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治缺失

法治缺失

發布時間: 2020-12-28 09:37:56

A. 怎麼諷刺不守信用的人

你好
導語:對於不講信用的人,我們常常恨得牙癢癢,但是又拿他們沒有辦法,打不能打,也只能嘴上說說了。要知道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這些人沒有底線和原則,更談不上誠實。如果這個人在將來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了,當然可以把話說狠一點,人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不得罪人的,下面有趣網小編將向大家介紹有關巧妙的罵不講信用的人,供您參考。

巧妙的罵不講信用的人
一、2016都說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其實是各行業越來越專業了,越來越精益求精了。淘汰了沒有信用的,吹牛浮誇、不腳踏實地的,留下的是一批堅持品質、真才實干,踏踏實實真正做事的人。品牌如此,生意如此,各行各業也是如此。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誠信贏天下!
二、窮死不要撒謊,難死不要騙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遠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因為別人信任你,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的價值!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產。永遠相信誠信可贏天下,守信方得人。
三、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沒有人會直接給你榮華富貴,只有送你機會和平台,現在這個時代什麼都不缺,缺的只有像鷹一樣的眼光,像狼一樣的精神,像熊一樣的膽量,豹一樣的速度。只要你講誠信,懂感恩,成功一定屬於你。
四、千萬不要跟不講誠信沒有責任感的人合作,否則你會被拖累的毫無誠信可言,甚至你的損失會更大。
五、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六、講真,就互粉這點事,群里發廣告不斷強調永不取關,可是不到兩天時間就取關了。說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麼,對自己說過的話都不放在心裡,不能執行,又怎麼讓別信服。誠信才是人生的基石。
七、做生意不要去騙人,因為你能騙到的,只能是信任你的人。要知道,在網上,能讓別人隨隨便便直接給你打錢,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他們都是和你素未謀面,今生都可能不會有交集的人,但他們卻直接把錢打給你,這是什麼?這是別人相信你,這是一份榮幸,也是一份責任。賺錢重要,做人更重要!誠信才是一切!
八、退房了。你當婊子立牌坊。還起訴了。你出軌在先不守誠信婦道在先,被別人污了,騙我給你花錢做試管嬰兒,做手術,騙我給你埋單,您真是明白人,我最後說一聲牽扯我身邊任何人,我馬上兌現。好不了就壞誰丫興的這樣玩人?
九、近日讀到國人同印度人較勁口吞電燈泡的故事,感覺導因是國人質疑與懷疑之超強能力,起因是國人誠信之缺失,國人因此變得異常聰明、思維敏銳、否定一切,並常嘲諷西方庶民笨傻獃痴,然最終仍不能戰勝西人世界之真實、淳樸、簡單、互信與坦誠,故國人常因小失大,變簡單生活於復雜,置快樂人生於迷失。
十、人的一輩子,其實最開心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賺到了多少陌生人的信任,久而久之成為朋友,並且一直信任你,支持你,選擇你;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是你在別人心目中存在的價值!永遠相信:誠信可贏天下,守信方得人心!
十一、陳虎:當下只要走出家門,就得在各環節經受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直接詐騙的消費窘況。中國的苦難和不幸,除環境被大破壞外,並不主要是貧窮,而是正失去了人與人之間基礎真淳和誠信,已成世界第一內斗族群,這讓我們心頭籠罩上了一層厚厚膜,倍感抑鬱。改變這些,才是我們真正強大的起始!
十二、人生難得幾個真心人,人生難得幾個誠信友,人生難得幾回當年笑,人生難得幾杯暢懷酒。朋友是一輩子的精神財富,一生一世的心靈伴友,把最真摯的情誼放進內心深處,把最遙遠的祝福送在故路樓前,朋友並沒有離別,只是更永恆地留在了心間。
十三、再次意識到關鍵時刻不能省錢。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誠信可言,昨晚打個順風車,打算送老爸去火車南站,半夜有人接單,心頭大石終於落下。狗屁的賤人司機今早出發前聯系竟然手機停機,丟下兩個字「有事」就不了了之。上火得厲害,既然答應別人,為什麼不能提前聯系告知一下呢,可惡!
十四、窮,不能欠人錢不還;難,不要說話不算數。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遠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山窮水盡,咱不怕。怕,就是不敢擔當。只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什麼都會有,否則有一天,當別人把你看清了,也就真的看輕了。且行且珍惜!誠信者贏天下,守信者方能得人心。
十五、在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供應鏈的環節越來越多,對協同的要求尤其是各個環節的信息真偽的依存度越來越大。一眼以蔽之,對社會合作的誠信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所以扯淡導致的矇混、敷衍、推諉、對風險、責任、法規的扭曲,及其產生的假葯、假工程、假商品、偽合約、偽學術、偽承諾所造成的危害也越可怕。
十六、人這一輩子,其實最開心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賺到了多少信任,這是用錢都買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遠不要丟掉別人對你的信任,誠信可贏天下,守信方得人心!
十七、誠信何等重要,你不珍惜就是逼自己走下坡路!
十八、互聯網購物除了方便,假貨充斥,體驗度差,在網上買價錢要便宜,大不了用兩天,仍了!我認為中國的流通環節很差,加上淘寶,天貓,京東的搗亂,足以使中國的製造業死一百次,中國的購物環境之惡,購物環境之沒有誠信!以到了讓消費者沒有花錢的快樂!高大上的領導,專家談消費拉動經濟,就是胡扯!
十九、誠信與每個人的行為相關,與每個組織的行為相關,誠信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沒有誠信和缺乏道德的社會是沒有資格談發展的。建設全民小康,實現經濟騰飛,首先要建設誠信體系,誠信體系需要由法律保障,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機關無法承受失信的成本前提下才能建設好社會誠信體系。
二十、表面上感覺生意越來越難做了,其實是各行各業越來越專業了,越來越誠信了!看起來是在洗牌,實際是在洗人,淘汰了沒有信用的、吹牛浮誇的、不腳踏實地的,留下的是一批堅持品質、真才實干踏踏實實真正做事的,每天有人加入,有人退出,品牌如此,真正的危機不是金融危機,而是職業道德與個人信仰的危機。

