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大象致

道德經大象致

發布時間: 2023-01-15 09:02:20

⑴ 「執大象,天下往」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

意思是:哪裡有「道」,天下的人便會嚮往哪裡。

出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經》。

大象:指無形無象的「道」。

周易《周易》各卦附有「象傳」,其中總的說明一卦的叫「大象」,說明各爻的叫「小象」。如乾卦卦象為六純陽爻,」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是對卦象的解釋,為「大象」。

(1)道德經大象致擴展閱讀:

原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譯文:哪裡有「道」,天下的人便會嚮往哪裡,大家都向「道」,天下便會安和太平。「道」猶如美妙的音樂和美食,能夠使過路的人為之止步,但要說出什麼是「道」,它嘗不出味道,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而他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安平太:安,乃,則,於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⑵ 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的作品出處

《執大象,天下往》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五章。
《道德經》,又內稱《道德真經》、《容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⑶ 《道德經》35章:執大象天下往

原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第一部分:執大象天下往

執大象天下往,這個象字是現象的意思,人要懂得天地萬有的大現象法則,則天下都可去得,而無往不利,關於這一點,與道家原始經典《陰符經》上所講的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是一個道理,因為道法於天,因而有了風雨雷電的變化,日夜明暗的往來,春夏秋冬的更替,如果能了解這些現象衍化的根本,然後在修道上肯下工夫,那麼對於境界的變化和影響就能清楚明白,這就是《陰符經》所要表達的道理

其實古代儒道兩家不分時,都有同樣的解釋,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儒道兩家的思想都源於《易經》,我們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天地間共有八個大現象掛在那裡,這八個現象就是《易經》中的八卦,天、地、太陽、月亮、風、雷、山、澤,它們互相交換影響,構成了宇宙萬象的根源,因此誰能了解大象的法則,就能洞悉宇宙萬象的本源,那麼天下就自然無往而不利

第二部分:往而不害,安平太

往而不害,安平太,世人只有懂得這個天地大象的法則,才能往而不害,才能一直向前走而不會受到任何傷害;安平太,安就是指現在所講的平安;平就是指太平,平等;太就是指永遠站在原始的基點上,無進也無退,無前也無後,就如儒家所說的,做人一定要在本分上,如果世人都能夠做到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那麼這個世界就會永遠的安平太

第三部分:樂與餌,過客止

樂是指玩樂或好聽的聲音,餌是指誘惑人的東西,包括好聽的、好看的、好吃的等等,世界上一切物質的東西,只要能使人感到舒服快樂的,世人都會被其所誘惑,如果過度的沉溺其中,就會深受其害,就如前面章節所講的能令人目盲,令人耳聾,令人口爽,令人心發狂等

人生雖有數十載,但在歷史的長河中卻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所以不要被眼前一時的名利所誘惑,不要只貪圖一時的快樂,而是要回歸本心,回歸大道,只有這樣才能找到存在的價值和活著的意義,才能不被外物所擾,才能做最真實的自己

第四部分: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有形世界的萬物,都因其獨特的特性和具體的表象,讓世人可見,可聽,可感,可嗅,因而可親,可喜,可樂,可愛,但道卻不是世人的外官所能感覺到的,用語言來描述,則談而無味,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到,用也不會用

這與前面章節所描述的道體及道用是相契合的,世人之所以感覺不到道的存在, 是因為雜念太多,執念太深,只知道拚命的向外索取,卻不懂的靜下心來向內觀己,因此才會樂與餌,過客止,而不能執大象天下往

⑷ 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的原文

執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樂與餌③,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④。

