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與道德
㈠ 企業倫理和企業道德有什麼區別
企業道德更強調企業在具體經濟活
動中表現出來的遵守道德原則的實際狀態。而企業倫理側重於從外部提出對企業
應該遵守的規范性要求,至於是否被個體企業所接受並內化,並不涉及。
㈡ 倫理道德是企業合規義務的來源對嗎
對的。
企業倫理與企業道德的聯系:企業道德和企業倫理都是關於企業行為的規范,企業倫理主要側重於企業在處理內部、部人關系時所應當遵循的倫理原則、道德規范及其實踐總和,強調的是所應該遵守的規范。
企業倫理與企業道德的區別:企業倫理是處理相互關系應有的規范,強調的是「應該」怎樣,它是道德行為客體如社會、政府、其他企業、公眾及個人對行為主體如企業、個人提出的道德要求和進行道德評價的標尺。
㈢ 企業倫理和企業道德有什麼區別
倫理是處理各種社會(人際)關系觀念、原則、行為規范的總和。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的各種社會(人際)關系觀念、原則、行為規范的總和。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倫理是企業在處理企業內部員工之間,企業與社會、企業與顧客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企業倫理觀念是美國70年代提出的,最近幾年日本也開始對企業倫理問題進行研究。而我國對企業倫理的認識與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對企業倫理的內涵尚缺乏了解。有人認為,企業是將賺錢作為主要目標的,倫理則是追求的道德規范,企業的經營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必然 聯系,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倫理是相矛盾的。其實這不過是表面現象,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思維方式是落後於新時代的。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沒有必要的倫理觀指導,經營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體現了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社會要素的理念。
企業道德是指在企業這一特定的社會經濟組織中,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持的,以善惡評價為標準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活動的綜合。
企業道德既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道德原則在企業中的具體體現。它是人格化了的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在自然求索.社會交往中,所應遵循的旨在調節企業與國家、企業與他企業、企業與他單位、企業與競爭對象、企業與服務對象以及企業內部各方面關系的行為規范總和。 企業道德是企業及員工對共同道德標准統一的認可,它有功利性、群體性、實踐性、繼承性和時代性五個方面的特徵。企業道德具有功利性是由企業作為以盈利基本為目的基本性質所決定的。在企業與市場以及社會的各方面關系中道德因素之所以成為必要和被看重就是因為企業道德的完善能夠直接或間接的給企業帶來利益和發展,企業道德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武器之一。群體性也是企業道德的一個重要特徵。企業道德屬於一種群體道德,群體的自我約束越健全,其道德形象就越完美。從職業道德方面來看,企業道德約束的對象是企業的全體員工,是一個群體,只有這個群體的總體道德水平提高了,我們才能說企業道德水平在改善。道德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本質地講,是一種實踐精神。道德的實踐精神本性決定企業道德也必然具有實踐性的特點。企業道德蘊藏在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之中,而企業的任何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具體的行為,具有講求實踐的特性。此外,企業道德也不是無本之木,它是在繼承歷史上有關經濟活動方面的道德因素的基礎上產生的,當然,企業道德產生之後也不是一成不變,是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變化的,即企業道德所具有的時代性的特徵。企業道德是資本主義時代的產物,在歷史的發展和演變之下,當前的企業道德要求已經不完全同於最初的標准。 企業作為市場的細胞,其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作為社會的一份子,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又必須使自身的獲利過程同時也成為有益於社會進步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即必須注重企業道德。
㈣ 企業如何建立、完善企業倫理道德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推動企業倫理的建立:
制定並執行企業倫理守則
