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害怕道德經

害怕道德經

發布時間: 2023-01-25 23:51:21

Ⅰ 《道德經》講記——其次畏之

        說到「畏」字,一般就是害怕,恐懼,特別是走向內在修行的人,一般這個字與「魔」聯系在一起。

        一個追求福報的修行人,其最好的去處就是魔天,成魔,這說起來嚇人,因為佛教對宇宙的知識講得最多,我們就用這個背景講魔。

        用人的眼光來講福報,那基本上就是人天福報,我們在人間最富有的一個人,也比不上一個普通天人的福報。

        靠我們人間最低層的那層天,隨便找個天人,都比我們人間最富的人還富有,越往上走,更高層的天人比下一層天的天人福報更大。

        因為我們是欲界的人,追求的福報都是欲界的東西,而欲界最高層的那層天,就是魔天,魔天是福報最大的那層天。

        這很有意思,為什麼佛陀把這層天定義為魔。

        所以,魔天的生命體並不可怕,你真走解脫之路的話,魔天才會成為障礙,否則,你求都求不來它的照應。

        從個體生命的角度來講,魔天的人一定是那種最受人敬仰與愛慕的,否則到不了那裡去。

        從交往層面來講,天人真的比人好。

        我們一般說的邪魔外道與走火入魔,一般來說與魔天的生命體沒有什麼關系,真遇到魔天的人,你肯定喜歡得不得了。

        把魔天當不當魔,要看你對「自由」的定義。

        人對「魔」的畏懼,一是來源於思想觀念,二是來源於與它們的遭遇讓我們感覺它們的強大。

        我們一般與「魔」的遭遇並不是發生在我們物質身體的層面,我們處於「能量體」中,才有可能與它們相遇。

        我們現在說說所謂的鬼壓床現象,遇到鬼壓床時,其實你並不在物質身體的層面了,你是在能量體里遇到了它們,只是人對能量體並不了解,以為自己還在物質身體的層面。

        你的「意識」能意識到那個「鬼」,但你的能量體卻動彈不得,但等你回到物質身體時,你就能動了。

        其實即使沒有「鬼」,你想用你的日常思想意識的方式去移動你的能量體,你也動彈它不得,所以才顯得「鬼」力大無比,把你壓住你動不了了。

        我們日常的人很難發現自己「能量體」的存在,「能量體」確實有自己運作的方式,但它運作的時侯,幾乎和你的日常意識無關。

        一旦你用日常意識去指揮你的能量體,你會發現你根本動不了它,日常意識是用來指揮物質身體的。

        一旦我們能作得了自己能量體的主,我們的自由就大幅度增加了,否則,黑白無常來時,拖著你就把你拖走了,因為你自己無法動,只能任人宰割。

        所以,遇到鬼壓床時,你處於意識中就行了,因為「意識」裡面是沒有恐懼等等我們人類所熟知的那些東西的。

        然後你再轉移到物質身體上來,你就自由了,通過鬼壓床的現象,在這里讓你了解到,你確實還有一個你一直沒發覺的能量體存在著的。

Ⅱ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實而不華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1】,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2】,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4】。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5】,而亂之首【6】。

前識者【7】,道之華【8】,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9】,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注釋】

1.上德不德: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著形式上的德,不失德指形式上不離開德。

3.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以,有心,故意。無以為,無心而為之。上德的人順任自然而無心作為。

4.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強力牽引。伸出手臂而使人們強就。

5.薄:衰薄,不足。

6.亂之首:禍亂的開端。

7.前識者:前識,指預設種種禮儀規范;者,此處錶停頓,無義。

8.華:虛華,非實質。

9.處其厚:立身敦厚。

今譯: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其實是真正有德的;下德的人刻意想要不離失德,其實是沒有達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順任自然而無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卻出於無意;上義的人有所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回應,於是揚著胳膊強使人就範。

所以說喪失了道就會失去德,喪失了德就會失去仁,喪失了仁就會失去義,失了義就會失去禮。

「禮」這個東西,實際上是忠信不足的產物,也是禍亂的開端。

預設的種種規范,不過是道的虛華,是愚昧的開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輕薄;存心篤實,而不流於浮華。所以要舍棄輕薄虛華而選擇朴實敦厚。

本章提到的德、仁、義、禮幾個層次,看似被老子區別對待,特別是禮,被稱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感覺傳統意義上所推崇的「仁」、「義」、「禮」,在此處被老子深深的被鄙視了。

老子真的摒棄了「仁」、「義」、「禮」嗎?