⑸ 道德經全文

《道德經》原文

《道德經》之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之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之三章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道德經》之四章 原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德經》之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道德經》之六章 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經》之七章 原文: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經》之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道德經》之九章 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道德經》之十章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修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智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道德經》之十一章 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之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之十三章 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經》之十四章 原文: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之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道德經》之十六章 原文: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道德經》之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之十八章 原文: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道德經》之十九章 原文: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思寡慾。
《道德經》之二十章 原文: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德經》之二十一章 原文: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道德經》之二十二章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之二十三章 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之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道德經》之二十五章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經》之二十六章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道德經》之二十七章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德經》之二十八章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道德經》之二十九章 原文: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德經》之三十章 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經》之三十一章 原文: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道德經》之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德經》之三十三章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之三十四章 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經》之三十五章 原文: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道德經》之三十六章 原文: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奪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經》之三十七章 原文: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道德經》之三十八章 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bó),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bó);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之三十九章 原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jié);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jué)。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祿祿如玉,珞珞如石。
《道德經》之四十章 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德經》之四十一章 原文: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德經》之四十二章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fǔ)。
《道德經》之四十三章 原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經》之四十四章 原文: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道德經》之四十五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zhuō),大辯若訥(nè)。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道德經》之四十六章 原文: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經》之四十七章 原文: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yǒu),見天道。其出彌(mí)遠,其知彌(mí)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德經》之四十八章 原文: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經》之四十九章 原文: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歙歙(xī)焉,為天下渾(hún)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道德經》之五十章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入軍不被甲兵。兕(sì)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zhǎo),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道德經》之五十一章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經》之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sè)其兌(ì),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道德經》之五十三章 原文: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jìng)。朝甚除,田甚蕪(wú);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為盜誇(kuā)。非道也哉!
《道德經》之五十四章 原文: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chuò)。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道德經》之五十五章 原文: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shì),猛獸不據,攫(jué)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pìn)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á),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經》之五十六章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道德經》之五十七章 原文: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piáo)。」
《道德經》之五十八章 原文: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guì), 直而不肆(sì),光而不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德經》之五十九章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sè)。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dǐ),長生久視之道。
《道德經》之六十章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道德經》之六十一章 原文: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jiān)畜(chù)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道德經》之六十二章 原文: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sì)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道德經》之六十三章 原文: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道德經》之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持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持,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自然,而無不敢為。
《道德經》之六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道德經》之六十六章 原文: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之六十七章 原文: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道德經》之六十八章 原文: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道德經》之六十九章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乃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道德經》之七十章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hè)而懷玉。
《道德經》之七十一章 原文:知不知,上;不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經》之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xiá)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之七十三章 原文: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之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若民常且必畏死,常有司殺者。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zhuó)。夫代大匠斲(zhuó)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道德經》之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道德經》之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道德經》之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歟(yú)?高者抑(yì)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yù)見賢。
《道德經》之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道德經》之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chè)。天道無親,恆與善人。
《道德經》之八十章 原文: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yú),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道德經》之八十一章 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⑹ 道德經全文講解

《道德經》主要論述了兩個道與德問題,以下是我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道德經》是「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說明。文辭古雅,理論簡潔,言中有秘,秘中有訣,非刻意追求,矢志參悟者不可得。昔解者多以優美而空洞的大道理形於筆墨,讀之確能使人心曠神怡,若有所得,究其實際,則僅存空理而難具實用。

《道德經》學說,是從應用中發展起來的,絕非空洞哲理,而有其應用模式。若不如此,有失著者本意,焉不望洋興嘆!

余本天資魯鈍,欲拜當今道教界一位「真道」為師,承蒙不棄,收為門下弟子,跟其學習道學知識。經其指點,在前人基礎上發現道傳古法,言之鑿鑿,通過實驗證明往往偶中,令人驚喜不已,且與《道德經》若何符契。因知《道德經》之文非普通之文,乃成功學巨著。大道無私,不敢隱秘,特將所知所悟寫出以與知音共賞之。

《道德經》是順性命之理立法,主要用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揆度人心向背、事物聚散之理。搞清楚事物之本質,以至掌握事物存在的全過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目的是指導行為,去惡從善,發展壯大社會事業,絕非空談玄理。學習《道德經》是用道學幫助自己,指揮自己,保護自己,壯大自己,實際上是靠自己的智慧發展自己。因而「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者,自己。天,乾為天,為首。即用自己的頭腦保護自己,故能吉利也。「道」的原意就是行走天下,需要用自己的'頭腦保護自己。