倫理守則所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企業與其利益相關者、員工、顧客、股東、政府、社區、社會大眾等的責任關系,它同時包含公司的經營理念與道德理想,如同一般人的座右銘,多少可以反映公司的文化與行為、生存的基本意義和行為的基本方向。企業信奉的倫理守則應貫徹到經營決策的制定以及重要的企業行為中。在建立倫理法則的同時,通過一系列的獎勵、審核以及控制系統加以強化,並對破壞倫理規范的行為予以懲罰,公司必須讓大家都明白,組織里決不容許違反倫理的行為。管理人員對違規者的默許,將會嚴重破壞組織走向更具倫理氣候的環境。 倫理法規要想更具效力,必須把組織里經理、員工的思想和政策信仰予以具體化。威塞里爾協會是一家小型的、威汽車行業提供電子部件的私人供應商,它擁有一本「質量擔保手冊」,是思想方針、行為指導、技術手冊和企業簡介的一個統一體,記錄了公司對於正直人格的承諾和關於正確行為的指導原則。公司從來不用銷售比賽等來激勵員工的個人工作表現,也不通過銷售數字來判斷競爭狀況,而是教育員工在制定決策時,既要考慮公司和個人的利益,也要考慮供應商、客戶以及社會的需求,絕對的誠實、禮貌以及尊重他人是公司業務程序的標准。自步入業界以來,威塞里爾的銷售收入不斷增長,在一個發展緩慢的行業里創造了奇跡。
設定倫理目標
企業倫理目標強調企業行為不僅具有經濟價值,還必須具有倫理價值。企業在追求經濟目標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將獲利作為衡量行為價值的惟一尺度,於是為了實現利潤最大化不惜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現實生活中是有發生,這說明企業的經濟目標需要倫理目標的調節和制約。企業目標制約下的行為不僅不能違背以法規形式體現出來的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而且要進一步以倫理准則來約束自己,主動實現道德自律。經營者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企業生存的根本意義是什麼?企業的生存其實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手段,是通過企業的生存,求得顧客的滿意。所以,當一個企業非要用不倫理的手段才能生存的話,它就不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了。 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的發展,其追求的經濟目標中應該包含有倫理道德的要求,應該是經濟目標與倫理目標的統一。實踐證明,企業經濟目標和倫理目標相輔相成,只有同時並舉,企業才能真正興旺發達。強生公司在發現其生產的泰諾膠囊被污染以後,當時的CEO詹姆斯?布克當即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回收所有的泰諾膠囊,這反映了強生公司經濟目標與倫理目標統一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一系列在企業內部根深蒂固的、被人們所共同享有的價值觀和指導原則,很難相信強生公司的反應能夠如此迅速、一致而且符合倫理道德。
加強員工企業倫理教育
現在不少國外的大企業,在員工的教育訓練課程中,邀請詩人、哲學家為員工上課,目的就是希望員工能對身邊的人與物有更高的敏感度,幫助員工在道德思想和行為中注入強大個人意志,防止破壞性的道德淪喪。企業也可參與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協助推動社會良性改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公司的向心力,激勵員工士氣,同時也可提升個人的品質,滿足員工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會進一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敬業精神,從而更有利於企業經濟目標的實現。這樣,道德倫理風范不再是企業必須維持的一個負擔,而是統治一個企業的精神風貌。 因此,企業應加強員工有關企業倫理教育,注重培養反應企業價值觀的態度觀念、思考方式等,讓員工深刻了解到企業更高一層的使命。比奇?魯特營養公司在發現公司的一家供應商提供的用於製作比特?魯特百分白純正果汁的蘋果濃縮液不過時化學添加劑和水的混合物以後,為了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竟幾乎沒有人考慮公司對於消費者肩負的義務,也沒有人想過一旦問題曝光後的嚴重後果。最後,公司因為罰款、訴訟以及損失的銷售量而付出了2500萬美元的代價。
由上層開始推動倫理建設
事實上,作為成功的企業,應該是一個合乎高標准倫理的公司,在勞資關系、尊重知識產權、遵守法令等企業文化上,都有相當的進步;而成功企業中卓有成就、德高望重的領袖人物,恰恰是最又資格提升社會倫理道德的人物。因此高層領導的重要職責之一是賦予企業的指導價值觀以生命,建立一個支持各種道德行為的環境,並在員工中灌輸一種共同承擔的責任感,讓員工體會到遵守倫理是企業積極生活的一面,而不是權威強加於的限制條件。領導要敢於承諾,敢於為自己所倡導的價值觀念而採取行動,同時當道德義務存在沖突時,敢於以身作則。如果絕大部分的企業領袖能充分認識並致力於提高企業倫理,我們社會的人文精神、生活品質自然也就提高了。那時候,我們的經營環境會大大改善,產品的國際形象也會隨之「水漲船高」,企業也將得到他們應享的「回報」。 企業管理的主要責任是教導、促進、啟發員工的誠實、正直、公正感。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應該是凈化社會風氣的先鋒。當年,張瑞敏自己掄起鐵錘砸掉了76 台冰箱,在家電行業里以「揮大錘的企業家」著稱。也正是這把大錘,為海爾走向世界立了大功。如今,「精細化,零缺陷」變成海爾全體員工的心願和行動,那把大錘依然擺在展廳里,讓每一位新員工參觀時都能記住它。 目前,中國企業處於公平開放的國際化競爭中,這更要求企業以誠信為本,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將企業倫理作為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組織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倫理監督機制,肩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共創人間凈土,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㈤ 中小企業如何進行倫理道德建設
