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學生道德教育

學生道德教育

發布時間: 2022-12-31 15:13:16

⑴ 小學生德育教育內容有哪些

新時期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內容應該包括政治素質、思想素質、道德素質和民主法制素質四個方面。

(1)政治素質:主要包括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信念、理想等要素。

(2)思想素質:主要指思想認識和思想方法。思想素質包括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健康的價值觀以及現代公民意識(主體意識、群體意識、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信息意識、環保意識、創新意識和法制意識)。

(3)道德素質:現階段我國對青少年的道德素質要求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憲法規定的「五愛」為基本,包括家庭倫理道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及傳統美德。

(4)民主法制素質:我國現階段對學生進行的社會主義法制觀點教育,主要包括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法制和紀律的教育。

⑵ 怎樣對孩子進行道德品質教育

到底小孩從小要怎麼教育才好呢?
1、品德教育,不論孩子的學習是否優秀,孩子的品德都不要出問題,所以要從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品德觀念,見到長輩要問好,要懂得照顧比自己年齡小的弟弟妹妹,要懂得不能浪費,不論家裡有錢沒錢,都應該買需要的東西,而且不要以為的追求品牌和檔次,衣服舒服就行,吃的東西有營養就可以。
2、技能訓練,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技能,從小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學會幫助家人做家務,要學習如何待人接物,如果跟朋友相處,另外還應該培養孩子學習一些簡單的才藝,這樣孩子在跟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會更加的自信。
3、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會不會說話也是很重要的,有些人雖然會說話但是說出來的話會讓人覺得非常差勁,如果自己的孩子也發展成這樣肯定是會讓人非常的心塞,所以要讓孩子知道怎麼說話可以令人心情舒暢,怎麼說話可以不惹人討厭,不要讓孩子養成倔強自我中心的脾氣。 教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大的課程,不是只有學習成績這么簡單,應該從生活中點點滴滴做起,要先以自己的行為來告訴孩子怎麼做是對的,只有做到這些才有資格談論教育孩子。

⑶ 學生德育教育內容

德育的內容實際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內容。德育的內容應當包括三個主要層次:一是基本道德行為規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三是較高層次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理想教育等。依據這一層次劃分,國小學德育內容的重點具體說來應當包括或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個體生活的基礎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歷史上傳承下來為人類社會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

德育的基礎是要教學生學會做人,所以諸如公平、正直、誠實、勇敢、仁愛、熱愛勞動、艱苦樸素等應當成為中小學德育的奠基性內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們曾經有過極左的思維,用道德的時代性、階級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歷史繼承性和全人類的共性。其結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碼的道德規范的喪失。極端的例子是「文革」時期,打、砸、搶等犯罪行為反而成為合乎道德的「正義」行動。這一歷史教訓在今天的德育實際中決不可以輕易忘記。

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教育,培養學生文明行為習慣,也是學校德育經常性的重要的內容之一。學生無論在學校、家庭和公共場所,都應當遵守文明行為規則。文明行為的內容廣泛,涉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看起來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卻是一個有教養的人的文化修養和精神內涵的標志或表現。當然,文明行為不只是一個人的行為的外部表現,重要的是這些外部行為應反映出一個人的內部心靈或性格的特徵。否則,一些人學會了「彬彬有禮」、衣著講究,給人一種很有「教養」的印象,但實際上他仍可能是虛偽、狹隘、自私和粗魯的人。所以文明行為教育應當同個體的精神培育結合起來。

小學生的「學生守則」以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小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它是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及其他道德品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學校要教育學生堅持不懈地嚴格地切實地遵照執行。對小學生進行基本道德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是小學德育內容的重中之重。

2.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

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民主法制觀念和其他政治常識的教育等項內容。

集體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教育的最重要的內容之一。集體主義教育必須要養成學生善於在集體中生活的習慣,使學生能夠關心集體,關心同學,願為集體和同學服務;學生對集體要有責任感與榮譽感;發展同學間的友誼,促進同學間的團結。國現在的小學生許多人是獨生子女,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是他們健康和幸福成長的重要途徑。

⑷ 小學生德育教育都有哪些內容

小學生德育教育有:

