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倫理道德
⑴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有哪些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條目繁多,內容豐富而龐雜。其中,尚公、重禮、貴和對中華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可將其視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⑵ 評述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思想的傳承和體現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和思想的傳統和體現主要是體現在這個儒家方面傳承也是內傳承在這個儒家方面。容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堯舜時代,但主要形成於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就生活在這一時期,他在這新舊制度交替的大變革時代,形成了以「仁」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將「孝」、「悌」、「禮」、「信」等置於其下的,中國最早的道德學說。雖然孔子的思想中也有我們不能接受的內容,但總體上是積極開明的。孔子的道德學說經其弟子,特別是孟子的繼承發揚,成為一套完整的體系,但儒家學說在孔孟在世時並不被統治階級所認可,僅僅以一種學術思想存在著。
⑶ 孔子倫理道德思想核心是什麼
儒家倫理思想為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孔子提出,它反映中國宗法等級制度,代表封建地主階級利益的一種道德理論。其核心價值可簡單歸納為五個字:「仁、義、禮、智、信」。
⑷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價值的導向上,為維護血緣關系、宗法制度和君主專制,強調個體服從整體。
4、在道德價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間的性質。
5、在道德價值的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
⑸ 思想道德是指哪方面啊
包括人生觀、道德觀、思想品質和傳統文化習慣。人生觀指人們對人生目的、意專義和態度的基屬本看法,它是一個人從事一切活動的根本動力。
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它沒有強制的法律效力,而是依靠社會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的力量來維持。
反映人口思想道德素質的指標有,愛國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尊老愛幼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模範遵守公共秩序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人生觀的社會類型,傳統文化習慣的社會經濟效益,青少年犯罪率,刑事犯罪率,吸毒人數占總人口的比重,自殺人數及其占總人口的比重,等等。
(5)思想倫理道德擴展閱讀
思想道德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建設包含的一個方面,中國公民道德建設服從和服務於黨的路線、綱領,從意識形態方面,從理論指導上講,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指導地位。
在意識形態領域絕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基本立場。
馬克思主義的道德修養論,馬克思主義倫理學認為,道德修養對於純潔人們的道德意識、培養人們的道德品質、形成人們的道德行為,進而達到理想的道德境界,具有重要意義。
⑹ 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有哪些
一般說來,具有實踐特性的學科都以一定的社會生活領域為研究對象,並在此基礎上圈定相對穩定的知識范圍。所以,理解一門學科,關鍵要看它研究的社會生活領域究竟是什麼,而不能單從名稱出發去簡單理解。
應該說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己的倫理學,只是它的表述方式有自己的特色。有關這類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明白的表達,即「人倫之理」。漢代開設的「大學」「小學」教育,雖然是按適學年齡劃分教育階段,但就其教育內容和宗旨來說,它不僅是祖傳的倫理道德禮儀教育之學,而且作為「治國理政和育人之道」就是學習並踐行倫理、道德、禮儀的倫理學或品德學。朱熹在作《經筵講義》時,確切說明:「古之為教者,有小子之學,有大人之學。」所謂「大人之學」,主要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所謂「小子之學」,就是「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前者是學道,即窮理治世,後者是學文字和應對禮節。雖然所學內容和學問層次頗為懸殊,但都在倫理、道德和禮儀的范圍之內。古代設立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小學是大學的基礎,大學則要培養如荀子所說的「成人」——「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成人」就是有覺悟能擔當的成熟的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偏於個人物慾之蔽的脾性,復其善性而盡其人倫之理的理性。不難理解,所謂「大學之道」,其主旨就是使人從小到大,逐步通曉並踐行「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這「人倫之理和為人之道」,就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倫理學或道德哲學(宋明時期的倫理道德之學已成熟為獨特的中國哲學)。
在古代中國,我們的先賢曾把聖人的言論、所學匯集起來稱之為經典,如早期由孔子、孟子講學記錄匯編而成的《論語》和《孟子》。在他們之後出現的許多傳世經典,也都有這個特色。如戰國時代荀子的著作,就是結合當時社會生活的實際,本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宗旨,對治國理政、人倫道德和禮儀文明分別討論。這種把倫理道德和禮儀融入現實的社會生活領域展開討論,是中國特有的探討「道」的一種方式。
