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海關稅收立法

海關稅收立法

發布時間: 2023-01-11 14:47:24

1. 稅收征管法及其細則的立法意圖是什麼與稅法有什麼聯系與區別

一、立法目的:
《征管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加強稅收征版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權,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此條規定對《征管法》的立法目的做了高度概括。
二、第二問你表述可能欠妥,因為征管法(程序法)是稅法的一部分,所以我想你是不是問征管法與其他稅法(實體法)的關系,如果是這樣的話;
區別:征管法是程序法,其他的稅法是實體法。
聯系:1、程序法和實體法共同構成我國的現行稅法體系;2、由稅務機關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徵收管理,按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執行;而由海關機關負責徵收的稅種的徵收管理,按照《海關法》及《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有關規定執行。

2. 已經立法的12個稅種

《稅收徵收管理法》


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第三次修正


《個人所得稅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自1980年9月10日起施行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七次修正


《企業所得稅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七次會議第二次修正


《車船稅法》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環境保護稅法》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煙葉稅法》


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船舶噸稅法》


由海關負責徵收,2017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車輛購置稅法》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耕地佔用稅法》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資源稅法》


2019年8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契稅法》


2020年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3. 我國稅收立法權主要由以下哪些主體行使

我國稅收立法權的行使呈多元性,包括以下主體: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2)國務院;
(3)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4)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5)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
(6)地方人民政府;
(7)其他主體。

4. 稅法的稅收立法

根據我國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目前有權制定稅法或者稅收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 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
一、稅收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或者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二、有關稅收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
三、有關稅收的部門規章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部門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理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稅務行政復議規則》。其中,有些重要規章要經過國務院批准以後發布,如《外國公司船舶運輸收入征稅辦法》。
此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按照規定製定某些地方性的稅收法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稅收規章。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中央政府不在這兩個特別行政區征稅。

5. 稅收立法機關

你好!是正確的!

解釋如下:
我國的稅收立法機關有:
A、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稅收法律;
B、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制定暫行規定或條例(題中所說情形,該暫行規定或條例具有國家法律的性質和地位);
C、國務院----制定稅收行政法規;
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稅收地方性法規(目前僅限海南省和民族自治地區);
E、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制定稅收部門規章;
F、地方政府----制定稅收地方規章。

6. 我國稅收法律體系中各法律法規的級次是怎樣的

目前,中國有權制定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
三、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制定的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主要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在本部門許可權范圍內發布有關稅收事項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包括命令、通知、公告等文件形式。具體為,一是根據行政法規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實施細則。二是在稅收法律或者行政法規具體適用過程中,為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補充內容而作出的具體規定。三是在部門許可權范圍內發布有關稅收政策和稅收征管的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四、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行政法規制定規章。根據中國現行立法體制,稅收立法權,無論中央稅、中央地方共享稅還是地方稅,立法權都集中在中央,地方只能根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制定地方性稅收法規、規章或者規范性文件,對某些稅制要素進行調整。比如,《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規定,稅額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規定幅度內確定。再如,《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在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機關(省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省級人民政府)在國家統一審批減免稅項目之外,對屬於地方財政收入的某些需要從稅收上加以照顧和鼓勵的,可以實行減稅或者免稅,自治州、自治縣決定減稅或者免稅,須報省或者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五、省以下稅務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這是指省或者省以下稅務機關在其許可權范圍內制定的適用於其管轄區域內的具體稅收規定。通常是有關稅收征管的規定,在特定區域內生效。這些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據,是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及上級稅務機關的規范性文件。六、中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地區)簽訂的稅收協定稅收協定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為了協調相互之間在處理跨國納稅人征稅事務和其他涉稅事項,依據國際關系准則,簽訂的協議或條約。稅收協定屬於國際法中「條約法」的范疇,是劃分國際稅收管轄權的重要法律依據,對當事國具有同國內法效力相當的法律約束力。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對外談簽稅收協定至2010年底,已對外談簽了96個稅收協定,其中94個已經生效執行,與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也簽署了稅收安排。這些協定和安排在避免雙重征稅、吸引外資、促進「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以及維護國家稅收權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稅收征管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外國締結的有關稅收的條約、協定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依照條約、協定的規定辦理。目前,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別行政區征稅,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稅收制度,參照原在香港、澳門實行的稅收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立法會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其制定的稅收法律在特別行政區內具有僅次於基本法的法律效力。特別行政區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但備案不影響生效。

