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心機

道德經心機

發布時間: 2023-02-02 14:05:33

1. 《道德經》感悟17-20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譯文:最好的統治者,人們僅僅知道有它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們親近它、稱贊它,更次的統治者,人們畏懼它,最次的統治者,人們輕蔑它,不值得信任,才有不信任的事情發生啊!是那樣的悠閑啊,它很少發號施令,事情辦帖了,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感悟:《道德經》所有的道理,都是一個角度,一個層面貫穿所有的角度和層面的。比如本章,我們感覺這講的是不同君王的治國水平,實際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個人,是無層不及的。對於個人來說,個人就是本身各種觀念的統治者;對於家庭來說,父母就是統治者;對於公司來說,上級領導就是統治者……在此我們可對照一下自己處於哪種統治的水平。你是感到自在,自滿,畏懼,還是蔑視呢?你統治者的心境如此,被統治者的心境也如此;相反,你被統治者的心境如此,即可看出統治者的心境和你是一樣的。

1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大「道」被廢棄,才出現了「仁義」。有了聰明才智,就有大的虛偽。家庭陷於糾紛,才有所謂孝慈。國家陷於亂,才有所謂忠臣。

感悟:宇宙的規律被忽視荒廢的時候,才有了各種心機智斗,這就導致了虛偽的存在。也就是說當人們無法順宇宙的規律為人處事,所有的二元對立的沖突就出現了。本章老子闡明「仁義」出現的根源所在。

19.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譯文:不用聰明和智慧,百姓才享有實在的利益;拋棄了「仁」和「義」,百姓重新回到孝慈;拋棄了巧和利,盜賊才能消彌。以上三條作為理論是不夠的,所以要使人有所從屬——單純樸素,減少私心,降低慾望。

感悟:老子那個時代的「智」也許是指「心機」、「計謀」,是自私自利的,因為我原來認知的「智」就是「道」,但老子講到「棄智」「智慧出,有大偽」「使夫智者不敢為也」都是貶意的。這才說得通。所以沒有了心機、計謀,百姓則能100%地收獲自己創造的成果;沒有了仁義(有仁義存在,即有仁義的對立面存在,沒有的仁義,是指回歸「道」),真正的孝慈就恢復了;「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無論是物質之賊還是精神之賊,都不容忽視,比如商界對LV包的吹捧,這種行為就是盜賊本身,導致很多女孩子為了得到一個身外之物而不惜一切代價,可悲啊。

20.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lěi,羸弱)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拋棄學問,可以使人無憂。應諾與斥呵,相差有好多?善良與罪惡,差得了好多?別人所怕的,不能不怕,遠古以來已如此,這風氣還不知道何時停止!眾人是那樣無憂無慮的歡喜,好像參加盛大的筵席,像春日登台眺望那樣暢適。獨有我,卻淡淡地,無動於衷,像還不會發出笑聲的嬰兒,疲倦地,竟像無家可歸!眾人都多餘而豐饒,而我卻處處不足。我這愚人的心腸啊,混混沌沌地!人們都那麼明白,我卻這樣糊塗。人們是那精明,我卻在一旁沉悶。遼闊啊,像無邊的大海,無盡啊,像疾吹的長風。眾人都有一套本領,獨我又笨又無能。我跟人家不同之處,在於找到了根本。

感悟:本章描述了得道者和眾人的思想行為的不同之處。這里的「絕學無憂」針對的是那些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人而言,這些人的所學,控制的了他們的思想行為,而與「道」離得越來越遠。而老子之所以跟眾人不同,因為他得道了。

2. 《道德經》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一、原文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chài)虺(huí)蛇弗螫(shì),攫(jué)鳥猛獸弗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含德深厚的人,可比於剛出生的小孩。蜂蠍毒蛇等都不會刺咬他,猛獸不抓他,猛禽不攫取他。筋骨柔弱但小拳頭握得很牢固,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但生殖器會舉起,這是因為他精氣充足。整天嚎哭但嗓子不會哭啞,這是因為他元氣醇和。知道醇和、平和就是了解了道的規律、規則,了解這個事物規律、規則的人才是明智,讓我們的生命有益才是一個吉祥,縱心任氣,是強暴、強蠻的表現。強壯會趨於衰老,這叫做不合於道,不合於道便會早早滅亡。

2、南懷瑾《老子他說》

「含德之厚」,講道德修養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這個境界。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一般嬰兒的心理,是沒有是非觀念,沒有善惡觀念,沒有好壞觀念,沒有香臭觀念。不論壞人好人來逗他時,他一樣都笑,因為嬰兒沒有後天的分別意識。對於赤子,據老子說「蜂蠆虺蛇不螫」,這些毒蛇猛獸,像蠍子、蜜蜂、四腳蛇、毒蛇等等,爬到嬰兒身邊也不會咬,只有極少的例外。「攫鳥不搏」,空中飛的老鷹,會捉跑得快的兔子,並不來抓嬰兒。

