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山道德經
A. 【轉】《老子道德經解》憨山大師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此承上章行道之妙,而言聖人不以知道為難,而以守道為要妙也。
古德雲:「學道,悟之為難;既悟,守之為難。」然行道之妙,實出於守道之要耳。蓋此中「知」字,即悟也。「知雄守雌」者,物無與敵謂之雄,柔伏處下謂之雌。溪,乃窊下之地,眾水所歸之處也。嬰兒者,柔和之至也,前雲「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然氣雖勝物,物有以敵之;而道超萬物,物無與敵者,故謂之雄。聖人氣與道合,心超物表,無物與敵,而能順物委蛇,與時俱化,不與物競,故曰「知其雄,守其雌」。由守其雌,故眾德交歸,如水之就下,故為天下溪也。由乎處下如溪,故但受而不拒,應而不藏,流潤而不竭,故曰「常德不離」。以入物而物不知,如嬰兒終日號而嗌不嗄,和之至也,以能勝物而不傷,故曰「復歸於嬰兒」。
「知白守黑」者,白,謂昭然明白,智無不知之意;黑,昏悶無知之貌。式,謂法則。忒,差謬也。謂聖人智包天地,明並日月,而不自用其知,所謂「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故曰「知其白,守其黑」。由其真知而不用其知,故無強知之過謬,故可為天下式。然強知則有謬,謬則有所不知,既有所不知,則知不極矣。今知既無謬,則知無不極,故曰「復歸於無極」。
「知榮守辱」者,榮,乃光榮貴高;辱,乃污辱賤下。谷,乃虛而能應者也。朴,謂樸素,乃木之未雕斲也。謂聖人自知道光一世,德貴人臣,而不自有其德,乃以污辱賤下,蒙恥含垢以守之,所謂「光而不耀」,仁常而不居者,虛之至也,故為天下谷。由其虛,故常德乃足,德自足於中,則不緣飾於外,故復歸於樸素也。
以虛而能應物,故朴散則為器。聖人以此應運出世,則可以官天地,府萬物,故能范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化行於世而無棄人棄物,故曰「大制不割」。割,截斷也。不割者,不分彼此界限之意。
B. 憨山大師解釋道德經第三十六章「第人所遇而不測識,
一般《道德經》的36章確為「微明」,但沒有你所說的這句話.
原文:將欲噏之,必固張之;將使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憨山大師乃佛教中人,如何解得道家之言?
你看錯書了.
C.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原文及翻譯
《道德經》所蘊含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人民;並且也不斷地吸引著國內外學者對它做出新的闡釋、翻譯。我為大家整理了《道德經·第三十五章》的原文及翻譯,希望大家喜歡。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
作者:李耳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注釋:
1、大象:大道之象。
2、安平太:安,乃,則,於是。太,同“泰”,平和、安寧的意思。
3、樂與餌:音樂和美食。
4、既:盡的意思。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翻譯:
誰掌握了那偉大的“道”,普天下的人們便都來向他投靠,嚮往、投靠他而不互相妨害,於是大家就和平而安泰、寧靜。音樂和美好的食物,使過路的人都為之停步,用言語來表述大道,是平淡而無味兒的,看它,看也看不見,聽它,聽也聽不見,而它的作用,卻是無窮無盡的,無限制的。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解讀:
“樂與餌”指流行的仁義禮法之治,“過客”指一般的執政者,但還不是指最高統治者。老子在本章里警誡那些執政的官員們不要沉湎於聲色美食之中,應該歸附於自然質朴的大道,才能保持社會的安定與發展。統治集團縱情聲色,不理政事,這是在春秋末年帶有普遍性的現象。諸侯國之間的戰爭,使人民群眾遭受嚴重的痛苦。而在日常生活中,統治者荒於朝政,根本不關心人民群眾的死活。老子對於當時這種狀況極為清楚,他這章里所說的話,表明他為老百姓的安危生存而憂慮的歷史責任感。
《道德經·第三十五章》注釋作品:
《道德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經》的注釋作品很多。
先秦至六朝:王弼《老子注》
初唐至五代:李榮《道德真經注》唐玄宗《道德真經注》《道德真經疏》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
兩宋至元代: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道德真經注》宋徽宗《道德真經注》江徵《道德眞經疏義》章安《宋徽宗道德眞經解義》蘇轍《老子解》吳登《道德真經注》其中歷代註疏唯唐宋最多總體理論也頗為精深,故不一一列舉。
明代: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注》
清代:黃元吉《道德經講義》魏源《老子本義》《論老子》
現代: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任法融《道德經釋義》韓金英《內在小孩解道德經》