並非如此。

古人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老百姓肚子吃飽了,家中有餘糧了,安全感有了,不需要強制也能知「禮」。而「仁」、「義」是人性善的一部分,不是強製得來的。

當想要提倡什麼的時候,說明這樣的東西已經匱乏到引起大多數人的警惕和重視。老子在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意在告誡世人,仁義盛行時,大道已經被遺忘了。如果大道還在,仁義是一種自然流露,跟穿衣吃飯一樣正常,不會有人天天鼓吹我們要穿衣,我們要吃飯,這明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還用得著掛在嘴邊嗎?

老子看到的,是「仁」、「義」、「禮」表像之下,「德」的缺失。

第十七章提到了治理的四個境界,跟本章的「德」、「仁」、「義」、「禮」正好相互對應。

「德」就是十七章的「太上」境界,在「德」的治理下,一切自然和諧有序,老百姓完全感覺不到治理者的存在(對應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這應該是老子認為的最有生命力的政治生態。

在「仁」的治理下,人們交口稱贊,也是一派欣欣向榮的繁榮之境(對應十七章「其次,親而譽之」),但老子認為名利繁華是難以持久的,所以將「仁」放到「德」下面的一個層次。

在「義」的治理下,各種法規戒律風行,人們因為害怕而小心翼翼不敢造次(對應十七章「其次,畏之」),社會看似安穩平靜,但這樣壓抑人性的治理方式,也是跟老子「自然無為」的理念相左。

在「禮」的治理下,治理者重形式、好面子,虛華浮誇,並要求人民必須遵守,如果有人反對,就揚著胳膊強迫人民服從(「攘臂而扔之」)。百姓陷入繁文縟節中,得不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當然怨聲載道(對應十七章「其次,侮之」),人心不穩,出亂子也是自然的事。

「禮」的盛行很容易導致道德綁架,無數被捐款、被公益背後,是很多人打著「禮」的旗號形成的強大輿論攻勢。強迫而來的「禮」,是社會文明的倒退,而非進步!

所以老子說,仁、義、禮都是浮雲,安身立命,須得落在實處啊。

老子強調實而不華,而現實常常華而不實,人們的心,很難沉靜下來,大多數人忙忙碌碌拚命追尋,卻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我們的社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還記得陳奕迅那首廣為人知的《浮誇》嗎?歌曲中有句歌詞被反復吟唱:

歌詞寫得很走心,之所以浮誇,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那麼多的不確定性,讓我們害怕。浮誇,就是我們的盔甲。

誰不渴望坦誠相見?誰願意辛苦地帶著假面具生活?但每個人的防禦是如此之強,很難有勇氣解除武裝,真誠可能被無情嘲弄,於是我們的那些面具,再也難以卸下。

浮華迷茫了我們的雙眼,虛假成了常態,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喜歡這樣說:「我好像過了一個 假 的***」。

普通人要做到實而不華,其實並不復雜,不過是將注意力從利益得失,放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品嘗生命的每個細微瞬間。喝水的時候知道我在喝水,吃飯時知道現在在吃飯,走路的時候知道我在走路,洗碗的時候知道此刻在洗碗.......

他人就是他人,世界就是世界。不用我們的尺度去度量外在事物,允許一切如其所是的存在。

沒有那麼多的「我應該」、「他應該」、「這件事情應該」,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

也許幸福可以很簡單,放下部分安全感,信任自己,信任他人,信任一切生命!

