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課外知識

依法治國課外知識

發布時間: 2023-01-25 01:29:13

A. 幼兒園中班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幼兒園里幼兒傷害事故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由於人們的法制意識提高了,另一方面是由於關於學校方面的立法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如何提高幼兒的法制知識呢?為幫助各位老師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我為大家分享幼兒園安全法制教育教案範文如下:

幼兒園中班安全法制教育教案

活動內容:預防陌生人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准備

1.圖片1幅

2.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一這是誰?你認識他嗎?我們把自己不認識、不熟悉的人稱為陌生人。

二觀看課件,提問幼兒:一畫面中都有誰?他們在干什麼?小姐姐為什麼擺手?

三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兒歌《陌生人》

一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於《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二教幼兒學習這首兒歌,鼓勵小朋友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三、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麼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為什麼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裡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附:兒歌: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幼兒園法制教育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方略,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十六大」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提高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水平,採用課堂教育為主,課外、園外活動為輔的形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使法律知識滲透到各項活動之中。堅持法制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法制教育網路。根據幼兒的特點,廣泛開展形式活潑、寓教於樂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活動中受到教育。

二、具體措施

1、充分發揮幼兒園網路、宣傳畫廊、牆報等各種宣傳陣地的作用,廣泛宣傳公民道德建設的意義及基本道德規范,加強幼兒的法制宣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強他們自覺守法、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

(1)對全園幼兒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專題講座——安全教育和環保教育,使幼兒充分認識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必要性,增強自覺守法、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

(2)利用班級課堂對幼兒進行一些法律常識教育,同時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強化法律意識。

(3)對幼兒進行法制、安全專題教育。

(4)組織幼兒開展「交通安全伴我行」的幼兒園門口值勤活動,通過在實踐活動中強化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2、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提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把心理教育作為當前德育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1)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都應注重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對本班幼兒進行加強心理輔導,使幼兒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2)根據實際情況對個別存在心理問題或出現心理障礙的幼兒及時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輔導,同時和家長進行有效的交流,幫助幼兒解除心理障礙。

(3)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班主任要注重資料的積累,學期結束要從實踐中總結 經驗 ,寫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論文,進行交流評比,推廣成功 經驗 。

3、整合教育力量,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健全家長學校制度,把法制教育作為家長學校的一個重要內容。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為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與管理提供平台。班主任可通過家訪、電話聯絡、網上溝通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以形成教育合力。

B.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有什麼感想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的感想:主要就是圍繞法治實踐活動以後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呀怎麼做,這樣的主題展開。

正文

在過去的半年中,在學院團委老師的指導和我們部門自身的努力下,實踐部取得一定成績。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增強學校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對策。

如何把社會、家庭、學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四個議題進行了集中學習和研討。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醒目的位置製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型宣傳板塊。各小學也充分利用板報、牆報、手抄報、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結合愛國教育,進行了熱愛家鄉「弘揚望台精神」主題班會活動,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家鄉、長大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教師能做到每學期對每個學生至少家訪一次,並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學生在校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後進生或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建立了後進生轉化檔案,及時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各種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教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確辨別真、善、美,使學生增長了知識,純潔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2)依法治國課外知識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2、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C. 法宣在線用戶名登錄入口:http://www.faxuan.net/

法宣在線用戶名登錄入口: http://www.faxuan.net/

一、指導思想、工作原則與主要目標

教育系統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落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要求,深入開展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深入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大力弘揚精神,切實提升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為推動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教育系統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堅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圍繞「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以將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面提高教育系統領導幹部法治理念為重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良好法治基礎。

——堅持分類指導,學用結合。根據不同地區、部門、學校和對象的特點,科學設計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途徑,分類實施,統籌推進,學用結合,普治並舉,切實增強教育系統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

——堅持系統規劃,全面推進。科學規劃法治教育內容,大力弘揚精神,全面宣傳憲法等法律知識,全面提升教育行政部門和廣大師生員工的法治意識和法律素養。

——堅持開拓創新,注重實效。創新工作理念,推動法治宣傳教育機制、載體和方式方法創新,深入開展參與式、實踐式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育系統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教育系統的法治宣傳教育機制進一步健全,載體和形式不斷豐富創新,法治教育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實施與支持體系不斷完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員工的觀念明顯增強,教育系統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教育系統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氛圍基本形成。

二、主要任務

教育系統七五普法的主要任務是:

(一)貫徹落實國家七五普法規劃任務要求,全面提升教育系統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

按照國家七五普法規劃要求,在教育系統深入學習宣傳*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使教育系統深入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深刻領會講話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不斷增強走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把學習宣傳憲法擺在首要位置,認真組織好「12.4」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教育系統憲法學習日學習宣傳教育活動,健全完善憲法日教育儀式和內容,弘揚憲法精神,樹立憲法權威,不斷提高教育系統的憲法意識。深入宣傳法律體系,大力宣傳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環保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法律法規。堅持結合教育實際和需要,大力宣傳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師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教育法律法規,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等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不斷增強教育系統踐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突出學習宣傳黨章,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各項黨內法規,教育引導教育系統廣大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內法規。深入開展校園法治文化建設,鼓勵法治文化作品創作推廣,充分發揮法治文化的引領與熏陶作用。堅持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大力弘揚,弘揚中華美德,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記錄,完善教育領域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二)切實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全面貫徹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統籌規劃各學段法治教育的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和實施路徑,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系統化、規范化。在中小學開設道德與法治課,發揮法治教育的課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踐行為主線,將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蘊,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樹立規則意識、平等意識、誠信觀念和契約精神。積極探索法育的規律與特點,以憲法教育和權利義務教育為重點,將規則教育、習慣養成與法治實踐相結合,遵循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安排教育內容、教育重點和方法途徑,堅持落細落小落實,更多採取實踐式、體驗式、參與式等方式,切實提高法治教育的質量和實效。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注重發揮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和網路文化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部門協調機制,充分利用整合各部門和社會的法治教育資源,建立政府部門、學校、社會和家庭協調配合開展法治教育的機制,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三)堅持普法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教育系統依法治理水平

