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說風

道德經說風

發布時間: 2023-01-15 09:10:07

A. 道德經的十句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處】《道德經》第一章。

【解釋】天地萬物之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名也是可以名狀的,但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有與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存,聲音音律的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後相互聯接而成順序。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無所謂仁慈不仁慈,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5、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有的版本為「多言數窮」。意思是:多說無益,言多必失,還不如保持靜默。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解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解釋】最大的善就應當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與萬物交融,而不與之爭奪;水只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低窪之處,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太滿了會溢出,應當適可而止;太冒尖了,難保長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金玉滿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貴而驕奢,容易引禍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這才是自然之道。

B. 道德經經典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中經典哲理名句及翻譯。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大意: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

大意: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道德經》

大意: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5、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大意: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見素抱朴,少私寡慾。《道德經》

大意: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欲。

7、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

大意: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大意: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C.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一、原文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各家之解評析及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少說話、不要強行發號施令,這樣才是合乎自然的。比如台風不會狂吹一晨,大暴雨也不會狂下一日,誰造成這狂風暴雨的?是天地啊!天地因狂暴而形成的狂風暴雨都不能長久,何況人類呢?所以說,遵從道的人,會成為同道中人;遵從德的人會是同德之人,而失道失德之人,也會物以類聚湊到一起的。遵從道的人,道也樂得與之相伴,喜歡德的人,德也樂得與之相伴,而失道失德之人,各種損失也樂得與之相伴,因為失道失德的人誠信不足,大家都不信任他們了。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希言自然」,並不是很少說到自然科學的理論。「自然」一詞,在這里不可作為物質世界的自然,而是哲學的名詞,勉強解釋,也可說是「原來如是」的表詮。

本章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開始,把自然現象的因果律,用比喻來反復說明,告訴我們一切都在無常變化中,需要認識人間世事的現象,以及人與事,沒有一分一秒不在變。它是隨時隨地都在變,既不是你的力量可以把握住它,而且也無須要去把握它。只有一個超越現實,是我們生命所本有的,就是那個自然本有的東西。那一功能,能變、所變、受變的,卻是天人合一,變而不變的那個東西。但那個東西又怎麼可以體會它呢?只有從「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去體認它,才能自然證得。但是有的人雖然相信這個道理,並不能真肯實信,所以便又說:「信不足焉!」此外,大多數人,就根本不相信形而上者有一個自然之道的存在,同時也不相信現象界中的自然因果定律。所以說:「有不信焉!」真是無可奈何!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希言自然。

希,聽之不聞曰希。希言,自然之道,不言之教。自然,以天治天下,萬物因任天運而自化。

(2)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暴風驟雨,通常都維持不了一整天。所以,以人智治天下,就如同暴風驟雨一般,都不可能維持很久。

(3)孰為此者?天地。

暴風驟雨,是誰興作的呢?是天地所為。

(4)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天地所興作的暴風驟雨,都不能持久,更何況是以人智為政,所興作起來的偽巧之術呢?

(5)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從事於道者,事天治人者,指君王。

道者同於道,有道聖王,同於大道,輔佐天道,行自然之教,處無為之益。正因為不敢為,才能無不為。

德者,同於德。雖不能同於道,但為政以天為本,法天則地,立聖王之教。因其不失大本,故能德合於天。

失者,同於失。君王為政,不以道為宗,不以天為本。以人智治天下,以人言為天下立大偽之教法。為政以偽為本,故為失道。

(6)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為政宗於道,本於天,行自然無為之教。天道永恆而不殆,所以天下永遠也不會出現昏亂。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為政以天為本,德合於天,則能德蓄天下。雖然能有德治,但德衰之日,也就是天下昏亂之時。

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離道喪德,為政失本。以人智之屑末小術治國,以此治天下,則亂天下,進而失天下。

(7)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信,以人言人智立教,不足以為道。不信,天道至真之言,天地雖不言,而能使萬物常自然。人智之治,不過都是飄風驟雨而已,不足為道。只有天道,才能使天下永久安定。