註:1、原文部分參考書目《老子注譯與評介》(陳鼓應著) 2、文中。

Ⅲ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道德經名句及解釋: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處】《道德經》第一章。

【解釋】天地萬物之道是可以認知的,但道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名也是可以名狀的,但名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為有惡的存在。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

【解釋】有與無相互滋生,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比較而顯現,高與下相互依存,聲音音律的相互應和而成曲調,前與後相互聯接而成順序。

4、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天地無所謂仁慈不仁慈,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無所謂仁慈不仁慈,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草狗(古代用草紮成的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5、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

【解釋】有的版本為「多言數窮」。意思是:多說無益,言多必失,還不如保持靜默。

6、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處】《道德經》第七章。

【解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生存。

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解釋】最大的善就應當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與萬物交融,而不與之爭奪;水只停留在眾人不喜歡的低窪之處,所以水性最接近於道。

8、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太滿了會溢出,應當適可而止;太冒尖了,難保長久。

9、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

【解釋】金玉滿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貴而驕奢,容易引禍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這才是自然之道。

1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

【解釋】五光十色,有時會令人眼花瞭亂,看不清丑惡;優美的順音,有時會令人聽不到忠言;美味佳餚十分爽口,有時會令人品嘗不了疾苦;騎馬游獵,有時會讓人性情放縱;有時一些稀有珍貴的物品會讓人圖謀不軌。

Ⅳ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

羅老師版本: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chai四聲)虺(hui三聲)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i一聲)怒,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嚘(you一聲),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剛出生的嬰孩,毒蟲毒蛇不叮咬,飛禽猛獸不搏噬。

在這里老子只是做了一個比喻,大家可別拿自己的孩子去試哈,呵呵開個玩笑,不過幾年前非洲有個女孩跟獅子、豹子在一起玩的照片走紅,她爸媽說只要我們沒有傷害動物的心,它們感受不到害怕恐懼,是不會傷害你的。

當然,老子也不是講我們該如何跟動物相處,老子在這里是講,每個人都有動物性,你作為企業領導,是會把員工的動物性激發,還是把員工的聖人愛的那面激發呢?

少一些爭名逐利,收起「猛獸之心」,要多發出善心。

這樣就會進入到孟子講的「仁者無敵」的境界,仁慈的人會通過自己的修行感化別人,讓周圍的人放下敵對之心,團結起來。

骨弱筋柔而握固。

(你看到這些嬰兒)筋骨柔弱,然而拳頭握得卻很緊。

外在一些事情不去強求,,看似柔弱不爭,然而踏踏實實的做事,其實才是真的穩固。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

(小男孩)不知道男女之事卻有生理反應,是因為精氣充足。

像孩子一樣沒有慾望、單純的做事,但是卻保存實力、精力,這樣可以讓我們去除煩惱。用小寶寶的狀態,形容德行兼備之人。

舉例1:羅老師非常崇拜的一位中醫叫干祖望,100多歲去世的,他把這段文字拿來養生,形成自己的養生之道「童心、龜欲、蟻食、猴行」。

舉例2: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兩個人在沙漠里走,累得要死突然看見一口井,可以喝水了,於是興奮上前,一個人拿出金碗舀水喝,一個人拿出泥碗舀水喝,頓時一個人升起傲慢之心,另一個人開始自卑。可是他們全都忘了,他們需要的是「水」。

道家一直強調的思想是忘記外表、專注事情本身。關注「水」而不是「金碗還是泥碗」。

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

每天一直哭嗓子卻不啞,是因為陰陽調和到極點了。

這是在描述一種工作狀態,一直工作也不累,為什麼呢?因為「和之至也」做事形神合一,工作和慾望要平衡,莫要「盛氣凌人」,而是「一團和氣」。

舉例:羅老師見過的一些民間大師,外表看上去跟普通人一樣,但內心都是兢兢業業沒有什麼慾望、踏踏實實做事的。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陰陽調和的狀態是世界的常理,知道這種狀態的人是明智的,增益生命的色彩、光環,一般人會以為是祥和的,心中有慾望,一般人以為是強盛。強行推動事物的成長過程是拔苗助長,是違反了道的原則,一定會提前失敗的。

