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胡適

道德經胡適

發布時間: 2023-02-03 08:09:31

㈠ 在真實的歷史中老子究竟活了多大年齡,胡適是怎麼說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更是被唐朝帝王追認為了李姓始祖。

縱觀老子的思想,不僅對中國的哲學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其思想核心還是樸素的辯證法。而且,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養性方面,老子更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此外,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之一。美國《紐約時報》曾把老子列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倫敦的大英圖書館廣場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為其中之一。

可見,老子的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了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㈡ 《道德經》第十一章中的「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應當怎麼翻譯

意思是:用三十根輻條製造的一個車輪,當中空的地方可以用來裝車軸,這樣才有了車的作用。

本文出自《道德經》第十一章,與第十章合起來看主要講有無交通而生利用的道理,為後文的無為而治的具體細節做鋪墊。

人類認知以外的無和有,是自由王國。人類認知以內的無和有,是必然王國。對於人類來說,道是客觀規律性;無是人類對規律性的認識;有是人類對規律性的應用。研究理論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從自然界中具體的「有」,發現虛「無」的理論。

比如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研究應用的科學家,就是在努力根據虛「無」的理論,發明出具體的「有」;比如,根據「相對論」,人類造出來「原子彈」。更多的發明家,就是在努力從「有」應用到「萬物」。

《道德經》價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據元朝時的不完全統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餘種,具有代表性的不少於一千種,從側面說明了《道德經》的巨大影響。