三、我之體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有句話說,你如何對待世界,世界就會如何對待你。你對世界的看法並不一定是世界的狀態,它只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的狀態。正如王陽明說「心外無物」,所謂「心外無物」就是:你的心之外是沒有世界的,世界是你的心構建出來的。

正如老子這章所說「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你相信道,你的心就能構建一個道的世界,你用道的方式處事,世界自然回饋你道的結果。你相信德,你的心就能構建一個德的世界,你用德的方式對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饋你德的結果。你相信失,你的心就會構建一個失的世界,你用失的方式對待世界,世界自然回饋你失的結果。

撒切爾夫人有一段名言: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注意你的言辭,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的心就是一切的根源,你的世界、你的境遇、你的命運都是由「心」塑造出來的。所以王陽明的整個哲學就叫「心學」。他認為:要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改造世界,要跟這個世界相處,其方法就是改造你的「心」。你的心變了,一切就全變了。

D. 《道德經》「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應作如何解

這句話的核心就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永恆和持續,力量越大毀壞的也越快。風,雨來自於天地,天地對於人類來說,這是無上的存在。就算像天地這樣無上的存在,卻也無法維持風,雨的持久的存在。

所以老子後來接了一句話: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連天地都做不到的事情,人能做到嗎?

這個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很多的

那我們該怎麼做?

不要用「爭」的方式,因為力量強大,或者堅持自己就是對的,就是一種「爭「,「爭」的結果就是因為你的力量盡了最終失敗。

比如你拚命往上爬,終有一天會掉下來的,因為你的力量最終會比不上位置的高度。一個很會爬樹的人也不可能爬上天下。郭子儀說你把我王府造的牢固一些,工匠說我只看過王府不變,但沒有見過王爺是永恆不變的。

力量會讓你迷信,因為力量的確可以帶來很多好處。這個「力量」指的是你身上的優勢。

你的力量不是用來「爭」,而是用來善利萬物的。這才是「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這句話,老子想表達的觀點。

E. 道德經3註解

葉曼講解

尚賢

人人都會爭得賢名

很多人用各種方法打知名度

名過其實不長久

爭名於朝

大臣在皇帝面前表現

演藝人員通過緋聞打知名度

難得的東西

物以稀為貴

珍藏郵票

偷盜之所以有

是因為你有,我沒有

現在的小偷不會偷牛和衣服

上有好者

下必甚焉

世人都愛難得的東西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我們為什麼被搶被殺

是因為你帶著珍貴的東西『

你雖無罪

但是你有值錢的東西

這就是你的罪

女人為娼

男人做牛郎

上面的人總是誇富

下面的人都會崇拜富裕

笑貧不笑娼

難得之物是亂的根源

聖人不是不要賢名和難得之貨而是不誇大它

不尚,不貴,不見

上面的人不以這些為重

有無相生

好壞相生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出自《論語》,大意是說,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風,小人的德行好比是草,風吹在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強調了領導做好垂範表率的重要性。 上有好者,下者更甚

心虛了

民自然就靈了

心不是被物質塞滿

心不虛,靈不起來

你把珠寶扔給鳥,鳥飛走了

西施這么美,野獸看見跑掉了

心不在名和利上,心就不亂了

一個東西只要實用就行了,要那麼貴干什麼呢

不現可欲,心就不亂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李世民問:「忠臣、良臣有不同的地方嗎?」魏徵說:「稷、契、咎陶(皋陶)就是良臣,龍逢、比干就是忠臣。良臣使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的稱號,子孫世代相傳,福祿無邊。忠臣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愚昧、凶暴的境地,國破家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從這說來,忠臣、良臣相差就遠了

無知不是讓人民像傻瓜一樣而是不讓人強取,豪奪,敲詐之心

飲食男女是人之大欲

消除

貪念,貪的是名,權,利,欲

智者就是有才智,有手腕,有口才的

不是生活水準很高而是生活成本很高

佛家八苦:生老病死

求不得,我們得到的不稀罕,我們永遠在追求求不得

無欲無求時活得自在

凡是一個東西滿了就受損害

人不可以自滿

道 充滿天地萬物

憨山大師講解:

