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
A. 如何理解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
1、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在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既堅持了人民民主的基本原則,又被賦予了鮮明的法治特色,保證了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充分發揮,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賦予了無限生機與活力。
2、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實現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可靠保障。沒有法治就沒有國家治理,就沒有社會穩定,就沒有發展保障。
3、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高度重視法治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僅凸顯了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還體現了黨在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基礎上,對執政規律的深刻把握,對執政使命的決心和擔當。
4、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矢志追求的奮斗目標。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要強調體系化建設,即堅持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四位一體共同推進,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更要緊緊抓住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重點要素,解決好依法治國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
B.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是民主優先還是法治優先
(一)民主是法制的基礎
1.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只有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由工人階級和全體人民掌握政權,才談得上制定出體現自己意志的法制。現代意義上的法制,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反對超越法律的特權。這種法制只存在於民主政體中,決不能存在於專制政體中。
2.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一個原則。法制的民主原則是指在立法、執法、守法、法律監督等法制的種種環節上。都實行民主。堅持法制的民主原則是由社會主義法制的本質決定的。
3. 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法制的力量源泉。充分發揚民主,使人民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監督方面都發揮作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就有成功的保障。
4. 隨著社會的發展,民主不斷完善、健全、發展。相應地,法制也必然隨之發展、健全、完善。
(二)社會主義法制是社會主義民主的保障
1. 社會主義法制確認社會主義民主。民主要得以存在、實現和發展.需要法制加以確認、肯定。
2. 社會主義法制規定社會主義民主的范圍。
3. 社會主義法制規定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民主。一方面法制規定實現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為人民行使各項民主權利提供有效措施。另一方面規定對行使民主權利的制約,保障人民能正確地行使民主權利。
4. 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危害民主的違法犯罪行為,這就需要用法來制裁這些行為,使民主得到切實保障。同時,法制也是同官僚主義進行斗爭的武器,通過這種斗爭,保障社會主義民主。
民主只是一種確保權力掌握在多數人手裡的政治機制,它並不能自動實現「正確使用權力」這個最終理想。而要讓後者得到真正落實,前提必須是對公民自由權利的保護,這就離不開獨立與健全的法治。
因此,法治應當是優先於民主的更為本質的東西
C.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個字是什麼意思
1、富強:富足而強盛。財富充裕,力量強大。又指富足而強盛的國家。
2、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或對國事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
3、文明: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
4、和諧:指謂配合得勻稱、適當、協調,四指和解、和好相處,五指作動詞,一般用於指不合規格,違反規則,而被處理掉了。此處一般取諧音「河蟹」。
5、自由: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y)概念,在這個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憑借自身意志而行動,並為對自身的行為負責。
6、平等:平等是指社會主體在社會關系、社會生活中處於同等的地位,具有相同的發展機會,享有同等的權利。
7、公正:倫理學的基本范疇,意為公平正直,沒有偏私。沒有偏私是指依據一定的標准而言沒有偏私,因而,公正是一種價值判斷,內含有一定的價值標准,在常規情況下,這一標准便是當時的法律。
8、法制: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
9、愛國:愛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熱愛自己的國家。
10、敬業:敬業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及學習負責的態度。
11、誠信:即忠誠老實,就是忠於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
12、友善:意思是指人與人之間親近和睦。
D. 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大趨勢。閱讀下面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 材料二 美國聯邦黨
()架構: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兩院制(設中書省)(3分) 民主:秦朝時,軍政大事的決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諸卿進行朝議,最後由皇帝裁決,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2分) 唐朝時,三省之間分工明確,相互牽制和監督,可以防止大臣專權;設政事堂由三省長官共議國事,可以集思廣益;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訓,善於納諫,為這一制度增添了「民主色彩」(4分,任答兩點即可) 實質:仍然是封建君主專制,是一種「皇權下的民主」(1分) (2)有衡:①立法權:國會分成參眾兩院;國會立法須經總統批准,總統對立法有否決權;最高法院可以「違憲」的名義廢止已通過的法律。(2分,任答兩點即可)②行政權:總統締結條約須經參議院同意;總統任命官員須經參議院同意;國會對總統有彈劾權;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2分,任答兩點即可)③司法權: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參議院批准。(2分) 關門:①「資本支配政治」②兩黨相爭只顧黨派利益而不顧美國人民利益。(4分,或言之成理亦可) (3)努力:創建革命團體和政黨(興中會、同盟會);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義);發動反清起義(廣州起義等);建立民主政權(中華民國);注重製度建設(頒布《臨時約法》);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民主共和制);實行責任內閣制。(8分,任答四點即可) E.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 民主與法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 民主與法治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目標與基本內容。