7. 中國關稅的現狀是如何拜託各位了 3Q

三、遵守並充分利用WTO各項規則,創新我國關稅制度 在加入WTO的新形勢下,我國的關稅制度已顯現出它的不足和嚴重缺陷。我們認為,應在WTO有關原則和協議允許范圍內,規范、完善和創新現行的關稅制度,使其與世貿組織有關規定相適應。 (一) 在關稅減讓的同時合理安排關稅稅率結構 1,公式中V表示在自由貿易時的每單位附加值, 表示在徵收關稅後的每單位附加值。例如,在自由貿易情況下,某商品價格為100元,其中50元為進口投入,50元為國內附加價值。如果對該商品進口徵收20%的關稅,對其投入免稅,商品價格上升為120元,保護關稅使國內價值增加到70元=120元,50元,這時對該商品的有效保護率ERP=(70元,50元)/50元=40%.如果對該商品進口投入也徵收10%的關稅,這時ERP=[100(1+20%),50(1+10%),50]/50=30%.如果對該商品投入徵收30%的關稅,ERP=10%.可見,當最終產品的名義稅率大於其投入原材料的名義稅率時,對最終產品的有效保護率大於名義稅率;反之,對最終產品的有效保護率小於名義稅率,甚至有可能出現負有效保護率。由於稅率結構的上述特點,使大多數產業的有效保護率大大超過了名義稅率。按照有效保護理論 ,合理的關稅結構應該是最終產品關稅稅率最高 ,中間產品次之 ,原材料關稅最低或免關稅。我國在降低關稅時 ,應該遵循有效保護率理論 ,在關稅總體水平下降的同時 ,從我國產業發展的實際出發,繼續降低投入品和一部分中間產品的關稅稅率,對製成品也將根據其在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狀況實行不同的合理稅率,從而形成投入品、中間產品、最終製成品由低到高的梯形的關稅結構,以體現對產業的不同保護,使國內產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健康發展,從而有利於更好地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資源。 (二)按照非歧視原則,實施公平、統一的關稅政策 在關稅稅率逐步降低的基礎上,大力清理整頓和削減關稅減免優惠政策措施,解決因關稅大量減免稅所造成的腐蝕稅基現象。在調整加工貿易的來料、進料進口的征稅管理方面,可以借鑒國際通行做法,把加工貿易納入保稅區、出口加工區或指定的保稅工廠、保稅倉庫進行保稅管理。產品進口不進入這些地點的,應一律照章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流轉稅或繳納相當數額的保證金,再在加工成品出口時退還所征稅款或保證金,即把現行的「不征不退」,改為「有徵有退」,以利於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資源,發展加工貿易。因此,我國的關稅制度將由原來的「高稅率、多減免、窄稅基、低徵收」,朝著「低稅率、少優惠、寬稅基、實徵收」的方向逐步轉化,這樣關稅收入規模不僅不會降低,調控功能不僅不會弱化,而且會有實質性的增強。 (三)充分重視徵收特別關稅的作用,制定公布反傾銷稅、反補貼稅法 雖然關稅是WTO體制下合法的貿易保護手段 ,但隨著關稅稅率的降低 ,正常的最惠國稅的保護作用逐漸減弱,競爭更為劇烈。通過徵收特別關稅可以加大對傾銷和補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國內產業。當前,我國政府應主動地運用世貿組織有關條款,制定公布反傾銷、反補貼稅法,通過徵收特別關稅,保護我國產業不受傾銷、補貼行為的損害,增強關稅的保護能力。

8. 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稅收規章的制定機關有何不同

1、效力不同。

在我國稅收法律的效力是最高的,其次效力為稅收法規,最後為稅收規章。即稅收法律效力大於稅收法規大於稅收規章。

2、制定機關不同。

在我國只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依法定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才能稱為稅收法律。稅收法規狹義上是由國家權力機關以外的國家機關制定的。稅收規章是由稅收行政管理機關制定的。

3、定義不同。

稅收法律從廣義上來說包含法律及一切規范性的法規和規章。狹義上的法律在我國指的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稅收法規從廣義上說等同於稅法。從狹義上說指的是由國務院或地方人大制定的文件。稅收規章則指的是由稅收部門在職權范圍內依據具體的事務制定的文件。

(8)海關稅收立法擴展閱讀:

稅收法律的基本原則:

1、稅收法定原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最基本的原則,它是稅法三大基本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

2、稅收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現代文明社會的普遍原則,它涵蓋了政治、經濟、外交、法律等幾乎所有的社會層面,而不同的層面有其具體的不同內容。

3、稅收效率原則。

效率原則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遵循的原則。

稅收法規的基本原則:

1、統籌兼顧各種利益,正確處理需要與可能,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的原則。

2、貫徹執行黨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有利於國民經濟建設發展的原則。

3、貫徹區別對待,合理負擔的原則。

9. 我國現行稅制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國現行稅制體系——稅收立法
在稅收立法和稅收政策制定方面,我國強調稅權集中,稅政統一。目前有權制定稅法或者稅收政策的國家機關主要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