尚名,好利,嗜欲之害

蓋尚賢,好名也。名,爭之端也。

貴難得之貨,好利也。利,盜之招也。

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見名利之可欲也,動亂其心以爭競之

若在上者苟不見名利可欲,則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亂矣

人以隋珠為重寶,以之頭雀,則飛而去之。

色,妖態也。人以西施為美色,麋鹿則見而驟之

名,虛聲也。人以崇高為名,許由則避而遠之。

食,爽味也。人以太牢為珍羞,海鳥則觴而悲之

是則財色名食,本無可欲,而人慾之者,蓋由人心妄想思慮之過

民安飽自足,心無外慕

人心剛強好爭者,蓋因外物誘之,而其奔競之志也

故小人雞鳴而起,孳孳為利,同「孜孜」。孳,通「孜」。勤勉;努力不懈。

君子雞鳴而起,孳孳為名,此強志也

聲名貨利外誘民心,則民自絕貪求,不起奔競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

民既無求,則始之以鑿井而飲,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強其骨」

古書上的「民」,就是現代語的「人們」,或者是「人類」的意思。

長養萬物萬類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沒有絲毫占為己有的傾向,更沒有相對地要求回報。人們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作人處事,這才是最高道德的風范。如果認為我所貢獻的太多,別人所得的也太過便宜,而我收回的卻太少了,這就是有辭於勞瘁,有怨天尤人的怨恨心理,即非效法天道自然的精神。

南懷謹解析

尚,就是重視推崇的意思。賢,就是才、德、學三者兼備的通稱。

賢者與能者的重要。所謂「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便是他的名言。

歷代史實告訴我們,所有破壞社會的安定,引起歷史文化一再變亂的,大概都是「不是奸人即婦人」

墨子的主張,是針對當時他所立身處地所知、所見、所感受到的結論。

推崇賢者的結果,卻會導致許多偽裝的言行。當時各國的諸侯,為了爭地稱霸,不惜任何代價來網羅天下才能的智士。凡是才智之士,便統稱為「賢者」。而這一類的賢者愈多,則天下的亂源也就越難弭平。所以他指出「不尚賢,使民不爭」的主張。

天下事誤於奸慝者,十有三四。誤於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一句合頭語,千古系驢橛

「尚賢」「不尚賢」到底哪一樣好,都不是關鍵所在。它的重點在於一個領導階層,不管對政治也好,對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別標榜某一個標准,某一個典型,那麼有才智的人,會依著自然的趨勢發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倘使是標榜怎樣作法才是好人,大家為了爭取這種做好人的目標,終至不擇手段去爭取那個「好人」的模式。

如果用手段而去爭到好人的模式,在「爭」的過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亂。所以,老子提出來「不尚賢,使民不爭」

站在領導地位的人,對於互相怨憎的誹謗,和互相愛護的稱譽,都要小心明辨,不可偏聽而受其迷惑。如果先入為主,一落此偏差,「誹譽交爭」,則人主惑矣。

正反是非,統統因時間、空間加上人事演變的不同而互有出入。

鬻yu 蕤rui

各家所指的聖賢,要到達何種標准?都很難確定。所以,屬於道家一派的抱朴子說:「白石似玉,奸佞似賢。」一方白色的好石頭,晶瑩剔透,看起來好像一塊白玉,但是就它的質地來看,不論硬度、密度,都不夠真玉的標准。

我們標榜好人,讓好人受獎,開始動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形成風氣後,社會上就有人想辦法去爭取表揚。那麼,表揚好人的原意,也就變質了。我每年也接到推薦好人好事的公文,但我看來,好人好事太多,推薦誰去好呢?而且徵求一下,大家只對我一笑,搖搖手,擺擺頭,誰也不肯接受推薦。我常常笑著說:有兩個好人,我想推薦,可惜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未投生。大概我還勉強像小半個好人,只是我也同大家一樣,討厭人家推薦我,更怕自己推薦自己。還是相應不理,讓賢去吧(一笑)。我們由這兩個故事,大概就可以知道,所謂「不尚賢,使民不爭」。在老子當時的社會,在那個歷史政治的形態中,「尚賢」已經是一種毛病,因此,他提出這句話來。