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
——基於儒學倫理分析
陳愛清 (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管理世界》2009第12期刋發)
摘要:在市場經濟環境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出現了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引發了眾多的社會矛盾,影響了企業的自身發展與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還沒有構建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麼樣的倫理更適合我國的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呢?本文通過對儒學倫理的分析,認為應用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法律制度有機結合是建設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保障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中小企業 倫理道德 體系建設 儒學倫理
(一)引言
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大多隻重視企業的利潤指標,卻很少關注企業的倫理道德問題,大多數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淡薄,其主要原因是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真正的認識到企業倫理道德建設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從企業生存發展的高度予以重視。然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以及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和諧發展,民眾維權意識的增強和市場經濟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必將改變企業固有的生存觀念和價值觀念,新的經濟形勢與社會和諧發展要求中小企業必須具備完善的倫理道德體系。
目前市場上各種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劣質食品飲料、葯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損害了無數人的生命、健康,致殘致死事件常有發生,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企業欺騙顧客、損害消費者利益等不道德行為層出不窮,不重合同、不守信用而導致的民事糾紛不斷,這一系列倫理道德問題,已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秩序,阻礙了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已普遍存在。近年來發生的齊齊哈爾制葯二廠生產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蘇丹紅一號食品添加劑含有致癌色素事件,南京冠生園「劣質陳餡月餅」事件,阜陽40家小企業生產的劣質奶粉造成食用該批奶粉的嬰兒因並發症死亡事件。還有廣東東莞、山東青島等沿海地區的一些中小企業拖欠員工工資和其他債務,而棄廠逃離事件等幾百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缺失案例。這些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影響到了中小企業的自身發展和生存,嚴重地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及社會的和諧穩定,社會各界也呼籲中小企業應加快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如何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用什麼樣的倫理來構建呢?我作為一名創辦和經營管理中小企業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者,充分地認識到,只有將我國儒學倫理應用到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才能增強,企業的倫理道德意識才能提高;只有加強社會責任意識和倫理道德意識,企業才會受到公眾的青睞和社會的認可,中小企業才能生存發展做大做強。
本文對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儒學倫理對構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以及對儒學倫理進行總體分析後,認為只有將儒學的倫理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法律制度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才是構建我國中小企業倫理道德體系、解決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問題的根本思想方法。
