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摘要
A. 《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一、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道是一種永恆的規律、規則。能順乎自然,不妄為、不多為、有所不為,這樣,「無為」就能產生比「有為」更好的結果。諸侯王若能堅守這個道理,萬事萬物、人民百姓就能自我化育、自我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慾望、私心雜念膨脹時,得道的人將用朴實、厚道的理念來克制心中之賊。治理天下的人要做表率,少私寡慾,清靜無為,天下自會安定。
2、南懷瑾《老子他說》
(1)「道常無為」,是講「道」的體;「無不為」是講「道」的用。宇宙萬有就是「道」的用,所以它無所不為。到了最後歸於靜,歸於空,所以是「無為」。道家做事的時候,有遠見,有計劃,事先准備妥當,所以臨時不會慌亂。
「無所不為」並不是亂來。所以,老子接著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做大事業的人,能夠懂得這個道理,並把握住這個道理。其實,你看通了人生的道理,只要抓住了無為,真放下了,你不要的它偏來;你所希望的,它也歸到無為里去了。那個就是萬物的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化而欲作」,如果在這個清凈無為之中,想起作用,就要曉得「用」的道理,在用的時候,如果要想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鎮之以無名之朴」,就要永遠保持原始的狀態。
老子接著說,「無名之朴,夫亦將無欲」,什麼叫「無名之朴」呢?就是自己沒慾望,無欲無依。所以,佛家叫做「空」,無所求。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不欲以靜」這四個字很妙,可以做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完全無欲,自然靜定,則「天下將自定」,所以「不欲」,沒有慾望自然靜。第二種解釋是如何做到「不欲」,那就必須先做到靜,才能真做到「無欲」。老莊的文章,就像禪宗的話頭一樣,八面玲瓏,這面能說得通,那面也能通,都是一樣的道理。
反正要做到「不欲以靜」的話,先是自己能夠清凈無為,那麼「天下將自定」。做人做事創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一直急急忙忙,天天發瘋一樣,執意非要成功不可,對不起,到了最後算總賬的時候,恰恰是不成功。這也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做事情能夠勤勞,一念萬年,細水長流,無所求,不求成果,亦不放棄努力,最後一定是成功的。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道常無為,道於萬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萬物作焉而不辭,行不言之教,是謂常無為。
而無不為,道以神化之能,運化萬物,任萬物自然持存。雖不行言教,不加宰制,卻無所不生,無所不化,無所不成,是謂無所不為。
(2)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人君所能篤守天道,行不言之教,奉自然之教,則萬物將自化。萬物皆宗於道而生,道之所載,萬物自化。
(3)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
道運天下,萬物自化。君王功成事遂而不退身,守道不謹,離道以身自見,欲作欲為人道之教。吾,老子自稱。我將鎮之以無名之朴,去榮守辱,退身去名而全道,閉人之門,守道之出口,是謂鎮之以無名之朴。
(4)無名之朴,夫亦將不欲。
禁絕偽巧妄為之欲,只有從君王做起,行自然之教,以天治天下,天下人才會自然自化。君王知常,天下有和。君王不妄,百姓不亂。百姓之所以會成天想些歪門邪道的東西,根子上還是統治者的虛妄偽巧之教敗壞了百姓天真淳樸的品德。
(5)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不欲,天之道不可違,故聖人不以人智偽巧的妄為教化天下。靜,聖人守虛靜之道,抱一不離,才能去人復天。天下將自正,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三、我之體悟——所謂生命就是一種能量流動
這一章是在講放下內心的慾望,做到清凈無為,順應自然,若能做到,則萬物將自然而然的向你靠攏,從而達到一種萬事可為的狀態。
這一段,讓我想起一個詞——「氣場」。
我工作中,經常會邀請設備供應商來做技術交流,有時候一家單位會來很多人。但無論來多少人,基本不用等介紹,我就能分辨出誰是領導,誰是銷售,誰是技術,誰是主講人,誰是跟著學習的。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有過這種經驗,即單憑感覺就能判斷一個人在團隊里的角色。我們經常會用「氣場」來形容這種感覺。有人氣場強,有人氣場弱,有人氣場凜冽,有人氣場溫和。有人的氣場讓人很舒服,有人的氣場讓人很畏懼,有人的氣場則讓人渾身難受。
但這個「氣場」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一周前我參加讀書會,一個書友說:所謂生命其實就是一種能量流動。這句話一下點醒了我,對,這種「氣場」就是生命流動狀態的不同,有人清澈,有人渾濁,有人溫潤,有人尖銳,有人渾厚,有人寡淡。如果把這種生命流動狀態比喻成一條河,有人像清澈明亮的山泉,有人像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溪,有人像一條宛轉悠揚的小河,有人像翻滾奔騰的大江,有人則像飛流直下的瀑布。
但無論哪種狀態,只要是自然流動的,就會讓人感到舒服,即使有些人氣場強到讓人生畏,但不會覺得討厭;相對的,如果是刻意擰巴的狀態,無論是哪一種,都會讓人覺得別扭,甚至會很討厭,比如過分的謙虛,過分的客氣,過分的熱情,阿諛奉承,強人所難,情感威脅,亂發脾氣等等。
我們會發現這種刻意擰巴,多數是內心想法太多,或者過於想得到什麼,於是行為上就變了形,變形後的行為讓人感到不適,自然會遠離你。所以你內心的慾望越多,想法越多,你的生命狀態就越不能自然流動,你的生命能量就越會減弱。
相反,如果我們想獲得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就需要放下內心過多的慾望和雜念,讓生命呈現自然流動的狀態。
B.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尊道貴德
一、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道生成萬物,德蓄養萬物,萬物有了具體的形狀,周圍的環境使萬物得以成長。道受尊崇,德被珍貴,不妄加干涉而使萬物順應自然。所以道生成萬物,德蓄養萬物:使萬物成長作育,使萬物成長成熟,使萬物得到養覆保護。生成萬物而不佔有,化作萬物卻不把這當成是憑借、倚仗,長養萬物卻不主宰,這就叫「玄德」。
