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二
① 立法技術規范
立法技術規范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在總結立法工作實踐經驗,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針對立法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帶有共性和普遍性的有關法律結構、文字等立法技術層面的問題制定的立法規范。
立法技術是指在整個立法過程中產生和利用的經驗、知識和操作技巧,包括立法體制確立和運行技術、立法程序形成和進行技術、立法表達技術等。
立法表達技術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名稱;
2、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內部結構、外部形式、概念和語言表達、文體的選擇技術等;
3、法律規范的結構和分類技術;
4、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統化技術,這主要指法律編纂和匯編技術。
立法表達技術要求如下:
1、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表達。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要求,也就是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范化。首先,法的名稱的表達要規范和統一也就是說,不同的制定法律的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因為其法律效力層次不同必須有不同的名稱來表達;
2、法律規范的表達。法律規范的表達要做到完整、概括和明確;
3、立法語言的運用。立法語言的運用要做到准確、嚴謹和簡明。
(1)所謂准確,就是說要用明確肯定的語言表達明晰的概念;
(2)所謂嚴謹,是指用邏輯嚴密的語言表達法律規范的內容;
(3)所謂簡明,是指用盡可能簡練明白的語言表達法律的內容。
法律依據
《立法技術規范(試行)》
第一條 立法技術規范包括法律的結構、形式、文體、修改和廢止的方法等方面的規則,是起草、修改法律需要掌握的具體操作標准。准確地運用立法技術規范,對保證立法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統一性,提高立法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立法工作成績卓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在法律體系中主要的、起支架作用的法律已基本制定出來。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要求,除了法律門類齊全外,還要求法律體系內部協調、結構嚴謹,法律之間應當相互銜接。這就要求在立法過程中既需要科學、嚴密的框架設計,又要求條文表述盡量科學嚴謹,用語規范統一。
提高立法質量,始終是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統一的立法技術規范,為法律的起草、審議和修改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撐,以利於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法律草案,提高立法質量,也可以為下位法的制定工作提供指導。在本規范的起草過程中,地方人大的同志也多次表達了希望全國人大常委會盡快制定立法技術規范的強烈願望。
② 標準的要求 應 宜 可
法規標准中的「必須、應當、宜、可」,「應當」與「必須」的含義沒有實質區別。法律在表述義務性規范時,一般用「應當」,不用「必須」。「不得」、「禁止」都用於禁止性規范的情形。「不得」一般用於有主語或者有明確的被規范對象的句子中,「禁止」一般用於無主語的祈使句中。一、國家標准制定的要求:
1.制定國家標准需要該標准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
2.積極採用國際標准;
3.合理利用國家資源;
4.充分考慮使用要求;
5.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6.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二、國家標準的立項條件:
1、符合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標准化工作的有關規定;符合國家標準的立項范圍和指導原則;
2、市場和企業急需,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推動作用;
3、政府急需,對規范市場秩序有推動作用;符合國家採用國際標准或國外先進標準的政策;
4、同現行國家標准沒有交叉;屬於申報單位的業務范圍;
5、提交國家標准草案;完成期限不超過三年。
三、如何制定企業標准
1、 企業生產的產品在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準的情況下,應當制定企業標准。企業標准由企業組織制定和進行技術審查,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被授權人批准、發布和組織實施。
2、企業產品標准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與強制性標准相抵觸。
3、企業應對企業產品標準的合法性、科學性、與強制性標準的符合性以及標準的實施後果負責。
4、企業產品標准應在批准發布後三十日內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
法律依據:
《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一)》
1、【應當,必須】
「應當」與「必須」的含義沒有實質區別。法律在表述義務性規范時,一般用「應當」,不用「必須」。
2、【不得,禁止】
「不得」、「禁止」都用於禁止性規范的情形。「不得」一般用於有主語或者有明確的被規范對象的句子中,「禁止」一般用於無主語的祈使句中。
不再使用「不準」、「不應」、「不能」、「嚴禁」等與「不得」和「禁止」相近的詞語。
《工程建設標准英文版翻譯細則(試行)》
1) 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必須」,反面詞採用「嚴禁」。
2) 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應」,反面詞採用「不應」或「不得」。
3) 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這樣做的用詞:
正面詞採用「宜」,反面詞採用「不宜」;
4) 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採用「可」
③ 法律上的「以上」「以下」的確切含義
法律條文中的「以上」、「以下」,是常見的表范圍用語,其含義是否包含本數或本級,立法者的意圖、法律文本的表述、受眾的理解,往往是不盡一致的,因此要根據具體法律條款分析。