(二)儒學倫理與現代企業倫理綜述
1.儒學倫理及發展
2300年前,儒學的創始人孔子構思了儒學倫理,經過春秋戰國至秦代時期,儒學的倫理思想已初步形成,到二漢時期、董仲舒時代,儒學倫理已系統化並進一步確立,從而形成統治地位。魏晉至隋唐時代是儒學封建倫理思想的演變時期,儒、釋、道三家倫理思想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形成以儒學倫理思想為核心,同時包融了佛、道兩家一些倫理的思想體系。歷史進入北宋至明代中期,儒學倫理得到深化並不斷成熟。明代中期至清代的鴉片戰爭時期,儒學倫理走向衰落,早期的啟蒙倫理思想在我國處於萌芽狀態。此後資產階級倫理與馬克思主義倫理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儒學倫理是人類古老的哲學,是研究和規范人類道德本性及文明發展的客觀規律。分析揭示論證人類道德本性,強化道德的天理。儒學的「天人合德」的倫理思想、「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維方式,「樂群貴和」的基本價值取向,「修齊治平」的實踐操作程序與我國的不同社會時期的文學、宗教、歷史、政治、律法等思想融為一體,形成儒家倫理學,同時產生了儒學的「義」與「利」互補優化,「和」與「爭」互補優化,「情」與「理」互補優化,「人」與「物」互補優化,「群」與「己」互補優化等核心價值觀念。
儒學倫理是將我國社會悠久歷史不同時期人類生活中所產生的道德觀念,歸納提升為人倫規范,用於指導人的社會道德實踐的倫理。因此,儒學倫理與世界其他所有國家倫理思想相比,具有更加豐富、完善的倫理和道德思想體系。
簡而言之,儒學倫理是約束「人性惡」、促使「人性善」、內化「人倫」、外化 「人道」的「人倫思想」。
2、企業倫理發展與企業道德
企業倫理是從管理學、倫理學和經濟學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企業倫理學起源於美國,歷經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的萌芽價段、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初興階段和20世紀90年代初的勃興階段三個發展時期,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企業倫理學已在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國內企業倫理研究始於80年代未,雖然只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但是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已佔到了我國企業總數的90%以上,經營、投入的行業較多,已吸納了3億多人就業,因涉及的社會面較廣,企業倫理道德問題在中小企業的表現也比較突出,引發的社會矛盾較多。因此,企業倫理的研究引起了管理學界的普遍重視,他們對企業倫理理論建構中所涉及的理論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討。
企業倫理學是專門研究經濟倫理和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是研究企業道德行為的學科。企業倫理是關於企業一切經營管理行為的善與惡的道德規范。
美籍華裔學者成中英在《文化、倫理與哲學》書中說:「企業倫理是指任何企業團體或生產機構以合法手段獲利時,所應遵守的倫理規則。」
德國學者阿爾伯特.勒爾在《企業倫理學基礎》中的觀點,「道德是指一定的文化界域內占實際支配地位的現存規范,而倫理則是指對這種道德規范的嚴密性思考」。
我國學者徐維群在《倫理管理——現代管理的道德透視》一書中寫道:「倫理和道德,是倫理學的二個最基本的范疇,常被通用,但也有區別,筆者比較傾向於從倫理主體的角度對倫理和道德進行區分」。
企業道德主要包含企業道德意識、道德良心、道德准則和道德行為,這些都是企業倫理的重要構成,倫理是人的主觀內化意識,道德是人性良知的外化實踐。企業倫理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價值觀念、內心信仰和企業組織規范起作用的。
人類的生活中離不開倫理與道德的規范統一,而道德是不能離開傳統和繼承的。企業倫理行為歸根到底是「人」的行為,既然是「人」的行為,人的倫理意識就是人的道德實踐和表現。企業的倫理道德更要包含人的民族性、文化性、地域性、傳承性和相融性。企業的倫理道德內容主體是人的倫理道德,儒學的倫理的核心是規范人的道德主觀內化和道德外化實踐,並以此來和諧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生存發展。
(三)儒學倫理對中小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啟示
儒學倫理是關於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在市場物與物交換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在人的行為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層面上,儒學倫理特別強調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修養實踐,由此,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思想有著一些共同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相融性。
1.儒學倫理與市場經濟的相融性
