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觀念有哪些
㈠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容可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內方面。這五個理念容,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協調一致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㈡ 我們要樹立什麼樣的法制觀念
公民應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先說必要性: 第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內在要求的一系列觀念、信念、理想和價值的集合體,是指導和調整社會主義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的方針和原則。第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是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法制建設的經驗,也是借鑒現代法治理論合理成份的基礎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第三,這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一方面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人治」思想嚴重;另一方面,現實中拋棄法制觀念、違法亂紀容易導致超越現實可能性的空想或思想混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上的、反映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現代法治理念。它既有包容一切先進的法治理念的進步性,又有立足現實、強調歷史發展階段的具體性。再說如何做: 加強公民社會主義法制觀念教育,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首先應當加強民主政治方面的公民意識教育,從法制、道德、核心價值體系三個環節入手,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 一、是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公民依照憲法和法律,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公民的法制教育,核心是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在法制軌道上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 二、是加強公民的道德教育。
㈢ 法治觀念定義是什麼 法治觀念怎麼理解
1、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在西方哲學中,「超越」雖然在不同哲學流派、不同哲學家語境下,內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種界限之意,而不是將其全盤否定。
2、法治觀念是指以人們的法律觀、法制觀和法感情為基礎的一系列法律觀念,它是人們在參與有關法律的社會實踐過程中自身認識發展的內化與積淀,是主體將自己的經驗和法律知識加以組合的結果。
3、在法律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法律意識或稱為法治觀念,中國正在建設的是一種以鄧同志理論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但建設社會主義法律文化又無時不刻不受中國傳統法律文化與西方法律文化的影響,當然,這種西方法律文化也包括了WTO法律文化。再如:「法制觀念」是指「遵守法律的意識」,「法治觀念」則是指「不是依據長官意志、而是依據法律來進行治理」的觀念。
㈣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有哪些2017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容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方面內容,是一個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構成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完整的理論體系。
一、依法治國: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
除了法律規范之外,道德、宗教等都是調整社會的重要規范,但是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告訴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依「法」治國,而非依「人」或其他社會規范治理國家。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其主要理由在於:
(一)依法治國體現了我們黨治國理政觀念的重大轉變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由於「左傾」錯誤和封建殘留思想的影響,我們黨長期存在著「以權代法」、「以言壓法」的「人治」思想。通過對改革開放之後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逐步意識到「法治」對國家的重要意義。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將過去「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提法改變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極其鮮明地突出了對「法治」的強調。1999年,「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被正式寫入憲法。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標志著我們黨堅定不移地選擇了社會主義法治的治國道路,從而完成了我們黨執政治國理念的一次深刻而重大的轉變。
(二)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國是中國基本國情的要求。中國是一個大國,各地區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還不是很平衡,且擁有近14億的龐大人口和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傳統,這使中國與英國、法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國情有重要區別。要有效治理這樣一個大國,必須穩定地保持中央的高度權威,同時還必須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因地制宜地回答和解決地方性問題。法治不僅可以保證基本規則和政策的穩定性,而且有助於將中央的權威以及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制度化;不僅使問題的處理可以依賴於當代人的智慧,而且還可以藉助制度凝結的前代人智慧,並通過各層級之間以及同一層級的各國家機構的有效分工合作得以實現,從而保證了效率和公正。
(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只有依法治國,人民才能通過各種法定形式參政、議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才能通過法定程序保證國家的重大決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合法權利和自由得到切實保障,並在受到侵害時能及時獲得法律的有效救助。因此,要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必須依法治國。
二、執法為民: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
法律的運行過程包括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四個階段。
然而這里,我們對於執法為民中的執法應該做廣義理解,即其不僅僅包括行政機關或者司法機關的執法司法行為,而是指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全部活動。
(一)執法為民的主要內容
執法為民是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其主要包括以人為本、保障人權和文明執法三方面內容。
1.以人為本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也是執法為民的根本出發點。其具體要求為:以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本;執法為了人民;執法依靠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權是執法為民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原則,人權通常是指普遍的人類權利,在我國主要指憲法賦予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公民的生存發展的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與婦女、老人等弱勢群體的權利。上述公民權利如果遭受到侵犯而得不到救濟,勢必會極大地損害憲法與法律的威信,所以貫徹落實執法為民必須堅持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
3.文明執法是執法為民的客觀需要。所謂文明執法,就是在行政執法中樹立以人為本、依法行政、執政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行政執法相對人的權益,嚴格遵循法律規定的執法程序,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不斷提高行政執法效能,為建設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提供保障。這也是新時期人民群眾對執法工作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的體現
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其主要體現在:
1.執法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執法工作中的必然要求,也是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堅持執法為民能充分體現出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執法為民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的憲法原則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一切國家權力的來源。執法機關作為權力的行使者,只能充當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而絕對不能凌駕於人民之上。
