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立法權
㈠ 中國地方政府有立法權嗎
地方政府沒有立法權,但是地方人大有立法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內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容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1979年頒布的地方組織法和1982年制定的憲法,以憲法和國家基本法的形式設定了地方立法權,這是我國立法體制的重大改革。從憲法和法律有關條文的具體表述來理解,地方立法權是一種附有必要條件和明確限定的職權。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和頒布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我們不妨「咬文嚼字」,對這一規定中幾組重要的用語作一番剖解和領會
㈡ 國家行政機關有沒有立法權
國的憲法和法律將行政立法權賦予特定的行政機關,即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省、自治區的專人民政府所屬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擁有行政立法權。此外,經權力機關特別授權,某些經濟特區的市人民政府也擁有行政立法權。(深圳、廈門、汕頭、珠海市等)
。
㈢ 中國地方政府有立法權嗎
中國地方政府可以出台法律法規,但是不能表達為中國地方政府有立法權版。省級政府或較大市級權政府出台法律是通過相應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不是政府(行政機關)而是權力機關。所以不能表達為地方政府擁有立法權!(我才剛被一道選擇題給坑到)
㈣ 地方政府對哪些方面具有立法權
我國的立法抄權歸屬於全國人襲大和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有權制定行政法規,正部級單位有權指定部門規章,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有權制定地方性規章。
憲法第99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通過和發布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的計劃」
第100條「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向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107條「地方各級人民按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發布決定和命令」
㈤ 4. 我國政府機構與立法機構的關系是 (c )
選c
我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人民代表大會。
各級政府都有各級的人大產生受它監督,對它負責。所以他們是從屬關系的。
㈥ 政府有沒有立法權
這里的加強政府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說的是地方行政法規,全國人大擁有立法權,你的解析說政府沒有立法權,這樣說也對,選項中的立法只針對地方行政法規,沒有涉及立法權,所以不矛盾.不知道你明白了沒有.
㈦ 政府為什麼可以立法,不是全國人大才是立法機關么
按理說,在中來國這樣的單一制國源家裡,只能有一個機關有立法權。就是最高立法機關,在中國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但是實際的政治運作和法律實踐中,由於情況非常復雜、許多問題專業性很強,不可能完全由全國人大來立法,所以就會下放一些立法權。政府享有的立法權就是這么得來的,憲法里有明確的授權。由於有憲法授權,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你就理解成全國人大委託政府立法。要是政府立的法不行,人大可以撤銷掉。
政府的立法權是受限制的,從內容、形式,到執行,都不能高於憲法和法律。國務院制定的是行政法規,許多行政法規是為了執行法律而制定的。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叫做部門規章,針對本部門的事務制定。地方政府制定的叫地方政府規章,只在本行政區內有效。
㈧ 政府可以制定行政法規,政府是否擁有立法權
政府是沒有立法權的。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憲法、民法、刑法、民訴、回刑訴、立答法法、組織法等等最基本的法律)
2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如以前的治安管理條例 某某條例等等)
3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4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2、3、4都不得與1相抵觸
㈨ 縣級人民政府有沒有立法權
沒有,縣級人大和政府無立法權。
新修改的《立法法》只賦予地級市(多為設區的市)的人大和政府在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立法事項,因此縣級人大和政府仍無立法權。
2015年3月15日新修改的《立法法》
第八十二條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據本條第一款、第二款制定地方政府規章,限於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已經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涉及上述事項范圍以外的,繼續有效。
除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已經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外,其他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開始制定規章的時間,與本省、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的本市、自治州開始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時間同步。
應當制定地方性法規但條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政府規章。規章實施滿兩年需要繼續實施規章所規定的行政措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依據,地方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