立法者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存在分歧,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八條第二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此「以上」,是否包含本級即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法律文本表達的意思不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十條規定,外國投資者設立外資企業,應當通過擬設立外資企業所在地的縣級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審批機關提出申請。這里的此「以上」,顯然不包含本級即縣級人民政府。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這二部法律法規分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制定,但是至少可以說明,立法者對「以上」用語的含義存在分歧,「以下」同理。
「以上」、「以下」之類的詞語,往往關系是非界限、政策界限。如果不能以有效方式對它們加以限定或說明,就容易產生歧義。對含義不確定的詞或片語進行限定修飾,有4種方式:准確表述法,括注法,附專門條款解釋法,專門行文解釋法。
這實際上涉及到立法語言技術問題,需要在《立法法》的修訂或實施細則中予以規范,以提高立法技術,保證立法質量。
(3)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二擴展閱讀:
漢語學界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同樣存在爭論,應該包括本數或本級以寧夏大學教授王明仁的觀點為代表。他認為,從有文獻可查的古漢語開始,「以上」、「以下」的表意和用法都是非常明確的、始終一貫的。
即它在表達范圍時從來就包括范圍的起點和止點在內,也就是包括一般所說的「本數」、「本級」在內。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逐漸出現混亂,到了七八十年代混亂愈演愈烈,其表現也是多種多樣。
此外,受眾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也有不同理解。受眾的文化程度不同,對「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理解不同,受眾因利益或動機左右,導致產生有利於自身的理解。
如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醫療機構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的,應從重處罰。兩名以上是否包含兩名,因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行政相對人受利益驅使,自然會產生有利於自身利益的理解,引發訴求。
現行法律條文關於「以上」、「以下」用語的含義及表現形式,法律條文作為法律規范的載體,有很強的規范性。如果法律用語含義產生歧義,將喪失法的指引、評價、預測和教育作用。但是目前不同的法律部門,對此用語的含義規定不一,特別是行政法部門。
現行法律條文關於「以上」、「以下」的含義及表現形式如下:《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五條:民法所稱的「以上」、「以下」,包括本數。該法用專門條款,明確了用語的含義。
《刑法》第九十九條: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該法用專門條款,明確了用語的含義。行政法因沒有統一的行政法典,不同的行政法律關於「以上」、「以下」是否包括本數(本級),沒有統一規定,用法上較為混亂。主要表現為未明確用語含義。
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又如《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一)項:任用兩名以上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診療活動的。「以上」是否包含本級或本數(縣級人民政府或兩名),法律未作說明,容易產生歧義。
④ 重慶市行政立法基本規范(試行)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行政立法的技術和程序,提高行政立法的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和國務院《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范。第二條本市各級行政機關依職權進行的有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立法活動中涉及的立法技術和立法程序,適用本規范。
本市各級行政機關制定規范性文件涉及的技術和程序事宜,依照本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前款所稱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綜合表述時統稱法案。第三條行政立法技術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法案形式應當服從、服務於立法宗旨和法案的內容;
(二)法案結構應當邏輯嚴密,條文清晰,章節設置科學合理;
(三)法案語言應當准確、簡潔,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和法律語言表述慣例。第四條行政立法程序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注重程序合法,維護法制統一;
(二)注重程序公正,維護社會公平;
(三)注重程序公開,擴大公眾參與。第二章技術規范第一節法案結構第五條法案結構是指法案內容按照一定順序和要求依次排列的組織形式,包括內容結構和形式結構。第六條法案的內容結構應當根據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發展變化的客觀實際,按照各要素固有的排列和連接方式,正確反映行為模式和法律後果等法律規范的邏輯關系。第七條法案的形式結構是內容結構的表現形式,一般按照章、節、條、款、項、目的順序排列:
(一)法案的內容較多,有劃分層次必要時,可以設章,各章之間應當有內在聯系,章名應當概括反映本章的主要內容,章的順序用序數詞表示;
(二)章的條文較多且有若干組相對獨立的內容時,可以設節,節名應當概括反映本節的內容,節的順序用序數詞表示;
(三)條的內容應當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每條只規定同一內容,條應當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用序數詞連貫排列;
(四)一條內容中包含兩層以上相互關聯的意思且不宜再劃分為兩個以上獨立的條時,可以設款,每一款應當只表述一層意思,款在條中以自然段的形式排列;
(五)條和款的內容需要細化或者列舉時,可以設項,項的內容不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每項的內容只能包含條或者款中的一層意思,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小括弧分段表述;
(六)項中的內容仍需細分的,可以在項下設目,目的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點表示。第八條法案一般分為總則、分則和附則三個部分。