1、民族精神教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培養和發揚團結、愛和平、勤勞勇敢、不斷自我完善的偉大民族精神的教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與革命傳統和創新精神教育。

2、理想信念教育: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政治基礎知識教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初等教育。職業理想教育立足於定位和奉獻社會。

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和家庭美德。以誠信和專業精神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以及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交際禮儀和專業禮儀的教育和培訓。珍惜生命,遠離毒品,保護環境的教育。

4、遵紀守法教育:法律基礎知識教育、職業學科和崗位標准化教育。自覺遵守學校紀律和規章的教育。

5、心理健康教育:具備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和幫助等基本知識。中等職業學校除應具備上述一系列教育內容外,還應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開展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

⑸ 小學生的品德教育該如何開展呢

一、在教學中用愛心魅力潤育學生

實踐證明,愛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方法,也是滋潤人心的巨大力量。在市場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市場經濟的浪潮對小學生品德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教師真摯、純潔、無私、高尚的愛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推動力,可以激勵學生的上進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智力和個性的健康成長,還可以抵禦這種負面影響。同時對小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把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選取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符合當代少年兒童德育目標和德育發展方向的內容。作為教師,要引導好、培養教育好每一個學生,應該率先垂範,為人師表,以德樹人,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諧的語言、規范的行為和真摯的情感去影響、啟迪、塑造每一位學生,那我們的學生將沐浴在師德無限魅力的陽光雨露中健康地、快樂、陽光地成長。

二、在生活中用行為魅力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敬業精神、工作作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起到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於孩子的言行,所以教師平時面對學生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以德樹人、身體力行,身教重於言教,平時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廢紙、垃圾就自覺拾起扔到垃圾箱里,扶正學生弄歪的課桌椅等,久而久之,學生受到的影響也都會自覺堅持學習。記得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喊破嗓子,不如做出。小事情大內涵,大道理小行為。」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光動嘴去說服教育學生,更多的時候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塑造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教師自身的表率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學生在平時生活中自覺樹立起尊敬師長、勤奮好學、積極上進、樂於助人的品格觀念。

三、在家校溝通中教育學生

小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環境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他們終身的教授,在人一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處於初始和基礎的地位。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學校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積極開辦家長學校,定期組織家

長召開家長會、要求老師定期對學生進行家訪、年終召集學生家長代表召開學校與家長的交流會議,通過各種渠道與家長交流,使家長不陌生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家長監督學生在課外的表現,教師定期檢查學習成果。這樣使學校與家長形成了良性的互動,讓學生無論在學校、家庭當中還是在社會上都可以規范自身的行為,使學到的東西不會"左耳進、右耳出"。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體現教育的整體性。

四、在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中熏陶學生

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不能只依靠教師的教學活動,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學校要從班級黑板報、校園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站、建築物牆壁、一景一物、多媒體網路等方面積極的營造一個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圍。溫馨的提示、熱情的激勵、豐富的知識、典型的個案、優美的校園形成一種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學生的行為養成服務,組成教育的合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總而言之,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需要學生自身的長期努力和教師不斷的督促引導及家長的積極配合、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日積月累,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讓學生健康快樂陽光自信的成長。

⑹ 如何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

1、大力倡導人性化管理。倡導「三個淡化,三個提倡」的評價理念,深入了解學生思想需求,以便從根本上加強學生思想建設;

2、以德育的內化為突破點,讓學生知中行,行中悟,悟中從,不要一味的採用灌輸式德育教育方式;

3、以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切入點,准確把握德育的落腳點和著力點。以活動為載體,根據形式的發展,不斷注入德育新的內容,突出德育的實效性;

4、學校應該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沒有好的道德水平的學生,即使成績優異,也是高分低能人士;

5、充分發揮社會、學校、家庭三點一面網路功能,全方位在學生所處環境中建立起好的道德文化氛圍。

⑺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對於學生來說,有許多道德品質可以從培養行為習慣開始,以後再給予意義。從行為習慣入手,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不失為一條科學的途徑。

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習慣。透過一個細微的習慣,往往能分析一個人的思想、作風、道德或文明的程度。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能使品德從內心出發,不走彎路而達到高境界。