以宣傳貫徹實施《依法治教實施綱要(2016-2020年)》為重點,大力推進教育系統依法治教。深入開展依法治教示範區創建,將法治知識普及、法治觀念養成與法治實踐進展緊密關聯,作為示範區的創建內容和評價指標。在教育部門、學校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發揮法律顧問在普法宣傳、依法治理方面的作用。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依法構建多元參與的教育治理體制,依法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制定並公布教育行政部門權責清單。積極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全面完成學校章程建設,發揮章程在學校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大力推進各級各類學校依法治校,健全校內民主管理體制,保障師生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完善權益保護和救濟機制。

三、工作舉措

(一)大力實施教育系統法治觀念提升工程

——落實教育行政部門日常學法用法制度。堅持將領導幹部帶頭學法、模範守法作為教育系統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全面落實領導幹部學法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建立領導幹部學法規劃,健全評測機制。將法治教育納入教育部門公務員培訓總體規劃,在其他各類公務員培訓中融入法治教育內容,保證法治培訓課時數量和培訓質量。要把學法用法情況列入公務員年度考核重要內容,作為衡量幹部德才的重要標准。創新培訓考核方式,探索建立依法治教案例庫和教育系統領導幹部法治能力評測工具。

——大力提高校長的依法治校能力。制定中小學校長法治教育大綱,明確校長任職應知會用的基本法律原則、常識及規定。建立國家及省級校長依法治校能力培訓機制,重點培養一批具有法治思維和擅於運用法治方式管理學校的管理者,並起到帶動和示範作用,不斷提升學校管理隊伍的法律素質。把校長的法律素質和依法治校能力作為校長任職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全面提升教師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養。結合學校依法治理需要,貼近教師工作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宣傳教育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依法參與學校管理、依法維護自身和學生合法權益的能力。將法治教育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深入實施中小學骨幹教師全員法治培訓,培養一批法治觀念強、法律素養高、法律技能強的優秀教師。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組織開展教師法治知識競賽、法治教學觀摩、法治演講等活動,提升教師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通過專題培訓、報告會、研討會、參觀考察等多種方式,確保每位中小學教師每年接受一定課時的法治教育培訓。

(二)統籌推進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

——堅持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中小學設立道德與法治課,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可以開設法治教育相關的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深入推進法治教育「四落實」,著力解決法治教育在課時安排、教材建設、師資配備與培訓、教研科研、經費保障、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依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在有關學科課程、學校活動和文化建設中有機融入法育理念和法治教育內容。在小學普及憲法基本常識,逐步使青少年樹立憲法意識、鞏固國家觀念。在中、高考中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內容,不斷改進教學評價方式,將理念、法治素養和法治實踐納入學生考核評價中。深入推進高等學校法治教育,重點加強理論體系、學科體系和課程體系建設,大力推進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不斷增強學生法治觀念和參與法治實踐的能力。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動。在開學第一課、班隊會、社會實踐、畢業儀式等活動中有機融入法治教育內容。結合學生認知特點,舉辦模擬法庭、法律知識競賽、法治夏令營等活動,結合安全、禁毒、國防和防止學生欺凌等專題教育,增強學生法治意識。根據青少年學生需求,有條件的學校每學期要舉辦一次法治講座,開展一次法治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服務活動和社會公共事務,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和法律運用能力。進一步加強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家長學校建設,建立健全家長委員會制度,充分發揮家庭和其他社會組織的法治教育力量。

——加強對學校法治教育的評價與考核。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青少年法治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學計劃,保證法治教育時間。把學生法治教育綜合情況作為對學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與校長任期考核、教師業績考核、學生操行評定等掛鉤。積極創建法治校園,鼓勵和指導學校完善校內法治教育的宣傳欄、張貼畫等,營造良好的體現法治文化的校園環境。

(三)切實加強教育普法隊伍建設

——提升法治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配齊法治教育課教師,在核定的編制總額內,中小學要配備1至2名專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課教師。不具備條件的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可以組織多校聯合聘用法治教育課專任教師。實施中小學法治教育名師培育工程,通過國家和省級選拔培訓,在七五期間培養一大批優秀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師。建立國家或省級法治課骨幹教師、專任教師培訓基地,加強中小學校法治教育教師的專項培訓。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錄用法學專業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擔任法治教育專任教師。

——加強兼職法治教育隊伍建設。探索建立從司法、消防、公安、醫護、環保等部門聘請兼職法治教育教師的制度,進一步增加法治教育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內容。暢通服務渠道,完善聘任管理與考核評價制度,加強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長、法治輔導員培訓,鼓勵引導高等學校法律專業師生、司法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工作者等加入教育普法志願者、法治輔導員隊伍,不斷提高教育普法水平。

——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學校法治教育宣傳的積極性。健全普法聯絡員制度,組織引導法學專家、法律工作者、司法工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參與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組建教育普法顧問團、普法講師團等,建立完善普法人才資源庫,健全普法表彰激勵措施。