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出處:論語
2、我想說不是我不近人情,是我已忍無可忍了!做人而不講信用,這是我不可容忍的!
3、愛國不是用嘴說的,而是要用行動來落實的。那些熱愛祖國的人,會團結互助不會不講愛國,如果不講愛國,那國家就像一盤散沙。損人利己的人,人人都討厭他。要愛國,就要誠實守信,不能不講信用,要無時無刻地為人民的利益而奮斗,要關心國家大事。
4、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偏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 (意志不堅強的,智慧一定不高;說話不講信用的,行動一定不果敢;擁有財富而不肯分給人的,不值得和他交友;守道不堅定,閱歷事物不廣博,辨別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遊。)作者:墨子 出處:墨子修身
5、【人生不能與這十類人交往】1、永遠在抱怨的人;2、過分依賴的人;3、極度敏感的人;4、咄咄逼人的人;5、肆無忌憚的人;6、不知感恩的人;7、不講信用的人;8、自私自利的人;9、不懂珍惜感情的人;10、不肯做出承諾,又不放手的人。
6、三年前,我失戀了,傷心欲絕,我問你,三十歲時,若我未娶,你未嫁。你嫁我可好?你說:行,此去經年,我再問你,你還記得嗎?你說:當時只是隨便說說的, 你這個不講信用的女人,謝謝你! 你:我對也許多人說過,只有一個人當真了,這就是你。 我:幸好你一直都在,幸好!作者:皮韌之
7、心口皆是是君子,心口皆非即小人;小人大家還曉得要防他,惟有言稱堯舜,心同桀紂,口誓山海而心懷陷阱的人,最是難以測度了。這種口是心非的偽君子,事君必定不忠,事親一定不孝;交朋友必定不講信用,對待部屬下人,也一定不講道義,這種人乃是小人中的小人啊!
8、海涅曾經說過:生命不可能在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難道這句話不正應了這一個故事嗎?《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說明了人如果不講信用,那麼他是不可能在社會中立身處地的。敷衍了事,弄虛作假,只能騙人一時,無法欺人一世,而且事情也做不成。倒不如:做老實人,辦老實事。那才是人們崇尚的行為准則,社會公認的有高尚情操的人。
9、【混蛋定律】你遇到過嗎? 操作 你向我借十塊錢,說明天還我, 第二天你不提這茬了, 晚上我向你要, 你得說: 嗨,這人真小氣,不就十塊錢么,真能算計。 然後跟別人也這么說我。 最後是我花了錢 你佔便宜了, 你不講信用 騙了我, 我還成了小人。 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混蛋邏輯》 而且特別常見。 做人無論怎麼樣, 別人幫過你, 都要懂得感恩, 不感恩也沒關系, 但不要恩將仇報! --------獻給不懂感恩的人! 「我借給你五萬 ,他借給你十萬,你會覺得,他比我更夠意思。但是你不知道他有100萬,而我,只有五萬。」 "我給你一顆糖,你看到我給他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 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
10、我家門口的小路,沒有一條不講信用。無論春夏秋冬,它們都按時通到門口。早晨我們一睜開眼睛,小路已經等在門外。作者:豆春明 出處:小路在等我
11、不能自強不息,不可能達到遠大的目標;不勤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可能有功效;不發自真心而有分寸地去對待他人,不可能得到他人的親近;自己不講信用,不可能使別人對自己講信用;不拿出誠心而謙遜地對待他人,不可能符合禮義。如果能夠慎重地從這五個方面去做人做事,就能夠做得長久。作者:孔子
12、你管我借十塊錢,說明天還我, 第二天你不提這茬了, 晚上我管你要, 你得說: 嗨,這人真小氣,不就十塊錢么,真能算計。 然後跟別人也這么說我。 最後是我花了錢 你佔便宜了, 你不講信用 騙了我, 我還成了小人。 這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混蛋邏輯》 而且特別常見, 做人無論怎麼樣, 別人幫過你, 要懂得感恩, 不感恩也沒關系, 但不要恩將仇報! ----獻給不懂感恩的人! 我借你五萬 ,他借你十萬,你會覺得,他比我更夠意思。但是你不知道他有100萬,而我,只有五萬。 "我給你一顆糖,你看到我給他兩顆,你就對我有看法了,但你不知道他也曾給我兩顆糖,而你什麼都沒給過我!" 幫忙是情分,不幫忙是本分,珍惜對自己
13、如果有人對你說一輩子,請一定要相信,要是他哪天突然離開你了,不要說他不講信用,只是,你所理解的一輩子和他所說得一輩不是一個檔次而已!
14、朴興聽了,猶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沒想到這家公司是家黑公司,不講信用的,剛開始做的時候,用20%的提成吸引應聘人員的眼球,結果到手才這一點,真是一家吸血鬼公司,跟這種公司合作,簡直是浪費時間。

