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貫徹

立法貫徹

發布時間: 2020-12-17 14:27:17

⑴ 我國環境立法中是如何貫徹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原則的

中國在參照「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基礎上,於1979年在《環境保護法(試行)》第6條規定了「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即「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或者報請主管部門批准轉產、搬遷」。在1989年新的《環境保護法》中刪去了「誰污染誰治理」 的字樣,改為由具體的制度和措施規定來隱含這一基本原則。
所謂開發者養護,是指對環境和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組織或個人,有責任對其進行恢復、整治和養護。強調這一責任其目的是使資源開發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維護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永續利用。
所謂污染者治理,是指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組織或個人,有責任對其污染和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其目的仍在於明確污染者的責任,促進企業治理污染和保護環境 。
並且,作為一項法律原則,隱含地規定於法律條文中還有利於立法者以及執法者在解釋該原則時不受直接規定的局限,例如,「開發者養護」就是這種解釋的產物,因為其基本思想與污染者治理具有一致性。作為對環境法基本原則的概括,「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則更為精闢和全面。
從中國環境法律規定看,該原則並不包括對污染損害和環境破壞所造成的被害人的損失予以賠償。關於環境污染損害的賠償,適用《民法通則》和有關環境立法對環境污染損害賠償責任的特別規定(無過失責任)。

⑵ 如何貫徹實施立法法

入了困擾了我 ,餓急了我內就容
、/fihiyddhush
3...
.
kkkkkk...........................erkpekjpeoeri'[pjoejororeoikeooororor riikepoiet0o
reioreiorioioeri.
rirplt';tr\;t
;tllt[rp-[to-pr;'ler4iujirierijeijrijr krjoroejrijhoejrnhhjnf lllf;ddddddddddddkoe.

⑶ 貫徹社會主義什麼,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

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

⑷ 法律適用中應貫徹的原則

《立法法》相關規定,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則:
⑴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立法法》版第79條規定,權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第80條規定,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
政府規章。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⑵ 特殊法優於普通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
⑶ 新法優於舊法。《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⑷ 一般不溯及既往。《立法法》第84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⑸ 結合國際經濟時事認識國際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現實功能及其在國際經濟立法中的貫徹。

(一來)各國對境內一切自源然資源享有永久主權 《永久主權宣言》把尊重東道國對本國自然資源的主權作為南北之間一切國際經濟交往和經貿活動的前提。反之,「侵犯各民族和各部族對本族自然財富和自然資源的各種自主權利,就是完全違背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和原則,阻礙國際合作的發展,妨礙和平維持。」 發展中國家關於對本國自然資源享有完整永久主權的主張,受到發達國家某些法學家的抨擊。有些人誣蔑發展中國家這種正當要求是什麼「主權迷了心竅」;有些人則指責這種主權觀念是「最大的開倒車,」比如英國代表在上述聯合國大會第6屆特別會議上,公開揚言第三世界國家對各自本國的自然資源只能享有「有限的主權」,只是行使「監護人」的職責。

⑹ 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原則的

1、必須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是實現良法之治的基礎。必須切實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理念,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於每一部法律法規制定的全過程,使立法充分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加強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不斷拓寬民主立法的渠道,使立法准確反映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更好協調利益關系、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
2、必須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是對依法治國的深化,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行政機關是實施法律法規的重要主體,要帶頭嚴格執法,維護公共利益、人民權益和社會秩序。執法者必須忠於法律,既不能以權壓法、以身試法,也不能法外開恩、徇情枉法。
3、必須堅持公正司法。公平正義是司法的生命和靈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是司法工作的基本目標,也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必須改革司法管理體制,嚴格規范司法行為,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4、必須堅持全民守法。建設法治中國,人民群眾是基礎力量。要通過在全社會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使社會主義法治意識深入人心,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信任法律、尊重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和法律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有效武器。
5、必須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對法治工作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不可動搖的政治原則。黨在依法執政的過程中,要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⑺ 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依法治國有哪些具體措施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
全會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項目徵集和論證制度,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
全會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健全憲法實施和監督制度,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
全會提出,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
全會提出,完善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制度,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司法人員履行法定職責保護機制。
全會提出,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迴法庭,探索設立跨行政區劃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全會提出,推進法治專門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健全從政法專業畢業生中招錄人才的規范便捷機制,完善職業保障體系。
全會提出,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重要內容。

⑻ 依法治國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途徑有哪些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國家生活、社會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納入法律的軌道,接受法律的調控和處理。法治國家的形成過程,其實就是法律功能日益擴展,並且大規模地向社會結構的各個方面和層次滲透的過程。具體說來,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應著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立法工作,完備法律體系。