(四)不斷創新豐富法治教育資源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落實《關於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意見》,加快推進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以相對集中的方式為區域內中小學校提供法治教育服務和支持。以國家或省級示範性基地為引領,研製實踐基地建設運營的相關標准、教育活動內容和管理辦法等,逐步加以推廣。整合社會資源,創新服務提供方式,積極推動實踐基地成為集實踐性、參與性、趣味性為一體的綜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場所。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組織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實踐基地學習掌握法治知識。到2020年,在各地統籌建設60所左右的國家級實踐基地,各地爭取在中等以上城市建立至少1所符合標準的省級實踐基地。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利用實踐基地的資源,在中小學設立具備一定實踐性、互動性教學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

——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體系。加強以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為核心的網路建設,爭取在七五期間實現大部分中小學都能通過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網共享優質法治教育資源,實現數字化、情景化、生動化的法治教育。開發多種形式的網路法治教育課件,探索建立法治教育教學資源共享平台。持續開展青少年法治知識網路大賽。鼓勵師范院校、政法院校等高等學校設立法治教育及相關專業學位。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設立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機構,開展相關理論與實踐研究。創辦青少年法治教育專業期刊,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課件大賽、青少年法治知識網路大賽等活動,大力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資源開發與交流宣傳。積極與相關單位或組織聯系溝通,共同搭建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作機制。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協同創新機制,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

——建立教育公益普法制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廣告欄等載體,積極推動新聞媒體參與教育系統公益法治宣傳教育,培育教育法治宣傳優秀品牌。鼓勵高等學校開展便民法律咨詢,在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宣傳法律知識。

——建立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學校和特殊群體學生的專項普法工程。支持法治教育資源向農村邊遠貧困地區傾斜,推進遠程法治教育發展,使農村邊遠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能接受必要的法治教育。重視加強對留守兒童、隨遷子女、不良行為青少年等群體的法治教育和服務支持,更好地維護青少年學生的合法權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發生。

(五)深入開展依法治理創建活動

——開展依法治教示範區域創建活動。根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依法治教實施綱要(2016-2020年)》要求,研究制定依法治教評估指標和工作標准,推動在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形成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依法治教示範區,以法治為基礎建立政府、社會和學校的新型關系。建立權責統一的教育行政執法體制,不斷提高教育系統依法治理能力。

——推進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活動。制定發布依法治校評估體系和考核辦法,探索建立多元參與的考核評價機制。積極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大力推進學校依章程自主辦學,健全章程核准後的執行和監督評價機制。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全面提升各級各類學校的依法治理水平。

——建立學校法律服務支持體系。健全學校法律顧問制度,高等學校要有機構專門負責依法治理和法律相關事務工作,聘請專任法律顧問。鼓勵中小學視情況配備法律顧問。地方教育部門可採取政府購買服務、與律師協會合作、藉助高校和研究機構力量等方式,搭建區域內中小學校法律顧問資源共享平台。

四、組織領導

(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和深刻理解教育普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將法治宣傳教育,特別是領導幹部和青少年學生普法,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機制,切實抓緊抓好。

(二)健全教育普法的領導工作機制。繼續設立教育部全國教育普法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部機關及全國教育系統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育部法制辦公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成立本部門、本單位的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並指定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教育普法責任清單制度。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的普法責任,推動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行業特點和廣大師生員工的法律需求開展普法教育。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重視加強與綜治辦、司法行政、公安、法院、檢察院、團中央、婦聯等部門組織的聯系溝通,共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

(三)強化普法經費保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法治宣傳教育相關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部門預算,切實予以保障,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統籌安排經費,積極支持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和教育普法網站建設,深入推進教師法治教育培訓、教育教學研究,大力開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示範單位表彰等工作。要將法治宣傳教育列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創新工作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支持青少年學生法治教育。學校要將法治教育所需經費納入年度預算。

(四)加強法治宣傳教育的考核評估。探索將法治教育內容納入教育專項督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法治教育的第三方評價,及時了解普法工作成效、社會公眾對教育普法的工作滿意度、存在的問題及不足,為改進普法工作提供決策依據。健全法治宣傳教育激勵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 ;

D. 請求人教版初三政治知識點總結 謝謝!!!

九年級政治基本知識點(表格)

1.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什麼? 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有哪些? ①現階段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②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還不夠高;③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
3.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國家的根本任務是什麼?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三個代表」的含義及意義? ①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③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是我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和必然要求,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③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道,是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6.我們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7.我國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內容是什麼?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其根本依據 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1.根本目的 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全國各族人民的分配利益」
2.根本途徑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3.目標 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4.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
5.主體 全國各族人民
6.核心內容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7.最重要內容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8.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9.其意義是什麼 只有……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全面進步。
10.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1.意義 四項基本原則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是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

12.什麼叫改革 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是 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九年級思想品德基礎知識歸納

第一單元 認識國情 了解制度

1.1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1.為什麼說我國目前仍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表現?)P6
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地區發展不平衡,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文化素質還不夠高,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制度還不夠完善,因此,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是什麼?P6
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包括哪兩層含義?P6
一是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
4.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有哪些重要意義? P6
基本國情是黨和國家制定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根本依據,是我們以後走向社會,參與國家建設必須面對的現實。
5.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麼?P7
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的的根本任務是什麼?P7
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7.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什麼?P7
是「三個有利於」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什麼?P7
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9.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麼?P7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改革開放。簡言之,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0.什麼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7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說,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和國家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中心工作,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要把發展生產力放在首要地位。
11.為什麼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P7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12.什麼是四項基本原則?為什麼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P7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2)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13.改革的性質和重要性分別是什麼?
(1)性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重要性: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
14.為什麼要堅持改革開放?
(1)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2)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
(3)對外開放是現代化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5.為什麼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意義)P8
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的集中體現,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
16.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參考《隨堂訓練》P8)
(1)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2)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就要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
(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