法案設章節的,應當在法案名稱下設目錄,標明章、節的標題。第二節法案名稱第九條法案名稱由制定機關或者適用范圍、規范事項和法案種類構成。法案名稱應當完整、准確、簡明。第十條地方性法規草案一般分為「實施辦法」、「條例」、「規定」:
(一)為執行上位法而作出的實施性規范,一般使用「實施辦法」;
(二)對某一方面的事項作出的較為全面、系統的規范,一般使用「條例」;
(三)對某一方面的事項作出的專項性規范,一般使用「規定」。第十一條政府規章一般分為「實施細則」、「辦法」、「規定」、「決定」、「規范」:
(一)為貫徹法律法規,根據本行政區域實際情況而作出的具體、詳細的規范,一般使用「實施細則」;
(二)對某類、某種社會關系或者某項工作作出的比較全面的規范,一般使用「辦法」;
(三)對某一具體事項作出的專項性規范,一般使用「規定」;
(四)對某一重要事項或重大行動作出的部署性規范,一般使用「決定」;
(五)對某些技術性、操作性較強的工作作出的規定,一般使用「規范」。第十二條規范性文件一般分為「規定」、「決定」、「辦法」、「通告」、「細則」等。第三節總則部分第十三條總則應當綜合反映法案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基本要素。法案不分章的,應當在法案正文的開端集中表述屬於總則部分的內容;法案分章的,總則部分的內容應當作為第一章。第十四條總則一般包括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據、適用范圍、行政執法機關和其他總括性的內容。
前款所稱的行政執法機關指負責實施法案的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其他組織。
⑤ 法律怎麼寫法律
法律寫作既有「法律」的獨特性,也有「寫作」的一般性,其本質體現為寫作者價值觀實現的兩個層次,一是依法做事,二是規范行文,前者要求思維和行為方面須合法依規,言出有據;後者要求語言和表達方面要遵守標准,格式規范。
因此,法律寫作對創造性、文采要求不是特別高,但是對於規范性、嚴謹性和准確性的要求高之又高。沒有文采、沒有創意不要緊,除了律政文學題材的寫作,其他法律寫作類型還要抑制文采和創意,而沒有依據、不合規范,則太要命了。
本文梳理一下法律寫作中可能涉及的相關規范依據和標准,限於篇幅,無法全文,羅列目錄索引以及簡單介紹,以備查詢。
一、法律依據方面
法律寫作,顧名思義寫作必然要有法律依據。即,法律寫作要有現行有效的,包括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等在內的法律淵源以及法學基本理論作為支撐。
這方面的要求看似顯而易見,實際的法律寫作中問題卻不少,主要表現為想當然地得出結論,卻沒有任何依據,當進一步追問時,寫作者也無法提供依據,只能回答「我覺得、我認為應該如此」。
截止目前,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00多件,行政法規有600多件,其他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及各種規范性文件不計其數。如果將這些依據全部都羅列出來,哪怕只是目錄,篇幅也相當浩大。
實踐中,法律依據的查詢和使用多憑借主流的法規資料庫。資料庫的優勢是收錄海量,但是也有不足,資料庫如同汪洋大海,我們很難通過資料庫對法律法規有體系性的、具體的認知。寫作中需要的法律依據對於資料庫來講,常常如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而這一瓢在哪裡,常常是基於關鍵詞搜索,類似一種大海撈針,盡管有高級搜索,依然是在一定邏輯下的打撈。
這種情況下,有兩個建議:
第一,備一本《法律法規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編),這本匯編收錄了現行有效的全部法律和行政法規。一本《法律法規全書》之所以是必要的,一是官方文本,可以核實准確性,二是集約的一本書,可以將全部的法律、行政法規呈現出來,能夠為我們提供一種立法板塊和體系的感覺,這樣尋找法律依據便不再像在浩瀚無邊的大海里打撈,而像手中有了一個指南針,大致的方向有清晰的指引。
第二,建立自己的專屬法律法規庫,結合自己工作的特點和知識管理方法,將每次檢索查詢的結果及延申內容做一種分門別類的固定,逐漸地形成個性化的、查詢方便的小資料庫。
二、文書格式和規范方面
在司法活動和執法活動中,法律寫作一般表現為製作文書。關於文書格式和規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及其他各部委都有相關規定。此處僅列舉一些典型的規定,不一一窮盡。
(一)最高人民法院相關發布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裁判文書引用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規定(法釋〔2009〕14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裁判文書中如何表述修正前後刑法條文的批復(法釋〔2012〕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書製作規范》《民事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法〔2016〕221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法院刑事訴訟文書樣式》(樣本)的通知(法發〔1999〕12號)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實施《法院刑事訴訟文書樣式》若干問題的解答(2001年6月15日法辦[2001]155號)
《行政訴訟文書樣式(試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編 人民法院出版社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簡易程序訴訟文書樣式(試行)》的通知(法發[2003]21號)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修改後的《民事申請再審案件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法辦發〔2012〕17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公益訴訟文書樣式(試行)》的通知(法〔2020〕71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相關訴訟文書樣式》的通知(法〔2020〕261號)
(二)最高人民檢察院相關發布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加強檢察法律文書說理工作的意見(2017年7月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六十六次會議通過)
人民檢察院工作文書格式樣本(2020年版)(高檢發辦字〔2020〕36號)
(三)公安部相關發布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機關刑事法律文書式樣(2012版)》的通知(公通字[2012]62號)
公安部辦公廳關於修改和補充部分刑事法律文書式樣的通知(公法制〔2020〕1009號)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機關刑事復議復核法律文書式樣》的通知(公通字〔2014〕36號)
公安部關於印發《DNA鑒定文書規范》的通知(2018年1月17日公刑〔2018〕349號)