黃帝學說主要內容有二:其一、黃帝發明創造了「奇門遁甲」之術;其二、黃帝創《歸藏易》,以坤為首位。老子之學,宗黃帝《歸藏易》,首重坤柔,坤為地,萬物莫不臧於中,坤以藏之,主張致虛極,守靜篤。老子為周朝史官世家,曾是管理周王室的藏書吏,所以學問淵深,對《歸藏》八卦之類稔熟,東周王室內亂,老子辭官歸隱。據歷史記載和學者考證老子的思想便是受了《歸藏》的啟發。老子之「道」便是源自於《歸藏》的「陰陽太極」理論。據不完全統計,《道德經》中有五十多處文字來源於《歸藏》。老子是黃帝學說的集大成者,「奇門遁甲」之術與《歸藏易》在《道德經中》體現的淋淋盡致,老子發展了黃帝學說,老子自創了「養生術』』此三者即《道德經》全部內容。《道德經》分為兩部分為:一、老子全生之道(內以養生延年,外以攝生驅患。);二、《歸藏易》,分為三部分為:一、老子養生之道;二、攝生術(「奇門遁甲」之術);三、《歸藏易》

今以三部分內容分發為主,將《道德經》內容寫出如下:

一、養神練形,健身長壽(老子養生之道)

(一)天元大丹,清靜修煉。

(二)人元金丹,陰陽修煉。

(三)地元神丹,鉛砂燒煉。

二、攝生保命,趨吉避凶(「奇門遁甲」之術)

(一)用執大象,往而不害。

(二)運用奇門,可無死地。

(三)道立於一,抱一全生。

三、歸藏之易,自天佑之(《歸藏易》)

(一)立天之道,曰陽與陰。

(二)立地之道,曰剛與柔。

(三)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道學廣大,拙於悟性,難得精微,不能系統寫出,令人愧煞,濫竽成文,自知膚淺,難等大雅之堂,不怕貽笑大方,用以拋磚引玉,求教於高明。

⑺ 道德經·執大象,天下往的注釋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則,於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3、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既:盡的意思。

⑻ 「執大象,天下往」是什麼意思,出處是哪裡

「執大象,天下往」的意思是:哪裡有「道」,天下的人便會嚮往哪裡。

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譯文

哪裡有「道」,天下的人便會嚮往哪裡,大家都向「道」,天下便會安和太平。「道」猶如美妙的音樂和美食,能夠使過路的人為之止步,但要說出什麼是「道」,它嘗不出味道,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而他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

出處:《道德經》------戰國·老子

(8)道德經大象致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

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⑼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道至簡,豈是誑語」 ,此句的出處與正解是什麼