有一個貧窮的老漁夫,整天起早貪黑地辛苦勞作,以捕魚謀生。但是,一天下來,收獲不多,總是只能捕到一、二條小魚。他把魚拿到市場上去賣,得到的錢也只夠養活自己和妻子。
有一次,老漁夫像往常一樣去捕魚,他剛在岸邊坐下,不知從哪兒飛來了一隻鳥。這不是普通的鳥,而是一隻奇怪的、又大又美麗的鳥。人們叫它「加赫卡」。
「加赫卡」蹲在樹上,一直看著老漁夫。
過了許久許久,漁夫才捕到一條小魚。「加赫卡」問漁夫:「老大爺,您拿這條小魚去做什麼?」
漁夫回答說:「我把它拿到市場上去,賣來的錢給我們老兩口買糧度日。」
「加赫卡」非常同情老漁夫,對他說:「從今以後,我將在每天傍晚給你送來一條大魚,它賣得的錢比較多,這樣,你們兩位老人就可以不再過貧窮、痛苦的生活了。」
老漁夫高興萬分,非常感激「加赫卡」。
從此,「加赫卡」每天飛到漁夫的院子里來,給他帶來一條很大很大的魚。老漁夫把大魚一塊塊切好、煎熟,然後拿到市場上去賣,掙得了許多錢。漁夫發了財,再也不悉吃喝了,甚至還有多餘的。
有一天,漁夫像往常一樣到市場上去賣魚。這時,來了一個皇帝的傳令兵,他大聲叫喊著:「誰能告訴我在哪兒可以捉到『加赫卡』,那麼,他將得到半個國家,還可以娶皇帝的女兒做妻子。」
漁夫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想告訴傳令兵,在哪兒可以找到「加赫卡」。但是,轉念一想:正是「加赫卡」把自己從飢餓中拯救出來的,千萬不能說啊!於是,他又坐了下去。
「要是能得到半個國家,那該多好呵!」漁夫自言自語著,不覺又站了起來。
就這樣,站起來,又坐下,約有三、四次。
漁夫古怪的行動引起了傳令兵的注意。於是,傳令兵抓住漁夫,把他帶到了皇帝那兒。
皇帝對漁夫說:「我的眼睛失明了,任何葯物都不能使我恢復視力。有個名醫告訴我:「如果能用『加赫卡』的血塗眼睛的話,就可以治好我的眼病。如果你幫助我捉住「加赫卡」。我將把我的國家的一半送給你。」
漁夫沒有猶豫就回答說:「『加赫卡』每天傍晚都會飛到我的院子里來並送給我一條大魚。」
皇帝興奮地說:「那你就去抓住它!」
「不行,『加赫卡』是只神鳥,力大無比,我一個人對付不了它,如果要抓住它就需要100多個人。」漁夫說。
「我將派給你400個我的僕人,你把他們藏在『加赫卡』常停留的大樹周圍,他們將幫助你抓住『加赫卡』。」皇帝說。
「不,『加赫卡』是不容易抓住的,必須想個巧妙的辦法。讓我用好吃的東西誘騙它飛到地上來,這樣才能捉住它。」漁夫回答。於是,老漁夫把400個僕人藏在大樹四周,在樹下的草地上放著各種美味可口的食物,等候「加赫卡」的到來。
過了一會兒,「加赫卡」飛來了。漁夫對它說:「親愛的『加赫卡』,我萬分感激你給我帶來富裕、幸福的生活,今天,我特備了美味可口的食物答謝你,請你留下來享用吧!」
「加赫卡」心想:老漁夫突然要招待我,他的用意是什麼?但又想到這個衰弱的老頭兒還能搞什麼名堂呢!在漁夫一再請求下,「加赫卡」從樹上飛下來,蹲在他身邊。
漁夫指著「加赫卡」面前豐盛的食物說:「親愛的『加赫卡』,請你嘗嘗我親手為你做的這些東西吧。」但是,當「加赫卡」剛伸嘴從碗中啄食時,漁夫一把抓住它的雙腳高聲大叫:「快來呵!快來!我抓住它了!」
皇帝的400名僕人應聲而起,從四面八方撲向「加赫卡」。
憤怒的「加赫卡」揮動自己強壯有力的翅膀,向高空飛騰。可是,漁夫還是緊緊抓住「加赫卡」的雙腳不放,繼續大聲叫喊:「我抓住了!我抓住了!」有個皇帝的僕人想要阻擋漁夫被「加赫卡」帶往高空中去,他跳起來抓住漁夫的腳。第二個僕人見到他的同夥將被帶往天空時,也跳起來抱住了同夥的腳。就這樣,第三個抱住第二個的腳,第四個抱住第三個的腳,第五個抱住第四個的腳……,於是,漁夫和皇帝的400個僕人一個抱住一個,被「加赫卡」帶向藍天,像一串鐵鏈似的懸吊在空中。
這時,漁夫低頭往下一看,嚇得頭昏眼花,渾身癱軟,不覺雙手一松,就朝地面跌落下來。於是,所有的僕人跟著漁夫墜落在一片大岩石上,全都粉身碎骨,受到了應得的懲罰。
望採納祝你好運