公安部關於印發《公安國家賠償法律文書(式樣)》的通知(公通字〔2018〕33號)
公安部關於印發《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法律文書(式樣)》的通知(公交管〔2020〕69號)
(四)司法部相關發布
司法部關於印發《法律援助文書格式》的通知(2013年3月19日 司發通〔2013〕34號)
司法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法律援助投訴處理格式文書的通知(2014年1月17日 司辦通〔2014〕2號)
司法部關於印發司法鑒定文書格式的通知(司發通[2016]112號)
司法部關於印發和使用《社區矯正執法文書格式》的通知(司發通〔2012〕126號)
司法部關於印發人民調解文書格式和統計報表的通知(2010年12月31日司發通[2010]239號)
其他相關的格式和規范略。
三、起草活動方面
有一種法律寫作叫做起草。起草活動,不僅需要遵守語言的規范,更體現了權力運行的邏輯。起草活動的主體、流程及行為都有嚴格的規定。行文除了遵守一般的語言規范外,還要求有較高的立法技術。相關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規章制定程序條例
法規規章備案條例
稅務部門規章制定實施辦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規章制定程序規定
稅務規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辦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解釋工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釋性質文件的通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印送《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一)》的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印送《立法技術規范(試行)(二)》的函(2011年2月5日法工委發[2011]5號)
民航規章立法技術規范
四、案例方面
法律寫作中案例的參考和支撐作用日益重要,作為依據的案例可以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的公布或者通過專業資料庫進行查詢,也可以通過權威部門發文公布的相關案例進行查找,以及查閱相關出版物。
(一)相關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的通知(法發〔2010〕51號)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實施細則》的通知(法[2015]130號)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印發《關於編寫報送指導性案例體例的意見》、《指導性案例樣式》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發布第N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N=1、2、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部分指導性案例不再參照的通知(法〔2020〕343號)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典型案例(不一一例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統一法律適用加強類案檢索的指導意見(試行)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的通知(2019修訂)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印發最高人民檢察院第N批指導性案例的通知(N=一、二、三……)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典型案例(不一一例舉)
公安部關於建立案例指導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公法[2010]661號)
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例指導工作的通知(國知發保字〔2019〕24號)
(二)相關出版物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報
人民法院報
以及其他相關案例類圖書(可以在線下的書店,或者當當或京東等網店法律圖書板塊進行瀏覽和檢索,也可以去圖書館借閱),之所以括弧備注這些看上去好小兒科的獲取途徑,是因為我竟然遇到不止一個法律精英不知道怎麼獲取圖書,甚至包括某全球公司中國區法總,該總問我哪裡可以買到某書,我本來條件反射想說哪裡都買得到啊,後來深呼吸一口氣微笑地告訴他,可以上當當、京東、天貓。他像獲得了什麼情報般地說,好,太感謝了!我讓我的助理去買。那不食人間煙火的范兒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五、權利與禁忌
寫作既是一種知識生產活動,也是一種塑造影響力和提供價值宣傳的行為,因此,法律寫作體現為一種成果,同時又是一種表達行為,寫作中需要遵守著作權法、廣告法等的相關規定,且必須避免一些禁止性內容。相關的權利和禁忌可參考如下規定及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圖書出版管理條例
新華社新聞報道中的禁用詞(第一批)(新華社在《新聞閱評動態》第 315 期發表)
六、行文規范
法律寫作的行文規范方面主要涉及語言、文字、標點符號、數字、格式等,基本遵循一般寫作的規律,相關規范主要體現為各種標准以及權威的工具書。主要包括:
(一)關於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二)語言文字方面
GF 1001—2001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通用規范漢字表
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三)標點和數字方面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GB/T 14706—93)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 GB/T15835-2011
(四)學術論文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1—2006)
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
學術出版規范 注釋(CY/T 121—2015)
學位論文寫作指南(GB/T 7713.1—2006)
學術出版規范 注釋(CY/T 121—2015)
(五)公文寫作方面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黨政機關文書格式((GB/T 9704-2012))
(六)校對方面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GB/T1470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