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道德
㈠ 壟斷就可以不道德了嗎
啊們 !中國人的服務就這樣,有競爭還好點相移動和聯通一樣要是沒聯通各級移動現在也一塌糊塗!
㈡ 簡述我國存在的壟斷行為主要有哪些,如何進行規制
壟斷行為不利於經濟發展。因此壟斷行為應當得到遏制。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制止壟斷行為。我國壟斷的行業基本上就是關繫到民生的行業,比如說電力啊,這方面,這些都是由國家壟斷的,所以不存在特別多問題,因為國家會控制好這些價錢
壟斷行為
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在於擴張自己的經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第3 條的規定,壟斷行為一般指三種經濟壟斷,具體包括:(一)壟斷協議;(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法》第8條有關行政壟斷的規定與經濟壟斷並列。
壟斷行為是各國反壟斷法的規制對象,在有的國家壟斷行為還是惟一的反壟斷法的規制對象。在反壟斷法中,壟斷行為本來就是對競爭的限制或阻礙的行為,壟斷行為與限制競爭行為的含義基本上是一
(一) 壟斷協議
(二) 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營者以協議、決議或其他聯合方式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壟斷協議廣泛地存在於經濟生活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與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營者集中等壟斷行為相比較,其表現出發生量大、涉及面廣、對市場影響速度快等特點,對有效競爭的破壞具有普遍性和持續性。正因如此,壟斷協議控制制度被看作是反壟斷法的三大支柱制度之一。
壟斷協議可以表現為企業間限制競爭的合同或協議、企業團體的決議及企業間的協同行為等形式。我國反壟斷法第13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壟斷協議,是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壟斷協議有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之分。所謂橫向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因經營同類產品或服務而在生產或銷售過程中處於同一經營階段的同業競爭者之間的壟斷協議,如兩家汽車生產公司之間的聯合;縱向壟斷協議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在同一產業中處於不同階段而有買賣關系的企業間的壟斷協議,如汽車生產商與汽車銷售商之間的聯合。
將壟斷協議分為橫向壟斷協議與縱向壟斷協議是因為二者對競爭危害的程度不同,法律對它們亦區別對待。橫向壟斷協議作為同業競爭者之間的聯合行為,對競爭的危害既直接又嚴重,因而一直是反壟斷法所規制的重點;縱向壟斷協議由於主體之間處於不同的經營階段,不具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其聯合行為對競爭的影響較橫向壟斷協議間接得多,程度也輕得多,法律對其管制的嚴厲程度也遠遠不及橫向限制,處理的靈活性也較大。
我國反壟斷法有三條針對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3條第1款是關於橫向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4條是關於縱向壟斷協議的規定,第16條專門就行業協會組織本行業經營者從事壟斷協議作出了禁止性規定。
(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市場支配地位,又稱市場控制地位,是反壟斷法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企業或企業聯合組織在市場上所達到或具有的某種狀態,該狀態反映出企業或企業聯合組織在相關的產品市場、地域市場和時間市場上擁有決定產品產量、價格和銷售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市場支配地位本身,並不受道德譴責,也不必然被反壟斷法禁止或制裁。只有當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危害競爭,損害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時,反壟斷法才會揮動達摩克利斯之劍,扮演市場競爭秩序守護神的角色。
(三)經營者集中
經營者集中是一個寬泛模糊的概念,近似的概念有企業合並或者收購、經濟力集中、企業並購或者兼並等。它的核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企業以一定的方式或手段所形成的企業間的資產、營業和人員的整合。