民主與法治既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質區別甚至相互制約。正確認識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有助於正確把握並深入貫徹落實「民主法治15條」的精神實質。 民主與法治也非絕對的天然盟友。缺乏民主的法治,法律往往淪為工具,法治就不可能真正實現,成為「形式法治」。而缺乏法治的民主,由於缺欠憲法與法律制約,往往借「民主」之名,實施多數人暴政,人權無法得到保障,難免走向另外一種極端。在現代民主法治社會中,以法治支持民主秩序,並藉助民主來完善法治。 F.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法治與人治的區別如下: 1、代表性不同 法治是多數人之治,法律是大家合意的表示,全民意志的表示;而人治是一個人的意志,憑批示,領導要怎麼辦就得怎麼辦,這就是人治。 2、先後不同 法治是按照事先建立的法律規則進行法律適用,「十二銅表法」,「商鞅立信」,都是事先立了規矩,向社會宣告頒布,令出必行。包括立法者自己,也要堅決遵守,這都是事先立法。而人治是事後立規,便宜行事。發生事件之後,再隨機出台處理原則,隨勢而為,政策治國,跟著社會狀況,隨時變化。 3、管理不同 法治是將矛盾帶上法庭,理性管理國家。讓國家按照秩序,以法治的渠道來解決,穩妥而恆定。而人治是搞運動,像到處遊行,把嫌疑人拉到廣場上宣判,公開處理,一下子從重打擊,一下子從輕放過。 4、立場不同 法治國家,主權在民。人民掌握國家主權並由人民授權立法,立法既要遵循民主程序又要以符合人類文明公理為原則。人治國家,主權在王。君王既是國家的主權者,也是國家的立法者,法律制度不過是君王施行統治的工具而已。 (6)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擴展閱讀: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網路—法治 G. 人治和法治,法制有什麼區別 1、意思不同。 法制: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人治:個人或少數人因歷史原因掌握了社會公共權力,以軍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倫理等物質的與精神的手段,對占社會絕大多數的其他成員進行等級統治的社會體制。人治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的治國理論,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法治: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2、出處不同: 法制出自現代作家巴金的《作家要有勇氣,文藝要有法制》:「這就說明發揚民主要講兩方面,一方面要講勇氣,一方面還要有健全的法制來保障。」 人治出自戰國時期孟子的《孟子.離婁上》:「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白話釋義:君主仁,沒有誰不仁;君主義,沒有誰不義;君主正,沒有誰不正。一旦使君主端正了,國家就安定了。 法治出自春秋時期晏子的《晏子春秋·諫上九》:「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狹於今,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白話釋義:原來的國君桓公統治的土地比今天小,但是他整治法的統治,擴大政治與教化,所以稱霸諸侯。 (7)民主與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擴展閱讀: 人治的特徵: 特徵是權力一元化的狀態。這是一種單向的、自上而下的、等級森嚴的「線狀」控權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於缺乏平等的利益集團或政治權力與國家權力間的橫向控制,從而滋生「獨裁」與「專制」。 而憲政賴以建立的權力基礎卻是社會上的多元平等的利益集團或政治權力間互相控制、相互制約而結成的多元化「網狀」控權模式。 「人治」的一元化傳統及「線狀」控權模式是憲政生成的政治障礙。 H. 九年級上冊政治堅持依法治國知識點 對於初中學生朋友,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政治網提供了九年級上冊政治堅持依法治國知識點,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 1、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2、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和重要目標 3、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4、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 5、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 6、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關系 7、實施依法治國方略 8、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民主的含義: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 從根本上說,民主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對政治制度,包括國體、政體、政黨制度等。 在現代社會中,民主是指一定階級在形式上或實質上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國政治制度。 人民當家作主的原因: 我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的政體構成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根本准則,因此,社會主義民主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人民當家作主是由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所決定的。我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即人民民主。能否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與剝削階級民主的根本區別。 建設這會主義政治文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 基本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將是一個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在社 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問題上,我們既不能固步自封、裹步不前,也不能盲目照搬照抄任何一種西方的「民主」模式。 基層民主地位: 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礎 什麼是基層民主? 農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區居民自治、企事業單位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等基層民主,是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支持下,在城鄉基層單位和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利的民主制度。 它能夠最有效地保障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保障人民群眾的主人翁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最直接和最具體的體現。 基層民主任務: 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法治與德治的關系: 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法治是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是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法治屬於政治建設,屬於政治文明;德治屬於思想建設,屬於精神文明。二者范疇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I. 法治是什麼呢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版體,小到個人的言行,權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J. 民主與法治的關系是民主優先還是法治優先
(1)民主社會也並不一定都是法治社會。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