做事要順應道,不可對結果操之過急,否則就是拔苗助長。

記得點贊哈~

Ⅳ 《道德經》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1],不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2]之;

    其次,侮[3]之。

    信不足焉[4],有不信焉[5]。

    悠兮[6]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注釋】

(1)太上: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

(2)畏:害怕。

(3)侮:侮辱。

(4)信不足焉

信:人說的話,實話實說。

(5)有不信焉

 信: 認為某某人說的話是人話,是實話。

(6)悠兮:很快樂,很悠閑。

【譯文】

第一個層次: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大家都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因為他對大家的生活沒有一點妨礙,對社會沒有一點禍害。而且做好事不留名,幫助了大家,大家也不知道。這個就是無為的境界,就是無私的境界。

第二個層次:不做壞事,只做好事。但是做好事時,常常弄點動靜出來,總是有意無意地宣傳一下自己,讓大家知道他做好事了。這種人,大家會去親近他,會去贊美他,會向他學習。

第三個層次:大家普遍害怕他。因為這種人既做好事,也做壞事。而且做壞事時還是暗著做,這讓大家擔心,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傷害到自己。

第四個層次:大家會侮辱他、排斥他、反對他。因為這種人只做壞事,不做好事。

一個人說話,如果不能做到實話實說,而是有撒謊騙人的成分,那麼就會有人不相信他。

做人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平時在生活中,自己很快樂,很悠閑,很自在。說話很謹慎,很少說話,只要一說話,就是大實話,就是對的。事做完了,做成了,大家也感覺不到他的功勞,而是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徐力(大多吉)分享個人感悟:

《道德經》里所說的這個做人的4個層次,我們人類需要的是第一個層次,做到第一個層次,是我們每個人投胎地球上來做人的目的。我們每個人披上人皮,都是為了這個。成為一個太上,是我們投胎人間的初心,也叫使命。有句話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際上就是指這個。佛家的發大願,也是指這個。

一個人,做到了第一個層次,就叫成賢成聖了。這種人,脫掉人皮,死了,就是佛家著名的那個無余涅槃。

做人的第二個層次,在大家看來,已經是為人處事最優秀的了。這種人,只做好事,不做一點壞事,而且做的好事又多又大。大家普遍願意親近他,大家普遍贊美他,這種已經是大家心目中做的很好的樣子了。這種人死了,叫有餘涅槃。

一個人在第二個層次上時,還是有追求別人的認同、認可和稱贊這些慾望的,還是有私心的。這種從表面上看,無論做人做的多麼優秀,都是屬於有為的層次,還沒達到無為的地步,還沒有達到不再需要任何外界的承認認可,只需要自己的良心認同即可,這種境界。這種,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完成做人的使命,仍然余有小尾巴沒有做完,所以才叫有餘涅槃。

第二個層次,是我們做人的底線,突破了這個底線,就不叫人了。其實大家平時所認為的這個做人的高標准,實際上不過是我們做人的底線而已。

現代社會,人類已經極度墮落了,雖然大家都披著人皮,但是真去做人的,已經沒有多少了。所以這才導致,這個本是做人底線的標准卻成了現在人間的高標准。其實,在目前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下,可以做到第二個層次的,已經是極少的了。在現代環境下,人們可以做到這個層次,也算是可以接受了。

做人層次的第三第四個層次,已經突破了做人的底線,已經不能稱為人了。一個讓大家普遍害怕恐懼的人,怎麼能叫人呢?只有毒蛇猛獸這些可以嚴重傷害到人生命的,人們才害怕恐懼。至於那些老傷害人遭大家普遍憎恨的人,已經連畜牲都不如了。做人做到這種地步,實在是太可憐了。這些人在生活中,往往不以此為恥,反而以此為榮,以讓人害怕、恐懼、憎恨為有勢力、有能力、有面子、有地位、有身份的象徵。這個是典型的三觀扭曲的結果。三觀問題,已成人類社會的大問題。人類要繼續繁衍下去,就必須解決三觀問題。人類的三觀,自古以來,本來一直基本上是正的,但是隨著近一萬年來的逐步墮落,人類的三觀逐漸地一點一點扭曲,扭曲到現在,終於扭到,已經基本上顛倒了。我們需要,把基本上顛倒的三觀,再顛倒過來,才行。

