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修改

立法修改

發布時間: 2020-12-28 17:02:18

⑴ 通過修改法律的決定是立法權還是監督權

修改後的法律實際上是新的法律,等於是新立法,因此體現的是立法權。監督權主要是針對法律實施層面的。

⑵ 基本法律的立法與修改

《立法法》復 第七條全國人制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⑶ 全國人大修改立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憲法》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⑷ 立法修改的過程中人大代表應如何履行職能

中國的立法議案由人民代表或人大常委會委員採用無記名方式表決(按電鈕)。一般立法議案應由全體人民代表或常委會委員的過半數通過。憲法的修改應由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民代表通過。

具體過程:立法議案提出後,即進入審議或討論立法議案的階段。立法議案在提交審議前,可以將草案公布,廣泛徵求意見。各專門委員會審議立法議案涉及到專門性問題時,可以邀請有關代表和專家列席會議,聽取他們的意見。中國審議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立法議案的具體程序是:立法議案先經過人大常委會討論,決定是否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議程。如果決定了,則提交人大會議主席團,由主席團決定是否正式列入議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立法議案時,先由提案人作該法律草案的說明,然後由各代表團進行討論,由法律委員會進行綜合和修改,並向主席團作審議報告。主席團通過後,再提交大會表決。主席團如果有不同意見,可提交大會審議。中國審議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立法議案的程序是: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交常委會全體會議審議,或決定先交由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由常委會全體會議審議。常委會全體會議審議 時,提案人要對立法議案進行說明,然後先分組審議,再由全體會議審議。人大常委會審議立法議案通常進行兩次,第一次是初審,第二次進一步審議,兩次審議後再進行表決。

⑸ 近70年內我國中國境內立法修改過的法律法規條款主要有哪些

太多了,大大小小都修改過,記住2個比較大的吧。
一個是頒布了2部刑法典,79年刑法和97年刑法(現行)
一個是今年即將頒布的民法

⑹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了規范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提高立法質量,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二、將第五條修改為:「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三、將第六條修改為:「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法律規范應當明確、具體,具有針對性和可執行性。」
四、第八條增加一項,作為第六項:「(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第六項改為第七項,修改為:「(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第八項改為第九項,修改為:「(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五、將第十條改為兩條,作為第十條、第十二條,修改為:
「第十條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
「第十二條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決定行使被授予的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被授予的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六、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三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根據改革發展的需要,決定就行政管理等領域的特定事項授權在一定期限內在部分地方暫時調整或者暫時停止適用法律的部分規定。」
七、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常務委員會依照前款規定審議法律案,應當通過多種形式徵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意見,並將有關情況予以反饋;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立法調研,可以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參加。」
八、將第二十六條改為第二十八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應當邀請有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列席會議。」
九、將第二十八條改為第三十條,修改為:「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調整事項較為單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十、將第三十一條改為第三十三條,修改為:「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⑺ 我國的立法權歸誰 誰有權力提出/起草/修改法律

我國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才有國家立法權,也只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才是國家立法機關。

⑻ 民事訴訟法歷史修改記錄 從82年立法開始都修改過幾次,分別都修改過什麼內容

民事訴訟法變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198203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040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07)[2007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修正)[20071028]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正案決定,此決定將於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8)立法修改擴展閱讀: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的新規定和不足,供大家探討。

1.申請執行管轄法院的增加

第二百零七條改為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上述新規定,當事人可根據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或其他有利於申請執行的情況,有選擇的向某管轄法院申請執行,這既避免了法院之間委託執行的時間和財力的浪費,又有利與申請人根據其或被申請人不同的實際情況而向不同的法院申請執行。

2.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上移執行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原相關規定,法院承辦執行案件的時間為6個月,滿6個月後,未執行的法院一般會以被申請人無財產可供執行為由裁定終止執行,這嚴重影響了申請人的權利。新規定的出台使得申請人如認為承辦法院超過6個月還是未執行的,可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避免了承辦法院的地方保護主義或不盡職的執行行為。

3.申請執行期間的延長

第二百一十九條改為第二百一十五條,修改為:「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原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根據雙方主體是否為個人而分別規定為12個月和6個月。這樣的區別對待也是無實際根據的。筆者曾代理過一些申請執行或恢復執行案件,好多案件因原規

五一長假除了旅遊 還能做什麼? 輔導補習 美容養顏 家庭家務 加班須知

定的申請執行的期間過短而超過期限,使得原訴訟變得不僅毫無用處而且失去進一步訴訟的可能性。

新規定將申請執行的期間加長為二年,使得判決後,申請人和被申請人有充足的時間協商處理如何履行判決問題,不必因擔心超過申請執行期間而患得患失,這一方面大大減輕了申請人的壓力和限制,同時使得一部分案件可通過雙方協商而解決,可大大減輕法院執行工作量。

4.當被執行不能履行判決的法定義務時的法定舉證責任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此增加的新規定加重了被申請人「無償還能力」的「舉證責任」,使得對一些被申請人企圖以「要錢沒有,要明一條」的無賴作風逃避強制執行失去了市場。

5.被執行人不履行判決的限制辦法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三十一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此新規定將原先一些法院定期在報紙上公告一些拒不履行判決的單位和個人的做法予以了法律化,特別是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的辦法使得一些企圖卷寬款外逃的被執行人只能「望洋興嘆」,徵信系統記錄也給企圖逃避執行的人很大的警示!

(1)法院受理後6個月不採取執行措施的,你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203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2)在沒有到6個月之前:只能是多催問一下法官,也可以找法院院長反映。

2、關於逾期不執行的利息:應是從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如果判決中沒有確定履行期限,應是從判決生效之日),向你支付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2倍稍息。

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3、關於雙倍罰息:如果你的執行申請中沒有寫上,應當向執行法官申請增加請求。

⑼ 國家立法機關可修改法律說明它有什麼權利

中國的立法機關來從狹源義上講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從廣義的「法」而言,立法機關的范圍也相應擴大。如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制訂自治法規等。
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是中國的立法機關。憲法還規定,修改憲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的職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⑽ 我國法律的修改程序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精神,制定法律。
通過議案提交到全國人大,制專定初稿。再投票決定。修改屬也是一樣,所有法律都要經全國人大通過。
而法規、制度、辦法等,由國務院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規定。但必須根據憲法、具體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法規精神,不能違背。

熱點內容
江蘇大學法律碩士調劑 發布:2025-04-30 08:56:17 瀏覽:299
簡述我國合同法擔保法規定的抵押制度 發布:2025-04-30 08:55:40 瀏覽:326
機關法治文化建設 發布:2025-04-30 08:48:15 瀏覽:5
如何開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條 發布:2025-04-30 08:47:09 瀏覽:723
道德小品6個人 發布:2025-04-30 08:42:22 瀏覽:49
公司經營觸犯法律法人的責任 發布:2025-04-30 08:38:33 瀏覽:46
安全生產法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04-30 08:31:34 瀏覽:282
企業法學啥 發布:2025-04-30 08:30:39 瀏覽:775
刑法的根基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536
法院拍賣房不限購 發布:2025-04-30 08:29:45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