D. 【轉】老子道德經 第五章 憨山大師註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憨山大師註解
此言天地之道,以無心而成物。聖人之道,以忘言而體玄也。
仁,好生愛物之心。芻狗,乃縛芻為狗,以用祭祀者。且天地聖人,皆有好生愛物之仁。而今言不仁者,謂天地雖是生育萬物,不是有心要生。蓋由一氣當生,不得不生。故雖生而不有。譬如芻狗,本無用之物。而祭者當用,不得不用。雖用而本非有也。故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雖是愛養百姓,不是有心要愛。蓋由同體當愛,不得不愛。雖愛而無心。譬如芻狗,雖虛假之物。而屍之者當重,不得不重。雖重而知終無用也。故曰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猶,似也。橐,即皮韝。乃鼓風鑄物之器。籥,即管籥。乃承氣出音之器。屈,枉己從人之意。動,猶感觸也。謂橐籥二物,其體至虛而有用,未嘗恃巧而好為。故用不為伸,不用則虛以自處,置之而亦不自以為屈,故曰虛而不屈。且人不用則已。若用之,則觸動其機,任其造作而不休,故曰動而愈出。
然道在天地,則生生而不已。道在聖人,則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大道之妙如此。惜乎談道者,不知虛無自然之妙。方且眾口之辯說,說而不休,去道轉遠,故曰多言數窮。不若忘言以體玄,故曰不若守中。蓋守中,即進道之功夫也。
E. 【《老子道德經解》憨山大師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此因上言侯王當守道無為,故此教以守之之要也。知人者,謂能察賢愚,辨是非,司黜陟,明賞罰,指瑕摘疵,皆謂之智。但明於責人者,必昧於責己。然雖明於知人為智,不若自知者明也。老子謂孔子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者也。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去子之恭驕與智能,則近之矣。謂是故也。莊子雲,所謂見見者,非謂見彼也,自見而已矣。所謂聞聞者,非謂聞彼也,自聞而已矣。能自見自聞,是所謂自知者明也。世之力足以勝人者,雖雲有力。但強梁者必遇其敵,不若自勝者強。然欲之伐性,殆非敵國可比也。力能克而自勝之,可謂真強。如傳所雲,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者,所謂自強不息者也。凡貪得無厭者,必心不足。苟不知足,雖尊為天子,必務厚斂以殃民。雖貴為侯王,必務強兵而富國。即縱適其欲,亦將憂而不足,故雖富不富。苟自知足,則鷦鷯偃鼠,藜藿不糝,抑將樂而有餘,此知足者富也。強志,好過於人者,未為有志。惟強行於道德者,為有志也。所者,如北辰居其所之所。又故有之義,蓋言其性也。孟子曰,性者故而已矣。世人貪欲勞形,冀立久長之業。殊不知戕生傷性,旋踵而滅亡,誰能久哉。惟抱道凝神,而復於性真者,德光終古,澤流無窮,此所謂不失其所者久也。世人嗜味養生,以希壽考,殊不知厚味腐腸,氣憊速死,誰見其壽哉。惟養性復真,形化而性常存,入於不死不生,此所謂死而不亡者壽也。老子意謂道大無垠,人慾守之,莫知其嚮往。苟能知斯數者,去彼取此,可以入道矣。侯王知此,果能自知自勝,知足強行。適足以全性復真,將與天地終窮。不止賓萬物,調人民而已。又豈肯以蝸角相爭,以至戕生傷性者哉。
F. 《道德經》 第八章 憨山大師註解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惟不爭、故無尤。
【注】此言不爭之德,無往而不善也。
上,最上。謂謙虛不爭之德最為上善,譬如水也,故曰上善若水。水之善,妙在利萬物而不爭。不爭,謂隨方就圓,無可不可,唯處於下。然世人皆好高而惡下。唯聖人處之。故曰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幾,近也。
由聖人處謙下不爭之德,故無往而不善。居則止於至善,故曰善地。心則淵靜深默,無往而不定,故曰善淵。與,猶相與。謂與物相與,無往而非仁愛之心,故曰與善仁。言無不誠,故曰善信。為政不爭,則行其所無事,故曰善治。為事不爭,則事無不理,故曰善能。
不爭,則用舍隨時,迫不得已而後動,故曰善時。不爭之德如此,則無人怨,無鬼責。故曰夫惟不爭,故無尤矣。
G. 道德經第二章,憨山大師註解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憨山大師註解:
此釋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為之跡,虛名不足尚。
聖人處無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謂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觀,本無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之跡。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別取捨好尚之心,故有美惡之名耳。