B. 領導幹部法制精神和法治文化缺失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法治信仰認同普遍缺失。
這是一個最為嚴重而又被熟視無睹的問題。「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法在現實生活中不過是一個概念現象、一種實用工具,甚至沒有被廣泛認知,更不要說被普遍信仰。一些領導幹部在施政過程中,常常考慮的是GDP、看得見的政績或民心工程、上級領導的滿意度、協調甚至是媚順輿論媒體,依法治市(縣、區)、依法行政自然而然地成了擺設。現如今很少有不強調依法行政的,他們甚至會認真講,只是不會認真對待。
二、法治權威遠未形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人們不信仰法,也在於實踐中,法治沒有形成應有的權威。法治一直在受到各種挑戰,並且似乎還沒有勝利過,更不用說顯得強勢。在影響地方和基層的事務中,法治無論如何排不上前列。本來「法治」或「依法行政」應該是理念、精神,而不是事務,但常常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報告中成為一項具體事務。從量化工作而言也不能說不科學、不應該,但就其排位來講,肯定在較後的文字里出現。而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作為一種行政狀態,法治給人的力量還是輸給「人治」。
三、法治氛圍整體淡薄。
任何社會活動都與其環境密切關聯。如前所述,不少地方黨政領導的關注點其實不在法治,在我們這個強調「讓領導滿意、放心,讓群眾滿意、舒心」而重在「領導滿意」(因為即便群眾滿意了,領導不滿意也白搭)的施政思維中,難免分出輕重緩急,無形中「法治」的思維就淡了,氛圍當然也就淡了。而事實上,依法行政所處的環境也比較尷尬,一方面被較高期待,另一方面則被不信任、不支持、不寬容。特別是一些關繫到公民個體切身利益的執法過程,往往進行得不順利,大大增加行政成本,甚至付出形象代價。與此同時,人們骨子裡固有的傳統的「官本位」或是「權本位」思想至今還大行其是,沒有真正形成崇尚法治的氛圍。
再看看我們享受的法治之文化。滿眼、滿街的是商業廣告,法治廣告和欄目相形見少,有的地方幾乎是全面讓位。我們參與的活動如果不是統一的要求,幾乎不會與法治相關。文藝是人性的、煽情的、冷峻的、嬉皮的、批判的、娛樂的,如果要找和法治關聯的,就要很費心思地專門找,而且找得到的作品幾乎很少關心法治精神。電視劇上常有警匪片之類,主題很正義、正氣的也有,但多數更關注劇情的娛樂性。這也難怪,法治如果不找到看點或賣點,幾乎很難產生經濟價值。因此,整個社會實際消費和享受的文化作品和產品中,法治類作品或產品只佔極小的份額。這對於廣大的公民來說,受教育的頻率和強度顯然偏低了。
四、法治文化投入缺乏機制和保障。
文化建設無疑需要投入。但文化已經市場化,我們不能責備非財政資本的投資者和工作者沒有把他的作品創作成一部完好的法治作品,畢竟投資的目的首先是利潤。問題是,誰來創造影響公眾的法治文化產品,誰有這個當仁不讓的責任,誰應該投資。
當然是政府。遺憾的是,法治文化建設在地方被「輕」被「緩」了,幾乎很少有地方政府會把法治文化建設當重要工程做的。我們常看到公路、廣場、體育館場、劇院被當作民心或民生工程列入日程,甚至是舉全市(縣、區)之(財)力,加班加點趕進度,但沒有聽到哪裡的黨政領導把法治文化建設列進了工程項目表。地方黨政領導往往關注了「文化建設」的形,而沒有關注建設的實(內容)。因為要繁榮的文化太多,一地的一屆政府怎麼做得了,於是大家樂得裝糊塗,絕不想再為「法治文化建設」專門規劃專門投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財政不列支,政府不主導,長此以往,法治文化建設的處境難免成沒有封地的王子,穿著黃馬褂,過著游手好閑的生活。
五、依法行政主體缺乏組織約束機制。