1.2富有活力的經濟制度
1.我國公有制經濟包括的內容有哪些?P15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以及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什麼是國有經濟?其地位如何? P15
(1)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經濟,我們稱之為國有經濟。
(2)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3.公有制經濟在我國佔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P16
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著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
4.為什麼要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公有制經濟的作用如何?)P16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關鍵性作用。公有制也是實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的經濟成分、地位、作用以及國家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方針分別是什麼?P16-17
經濟成分: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
地位: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用:對增強國民經濟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生產力發展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作用。
政策方針:國家正在完善政策法規,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6.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因素決定的?P17
(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2)社會主義性質決定我國要以公有制為主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國還要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7.我國現階段的分配製度是什麼?為什麼要實行這種分配製度?P17
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因為實行這種分配製度與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狀況相適應。
8.合理的分配製度是什麼的重要體現?在分配中要注意什麼問題?P17
合理的分配製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在分配中,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差距懸殊,體現公平正義。

1. 3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
1.我國為什麼要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25
(1)這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有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利。
(2)這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人口超過13億的大國,人民不可能直接在一起討論決定國家大事。
(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僅能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又能解決由人民一起直接決定國家大事引起的困難。
2.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是什麼? P25
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如何(或地位)?其職權有哪些? P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主要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石是什麼?又具有怎樣的地位?P26
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5.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又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6.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建立了什麼樣的民族關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是什麼?
(1)新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大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7.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什麼要實行這一制度?(意義或作用)P26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2)作用:保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保障各少數民族人民依法行使管理自己內部事務的權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體現。
8.我國的基層群眾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P26
包括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職工代表大會等。
9.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有什麼重要意義?(作用如何?) P26 --- P27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證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等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
10.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的方針是什麼?P27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11.實現祖國統一,我們必須堅持什麼原則?為什麼?P27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因為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12.我國的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分配製度分別是什麼?
(1)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4)我國的分配製度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第二單元 全面建設 實現小康

2.1逐步實現共同富裕
1.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什麼重要意義?P35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發達,市場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經濟就越有生機和活力,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越大。
2.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和國家提出了怎樣的方針?P35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
3.為什麼要實行共同富裕?怎樣實現共同富裕?P36
(1)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
(2)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允許和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範效應,並通過先富幫帶後富,才能逐步達到共同富裕。
4.我國目前的小康水平是怎樣的?P36
我國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
5.我國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是什麼?P36
國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最關鍵目標是什麼?P36—37
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7.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到本世紀中葉我們的奮斗目標是什麼?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

2.2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點是什麼?P44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 依法治國三者的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點。
2.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什麼?P45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3.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集中體現在哪裡?P45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國共產黨的地位如何?堅持黨的領導有什麼重要意義?P45
(1)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我國的執政黨。
(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是確保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的根本保證。
5.我國的國家性質是什麼?P45
我國是以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6.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麼?P45
人民當家作主
7.什麼是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8.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什麼?P45
依法治國
9.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什麼?P45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0.依法治國有什麼重要意義?P46
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人民當家作主,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根本保證。
11.公民如何將依法治國落到實處?P46
每一個公民都要學會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維護國家利益,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
12.我國的政府的性質是什麼?P46
我國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執行者,政府是為人民辦事的機構。對人民負責,努力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工作宗旨和行為准則。
13.政府依法行政有什麼重要意義。P46
政府依法行政,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社會事務,行使職權,才能成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政府,才能切實維護人民的合法權益。
14.公民行使監督權的途徑有哪些?P46
(1)通過信訪、電子郵件、電話反映情況;
(2)找人大代表反映情況;
(3)通過媒體輿論監督。
15.公民應怎樣正確行使監督權等政治權利?P46
公民不論採取哪種方式行使自己的權利,都必須是合法的、有序的。行使監督權利時,我們要出於公心、實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礙公務。

2.3共建美好和諧社會
1.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文化產業?P53
2.判斷先進文化的標準是什麼?P54
反映和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進文化。
3.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含義是什麼?P54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4.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堅持的指導思想有哪些?P54
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地位,這關繫到我國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
5.發展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如何?P54
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6.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包括的內容有哪些?P54
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7.思想道德建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54
(1)作用:思想道德建設要解決的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問題。
(2)地位:它體現了精神文明的性質和方向,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8.如何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P54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1)就是要切實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2)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3)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有哪些?P54
(1)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3)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4)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5)社會主義榮辱觀。
10.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作用如何?P54
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並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11.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內容包括哪些?P55
分為二個方面:一是教育和科學 ;二是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體育衛生等事業。
1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麼?P55
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這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
13.為什麼要構建和諧社會?P55
(1)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社會理想。
(2)建設和諧社會,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願。
14.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內容(或基本特徵)有哪些?P55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善、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5.我們怎樣構建和諧社會?P55
(1)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2)要積極解決好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和社會管理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和現實利益的問題。
16.構建和諧社會對我們青少年的要求:(參考《隨堂優化訓練》P64)

E. 青少年法制教育有那些內容

小學低年級(1-2年級):認知國家象徵及標志。初步建立國家、國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對家庭關系的法律認識。初步建立規則意識,初步理解遵守規則、公平競爭、規則公平的意義與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識、基本交通規則,知曉常用公共服務電話。