從系統科學的觀點來看,道德習慣是道德行動自動化的過程,是由不經常的道德行動轉化為個人品德的突破點,是品德發展的質變的指標。良好的道德習慣的形成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2、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在為人處事方面,對別人要做到寬容、和善、認真地對待;在生活上,做到細心,對每件事都堅持認真地去處理。

在道德方面,我時常提醒自己絕不做任何破壞、違反社會規則的事情,我會盡力地做好道德上的小事情,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不要做得最好,但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對待它們。

3、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愛國主義是幾千年來鞏固其祖國的最深切感受。這是一個永久性的問題,但在第一次教育和第一次研究的影響下,我們經常忽略這一主題。引導學生從小就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真正了解一個人與國家的密切關系,真正把自己視為祖國的未來,有遠大的理想,並發揮主人的作用。

4、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

在這個混亂的社會中,讓學生區分是非,知道什麼是守法,什麼是非法,教育學生有關法律知識,教師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許多學生都是法律知識的宣傳者,他們通過法律等活動進入課堂,使學生從小就能樹立法律意識,成為守法的好學生。

百年規劃,教育導向,作為教育者,教師的任務不僅要教導和混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人,學生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成為祖國的支柱。

5、加強人情教育。

應該加強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教育。在「朋友之間」的教學過程中,除了解釋朋友之間的良好幫助外,學生還會背誦朋友的詩,加深他們對朋友的了解,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家庭,老師,學生,友誼。

社會的文明與和諧是每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每個人都應該給予一點愛,以實現我愛每一個人的美好未來,每個人都愛我,並促進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

⑻ 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學生如何培養良好的品德及習慣

道德教育是社會對個人的品德培養,是社會將外在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個人的內在品德,從而使人們自覺遵守道德規范的方法。社會對個人品德的培養,說到底,也就是人們相互間的品德培養,是他人對自己和自己對他人的品德培養。

因此我帶來以下關於培養良好品德的一些習慣與知識。

一、 好品德的培養

(一) 尊敬師長,禮貌待人 教師可以首先通過課堂禮儀來培養學生尊敬師長,禮貌待人的品質。要求學生在老師宣布上課時要迅速地起立,並鞠躬行禮,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並說「同學們坐下」時再坐下。但學生遲到時,要求學生應該輕敲教室的前門,並立正喊「報告」,待老師允許時進入教室。在課堂上要積極思考老師的問題,發言時要先舉手。別人發言時,要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做無關的小動作,更不能取笑別的同學。下課鈴響,老師宣布下課時,應端正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經常適時地穿插一些有利於學生形成尊敬師長,禮貌待人品質的內容。告訴他們一個好孩子、好學生見到老師、長輩應該主動打招呼。當在公交車上碰到老年人時應該主動讓座。當別人幫助自己後應該道謝等等。讓學生明白怎樣做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二) 愛護公物,勤儉節約 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好信手塗鴉,因此應教育學生應該愛護公物,不得亂塗、抹、畫、刻課桌、牆壁等公共設施。開門、關門時要輕。一旦不小心損壞東西,主動承認,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壞玻璃。 培養小學生的勤儉節約的意識也是相當重要的。由於小學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錢,不懂得節約。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不能向父母經常要錢來買零食。作業本、筆等學慣用品在使用的時候要節約,不要浪費。

(三) 遵規守紀,熱愛勞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應該告訴學生,學校作為一個集體要有它的規矩,學生是學校的一分子就應該遵守其規定製度。 例如要求學生預備鈴響,要做好課前的准備,並端坐在教室里安靜等待,上課後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認真做好課堂的筆記。在參加升旗儀式時,要立正脫帽,肅穆莊重,目視國旗行注目禮;唱國歌時要聲音洪亮。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體育活動和文藝活動,但不允許大聲喧嘩。 現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個孩子,父母和長輩都比較溺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分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可能使他們養成自私、懶惰等毛病。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飯,主動幫父母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里要輪流值日,值日生應該認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園的整潔優美。 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奮學習等良好品德,同時也需要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二、 好習慣的培養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其良好的習慣,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人一輩子。