盜」字有搶劫的強盜、偷竊的小盜等區別。要詳細解釋「盜」字,也不是容易的事。

什麼是盜賊行為的內涵?我們可以引用佛家的一個名詞,凡是「不與取」的便是盜。廣泛地說,「不與取」就是盜的行為,這種定義比世界上任何一種法律更為嚴密。所謂「與取」,是指必須得到第二人的同意給予。「不與取」,就是沒有經過第二者的同意,就取為己有的意思。那麼,我們就是在地下撿一塊泥土回來,沒有土地所有者在場,也已經屬於「不與取」的行為,也犯了盜戒。所以,人要不犯盜戒,只有餐風飲露,享受「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才算是清白。

在道家的學術思想里,對於這一點,和佛學有同樣意義,道家講「道」便是「盜機」。《陰符經》說: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盜機。我們人活著是天地之盜,都是偷了天地自然的東西,偷太陽的光,偷土壤的功能,侵害萬物的生命給自己當飯吃,把動物的肉和青菜蘿卜吞到胃腸里去,自己還認為理所當然,這都是佔了天地萬物的便宜,便是盜機。所以說修道的人,也是偷盜天地的精華到我的身上來。好比用一個聚光的凸透鏡,放在太陽光下,把陽光聚在一起,成一焦點,擺一根草在焦點上,到了某個程度,就燒起來,然後引火做熟食,這也是偷盜了太陽的熱能來自利。

有關大盜竊國、小盜竊貨等的哲學觀念

例如以欺詐起家,取天下於孤兒寡婦之手的晉武帝司馬炎在他篡位當上晉朝開國皇帝

奇技淫巧、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

欲」是什麼?很明顯的答案,「欲」有廣義和狹義兩層涵義。廣義的「欲」,便是生命存在的動力,包括生存和生活的一切需要。狹義的「欲」,一般來說,都是指向男女兩性的關系和飲食的需求。

朱熹的「十年浮海一身輕,乍睹黎渦卻有情。世上無如人慾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到了魏晉以後,隨著佛家學說的輸入,非常明顯地,「欲」的涵義,擴充到廣義的范疇。凡是對一切人世間或物質世界的事物,沾染執著,產生貪愛而留戀不舍的心理作用,都認為是欲。情慾、愛欲、物慾、色慾,以及貪名、貪利,凡有貪圖的都算是欲。不過,它把欲剖析有善與惡的層次。善的欲行可與信願並稱,惡的欲行就與墮落銜接

反正人類總是一個很矛盾的生物,在道理上,都是要求別人能做到無欲無私,以符合聖人的標准。在行為上,自己總難免在私慾的纏縛中打轉。不過,自己都有另一套理由可為自己辯白。

如照道家所說的「氣」,有三種不同的寫法和定義,必須知道。古代道書上的「氣」寫作「炁」。「炁」這個字的上半部「旡」就是後世的「無」字,下面四點則代表了火。那麼,無火之謂氣,並非指空氣的氣,也不是呼吸的氣。現在用的這個「氣」字,下面有一個米字,是指人們吃了米穀等食物後所化生的氣。還有一個好像簡體字的「氣」,是指空氣的氣,姑且不管它是哪個氣,一個人的身軀,猶如一具裝有各種零件的皮囊。假如我們把氣體打入一個皮袋裡,然後要叫這股氣呆板固定,永久停留在某一部位,是有可能嗎?很明顯的答案,氣是不會凝固停留在某一部位的。如果說有可能,那已經不是氣體,它已變化成為一個固體的東西。在我們的身軀內,另外裝進一樣固體的東西,那就太可怕了,豈不成了一個瘤嗎?氣,本來就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的能量,你要氣住丹田,充實腹部的下丹田,那隻能說「徒有空言,都無實義。