除了歷史文化的原因,為什麼主政者的執法主張、執法行為與執法理念之間會形成落差?組織約束機制失位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么講會令組織人事部門的同志不滿意,因為實在地講,組織人事部門在這方面的努力是自發的、巨大的,而且確有剛性舉措,但我們要探討的是實際效果。衡量一個幹部是否稱職,是否優秀,是否有作為,本來很難把握,當前我們往往從德、能、勤、績、廉幾個方面進行規制。但法治意識、法治能力怎麼體現在考評體系中就有難度了。特別是對於「沒有執法權」的公務員,如何評價其法治能力?幾乎沒有依據。但在整個公務員體系中,沒有具體執法權的人數巨大。這些人雖然不具體執法,但可能會決策執法、監管執法、保障執法。對這部分人,在法治考評時,往往是憑印象或虛擬為優。這剛好說明,許多行政人員游離在法治考評之外。而即便是具體行政執法人員,以其行政過程、程序是否合法、結果是否適當作為法治水平考評依據,已然不夠全面。執法的效果如何,不僅要考慮法律效果,還要考慮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不僅是一時的社會效果,還有長遠的社會影響。對這個層面的關注,公務員的組織人事考評體系顯然不夠。
共產黨是執政黨,面臨如何執政和長期執政的問題。依法治國是執政理念,不可能不體現在組織人事制度這個關鍵環節中,畢竟「幹部是決定性因素」。那麼,在抽象行政行為暫時沒有法律調整之前,法治理念和能力納入組織考評就顯得尤為重要。黨委政府如何行使非法律調整的權力,如何規范約束抽象行政行為,其實對於法治的權威和信心至關重要,比如行政決策、行政審批制度、經濟規劃、城市規劃、行政收費等等,如果讓這些行為游離於組織考評機制之外,即便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再體現依法,也難攏住群眾游離於法的心。
六、依法行政面臨新形勢新問題的挑戰。
中央政法委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正處在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處在人民內部矛盾凸顯、刑事犯罪高發、對敵斗爭復雜的時期。地方政府執政執法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發展和維穩的任務都相當繁重。比如信訪問題,「維穩是硬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莫不重視,為了緩解矛盾,中央、地方都高度重視信訪工作。為了解決信訪問題,地方受到高壓,總結出「搞定就是穩定,擺平就是水平」、「人民內部矛盾就是要用人民幣來解決」等經驗,因而措施服從於結果。各個部門紛紛在各種「特殊敏感時期和日子」無可奈何地急於處理一些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但往往不能堅持公平正義,常常求助於親情倫理,親戚宗族,最終都以政府出錢了事,將法與理的和了稀泥。「上訪就有理」、「政府最怕上訪」成為基層群眾的普遍認同。這種變態的文化認知,無疑成了法治精神的最大傷害。
之所以要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就在於文化具有導向性、先進性和滲透性。不認知、不重視、不投入、不弘揚,法治便沒有文化可言,依法行政便不會有執法氛圍,法治被信仰便是無稽之談,依法治省、治市(縣)便是紙上談兵。如是這樣,難免空談誤國!因此,必須從領導特別是地方首長做起,認真思考治國方略實施問題,真誠信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率先垂範,做法治文化建設的倡導者、踐行者。如是這般,則重造法治信心,再造法治權威,建立法治秩序有望。