3.執法為民是法治建設始終保持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執法為民理念的提出清楚地回答了執法工作「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這個根本問題,鮮明地指出了我國法治建設的社會主義性質,其生命力就在於人民性。而在當前執法工作中存在諸多的「野蠻執法」、「暴力執法」的現象,都違背了執法為民理念的要求。
三、公平正義: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的講話中指出:「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理念的核心內涵為: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平等對待、反對特權、禁止歧視三方面內容。因為性別、年齡、貧富、身份等個體差異,不可能存在絕對的平等,但是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應被以同樣的標准對待,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公民在憲法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
(二)合法合理是公平正義的內在品質
任何組織或個人追求和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只有既合乎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又符合事物的內在規律,才能為社會公眾所普遍接受。故而該內涵具備合乎法律、利益均衡、情理兼顧三方面內容。
(三)程序正當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方式與載體
所謂程序正當,是指司法機關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的規定,保證案件及時正確處理,確保公平、效率、人權保障與司法監督等價值目標得以實現。其主要內容包括充分參與、裁判中立、程序公開、程序約束四個方面。
(四)及時高效是衡量公平正義的重要標尺
及時高效,要求以公平正義為前提和基礎,以最短的時間、以最少的成本投入、最低的資源消耗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正義。即要求做到完善體制、平均成本和提高效率。我國的及時高效原則主要體現在對行政行為作出的時間限制上,例如:依據行政許可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除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情況外,行政機關應當自受理行政許可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確有特殊情況才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再延長10日。
四、服務大局: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
法律作為上層建築,應該反映並服務於經濟基礎。服務大局要求牢牢把握大局,緊緊圍繞大局,切實立足本職,全面保障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服務大局理念的基本內涵
1.把握大局。現階段,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把握大局要求我們充分認識這個大局,並自覺在大局的指引下行動,其包括把握大局的根本性、統領性、歷史性、層次性四方面內容。
2.圍繞大局。這主要包括決策部署以服務大局為目標方向;具體工作以服務大局為基本准則;工作成效以服務大局為檢驗標准,全面保障服務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
3.立足本職。立足本職原則要求,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過程中,全體執法人員應充分樹立大局意識,依法、全面、充分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二)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的體現
1.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必然要求,作為人民意志和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社會主義法治必須按照人民的意志,服務黨和國家大局,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必要要求和功能體現。
2.服務大局是由法治工作的性質和地位所決定,作為國家的治理方式,法治必然服務於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利益。
3.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經驗總結。
五、黨的領導: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堅持黨的領導的基本內涵
1.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
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領導,要求我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同時,充分考慮中國國情,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堅持黨對社會主義法治的政治領導。
㈤ 什麼是法治觀念如何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
法治觀念的定義:所謂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回看法也就是依靠法答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
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在西方哲學中,「超越」雖然在不同哲學流派、不同哲學家語境下,內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種界限之意,而不是將其全盤否定。
(5)法治觀念有哪些擴展閱讀
「法律浪漫主義」認為,法律無所不能,解決任何中國一切問題的良方。在遇到社會問題,他們幾乎都會情不自禁地提出要制定相關法律,既有法律不能滿足治理期望時,總是希冀於修改法律。
賦予法律功能過高期望和過於理想化的思維,屬於典型的法律浪漫主義情結。法律浪漫主義者忽視了社會關系的多元性、復雜性以及法律調整對象和介入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有限性。
將法律的功能無限誇大,偏離法律的本性和國家建立法律制度的初衷,也忽視其他非法律社會控制措施的意義和作用,法律浪漫主義必然會面臨現實困境。
㈥ 簡要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其相互關系如何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五個方面.這「五大」理念,其實質就是政法工作的指導思想,它不僅涵蓋了政法工作全部工作內容,而且是政法工作的規范和標准.這五個理念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性協調一致地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
㈦ 法治意識包括哪些內容
法律分析:法律意識是人們對於法(特別是現行法)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知識和心理態度的總稱。法律意識是一種觀念的法律文化,對法的制定實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法律學說,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法律要求),對自己權利、義務的認識(法律感),對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運用的程度(法律知識),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等。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 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四、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五、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
㈧ 現代法治觀念主要有哪些
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統化的思想觀念形態。它內是在法律心理基礎上形容成的法律意識,是法律心理與法律理論的中介和過渡,處於法律意識水平的中間層次,在大學生法律意識中居於重要的地位。法律觀念的有無以及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到法律意識的強弱。
大學生法律理論,即大學生在現代社會環境下對法及法律現象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整體化、系統化的理性思維體系,是現代法律觀的理論表現。具有系統化形態、指導性地位等特點,居於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的高級階段,為大學生法律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導。
大學生法律理論應包括以下內容:
(1)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法學的一般理論(法理學)。它居於法學知識體系的最高層次,擔負著探討法律的普遍原理、為各部門法學和法史學提供理論根據和思想指導的任務。
(2)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部門法學,即以馬克思主義法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對現行法律(國內法、國際法)的研究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具體包括憲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行政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等內容。除此而外,還包括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律史學、比較法學及其與其它學科之間的邊緣學科。
㈨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哪幾個內容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部分內容,他們之間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