凡是宗教與政治混合的時代,政教(宗教)不分的國土,結果沒有一個不徹底失敗的。不但污衊了宗教,同時也斷送了國家。政治,畢竟是現實智慧的實際成果。宗教,始終是升華現實的出世事業。如果強調宗教就是現實世間的事,那麼不是別有用心,就非愚即狂了。

F. 《道德經》第廿三章讀後感

某年某月某日,吾因故入寺院居住,入寺三天,竟未說一言。因為,寺院的規矩是「止語」,各自清凈,老實念佛,少干擾別人。

這就有了後來,吾出寺後、讀《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的感慨。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希言自然」,即「少說話合乎自然。」這點我的感受最深了,因為人世間的話,大多是聒噪,廢話,——言多必失。

只有閉上口,才能張開心,才能給思維以時間和空間。一個人的內心修養、行為方式是與他的外在境遇相應的。他對自然之道領悟到什麼程度,自然之道就給他什麼程度的回報。

換言之,你的思維延伸到哪裡,你的人生就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再大的飄風,不管強大到什麼程度,到了中午,都會減弱緩慢一點。所以說,任何飄風都不是終朝不變的。夏熱季節的大雷雨,大概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所以說,夏天的大雷雨,只會下一陣,不會下一整天的。——自然現象的因果律,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在無常變化之中,我們不能把握,也勿需去把握。

自然現象如此,人的活動亦如此。在這個世界上,任何現象都很難長時間不變。種種有常即無常,種種無常即有常。如果你錯過了今天的太陽,勿需傷心,勿需哭泣,因為你還有燦爛的星空和皎潔的月亮。

G. 天地狂風大作。如何用道德經理解這樣子的天氣呢

在《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說道,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這段話不就是在說天地之間的暴風驟雨嗎?道德經上說這種天氣也不會很長久,一下子就會消失了。這段話是在告訴你,自然他所展現的這些東西都是讓你來忘記妄想執著的。你看我們的情緒來的時候,是不是像暴風驟雨一樣,尤其是憤怒,但是過去了,你有時候回頭想一想實在是不值得這樣子的憤怒,但是當時就是會這樣子,這就是在告訴你,天地狂風大作,他是有時間性的一下子就會過去的,而人的憤怒等情緒也是會過去的,這就是修行上的一個方法吧。你憤怒可以,但是你要馬上就讓他過去,不要讓他留著,那就留著對於我們的身心是沒有好處的。
這就是道德經告訴我們的道理,從天氣來比喻我們的修行。

H. 從《道德經》中感悟人生

一《道德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很粗的樹木,也是從小樹苗長來的。

很高的檯子,也是一點點建造的。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

凡是成大事的人,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不要因為覺得事情小就不去做,點滴的積累其實非常重要。

在某個領域堅持一萬個小時,那你就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篤行,總能出奇跡。

二《道德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狂風不會在早上一直刮個不停,大雨也不會整整下一天。

人生的困境,也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否極泰來,風雨後總會有彩虹。

當你深陷低谷,請不要放棄希望,也許下一秒就是晴空萬里。

三《道德經》: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如果時時刻刻謹慎行事,從一而終,就不會有失敗這一說。

我們很多人做事都是三分鍾熱度,最初的激情過後,就開始得過且過。

人生,就是這樣被荒廢掉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慎終如始,謹慎克制,從一而終,才能不至於辜負自己的青春年華。

四《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人生的禍福,其實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關鍵是你是否能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

遇到逆境,不要消沉,笑對人生,上帝關上一扇門,必然打開一扇窗。

遇到順境,不要得意,謹慎行事,切勿得意忘形,招致禍患。

五《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人生的災禍大多來源於不知足,最大的錯誤莫過於貪欲滋長。