2、南懷瑾《老子他說》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四個階段,是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道為體,有體必有用,就是本身具備了這個生命的功能。但必須要加上「德」,「德」是用來保養它、培養它的。「物形之,勢成之」,宇宙萬有的這些物質,是「道」與「德」形成的形象而已,有其第三種功用,所以有體有用,然後生出了萬物的形象。形成萬有形象以後,就構成了「勢」,那是一股力量,形成了一種生命,完成一個生命的所需。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尊道」是尊重它的體,「貴德」是注重它的用。這是老子指出來的體與用的重要。
「道生之」,就是一個生命,「德畜之」,其功能生生不息。剛才我們比方「道」像種子,「德」比為土地肥料等,「長之育之」,讓它生長,好好養育它。「亭之毒之」,「亭」是個形容,站起來亭亭玉立,「毒之」不是把它毒死,古代的「毒」字就是「治」的意思,是「政治」的那個「治」字,有治理、修理的意思,是自然而然修理。「養之覆之」,保護他,養育他。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這個天地宇宙,生了萬有,都沒有將任何一樣東西收為己有。「是謂元德」,這個「元」就是「玄」,原來古書就是「玄德」,意思是萬物俱備。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生之,萬物皆出於道、入於道,皆由道而生。德畜之,德惟道是從,萬物唯德是從。
物形之,道不載,德不府,則物無以生,無以成。天地相合,陰陽相推,物不得不成形。勢成之,道生,德畜,天下萬物方得以成。物循天運而化,應時節而變易,故成天下之勢。
道負責輸出,德負責塑造。一個事物、一個人被涌現了出來。那麼他到底會形成什麼樣貌,這是由德來完成的。德蓄之,物才得以成形。物定了形,那麼他便開始有了命。人們常常會對命運感到困惑,命和運,各有所指。
(2)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上升到道和德的層面,便有了根和本。根深扎進道里,本堅固在德中,這便是深根固柢。一個事物,一個人,但凡只要深根固柢了,那麼枝繁葉茂,只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根扎得深,本固得牢,形端得正,勢成得久,率天之命而成,是謂常自然。
(3)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
道生萬物,萬物得以生根。德畜萬物,萬物得以立本。道,虛漠而鴻蒙,無所不生,無所不化。任何事物,都可以無中生有地從裡面被涌現出來。而涌現出來的事物,能不能真正地獲得生長,則在於德的蓄養。道規定了生命是什麼,德規定了生命怎麼活著才能長久,講的是怎麼樣的問題。最省力地活著,最事半功倍的活法,是什麼樣的呢?是常自然。以道為根,以德為本,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受到道德的養育、恩澤和覆被。
(4)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聖人治理天下,對待百姓,就要像道對待萬物那樣,生養他們,卻不把他們據為己有。並不認為他們是自己所生養,就應該屬於自己為自己所有。而是萬物皆歸屬於天,恩澤與覆被他們,卻不會依賴他們。就好比太陽照耀萬物,並不是萬物需要它照耀它才照耀一樣。萬物成形成勢,也不會以人道的教化來宰制他們,而是讓他們自然而然地生息繁衍。這就是玄德的體現。
三、我之體悟——沒有無緣無故飛起來的「豬」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這句話了,道出了萬事萬物成長的規律。
我們經常聽說一句話,就是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看到那麼多「豬」短時間內就飛了起來,免不了讓人心生羨慕。於是很多人就是每天研究風口(我自己曾經就是這樣),想著總有一個風口能把自己吹起來吧——看別人開店掙錢就去研究如何開店,研究了幾天發現別人炒股賺錢就去研究炒股,沒幾天又發現別人開淘寶店鋪掙錢就又去研究開淘寶店,過了幾天又發現微商掙錢又搞了幾天微商,現在看別人直播掙錢就又去研究直播,最後發現沒有一個風口能把自己飛起來。
但實際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雖然有快速飛起來的「豬」,但絕對沒有無緣無故飛起來的「豬」。我們只看到豬飛起來樣子,沒有看到「豬」成長的過程。
所謂的能飛起來的「豬」,也就是老子說的「勢成之」,也必然經歷了前三個過程「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就比如這兩年短視頻帶貨很火,大家熟知的李佳琪,薇婭,其實他們之前就已經有很多年的創業和賣貨經驗了。
成功需要「勢」,但沒有前面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勢」。相反,前面三個過程積累到一定程度,「勢」可能也就自然而然就有了。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去研究風口,而是要在前三個階段下功夫。做一件事的發心要符合道(道生之),做的過程要遵循德(德畜之),再慢慢的積累和生長(物形之),事情就走向成功了(勢成之)。這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在因上努力,果自然就有了」。由於「道」和「德」是一切的基礎,所以也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即「道之尊,德之貴」。
這一章除了告訴我們事物生長的規律,還總結了究竟什麼是「德」,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即生養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用在做事上就是「無我利他」。
C.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天地清寧
一、原文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一也。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輿無輿。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以前了解事物內部陰陽兩種力量的統一的得道的,比如天得到陰陽統一,而成為清明的天;地得到陰陽統一而成為平靜安寧的地;所謂的神也是得到陰陽統一而有神秘莫測的靈驗;溪谷得到陰陽統一,水源充盈而生命旺盛。總之,萬物皆是得到陰陽統一而生生不息。那麼侯王呢?不也是因為得到了內部陰陽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統一而成其自身?所以侯王按照道去做才能使天下安定。