(一)社會公德的培養 社會公德是一種存在於社會中間的道德,就是人們為了維護我們社會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范。中國自古是「禮儀之邦」。關於個人修養的研究從古代社會就開始了。古人曾經提出過「修身養性」;近代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時,革除了許多社會陋習,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新中國把思想品德作為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學校是培養人的社會公德的主要場所,特別是小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較弱,需要對其進行培養。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著重培養其以下方面的社會公德。

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當過馬路的時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綠燈,再看一下是否有車輛通過,不追逐打鬧,保證自己的安全,過馬路時要走人行橫道。在乘坐公交車時,要主動給老、弱、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乘車時要按順序,不插隊,不擁擠。對營業人員要禮貌。愛護公共設施、愛護花草、數木,保護動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傷害動物。當觀看演出時要做文明的觀眾,結束時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鼓勵小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主動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學遇到不會計算的問題時,自己可以主動上前熱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儀容儀表、儀態的培養 小學生年齡較小,不太注意個人衛生,在儀容儀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不能當著客人面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消除身體異味,使其明白人們都喜歡跟干凈的人在一起工作、學習都討厭邋遢的人。 對於小學生來說,儀態主要指坐、立、行走、讀書、寫字的姿勢。「站如松,行細風,坐如鍾,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兩腿間距與肩同寬,不能叉開,雙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體;走路要求挺胸抬頭,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坦捏碎步。這對塑造小學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處,特別是坐的姿勢會影響他們的脊髓的生長和視力的情況。

(三)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 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使自己終身受益,同時也是自己社會責任心的體現。現代社會由於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時間較少,經常會忽視對孩子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在農村,由於目前衛生狀況相對較差、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小學生衛生習慣形成較晚,衛生習慣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如亂丟紙屑、瓜皮果殼,隨地吐痰;亂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後隨手亂扔包裝袋;在牆壁上亂塗亂畫;環保意識薄弱等等。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衛生習慣,首先利用家長會進行衛生防疫知識講座,使家長明確講究衛生的重要意義。和家長協議:在學校里,學生的教育學習是老師的責任;在家裡,孩子的個人衛生是家長的責任。要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講究個人衛生,防止疾病。在學校,老師針對個別嚴重的單獨進行教育。教育時要耐心、細致,對進步的同學要及時地當眾表揚,促進更多的同學向其學習。家長、學校配合教育抓個人衛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環保意識的培養。結合品德課《環保》一課,教育學生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開展《愛護環境》主題班會,加強思想教育,教育學生反思自己無視校園衛生的不文明行為,提高學生保護環境和保持校園衛生的認識,動員學生做到彎彎腰撿出一個潔凈的校園;要求學生將零食的包裝袋、廢紙、鉛筆屑等東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亂扔垃圾,保持整潔的校園。 小學生年齡小,正在學習階段,什麼東西都會向大人學,特別是自己比較信任的老師。因此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首先要是個講衛生、愛清潔的老師,那麼,他的學生們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在個人衛生方面一定會做得很好。

(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盡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太吃力,以免形成厭學的情緒。如果形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會使其受益終身,同時壞的學習習慣到中學後也不太容易改進,所以在小學期間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要向學生說明應該怎樣學習。首先在上課新課之前應該預習,大致了解將要學習的內容,同時做好標記,看自己那些已經理解了,那些還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有了目的性。當上課的時候課時,准備好必需的文具。與學習無關的東西不帶到學校來,上課時不擺弄文具。專心聽講,不小聲說話。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動腦思考,積極舉手發言,積極思考老師提到的問題,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適時地向老師提出,認真做好上課時的筆記以便課下復習時使用。課後要認真完成老師所布置的作業,同時及時復習已經學過的內容。學生有時可能在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老師要認真輔導、耐心指導,對預習、認真聽課、作業完成較好的同學給予表揚,也可適當地給予物質的獎勵,促進更多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思維習慣、禮儀教育、讀書習慣等方面老師也應該適當地引導,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成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好品德、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只要各科老師共同努力,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好品德和好習慣,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參天大樹,一位位國之棟梁。