「骨弱筋柔而握固」,嬰兒的骨頭是柔軟的,筋也是軟綿綿的,嬰兒生下來手就是這樣握著,好像要抓一個東西。

「未知牝牡之合而全(朘)作」(有的版本用「朘」),嬰兒沒有男女的慾念,也沒有男女的性別觀念,生理的機能是自然發展,而「精之至也」,精是自然出生的。

「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號」就是哭,這是嬰兒的境界,若哭起來,那不是真正的哭。嬰兒哭起來很可愛,有時蠻好聽,因為那是「號」,沒有真正從喉嚨里哭,沒有把聲音哭啞了。這個「嗄」字,是聲音沙啞了。

「知和曰常」,就是有一個天然的靈知之性,這個「知」不是意識的知,而是神,神是永遠的、恆常的。

要是真正懂得保養自己,便「益生曰祥」了,就是懂得自己的生命,以及這個精氣神,而能祛病延年,也就是人生的大吉祥了。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天下萬物由幼嫩變成強壯,強壯再轉趨衰老,衰老以後就是死亡。這是物理自然的原則。

3、白雲先生《老子之道》

(1)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含德,含天德。厚,德全則厚。比於赤子,為什麼嬰兒是德全之人呢?因為嬰兒尚未受人德所污染、所戕害,所以嬰兒才是德全之人。

(2)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

本句講的並不是陳述現實中的現象。而是以做類比的修辭手法,來闡述天人兩道。闡述有常德者,不以人傷天、不以外傷內的道理。

(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

握固,嬰兒總是攥著小拳頭的樣子,就是握固。平時形容一個人的死亡,叫撒手而去,為什麼人死了會撒手呢,因為肝氣已絕。而嬰兒則相反,他們攥著小拳頭出生,人雖然很弱小,但是拳頭的握力是非常大的,為什麼呢,因為嬰兒肝氣足全。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朘作,嬰兒陽具勃起之意。嬰兒並不懂男女之事,陽具卻會時不時不自覺地勃起。這說明,嬰兒腎精足,肝氣足。

(4)終日號而不嘎,和之至也。

嬰兒會成天成天地哭,但是並不會哭壞身體。小孩子,一會兒哭,一會兒轉臉又會笑,他們哀樂都不入於心。因為他們還沒有成心,還沒有好惡,他們哭,只是如實地映照當時所感之物。他們並不自覺相異於物,所以才能時時刻刻地保持與萬物同春共應。

(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天人本為一,天人不異,天人不搏,天人相合,是謂和。君王知和,方能有常德。君王知常德,方通達明澈於大道。

(6)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益生,積人之下德生生之厚,以人助天,為益生。祥,本意指吉利,也指凶吉的預兆,預先顯露出來的跡象。既可以指吉兆,也可以指凶兆。這里是指災異之象。天人相傷,德之不府,故天下必有災異。心使氣曰強,則是說,背離天道,積人道生生之厚,對天下行強梁之教。

(7)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物壯則老,失天道之柔,積人道之強,下場就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失天之上德,積人之下德,則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合天道。不道早已,這樣不合天道的人道之治,應該馬上禁絕它。

4、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如何讓別人對您放下敵對之心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老子說,把道的功德修煉得特別深厚,德行特別好的人就如同「赤子」。「赤子」的本義指初生的嬰兒,因為嬰兒的皮膚呈赤色。後來這個詞引申為人的心地純良。

老子說,那些功德深厚的人,就好像嬰兒一樣,毒蟲、毒蛇不會咬他,凶禽猛獸也不會抓他。

老子用這種狀態來比喻人,我們要盡量像赤子一樣,修行自己的德行,引發對方善的那一面的心機,不要引發對方搶奪那一面的心機。

(2)生活中很多事強求不得:「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骨弱筋柔而握固。」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筋骨柔弱,但手卻可以握得很緊。

在這個層面,老子講的是做事不去強求外在的東西,您不用強力去爭取,別人看您好像很柔弱,覺得您什麼都不爭,但如果您把自己的工作踏踏實實做好,您的工作一定會非常穩固。

(3)修德之人,精氣神會特別充足

小嬰兒不懂得雌性、雄性的交合之事,但是他的生殖器有時會立起來。為什麼呢?老子認為這是「精之至也」,體內的精氣特別充足,沒有消耗,才會有這種表現。這句話也可以用來作為養生的指導,如果您能保持嬰兒的狀態,把慾望降低,保存精氣,那您一定會健 康的。