儒學倫理的重要思想之一是講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系,儒學以「仁」為核心的人際關系原則,是提倡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互利原則,人由於處於各種人際關系之中而不能孤立個體地生存,人只有通過在相互的交往中才能共同生存發展,因此,儒學提倡人與人「禮尚往來」。而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的基本原則就是「仁」,也就是孔子所說的「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簡單說來,就是要利己利人、推己及人,這其間包含著人與人之間互助的內涵。儒學這種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互利交往合作共贏的倫理思想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互利交換原則是相互融通的。
2.儒學倫理注重規范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
儒學倫理注重規范與秩序的意識與現代市場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也有其一致性的方面。儒學倫理重視和強調人際間的相互交往關系,並強調人際間的交往要在嚴格的規范體系下,即「禮」的規范下進行。要求人的言行舉止動態都要合於「禮」,通過「禮」的規范來實現人際間的相互關系以及社會的和諧秩序。而市場經濟則是社會化、國際化的經濟交換,交換關系復雜多樣,交換主體千差萬別,因而只有在統一的規范條件制約和調解中才有可能正常進行。市場經濟是以契約、合同為基礎的法制經濟,其倫理思想之一是對市場經濟秩序的立法並制定規則,該規則的實行又依賴於穩定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道德體系。在歐美國家,市場經濟規則的運用依賴於西方社會的宗教理念和法律制度而形成的一整套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如沒有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體系就沒有市場經濟規則的正常運行。因此,市場經濟在要求人的自主的主體意識時,更要具有自覺的良好道德意識。在我國,對道德自主規范與遵守社會秩序的重視則是儒學倫理思想的核心。
3.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合作精神
儒學倫理對市場經濟的作用,還明顯客觀的體現在儒學倫理推己及人道德思維方式,其「忠恕之道」,引用朱熹的解釋為「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由此,盡己是推己的前提,正己後方能正人,自性善,才能與人為善。「忠」是儒學倫理的精髓,「忠恕」人不怨,且能尚德立業,「中和」人合人,方能和氣生財。儒學倫理忠恕之道的價值取向強調個人與他人、與群體、社會發生矛盾沖突時,要釆取恭敬、謙讓、忍耐的態度,以群體利益至上的原則協調好各種人際關系。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還特別強調人要忠於自己的國家、忠於自己的家族、群體,忠於家庭和友人。儒學倫理中庸和諧思想更有利於培育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倫理精神。這種企業倫理精神對促進企業的凝聚力和加強群體合作精神,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之個人利益至上原則不同的是,儒學倫理在尊重個人價值的基礎上更重視、忠於群體利益,強化人們對其所屬的群體要有歸屬感、責任心和群體精神,要把為群體的效力當成是自己的忠誠表現。儒學所提倡的群體成員間要互利合作、和諧溝通、協商一致的精神非常適合企業與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的困難時期。
儒學倫理中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是實現企業發展的思想保障。企業的發展也在於員工對企業群體有著強烈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企業經理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群體合作精神與西方企業的團隊合作精神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企業和員工形成的是以利益為基礎,感情為紐帶,命運相關的群體,即「企業群體」,企業員工都為這一群體盡心努力,忠於職守,從而,企業的經濟效益才能不斷提高鞏固,企業才能持續經營發展。
4.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
「信」是儒學倫理思想人的核心道德觀,孔子說: 「人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者」,就是說人無誠信則無法在社會中生存、立足。誠信是儒學倫理中為人處世的一個根本性原則。儒學的《中庸》一書則說:「誠者天之道也」。而「信」是誠的具體表現,是儒學倫理所強調的「五常」之一。《論語·為政》提倡「言而有信」。儒學倫理的誠信為本的道德准則與現代企業信譽至上的企業倫理道德觀念是相同的。
在當代市場經濟發達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歷史時期,將儒學誠信為本的倫理思想應用到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中,從而使企業在市場交易行為中、人際關系交往中確立信用意識,同時也有利於使企業基於功利目的信譽得到升華,成為一種更加自覺的主體倫理精神,從而使企業信用和員工信用更加穩定和持久,更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和員工的發展。