我們人類,是一代一代傳承的。祖先們,把自己對生命、人生、萬物、宇宙的正確認識,傳給子孫後代,以讓後代受益。在傳的過程中,祖先們總是小心翼翼的,總是認真謹慎,嚴格把關,恐怕傳錯了,就怕把假道理傳給了子孫。後代把從祖先們那裡繼承來的知識,進行思考和求證,把對的堅持,把錯誤的改正,並且把自己對人生宇宙的真理性認識,加進去,一起再傳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這樣,經過一代一代的補充、修正,人類所獲取的真理性認識就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完善。這種傳承,本來是好事。我們人類,也一直是這樣傳承知識文化的。但是,在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時間,人類開始墮落了。人類中的一部分人,為了一己之私,開始在傳承的時候,加進去一些假知識。這樣持續下去,一代又一代,人類中越來越多的人這樣做,傳承下來的文化知識中,假東西也就越來越多。而且,在人類歷史上,還一次一次出現對歷史知識文化進行局部甚至是幾乎全盤否定的所謂重大改革。這些,就導致我們人類的知識文化傳承,面臨著斷代的危機。到了現在,這種危機,更是十分嚴重了。人類的知識文化傳承,是不能斷代的。知識文化一旦斷代,人類要想再得到關於人生宇宙的真理真相,需要再如我們的先祖那樣,從頭開始探索和總結,那將會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知識文化體系的重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工程。這樣說吧,知識文化只要斷代了,人類就要推倒重來,即,現在的人類全部滅絕,等這一茬人類的文明痕跡在地球上經過風雨陽光的腐蝕和風化完全消失後,人類再投胎地球上,再從原始社會,開始。

Ⅵ 《道德經》第13章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2021.04.07周三

《道德經》第13章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者,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

【譯文】

受寵和受辱都令人擔心受怕,重視大禍換如同重視生命。

什麼叫寵辱若驚?

當得寵的人地位卑下時,受寵就會使他驚喜不安,失寵會令他恐懼害怕,這就是寵辱若驚。

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如同重視生命?

之所以我怕這個大禍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

如果我沒有此身體,我還怕什麼呢?

所以,像重視自身一樣重視天下的人,可以把平下重任託付給他。

像愛護自己一樣愛護天下的人,可以將天下重任交付給他。

【心得】

常人總是耽於榮辱,受此迷亂,不能自拔,這無異於作繭自縛。

老子認為,與其重視榮辱如同身體生命,不如重視身體和生命超過榮辱,簡單地活著,為活著而活著。

一個超越了個人榮辱,重視天下如同重視自己身體,愛護人民如同愛護自己一樣的人,才可擔當天下之重任。

為什麼?因為他們自知有此身,就天道而行世事,能做到由愛小我到愛天下,不拘泥於自己,

「榮辱皆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以可擔當大任。

其實,榮辱終究是給外人看的,給社會看的,說到底也是一種身外之物,與個人內心的安寧幸福無關,與生命的質量無關。

所以,不如適當適時放下這些包袱,輕松向前。

懷一份積極的入世心做事,同時懷一份超然的出世心,安頓好自己的心靈,永不失落自我,達觀處世,做到「寵辱皆忘」。

親愛的自己,努力向著這個方向前行吧!