小學高年級(3-6年級):建立對憲法的法律地位和權威的初步認知。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初步認知主要國家機構,國家主權與領土,認知國防的意義,增強民族團結意識。

初中階段(7-9年級):進一步深化憲法教育。了解國家基本制度,強化國家認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則,了解重要國家機構的職權。認知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義。加深對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認識。

(5)依法治國課外知識擴展閱讀

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律的基礎知識來教育年輕後代,使他們從小就受到民主的訓練和守法的教育,懂得和善於履行社會主義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法制觀念,養成自覺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是德育的內容之一。

社會主義國家根據社會主義民主的原則,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和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正確關系;而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又必須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相結合。

對學生,通過小學的思想品德課、中學和大學的法律常識課和憲法講座、少先隊和共青團的班級活動,以及課外、校外活動等進行民主與法制的教育。

F. 有關法律的知識

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和民法相關比較多,另外比較重要的就是工作中涉及的勞動法

如果是非上述原因解除合同,公司必須提供賠償,賠償標准如下: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而女性員工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還享有三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的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61條規定:"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G. 如何有效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簡稱為法律六進。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諧社會理論,憲法、重要法律法規以及與機關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幹部法律知識讀本》、《鄭州市領導幹部依法執政理論學習參考》等。
3、方式方法
(1)繼續堅持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核制度、以進一步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帶頭示範作用。
(2)加強機關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概念。
(3)加強公務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
(4)積極參加全省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活動,在全轄區開展學法用法模範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評選活。
4、活動目標
(1)辦事處各科室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參學率達到100%,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帶頭學法用法。
(2)全體機關工作人員法制觀念、法律素質顯著增強,實現三個提高一個具備:即各級領導幹部普遍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職人員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和水平,社會組織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普遍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法律素質。
(3)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不發生集體或個人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二)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農村幹部、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婚姻法、農業法、農村合作醫療章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簡明讀本》和《農村黨員幹部法律知識問答》、《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投入 , 達到「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律學習室(農民夜校),每個村民小組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戶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開展「法律五進鄉村」活動和「一村一師(律師)」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送法下鄉宣傳活動,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參加一次農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活動,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教育。
(3)「五五」普法期間,對農村黨員幹部分期、分批進行集中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率達到20%。
(4)開展農村學法考核測驗活動,檢驗農村學法效果,組織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書面測驗、案例討論分析、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比賽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法熱情。
(5)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針對普遍性問題,集中進行農村法紀教育整頓活動。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要規劃建設農村法治文化景觀景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基層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為農民演出法制文藝節目。
(7)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向農民進行法制教育,區廣播電視台開辦學法專欄,引導農民收聽收看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的法制節目。
(8)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律進鄉村活動與依法治村相結合,依法解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農村初步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興趣逐漸增強。
(2)農民群眾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每戶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農村基層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較好地樹立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法律意識,逐漸學會依法管理農村各項事務,依法解決農村的矛盾問題。
(4)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農村各項事物逐漸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農民的各種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農村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保持農村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三)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法治社區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社區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單位。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婚姻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達到五個一,即: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工作站(設在調解委員會)、一個法制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制學習室(社區居民學校)、每個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抓好社區幹部、社區管理人員帶頭學法,對社區幹部進行法律知識集中培訓,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堅持每季度集體學法制度。
(3)開展有組織的社區居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辦事處每季度、社區每半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講座或社區論壇,社區每年組織一次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適時舉辦社區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比賽等。
(4)加強城市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1支志願者隊伍,人數不少於3人;鼓勵並支持志願者經常深入社區,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5)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
(6)加強社區法治文化建設,建立1個普法廣場和1個普法長廊等融標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固定性普法設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區法治文化景觀景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閑散青少年進行集中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好中小學生暑假、寒假期間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
(8)協調抓好社區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9)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依法治理,把社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社區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
(2)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做到帶頭學法用法,逐步學會依法管理社區事務、依法處理社區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3)社區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員依法辦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區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70%的社區達到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標准,城區基層法治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和保障城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在校學生、教師、員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權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全國青少年學法教材《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結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法律、知榮辱、明是非,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懂得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2)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採用有效措施確實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落實。
(3)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各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依託家庭、社區、村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一定宣傳教育規模。
4、基本目標
(1)轄區內學校形成學習法律知識的氛圍,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起尊重法制、學習法律的興趣。
(2)中小學生受到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守法習慣。
(3)大中專學生學習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樹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基本具備現代社會必需的法律素質。
(4)學校教師、員工帶頭學法用法守法,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做到依法執教育人。
(5)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違法犯罪現象減少。
(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各類企業、企業領導層、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及農民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業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各個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每半年1次);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活動;對企業職工每年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
(2)加強對企業領導層的法制培訓。
(3)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建立職工法制學習室或園地,在個體經營者集中的市場聯合建立職工法制教育陣地,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配備必要的法律學習書籍。
(4)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五五期間,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型私營企業都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
(5)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使用農民工的企業普遍達到「五個一」要求:每個用工單位有一個法制宣傳教育兼管機構,每個農民工有一本法律學習書籍(參考書《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每個用工單位每年度為農民工集中講一次法制課,每個農民工每年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書面答題活動,每個用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識學習活動。
(6)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工法制文藝演出、法制書畫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漫畫、法制宣傳櫥窗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8)開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進企業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類企業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普遍重視和加強。
(2)企業領導層和經營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表達訴求的能力顯著提高。
(4)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基本納入法治化軌道,職工及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80%以上的企業達到「誠信守法企業」標准。
(六)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科學研究機構、公益性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未能涵蓋的單位、單位管理人員、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服務人員及職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權法及與本單位業務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醫療衛生人員法律必讀》等。
3、方式方法
(1)規范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學習、有考試考核。
(2)建立單位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領導幹部每半年要集體學習法律知識1次。
(3)採取上法制課、法制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單位職工學習法律知識,並積極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測驗活動。
(4)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服務工作,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園、車站等管理單位在人員流動密集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設施。
(5)組織豐富多彩的單位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享受法治氛圍,感悟法治文化,培養法律信仰。
(6)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加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單位民主法制建設,把單位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各個單位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普遍建立法律知識學習考試考核制度。
(2)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
(3)科技人員及廣大職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普遍增強。
(4)各個單位的民主法制建設普遍得到加強,法治化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顯著提高,五五期間,30%以上的單位達到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標准。