人生有限,物慾無限。

紅塵滾滾,我們迷茫痛苦,不是因為我們物質上的缺失,而是因為心靈的乾涸。

我們被消費主義攜裹,我們把有限的時間和經歷去追逐身外之物。

財富地位聚散隨緣,人棲身於上,時時顛簸,哪有幸福安寧可言。

回歸自己的內心,知足常樂,感悟生命里的平常幸福,才是人生的真相。

六《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都遵從道,而道就是自然。

人在做人做事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是最高的境界。

交朋友太刻意就是虛假,真正的友情都自然產生的。

做事太用力就是急躁,很容易失敗。

孝順父母、善待他人,都是自然而然的,太用力的、太忽視的都是不真實的。

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順其自然,自然而然。

七《道德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天道是沒有親人的,但是經常眷顧心地良善的人。

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行。

一個人行善雖然沒有得到福氣,但是禍患已經遠離了他。

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行善積德,走在有福的那條路上。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點點堅持,聚沙成塔,你就是有福之人。

八《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勝一籌。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的出處就是老子。

一個人能夠清醒的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很少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

一捧清泉,雖不及長江浩大,但仍為人們送去清爽;

一方綠茵,雖不如松柏奇雄,也可以為他人帶來喜悅。

做最好的自己,認清自己,才能主宰人生舞台。

九《道德經》: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眼裡只有自己優點的人,就看不到別人的優點。

自以為是的人,就聽不進別人的話,很容易目中無人。

自己誇耀自己功勞的人,其實沒有功勞,也不會讓自己彰顯。

靜水流深,越優秀的人往往越是低調。輕浮驕傲的人一般沒什麼本事。

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山不辭石成其雄偉,海不辭水成其浩大。

與人相處的時候,懂得謙遜,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和長處,向別人的長處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我。

十《道德經》: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萬事萬物剛剛開始的時候,大道是很簡單的,到了後來,演變成了很復雜的局面。

「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大道至簡,以簡馭繁。

真正高明的人生,都是歷經滄桑之後的簡單天真。

越復雜心越累,名利的枷鎖讓人一刻不得歇息。一切終究成空,想來又是何必。

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簡單才是生命的真諦。

I. 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

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

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道德經》在中國的文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國文學上一顆非常璀璨的明珠,從古至今它的地位一直不見衰減,下面我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

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1

《道德經》中一段話,這是對道德思考,原文如下

道沖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兮似萬物之宗。銼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段文字翻譯簡單,理解起來很困難,它能翻譯成:「道」這種東西一直存在著,能夠永久保存下去,似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十分深遠、十分磅礴,似乎是世間萬物的源頭。「道」無所不能,能挫掉世間萬物的銳氣,解決世界上的糾紛,像光一樣偉大,像塵土一樣無處不在。不知道他是誰衍生出來的,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他比一切出現的都早。

讀完這段文字,不禁令人深思,到底什麼是道,到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道德經》中也說它是看不見摸不著,永恆存在的,同時它也無處不在,那麼它到底是什麼?這里本人要發表一下個人見解,我認為道總體來說可以理解成世間萬物的規律,這就是道。

同時,「道」不僅僅包含規律,他也包含著人生、世間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所有的現象,他們運行的開始和結果。總之,道很廣闊。在世間,春夏秋冬是道,人生老病死也是道,落葉歸根、太陽東升西落都是道。這些都是自然規律,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這就是道,但道不僅僅局限於此。

「道」也在社會中,比如做了壞事,必然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在一方面有所得,就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失。「道」來無影去無蹤,也許很是虛無,個人認為,道是客觀存在的,有些人認為對此信則有、不信則無,其實不管你信與不信,道始終在這里。

如果您真正去感悟、去理解「道」,您就會發現您的生活很精彩,當您在失意的時候,您就會覺得這不是常態,失意過後就是得意,這是「道」,當你成功的時候,你更應該謹慎,因為「道」告訴我們,成功之後很容易失敗,所以我們要小心謹慎,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道」並不能教給我們怎樣直接成功,但它卻讓我們活得更快樂,其實有時想想,怎樣的人生你才能得到滿足?當你餓了,你想,只要填飽肚子你就會很開心、很幸福了,可是當你填飽肚子之後,你還想吃得更好,當你吃到山珍海味之後,你還想穿華麗的衣服,有了錦衣華服之後,你還想得到馬車、得到相應的地位,這樣的人生何時到盡頭?