【實踐】

找幾個人狠狠表揚一下,然後問問他們被表揚心裡什麼感覺。

有的人被我表揚後,有點不好意思的感覺;有的人表示很開心得到我的表揚,並坦然地對我說聲「謝謝」;有的人感覺有點驚喜,同時也表揚了我的某些優點。

Ⅶ 《道德經》第十三章 寵辱不驚,貴身以濟天下

原文

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1】。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2】,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3】?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釋】

1.貴大患若身:重視身體一如重視大患。本句本是「貴身若大患」,因「身」與上句「驚」協韻,故倒其文,古語多類如此者。

2.寵為下:得寵是不光榮的,下指卑下的意思。

3.吾所以有大患者..... 吾有何患:這是說大患來自身體,所以防大患,應先貴身。司馬溫公說:有身斯有患也,然則,既有此身,則當貴之,愛之,循自然之理,以應事物,不縱情慾,俾之無可患也。

今譯: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重視身體好像重視大患一樣。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呢?得寵是卑下的,得到恩惠感到心驚不安,失去恩惠也覺得驚恐慌亂,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什麼叫做重視身體像重視大患一樣?我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沒有這個身體,我會有什麼大患呢?所以能夠以貴身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付給他;以愛身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以把天下交託給他。

《道德經》與生活智慧

初讀本章,可能難以理解為什麼老子會把「寵與辱」、「身與患」相提並論。兩者之間看似並無嚴格的邏輯關系啊?是什麼樣的內在聯系讓老子把兩者放到一起來討論呢?

關於「寵與辱」

老子說: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一般人的理解則是,寵為上,辱為下,認為得寵是一件人人嚮往的好事,有無數的福利,受辱才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壞事,才是卑下的。殊不知,視「寵」為貴者,已經將自己擺在卑下的位置。所謂寵,應該是位高者予以位卑者的各種恩賜,本身已經存在一個地位的不平等,施寵者為上,而受寵者為下。

另則,得寵者,得到了會擔心失去,所以得之惶恐,而真正失寵了,則更是驚慌失措,不知所以;而相比於「寵」,若是「得」辱,可能會驚,但若是辱去之,則可心安了。所以說,寵連辱都不如,老子當然將其歸為「下」。

老子在第三章已經明確了觀點: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若是大家都以寵為貴,世人為了爭寵,會何等處心積慮?「受寵」若成為人心所欲,人人趨之,得了寵,戰戰兢兢不想失寵,以施寵之人的意志為轉移,失卻了自我,心就亂了,就可能做出違背人性違背天理的事,常有因爭寵而致紛爭殺戮的事件,宮斗計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需要注意的是,老子說「寵為下」,並不表示「辱為上」。老子認為「寵與辱」都是牽動心神,耗損意志力的,只不過相對辱而言,寵更不可取。老子的意思是要讓人寵辱不驚,面對加之於身的寵辱,保持「不動心」的淡然之態,才不會患得患失,不受私慾和情緒的影響,保持獨立完整的自我。

關於身與患

人之所以有患,是因為我們有這個身體,沒有這個肉身,患就沒有存在的依附。但我們的所有生命活動,都必須依靠這個身體,若是為了去除「患」而不要這個身體,顯然如同將「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的荒謬。我們只能重視我們的身體,對待這個身體就像防範大患一樣不能掉以輕心。

關於患從何來的問題值得在此探討。雖然疾病是通過身體表現出來,但疾病因何而來呢?除了遺傳與環境,心理和情緒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致患原因。

古人非常重視情緒與身體的關系,常將情緒與身體反應聯系起來,比如思慮過重,會說「牽腸掛肚」、「愁腸百結」;如果害怕或恐懼,則有「膽戰心驚」、「肝膽俱裂」。而本章提到的「驚」,輕者「大驚失色」,重者「驚心動魄」,受驚「失色」倒也罷了,若是驚得「魄」都動了,就完全違背了自然之道,應該盡量避免了。

現代心理學早就有「身心一體」的科學論據。心身醫學科,已經成為大型三級綜合醫院重要的臨床科室。心身疾病,就是源於心理問題在身體上的症狀體現,所以很多心理治療技術也以身作為切入點,引導患者覺察身體反應,通過找回身體反應的記憶,找到心理問題的症結,從而修復心理創傷。這種將潛意識意識化的心理治療技術,身體是極為重要的載體,而身體反應則是打開問題之門的鑰匙。