H. 憲法里有哪些條款與我們小學生有

憲法中有關青少年的條款

及其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錄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1982年12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

第十九條 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

……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一、憲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法律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其他一切法律、法規必須以憲法規定為依據,不得與憲法內容相抵觸。我國的青少年法規也必須以憲法為總的綱領和指針。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條就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青少年法規是憲法有關規定的具體化。

二、憲法的作用與意義

我國現行憲法1982年憲法的制定,為我國各項工作包括青少年問題納入法治化進程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憲法作為根本大法,處於國家統一和完整的法律體系的核心,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憲法的有關規定是處理青少年問題的原則和依據。

首先,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它也是全體社會成員實行社會自治的總契約,或者說憲法是規定人民權利的契約。其次,憲法為青少年權利的實現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最後,憲法是青少年法規制定、實施的依據和指針。

三、憲法對青少年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的規定

我國憲法中有關青少年教育、保護的規定在第一章總綱和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中都有體現,歸納起來有以下內容:

(一)關於發展教育事業及其具體措施的規定

教育是立國之本,是提高民族素質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都離不開教育。我們國家正進行現代化建設,現代化建設首先是人的現代化,實現現代化也有賴於中華民族的智力開發和人才培養。只有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才能使社會獲得持久的動力,才能使經濟繁榮獲得可靠的保障。憲法不僅從原則上提出國家要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同時還規定了各種具體措施,包括:①通過興辦各類學校和實行正規教育來發展教育事業。在這里,普及初等義務教育,這是考慮到我們國家目前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及受教育者的承受能力,因而是現實和可行的;②加強成人教育。這主要是為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學成才;③採取多種形式和途徑的辦學方針。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各種教育事業,並以此作為國家辦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④推廣普通話。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這也是發展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措施。在現行憲法修改過程中,許多人指出,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所以方言土語繁雜,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經濟建設和文化交流,因此,要在憲法中規定推廣普通話,這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二)關於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

1.「受教育的權利」是指公民有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接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其中主要形式有學校、社會教育、成人教育、自學等形式。教育的內容包括:學齡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等。對於青少年來說,它有3方面的含義:①學習的權利。即以適齡兒童和少年為主體的權利主體享有接受教育並通過學習在智力和品德等方面得到發展的權利。這是受教育權利的核心內容。保障學習的權利,則必然要求國家和社會提供合理的教育制度以及適當的教育設施等條件。②義務教育的無償化。為了切實保障受教育的權利,現代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並實行一定的義務教育的無償化,以確保義務教育制度的現實可行性。與許多國家一樣,我國目前也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根據義務教育法第10條的規定,國家對接受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並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③教育的機會均等。這一內容要求任何權利主體均不得在教育上受到不平等的對待。然而,從機會均等的原義上說,這並不妨礙允許根據不同的權利主體的不同適應性和能力施以不同內容的教育,否則,將無法真正實現教育的機會均等。當然,這同時便要求根據權利主體身心機能的具體狀況予以教育。我國義務教育法第9條第2款規定:「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此外,第10條還明確規定國家扶持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以及扶持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

2.受教育的義務是指公民在一定形式下依法接受各種形式的教育的義務

按照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國家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都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在義務教育期間,國家免費為公民提供教育,這些費用包括一切教學場所、設施和教學費用。公民只承擔書本費和學雜費。近些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各地都出現了一些收費生,這種情況一是民辦學校實行高收費,二是公辦學校計劃外招收本校招生地區以外的學生。這兩種情況在性質上屬於家長為使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而採取的一種自願行為。

為什麼說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呢?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接受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任何社會的發展,都是以人的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為前提,而人的文化素質又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來形成的,所以說,教育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又必須以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接受教育不僅是公民個人的事,同時也是為國家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所應盡的義務。第二,接受教育是公民個人發展的需要。在現代社會中,每個公民都面臨著兩個方面的需要,一是生存需要,二是發展需要。發展需要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需要,它包括智力、體能、品格、修養、情操等多方面的因素。每個公民只有不斷發展,不斷完善自我,其社會價值才能得到充分實現。這就要求公民能自覺接受教育,通過受教育來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第三,接受教育是公民享受權利的需要。憲法和法律為公民規定了許多權利,而這些權利最終能否實現,往往取決於公民的文化素質。