1.稅收的基本制度由法律規定。稅收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或者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2.有關稅收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製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或者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3.有關稅收的部門規章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等部門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個人所得稅自行申報納稅暫行辦法》。其中,有些重要規章要經國務院批准以後發布,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稅收法律的制定要經過提出立法議案、審議、表決通過和公布4道程序,稅收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制定要經過規劃、起草、審定和發布4道程序。上述程序都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制度進行。

此外,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與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按照規定製定某些地方性的稅收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某些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稅收規章。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中央政府不在這兩個特別行政區征稅。

中國現行稅收法規體系詳見圖表2-2.圖表2-2中國現行稅法規體系總覽表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5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2月4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並公布,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1991年6月30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即日起施行。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第一次修正,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第二次修正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9年9月30日,國務院發布《對儲蓄存款利息徵收個人所得稅的實施辦法》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3年12月30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使用稅暫行條例》,1988年9月27日國務院發布,自同年11月1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1985年2月8日國務院發布,自1985年度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佔用稅暫行條例》,1987年4月1日國務院發布,即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1991年4月16日國務院發布,自1991年度起施行1991年6月18日,國家稅務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定,此稅從2000年起暫停徵收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1993年12月13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2000年10月22日國務院發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四、燃油稅(法規待制定)

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發布,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十六、《城市房地產稅暫行條例》,1951年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下務院發布即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十七、遺產稅(法規待制定)

十八、《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使用稅暫行條例》,1986年9月15日國務院發布,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十九、《車船使用牌照稅暫行條例》,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即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二十、《船舶噸稅暫行辦法》,1952年9月16日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批准,同年9月29日海關總署發布實施。經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國務院批准,1954年11月30日、1974年8月2日對外貿易部修正

二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1988年8月6日國務院發布,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1988年9月29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

二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1997年7月7日國務院發布,自同看10月1日起施行1997年10月28日,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細則》

二十三、證券交易稅(法規待制定)

二十四、《屠宰稅暫行條例》,1950年1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布。此稅現由地方管理

二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筵席稅暫行條例》,1988年9月22日國務院發布。此稅現由地方管理

二十六、《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1958年6月3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六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即日起施行實施細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二十七、《國務院關於對農業特產收入徵收農業稅的規定》,1994年1月30日國務院發布,即日起施行實施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二十八、牧業稅,無全國性法規,徵收辦法由開征此稅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自行制定

二十九、《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1985年3月7日國務院公布,自同年3月10日起施行。1987年9月12日國務院第一次修訂發布,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第二次修訂發布

三十、《關於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個人郵遞物品徵收進口稅辦法》,1994年5月18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自同年7月1日起施行

三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即日起實施

三十二、《國務院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有關問題的通知》,1994年2月22日國務院發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並公布,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正,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訂1993年8月4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

三十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1992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並公布,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三十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1993年12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年12月23日財政部發布,即日起施行1993年12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三十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決定》,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並公布,即日起施行

三十七、《稅務行政復議規則(試行)》,1999年9月2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註:稅收徵收管理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決定中有關刑事責任的規定,均已經納入修正以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0. 稅法立法機關是什麼

我國稅法的制定主體,也就是我國稅法的立法機關,具體包括:

1、全國人民回代表大會及其常務答委員會:稅收法律,如: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徵收管理法等。
2、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立法:具有法律效力的稅收暫行條例(規定),如:增值稅暫行條例、消費稅暫行條例、營業稅暫行條例等。
3、國務院:稅收行政法規,如: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個人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等。
4、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僅海南省、民族自治地區):稅收地方性法規。
5、國務院稅收主管部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稅收部門規章,如: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
6、地方政府:稅收地方規章。

7、此外,各級政府及其稅收主管部門制定頒布的稅收規范性文件,雖不屬於上述的稅法,但具有普遍強制力,因此,可視為「准稅法」。

熱點內容
履行查對制度的規章制度和程序 發布:2024-11-19 18:19:19 瀏覽:18
阜平法院 發布:2024-11-19 18:18:19 瀏覽:951
法院體庭 發布:2024-11-19 18:17:35 瀏覽:896
關於心道德事的心得 發布:2024-11-19 17:14:24 瀏覽:202
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 發布:2024-11-19 16:51:51 瀏覽:748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
勞動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發布:2024-11-19 16:29:35 瀏覽:735
合同法的第59條 發布:2024-11-19 16:29:34 瀏覽:296
公司培訓合同法的通知怎麼寫 發布:2024-11-19 15:59:01 瀏覽:513
法院職工編制 發布:2024-11-19 15:23:49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