我國反壟斷法使用了「經營者集中」這一概念,但卻未正面給出其定義,而是在第20條以列舉方式對其予以限定。該條指出:「經營者集中是指下列情形:(一)經營者合並;(二)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三)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經營者集中對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有序競爭具有積極促進與消極妨礙雙重作用。因此,進行法律調控時,一方面必須尊重經濟規律,承認規模經濟的合理性,允許經濟力集中和企業適度合並,同時又要預防經營者以不法手段實施集中,或者使經營者集中失控,導致一定市場或者行業內競爭的喪失。所以,綜觀各國反壟斷法,都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密切關注經營者集中,並對可能發生的具有反競爭性質的合並等進行規制。
(四)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是指擁有行政權力的政府機關以及其他依法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各種行為。我國反壟斷法第8條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這一原則性規定與該法第五章列舉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主要表現形式互為補充,使得反壟斷執法機構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地運用反壟斷法規范行政壟斷。
㈢ 壟斷行為是否需要違反商業道德為什麼
壟斷行為產生後,違背不違背商業道德是戰術層面的問題,即最大化攫取利潤傷害市場特別是存在欺詐消費者現象,不公平交易顯現等等,這個容易引起市場的反感,但由於壟斷和消費者信息嚴重不對稱,消費者意識低迷而持續獲利一段時間,所以可以藉助這個事情來評估要不要做。
另外,在屏蔽競爭對手層面,由於壟斷而造成的市場化破壞,這個壟斷本身就帶有這個屬性。
所以,評估壟斷有沒有必要做違背商業道德(壟斷本身有違市場精神)事情,最大的風險在於監管。考慮法律環境和評估法律環境的超前性和滯後性,來靈活決定戰術。
㈣ 什麼是壟斷治理壟斷的對策有哪些
壟斷:一般是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
我國應對壟斷的措施:
1、確立我國反壟斷的基本原則:(1)、維護公平競爭的原則。國家應在除軍事與國家安全等關系重大國計民生的戰略領域之外的所有生產與服務領域,制定相應的產業發展政策,全面引入公平競爭的機制,使行政壟斷在競爭中消除,社會整體的管理、技術、質量與效益基於公平競爭得到全面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亦能得到良好的制度支持。(2)、注重針對性與漸進性:制定對行業與部門經營體制與決策、采購、服務、定價及內部分配等各種經營行為予以約束並便於監管的法律與法規;通過稅收解決壟斷特權所產生的非風險性和非付出性的企業收益和個人收入;成立一個具有高度權威性與獨立性的反壟斷執法機構,以此負責根據權威的社會情民意調查機構和新聞媒體所反映的現象確定立案調查和處理違規壟斷行為;優先解決廣大群眾所反映的有關壟斷的熱點與難點問題,並接受社會監督。其中,規范行為是重點,組織建設是關鍵,循序漸進是策略,公平監督是途徑。
2、加強政府幹預。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實行強有力的宏觀調控,對壟斷這一頑石實行強制干預,真正徹底地治癒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頑疾」
3、規范行政審批。政府審批的初衷很多是良好的,如避免重復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減少投資的盲目性和資源的浪費等,但規制者面臨這信息不完全的問題,使得初衷無法實現。這時,就會出現許多無效工程、「豆腐渣」工程等。「十五」計劃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政府審批制度,大幅度減少行政性審批,規范審批行為」。
4、完善法律體制,完善《反壟斷法》,鼓勵競爭的完備法律,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
推進「政企分離」、「政監分離」,積極引入競爭機制,大膽利用民間資本和外資,形成開放的市場體系。
5、堅決剔除源於傳統體制殘余的行政壟斷。要緊密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和反腐敗的進行,正視行政壟斷並以其作為立法的重要調整對象而及早出台相關反壟斷的法律與法規;依法切實保障中國的經濟增長、經濟活動、技術進步與競爭能力;調整各級政府的審批許可權與審批項目,割斷行業、部門及地方經濟與行政壟斷得以強化之間存在的內在因果關系。