(三)保護少年兒童的權益

兒童因身心尚未發育成熟,在社會生活中處於弱勢地位,為了維護其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剝奪,創造一個有利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我國《憲法》除了對一切公民所應普遍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做出全面規定外,還對具有特殊情況的兒童設置專條,進行詳細說明。綜合有關規定,具體有以下幾項措施:①享受社會安全的權利。父母應用心照料和保護兒童,國家保證兒童有足夠的營養、住宅、娛樂和醫院設施。兒童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虐待和剝削,更不能成為任何形式的買賣對象;②享有特殊保護的權利。兒童生活所需的物質條件應得到充分保障;社會對無家可歸和難以生活的兒童應給予特殊照顧;兒童若生活困難,有權獲得社會救濟;③獨立的人格權。由於兒童是未成年人,在行使權利時要受到一些生理、心理條件的限制。雖然有些權利是通過其監護人活動來實現的,但少年兒童的人格是獨立的,任何侵犯兒童人格權的行為都應受到法律的追究。

I. 大學生如何加強法治意識的論文

近年來,我省不斷加強法治宣傳工作力度,創新法治宣傳平台,強化集中宣傳教育,積極探索法治文化推廣、宣傳、傳播新手段,深化“法律七進”活動。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加強法治意識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大學生加強法治意識的論文一

(一)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接班人,對其進行法制教育就是要使他們樹立法治觀念,培養其法律意識,提高他們的法律素養,使他們能夠做到遵紀守法、依法辦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求,成為滿足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合格人才。

(二)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社會現實的需要近年來,大學生犯罪率直線上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反思。據統計,大學生犯罪案件數量及犯罪人數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2005年到2007年大學生犯罪增長率在18%以上。因此,如何預防大學生犯罪,已經成為了中國當前面對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毫無疑問,大學生違法犯罪對社會,對高校的影響力和危害力都是極大的,因此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素養,使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這無疑成為預防大學生犯罪,維護校園和社會穩定和諧的主要手段之一。(三)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是近年來我國提出的教育改革目標。《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增強適應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以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質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開拓進取、自強自立、艱苦創業的精神;大力加強法律教育特別是憲法的教育。

三、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變革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認識定位大學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屬於素質教育的內容,因此,相關部門應將法制教育放置於與道德教育同等高度,加大對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關注力度。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將法律基礎知識從《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中獨立出來,專門開設法律基礎課程,並將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一同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制定明確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形成較為系統的課程體系。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高校實施的法制教育進行監管,通過規定課時、學分以及師資力量等方式督促高校的法制教育正規化。

(二)高校應完善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課程設置,豐富教學內容高校作為國家接班人的培養基地,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首先,高校應專門開設法律基礎課,使其與計算機基礎、大學生英語等公共必修課一同作為大學生的必修科目;同時,根據不同專業的性質和特點開設相關的法律選修課,如此才能使學生在理解法律框架的基礎上有所側重,滿足學生所學專業的發展要求。其次,高校在開設一系列法律課程的基礎上應該注重教學內容,在公共基礎課的內容設置上主要偏向於培養學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維,加強學生憲政理念,使學生對我國的各個部門法有基本的認識;而在相關專業的法律選修課的內容設置上,要注意結合專業特點為學生開始相關的法律課程,使學生對所學專業所涉及的具體法律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為其以後從事相關工作奠定法律基礎。

(三)學生社團應開設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不僅局限於課堂的理論知識學習,開設課外實踐活動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學校的各類學生社團應積極組織各類法制教育活動,努力創設法制的校園環境,將法制教育由課堂推行的課外,由校內推行到校外,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創造機會推動學生下基層進行普法教育活動等等。對於學生社團推行的這一系列活動,學校要給予大力支持,鼓勵以學生社團牽頭,創辦各種實踐活動以開辟學生法制教育的新途徑。

大學生加強法治意識的論文二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共和國走過了五十六年的風雨歷程,在這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人民真正得到了公平和正義的法律保護,成為了國家的主人。翻閱中華五千年浩瀚的歷史,在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裡,千百年來人們呼喚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公平和正義的司法主題!能否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是關繫到國家命運、人民命運的嚴肅話題。在人生的考場,面對這張人生的試卷,我們能否交上令人滿意的答案,對我們是嚴峻的考驗!

“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這一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正是應時代呼喚而出,它標志著我們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把握。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就沒有正確的行動。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正確理解法治精髓,把握法律本義,正確執法的關鍵,它關繫到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性質與地位,關繫到社會的穩定,人心的向背。沒有正確的法治理念,就難以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沒有先進的法治理念,就難以在改革開放中做好人民的公僕。

在這個小小的演講台上我曾無數次地贊美過身邊的兄弟姐妹們,一次次為戰友們的優秀事跡而感動,之所以總是這樣被感動著是因為他們身上特有的一種精神。可曾記得?為了不延誤開庭,撇下待產的妻子與辯護人唇槍舌戰的公訴人;可曾記得?為了保證嚴打需要認真審核證據,把幼小的孩子獨自遺忘在學校門口的批捕幹警;可曾記得?迎風踏雪追捕逃犯,夜行11個小時不休息的反貪戰士;可曾記得?一年四季一身汗埋頭苦幹,為幹警做好服務的後勤人員……這些發生在身邊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卻每時每刻都在演繹著不平凡。不畏懼恐嚇的劉道軍;帶著鋼卡審訊的王立新;扎著吊瓶整理案卷的楊獻偉;事無巨細的管家人鄧冠軍……

他們都是新時期我院檢察幹警中的優秀代表,他們都是新時代我院檢察隊伍的精英,他們的事跡感人肺腑,摧人奮進;他們的行動體現了“公平正義、拼搏苦幹、和諧共進、創新爭先”的曹檢精神。正是這種精神使他們不顧干擾,公正辦案;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不惜身體,加班加點;正是這種精神讓他們不顧蚊蟲叮咬,夜行潛伏;正是這種精神使他們不畏壓力,奮勇當先。他們---就是檢察官職業道德的遵循者,他們---就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實際工作中的踐行人。帶病工作,他們用生命鑄就忠誠;拒禮拒賄,他們用無私捍衛公正;秉公辦案,他們用奉獻鍛造清廉;公正執法,他們用威嚴塑造嚴明!他們以對黨、對人民、對檢察事業的無限忠誠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愛戴和尊敬!我們有這樣的兄弟姐妹,怎能不為他們驕傲?我們有這樣的兄弟姐妹,如何不為他們而自豪?