反之,沒有這一陰一陽的道,那麼天地萬物就沒辦法清寧盈靈了,侯王也無法堅守正道了。因為不懂得高貴是以低賤為根本的,高位是以穩固的基礎為根本的。懂這個道理的侯王要時刻把「孤、寡、不穀」掛在嘴邊,時刻提醒自己,忘記了上述的歷史教訓,就會變成孤家寡人,就會吃不上飯餓死。所以說,屢次得到稱譽也就沒有稱譽了。得道的人不願像華美的玉,而願效鋪路的堅硬的石頭。
2、南懷瑾《老子他說》
道家講的是靜,靜在哪裡?靜在專一。「一」在哪裡?一在零那裡,那個零就是「一」;零又是空的,清凈無為。
「天得一以清」,天氣不一當然不清,天氣往往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就叫做陰陽怪氣的天氣。「地得一以寧」,像我們新時代的建築,馬路一天都不寧靜,這里挖一個坑,那裡掘一個洞,所以,都不寧靜。
「神得一以靈」神是什麼?就是人天生本來的,人只要能專一,就神靈了,靈敏就通了,叫做神通,神而通之。
「谷得一以盈」,山谷里頭得什麼「一」?山谷中一樣東西都沒有,空空洞洞。不過,真正的空空洞洞,就充滿了一切的功能,有無比的價值。
「萬物得一以生」,天地萬物就是得道的功能,生生不息,做事業的帝王們,「得一」就統一天下,就天下太平。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在做人做事方面,必須達到了這個程度,「其致」,就是做到了、就成功了。下面正反兩面的解說,只要念過就懂了。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
昔之得一者,這里的一,是指道。在《道德經》中,道和一有時候可以互稱互用。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物有萬殊,道唯精唯一。得一者,受道之造化之物。得一,道生萬物,德充萬物,萬物宗道從德,是謂得一。
(2)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地最開始是混沌一片沒有分化的,後來清揚之氣上升,沉濁之氣下降,才有了天地。
神得一以靈。神為造化之能,靈為造化之樞,神得一,才有造化萬物。
谷得一以盈。萬物被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只有得到了道的本始設定,才能有可能從虛空裡面源源不斷地生出萬物。
萬物得一以生。萬物生出來,為什麼可以持存而有生命呢?因為萬物得到了道的本始設定。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貞,最初的字形,上面是卜,下面是鼎。本意是指祭祀卜問,以通神靈。這里是指正的意思。侯王從至德,就可以正天下,教化天下。
(3)其致之一也。
上面說的天、地、神、谷、萬物、尊道貴德之聖王,他們都是稟受道德之自然之教,才能施神化於萬物。反之,如果天地萬物不稟受道的這種設定,不奉從至德,又會怎麼樣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4)天無以清將恐裂;
如果天生沉濁之氣,則有形質而繼續分化成不同的事物,清揚之氣不再渾然一體,那麼,天緊接著恐怕就要裂開了。
(5)地無以寧將恐廢;
如果地生清揚之氣,則原本因為沉濁之重緊抱成一團的地,就會不再安寧,四下激揚奔突,飛散流失。緊接著,地也恐怕要崩廢了。
(6)神無以靈將恐歇;
如果神無以靈,那麼就徒有造化之能,而無法施以造化之為,那麼神恐怕很快就要停歇了。天地間,造化不再,一切都會停止運轉,一切生命戛然而止。
(7)谷無以盈將恐竭;
作為萬物之源的川穀,失去了源源不斷的造物原材料供給,就如同失去了源頭的江河一樣,恐怕很快就會枯竭。
(8)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萬物都不能繼續再繁衍生息下去,那麼恐怕它們很快就要滅絕了。
(9)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蹶,跌倒、失敗、遭遇挫折的意思。貴,指以德為貴。高,指以德為上。侯王不奉從至德,就無法統治天下,自然就會招至敗亡。
(10)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侯王之貴,在於其為政以道德為本。侯王之高,在於其為政以德為上,以人為下。
(11)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榖。
孤,無父也;寡,少也,獨也;榖,本意是指百穀,也就是糧食的總稱。引申為俸祿、養育、活命、善、美好等含義。不榖,先秦時期,侯王自謙之稱。榖,百穀成熟之象。不榖,道者不物,君王不自生、不自成的意思。為什麼要這么自稱呢?因為侯王要以德配天。
(12)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侯王以自賤的稱謂自稱,這正是以賤為本啊,不是嗎?萬物以物為貴,以自生為貴,唯有道德以不自生為貴。侯王以道為尊,以德為貴,不自成而化育天下,以物觀之,恰似以賤為本。
(13)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輿,指馬車。本句所講的是先秦的輿服制度。君王制禮,以輿、章、服、冠等的規格不同,來彰顯君臣間的尊卑和等級秩序。
君臣各級,分別佩戴什麼玉,也都有明確的規定。在儒家的禮制中,玉是用來彰德的。
乘輿之禮,用以章貴。佩玉之禮,用以彰德。在老子看來,以這樣的文偽禮節自彰其貴、自彰其德的法式,是不合乎天德的,是在以文害質。
老子建議,廢除以乘輿的規格來自彰貴賤尊卑的禮節。廢除以美玉自彰其德的禮節。珞珞如石,應該恢復自然之法式,以德為貴,而不是以禮彰貴,以器彰德。
三、我之體悟——生命這個能量體
這一章講「一」,而「一」究竟是什麼呢?韓鵬傑解釋為「陰陽統一」,南懷瑾解釋為「空」,即清凈無為,白雲先生解釋為「道」。羅大倫解釋為「執一」,「一」則是道的具體呈現,它裡面有道的內涵。
單從這些論述,我還是不能具體知道「一」究竟是什麼,但不論是什麼,從後面的句子里可以知道它具有使天地清寧,神靈谷盈,萬物生發的能力。它也許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可能是一種能量。我暫且用一種能量來理解它,這股能量主宰著萬物,順者則昌,逆者則亡。
前兩周的讀書會上,一個書友說:所謂的生命其實就是一種能量的流動。當你愛一個人或者一個東西時,你就會持續的跟這個人或這個東西產生鏈接,產生能量交換。當不愛了,能量流動也就不在了。所以,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恨是因為愛而不得。
如果用能量來理解「一」,那生命確實可以解釋為一種能量體。這個能量體,什麼時候能量最大呢?當然是完全無損耗的時候。我們如果把自己想像成一個能量體,想一下什麼狀態下自己能量是最足的,一定是內心平靜、身體放鬆的時候。我想這種狀態應該就是老子所說的「清凈無為」,這種狀態也許就是所謂的「天人合一」吧。
那怎麼獲得這種狀態呢?前面章節說過要做到「見素抱朴,少私寡慾」,做到「致虛極,守靜篤」,做到「勿矜,勿伐,勿驕,勿強」。
不過慾望和情緒這種東西,也不是說控制就能控制住的,所謂的「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道」說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難,這也是為何得道的過程稱為修行!
