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的名詞解釋

法學的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28 04:53:27

⑴ 求法學大神幫忙回答一個名詞解釋「自然法學派」

名詞解釋「自然法學派」

自然法是指宇宙秩序本身中作為一切制定法制基礎的專關於正義的基本和終屬極的原則的集合。自然法學派是指以昭示著宇宙和諧秩序的自然法為正義的標准,堅持正義的絕對性,相信真正體現正義的是在人類制訂的協議、國家制訂的法律之外的、存在於人的內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們的協議產生的規則本身的法學學派。自然法學派又可分為古典自然法學派和新自然法學派,它們的產生和發展都是適應當時社會發展需要的,並產生了各自的代表人物。在西方,每次社會大變革時期,自然法學總是作為一面旗幟,主導著西方社會法律發展的大方向。例如,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法無明文不為罪、人身自由不可侵犯、人民主權、權力分立等思想,都發端於自然法學的理念。

自然法學派當今世界范圍內居主流地位的法學學派。代表人物為如格勞秀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潘恩、傑斐遜等。

⑵ 名詞解釋: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起來的,關於法律調整的理論、觀念和有關專法的制定、法的適用等方屬面的法律技術的總和。

法律文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法律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知識、意識、技術和調整方法等內容的總和,一般可分為:物化的層面,指法律文化通常以某種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制度的層面,指法律文化表現為與傳統相關的各種具體的制度。觀念的層面,指人們思想意識中關於法的種種看法。

(2)法學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歷史發展的趨勢表明,未來世界的競爭主要是文化的競爭,其焦點又將會主要地表現在法律文化的競爭上,即不同淵源和不同性質的法律文化的競爭與沖突,其主要表現是西方資本主義法律文化與東方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激烈較量。面對這種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要建成強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高瞻遠矚,從未來發展的高度認識和構建當代中國法律文化,以搶占未來世界發展的最佳起跑點和制高點。

⑶ 法律名詞解釋

法律淵源是一個歧義較多的法學基本范疇
從 語源上看,法律淵源(sourceoflaw)演化於 羅馬法的回fontesjuris,原意是指「法的源泉」。答
在 大陸法系國家,法律淵源詞義的分歧不象英美 法系國家那樣突出,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法律淵源 乃指法律的效力淵源,因此,制定法、習慣法和條 約,就往往被宣布為法律唯一的淵源。8我 國法學界關於法律淵源的理解,大體上有兩種 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法律淵源即指法律的效力淵源 。9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法律淵源有實質意義上的淵 源和形式意義上的淵源之分,前者是指法的來源 、發源、源泉、根源等而言,亦即法的內容導源、派 生於何處、發生原因為何,也就是說法律內容的最 終決定力量,通常即指法的經濟根源;後者是指法 律規范的創制方式或外部表現形式,如法律、法規 、習慣、判例、命令、章程等。
但是你這里來看,說的是效力淵源。
至於單行法,是指一些單行條例,一般英美法系採用判例法就主要是單行法的模式,這與大陸法系制定法典的做法是相對的。就如同稅收單行法是就某一類納稅人,某一類征稅對象或某一類稅收問題單獨設立的稅收法律、法規和規章

⑷ 法律的名詞解釋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專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屬范體系。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4)法學的名詞解釋擴展閱讀:

法律首先是指一種行為規范,所以規范性就是它的首要特性。規范性是指法律為人們的行為提供模式、標准、樣式和方向。法律同時還具有概括性,它是人們從大量實際、具體的行為中高度抽象出來的一種行為模式,它的對象是一般的人,是反復適用多次的。法律還具有普遍性,即法律所提供的行為標準是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公民一概適用的,不允許有法律規定之外的特殊,即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觸犯法律,便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對其教育,改良。

⑸ 名詞解釋 法學體系

法學體系是由法學分支學科構成的具有內在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法學體系是回一個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聯系答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知識系統。法律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多種多樣的,因而研究社會的各種法律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法學所研究的范圍也就十分廣泛,從而形成若干分支學科。這些分支學科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知識系統就是法學體系。

⑹ 名詞解釋 法學

法學又稱法律學、法律科學,是以法律、法律現象以及其規律性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它是研究回與法相答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法學,是關於法律的科學。法律作為社會的強制性規范,其直接目的在於維持社會秩序,並通過秩序的構建與維護,實現社會公正。作為以法律為研究對象的法學,其核心就在對於秩序與公正的研究,是秩序與公正之學。