1.大象無形
"大象無形"一語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說到"道"的至高至極境界時,引用了"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說法,意思是:"最白的東西好象是污濁的,宏大的方正(形象)一般看不出稜角,宏大的(人)材(物)器一般成熟較晚,宏大的音律聽上去往往聲響稀薄,宏大的氣勢景象似乎沒有一定之形"。"大象無形"可以理解為:世界上最偉大恢宏、崇高壯麗的氣派和境界,往往並不拘泥於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是表現出"氣象萬千"的面貌和場景。
"厚德載物"、"大象無形",從不同的角度講出了共同的道理和意向。以"厚德"載萬物,兼容天下,故總體上似無"定形";由於"固無定形"而能容納"多形",時時吞吐吸納外來之物,以壯大豐富自己,故能看似"無形"之上,而成其泱泱"大象"……。"大象無形"來形容中華文化的特點,概括其泱泱大度、不拘一格、包羅萬象、生機無限的偉大精神氣質,倒是非常貼切的。
古人以樸素的方式,闡明了中華文化的宏觀定位和發展定向。可以說,"厚德載物"和"大象無形",正是一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偉大國家所特有的景象、特有的氣派,是一個有志於肩負人類歷史重任的偉大民族共同體所需要、所應有、所能以自持的文化風格和整體面貌。
在幾千年的實踐中,這種"厚德載物"、"大象無形"的文化,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底蘊和活力資源,被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在很多情況下是未必自覺的)保持和發揚起來,成為中華民族不斷成長壯大,歷經無數劫難而不衰敗潰散,並能夠取得成功和輝煌的一個重大條件。
所謂大象者,《辭源》解釋為一切事物的本源,後引為封建帝王的一統天下。因此,大象是一種權威,一種集權,或者說是一種對資源的有效控制。按照現代經濟學的說法,大象應該是能控制行業市場,在產品、資金渠道及生產資料方面有強大市場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大象的影響力首先是看得見的,它有產品,有工作人員,還有各種類型的廣告活動。但同時大象的影響力更是看不見的,它有一種魔力,無邊無際地影響著每一個群體。老子《道德經》中說「大象無形」,也正好涵蓋了這種意思,大象的無形之處正是對市場的絕對控制,從思維、意識到行為方面的控制。古人雲:執大象,天下往。每一個人,每一個集團或階層,都在努力尋求著合適的切入點,希望籍此能成為執大象的風雲人物。
大象無形:
有意化無意。大象化無形!就是不要顯刻意,
不要過分的主張。要兼容這態。
無才能容納萬有。
無形態無框架才能容納一切形體!
釋義:最美的形象就是沒有形象。
2.大音希聲
【發 音】dà yīn xī shēng
【釋 義】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
【出 處】老子-《道德經》:「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註:「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於無矣。」
【美 學】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中的一種美學觀念。語自《老子·四十一章》。語出其中又說:「聽之不聞名曰希。」王弼註:「大音,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王弼集校釋》)「眾」即全體,「分」即部分;人們聽到的宮音或商音等,都只是部分,而非全體。意謂有了具體、部分的聲音之美,就會喪失聲音的自然全美。老子認為最美的音樂是自然全聲之美,而非人為的、部分之美,這和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的見解,以及他的「無為自化」(《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老子之後,莊子繼續發揮了這一觀點。在《齊物論》中,莊子把聲音之美分為「人籟」、「地籟」、「天籟」三種。「人籟則比竹是已」,即簫管之類,屬下等;「地籟則眾□是已」,即風吹□穴之聲,屬中等;「天籟」則「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即塊然自生的自然之聲,為上等。在《天運》中,莊子還論述了「天籟」的特點:「聽之不聞其聲,視之不見其形,充滿天地,苞裹六極。」郭象註:「此乃無樂之樂,樂之至也。」這實際上就是老子所提倡的「大音希聲」。所以在《齊物論》中,莊子又說:「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王先謙註:「鼓商則喪角,揮宮則失徵,未若置而不鼓,五音自全,亦猶存情所以乘道,忘智所以合真者也。」意思都在於反對以部分的、有限的聲樂,破壞或代替自然全美之聲。
老、庄這種對於自然全美的提倡,對後來的文藝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成為文學家、藝術家所追求的一種崇尚自然天成、不事雕鑿的最高的藝術境界。鍾嶸《詩品序》所提倡的「自然」和「真美」;元結《訂司樂氏》所提倡和推崇的自然、「全聲」之美;司空圖《與李生論詩書》所提倡的「以全美為工」;徐文長《贈成翁序》所說的「夫真者,假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聲必希,聽斯真矣。五色不華,視斯真矣」;以及俞兆晟在《漁洋詩話序》中所說的「以大音希聲,葯淫哇錮習」等等,都是這一觀點的引申及進一步發揮。在古代畫論中,也有不少類似的見解。