D. 《道德經》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一、原文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各家之解
1、白雲先生《老子之道》摘要:
以天道觀之,一個政權的合法性,就在於它是不是符合天道,這是天道自然的政治倫理。如果君王違背了天道自然的政治倫理,把天下據為私有,那麼這樣的統治是違背天理的,所以它一定不可能長久。而這樣的統治者,所積累的財富和至尊權力也都不可能長久地保持下去,一定會隨著國家的衰亡,而最終全部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裡。
2、南懷瑾《老子他說》摘要
(一)一個人,真能對天道自然的法則有所認識,那麼,天賦人生,已夠充實。能夠將生命原有的真實性,善加利用,因應現實的世間,就能優游餘裕而知足常樂了。如果忘記了原有生命的美善,反而利用原有生命的充裕,擴展慾望,希求永無止境的滿足,那麼,必定會遭來無限的苦果。還不如寡慾、知足,就此安於現實,便是最好的解脫自在。
(二)告誡在現實人生中的人們,若能保持已有的成就,便是最現實、最大的幸福。如果更有非分的慾望和希求,不安於現實,要在原已持有的成就上,更求擴展,在滿足中還要追求進一步的盈裕,最後終歸得不償失,還不如就此保持已得的本位就算了。
總之,這種觀念的重點,在於一個「持」字的訣竅。能不能持盈而保泰,那就要看當事人的智慧了。如果從第二層次來講,老子這句話,是對當時在位的諸侯和權臣大夫們有所感而發的金玉良言。
因此便有「揣而梲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等三聯引申的說法。
3、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解釋
求盈求滿又想把持,不如適可而止、恰當好處;把錐子錘打得極為銳利不能長久保持;積得金玉滿堂也沒辦法長久守住;炫富炫貴驕狂放縱,會給自己留下無盡禍殃,功成而懂得不居功自傲的道理,才真正符合天道天理。
三、我之體悟——《道德經》帶我們進入了信仰的通道
從這一章也能看出老子這些話主要是勸誡富貴權者的。但對於我們現代中國人來說,也有很多可以啟示。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物質生活較為富裕的時期,大部分人不再為吃喝發愁,但卻陷入了精神世界的危機。多數人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除了掙錢,不知道生活為了什麼。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富裕,還不能從工作中解脫出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當我們真的達到了自己原來的經濟目標,卻發現還是不夠,因為在我們經濟提高的同時,我們的慾望也隨之增加了。
可是,當你忙碌了一天,筋疲力盡,看著窗外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會不會有那麼一瞬間,你覺得好孤獨,想要問自己:「這么辛苦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真的需要這么多嗎?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你可能覺得自己又在矯情了,沒必要想這么多。但這個問題又像一個幽靈,總會在某些脆弱的時刻糾纏你。
但其實,這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在精神層面需要面對兩個巨大的難題,一個是死亡,一個是貪欲。「人終有一死」,但人的意識中又有「永恆」這個概念。這二者的對比會在人心中埋下一種深刻的悲哀,所以我們會哀悼逝者,也會為自己的死亡而憂慮、而恐懼。貪欲也是一樣,我們無法抑制慾望,但我們意識里又有「崇高」這個追求,這會讓我們無法安心於慾望的放縱里。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這個難題?
唯有相信,相信一個永恆的東西,這便是信仰。我想《道德經》的價值,便是他帶領我們進入了這樣一個信仰的通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E. 《道德經》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一、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我的話很容易被了解,很容易去實行。然而天下之人都不了解,也不按照這個去做。說話得有核心宗旨,做事得掌握事情的關鍵。正是因為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不了解我。了解我的人很少,按我說的道理去做的人更是難得。所以聖人穿著粗布衣服而懷抱美玉。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說,我上面所講的理論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實上,天下沒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言有宗,事有君」,思想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中心重點。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這句話有兩方面的解釋,一方面照它本身的文義來說,老子是在罵人,因為人太無知了,太沒有智慧了,所以不容易懂我的話,不容易了解我的意思,這也可以說是老子的一句牢騷。另一方面,這一句話有獨立的意思,是說真正的智慧是「無知」;智慧到了極點,知道無知之體,智慧之體,這才是真智慧。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真正懂我的少,了解我太多就太貴重了。因為你不了解我,所以我才了不起。「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他說真正得道的大聖人,外面穿的衣服破爛,內在是無價之寶的玉石;換句話說,你不了解我沒有關系,我自己有道,貴不可言。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百人聞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
「吾言甚易知也」——我的話特別容易理解。「甚易行也。」意思是我講的話特別容易去做。特別容易去做什麼呢?放下慾望為大家做事,無我利他,最終老天會讓您活得更好。
「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但沒有人能理解,沒有人能實行。
(2)轉念即是轉運
「言有宗」,是有根據的。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大家每天的言語和思想有很多,有些是特別重要的,有些是無用的,那些重要的是有規律的,是根本。「事有君」,做事有主宰。每天您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事,這些事里自有它的規律和主宰,如果您懂得了它背後的規律,做事就不至於忙亂。
「夫唯無知也」,正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個道理,才會茫然陷於各種事里。「是以不我知」,所以才不願意了解老子講的道。正因為大家不了解這背後都是有規律的,所以才不願深究這其中的道理。
(3)道德經,成功之人的游戲規則