當然,儒學倫理也存在著與市場經濟不相融的一面,如重義輕利,這種思想對於現代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有一定的阻礙,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需要,企業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否則,企業就不能實現持續發展目標,然而,儒學倫理中的以義取利思想更能有效地使企業按合乎道德的標准來實現公司合理的利潤,只有這樣的利益才是最長久的。
二十世紀初,一些學者主張全面批評儒學倫理思想,他們認為儒學倫理思想是阻礙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封建意識,這種觀點長期佔主導地位。學術界和有些人主觀、片面的認為儒學倫理與現代的市場經濟理念是不相融的,在他們看來,儒學倫理思想是重義輕利、重群體輕個人、重人情輕法制、重和諧輕競爭,而西方的市場經濟則是以個人利益至上的自由經濟、法制經濟,儒學倫理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要清除儒學倫理的這些傳統觀念對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在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我國著名學者唐凱麟先生主編的《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一書中認為: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與現代市場經濟有很多相融性,他對孔子的經濟倫理思想和近代的儒家經濟倫理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認為儒家的倫理思想具有現代價值,但有雙重性,應批判性的繼承、可以在創新的基礎上合理的應用。
經過近三十年的企業實踐,我們認為儒學倫理道德思想可以和現代企業管理思想有機地結合。西方企業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可與儒學倫理中「仁」的以人為中心思想有機結合;儒學倫理注重規范和秩序的意識與市場經濟對規范秩序的客觀要求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忠恕之道群體合作精神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現代企業精神是相同的,儒學倫理的誠信思想與市場經濟的信譽至上原則是一致的。
(四)結論
亞當·斯密曾指出:「任何市場經濟的發展只有在共享倫理道德價值觀的基礎上才能正常運行」。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差異化和社會多元化的市場經濟大時代背景下,我國的中小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基業長青,必須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東西方企業倫理思想的差異性,充分挖掘應用我國傳統的儒學倫理思想,並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和現行的法律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並以此來構建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而不能盲目地照搬移植西方的倫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眾多中小企業的實踐證明:誰如不重視企業的倫理道德體系建設,放棄了企業倫理道德去一味的追求企業的經濟利潤指標,誰就必將會被社會不容、被消費者拋棄,企業最終將走向滅亡。誰構建了倫理道德體系建設並付諸實施,誰的發展目標就會實現,企業和員工、企業和消費者、企業和政府、企業和社會就能和諧發展。
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我艱苦創業、苦心經營、拼搏奮斗的三十年,在這段不尋常的歷史時期,我國首批創業的中小企業已所剩無幾、屈指可數了。總結他們失敗的經驗教訓是:他們不重視企業倫理道德的建立,認為可有可無,或者是盲目地趕時髦,照搬移植西方的企業倫理思想。我經營企業近三十年的實踐表明,我國土生土長的中小企業的倫理道德建設和實施,決不能離開傳統的儒學倫理做基礎,否則我國的中小企業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㈥ 什麼是企業倫理
企業倫理,是指由於過分地追求所謂的利潤最大化,企業經營活動中以次充好、坑蒙拐騙、行賄受賄、恃強凌弱、損人肥己等不顧相關者利益、違反商業道德的行為,在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應該對誰遵守倫理道德、遵守哪些倫理道德、如何遵守倫理道德等問題撰在了全球學術界和企業界的面前。[1]企業倫理,Enterprise Ethics ,Business Ethics,是企業經營本身的倫理。不僅企業,凡是與經營有關組織都包含有倫理問題。只要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在本質上始終都存在著倫理問題。一個有道德的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沖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㈦ 企業管理不需要倫理道德對不對