㈢ 老子的《道德經》上曾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說的是什麼意思

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沒有仁愛,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 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批評老子這句話為陰險、刻薄,看事情太透徹。因為他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仁不仁,生了萬物,又把萬物當芻狗來玩弄。這是對老子思想的誤解和曲解。這里的「芻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犧牲(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犧牲)。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聖人也是沒有仁愛的,也同樣像芻狗那樣對待百姓,任憑人們自作自息。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一樣嗎?它空虛而不枯竭,越鼓動風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虛靜。
天地生了萬物,它沒有居功;天地給萬物以生命,它沒有自認為榮耀;天地做了好事,使萬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沒有條件。天地看萬物和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並沒有對人特別好,對其他的萬物特別差,更沒有想從萬物那裡取回什麼報酬。而人之所以對萬物差,甚至人幫助了人,往往都附帶了條件,希望有所回報,是因為人的自私的觀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議人要效法天地的「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的精神,養成這樣的胸襟。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後,《老子》的一句話不脛而走,這句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人們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爺,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踐百姓!」這種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出自今本《老子》第五章。傳說中的河上公(有人以為是漢文帝時人)有註:「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責望其報也。」「聖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說天地不講仁恩,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王弼註:「天地任自然,無為無造,萬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為。造立施化,則物失其真。有恩有為,則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則不足以備載。天地不為獸生芻,而獸食芻;不為人生狗,而人食狗。無為於萬物而萬物各適其所用,則莫不贍矣。若慧(通惠)由己樹,未足任也。」(據樓宇烈《王弼集校釋》,中華書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為天道任自然而已,並不加惠於物。而萬物各自有所用,如獸吃草,人吃狗之類。
名滿天下的胡適先生,其《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商務印書館1919年初版)中,有對《老子》這句話的解釋,提出了兩種說法:第一種,就是王弼說,那就是將仁解釋為慈愛;第二種,則作了哲理上的推闡,說: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劉熙《釋名》說:「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說不是人,不和人同類。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識,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類,這叫做天人同類說。老子的「天地不仁」說,似乎也含有天地不與人同性的意思。
接著,胡適又說:「人性之中,以慈愛為最普遍,故說天地不與人同類,即是說天地無有恩意。」這就把兩種不同的說法統一起來了。最後,胡適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這個觀念,說:「老子這一觀念,打破古代天人同類的謬說,立下後來自然科學的基礎。」
1922年,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論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錄二「天道觀念之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老子的話表現了對天的信仰的動搖,開啟了後來荀子的天論思想。
鍾泰先生的《中國哲學史》第一編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解》(商務印書館1929年初版),對此有所駁正。雲:「吾統觀《老子》全書,知其說之出於穿鑿,未足據為定論也。」其下就從三方面來闡述:首先,從語言上來看,所謂「仁者,人也」的說法,是求其語源,不是等義。「『人』字乃抽象名詞,非具體名詞也。故以人為仁之訓則可,而以人易仁則不可。」而且依胡適之說,也只能說「非仁」,不能說「不仁」。何況此句之下又有「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之語,總不能理解為「聖人不是人」吧?其次,從《老子》全書來看,「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認定老子打破天人同類的謬說,證據是不足的。再次,胡適之誤,是信了王弼關於「芻狗」的誤說。王弼之說,分芻與狗為二物,說天不為獸生草,而獸吃草;天不為人生狗,而人吃狗。這里含有天以萬物為草芥之意。實則芻狗是一物。《莊子·天運篇》載師金之言曰:「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綉,屍祝齋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芻狗紮成而未祭獻時,用盒子盛著,上面用精美的綉巾覆蓋著,屍祝齋戒了來送它到祭壇上。等到祭獻以後,就廢棄了,走路的人就踐踏著它的頭顱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撿起來燒火)「以萬物為芻狗」是說將萬物看作芻狗,用時尊榮,用後即棄之如弊屣,順其榮華至衰敗的發展過程。這自然是不講仁恩了。
應該說,鍾先生的說法是比較正確的。但是,芻狗到底是什麼,做什麼用,其生滅過程如何?鍾先生也沒有說清楚,如說芻狗就是芻靈之類。在其所著《莊子發微》中還展開來說:「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則謂之芻靈;以祭祀,則謂之芻狗。後世畫神像於紙,以竹為骨而張之,謂之紙馬,即芻狗之變。紙馬非馬,知芻狗非狗矣。李頤雲:『結芻為狗。』非也。……蓋自秦以後,芻狗之制已不存。故魏、晉間人已不知芻狗為何物,而各以其意說之。不知狗之為言苟也,以其暫制而用之,故謂之苟,豈象狗形者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4頁)
實際上,「芻狗」就是扎草為狗形,疾疫時用於求福禳災,此時要文飾妝扮一番。祈禱之後,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芻狗即便棄置,人踏車轢,隨後就將它當做柴草,一燒了事。我們看漢、魏、晉文獻中的記載,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齊俗篇》說芻狗和土龍剛剛做好的時候,用青黃色來文飾,蒙上綺綉,纏著紅線,屍祝穿著純黑色的祭服,大夫戴著禮帽來迎送它們。等到用完之後,土龍不過成了一堆土壤,芻狗不過成了一堆草芥罷了,有誰看重它們呢?許慎在其下註:「芻狗,束芻為狗,以謝過求福。土龍,以請雨。」很顯然,芻狗就是用草紮成狗的樣子,土龍就是用泥土做成龍的模樣。芻狗是用來謝過求福的,土龍是用來求雨的。《說山篇》也說「芻狗待之而求福」。《說林篇》又說:「譬若旱歲之土龍,疾疫之芻狗,是時為帝者也。」這就說得更清楚了,芻狗的一個大用處,是瘟疫流行之時,用來祭神求福的。這時,它的位置,儼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後就扔了。
芻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極盡榮華,祭祀之後,立即廢棄,車轢火燒,已如上述。而《三國志·魏志·周宣傳》說三夢來展現芻狗祭祀後的三個過程,也很有意思。說的是周宣善於占卜,有人就故意來考考他,說是夢見芻狗了,周宣說將會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豐膳。後來又說,又夢見芻狗了,周宣說:「你要小心,會墮車折腳。」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說夢見芻狗,周宣說:「特別要注意呀,你家將失火。」家裡真的很快遭到火災。問的人後來說:「其實我三次都沒有夢到芻狗,為什麼這么靈驗呢?」周宣說:「這是神靈讓你說的,和真夢沒什麼不同。」問的人說:「我三次都說夢見芻狗,為什麼結果很不同呢?」周宣說:「芻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畢,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結束,芻狗為車所碾壓,所以會墮車折腳。這之後,就要將殘碎的芻狗拿去燒火了,所以會失火。」(宣曰:「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得餘食也。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車轢之後,必載以為樵,故後夢憂失火也。」)
這些材料,將芻狗的形狀,所用的材料,用途,生住異滅(借用佛家語)的過程說得很清楚了。這個過程,是自然的過程。用時顯貴,用後廢棄,天地萬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是天地並不施仁恩,只是讓萬物如芻狗那樣走完自己由榮華到廢棄的過程而已。下文「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也是這個意思。這里,並沒有糟踐百姓的含義。
李偉國先生在《「人定勝天」語義的演變》一文(載《文匯報》2008年7月20日)中,又將《老子》的「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弗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今傳本第七十三章)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視作對待著的雙方,解釋說:「天地不仁,亦猶《詩經》之『視天夢夢』。『天道善勝』,則猶《詩經》之『靡人弗勝』。……老子的這些話,應該是申包胥所熟知的,也可視為『人眾勝天,天定勝人』的一個來源。」將「天地不仁」理解為天地之道閉塞,正理泯滅,雖然有宋代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卷十二的話「方其未復也,天地閉塞,萬物摧殘,賢愚易其位,善惡乖其應,若無天理,惟人自為耳。故老耼氏有『天地不仁』之說,而申包胥有『人眾勝天』之語。方此時也,天地之心,何自而見哉」作依據,但林栗這樣的理解是在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不合《老子》原意。
《誅仙》中的用法:
蕭鼎著名小說《誅仙》中的中心思想,就是道德經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這本小說里的解釋是,天與地是沒有感情的,不會理會人間的恩怨情仇,把人間萬物都當做操作的狗而已!
這句話使《誅仙》成為了06年最有名的網路小說