⑺ 法律名詞解釋大全

法律 漢語拼音:fǎ lǜ 英文名稱:Law 法文名稱:Dénomination 「法」[1] 拉丁文jus, 法文droit, 德文Recht, 俄文праhuy 都兼有「公平」、「正義」的含義。從「法」的詞源看,都喻意公平和正義,
編輯本段法律的英文解釋
名詞:Law,Legislation,Codex 形容詞:Legal,Legislative,Juridical,Juridic
編輯本段法律的定義
法律的具體定義
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者。法治和法律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於社會和諧。法一般限於憲法、法律。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決定於經濟基礎,並為經濟基礎服務。法的目的在於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治階級實現其統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它隨著階級、階級斗爭的產生、發展而產生和發展,法律將隨著社會階級、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 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 現在指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保證執行的行為准則。法律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是階級專政的工具之一。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律是由國家制定、認可並由國家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以權力和義務為內容,以確認、保護和發展統治階級所期望的社會關系的和社會秩序為目的的行為規范體系。
法律的其他解釋
基本的法律: 一般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它的實際作用與憲法實際上相同。「基本法律」所意味是不永久並權宜之針,在沒有實施憲法下達到有法維持憲政秩序之效果。 這里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法律,內容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最基本的問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屬於「基本法律」的層次。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也叫「一般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的「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2]法律」(《憲法》第67條)。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出的決議和決定,如果其內容屬於規范性規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任令之類的文件,也視為狹義的法律。它一般包括--憲法,民事法,行政法經濟法等。 廣義的法律:是指法的整體,包括法律、有法律效力的解釋及其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規章) 狹義的法律:專指擁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在三權分立的國家,由行政機關為執行法律而制定的行政命令僅對該行政機關之公務員有拘束力,除法規命令外,原則上行政機關所制訂之行政規則對於人民均不發生拘束力。而限制人民自由權利之法律必須由人民所選舉之立法機關制定之(即後者)。
相關法律名詞
法律體系 通常,法律體系可以分成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另外還有第三種法律體系(依然存在於某些國家的部份或整個地區)-宗教法,是一種以經籍和其解譯為基本的法律。一個國家所使用的體系通常和其歷史、其和外國間的關連、以及其對國際標準的依附等有關。司法體系認同應遵行的法源為其法律體系的明確特徵。所以不同體系的差別多在於模式的不同,而不在於其內容,且每個司法體系通常都可以找到相類似的法條。 法律制度 在發達國家,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警系統、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里,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和外交三種權力,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著作《論法的精神》中對其進行了完善,主張將國家權力劃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而且三種權力必須要分立,而且相互制約。[103]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104]更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份;而公民社會則是一個用來指形成法律的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團伙等

⑻ 法律名詞解釋

成文法又稱制定法:
是指有立法權或立法性職權的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的以規范化的成文形式出現的規范性法文件。
不成文法:
是指由國家有權機關認可的、不具有文字形式或雖有文字形式但卻不具有規范化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習慣法 。

法的作用:是指法對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所發生的一種影響,它表明了國家權力的運行和國家意志的實現。 法的作用可以分為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

法的告示作用 :法律代表國家關於人們應當如何行為的意見和態度。這種意見和態度以贊成和許可或反對和禁示的形式昭示天下,向整個社會傳達人們可以或必須加何行為的信息,起到告示的作用。

法的評價作用 :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准和尺度,具有判斷、衡量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法的預測作用:法具有預測作用,人們就可以根據法律來合理地作出安排,以便用最小的代價和風險取得最有效的結果。

⑼ 法律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法律解釋是指對法律的內容和含義所作的說明。

⑽ 法律體系 的名詞解釋是什麼

是指由復一國現行的全部法律制規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一個呈體系化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法律體系(Legal System):通常是指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規范分類組合為不同的法律部門而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簡單地說,法律體系就是部門法體系。部門法,又稱法律部門,是根據一定標准、原則所制定的同類規范的總稱。

拓展資料

主要特徵

第一,法律體系是一個國家全部現行法律構成的整體。

第二,法律體系是一個由法律部門分類組合而形成的呈體系化的有機整體。

第三,法律體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門類齊全、結構嚴密、內在協調。

第四,法律體系是客觀法則和主觀屬性的有機統一。

另有法律體系的特徵

1、法律體系是一國國內法構成的體系,包括被本國承認的國際法。

2、它是現行法構成的體系

3、構成法律體系的單位是法律部門,法律部門是由若干相關的法律規范構成的,因此法律規范是法律體系構成的最基本單位。

4、法律體系不同於立法體系,立法體系構成單位是規范性文件。

熱點內容
叫老公要付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4-30 19:25:21 瀏覽:566
律師把壞人 發布:2025-04-30 19:19:02 瀏覽:684
勞動合同法滿多少歲 發布:2025-04-30 19:13:56 瀏覽:29
丁秀洪沒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30 18:39:07 瀏覽:510
駕駛員社會責任和職業道德 發布:2025-04-30 18:36:35 瀏覽:556
刑法三百六十九 發布:2025-04-30 18:18:03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必須書面 發布:2025-04-30 18:15:18 瀏覽:136
法官宋麗 發布:2025-04-30 17:54:49 瀏覽:313
法律援助和找專業律師的區別 發布:2025-04-30 17:39:11 瀏覽:362
新婚姻法婚前按揭房 發布:2025-04-30 17:29:36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