從這個角度,可以理解老子為什麼把「寵與辱」這個話題,與「身與患」相提並論了,兩者實際上是有深刻關聯的。老子認為「寵辱若驚」,而「驚」會直接對身帶來影響,通過「身」體現出來。如果能時刻覺察這個「身」,像重視大患一樣的細心去體察呵護,我們就能保持警醒,超然於物外,不為外物所動。

修道者,愛惜和呵護這個身體,對身體有深刻的覺察,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洞若觀火,既對身體的細節瞭然於心,又能使整個身體協調一致,只有貴身和愛身之士才能做到這一點啊!所以,以愛身和貴身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既又全局觀,又能體察如微,天下交給這樣的人,當然可以放心了。

愛自己,才能愛他人、愛天下。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步步拓展自己的格局,從獨善其身,到兼濟天下。

寵辱不驚是智者的生活態度,體察身心是智者的行為模式,我還相去甚遠,邊行邊悟吧。

註:《道德經》原文部分引自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修訂增補版》,特此說明。

Ⅷ 一起讀經典《道德經》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老子·第十四章》

看見而不曉得,叫做"夷";聽到而不明白,叫做"希";摸索而不可得,叫做 "微"。"夷希微"三者,不可思議,難究其竟,所以它們混而為一。在他之上不再有光明,在他之下不再有黑暗。難以言說的無限延綿啊,又復歸於空虛無物。他是沒有狀態的狀態,沒有形象的形象,叫做恍惚。迎面看不見他的先頭,追蹤抓不著他的尾跡。秉持上古之道,可以把握當今萬有,知道其由來始末,這便是大道的要領了。

看得見,卻看不清;聽得到,卻聽不明白;可以摸索,但卻得不到。這樣就不可思議,難以搞清楚究竟。在他之外沒有光明和黑暗了,無線的綿延而又歸於虛無,沒有形態的形態,這就是他了。對面的時候看不見他的先頭,追蹤抓不到他的尾跡。而他卻能夠把握古今萬物,知道由來和始末,這就是大道的要領了。

得大道的要領,也就是驗證的辦法:

行動中,別人看得到,說話中,別人聽得到,別人能夠摸索,卻摸索不到。自己就包含了光明和黑暗,甚至讓人覺得你自己就能夠代表光明和黑暗,這樣的兩種情況,別人不知道究竟是怎麼開始的,也不知道哪裡結束,而自己卻能夠明白一切的始末,開端和未來的狀況。別人無法摸索自己,自己用自己的考慮卻能夠知道萬物的過去未來,這樣就算是成功的得到道了,和道合為了一體。

自己包含了光明和黑暗,別人摸索不到,自己卻能夠推演出萬物的過去未來。

《老子·第十五章》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其微妙玄通,真是深不可識。由於深不可識,只好勉強來形容他:他審慎好像冬天過江,謹守好像畏懼四鄰,恭敬嚴肅如同作客,流逸瀟灑如同化冰,純朴得好像未經雕琢,曠達得好像高山空谷,敦厚得好像渾沌不清。誰能沉澱混濁的,使之漸漸清澈呢?誰能啟動僵死的,使之徐徐復活呢?持守此道的人,是不會自滿自溢的。唯有不自滿自溢,才能在凋敝死亡中成為新人。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測。謹慎的如履薄冰,守道就像是害怕了一樣,平時交往恭敬嚴肅的好像在作客,流逸瀟灑好像是化了的冰,淳樸善良的好像是沒有經過雕琢,曠達的好像是高山和空谷,敦厚的好像是渾沌不清。只有保守這種道的人能夠讓渾濁沉澱,水清澈起來。不自滿自溢,這樣才能夠從凋敝的死境之中,尋到生機從而恢復生命力。別人看來不可捉摸,而自己卻進退自如,這樣就算是行道成功了。