如何培養良好的品德是並不是一個很難的任務,只要抓緊時間,從小培養就可以將孩子塑造成一個優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⑼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事實告訴我們在培養教育學生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對他們進行必要的說服教育,向他們進行全面系統的道德規范教育。 學生由於社會經驗不足,認識水平不高,看問題容易出現片面性,甚至偏激,致使出現一些缺點和錯誤,但一般都屬於思想認識問題。運用說理教育方式方法,以理服人,啟發自覺,調動內在積極因素,引導他們不斷進步。忽視必要的說服教育,單純抓行為訓練有很大弊病,它會使學生的行為成為盲目的行為,甚至可能培養出外表溫文爾雅而內心並不健康的偽君子、兩面派。 當然運用說理教育方法時切忌挖苦、諷刺,要以理服人,不是以勢壓人,教師態度要溫和,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不要板著面孔訓人。讓學生覺得你既是嚴師,又是摯友。這樣你的態度才能被學生心悅誠服。切忌空話、大話,他們需要坦率的、真誠的充滿感情的教育。力爭做到「情是深,心是暖,語言是生動」。切忌盲目性,教育固然具有「遇物而悔」的特點,但每次說理教育要說得有水平,有新意,說到學生的心坎上,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應事先「備課」。 (二)運用榜樣示範教育方法 榜樣示範教育是以教師和其他典範、典型人物的優秀品質去影響孩子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的教育方法。中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特別是初中生,抽象思維還沒有發展起來,而形象思維發展很快,因此越具體越形象的事物越容易接受。加之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形象、生動、具體對學生具有更大的說服力、更強的感染力,促使學生經常對照自己,檢查自己,引起自愧和內疚。運用榜樣示範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分辨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惡、丑。例如對於當今社會的非主流文化,90後的學生喜歡模仿,出現各種怪異的打扮和穿著,教師要善於運用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認識什麼是青春美,什麼是學生的裝束,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分辯能力和抵制能力。 (三)運用規范制約教育方法 「制約法」就是用紀律規范制度等約束學生,使其按正確的要求去做,並逐步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方法。「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教師應定出嚴格的制度約束學生。人都有一定的惰性,不要說學生就是大人也需要紀律制約,沒有制度,學生想怎樣就怎樣,就很難成才。學校班級應該根據社會的需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行為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如:**常行為規范、學生守則、值**生守則等各項制度。有了制度還要認真貫徹執行,教師要用制度嚴格要求學生「一以貫之」,經常提醒學生按制度去做,事前用制度提醒孩子,事後用制度進行總結對照,使制度真正成為約束孩子行為的「法律」。

⑽ 學生的道德教育

學生的道德教育

學生的道德教育,孩子是上天的饋贈,適當減輕孩子的壓力是很重要的,提升孩子的抗壓能力絕不能通過體罰的方式,孩子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現在分享學生的道德教育。

學生的道德教育1

1、班主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

俗話說:「什麼樣的老師會教出什麼樣的學生來!」在幼兒園和小學中,教師就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如果你想讓你的學生成為誠實正直的人,老師首先要誠實正直的人,做教師必須為人師表,身先士卒。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 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學什麼,怎樣學都有賴於教師的指導,所以教師在思想、儀表、為人處事等方面必須起作表率作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給學生以有益的指導。

2、使每個孩子都樹立自己的理想

我在班級中開展「認識自我」一課,教師在「手指大碰撞」、「我是誰?」、「選圖片知性格」、「生涯測試」等活動中,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認識到在世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我們要用客觀的心態看待自己、悅納自己。性格的差異,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們職業的選擇。從小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徵,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做到有目標,就可以揚長避短。比如:小到讓學生思考你明天想要有什麼變化與進步,大到讓學生思考20年後的我將過著怎樣的生活,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思考自己未來的生涯,就可以讓學生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班上的每個學生都能過有目的的學校生活。

3、在班級活動中培養集體榮譽感

一個團結、勤奮、向上的班集體,必須具有嚴肅而又活潑的班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在每一節班、隊會課中,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意識,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同時,我還鼓勵同學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有意義活動,並且能夠認真對待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使他們明白既要遵守學校及班級紀律,還要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積極主動的自覺學習,要有為集體爭光、集體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自覺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了他們具有較高的集體榮譽感。