荀子在《解蔽篇》中對「道」有一段精彩的論述:「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於舉之。曲知之人,觀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識也。故以為足而飾之,內以自亂,外以惑人。」曲解地論道,限於一隅之見,便不能提高對道的認識。不僅自己思慮會亂,若是用來處事還會蠱惑別人,危害事業,造成嚴重後果。所以,荀子接著就強調「衡」的作用:「何謂衡?曰:道。」(註:道,謂禮義)這個「衡」既指恆定的價值目標,又指根本的判斷標准,而用「衡」的關鍵在於「治心」。「心不知道則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後可道。可道然後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則合於道人而不合於不道之人矣」。那麼,「心何以知?曰:虛一而靜」。「心未嘗不藏也,然而有所謂虛;心未嘗不滿也,然有所謂一。心未嘗不動也,然有所謂靜」,「未得道而求道者,謂之虛一而靜」。所以,中心在於「治心之道」。對心應導之以理,養之以情,不為物所引,則能定是非,決疑惑。而「治心之道」就在於「辟耳目之欲」,做到自強、自忍、自律。
⑺ 孔子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啟示
孔子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啟示
摘 要:孔子的道德思想體系博大精神,特別是其道德范疇與修養方法,代表了東方傳統倫理精神與道德文明的特殊方向與價值取向,滋養了二千多年的華夏文明。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瑞典科學家漢內斯阿爾斯,曾於1988年1月在巴黎演講時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從孔子那裡尋求智慧。孔子在世界上的思想地位可見一斑。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在人際交往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應在孔子的倫理思想中尋求啟迪。
關鍵詞:倫理;道德;人際交往;當代意義
一、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內涵
倫理道德范疇,是指那些反映和概括人類倫理道德的現象與本質,體現一定的道德要求並對人們行為發生影響的基本概念。孔子的倫理道德思想在我國流傳了兩千年,其倫理道德范疇,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仁
《呂氏春秋•不仁篇》曰:「孔子貴仁」。「仁」是孔子倫理道德規范體系中的中心范疇和最高准則。孔子所倡導的「仁愛」精神,是中國古代倫理道德的宗旨與根本,是立身處世、為政治國的指南與規范,為中華民族璀璨的文化揭示了人性的靈光,提升了人生的價值,展示了人格的偉大,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普遍意義。孔子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下引同書,只注篇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另一方面,則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所以,「仁」包含「忠」、「恕」兩個方面,其本質就是推己及人地愛人。
(二)孝
「孔子以孝統攝諸行」(蔡元培:《中國倫理史》第20頁)「孝」乃人倫之始。它是中國社會最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孔子首創私學,設帳授徒,最強調「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學而》)他認為「孝乎維-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孔子認為愛人的道德感情首先是從孝順父母開始的。因此,他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三)禮
孔子日「不學禮,無以立」。(《季氏》)禮儀約束著人們的行為。孔子日:「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禮儀促進人際和諧。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孔子培養學生,是從教學生修禮開始的。要學生通過學禮,來規范行為,美化形象,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後達到高尚的人格。禮作為對人的行為的一系列外在規定,是具體而周詳的。但在行為中只重禮的末節形式,必會導致虛偽,所以孔子在實施禮教時特別注重強調禮的內在精神和人的內心的真誠。孔子認為「禮」是達到「仁」的條件,即所謂「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
(四)信
孔子對「信」更是高度重視。孔子說:「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主張「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學而》)「道千乘之國,敬事而有信」(《學而》)孔子認為,人們只有遵守「信」的道德規范,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使自己的行為取得滿意的效果;否則,如果不講信用,虛偽欺詐,就會寸步難行。他說:「言忠信,行篤敬,雖蠻 貊 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衛靈公》。)
二、當代中國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實問題