6、切實解決反對壟斷與規模經濟之間的矛盾。鼓勵按照市場原則促進規模經濟的成長,對經濟壟斷的限制暫時實行適度寬容政策,避免簡單機械地反壟斷而有損規模經濟的成長;對操縱市場的共謀行為予以制裁,對基於公平競爭自然成長的企業規模及其市場份額予以放寬與鼓勵;界定行業自律與行業壟斷、行業組織協議定價與操縱市場價格以及制止重復建設與企業正當准入之間的區別。
7、為了實現經濟運行機制的良好更替,中國必須大力加快發展名副其實的非官方民間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要大力發展城鄉民間經濟組織,發揮他們協商、協調、評審、仲裁、公證、培訓和上下溝通等作用,特別要發揮他們規范行業行為、監督執行行規的行業自律作用,努力提高市場經濟主體的組織化程序,並以此為反壟斷、促競爭、建秩序提供支持。
8、加強反壟斷隊伍的建設。反壟斷的執行隊伍必須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一方面,加強專職隊伍的建設。隸屬於反壟斷執行機構的專職人員必須熟悉經濟和法律等相關知識,具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執法觀念與思維方式,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強兼職隊伍的建設。以知名經濟學家和法律專家為主要成員組建一支反壟斷執行的兼職隊伍或顧問團體,其本身不隸屬於反壟斷執行機構,但在必要時,能為反壟斷的執行提供理論支持和業務指導。
9、完善機構設置。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局是目前中國反壟斷的主要執行機構。但是,作為中國市場監管職責的承擔主體,工商行政部門又承擔企業登記管理、商標廣告管理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項任務,而且,工商行政部門因其執法力度受到法律授權的制約而常難以對行政壟斷作出有效查處。另一方面,中國現行市場監管機構之間依然存在的職能交叉、政出多門現象常導致執法力度不一與重復干預現象,因此,依託工商行政管理局推進反壟斷的具體執行有損中國反壟斷執法的公正性、權威性與統一性。為此,建議中國借鑒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反壟斷的經驗,以公正廉明的法律專家和經濟學家為核心成員,成立具有高度權威性、獨立性及公平性的反壟斷執行機構。
㈤ 壟斷問題形成的基本原因是()A道德缺陷B進入障礙C共給意願不足D資源短缺
壟斷問題形成的基本原因是( 答案:4)。
1.道德缺陷
2.進入障礙
3.供給意願不足
4.資源短缺
形成壟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獨家廠商控制了生產某種商品的全部資源或基本資源的供給。
第二,獨家廠商擁有生產某種商品的專利權。
第三,政府的特許。
第四,自然壟斷
㈥ 壟斷本身就是一種不道德
壟斷 (Monopoly) (通常譯獨占),經濟學術語,一般分為賣方壟斷和買方壟斷。賣方壟斷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則剛剛相反。理論推斷壟斷者在市場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需求,調節價格與產量,但至今為止沒有確切案例提供支持。
㈦ 關於經濟學的壟斷的治理和危害
壟斷的意思:只此一家,不許別人染指.
政治上如果壟斷首先帶來的就是文化上的壟斷,這樣的文化只能是萬眾一詞,這樣的文化是蕭條的,是孤寂的,是無思想的,帶來的只能是無活力的民族,壓抑的民族,無創新的民族,不進步的民族.這樣的文化違背了人們的意願,壓抑了有思想的人,帶來的是有思想人們的怨氣!帶來的是有思想有學識的人外離.這不是一個希望振興中的民族所希望的.
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只有在春秋戰國時出現了少有的文化繁榮.在有名無實周天子的統治下,各個諸侯國互相爭霸,出現了爭奪人才的局面.各種學識人才紛紛"出爐",這個時期出現了孔猛學說,莊子老子學說,韓非子學說,出現了張儀,李斯,蘇秦等等人才.這個時期的學說人才有符合當時政事的,如韓非子.有不符合當時政事的孔子莊子老子學說.這個時期的中國文化影響後人深遠,可謂百花齊放,也是世界文化的美麗瑰寶,是中國人聰明才智的驕傲!可惜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這樣百花齊放的文化.
經濟上的壟斷帶來的結果是無競爭,無競爭也就無壓力,無壓力也就無創新,無創新,也就無活力,無長久,無希望.少數壟斷體獨家掌握著豐富的資源不許別人染指,有限的財富歸於他們,而大多數人們只能被其盤剝,少數壟斷著少用辛勞或不用辛勞就擁有著大量的財富,使多數辛勞著也想鑽營到壟斷體里,使壟斷體里出現了裙帶關系,請客送禮出現了,腐敗出現了,而且不能根除.至使大多數人憤而不平,不平帶來了怨氣與不滿,多數人的怨氣與不滿帶來的是社會不穩定.為了財富人們開始不則手段,不則手段則犯罪居高不下.壟斷的不勞而獲或少勞多獲,相對的公平以不在,這樣的財富分配也出現了一個畸形的拜金社會,它扭曲了人們的心靈.道德也不付存在,只能是少數壟斷著的空談,壟斷傷了多數人的心.壟斷使祥和的社會只能是一種期盼和夢想!而不能成為現實.俗話說:得人心著得天下.多數人的人心不得則天下紊亂.壟斷是必要被打破!這是阻礙經濟的絆腳石.是人們通往幸福之路的絆腳石.