4、帶學生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品德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基地。所以,除了利用現行的教材(如:語文、數學、思想品德待等學科素材),在上課時充分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外,我還組織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新聞與案例等,進行每周一次的調研與討論活動,讓學生明白懂得感恩、誠實守信、尊老愛幼、知行合一等品德的重要性。

5、以榜樣示範教育人

小學生最喜歡模仿和崇拜某些人物形象,他們周圍人的言行對他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兒童。有計劃、有組織地上好每周一的班隊會課,及時地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開展主題班會,通過主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老師除了身先士卒之外,還要利用網路媒體資源、電視資源、光碟資源的模範人物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以此來提醒、激勵同學們規范他們的行為,培養他們的良好品質。

思想品德教育是培養學生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在我們的工作中,還通過更多活動和方法,去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成為新時期的有用之材。

學生的道德教育2

學生立德的重要性

1900年,戊戌變法後 ,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提到「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喚起人民的愛國熱情,鼓勵少年主動肩負祖國未來體。少年,是國家的未來與希望。

不論是一個渺小的少年或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在踏上強者之路上,必將有堅定的信念,對未來充滿信心,必將掌握經得起驗證的真理體系,面對對曲折道路時不畏艱險,必將懷著達濟天下的情懷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先輩血染紅領巾,後秀會聚推前浪」,培養有見地、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少年,使青少年與國家命運共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路人」「行路人」「接班人」才能源源不絕,共產主義事業才能長青不衰。

培養之首器,當推思維意識形態建設,在青少年接受教育階段,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對成年後走上正確的道路,樹立奮斗的理想起決定性的作用。

目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國家的建設首先是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抓好了娃娃的教育培養,即確保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的政治正確性,即牢牢把握了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方向。

現階段下有些青少年及家長仍然有「唯分論」「唯獎項論」,重才智而輕德育,滋長了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中明確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故學生、家長、校方均要重視青少年的「立德樹人」教育,提倡家校協同,家長要做好表率,獨立思考,善於分析,行正能量事。校方要重視思政課程,嚴禁「占課」現象,發揮思政教育課程教師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博古」做好文明傳承,「通今」強政治,講信仰,有情懷,有思維,有視野,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四個自信」,忠貞愛國,激發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連接的認同感。

學生的道德教育3

踐行立德樹人,養成小學生德善品格!

小學階段,德育工作者應該在學生進行課堂活動時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一個好的引導者,對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具有很大影響。培養小學生德善品格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加強教師對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視,轉變課堂教學觀念

教師應加強小學階段教師對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視力度,轉變傳統教師的教學觀念。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僅是搞好學習成績,也要學會如何做一個奉獻於人民、奉獻於整個社會的人。因此,從事小學階段教育工作的教師更要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對小學生學習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根據每名學生不同的學習實際情況,積極創立創新授課策略,因材施教,學習相關教學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己,從而更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實現對小學生的全面教育,讓小學生全面發展,完成新課標要求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在日常的品德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熟知的大禹治水這則寓言故事的講解,對小學生潛移默化進行德善品格的培養。要求小學生在課程開始之前對全文進行通讀預習,讓學生查找資料自主預習,並在課前檢查預習結果。利用大禹在治水過程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寓言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網上下載關於大禹治水的動畫版視頻,在課前播放給學生觀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促使學生快樂地學習。積極主動地變換各種授課模式,對小學生進行初步的德育,並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德善品格。

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背景下對小學生德善品格的有效培養,實現新課標要求下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與學生配合:教師結合學生實際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創設吸引學生的課堂教學情景,全面培養小學生德善品格;學生則需要在老師授課過程中,緊跟授課教師的教學思維,置身於授課教師所創設的課堂教學情景中。教師與學生配合,才能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教師要利用互聯網平台的優勢,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不斷改進並完善授課方式,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創設更貼合所授課堂內容的教學情境。幫助小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再輔助小學生培養並完善德善品格。