(4)慾望是把雙刃劍,警惕傷人

「終日號而不嚘,和之至也。」什麼意思?您看剛生下來的小嬰兒,總是「哇哇」地哭,但他無論怎麼哭,都不會氣逆,氣都不會堵在那。而我們要是喊的時間長了,氣就上不來,容易堵在那兒。老子說這是「和之至也」。「精」是人的根本,「和」是陰陽之和氣,這種和氣是和諧充滿的,所以叫「和之至也」,就是它調和到極點了。

這句話也是老子在借孩子的狀態來形容成人做事的兩個維度,前邊「精之至也」是您的實力雄厚,做得很好,但是對慾望不在意。您整天都在工作,但是也不疲憊,因為是陰陽相和的。

(5)學了《道德經》後,最忌諱挑別人的不是

「和曰常」,意思是這種陰陽調和的狀態,心念和做事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狀態,是這個世界的常理。「知和曰明。」知道這種「和」的狀態,您就是明智的。「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的「益生」,是幫您增益生命,讓您的生命更加豐盛的意思。老子認為,如果您一直讓生命不斷旺盛、過早成熟,是有問題的。

「心使氣曰強。」「心」就是心裡的慾望,「氣」可以當氣血講,我們做的事應該在內心慾望的范圍內,但如果您內心的慾望特別大,這種狀態就叫「強」。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這句話的意思是,您強行地讓一件事物由弱變強,強行地推動它的生長過程,是違反道的。

三、我之體悟——這一章不正是宮崎駿動畫片人物的原版模型嗎?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蜂蠆虺蛇弗螫,攫鳥猛獸弗搏。」這段,不正是宮崎駿動畫片里主角人物的原版模型嗎?如果我沒有看過這些電影,我可能會覺得這段寫的很誇張,但其實一點不誇張,建議大家看看這些動畫片,尤其是《風之谷》,看完就能理解老子說的這種「赤子之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了。這部電影我女兒特別喜歡,看了不下於二十遍。

《風之谷》里,小女孩娜烏西卡真的就是這樣一個人性的完美模型,她性情純朴,懷有真誠情感, 溫柔有愛心,堅韌有勇氣 ,充滿好奇心,又敢於冒險,真的是擁有赤子之心!她僅憑這股內在的力量,就能讓巨大的王蟲平靜下來避免與人類斗爭的兩敗俱傷,她能馴服小松鼠當寵物,即使是敵國的人她也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去解救,她能自由出入人們都不敢去的腐海與那裡的巨大蟲子和平共處。故事的最後娜烏西卡解救了小王蟲,以身為盾來制止王蟲群的憤怒,遭沖撞而犧牲。但當冷靜下來的王蟲群以特殊能力救活娜烏西卡。電影最終告訴人們,愛與和平才是萬物共生的王道。

不光是電影里的人物,包括宮崎駿本人也具有老子形容的這種有德之人的特點,他常年專注於創作,生活非常簡朴,他作品雖然不是特別多,但每一部都非常用心,非常打動人心!

3.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

一、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韓鵬傑《道德經在說什麼》

以前那些善於按照道來治理國家的人,不教百姓有心眼、技巧,而是使人民敦厚淳樸。百姓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他們奇技淫巧太多。所以用技巧來治理國家,是國家的災難。不用技巧治理國家,是國家的福分。知道這兩者的差別,這就是治國的法則。按照規律了解這個法則,就是「玄德」。玄德深啊,遠啊,最後又返回了寧靜朴實的根本,這樣就符合自然,達到了最大的和順。

2、南懷瑾《老子他說》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文字表面上是說上古以來善於運用政治哲學道理的人,不是要老百姓智慧高,而是希望他們智慧低。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社會、國家、天下之所以混亂,就是意見太多。知識越普及,意見就越多,因而形成社會世界的混亂。

「以智治國國之賊」這句話,是講領導人思想的道德,當社會思想很亂的時候,唯一的辦法是不玩弄聰明,要非常誠實。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這兩頭的道理,一頭是智慧,一頭是愚笨,「亦楷式」,這只是現在學科學的一個公式,一個原理。「常知楷式」,要常了解這只是一個公式,「是謂玄德」,才會真正懂得歷史最高政治的標准,政治最高的道德標准。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在表面上看來,這與一般的常理、事理、人情相反。「與物反矣」,就同人情事理上看起來相反;因為是相反,「然後乃至大順」,才能把過分的這一面拉回來走上正途。

3、羅大倫《道德經說什麼》

(1)您想讓周圍的人變成什麼樣,您就先做成什麼樣

「古之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夫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什麼意思呢?