低頭看看胸前神聖的檢徽,感到自己的心是和人民一起跳動,做為一名檢察官,我在時刻在告訴自己,人民檢察為人民。只有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運用到工作中,以依法治國為核心;以執法為民為本質;以公平正義為追求;以服務大局為使命;以黨的領導為保證,才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覺的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才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才能用實際行動弘揚公平和正義的司法主題!

在全面建設平安XX縣的進程中,檢察機關擔負著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神聖使命,這份使命是要通過嚴歷打擊各種犯罪,促進反腐倡廉來實現;這份使命是要通過加強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來實現!我驕傲,我能夠成為檢察隊伍中的一員!我自豪,我可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鐫刻對檢察事業的摯愛!我奮進,我將用汗水與生命鑄造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只要我們努力去做,把我們的力量聚集在一起,這力量就是無限的,讓我們做一塊磚、一片瓦、一粒沙,共同築起一道法治的長城!

大學生加強法治意識的論文三

大學生法治觀念之培養

“法治觀念是社會中的法律現象在人腦中的反映。同時人們的法治觀念又能夠反作用於人們的行為。良好的法治觀念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對待法律實踐,但是錯誤的法治觀念就會阻礙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培養大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應該成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首先,要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大學生的法治觀念。理論是實踐的先導,但實踐又檢驗著理論的正確與否,再精緻的理論如果不能通過實踐加以檢驗,也難以為人所信服。“法治”觀念應該是法治理論與法治實踐完美結合後必然生發的一種信仰的力量。

1.課堂講解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大學生法制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突破口在於法治理論的闡述與法律運作方式對其具體的體現。課堂講解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即是將立法、司法、執法、守法等法律運作方式的四個方面設立四個專題。每個方面涉及的法治理論知識由授課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同時通過聯系學校駐地的人大、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在當地建立的大學生法制教育基地,有針對性地將以上課堂知識和實務部門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以直觀的方式讓大學生將學習到的有限的法治理論知識和整個法律體系實際的運作相結合,通過大學生的感同身受培養起基本的法治觀念。

2.理論講解與案例評析相結合

限於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時空條件,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的主陣地仍然是課堂。在極其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理論講解即使再為精緻,也難以承擔起培養大學生法治觀念的任務,最多也只能引起大學生對法律這種行為規范的興趣而已。因此,理論知識寄於說教不如寓於案例,通過一個個直觀而現實的案例引發大學生的思考,激發大學生求真求實的慾望,春風化雨、水到渠成。應當注意的是,案例教學中選用的案例應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和歷史性。其次,要通過塑造從課堂到學校多位一體的社會生態環境來培養大學生的法治觀念。一個人的意識往往與自己生活的環境相關,良好的社會環境具有規范行為、陶冶情操、教育矯正等諸多功能,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於潛移默化中形成恆定且趨同的心理意識。建構多位一體的校園微生態法治環境,其最大功效在於,讓身處其中的大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法治帶來的益處與不同,讓他們堅信法治應該成為我們共同的生活方式,讓他們能夠自覺地形成法治觀念。因此,高校在自身管理過程中應貫徹校園民主和依法治校,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大學生的法治觀念,這樣可以取得比課堂教學更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四、結論

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步伐,關繫到依法治國方略能否實現。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的法制教育,對培養具有全面法律素質的現代合格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加強和改進是一項系統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然而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代背景下,必然要求以“法治”觀念為引導,對大學生法制教育進行全面的反思與重構。高校要從國家的高度重視“法治”觀念的普及,要從社會的廣度重視“法治”觀念的弘揚,要從個人成長與成才的角度重視“法治”觀念的領會。另外,在大學生中普及“法治”觀念,不能僅僅從口號到口號,從理論到理論,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需要塑造從課堂到校園多位一體的社會生態環境,讓“法治”如陽關雨露般成為生活之一部分。惟有如此,才能將大學生個人的成長與社會的需要、國家的發展聯系起來,也惟有如此才能將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實效性落到實處。

熱點內容
法院執行錯誤 發布:2025-01-15 06:59:19 瀏覽:40
2016年度十大行政法案列 發布:2025-01-15 06:54:38 瀏覽:643
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申論範文 發布:2025-01-15 06:54:34 瀏覽:142
射線裝置防護條例 發布:2025-01-15 06:51:00 瀏覽:806
非全日法律碩士認可程度 發布:2025-01-15 06:29:07 瀏覽:276
開展法律顧問普法講座 發布:2025-01-15 06:28:19 瀏覽:512
司法拍賣輔助機構管理辦法 發布:2025-01-15 06:18:40 瀏覽:808
刑法的近親屬 發布:2025-01-15 06:16:25 瀏覽:355
2017經濟法cpa難度 發布:2025-01-15 05:40:06 瀏覽:320
中級經濟法金融法律制度 發布:2025-01-15 05:28:31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