日常品德課程教學工作中,品德教師要結合所授內容的特點,考慮到小學生並未形成完善的邏輯思維,還未健全想像能力。因此,筆者會在上一節課結束時告訴學生:「在網上尋找常見的一則寓言故事,例如『狐假虎威』,並且下節課請同學們來口頭敘述自己的查閱結果。」首先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自主探究,並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開始「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的細講之前,找幾位同學在講台上敘述自己所了解到的資料,能完整敘述出整個故事的學生要加以表揚,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並幫助同學一起學習。然後再將提前下載好的影視資料,用多媒體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將「狐假虎威」這則寓言故事所要表達的思想告訴學生,最終強調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應該樂於助人、品行端正,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這樣不僅豐富學生的想像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完善個人品格。

三、積極組織課堂實踐活動,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授課內容

中國教育的發展從古至今都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終的職責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立德樹人理念下,對小學生進行德善品格的培養過程也不例外,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不只授之以魚還要授之以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授課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呈現實例、探究規律、構建模型和應用結論,即利用生活中最普遍的實踐例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規律,輔助學生構建模型,最終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因此,最後一步應用結論才是教育工作者應該輔助學生完成的最重要的一步,利用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將立德樹人理念深入小學階段教育。

考慮到小學生對寓言故事比較感興趣,結合井底之蛙這一則寓言故事進行小學生德善品德的完善,可以讓學生課前先對著窗戶往外面看,問能看到多大一片藍天?記住自己對著窗子能看到多大一片藍天以後再站到教室門口向外看,問能看到多大一片藍天?再讓學生走出教室站在操場上抬頭看天,問能看到多大一片藍天?再問站在哪裡看到的最大呢?除了站在操場上,站到別的地方會不會看到更大一片藍天呢?通過坐井觀天這一節課內容的教學,讓學生懂得在任何情況下看問題不得片面理解,在沒有看清問題本質之前不能妄下結論,培養學生德善的美好品格。

四、設計富有寓意的課堂小游戲,將德善品格教育與立德樹人理念相融合

在日常生活中,小學階段的授課教師應該設計富有寓意的課堂小游戲來豐富課堂內容,將自己所設計的課堂小游戲插入正常授課環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德善品德教育與立德樹人理念相融合。

近幾年,我國全面推進新課程標准教育改革,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進,對小學教育的要求逐漸提高,小學生的教育不僅促進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要盡早培養學生在做人方面的能力,以德樹人,先學做人,再學知識。小學德善品格教育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完美融合,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盡早培養學生做人做事的素養。其次,小學階段是學生完善健全人格和德善心裡的重要階段,小學生對生活和社會的認知處於較為稚嫩階段,需要從事小學階段教育的教師,在日常教育過程中,給予學生一些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最終正確的人格過渡。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三觀和對社會的認知還未完全形成,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才開始覺醒,因此,小學階段教師對於學生的引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當今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也在不斷進步,企業對於所需各種人才的標准也在提升,更多企業不再只選擇具有技術能力的員工,同時也開始注重員工的心理素質以及情商智商心理素質較強的員工,在工作中容易做出突出的表現。這就暗示了小學階段德善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階段教育過程中,必須做好學生德善品格的引導,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助,促進德育的發展,同時也引導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將小學德善品格教育和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相融合必要性十分明顯。

小學生貪玩心理比較嚴重,在日常德善品格教育過程中,在正常授課環節中插入富有寓意的小游戲,將德善品格教育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相融合。課外活動時間設計額外的小游戲,來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培養學生德善品格,設計摸石頭過河等游戲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班級凝聚力。從游戲中引導學生完善個人德善品格。通過小游戲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德育保障。讓學生通過游戲放鬆以後,更好地投入課堂學習之中,帶動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小學階段德善品格的形成,不僅有助於學生未來身心的健康成長與發展,而且能更好地支撐學生德善品格完善和德育學習活動的開展,進而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實現對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培養。

立德樹人理念在小學教育過程中對小學生德善品格的養成具有指導意義,是小學生德善品格養成的有效策略。在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德善品格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與學生相互配合,要求教師轉變授課觀念,加強對立德樹人理念的重視,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理論應用於生活實踐,把立德樹人理念融入授課內容。在授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善品格的培養,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讓學生立志成為有利於社會、有利於國家的良好公民。

熱點內容
楊文案交法院 發布:2025-01-15 23:26:41 瀏覽:568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
山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2:18:23 瀏覽:480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5 21:06:39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