然天下之人,但知適己意者為美。殊不知在我以為美,自彼觀之,則又為不美矣。譬如西施顰美,東施愛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謂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惡,丑也。又如比干,天下皆知為賢善也,紂執而殺之。後世效之以為忠,殺身而不悔。此所謂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此皆尚名之過也。
是則善惡之名,因對待而有。故名則有無相生,事則難易相成,物則長短相形,位則高下相傾,言則音聲相和,行則前後相隨,此乃必然之勢。譬如世人以尺為長,以寸為短。假若積寸多於尺,則又名寸為長,而尺為短矣。
凡物皆然,斯皆有為之跡耳。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謂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聖人知虛名之不足尚,故處無為之道以應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
如天地以無心而生物,即萬物皆往資焉,不以物多而故辭。雖生成萬物,而不以萬物為己有。雖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時推移,雖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
聖人處無為之道,亦由是也。蓋萬物作焉已下,皆是說天地之德,以比聖人之德。文意雙關,莊子釋此意極多。
H. 道德經 聞道 中有一句「建德若偷」
就念tou,看看下文就知道了,摘自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師註解的《道德經》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惟道、善貸且成。
【注】此言道出常情,而非下愚小智之所能知,必欲上根利智可能入也。謂上根之人,志與道合,一有所聞,便身體而力行之。如顏子聞者未嘗不知,知之未嘗不行。故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若夫中人之資,則且信且疑,或日月至焉。故曰若存若亡。至若下根之士,即有所聞,了不相蒙,而且以為怪。故大笑之矣。以道出常情,非愚所測。此輩不笑,不足以為道。以其道與常情,每相反而已矣。何以知之。故古之建言者有雲,明道若昧。此下十二句,皆古之立言者之辭,老子引之以明相反之意。謂小人用智,恃知以為能。聖人光而不耀,以有智而不用。故明道若昧。小人矜誇競躁。聖人以謙自守,以卑自牧。故進道若退。世人崖嶷自高。聖人心與道合,同塵混俗,和而不同。故夷道若類。世人局量扁淺,一毫不容。聖人心包天地,德無不容,如海納百川。故上德若谷。小人內藏瑕疵,而外矯飾以為潔。聖人純素貞白,一塵不染,而能納污含垢,示同庸人。故大白若辱。小人一德不忘,必恃自多而責報於人。聖人德被群生,而不以為功。故廣德若不足。小人一善之長,必炫弄自售,欲求知於人。聖人潛行密用,凡有所施於人者,惟恐人之知己也。如泰伯三讓,民無德而稱。故建德若偷。小人隨時上下,見利而趨,望勢而變。聖人之心,貞介如玉,而不可奪。而能與世浮沉,變化無窮,無可不可。故質貞如渝。渝,變也。世人圭角自立,一定而不化。聖人心如太虛,無適不可。故大方無隅。隅,猶定向也。世人小智自用,以圖速效。聖人深畜厚養,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迫不得已而後應,乘運而出,必為天下之利具。故大器晚成。所以然者,譬夫大音之希聲,大象之無形,殊非常情之所易見易聞。宜乎下士聞而大笑之也。以其世之所尚者,名也。然道隱於無名,又豈常情所易知耶。所以聖人之廣大難測者,以其有大道也。夫惟道也,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曲成萬物而不遺。故曰善貸且成。聖人如此,所以世人皆以大似不肖。而輕笑之。然不笑,不足以為道也。
I. 逸塵道德經憨山註解讀值得買嗎
逸塵道德經憨山註解讀值得買。憨山大師就是明代的釋德清。同時著有《莊子內篇注》。道德經自問世以來,為它作註解者何止千家。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所作之註解,無論從宗教角度還是從學術角度,它都是佼佼者。不僅因為憨山大師是佛教的大成就者,具有大智慧,而且還因為大師博學多才,精通老莊孔孟諸子百家的學說。《老子道德經憨山註解讀》把大智慧者憨山大師的思想奉獻給了大家,讀後會使人產生超越諸家之見的感覺。
J. 《道德經》第7章 憨山大師註解
第七章
天地所以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注】此言天地以不生故長生,以比聖人忘身故身存也。
意謂世人各圖一己之私,以為長久計。殊不知有我之私者,皆不能長久也。何物長久,唯天地長久。
然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私其生,故能長生。其次則聖人長久,是以聖人體天地之德,不私其身以先人,故人樂推而不厭。故曰後其身而身先。
聖人不愛身以喪道,故身死而道存。道存則千古如生,即身存也。故曰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言此,乃審問之曰,此豈不是聖人以無私而返成其私耶。且世人營營為一身之謀,欲作千秋之計者,身死而名滅。是雖私,不能成其私,何長久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