大學是人際關系走向社會化一個重要轉折期,大學生作為這個社會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正值思想活躍,精力旺盛,興趣廣泛,對人際關系的需要也極為強烈的時期,他們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中得到激勵、自信和歸屬感,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大學生人際交往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自我為中心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其一大弱點是依賴性強,獨立性解決問題能力差,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弊端,因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交往能力。在與同學的相處中,有些人容易過分強調以自我為中心,過高評價自己,妄自尊大,孤芳自賞。習慣於從自己的立場、觀點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一味地要求別人理解尊重自己,對別人期望過高,要求過嚴,難以認同、寬容、理解別人,缺乏與人合作的觀念和換位思考的能力,經常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為出發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種自我為中心的態度,給他們的人際交往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二)親情的疏離
親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聯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它需要的是現實生活中的維系。然而在網路環境下,許多大學生過分沉溺於網路交往,造成熱衷於各種「網事」,「踏著鈴聲進出課堂,宿舍裡面不聲不響,互聯網上大述衷腸」。這些沉迷於網路虛幻情感世界的同學對現實感情比較淡漠,他們游離在大學生的主流群體的邊緣。由於對網路虛幻情感的沉迷,對近距離的關系反而疏遠了的情況。特別是家庭的 關愛對他們來說更是成為?一種束縛和負擔。許多大學生寧願在網吧不分晝夜地上網,也不願意給父母打電話或是寫信。還有些學生除了要生活費外,和父母無話可說。
(三)禮儀的缺乏
禮儀是人際交往中的無聲名片。然而,今日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禮儀知識方面極度缺乏。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大學生亂穿馬路,爭相擠乘電梯,隨地吐痰、亂扔雜物。在大學校園里,有的同學說話夾槍帶棒,敲敲打打;有的出語尖酸刻薄,言外有意,或者冷言冷語,冷嘲熱諷。在儀容方面,許多大學生不會打扮自己,穿衣奇形怪異、頭發五顏六色,衣著不分場合。女生為追求所謂的「新潮」、「瀟灑」而穿著暴露,男生衣著不整,穿背心、短褲、拖鞋進出教室、圖書館、食堂。在求職中,許多學生更是飽嘗不懂禮儀的苦果。
(四)誠信的缺失
誠信一個人與外界更好交往的基石。在人際交往中,大學生作為一個整體,給人的印象應該是有朝氣、講誠信,體現著較高的素質和良好的個人修養。但是,一些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再把誠實守信、相互信任、信守承諾作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則。欺詐、虛偽、狡猾等丑惡現象被部分同學奉為聖明。認為自己要有這種本事,才能適應社會成為人上人。經常表現出的.是冷漠、高傲、盛氣凌人,遲到、早退習以為常,承諾的事情,經常是不能兌現,不了了之。
三、孔子倫理道德思想對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啟示
人際關系在一定的群體內起著調節工作或學習效率的功能。大學生只有善於與人相處,才能體驗到生活的快樂。而孔子倫理道德思想中的「仁」、「孝」、「禮」、「信」等,內含著人際交往基本原則的思想精華,是當代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可以汲取的思想源泉。
⑻ 孔子道德思想的主要內容,孔子倫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1.孔子一生的道德思想主張主要體現在兩個核心觀點學說上,即「仁、禮」,行仁德遵禮教就是孔子完整的道德學說體系。
2.孔子的「仁」主要是針對人道思想精神,孔子的「禮」主要是體現在禮制教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秩序和制度。
3.人類社會是由千千萬萬個不同的個體組合而成,人道主義思想不管在什麼時代都不會過時,它是人類社會永恆的秩序。
4.制度則是社會長久穩定的基礎。
5.孔子的「仁、禮」思想體現了古代思想家對人類社會政治制度的研究精華。
⑼ 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是什麼
傳統倫理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中國的文化形態中以人倫關系為中心的人和主義價值觀和行為追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突出的持征。強烈的和諧意識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是—種倫理型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
⑽ 什麼叫倫理道德
什麼叫倫理道德, 什麼是倫理道德
簡單講,倫是類別、次序,倫理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國文化中將其總結為五大類,即五倫:夫婦、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中相處應該遵循的方法就叫倫理。這些關系都是自然形成的,也是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
道德,道是道路,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律,《中庸》說:率性之謂道,率性就是順應自性的意思,就是順應宇宙萬物本體的運行規律。道包括宇宙人生方方面面,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存在其自然的運行規律,因此說「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德,是達到萬物本體的方法。華夏文化中將其歸納為八條,稱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修養這八種品德,就能回歸「道」。因此「道德」其實就是宇宙人生的自然規律,以及我們應當如何通達這種自然規律的方法,它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人為規律的。
倫理道德不容?