「知我者希」,這里的「我」指老子講的道的原則,能懂得道的原則的人非常稀有。「則我貴矣」「則」是法則、原則的意思,按照道的原則去為人處世的人,人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是以」是所以的意思;「聖人」是悟道的領導者,「被褐而懷玉」的意思是外面看著很普通,跟大家是一樣的,穿著很粗糙的衣服,但心裡懷的是玉。
三、我之體悟——老子不是在講大道理,而是在給我介紹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最近好幾個朋友都跟我說心情不好,心裡亂的很,我就推薦她們讀《道德經》,但她們的回答卻都是「看書確實很好,但我真的靜不下心看書!」我說,你試著看看就靜下來,她們卻都說:「謝謝你的好意,現在事情太多了,等以後有空了再說吧。」
以前我逼老公讀書,他說看不進去,我就覺得是他不上進,只要肯坐下來沒有看不進去的。後來他被我逼的沒辦法,每天晚上也會假裝拿本書看,但半年過去,書都沒讀到一半。
後來我發現,有些東西看似「甚易知,甚易行」,但實際上卻是「莫能知,莫能行」。為什麼呢?我想根本就原因在於,你如何看這個東西在你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還是錦上添花。
就比如讀書,對我來說不可或缺,因為它生活的一部分,它在困惑的時候給我啟發,孤獨的時候給我陪伴,無聊的時候給我解悶,所以讀書對我來說「甚易知,甚易行」。但對其他人來說並非如此,他們有他們生活的解決方案。
再舉個例子,吸煙的人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可是他們戒不掉,為什麼呢?因為吸煙可能是他們社交的工具,可能是他們無聊時的夥伴,也可能是他們耍酷時的道具,總之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方案。
這也就是為什麼「道」對於老子來說「甚易知,甚易行」,而對大多數人卻是「莫能知,莫能行」。因為老子說「言有宗,事有君」,意思是說話做事都有其可以遵循的根本,掌握這個根本,就會覺得處事容易。老子是想告訴我們:比起天天無頭蒼蠅一樣的生活,不如先停下來掌握這個「道」,按照「道」去做事才會得到好的結果。所以,老子哪裡是在給咱們講道理,明明是在介紹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停下來,按照道去生活吧。所以老子又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F. 《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
一、原文
【通行本】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帛書】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不亂。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恆使民無知無欲也,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則無不治矣。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不崇尚標榜賢才,使民眾不起爭心;不炒作炫耀難得的貨物,使民眾不去做盜賊;不展現能引起人私慾的東西,使民眾心不受惑亂。所以聖人的治理,使民眾虛心、飽腹;減弱民眾的慾望,強壯民眾的身體。使民眾常保持無知無欲的自然淳樸狀態,那些詭計多端的人就不敢耍詐。以無為來治世,則沒有治理不好的。
2、南懷瑾《老子他說》
第三章是將天地自然的法則,引申應用到人世間的治道的發揮。這章的文字,明白暢曉,都很容易懂得,很好解釋。但其中有三個要點,須特別注意,那便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實際上,我們曉得,「尚賢」「不尚賢」到底哪一樣好,都不是關鍵所在。它的重點在於一個領導階層,不管對政治也好,對教育或任何事,如果不特別標榜某一個標准,某一個典型,那麼有才智的人,會依著自然的趨勢發展。才能不足的人,也就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倘使是標榜怎樣作法才是好人,大家為了爭取這種做好人的目標,終至不擇手段去爭取那個「好人」的模式。如果用手段而去爭到好人的模式,在「爭」的過程中,反而使人事起了紊亂。
老子主張「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這兩句話,可說「文從字順」,讀來很容易了解。但說對於稀奇難得的財物,不要去珍重寶貴它,便可使大家不會生起盜心。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為什麼領導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稱自己喜好某種道德標准
「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是老子對領導者講的,告訴領導者不要表露自己有某種崇尚賢德的傾向,否則,民眾就會起爭執之心,為了這個名分、這種虛名就會去爭。老子認為,我們所宣稱的美德都是相對的,這世界根本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如果領導者認為某種行為就是賢德,並推舉出來一個模範的話,等於是肯定了少數人,否定了大多數人。結果可能是,大多數人並不一定真就向他學,還有可能產生逆反心理。
(2)不要為自己的慾望、喜好貼上珍貴的標簽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這句話還是對領導者說的,告訴他們不要去推崇某種特別難得的、貴重的東西;如果領導者真的特別珍愛這個東西的話,下面的人就可能會為了它生出盜心。
(3)領導者不要輕易把自己的慾望暴露出來
「不見可欲,使民不亂」,不表現出來我自己需要什麼、我的慾望是什麼,才能使民不亂。因為領導者處於一個特殊的位置,其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引起下面人的效仿,所以領導者要保持一種安靜的狀態——無為。
(4)別實際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是以聖人之治也,虛其心,實其腹。」這句話的意思是,「有道」的領導者治理一個系統,會讓被領導者盡量減少慾望,生活達到溫飽,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但是慾望要盡量減少一些。
(5)慾望放低,事業才會更高
「弱其志,強其骨」跟「虛其心,實其腹」是一樣的,就是降低大家的慾望,然後使他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怎麼才能做到這點呢?領導者通過把自己的慾望放低,感化被領導者,被領導者就會把慾望放低,去把該做的事做好。
(6)先打牢物質基礎,人才能去掉多餘的慾望
「恆使民無知無欲也。」意思就是一直使民眾處於一種「無知無欲」的狀態。也就是說,不對獲得虛名的技巧和那種華而不實的學識起什麼慾望。
(7)如何讓被領導者不敢違背道,不去違背道
「使夫知不敢,弗為而已」里的「知」應該是技巧,這句話的意思是,使那些為了獲取虛名、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而使用各種技巧的人,不敢這樣做,不去這樣做。「則無不治矣」——這樣就沒有什麼治理不好的了。
三、我之體悟——老子的矛盾論和管理學
這一章是在對上一章理論的應用,即用上一章的道理講到了如何應用在治國上。上一章講萬物相生相剋,或者說我們眼裡的好壞高低長短等,本來就是事物的一體兩面。用辯證唯物主義來說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如果我們非得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矛盾的一個方面,就相當於不接受矛盾的另外一面,那自然會破壞整體的和諧。
