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家是法治嗎

道家是法治嗎

發布時間: 2023-01-06 20:25:11

① 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實質是什麼

道家以老子、莊子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
儒家以孔子、孟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系,尤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等。
法家以韓非子為主要代表,思想主張反對禮制,強調法律的作用,認為人都有「好利惡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
這答案最准確,望您採納,謝謝!!!

② 道家,儒家,佛家,法家!分別是哪些人物

道家:老子,莊子,尹文子;儒家:孔子,孟子;法家:商鞅,韓非子:佛家:據說還未傳入中原呢
以上是先秦的

③ 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各有何特點

1.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2.法家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如有所謂的「法」、「術」、「勢」:法即是法制,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術即是權術,國君要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段,對付政敵,以保持權位;勢即是權威,國君要保持自己的權威,才能駕馭臣下。

3.道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剛剛相反,道家主張順其自然,認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則是人為)是對人類的束縛,要全部舍棄;法家則主張要用法律去懲治人,認為人類是頑劣,要用權威去治天下。

道家雖然學派上有所區別,但就其主旨來說是相通的:以「道」為本,自然無為。

④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說通俗簡單就是,儒家提倡的是"仁治"以仁治國,墨家提倡呢"人治"以人治國,法家呢則提倡"法治"以法治國,而道家呢就不用說了大家多知道的他提倡的是"無為而治"以無為治國.
因為所出時代不同政治思想也就不同,我們如今要做是將他們融會貫通以法治國,以仁治國,無為而治都有各自所存在的價值,一個國家人民都遵紀守法這不就是以法治過的好處嗎,而同樣的人民都遵紀守法互相謙愛,都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了這不也就是以仁治國的表現嗎.以上都做到了這樣不就達成了老子所提倡的無為了嗎.所以我們中華民族的思想博大精深,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

⑤ 道家是怎樣批判禮治和法治的

道家是不會去批判禮治和法治。有這個空閑,還不如多多打磨自己專的心性。至於道屬德經上講,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是講人心受後天的污染,慢慢失去道心,為了自己的私慾,而亂來。這說的只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告訴你只有修心煉己才能從泥沼中解脫出來。

⑥ 貌似在中國古代除了儒教之外還有道教法教。 想問問道教和法教就是法治治國嗎

道教侵略性極低,傳教宗旨是只渡有緣之人,無緣之人它看都懶得看一眼,而所謂的世界三大教派無非是指人數最多的三個教派,這樣一來,道教不在三大教派之中是情理之中的。 儒教雖稱教派,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思想,即使現在儒教在中國衰微,但敢拍著...

⑦ 儒家 道家 法家 的區別是什麼

1.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

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別,即「不去做」與「做不到」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恆產,因無恆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在國際政治方面,儒家主張「華夷之辨」。華夷之辨在古代促進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在近代則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障礙。

2.法家學說乃一種純功利主義的思想體系,內容核心主要是針對君主如何加強統治。這個學派否定了世襲貴族天然傳承的等級制度,認為「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史記�6�1商君列傳》)他們在政治實踐中,獎勵耕戰,毀棄詩書,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主張以法治國。如有所謂的「法」、「術」、「勢」:法即是法制,以嚴刑峻法管治國家,有功者重賞,有過者則重罰;術即是權術,國君要懂得如何利用政治手段,對付政敵,以保持權位;勢即是權威,國君要保持自己的權威,才能駕馭臣下。

戰國時韓非乃法家集大成者,他總結了法家各種學說,認為「法」、「術」、「勢」三者都是缺一不可,必須互相配合地運用。又在儒家荀子的理論上吸收,認為人是天性本惡,不但對普通人,就連親子間關系也是這種特質。

3.道家思想與法家思想剛剛相反,道家主張順其自然,認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則是人為)是對人類的束縛,要全部舍棄;法家則主張要用法律去懲治人,認為人類是頑劣,要用權威去治天下。

道家雖然學派上有所區別,但就其主旨來說是相通的:以「道」為本,自然無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強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這一觀點被後來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為道家最基礎的核心。在各派之間對「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差異,但在中國哲學史上,通過「道」的概念對世界萬物本源進行了第一次探討,開辟了中國討論形而上學的傳統。這是道家突出貢獻之一。

「道」 與萬物的關系,就靜態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終保證,是最高的價值,是終極性的價值根源。就動態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構及其動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萬物得以相生、相續、轉化、發展的實現性原理。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但它們在本源上是相同的,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因此,人們應充分認識並尊重自然界的規律,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個人與社會也是共生互存關系,修道不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種適宜的方式,圖世界共同的利益。

「無為」被道家認為是「道」的重要特徵之一。它不是指不作為,而是指不經過深思熟慮,無目的地行為。「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無為而治的嗎?他做了什麼?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貴,令人恭敬地面對南方而已。)道家認識到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可能使行為本身產生偏差。「六親不和有孝慈。」(當我們提倡孝順、和睦的時候,家庭中的成員本身已經不坦誠、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這些的。)表述類似觀點的語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隨處可見。根據處理問題不同,「無為」的態度既可用於政治,也可以用於修身。道家各派在堅持「無為」本質的前提中,通常給予了「無為」更豐富的內涵。

道家視生命價值重於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祿。老子強調統治者必須重身(此身該作「體」),不迷名、貨。其後各個學派都提出輕(不迷)物重身的觀點。而莊子,列子將「內聖」的觀點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

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他們的著述都圍繞宗旨來闡明道理,宗旨依次下來是:仁禮、無為、重刑、因果(輪回)。

熱點內容
溫州市城市市容和衛生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3:04:53 瀏覽:128
汕尾市城區人民法院網 發布:2025-01-15 22:49:34 瀏覽:880
管理類專業經濟法課程名稱 發布:2025-01-15 22:43:35 瀏覽:786
山東省商品房預售管理條例 發布:2025-01-15 22:18:23 瀏覽:480
司法棺材 發布:2025-01-15 21:56:51 瀏覽:811
小學生法律知識的小論文五百字 發布:2025-01-15 21:21:26 瀏覽:126
酒駕法官 發布:2025-01-15 21:10:57 瀏覽:59
法官弄丟關鍵證據 發布:2025-01-15 21:07:21 瀏覽:323
未成年生子的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1-15 21:06:39 瀏覽:128
法律碩士專業考試211 發布:2025-01-15 21:06:21 瀏覽: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