㈣ 《老子》跟《道德經》是同一本書嗎

是同一本書 。

《老子》又稱《道德經》,它成書於我國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這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老子》一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容極為豐富。在書中,老子以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

並且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老子》中包含了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它開辟究天道言人事,注重天人關系的研究道路,一直為後世學者所尊崇。

《老子》一書,字數雖只有五千餘言,但內容之豐富,恐怕沒有幾本書能與之相比。所以任何對它的概括和說明,都只能是掛一漏萬。也正是如此,所以才對它百讀不厭。

(4)道德經胡適擴展閱讀

人物生平

1、著書出關

大約公元前485年(周敬王三十五年、魯哀公十年),老子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敗,就離開故土,准備出函谷關去四處雲游。把守函谷關的長官尹喜很敬佩老子,聽說他來到函谷關,非常高興。可是當他知道老子要出關去雲游,又覺得很可惜,就想設法留住老子。

於是,尹喜就對老子說:「先生想出關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聽後,就在函谷關住了幾天。幾天後,他交給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後就騎著大青牛走了。據說,這篇著作就是後來傳世的《道德經》。

2、死後加封

相傳老子長壽,大約於公元前471年死於秦國,享年一百零一歲。《莊子·養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胡適認為,老子至多不過活了九十多歲。

公元666年(唐高宗乾封元年)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1013年(宋真宗祥符六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㈤ 胡適認為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

老子,姓李復名耳,字聃,一制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1]
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㈥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

老子的《道德經》一書,是開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先河的哲理詩,是人類生命活力的 頌歌,是中國這一智慧巨人對宇宙、人生、社會、政治、軍事認知的哲學格言,是中國 文化的大寶藏,是中國思想史上一次燦爛的日出。五千精妙,博大精深,從宇宙到人生, 從物質到精神,從社會到政治,無數個層面上的東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 的思想似乎高懸太空,實則立足人世,他貌似虛靜,卻滿溢愛之情;他倡“無為”,結 果是“無不為”;他言守靜,實則“制動”;他甘“居後”,反而“佔先”;無為清靜 其外,有為積極其內。《道德經》充滿智慧之愛,閃爍智慧之美。魯迅說:“不讀《老 子》一書,不知中國文化。”胡適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范圍)。