所以,這個道理用到治國上也是一樣,行天之道,順應自然規律,不要去人為的激化矛盾,組織才能穩定發展。
人類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里包含眾多組織,每個組織里又包含許許多多的個體,這些個體之所以能成一個組織,發揮出一定的功能,必然是有著各種各樣的連接和交互。但是個體和個體之間的連接和交互,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其實就是通過差別,在人類社會中我們也稱作分工,沒有分工就談不上合作。而有差別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容易有斗爭。當斗爭大到把主要連接都破壞時,組織就會分裂和瓦解。而組織的分裂和瓦解,相信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因為這可能伴慘烈的犧牲和流血。
所以老子勸說領導人,要看到矛盾各方,不要只關注一方,要去讓各方自然的連接和交互,不要人為的去激化矛盾,因為激化矛盾的結果就是戰亂不斷,國家分裂。而領導人「尚賢」、「貴難得之貨」、「見可欲」,其實就是只接受矛盾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這必然會激化矛盾斗爭。因為,在一個群體里,個體最害怕的就是被排斥和被拋棄,這在原始社會意味著「死亡」,而在文明社會里意味著「死亡焦慮」。有死亡焦慮,就會有生存斗爭。
老子最後說「為無為,則無不治」,我想他是想告訴我們,對一個組織來說,「無為」就是不要激化矛盾,「為無為」,就是要不要去做激化矛盾的事情,要去做緩和和化解矛盾的事,只有這樣才能讓一個組織和諧穩定。
G. 《道德經》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
一、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道是萬事萬物的奧妙所在,是善良的人珍貴的寶貝,是不善的人得以拯救的保障。說好的話、正確的話可以得到人們的尊重,美好的品行可以增加人的尊貴。品行不善的人,為什麼就要把他拋棄掉?所以設立天子,設置三公,用珍貴的玉璧在前、駟馬在後的禮儀來進奉,都不如靜坐修道。為什麼自古至今都把道看得這么珍貴呢?不就是說,按照道去做,我們所希望的就能得到,我們的過錯就能改正免除嗎?所以被天下人所珍視。
2、南懷瑾《老子他說》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道」是萬物的奧秘,包容一切萬象,也是「善人之寶」,因為善人本身就有「道」,也可以說,因為有「道」當然是善人。但是不善的人,也不能離開「道」,因為「道」是「不善人之所保」,是使壞人能得到救助的。「道」是對好人要救,對壞人更要救。要如何去救助壞人呢?就是教化他,使他變成好人。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說好聽的話,可以使人相信、喜愛,乃至買到別人的性命。好話是可以收買人心的。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不拋棄任何一個不善之人,也不拋棄任何一位眾生,這是講「道」的重要。「故立天子,置三公」。古代的三公所走的路,就是這三位大師的道路,可以指出帝王的錯誤,只有三公可以直言不諱地講。所以,上古的政治制度有其特別之處,也有其絕妙之處。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老子說一個國家雖有財富,有稀奇古怪的珍寶,所謂價值連城的「拱璧」以及「駟馬」。古代的戰爭靠馬匹,「駟馬」是最好的良駒戰馬武器等,也是皇帝的交通工具,但老子說有財富和國寶都「不如坐進此道」,不如每天坐而修養道德。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古人為什麼對「道」看得那麼重、那麼珍貴?「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為什麼不說要求得就可以得,要免罪就可以免?「道」之所以可貴,因為它無偏私,也不稀奇;就因為不稀奇,所以可貴。「故為天下貴」,因此說這個「道」為天下之貴,是最崇高偉大、至高無上的,至貴而高不可攀的。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心有各種不忿,讀《道德經》都可以釋然
「道者萬物之奧」,道是萬物中最尊貴的。「善人之寶也,不善人之所保也。」道是善良人的寶貝,不善人的保障。「善人」指有道的領導者。悟道的領導者管理大家,可以讓社會變得和諧,讓每個人各盡其用,所以人們會越來越善良。而不善良的人,會被善良的人用各種方法啟發、教化,最終影響他逐漸變成一個好人,在社會很好地生活下來。
(2)如何讓好處來找您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人之不善也,何棄之有。」「美」是美好的意思,「言」是說的意思,「市」是交換、集市的意思。「市尊」的意思是可以換取大家的尊重。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經常稱贊道的功用,則可以博得大家的尊重。
「行可以賀人」這句話在通行本里寫的是「行可以加人」。我覺得帛書甲乙本的「行可以賀人」是對的。「賀」字當拿著禮物、拿著物品去慶祝講,後來「賀」引申為增益、增加的意思。「行可以賀人」的意思就是您按照道的方法去力行,您的人生可以增益,會變得越來越好。
「人之不善也,何棄之有。」那些不那麼善良的人,您就要放棄他嗎?不是的,如果他能夠接近道,按照道做事,他的人生就會一點點改變。
(3)得道之人,人生會有什麼改變
「故立天子,置三卿」,「三卿」在周代指最重要的三個官員——司徒、司馬和司空。這是輔理國政最重要的三種職位。在通行本里是「置三公」,意思一樣。「立天子」和「置三卿」,古代人不認為天子是老百姓推舉的,他們覺得天子是上天立的,是道在世間設置的一個組織結構
「雖有拱之璧以先駟馬」雖然有豪華的馬車進奉華美的寶玉——就是說當領導的人,總會遇到這種大家給您送禮的事,或者您當了領導以後,會有很多珍貴的東西都供您使用,但是您不能追求這個。
「不若坐而進此」您不如坐在這兒,進到道里去,按照道的原則做事。
「古之所以貴此者何也?」古代人為什麼這么尊重道呢?老子說「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與」,不就是因為您想得到自己所求,有罪的人可以免罪嗎!「故為天下貴」,所以道是天下最尊貴的。
「有罪以免與」的意思是,以前您可能做得不好,或者犯過一些錯誤,但是如果您明白道以後,能按照道的原則去做事,您的人生會發生轉變。
三、我之體悟——定心丸
這一章老子強調,您只要按照道去做事,必然能得到您想要的。
這是給大家吃個定心丸嗎?我覺得這樣理解也未嘗不可。讀《道德經》這六十幾天來,我真的能感覺到自己的心越來越安靜,定力也越來越好。我情緒控制能力一直不太好,很容易受別人情緒的影響,也很害怕別人說我不好或者不對。自學了好幾年心理學,有一些改善,覺察能力變強了。雖然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但還是很難將其穩定下來。能覺察到,但又控制不住的感覺,其實也很難受。但是,不得不說讀《道德經》這兩個月,我的情緒真的越來越穩定了,對別人的評價也越來越無感了。我想原因可能是每天浸泡式的閱讀,讓我的信念越來越堅定——我越來越覺得放下慾望,正心正念,踏踏實實的做事才是人生該有的樣子。
心理學ABC理論,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個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event)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consequence)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因此,事情發生的一切根源都緣於信念(信念是指人們對事件的想法,解釋和評價等)。