領導幹部認識上的誤區是制約其法治文化素質提高的重要原因。雖然大多數領導幹部都十分重視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但是現實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學習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文化素質缺乏應有的重視,認為法律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這種思想認識上的誤區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認為懂業務是硬條件,學法律是軟要求。有的領導幹部只重視經濟工作,看重業務工作,認為在業務上要多下些工夫,學通弄懂,這樣有利於出成績、出政績,對職業發展有利。法律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平時用不上,不學法、不懂法照樣可以把工作做好,需要法律時再學也來得及,不行可以請律師及懂法律的人來幫忙。
二是認為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領導幹部的大事,是其他部門領導幹部的額外負擔。有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認為法律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學法、懂法是法律部門幹部的工作需要,對他們來說,學法、懂法、用法是一項很關鍵、很重要的事情,而其他部門的幹部職工有自己的專業及本職工作,不從事實際的法律工作,學不學法,懂不懂法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
三是認為領導幹部從事的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學法、守法是群眾的事。不少領導幹部認為,黨政部門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政部門的工作是日常的工作,不必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有的領導幹部將法治視為管理者的特權,僅僅當作治理老百姓的工具,對自己有利時就搬出來用一用,對自己不利時就擱在一邊。一些領導幹部對群眾缺乏信任,認為老百姓常常為了自己的利益破壞秩序,濫用法律條例,與政府「作對」,與官員「搗亂」,應該多學法,自覺守法,把普法工作看作是對老百姓的單向的法制教育。四是沒有從正面認識和理解法律普及工作的重要意義,反而認為通過多年的普法,使得老百姓動輒上法院去告政府或官員,「不那麼好管了」。這些認識誤區如果不及時消除,不僅影響領導幹部法治文化素質的提高,還會影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進程,也損害了領導幹部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C. 孔子的治國之道是否缺少法制