其中,「古之為道者」的意思是按照道做事的領導者。「非以明民也」,不是讓下面的人變得聰明。「將以愚之也」,而是使他們變得質朴、敦厚。「民之難治也,以其智也」,下面的人為什麼難以治理?因為他們太聰明了。「智」是智慧的意思,在這里引申為心機、想法的意思。

(2)要想長久立世,定要仁義在前,利益在後

「故以智知邦,邦之賊也;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以智知邦」就是領導者為了謀私利,用智慧去管理國家。「邦之賊也」,您就是國家的罪人。「以不智知邦,邦之德也。」您以敦樸的方式管理國家,是國家的福分,這個「德」當福分講。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領導者用管理技巧來讓大家為自己撈取私利,就是國家的罪人;如果您不用這種方式去管理,您就是給國家帶來恩惠的人。

(3)為大家著想的人,到哪兒都會受到大家的愛戴

「恆知此兩者,亦楷式也。」這句話的意思是,您懂得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而且您能夠這么做,您就是後世的楷模。「恆知楷式,此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大順」,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您懂得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按照道的原則做事,「此謂玄德」,那您的德行就很深遠了。「乃至大順」的意思是,只要您這么做了,就能進入一種「大順」的境界。

三、我之體悟——「智」和「愚」

這一章,老子又說到「智」和「愚」。「智」不是指智慧,是指心機技巧,「愚」也不是指愚笨,是指敦厚淳樸。老子主張不能用「智」治國。關於老子說的這個「智多」並不一定是好事,生活中還真的有很多例證。我舉幾個我的親身經歷。

我們之所以一直覺得聰明機靈就好,木訥寡言就是愚笨,就不好,我覺得跟父母老師的喜好有很大關系。家長和老師都比較喜歡看上去機靈好動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即使學習不好,老師也會說這孩子特別聰明,就是不用功,以後知道用功了,成績很快能上來。而看上去木訥寡言的孩子,學習即使很好,老師也會說這孩子不是特別聰明,就是肯用功,學的深了可能會吃力一點,但勤能補拙,能跟上就行。老師這么說,我就感覺聰明好像是高人一等的特質,所以我們就很想表現的聰明而不是愚笨。

上初中的時候,我成績比較好,每天都會有同學來問我問題,我卻發現看上去機靈聰明的同學,給他們講題要廢很多口舌,很難一點就通的,他們還總嫌你說的太復雜,不夠言簡意賅,自己聽不明白卻覺得是別人的問題。可是木訥寡言的同學就剛好相反,總是一點就通了。然後我就意識到老師家長嘴裡誇的聰明有很大問題。

上高中分文理科之後,我在的班是學校第一屆理科重點班,把全年級理科前三十名放在一個班級,配全校最好的老師。期中期末考試,都採用浮動制,始終保持這個班裡是年級前三十的學生。由於是理科班,又是第一屆重點班,我們就被冠以智商最優班的稱號。所有的老師都喜歡說,你們是最聰明的班,吧啦吧啦的。於是,班裡就開始有一股「比聰明」的風氣蔓延開來,比誰能不用功還成績好,比誰會玩又會學。於是上課睡覺的人越來越多,自習逃課的也越來越多,通宵打游戲人也越來越多。後來可想而知,高考成績出來,我們班平均分還不如次重點班,後來一半的同學都復讀了,所有老師都瞠目結舌。

還有個例子是工作之後的。前幾年我去過一家單位,就是典型的用「智」過多。老闆和老闆娘都是業內有名的大忽悠,特別會玩概念,公司在業內名氣很大,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具體做過什麼項目。他們為了挖我過去,鍥而不舍的和我談了三四個月,我還以為這家單位很重視人才。去了之後才發現公司風氣相當差,盡是些勾心鬥角、搬弄是非、見風使舵的人,踏實幹活的卻很少,有問題搞不定了,就想著趕緊挖一個人來。這家公司的前台是個挺漂亮的小姑娘,對領導恭恭敬敬的,但對其他人卻一副臭臉,對新來的更是百般刁難。中午大家一般會在會議室吃。有幾次她見我拿著飯去會議室,就擋著不讓我進。我忍了幾次,後來她說話越來越難聽,把我惹火了,我就問她:「你給我說說,公司哪條規定寫了不能在會議室吃飯?又為什麼有人可以有人不可以,你們是怎麼區分的?」她說:「公司一直就是這樣,只有領導能在會議室吃飯。」我說:「那多大的領導可以在會議室吃?你們領導可以嗎?」她說:「你問這么多幹嘛,我們領導肯定可以了。」我說:「那你去查查我的級別,我是環境的總工,算什麼級別?」她驚訝的看著我:「啊,您咋不早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知道。您請進,有事叫我。」我本來還想教訓她幾句,又覺得沒必要,這也不過是上行下效的結果。 他們的項目一個個的出問題,讓我去梳理解決,我發現項目真是一團糟,各種偷工減料,隨便應付。這可都是投資上億的工程項目啊,敢這樣隨意,不怕出事嗎。我呆了不到半年就趕緊辭職了。

4. 老子《道德經》:第16章解讀,消解心機和成見!