兩者同出異名(兩種思維模式同出自一個地方但概念卻不相同),

同謂玄之又玄(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關竅)。

眾妙之門(它是打開一切奧妙的不二法門)。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為美),

斯惡已(是因為丑惡的心靈在作崇);

皆知善之為善(皆知善之所以為善),

斯不善已(是因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無相生(因此而產生了有無相生)、

難易相成(難易相成)、

長短相形(長短相形)、

高下相傾(高下相傾)、

音聲相和(音聲相和)、

前後相隨(前後相隨等各種患得患失的主觀意識)。

是以聖人(但是聖人),

處無為之事(處於無區別心之無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眾生於不言之中),

萬物作焉而不辭(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而不橫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竭盡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為弗居(正因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會失去什麼)。

第三章

不尚賢(不刻意招賢),

使民不爭(使民眾不去爭名);

不貴難得之貨(不稀罕難得之貨),

使民不為盜(使民眾不為盜)。

不見可欲(不見引發慾望的根源),

使心不亂(就不會產生動亂的動機)。

是以聖人之治(所以聖人的治理方法是):

虛其心、實其腹(普及虛心、養身的道理),

弱其智、強其骨(宣傳弱智、強骨的好處),【註:弱者道之用】

常使民無知無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無知無欲的益處),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使那些自作聰明的人無用武之地)。

為無為(以無為的境界處理政務),

則無不治(國家就沒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沖(道似一個器皿),

似萬物之宗(好像萬物的根源),

淵兮(它浩瀚無邊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遠取之不盡)。

挫其銳(壓制鋒芒),

解其紛(解脫紛擾);

和其光(和順光輝),

同其塵(混同塵垢)。

湛兮(高深莫測啊),

似若存(好像無處不在)。

吾不知誰之子(我雖然不知它的來源),

象帝之先(但它卻先於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萬物為芻狗(任憑萬物像草狗那樣自生自滅);

聖人不仁(聖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為芻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天地之間的一切生命),

其猶橐龠乎(猶如風箱一樣),

虛而不淈(虛空但無窮盡),

動之愈出(越動付出愈多)。

多言數窮(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第六章

穀神不死(掌握採集大道能量的方法就可以長壽),

是謂玄牝(就好比掌握了復制生命的方法)。

玄牝之門(復制生命的不二法門),

是謂天地根(是與天地同壽的根本)。

綿綿若存(綿綿不斷的生命形式就是這樣存在的),

用之不勤(大道的能量是用之不竭的)。

第七章

天長地久(天長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

以其不自生(因為它不為自己而生),

故能長生(所以能長生)。

是以聖人(因此聖人),

後其身而身先(因為謙讓反而獲得人民的擁戴),

外其身而身存(置之身外反而讓人民依賴他的存在),

非以其無私邪(難道不是這種無私的精神)?

故能成其私(反而成全了聖人的理想嗎)。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上等的善就如水一樣)。

水善(水善的表現形式是):

利萬物而不爭(滋養萬物而不爭功),

處眾人之所惡(甘居眾人之所唾棄),

故幾於道(所以水最接近於大道)。

居善地(起居善於選擇吉地),

心善淵(心態善於融入平靜),

與善仁(交流善於把握仁愛),

言善信(言語善於表達誠信),

正善治(政見善於治理國家),

事善能(處事善於發揮能量),

動善時(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夫唯不爭(惟有像水這樣不爭),

故無尤(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第九章

持而盈之(財物執持盈滿),

不如其已(不如適可而止);

揣而銳之(鐵器磨得銳利),

不可長保(不可長期保存);

金玉滿堂(金玉堆滿堂屋),

莫之能守(不知誰人能守);

富貴而嬌(富貴而生驕橫),

自貽其咎(那是自找麻煩)。

功成身退(功成名就身退),

天之道(才是自然之道)。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精神與形體統一),

能無離乎(能永遠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結聚精氣以致柔和),

能嬰兒乎(能像初生的嬰兒嗎)?