老實說,你分的清愛情與情親不?因為很多女生會對她男朋友說,你給我的感覺像父愛。說明什麼?說明你現在的想法只是一種潛在的喜歡,可是喜歡和愛還不一樣的,等等吧,等真愛到的時候,你再想想現在,保證你自己笑自己。
什麼是倫理道德觀?
所謂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是指馬克思主義對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它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職業道德觀則是馬克思主義對新聞工作者道德品質和行為准則的基本看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新聞職業道德領域的反映與體現。
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對新聞職業道德原則、道德權利、道德義務和道德規范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看法。
在馬克思主義關於新聞職業道德的一系列觀點和理念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其基礎和核心,它是決定和統率其它內容的東西。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 *** 人的根本宗旨,是無產階級各項事業的基本方針,同時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石。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 *** 宣言》中指出:" *** 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 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 *** 宣言》,第36-37頁,人民出版社)按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 *** 人是為無產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利益而存在,而戰斗的。
*** 的表述則更加明確。他指出,"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他還說:"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 *** 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准。"(《 *** 著作選讀》,下冊,第591、592頁,人民出版社)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但體現著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工作宗旨和工作方針,也包含著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的道德要求,它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的基本內涵和核心內容。
1991年1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正式通過了《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准則》。這個准則後來又經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兩次修訂,成為全國新聞界共同遵循的職業道德規范條例。
這個准則規定了對新聞工作者的六項基本要求,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遵守憲法、法律和紀律;維護新聞的真實性;保持清正廉潔的作風;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這六條准則包括了對新聞工作者在政治、思想、業務多方面的道德要求,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職業道德觀及其行為實踐的一種具體表述和體現。六條准則集中表述了一個核心思想:即新聞工作者必須忠於人民、忠於祖國、忠於真理;必須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事實負責、對法律負責。它充分體現了黨和人民對新聞工作者在品質和作風方面的嚴格要求,每個新聞工作者都應當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
倫理道德問題
科技倫理問題:在現代高科技發展的倫理,形成了強大的沖擊。比驚人的變化和現代科技的迅速崛起,最顯著的技術發展帶來的。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使得它的每一項重大成就是在道德觀念?人類已經對道德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發出了新的挑戰。例如,
(1)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誕生後結合了互聯網,它極大地改變人們的工作,生活和溝通方式,帶來了劃時代的巨大進步的方式,但也給道德構成了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如:計算機黑客,人格缺陷,信息污染問題,信息安全,違反了一系列違背了隱私和知識產權問題,文化霸權等傳統道德問題的現象,成為當今社會作為一個整體熱棘手的問題)。
(2)生物技術用於生產和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同時生存帶來顯著的變化,人工授精,體外受精,克隆技術引發的人類進化,人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道德的影響人的尊嚴,社會和道德的關系問題;基因專利問題基因技術研究基因組和人類引起的,基因歧視,生命的遺傳決定論的危險,所謂的「優生」問題的人為干預,基因治療恐懼引起的倫理社會作為一個整體負道德問題。
(3)核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核戰爭,核污染,消除核威脅和核訛詐和其他超級大國的各種問題的認識維護世界和平,保護人類安全的深切關注。
(4)所造成的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外空問題上的競爭空間資源的開發,空間環境問題的保護已成為全球性問題。
(5)納米技術的倫理問題的發展。通過調動人類的納米技術的發展將能單分子,原子來創建某種微型和超微型裝置或一些小體積的智能機,它們可以在許多不同的領域,被植入人體或人在大腦中發揮作用是有吸引力的應用之一,但也可以給人類不可預見的潛在危險。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道德真空」給人們創造一個「道德風險」的恐慌,協調和穩定生活的社會秩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比驚人的變化和現代科技的迅速崛起,最顯著的技術發展帶來的。隨著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使得它的每一項重大成就是在道德觀念?人類已經對道德建設產生了巨大影響發出了新的挑戰。