【 原文 】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 注釋 】

致虛極,守靜篤:形容心境原本是空明寧靜的狀態,只因私慾的活動與外界的擾動,而使得心靈蔽塞不安,所以必須時時做「致虛」「守靜」的功夫,以恢復心靈的清明。「虛」,形容心靈空明的境況,喻不帶成見。「致」,推致。「極」和「篤」意思相同,指極度、頂點。

作:生成活動。  復:返,往復循環。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芸芸」,常用來形容草木的繁盛。

歸根:回歸本原。 復命:復歸本原。

常:指萬物運動變化中的永恆規律。

明:萬物的運動和變化都依循著循環往復的規律,對於這種規律的認識和了解,叫做「明」。

容:寬容、包容。 全:周徧(普遍,遍及,全面)

天:指自然的天,或為自然的代稱。

【 今譯 】

致虛和守靜的工夫,做到極篤的境地。

萬物蓬勃生長,我看出往復循環的道理。

萬物紛紛芸芸,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返回本根叫做靜,靜叫做回歸本原。回歸本原是永恆的規律,認識永恆的規律叫做明。不認識永恆的規律,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

認識常道的人是能包容一切的,無所不包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無不周遍,無不周遍才能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於道,體道而行才能長久,終身可免於危殆。 

【 引述 】

本章強調致虛守靜的工夫。致虛即是心智作用的消解,消解到沒有一點兒心機和成見的地步。一個人運用心機會 蔽 塞明澈的心靈,固執成見會妨礙明晰的認識,所以致虛是要消解心靈的蔽障和釐清混亂的心智活動。

致虛必守靜。透過靜的功夫,乃能深蓄厚養,儲藏能量。

本章還說到「歸根」「復命」。「歸根」就是要回歸到一切存在的根源。根源之處,便是呈虛靜的狀態。而一切存在的本性,即是虛靜的狀況,還回到虛靜的本性,就是「復命」的思想。

「復命」的思想,可視為』宋』學「復性」說之所本。莊子<善性篇>所提出的「復初」的主張,乃是與「復命」「復性」同類的概念,和本章關系也很密切。老子復歸的思想,乃就人的內在之主體性、實踐性這一方向作回省工作。他們以為人心原本清明透澈的,只因智巧嗜欲的活動而受騷亂與蒙蔽。故應舍棄智巧嗜欲的活動而復歸於原本的清凈透明的境地。

你的收獲是什麼?歡迎發表評論,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介》;

5. 【覺悟《道德經》,多言數窮、不若守中】

【覺悟《道德經》,多言數窮、不若守中】

《道德經》雲: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釋義: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涌現忠臣。

老子用辯證法指出,大道與仁義,智慧與大偽,六親不合與孝慈,國家混亂與忠臣涌現等,前後相反相成,既對立又統一。家家有孝子,戶戶有忠信,根本不必強調仁義。若家庭成員之間本就和睦,自不必宣揚父慈子孝。若國家政治清明,官吏各個清廉,何來忠奸之別?

正因為大道不行於世,人們各行其事乃至胡作非為,才會出現對於仁義的提倡。智慧計謀發達了,心眼兒越來越多了,虛偽與欺騙才會越來越多。人心不古、六親不合才會人為的去灌輸孝慈的思想。執政者治國無方,國家亂套了,才需要忠臣出來挽救危亡。

紅樓夢中,賈寶玉有一段話:「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須眉濁物只聽見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節,便只管胡鬧起來。那裡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諫之臣;只顧他邀名,猛拚之死,將來置君父於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戰;他只顧圖汗馬之功,猛拚一死,將來棄國於何地?」

意思是:文臣死於覲見,說明君昏。武將死於戰事,說明國之不保,君之無助。

民間也有家貧出孝子,國亂顯忠臣的說法。在常人看來,仁義道德、智慧謀略,孝子、慈父、忠勇良臣是國家的寶貝,是社會的棟梁。

可是老子認為,人們壓根就理所應當和睦相處,相互幫助,共享美好生活。

老子認為,智慧、孝慈、忠誠的產生都是消極的,是遠離大道的。他以此告誡我們,越是講得好,調門高,越要警惕假冒虛誇言行不一。

白居易有詩句說:王莽謙恭未篡時,是個素來恭儉,以博得朝野的好感。其實內心貪毒,時時窺視皇帝的寶座。一旦大權在握,便私下偽裝,篡權竊國。

公元前16年,王莽被封為新都侯,提升為光祿大夫。他地位越高,待人處事越是謙恭有禮。他把自己的車馬衣服分給手下的賓客,自己家中所剩無幾。

他招攬四方名士,廣交將相,公卿朋友如雲,這些人四處傳播他的美德。他的美名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王莽尊師重教,常梳洗沐浴,穿戴整齊後,帶上美食美酒到學堂拜訪老師。