以前我總是為自己都這把年齡了還如此平平而焦慮,看到身邊人工作比我輕松掙錢比我多,心裡就會很不平衡,也很討厭別人在我面前炫耀。而我現在的感受可以用金庸的一句話形容「他強任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這么看,《道德經》於我來說真可謂是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H.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不僅是一部有著豐厚內涵和深刻哲理的道家經典,而且是一部用語精煉、辭意雋永的哲理詩。其中體現的老子的思想智慧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
作者:李耳
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神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注釋:
1、撤跡:軌跡,行車時車輪留下的痕跡。
2、善言:指善於採用不言之教。
3、瑕謫:過失、缺點、疵病。
4、數:計算。
5、籌策:古時人們用作計算的器具。
6、關楗:栓梢。古代家戶里的門有關,即栓;有楗,即梢,是木製的。
7、繩約:繩索。約,指用繩捆物。
8、襲明:內藏智慧聰明。襲,覆蓋之意。
9、資:取資、借鑒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遠奧秘。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翻譯:
善於行走的,不會留下轍跡;善於言談的,不會發生病疵;善於計數的,用不著竹碼子;善於關閉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而使人不能解開。因此,聖人經常挽救人,所以沒有被遺棄的人;經常善於物盡其用,所以沒有被廢棄的物品。
這就叫做內藏著的聰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為惡人們的老師,不善人可以作為善人的借鑒。不尊重自己的老師,不愛惜他的借鑒作用,雖然自以為聰明,其實是大大的糊塗。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道德經·第二十七章》解讀:
本章所講的內容,重在要求人們尤其是聖人要恪守“無為而治”的原則,說明有道者順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達了有道者無棄人無棄物的心懷。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處的。善者為師,惡者為資,一律加以善待,特別是對於不善的人,並不因其不善而鄙棄他,一方要勸勉他,誘導他,另一方面也給他一個成為善人借鑒的作用。這就考慮到事物所包涵的對立的兩個方面,不要只從一個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葉;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為無所不通、無所不精,恃才傲氣,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經》名人評價:
《道德經》其要在乎理身、理國。理國則絕矜尚華薄,以無為不言為教。理身則少私寡慾,以虛心實腹為務。——《御制道德真經疏》,唐玄宗
伯陽五千言,讀之甚有益,治身治國,並在其中。——《宋朝事實》卷三《聖學》,宋太宗
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道德真經集注雜說》卷上,蘇轍
言至道無如五千文。——《雙溪集·遺言》,蘇籀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御注道德經》,明太祖
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匯,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制道德經序》,清世祖
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本義》,魏源
中國古典哲學的最高范疇是“道”,而“道”的觀念是《老子》首先提出的。——《論老子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張岱年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綜羅百代,廣博精微。——紀曉嵐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蒲克明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約翰高
東方古代世界的代表。——黑格爾
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威爾·杜蘭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施羅德
I. 《道德經》第五十八章——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一、原文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治國者)為政寬容,人民就會淳厚;為政苛察,人民就會因感覺不足而欺上。禍啊,福倚靠著它;福啊,禍就藏伏其中。誰知它們的極點在哪呢?沒有確定的標准。正轉變為邪,善轉變為惡。人們的迷惑,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所以聖人方正而不割傷別人,有稜角但不刺傷別人,直率但不會放肆,有光芒但內斂,不刺眼炫耀。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治國者)為政寬容,人民就會淳厚;為政苛察,人民就會因感覺不足而欺上。禍啊,福倚靠著它;福啊,禍就藏伏其中。誰知它們的極點在哪呢?沒有確定的標准。正轉變為邪,善轉變為惡。人們的迷惑,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所以聖人方正而不割傷別人,有稜角但不刺傷別人,直率但不會放肆,有光芒但內斂,不刺眼炫耀。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其政悶悶」,悶悶」的意思,應該是現代白話所說的溫吞吞的,溫溫的,溫和老實的,而不是笨;凡事都是平和、慢慢漸進的,不玩弄聰明,不耍花招。所以「其民淳淳」,老百姓都純朴安分。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這兩句話所說的,我們不必要去從歷史里找詮釋,以目前的情形來看,就可以明白。世界上有些國家,對於老百姓的事都「察察」,察看得很清楚,百姓不但沒有行動自由,連他鄉旅行也在為政者的控制之中。家中來了一個客人,談了些什麼話,行政當局都知道;家人父子相互監視,家中吃了一隻雞,一碗肉,也會被聞香隊嗅到而被斗爭,沒有一處不觀察到的。而結果是「其民缺缺」。在這樣的社會國家中,人民既缺德,也缺錢,更缺知識,貧困到極點。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老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禍與福是互為因果的。一個人正在得意時,就要知道得意正是失意的開始;而失意,卻正是得意的起端。「其無正」,這也就是不要矯枉過正的意思,過正就是過分,就是會歪了。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凡事太過就錯了。過與不及都是毛病。不聰明固然不好,而聰明太過的人,那屬於「善復為妖」,就變成妖怪了。