所以,我們要注意的倫理問題和研究技術引發了科技進步的關注可能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為了避免或減少由此引起混亂的社會影響,也給提高認識,積極評估和科學技術發展的負面影響。
科技倫理指的是在這個過程中的發展和應用科學技術,應建立和道德意識和對人類的規范,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系遵循。在對現代科學技術的倫理直接影響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間接和直接的影響日益突出道德。科技進步既有道德的發展有積極作用,但也有負面影響。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應該是正確的道德行為的指導下,使對人類健康的發展,但技術進步的好處的方向,需要正確的引導道德。的後果,如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了人類長久以來自然的征服成功的生態危機眼花繚亂擺正人在自然界中沒有位置,誤以為自己是高手的性質,統治者和自然辱罵,肆意剝削發展各種資源。可以說,正是以發展科學技術,是人類或人類的禍害的利益,這是不是一門科學和技術本身可以決定,而且必須訴諸道德的力量。科學技術才有發展的正確道德的指導下,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使人類走向健康發展,科學和技術造福社會的方向,道德帶來了負面影響只能是消除和道德調節的技巧緩和。因此,技術進步需要正確的引導道德。
隨著技術的工人是在科技,科技工作者如何從事科技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技活動的方向的主要活動,因此,應加強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積極並故意從事科學研究,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加強科學技術日益品德和倫理蘊涵的道德影響,因為科學家和科技活動的主體,這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從事科研活動,不能簡單純粹的「科學的科學「要充分考慮活動的後果,樹立真,善,美人們普遍認為,從純粹的現實和轉向求是善,美的統一,牢牢把握科研方向和技術實際應用中,仔細測量各種技術的選擇滿足人類的需求,也不會帶來危害人類,注重科研和全人類更加緊密的長期利益。
什麼世俗,什麼倫理道德
__世俗一般指現實的生活世界。
__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需要行為規范,道德就是通過非暴力性手段來維系的調整個人和他人、個人和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在社會結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要自覺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__「倫理」一詞有時和「道德」通用,有時特指研究道德的科學——倫理學。
什麼是職場倫理道德
所謂職場倫理道德是指調整公司或企業人際關系的倫理和道德規范,本質是一種社會關系。它要求員工之間相互尊重,尊重彼此之間的隱私,男女之間正常交往,不做有違社會風俗的行為;同時,員工與管理者之間也應該遵守社會道德規范,人格平等,沒有封建附屬關系。健康的職場倫理道德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的競爭力。
什麼是倫理道德之說
「道德究竟為何物?什麼是道?什麼是德?
道是宇宙整體自然的規則,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綱領。舉例來說,我們人的身體,從母親生下來之後,整個身體器官就按一定的規則在運作,整個身體的運作規則,就是道。道不是誰設計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時,各個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夠彼此協調運動。人在世間如能隨順自然的規則就是行道,這是多麼科學、多麼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於心,行道有得於身,謂之德,它是局部運作的原理原則。譬如我們眼睛是一個局部,眼能見,見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見、耳之德能聽、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嘗,每個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與規則,若規則錯亂,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也有其道。如果我們了解人道的內容,在人與人相處時,就自然能和諧有序,從而減輕現今人們所承受的來自人際關系緊張、人事沖突頻繁的精神壓力。如果我們掌握了人與自然環境相處之道,怎麼會遭受生態危機和自然災害的威脅?即便是君子愛財,也要取之有道。這種種人類生存之道就在傳統文化里。
現在我們通過人道倫常揭開傳統文化的一角:
古人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分為五倫:夫婦關系、父子關系、兄弟關系、君臣(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系)、朋友關系。
相應的,人類道德倫常是:夫義婦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誠友信。在這種情況下,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秩序井然,人們生活工作心情順暢,有安全感。
相反,人類若失去道德倫常,則表現為:家庭矛盾加劇,離婚率攀升;父母「孝養」孩子,自身卻老無所養的顛倒人倫,人喪失了做人的基礎;兄弟關系淡漠,甚而反目為仇;工作場上,上級欺壓下屬、下屬反叛上級或單位;人與人相互欺詐,沒有人情和信義。在這種情況下,從家至社會人際關系反常、緊張,社會缺乏信用和規則,沖突加劇,人們精神壓力大,內心痛苦,缺乏安全感。
道不是制度學說,而是自然的關系法則。道德也沒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則生智慧,身有所得則健康長壽。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絕不是人為的框架,而是隨順自然的產物。」
由此可見,能夠實踐「五倫十義」的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倫理道德重要嗎?
倫理道德很重要,它是人類歷史幾千年發展的遺留的真理,也是人們遵守的道德准則,誰敢越雷池一步,都會遭到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