滌除玄監(洗滌心靈之鏡),

能無疵乎(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愛護百姓治理國家),

能無為乎(能順應自然嗎)?

天門開闔(感官自然開啟),

能無雌乎(能不被引誘嗎)?

明白四達(理事明白通達),

能無知乎(能沒有成見嗎)?

生之畜之(創造並養育萬物的大道),

生而不有(創造萬物而不佔為己有),

為而不恃(無所不能而不自恃有功),

長而不宰(左右萬物而不任意宰割),

是謂玄德(這就是恩澤天下的玄德)。

第十一章

卅輻共一轂(卅根輻條圍成一個軲轆),

當其無有車之用(因為中間有空車才能行進)。

然埴以為器(燃燒粘土使其成為器皿),

當其無有器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器皿才能容納)。

鑿戶牖以為室(開鑿門窗建造居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因為中間有空居室才有光明)。

故有之以為利(有形的東西之所以被人們利用),

無之以為用(是因為看不見的無形在起作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貪圖美色令人看不清丑惡);

五音令人耳聾(喜聞順音令人聽不到忠言);

五味令人口爽(美味佳餚令人品不了疾苦);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馳騁田獵令人心狂意躁);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難得之貨令人圖謀不軌)。

是以聖人之治(因此聖人治理國家),

為腹不為目(重視內在的充實而放棄表面的愉悅),

故去彼取此(所以知道如何捨得)。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寵辱若驚),

貴大患若身(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什麼叫寵辱若驚)?

辱為下(把榮辱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得之若驚(得到了無比驚喜),

失之若驚(失去了無比驚恐)。

是謂寵辱若驚(這就叫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什麼叫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我所以有強烈患得患失的心態),

為吾有身(因為我有自我的觀念),

及吾無身(如果我拋開自我),

吾有何患(我還有什麼理由患得患失)。

故貴以身為天下(所以重視自身為天下的人),

則可寄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於他);

愛以身為天下者(愛惜自身為天下的人),

乃可以托於天下(才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看不到圖象),

名曰夷(稱著夷);

聽之不聞(聽不到聲音),

名曰希(稱著希);

摶之不得(觸不到形體),

名曰微(稱著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此無色、無聲、無形之物無法用語言描述),

故混而為一(只能稱它為陰陽未判之混元一氣)。

其上不謬(它的上面不見光明),

其下不昧(它的下面不見黑暗),

繩繩不可名(實在是無法給它下定義),

復歸於無物(還是把它復歸於無物吧)。

是謂無狀之狀(這應該是無狀態之狀態),

無物之象(無物象之物象),

是謂恍惚(這就是似無似有的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往前追溯不知何時開始),

隨之不見其後(往後跟隨不知何時結束)。

執古之道(掌握上古的自然之道),

以御今之有(以駕御今天的生命之有),

以知古始(以感知上古的來龍去脈),

是謂道紀(這就是自然之道的綱紀)。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古時善於修道的人),

微妙玄通(見解微妙而深遠通達),

深不可識(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夫唯不可識(夫惟恐言不達意),

故強為之容(故努力為之形容):

豫兮若冬涉川(開始學道者謹慎的象嚴冬過河),

猶兮若畏四鄰(尤其懼怕鄰里的干擾),

儼兮其若客(嚴肅的好象虔誠的客人)。

渙兮若冰之將釋(繼而他的性格會變的灑脫無羈渙然冰釋),

敦兮其若朴(品質會變的敦厚誠懇朴實無華),

曠兮其若谷(心胸會變的曠達開朗虛懷若谷),

渾兮其若濁(意識會經歷渾濁及混亂的考驗)。

孰能濁以止(如何將這種混亂的雜念止住呢)?

靜之徐清(把心靜下來漫漫就清澈了)。

孰能安以久(什麼方法能保持安靜狀態長久)?