首先,企業內部管理需要倫理道德,沒有這個,企業就不可能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團隊,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不講倫理道德,違背基本人性及價值觀,企業是不會長久存在的。
其次,企業屬於社會的一部分,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更要講倫理道德,就像疫情期間,我們看到一些出格的人,立馬被企業開除,這就是企業倫理道德的社會體現。
最後,社會大同,就是建立在共同價值觀上的,任何違背這樣理念的行為,都是走不長遠的。
㈧ 從企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角度看,本文給你哪些啟示
1、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種觀念形態的價值觀,是企業長期形成的穩定的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以及特有的經營精神和風格,包括一個企業獨特的指導思想、發展戰略、經營哲學、價值觀念、道德規范、風俗習慣等。
2、商業倫理:商業倫理研究的是商業活動中人與人的倫理關系及其規律,研究使商業和商業主體既充滿生機又有利於人類全面和諧發展的合理的商業倫理秩序,進而研究商業主體應該遵守的商業行為原則和規范、應當樹立的優良商業精神等商業道德問題。
㈨ 企業倫理
企業倫理
企業倫理,又稱為企業道德,是企業經營本身的倫理。不僅企業,凡是與經營有關組織都包含有倫理問題。只要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在進行經營活動時,在本質上始終都存在著倫理問題。一個有道德的企業應當重視人性,不與社會發生沖突與摩擦,積極採取對社會有益的行為。
有人認為,企業是將賺錢作為主要目標的,倫理則是追求的道德規范,企業的經營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沒有必然聯系,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認為企業的經營目標和經營倫理是相矛盾的。其實這不過是表面現象,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思維方式是落後於新時代的。在當今時代,如果企業只追求利潤而不考慮企業倫理,則企業的經營活動已越來越為社會所不容,必定會被時代所淘汰。也就是說,如果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沒有必要的倫理觀指導,經營本身也就不能成功。樹立企業倫理的觀念,體現了重視企業經營活動中人與社會要素的理念。
企業倫理的內容依據主題可以分為對內和對外兩部份。內部倫理包括:勞資倫理、工作倫理、經營倫理;外部倫理包括:客戶倫理、社會倫理、社會公益。
1、企業與員工間的勞資倫理
勞資雙方如何互信、勞資雙方如何擁有和諧關系、倫理領導與管理、職業訓練(員工素質的提升,包括職前訓練與在職訓練)。
2、企業與客戶間的客戶倫理
最主要是服務倫理,服務的特質包括;無形性(Intangibility)、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異質性(Heterogeneity)與易逝性(Perishability)。客戶倫理的核心精神:滿足顧客的需求才是企業生存的基礎。顧客是企業經營的主角,是企業存在的重要價值。
3、企業與同業間的競爭倫理
不削價競爭(惡性競爭)、散播不實謠言(黑函、惡意中傷)、惡性挖角、竊取商業機密等等
4、企業與股東間的股東倫理
企業最根本的責任是追求利潤,因此企業必須積極經營、謀求更多的利潤,藉以創造股東更多的權益。清楚嚴格地劃分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讓專業經理人充分發揮、確保企業公司營運自由。
5、企業與社會間的社會責任
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企業需要重視社會公益,提升企業形象。謀求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6、企業與政府間的政商倫理
政府的政策需要企業界的配合與支持,金融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因而金融政策更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企業體必須不但要遵守政府相關的法規,更要響應與配合政府的金融政策。
㈩ 什麼是「企業倫理道德」
企業倫理道德
一、企業倫理道德的本質和特徵
(一)企業倫理道德的本質和概念
企業倫理道德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作為規范企業員工行為的 要求和准則,企業倫理道德貫穿於企業經營活動的始終,對企業文化的其 他因素以及整個企業活動都有著較深刻的影響。那麼什麼是企業倫理道德?我們首先看什麼是倫理、道德。所謂道德是指人類社會依據二定的利 益要求,以是非、善惡為分界點,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倫理比道德前進了一步,是道德現象的概括,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德科規則。因此,使用道德一詞和使用倫理一詞,並沒有根本的區別。
企業是一個小社會,存在著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員工與管理者,分業與社會等等多方面的復雜的社會關系。正確處理和協調好這些關系,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有相應的行為規則。用以調整企業內部以及企業與社會各種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就是企業的倫理道德。