所以,人要懂得感恩,懂得知足,知足常樂,只有知足你才會發現你所擁有的東西,你才會發現他們的價值,想要知足,必然要懂得感恩,只有感恩才會知足,這樣的人生是美好的,心態好了,不就是成功嗎?這是我的所有感悟,願您開心快樂。

道德經感悟最深的`一段話2

《道德經》第23章中有一小段話: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這里是說,大風刮不了一個早晨,大雨也下不了一整天。這些是誰造成的呢?是天地。既然天地都不能長久,何況是人呢?

從前有個年輕人,他總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惱,要麼就是與人爭得面紅耳赤,要麼就是一個人關在房裡生悶氣。

於是,他去一個寺廟向禪師請教說:「我怎麼這么愛生氣,您能不能開示一下!」

禪師說:「你去買一包鹽吧!」

年輕人買完鹽之後就回來了,禪師就說:「你放一勺鹽到杯中,然後喝一口。」

年輕人於是照著做了。禪師又說:「你再放一勺鹽到旁邊的水塘里,然後也喝一口。」

接著,禪師讓他對比一下。年輕人說:「杯中的水很咸,而水塘里的水就沒有味道了。」

禪師說:「人生的煩惱就像這勺鹽,我們的感受,取決於我們將它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年輕人點點頭,似乎明白了很多。

實際上,《道德經》這幾句話所說的就是一個人的格局問題。

原來我們之所以有很多煩惱與痛苦,大部分時候都是由於自己的格局不夠造成的。

生活本來沒有那麼沉重,我們很多時候是在作繭自縛,將自己困在一個狹小的天地中。

格局小的人,感覺人人都在與自己作對,感覺處處都是坎坷;而格局大的人,則會無視那些瑣碎的煩心事,他們與人為善,不斤斤計較,處世穩重踏實。

看了太多雞湯式的勵志文章或語錄,但其中沒有一句比老子的話更有穿透力。

一般的勵志文章,一般都是通過某人的成功反推過程:比如某某人成功了,就是他努力的結果;你沒成功,就是因為你沒有努力。至於該怎麼努力,你仍然是一頭霧水,而且對比一下他人的成功,你的自信心還會大受打擊。

而老子則不同。老子用兩個最簡單的自然現象——「飄風」和「驟雨」,來比喻人生的困境。你看吧,再大的風雨也不會持續一整天,老天爺都不能長久,何況是人呢?

老子站在天地的視角,以一顆悲憫之心來勸慰芸芸眾生,這是一種何等的格局!

仔細品讀老子的話,實際上隱藏著兩層意思:

一是不要害怕挫折與困難,因為再大的風雨,也終將會過去;

二是如果盡力而為了,你也無需自責,更無需責備他人,因為即使是老天爺也不是超人。

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會以一顆平常心去待人處事,從容地面對困境,坦然地去擁抱生活,更加自信與豁達。

熱點內容
經濟法中半數以上是含半數嗎 發布:2024-11-19 16:38:46 瀏覽:741
勞動合同法中以上以下 發布:2024-11-19 16:29:35 瀏覽:735
合同法的第59條 發布:2024-11-19 16:29:34 瀏覽:296
公司培訓合同法的通知怎麼寫 發布:2024-11-19 15:59:01 瀏覽:513
法院職工編制 發布:2024-11-19 15:23:49 瀏覽:202
民法典取姓 發布:2024-11-19 14:51:27 瀏覽:461
湖南法律碩士報考點的選擇 發布:2024-11-19 14:21:19 瀏覽:512
司法考搜狐 發布:2024-11-19 14:19:01 瀏覽:93
勞動合同法教程 發布:2024-11-19 14:12:48 瀏覽:669
大幾能考司法考試 發布:2024-11-19 14:06:33 瀏覽: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