動之徐生(感悟靜極生動帶來的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保持這種方法修道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夫唯不盈(正因為他不會驕傲自滿),

故能敝而新成(所以才能敝棄陳舊獲得更新)。

第十六章

至虛極(修道進入虛無至極的意境),

守靜篤(安守寧靜氣定神閑)。

萬物旁作(萬物在時空的隧道中行進),

吾以觀其復(我可以反復觀察他們的循環)。

夫物芸芸(天地萬物芸芸眾生),

各復歸其根(各自都要歸於它們的因果)。

歸根曰靜(看到因果可以說是靜的作用),

靜曰復命(只有靜才能了解生命的真諦)。

復命曰常(生命的真諦就是變化的規律),

知常曰明(了解變化規律才算通曉明白)。

不知常(如果不知道變化規律),

忘作凶(妄作非為自然帶來凶險)。

知常容(知道變化規律才能包容一切),

容乃公(包容一切才能公正豁達),

公乃全(公正豁達才能完整周全),

全乃天(完整周全才能符合自然),

天乃道(符合自然就是遵循大道),

道乃久(遵循大道才能長治久安),

沒身不殆(終身都不會感覺到不妥)。

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並不知道他的存在)。

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的,人民近而贊美他)。

其次,畏之(再次的,人民畏懼他)。

其下,侮之(更次的,人民輕蔑他)。

信不足焉(信用不足的君主),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任他的臣民)。

猶兮其貴言(謹慎做到不隨意發號施令),

功成事遂(幫助人民實現心願),

百姓皆謂:“我自然”(百姓都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的”)。

第十八章

大道廢(大道廢除),

有仁義(自然出現仁義);

智慧出(智慧頻出),

有大偽(自然混雜大偽);

六親不和(六親不和),

有孝慈(自然彰顯孝慈);

國家昏亂(國家昏亂),

有忠臣(自然產生忠臣)。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崇高的聖賢志士不用奸詐治國),

民利百倍(人民自然可以獲得百倍的利益);

絕仁棄義(崇高的仁愛之士不搞義氣用事),

民復孝慈(人民自然能恢復忠孝仁慈之心);

絕巧棄利(崇高的能工巧匠不去爭奪名利),

盜賊無有(盜賊自然不會刻意打他的主意)。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僅此三者作為法則是遠遠不夠的),

故另有所屬(所以另外還須心有所屬):

見素抱朴(保持純朴的心態),

少私寡慾(減少自私的慾望)。

絕學無憂(這就是崇高而快樂無憂的學問)。

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真理與謬誤),

相去幾何(相差多少)?

美之與惡(真善美與假惡丑),

相去何若(相差又在那裡)?

人之所畏(人們所畏懼的東西),

不可不畏(也畏懼人嗎)?

荒兮(浩瀚的荒漠啊),

其未央哉(又有多少懸而未決的道理)。

眾人熙熙(眾人都喜歡熙熙攘攘湊熱鬧),

如享太牢(比如去參加盛大的祭祀活動),

如春登台(比如春天登臨樓台遠眺美景)。

我獨泊兮其未兆(我們確淡泊恬靜好象未開竅),

如嬰兒之未孩(如嬰兒剛出世還沒有學會笑)。

乘乘兮(隨風漂泊啊),

若無所歸(彷彿找不到歸宿)。

眾人皆有餘(眾人都希望自己富貴有餘),

而我獨若遺(而我們卻希望自己扔掉包袱)。

我愚人之心也哉(我們這種愚人的心靈啊),

沌沌兮(多麼象混沌無知啊)。

俗人昭昭(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明明白白的事情),

我獨昏昏(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昏昏沉沉)。

俗人察察(世俗之人看上去都能清清楚楚的事情),

我獨悶悶(惟獨我們得道之士彷彿蒙在鼓裡)。

眾人皆有以(眾人皆有遠大的'志向),

而我獨頑且鄙(惟獨我們冥頑不化而且鄙陋寡聞)。

澤兮其若海(沉靜啊就像地平線上的大海),

飂兮若無止(卻有著無法遏止的生命動力)。

我獨欲異於人(我們與眾人不同的理由),

而貴食母(是因為推崇從道中得到養份)。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天人合一的通道可以容納萬眾的意識),