哥哥早亡,王莽便視侄兒如同己出,在同一天給侄兒和自己的兒子玩會,不偏不倚。

婚宴剛剛開始,家人便來報告說:太夫人身上疼痛。王莽便離席服侍母親吃葯,整個宴會期間,他數次起身,不厭其煩。

在眾人面前,樹立起一個既能修身齊家又能治國平天下的高大完美的形象。

後來王莽當上了大司馬,開始輔政,他仍然極力剋制自己的慾望,自己把一分錢掰成兩,犒勞下屬卻出手大方。

他母親病了,公卿列侯打發夫人來探望。王莽的妻子出來迎接,衣服短得直到膝蓋。起初大家還以為她是丫鬟,知道是王莽的夫人後都大吃一驚。

他的兒子殺了一個奴婢,王莽便痛斥一頓,命他自殺抵命。

後來王莽大權在握,當時的小皇帝才9歲,於是王莽便廢掉了兩位皇後逼她們自殺,以清君側。

他是用鐵的手腕扶植親信排除異己。朝廷中彌漫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恐怖氣氛。

王莽還將自己的女兒,推薦進宮立為皇後,又在酒中下毒,害死了小皇帝,立兩歲的孩童為皇帝。

公元八年,王莽廢掉皇帝,自稱為帝。四處搜刮民脂民膏,激化了階級矛盾,最終被起義軍推翻,落了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布局強調智謀,其結果必然違反自然大道。用盡心機為自身打算,終會發展為損人利己、虛偽狡詐,終究是害人又害己。

《道德經》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釋義: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它對待萬物就像對待祭品一樣平等;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也像對待祭品一樣,任憑百姓自作自息。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所謂天地不仁,是指天地是一個物理的自然的存在,並不具有人類般的理性和感情。萬物在天體之間依照自然法則運行,並不像有神論者所想的那樣以為天地自然法則。

對某物有所偏愛或對某物有所嫌棄,其實這只是人類情感的投射。聖明的執政者對老百姓也不應有厚有薄,而要平等相待。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個風箱,空虛而不會枯竭,越鼓動風越多。

老子得出結論,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說得太多,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虛靜不言的狀態。

很多時候真正的道理是無法用言語來傳授的,只能用心去領會。有時候什麼也不說,更有力量。因為沉默讓人覺得充滿,多言必多心,多言必多事。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為人處事應當管住一張嘴,掌握說話的時機和分寸。

謹言慎語,並非不言不語。正確的說話態度是:應講則講,不應講則保持緘默。應多講則多講,不應多講則少講。公開批評他人的事切不可做,而圓滑的說話方式也切勿過頭。

沉默是金,寡言是福。話說得越多,就越容易出現漏洞。而且中國的語言十分豐富,很容易出現歧義。即使你認為自己的話沒有問題,別人卻不一定和你理解的一樣。更何況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明、清兩朝文字獄盛行,那些作詩寫文章的哪一個人,認為他們的詩文有問題呢?可是一到了別有用心的人手裡,就出了天大的問題。

明朝時有個人叫徐一夔。他寫「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為世作則」。意思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老天有眼生下朱元璋這位聖人,為萬世開太平。徐一夔的本意是為朱元璋歌功頌德,他肯定不會認為這句話有問題。

可是一傳到那些居心叵測的人手裡,就變成了以下解讀:什麼是光天之下,這是諷刺朱元璋當過和尚嗎?什麼叫當世作則?則與賊諧音,這不是在諷刺朱元璋參加過紅巾軍做過賊嗎?

