的法治化,歸根結底是要增強治理國家的權力(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強化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力、遵守力,提高國家制度體系的運行力、執行力。應當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法治基本方式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而且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對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等重要作用。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在需要。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經濟強調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社會分工、公平競爭和自由等價交換,實現市場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因此,要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必須規范政府行為,將權力關進法律和制度的籠子里,防止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不當干預、過分干預,依法保證市場主體自主決策、分散決策;必須保護財產權利與人身自由,保證市場主體平等地位,實現公平競爭;必須貫徹誠實信用原則,降低交易成本;必須嚴格執法、公正司法,有效解決爭議,維護市場秩序。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完善法治體系,形成良好法治環境,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通過民主科學立法,實現初始環節資源配置的分配正義;通過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實現法律的執行正義和矯正正義功能。司法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可以為市場經濟改革提供一種緩和機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加快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建設法治中國,是中國人民對自由平等、人權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秩序、尊嚴幸福等法治價值的崇高追求,是堅持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實現國家工作法治化的實踐過程,是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治理社會、配置資源、保障人權、馴化權力的良法善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要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不斷深化法制改革,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推進依憲治國,切實尊重和維護憲法權威;推進民主科學立法,不斷完善中國特色法律體系;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成法治政府;推進公正司法,建設獨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推進全民守法,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推進依法治軍,保證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努力推進地方法治建設,夯實依法治國的實踐基礎;推進法治國際合作,完善國際法治新秩序。最根本的,是要全面推進依法執政,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依法治國事業的領導和保障。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實現公平正義的基本途徑。公平正義是當代中國社會的普遍價值追求,但卻見仁見智,沒有共識性的最大公約數。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我們不宜抽象地主張公平正義,而應當通過法律和法治來表達和實現可操作的公平正義:一要充分發揮法治的功能,重構我國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評判體系,把公眾對於公平正義的利益訴求納入法治軌道。通過科學立法,把抽象合理的公平正義訴求轉化為具體明確的法定權利或權益;通過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公眾的合法權益。公眾通過法治方式,依法維護和實現自己表現為法定權利或權益的公平正義。二要通過公平公正的實體法,合理規定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合理分配各種資源和利益、科學配置各類權力與責任,實現實體內容上的分配正義。三要通過民主科學的程序法,制定能夠充分反映民意並為大多數人接受的程序規則,從程序法上來配置資源、平衡利益、協調矛盾、緩解沖突、規范行為,實現程序規則上的公平正義。四要在發生矛盾糾紛等利益沖突問題時,通過包括司法程序在內的各種法治程序、法治機制來解決,實現法治的實體與程序公正,至少是法治程序的公正。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反腐治權的治本之道。權力腐敗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死敵,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最大障礙。應當更加重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權力放進法律制度的籠子里,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反腐治權,切實從體制、機制和法治上遏制並解決權力腐敗問題。腐敗現象千變萬化,腐敗行為林林總總,但歸根結底是公權力的腐敗,因為權力不受制約必然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所以各法治國家要依法分權和治權。公權力腐敗的表現形式五花八門,公權力腐敗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歸根結底是權力尋租,是掌握和行使公權力的各類主體的腐敗,而這些主體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員和公職人員,所以各法治國家不僅要依法治權,而且要依法治官、從嚴治吏。在我國,依法治權、依法治官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法治思維下反腐治權的必然要求。反腐必須治權,治權必靠法治。

熱點內容
公證全國統一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9 21:43:05 瀏覽:263
在新婚姻法之前結婚證嗎 發布:2024-11-19 21:28:30 瀏覽:821
婚姻法21這條屬於 發布:2024-11-19 20:42:30 瀏覽:938
瑞達行政法補充講義 發布:2024-11-19 20:36:23 瀏覽:551
新合同法以什麼為指導制定 發布:2024-11-19 20:34:37 瀏覽:295
女法官p 發布:2024-11-19 20:11:24 瀏覽:269
新鄭律師援助 發布:2024-11-19 19:04:40 瀏覽:708
印刷廠裝訂車間規章制度 發布:2024-11-19 19:03:11 瀏覽:24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由規定 發布:2024-11-19 18:48:34 瀏覽:987
24條婚姻法北京電視台 發布:2024-11-19 18:48:29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