但對於音樂或詩文的聲律來說,有無相生,有聲和無聲是相反相成、相比較而存在、相襯托而益彰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就很接近於老、庄所提倡的「大音希聲」的境界。不過,如果沒有這之前「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等等的「有聲」,也就不會有在一定條件下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所以李德裕的《文章論》中,在批評「今文如絲竹□鼓,迫於促節,則知聲律之為弊也甚矣」的同時,正確地指出:「絲竹繁奏,必有希聲窈眇,聽之者悅聞;如川流迅激,必有洄□逶迤,觀之者不厭。從兄翰常言『文章如千兵萬馬,風恬雨霽,寂無人聲』,蓋謂是矣。」這就說得比較切合實際了。
這是他的哲學思想和社會美的觀點在藝術中的反映。「大音」,指音樂本身、音樂的本源——「道」;「希聲」並不是指沒有聲音,而是指人們聽不到音響,「聽之不聞,名曰希」(《老子·第十四章》)。這里老子用音樂本身「聽之不聞」,比喻「道」既屬感覺范圍的對象,又不能為感覺所直接把握,從而揭示了一切美與藝術的既訴諸感性,又超越感性的特點。基於他的「無欲」觀點,他認為音樂等藝術形式會引起人們心理和生理的慾望,進而導致天下的不安定。他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所以在音樂欣賞中,他倡導應追求一種超越對聲音的直接感知的「大音希聲」的境界,即無聲勝有聲的境界。「聆樂時每有聽於無聲之境」。
3.大道至簡
大道至簡是大道理(指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大道至簡的反面是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是廣博和高深,多用來指思想、學術理論、學識、作品等。
一門技術一門學問,弄得很深奧是因為沒有看穿實質,搞的很復雜是因為沒有抓住程序的關鍵。在搏擊較量中,出招過多就是多餘無效的招數太多,有效的招數少;醫生開的葯方越多,就越是把握和好方法,用那些判斷不準的葯來試。博大精深就是沒有認清實質、沒有抓住關鍵,反而陶醉在自我製造的紛繁復雜中不能自拔。
武術高手在搏擊時總是一招制敵,擊中要害,絕對不會大戰300回合才擊倒對手;
高明的醫生總是一針見血,葯到病除,絕對不會開亂七八糟的葯物騙錢;
精明的商人一招領先,步步領先;高人指點一語道破天機,不用太多言語……
博大精深有個明顯的悖論,就是廣博和高深是一對矛盾。學問、愛好廣博必然不會樣樣精深(精通)。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的精力能力智慧總歸是有限的,不可能樣樣出色,方方面面都強。認真盤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會發現外表很博大,但不是方方面面都精深,只是有些方面很強很精深,其他方面都是忽悠和糊弄。
大道至簡意味者「少而精」,博大精深意味著「多而廣」,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是一對矛盾,是一體的兩面。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是可以轉化的,大道至簡往往要博採眾長,與其他專業融會貫通。僅僅融會貫通又會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貫中西、博採眾長只是基礎,還不是大道至簡,大道至簡必須再整合創新,跳出原來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揮動奧卡姆剃刀,剔除那些無效的、可有可無的、非本質的東西,融合成少而精的東西。所謂「為學日增,為道日減」就是這個道理。
.
.
上面那些是復制的,現在的是原創的。這3個詞都是論述「道」的詞語,一般用於行文論理,如果是朋友用來問你,那明顯是裝2!然後是我自己的理解,「大象無形」,對我來說就是要求我要時刻以平正的目光看待所有事物,無論是好的壞的,既然存在了就自然有其道理在其中,用通用白話就是「存在即有理」或者「無論黑貓白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大音希聲」(順便吐槽下,那個是希字不是稀字),就是說看事物時要隨時思考,要有想像力,世間萬物絕不會單獨存在。簡單來說就好像你雖然只聽到聲音,但你肯定知道聲音不是自己發出來的,肯定有什麼其他東西發出來一樣,再套句白話「有人,就有江湖」這是一樣的道理;「大道至簡」,這不是老子的話,是某本現代經濟書上的話,我的理解就是無論多麼復雜的事物所論述的道理都能在平常事物中存在,所以只要理解了最基礎的存在規則,那麼就能以此為根據推出更復雜的道理。就好像微積分是很復雜,但它的道理都是在加減乘除中推論出來的,最後還是套句白話「太極本無圓,至陰生乾坤」

熱點內容
榆次免費法律咨詢 發布:2025-01-15 15:49:54 瀏覽:163
法官考察材料 發布:2025-01-15 14:58:25 瀏覽:475
合同法違反合同 發布:2025-01-15 14:48:08 瀏覽:825
北京資深拆遷律師 發布:2025-01-15 14:26:40 瀏覽:975
疫情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5 13:55:13 瀏覽:882
國家電網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15 13:27:12 瀏覽:903
民法典規定的家事代理權 發布:2025-01-15 12:58:48 瀏覽:609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數規定 發布:2025-01-15 12:46:04 瀏覽:909
孫國祥行政法違法性判斷 發布:2025-01-15 12:35:34 瀏覽:44
新編行政法理論與實務 發布:2025-01-15 12:31:38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