經過這樣一解讀,徐一夔可謂馬屁拍到馬蹄上,竟被腰斬了。

清朝有個人叫戴名世,他寫:「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這樣一句詩,收在一部叫南山集的詩集里。

這首詩是怎麼來的呢?原來有一次他在看書,一陣風吹來,把正在看的書吹亂了,他氣惱之下生出靈感並寫下了這句話。

這本來是件小事,可是偏偏有人大做文章,硬說這句話是諷刺清朝執政者。

大清皇帝自馬上得天下,以滿族的身份入主中原。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接受過孔孟之道的教化,是一群連字都不認識的人。如今卻統治那麼多漢人,經過這一番解讀,這詩的意思就變成了反清言論。

於是不但戴名世丟了腦袋,凡看過此詩、抄過此詩、評論過此詩的人,還有他的弟子們,通通被牽連,先後殺了幾百人。

老子說多言數窮,高明的人,處事從不多說話。那些動不動就滔滔不絕說個不停或者心直口快的人,往往會只大虧。

丁俊貴

2021年7月13日

6. 《道德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

《道德經》為春秋時期老子所著,又名《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千百年來,啟人無數;閑暇之時,捧讀此書,心有所感,惶惶然訴諸文字,乃一己之得,屬自樂也。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出自於《道德經》第三章:

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崇尚賢才異能,使世人不爭名逐利。不看重稀貴珍寶,使世人不做盜賊。不誘發邪欲,使世人不亂其心。因此,有道之人治理天下的原則是使百姓心裡虛靜,腹中飽足,精神內守,筋骨強壯。常使人民不執成見、不生貪欲,使那些有心機的人不敢為所欲為。遵從無為之道,即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這一段治國方略貌似有些消極,尤其是:「不尚賢,使民不爭。」容易讓人產生誤解。

老子所處的春秋時代,是一個社會大動亂時期,各國諸侯爭權奪利,皆在擴充實力,網羅人才,所尚之賢,未必就是真賢,何為「賢」也沒有明確的標准,那種尚賢之風並不能解決天下紛爭,卻是民生維艱,戎馬生於郊,鑒於此,老子開出了一劑葯方,「不尚賢,使民不爭。」

斗轉星移,歲月更替,非要拿三寸金蓮的綉花鞋套一套現代人的腳,哪裡能夠穿得上?所謂單方釀悲劇,非單方之錯,皆因人因病不同罷了。

老子崇尚的是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萬事萬物均按照它自身本來的樣子運行,人需順應自然,不恣意妄為,老子竭力反對的是隨意干涉和改變自然界的規律。

古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管理者的決策往往會引導左右下屬的思想行為,如果過分地標榜、過分地強調一件事,其結果往往會使這件事失去它本來的意義。

在一個特定的日子裡,某地開展某項活動,某敬老院來了一批又一批志願者,一天之內,老人們被一次又一次地洗腳,這樣把好事做得變了味,大概不是發起者的初衷,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不應該反思一下嗎?

「虛其心,實其腹,弱其智,強其骨。」字面上很好理解,作為個人修行,讓內心澄明,抱一順道,致虛極,守靜篤,如能做到,那的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是衣食無憂之後,在光怪陸離、浮躁喧囂的環境下,我們可以努力做到,不斷消減不良慾望,不自滿不自棄,不為迷霧所障,不忘初心,在淡泊中明志,於寧靜中志遠。

在此分享一則禪宗小故事,也是想讓自己清理一下思緒,留個空杯給明天。

南隱是日本的一位禪師。一天,一位當地的名人特地來向他問禪,名人喋喋不休,南隱則默默無語,只是以茶相待。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滿了也不停下來,而是繼續往裡面倒。眼睜睜看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名人著急地說:「已經滿出來了,不要再倒了!」南隱說:「你就像這只杯子一樣,裡面裝滿了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先把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7.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原文,譯文,自解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譯文】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朴,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自然。

【自解】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自解: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並不是讓平民精明,而是讓人民愚鈍。平民難以治理,是因為民智比較多。
這是愚民政策,看似不合理,其實也算是合理的,比如奶頭樂的理論。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
自解: 用智巧耍心眼的方式治國,容易讓國家遭賊,人們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鑽法律的漏洞,空子。比如明星們的偷稅漏稅。政黨之間的斗爭,各種智巧斗爭,耗費國力,民力。
不用智巧耍心眼的方式治國,是國家的福分,比如擺出事實,公開政令,沒有很多潛規則,就是國家的福分。國家內耗就小。
知道這兩種方式的差別,就是是治理國家的選擇的方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自解: 知道這種選擇方式的差別,叫做「玄德」。「玄德」很深奧,悠遠,是萬物的另一面,然後才能大順。
這一句解得不好,歡迎指正。

8.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賞析

【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①民,將以愚之②。民之難治,以其智多③。故以智治國,國之賊④;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⑤,亦稽式⑥。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⑦,然後乃至大順⑧。

【注釋】

1.明民:明,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之知曉巧詐。明民,意為讓人民知曉巧詐。

2.將以愚之:愚,敦厚、朴實,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之沒有巧詐之心。不是愚弄、蒙昧。此句意為使老百姓無巧詐之心,敦厚朴實、善良忠厚。