「人之迷,其日固久」,他說人們迷信得太久了,沒有醒悟這些道理,而且迷信太堅固,太長久了。所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一個人做人要方正,但「方而不割」,不要因為方正而割捨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時候,就變成不能容物了。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做人要直爽,講直話當然很對,但是如果太直了,就會放肆。不要放光放得太光亮了,太光亮就看不見了,因為刺到別人的眼睛,在別人的視覺上,這光就變成灰暗了。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領導者施行嚴政,下面的人就會變得特別狡猾
「其政悶悶」的意思是,管理者的管理手段比較簡單,沒有那麼重的心機,其結果就是「其民淳淳」,管理者變得簡單的時候,被管理者也就變得簡單了。「其政察察」指管理者的手段明晰,明察秋毫,政令特別多。當一個領導者的管理特別細致的時候,就會「其民缺缺」,如果領導者的管理特別嚴厲、細致,施行條目繁雜的苛政,被管理者就會變得特別狡猾。
(2)福和禍,都當不得真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您看到有災禍了,覺得很倒霉,但是您要認識到,災禍里很可能蘊含著幸福。當您覺得非常幸福時,不要太高興,因為您看不到幸福的短暫,所謂的幸福就是災禍的源頭。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您看到有災禍了,覺得很倒霉,但是您要認識到,災禍里很可能蘊含著幸福。當您覺得非常幸福時,不要太高興,因為您看不到幸福的短暫,所謂的幸福就是災禍的源頭。
(3)知道福禍相依是智慧,能看清福和禍的轉折點在哪裡才是大福之人
「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孰知其極」就是誰知道它到底是哪個方向,到底哪一端是對的?「其無正也」的意思是,它好像沒有一定的常規。「正復為奇」的意思是,今天您看著好像是正規的,但轉眼就變成不是正規的了。「正」和「奇」之間會來回轉變。「善復為妖」的「善」指善良、正常,「妖」指邪惡的,意思是本來它是正常的、善良的,但它一轉眼也有可能變成「妖」。老子說,「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大家知道了這兩者會來回變化以後,一直很困惑。
老子在本章告訴我們,福禍變化的道理是有奧秘的,這奧秘就在道的法則里。如果您能夠盡量心存利他之心,幸福的大門就會向您打開;如果您天天把利己放到前面,災禍的大門也會就此打開。
(4)只要領導者把道和德的境界做好,法用的地方就非常少了
「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紲,光而不耀。」這里的第一句話在不同的版本里寫法不同,有的是「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帛書乙本寫的是「是以方而不割」。這里,我們選用帛書乙本的寫法。「是以方而不割」是說一個人做人方正、有原則,但是他不會因為有原則去傷害別人。「廉而不刺」是說一個人廉潔、品格端正,但是他不會因為品行高潔去刺傷別人。「直而不紲」是說一個人正直,但是他不會因為正直去束縛別人,讓別人感覺到難受。這里的「紲」字當拴繩子講(通行本寫的是「直而不肆」,我認為應該是「直而不紲」才對)。「光而不耀」,是說一個人發出光來,但是這個光不會讓別人覺得耀眼。
老子是在講道、德、法三個層面的管理方法,包括本章開始的「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如果領導者把道和德的境界做好了,法用的地方就非常少了,而法在運行的時候,會產生這種「割」、「刺」、「紲」、「耀」的傷害。
三、我之體悟——《易經》的「陰陽相合」和《道德經》的「有無相生」
今早聽曾仕強講《易經》,才發現要理解《道德經》,最好能先弄懂《易經》,老子的「無為」「無常」「有無相生」,孔子的「仁」「中庸」,這些理念都來自《易經》。如果理解了《易經》,再看《道德經》,一下就明白了。尤其《道經》這部分,一直很難理解,今天聽了《易經》,發現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老子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易經》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不就是三條杠變來變去,變幻出萬象的嘛。這個「一」就是《易經》的太極。「一」為何能變成「二」,「一」分開兩段就變成了「二」,《道德經》稱為「有無」,這個「二」《易經》稱為「陰陽」。但是這個「二」只是我們眼睛看上去覺得分開了,實際上還是相互連接的,還是在一個整體裡面,他們還是一個整體,這就是《道德經》講的「有無相生」,也就是《易經》講的「陰陽相合」。
而人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看上不同,就以為不同;看上去分開了就以為沒關系了;接受了看到的一面,就意識不到還有看不到的一面。但實際上萬事萬物都是「負陰而抱陽」,如果你只照顧到了其中一個部分,或者偏向一邊,看不到另外一部分,做事就不周到,就會出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孔子講「中庸」,「中」只是一種意像上的中間,指的就是能夠保持陰陽平衡的意思。所以老子的「無為」應該也是這個意思,就是指你要注意「無」的一面,注意「無」上的為,也就是要在看不到的那一面上下功夫,當然老子也沒說看的到的那邊就不理了,看得到的那一面大家都會去「為」,沒什麼好說的,但在看不到的那面上下功夫才是需要智慧的。
如果有了這個概念,這一章就很好理解了,如果聖人(管理者)是陽,那人民就是陰,聖人和人民雖然是兩個角色,實際上是相互協助,相互成就的一個整體。聖人的「政令」如果「察察」,實際上就是把人民放到了對立面,最終結果當然會讓民心離你越來越遠,社會亂像越來越多。比如,有些夫妻互相不信任,總感覺對方有事瞞著自己,然後就開始監視對方,結果不但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夫妻關系還會越來越糟糕。為什麼呢?因為一旦開始監視行為,你就把對方推到了對立面,你們就不能再以一個整體的心態來面對問題了。心理咨詢師引導來訪者解決問題,也會用一個技巧,就是讓來訪者感覺心理咨詢師是和他站在一面的,是幫助來訪者共同解決問題的,而不能讓來訪者感覺是自己有問題。任何關系,信任都是很重要的。因為信任,相互之間能量就能正常流動,陰陽就能合一。我們常說家和萬事興,萬事萬物都是陰陽合一生出來的,陰陽不和,能量就會減損,哪來的力量生出新的東西呢。
老子說「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也是讓我們要選擇「陰陽平衡」,你要有用「方、廉、直、光」陽的一面,又要注意他們陰的一面傷到別人。就像我們小時候,拿個長混子玩的很高興,一不小心就打到了別人。慢慢長大,你腦子里有了這個概念,玩這個東西時自然會避開人。我覺得老子包括《易經》都是再給咱們說這個道理,任何一個東西,都是有兩面性的,你用的時候不要只盯著一面,還要防止另一面傷著別人。如果這個東西還隨時在變動,那就不止兩面了,你更得注意,就像你手中轉動一個長棍,任何一面都可能傷到人,你要玩這個東西,就要想的周到些。《周易》中的周,就是指周到的意思。聖人作為領導人,你當然要想的更周到,周全一些,所謂的格局高,不就是比平常人看的更全面,更長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