1、法律體系尚不完備,許多重要的,基本的法律如《政黨法》、《監督法》、《新聞法》等尚未制定出來。

2、已有法律普遍存在著嚴重「老化」情況,急需修改完善。

3、有些法律的質量低,漏洞多,缺乏超前性,修改頻繁,法律壽命短。

4、同一層次不同層次的法律法規之間還存在相互沖突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一戰略目標,就必須切實轉變立法思想,大力加強立法工作。

二、嚴格依法執政,樹立法律權威。

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關鍵就在於樹立憲法和法律至高無上的權威。在我國,

共產黨處於長期執政的地位,其執政地位幾乎不受任何外來的挑戰和影響。黨作為我國政治生活的核心,直接領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項工作。

黨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自覺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就能夠極大地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落實。反之,黨不遵守憲法和法律,就不能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和司法機關的司法公正,依法治國最終不能實現。

因此,在現實政治生活中,制約權力的有效方式就是尊重法律、落實法律,樹立起法律在國家和生活中至上的權威性。

三、加強依法行政,以法律為准繩。

建立法治國家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規范和限制政府權力。法治首先是指和專斷權力的影響相反的正規法律的絕對的無上的或超越一切的權力,它防止政府方面的專斷權、特權甚至廣泛的自由裁量權。依法行政具體而言:

1、行政機關應當嚴格依照法定的許可權來從事行政行為,「無法律即無行政」,嚴禁超越法律行使職權;

2、行政機關在行使法定職權,從事行政活動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這里的

「依法」,既包括依實體法,也包括依程序法。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廢。鑒於長期以來「重實體、輕程序」的傾向,強調行政行為應當遵守法定程序在今天乃至今後顯得尤為重要;

3、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四、嚴格公正司法,實現法治目標。

通常司法公正是由司法實體公正和司法程序公正組成,是法治最重要的內容。法治意味著法律的普遍適用和至高無上。在現代社會,法治的實踐狀態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司法上。立法只不過是將紛繁復雜的人類行為歸納抽象為一般的、普遍的、非人格化的規范,而司法則是將這些抽象的規范運用於具體的案件中,賦予具體的案件真正實體化的規范效果。因此,司法對法律的適用是最為有效的,也是最為關鍵的。

惟有司法公正,國家法制才有權威,社會才能安寧穩定,人民才有最後的依靠;司法不公,則必然導致冤無處伸,理無處訴的情況,社會將完全喪失對法律的信任,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將成為一句空話。

五、增強法律意識,確立法治觀念。

公民應該具備的法律意識包括:

1、人權意識;

2、權力屬於人民的意識;

3、民主監督意識;

4、守法意識;

5、訴訟意識。

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總之,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傳統,這種傳統又植根於一種深切而熱烈的信念之中,如果沒有現代法律觀念,沒有公民對法律的普遍信仰,公民的守法精神和良好的法治氛圍就不能形成,法治就不可能實現。而要增強全體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就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法制教育和法律宣傳,使人人知法,懂法,樹立正確的法律價值觀,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

⑼ 如何在立法實務中貫徹立法民主原則

立法原則是復指導立法主制體進行立法活動的基本准則,是立法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指導思想.我國《立法法》規定的立法原則為:
(一)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
(二)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許可權和程序
(三)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

(四)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由此可以認為當代中國立法的原則為法治原則、民主原則、科學原則.
1.法治原則
立法的法治原則要求一切立法活動都必須以憲法為依據,符合憲法的精神;立法活動都要有法律根據,立法主體、立法許可權、立法內容、立法程序都應符合法律的規定,立法機關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范的要求行使職權,履行職責.
2.民主原則
立法應當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確認和保障人民的利益;應當通過法律規定,保障人民通過各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立法過程和立法程序應具有開放性、透明度,立法過程中要堅持群眾路線.
3.科學原則
立法應當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尊重社會的客觀實際狀況,根據客觀需要反映客觀規律的要求;要以理性的態度對待立法工作,注意總結立法現象背後的普遍聯系,揭示立法的內在規律;應十分重視立法的技術、方法,提高立法的質量.

熱點內容
雙方簽訂的協議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3:00:30 瀏覽:527
快遞單法律效力 發布:2024-11-16 12:22:03 瀏覽:754
黨員權利保障條例ppt 發布:2024-11-16 11:51:48 瀏覽:80
幹部任用條例學習宣傳計劃 發布:2024-11-16 11:39:02 瀏覽:804
鹽法條例 發布:2024-11-16 11:31:32 瀏覽:990
摩爾庄園法官 發布:2024-11-16 11:07:44 瀏覽:831
婚姻法第四條的理論意義 發布:2024-11-16 10:52:24 瀏覽:916
垛庄司法所 發布:2024-11-16 10:52:16 瀏覽:589
洛陽市容衛生條例 發布:2024-11-16 10:45:40 瀏覽:397
寧波市城市規劃條例 發布:2024-11-16 10:21:44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