唯道是從(只有符合大道才能被認從)。

道之為物(道作為未知世界的事物規律),

唯恍唯惚(只能以恍恍惚惚的形式存在)。

惚兮恍兮(在這種亦真亦幻的意境中),

其中有象(能看到萬物的景象);

恍兮惚兮(在這種似有似無的意境中),

其中有物(能感知萬物的本性);

窈兮冥兮(意識深遠冥滅自性),

其中有精(就能把握其中的精華)。

其精甚真(其精華的真實程度毋庸置疑),

其中有信(這就是你確信無疑的感悟)。

自古及今(從古至今),

其名不去(這種悟道的方法就沒有失去過),

以說眾甫(用它可以了解眾生萬物的規律)。

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眾生萬物的規律)?

以此(就是用這種方法感悟的)。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彎曲形成了最完美的世界),

枉則直(大的彎曲則象是一條直線),

窪則盈(身置低窪處才會獲得盈滿),

敝則新(鄙棄舊觀念才能推陳出新),

少則得(愛好越少越容易獲得感悟),

多則惑(愛好越多反而會感到迷惑)。

是以聖人抱一(所以聖人悟道會專一致志),

為天下式(這樣才能成為天下的榜樣)。

不自見故明(不自持己見反能明白事理);

不自是故彰(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顯);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負蠻干反能獲得成功);

不自矜故長(不自認聖賢反能成為首領)。

夫唯不爭(正因為你與世無爭),

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所以天下反而沒人與你相爭)。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古人所言“曲則全”者),

豈虛言哉(怎麼會是虛言呢)?

誠全而歸之(誠信此道者天下將歸屬他)。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少發號令也是符合自然的)。

飄風不終朝(狂風不會堅持一上午),

驟雨不終日(驟雨不會堅持一整天)。

孰為此者(誰會這樣大發雷霆)?

天地(這是天地的傑作)。

天地尚不能久(天地的狂暴尚不能長久保持),

而況於人乎(又何況於人呢)?

故從事於道者(所以生活在自然規律中的人們),

道者同於道(修道者喜歡同道在一起);

德者同於德(有德者喜歡同德在一起);

失者同於失(失落者喜歡同失落在一起)。

同於道者(於道相同的人),

道亦樂得之(道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德者(於德相同的人),

德亦樂得之(德也愉快地接納);

同於失者(於失落相同的人),

失亦樂得之(失落也愉快地接納)。

信不足焉(誠信不足的人),

有不信焉(自然有不信他的人)。

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腳不粘地不曉立者感受),

跨者不行(騎人肩膀不知行者甘苦)。

自見者不明(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

自是者不彰(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

自伐者無功(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

自矜者不長(自恃聖賢不能成為首領)。

其在道也(這樣的人如果混入道中),

曰餘食贅行(必然犯餘食贅行的毛病)。

物或惡之(有人或許厭惡這種觀點),

故有道者不處(但得道者會超越這種境界)。

熱點內容
稅收法律知識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4 17:39:12 瀏覽:198
勞動法公休假規定怎麼休 發布:2025-01-14 17:21:06 瀏覽:614
勞動法單休雙休 發布:2025-01-14 17:18:44 瀏覽:784
州地區法院 發布:2025-01-14 17:09:53 瀏覽:37
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六批 發布:2025-01-14 16:16:23 瀏覽:444
本辦法規定了 發布:2025-01-14 16:15:44 瀏覽:664
公司律師管理 發布:2025-01-14 16:06:04 瀏覽:439
西昌市人民法院法官 發布:2025-01-14 15:57:29 瀏覽:155
藝術品成交確認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4 15:53:25 瀏覽:95
民法中的過錯 發布:2025-01-14 15:46:58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