3.智多:智,巧詐、奸詐,而非為智慧、知識。

4.賊:名詞用作動詞,傷害的意思。

5.兩者:指上文「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6.稽式:法式、法則,一本作「楷式」。

7.與物反矣:反,通返。此句意為『德』和事物復歸於真朴。

8.大順:自然。

【譯文】

古代善於運用大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朴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相互欺詐不以誠待人。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國家沒有常規的法治,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朴(與具體的事物表面相反),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自然。

【賞析】

1.對「明民與愚民」的理解。人們常常把愚民政策的源頭歸給道家思想,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也是對人性的不了解。道家思想研究的是道(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社會規律又必然與人性聯系在一起,愚民並不是讓人民愚蠢,而是對人民要分級別的共享一些信息資源,不能夠無限制的把所有的信息都通報給全體人民。就像一個家庭,不能把成人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提前教給孩子一樣,不在這個年齡階段應該知曉的事情就盡量避諱一些,提前知曉不是關愛孩子,而且有可能害了孩子。就像早戀現象一樣,青少年相互愛慕一下,純屬正常,但是如果過早的涉及到成人的生活,那就會對生理心理以及未來的幸福生活,家庭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

2.對「民之難治,以其智多」的理解。這里的智不是智慧之智,而是智巧,心機等的意思。老子在57章就講到:「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人們的心機智巧多了,就會相互算計,就少了一份淳樸的民風,就會勇於私鬥,怯於公利,對國家集體的管理就沒有好處。

3.對「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理解。「玄德」一詞在《道德經》中出現了多次,每一次含義都不盡相同。這次「玄德」的含義有三點就是:「深矣,遠矣,與物反矣」,就是深刻有遠見,與表面現象相反的意思。比如國家法律的制定就非常深遠:有的人認為殺了人,拐賣兒童就應該判處死刑。殊不知,這兩種罪犯之中也有情節輕重的不同,如果不視其情節輕重而量刑,那麼,對受害者和罪犯都起不到保護作用,不是公平的,這個法律也就不能夠深遠地起到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了。所以不同國家、不同朝代的不同的量刑理念就是體現了法律制定者的「深、遠、反」的高瞻遠矚的特點。

9. 道德經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的詳解及深意

聖人治理的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回,增強百姓的筋骨體答魄,經常使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以上是書面解釋。我再加一句:沒有慾望,就回歸自己的本性,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終享天年。想更好的理解《道德經》,最好看看《莊子》。另一個角度,可以看清代黃元吉(黃裳)寫的《道德經講義》,他是從修煉角度講的,非常好。摘其文曰:聖人摒除耳目,斬斷邪私,抱一以空心,心空則煉丹有本,由是而采天地靈陽之氣以化陰精,日積月累,自然陰精消滅而陽氣滋長,則實腹以全其形,以道凝身,以術延命,即是超生拔死之法。。。。。。

10. 道德經》第十七章讀後感。

最好的治理,就像天平,不是讓每個人都覺得佔了便宜,而是讓每個人都覺得不應該佔便宜,不用佔便宜,占不著便宜。

最好的治理,就像拔河,不是讓人們覺得你最有能耐,而是讓百姓人人能夠要自我實現。

最好的治理,一定不要形成個人崇拜,而是要讓百姓人人都有自己的尊嚴。

好的治理就是要把燈光都打到台下,而不是聚焦在你的頭上!

好的治理讓成員獨立自主,不好的治理讓成員不由自主。

獨立自主與不由自主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區別就在於是人人自為還是人人自危。

當一個組織能夠讓成員人人自為,自由發揮,那麼,這個組織就是一個有活力的組織。

如果一個組織總讓成員每時每刻感覺到壓力感覺到焦慮甚至常常感覺到恐懼,那麼這個組織就是一個不自信的組織。

好的治理讓成員人人自為,不好的治理讓成員人人自危。

道和德不是一個層次。

大道廢,有仁義。

道德經是積極的君王治理之道,是消極的百姓避世之道。

之所以,盛世出詩人,亂世出英雄,末世出奴才,就是因為君王治理的方式不一樣所致。

以道治國與以德治國與以智治國,結果是不一樣的。

道德雖然總是連在一起,但是差著一個層次呢。

道是天理,德是心機,道比德高一個維度。

道是水平,德是覺悟。

事實上,當人身居高位,能力不夠,水平不高的時候,是很難用所謂的「德」來彌補這其中的差距的,甚至為了保住這個位置,人有很大可能會做出更加缺德的事!

所以,凡是總把德掛在嘴邊的身居高位的人,其人的能力和水平是令人懷疑的,必須提防。 ​​​

所以,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所以,我不願意生活在一個滿朝偽正,遍地愚忠的社會!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