(二)企業倫理道德的特徵
企業倫理道德,既體現了社會倫理道德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又有自己鮮明的獨特性。
1·企業倫理道德與社會倫理道德具有一致性。所謂一致性,是指企業倫理道德的規范體系和全社會的道德原則相一致。從企業倫理道德原則、規范和要求看,它們的基本原則都反映著社會倫理道德原則。
2·企業倫理道德與規章制度緊密相連。企業倫理道德與規章制度存在著功能上的區別。前者要求企業員工"應該怎樣做",但不是靠強制來實現的,後者的要求是"必須這樣做",它是一種對禁止性後果的確認,是靠強制力量實現的。但是,企業倫理道德又與規章制度緊密聯系在一起。企業倫理道德大多數通過有關的"守則"、"准則"、"條例"、"制度"以及其他各項規章固定下來,從而使企業倫理道德具有更大的約束力。
3·企業倫理道德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企業倫理道德是同企業員工的職業生活以及職業要求相結合的。由於企業員工的工作崗位具有相對穩 定性,因而在企業實踐中,會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評價。這種心理、習慣和評價,會鑄成企業員工穩定的品質,進而決定了企業倫理道德的連續性。企業倫理道德與社會倫理道德的一致性,也使其與員工所受的家庭和社會教育相一致,這也決定了企業倫理道德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
二、企業倫理道德的基本內容
(一) 企業倫理道德的體現
企業倫理道德主要通過企業主體的品德、企業的服務行為、企業經營的客體、企業內外部的人際關系等方面體現。
1·企業主體的品德。企業的主體就是在企業中從事管理和經營的員工群體。企業主體品德是指企業的管理者、經營者及普通員工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質。企業主體品德是企業道德文化的集中反映及其人格化的具體體現。企業主體品德主要通過企業經營宗旨、社會責任心和企業道德標准表現出來。
2·企業的服務行為。企業倫理道德在經營活動中通過其服務行為來體現。服務行為通過企業員工的儀表、語言、風度、氣質表現出來。
3·企業經營的客體。企業經營的客體主要是商品。商品本身不存在什麼道德因素,但企業主體生產經營什麼商品、怎樣生產經營則是一種道德行為的表現。
4·企業的人際關系。企業的人際關系包括企業內部、企業之間、企業與社會及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良好的企業道德是調節人際關系的准則、聯結人與人情感的紐帶,在創造企業良好的內外部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企業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
企業倫理道德和社會倫理道德一樣,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決定。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企業倫理道德建設應當遵循 (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所指出的:"道德是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不是脫離歷史發展的抽象概念。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但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競爭,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還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多種經濟成分,在共同富裕目標下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全民范圍的道德建設,就應當肯定由此而來的人們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別;同時鼓勵人們發揚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發揚顧全大局、誠實守信、互助友愛和扶貧濟困的精神。"(決議)十分明確地揭示了社會主義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經濟基礎和它的基本原則。總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並存、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多種分配形式,同時還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引入競爭機制,這就是社會主義倫理道德存在的基礎。
同這種經濟基礎相適應,社會主義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有公正原則、集體主義原則、為人民服務原則、克己奉公原則、誠實守信原則、人道主義原則、民主集中制原則等等。這些倫理道德原則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居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企業倫理道德的根本性原則,也是企業倫理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和指導方針。企業倫理道德規范的確立要受到倫理道德原則的制約,是倫理道德原則的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