孔子在抄治國的方略上主張「為政以襲德」,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

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了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為政以德以道德原則治理國家,它代表了孔子的為政的思想,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

D. 規則意識淡薄,法治觀念缺失有哪些危害

造成道德低下。
有的人視規則為兒戲,不拿規則當回事;有的人視規則為橡皮泥,專隨意拿捏。有令不行,有屬禁不止。
和諧社會應當是一個秩序的社會、法治的社會。她要求其公民具有強烈的規則意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各級組織所制定的規章、制度,遵守公共生活准則。
否則,和諧的社會就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而難以成為現實。

E. 針對當前的一些社會現象,如誠信缺失、食品安全等問題,該如何發揮法治和德治的

針對當前的一些社會現象,如誠信缺失、食品安全等問題,該如何發揮法治和德治的

F. 分析中國古代缺失「法治精神」的原因

中國古代沒有有法律,但是缺少法治精神,根本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占據主導地位,儒家思想在政治方面注重身教與德治,是一種標準的人治主義思想。歷代法律的制定者多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在政治上是較講階級性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於是法律的平等性便有了問題,失卻平等的原則,法治精神便很難建立起來。

G. 規則意識淡薄,法治觀念缺失會造成哪些影響

規則意識淡薄,法治觀念缺失會造成哪些影響?社會秩序被破壞

H. 民間驅鬼大全

能辟邪驅鬼的東西往往是源遠流長下來的,雖說沒有一定科學依據,但具有一定的傳說依據。

1、鏡子

因為鏡子的反射作用,在風水學術上鏡子是當做辟邪物。古人會選擇把一個鏡子掛在門楣上或者窗戶框架上面,從而可以應對門前的邪氣煞氣。

封印可以用來保佑和辟邪,因為在源頭時候選擇用紅紙作為血祭,古人還選擇用牲畜甚至敵人的血抹在重要位置來阻嚇敵人邪氣,慢慢得在傳統傳承後到今天變成了紅紙。

這是一些古代流傳下來能幫助驅邪避鬼的神物,看似都不是什麼高價值的物品,但作用很顯赫。

I. 依法行政背景下執行力缺失表現

拘束力,是指具體行政抄行為一經生效,行政機關和對方當事人都必須遵守,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成員必須予以尊重的效力。對於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不但對方當事人應當接受並履行義務,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不得隨意更改,而且其他國家機關也不得以相同的事實和理由再次受理和處理該同一案件,其他社會成員也不得對同一案件進行隨意的干預。執行力,是指使用國家強制力迫使當事人履行義務或者以其他方式實現具體行政行為權利義務安排的效力。

熱點內容
閩侯上街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4-30 13:04:21 瀏覽:413
國家法律規定什麼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 發布:2025-04-30 13:01:37 瀏覽:471
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實施意見 發布:2025-04-30 12:47:16 瀏覽:665
道德經講離別 發布:2025-04-30 12:38:48 瀏覽:365
律師王宏周 發布:2025-04-30 12:36:50 瀏覽:891
廣西拆遷律師 發布:2025-04-30 12:35:08 瀏覽:326
安澤司法 發布:2025-04-30 12:23:11 瀏覽:413
民法總則187 發布:2025-04-30 11:47:33 瀏覽:342
婚姻法24條規定 發布:2025-04-30 11:28:02 瀏覽:69
法律與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04-30 11:21:01 瀏覽: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