善於行道的人十分謹慎,守道中好像害怕,恭敬嚴肅跟做客一樣,瀟灑像是化了的冰,純朴善良像是孩子,曠達像是山谷和高山,敦厚像是渾沌不清,自己卻很容易讓他沉澱下來,能夠不自滿,從死境中恢復生命力。

Ⅸ 老子道德經討論怎樣治癒恐懼

首先要了解恐懼是什麼: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因為周圍有不可預料不可確定的因素而導致的無所適從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種強烈反應,是只有人與生物才有的一種特有現象。
老子道德經是中國道學思想的經典。以自然無為之說,解釋了天地萬物產生,發展,滅亡的自然規律。並相應的告訴人們如何認識自然,對待自然,狹隘的說,是一個方法論和認識論,,掌握和了解其基本意義,對你了解和認識人和事運行和發展規律,從而積極應對,有一定意義。
對真理的追求,也就是真正的哲學在對個性自我的束縛相對薄弱的地方產生。如果個性自我有充分發展的空間,能夠使個性自我自覺或不自覺的發揮出個體的本能和潛能,通過個體自我在群體中的斗爭而逐步推廣,形成人類社會的新生力量。因此,恐懼是人正常存在的一種心理反應,人的基本本能是安全的確認,也是人進步的一種動力。
了解學習道德經(哲學體系之一),正確認識人的恐懼情緒,恐懼就不可怕了。

Ⅹ 《道德經》第74章的感悟

《道德經》的74章寫得非常有意思,我們先看一看它的原文: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注釋】

1.懼之:使動用法,使百姓害怕。為奇:奇,奇詭、詭異。為奇指為邪作惡的人。

2.執:拘押。

3.司殺者:指國家中專管執行殺人的人。

4.代司殺者:代替專管殺人的人。

5.斫:砍、削。

【譯文】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於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經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行殺人的任務,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賞析】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兩點意思。

一、老子告誡統治階級要有法可依,依法治國。不能一味地用嚴刑峻法去恐嚇老百姓,壓迫老百姓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不懼死亡,這樣的話,老百姓只有揭竿而起起來造反了。老子的這個意思在他的【第七十二章】之中也有相類似的表達: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當統治者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管理責任,當老百姓沒有基本的物質生存的基礎的時候,當老百姓對統治者真的不再信任的時候,老百姓只有靠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生存的問題,這時就會人心惶惶,天下大亂。

二、老子告誡統治者,要以民為本,依法辦事,為人民服務。誰該殺誰來殺,都要有規則,有專人執行。沒有規則,老百姓之間就可能循私舞弊,公報私仇,私鬥成風。比如《水滸傳》中的英雄們,被壓迫的走投無路,逼上樑山只有造反。而那些「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那些英雄們因為政治腐敗不能堅持正義,只有自己堅持正義,代司殺者殺。而殺人之後,為了躲避官府的通緝,只有流浪天涯,卻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給葬送了(傷自己之手)。比如魯智深代賣唱女人主持正義,失手殺掉了鄭屠就是如此,只有東躲西藏,(傷手)斷送了自己的似錦前程。

熱點內容
勞動法里是否有合成工資 發布:2024-11-19 11:37:43 瀏覽:668
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 發布:2024-11-19 10:55:18 瀏覽:312
唐山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4-11-19 10:43:57 瀏覽:412
拆迂預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4-11-19 10:17:07 瀏覽:430
人力資源涉及到哪些法律知識 發布:2024-11-19 10:00:40 瀏覽:900
交強險無責任賠償限額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4-11-19 09:35:05 瀏覽:878
經濟法戰略聯盟的類型 發布:2024-11-19 09:33:59 瀏覽:129
現代勞動法不包括什麼制度 發布:2024-11-19 09:24:33 瀏覽:358
勞動法被解僱不滿一年怎麼賠償 發布:2024-11-19 09:23:49 瀏覽:283
盜竊公家財產的法律責任的聲明通知 發布:2024-11-19 08:55:25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